內向的你如何找到最佳社交平衡點
你內向嗎?
似乎從19世紀初開始,外向性格逐漸變成了社會需要的理想型性格,這不得提起十九世紀偉大的管理學家——卡內基。
管理學之父-卡內基
卡內基曾經也是一位內向的又不善言辭的小男孩,但當有一天他所生活的小村子來了一位進行巡迴演講的牧師時,他被牧師通過演講對村民們產生的巨大影響力所深深觸動。從這一天起他深深地意識到公開演講的巨大價值。
當卡內基大學畢業時,正值美國企業蓬勃發展的關鍵時期。福特公司的T型轎車十分暢銷,各種百貨公司也相繼崛起,這就造成了美國社會對營銷人員這一新型人才的巨大需求。這類人往往需要有著隨時掛在嘴邊的微笑以及熟練的社交技巧。於是,卡內基加入了這支日漸壯大的隊伍,並且憑藉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開闢了致富的道路。
卡內基從一個農場小子轉型為推銷員再到一名演說屆的豐碑式人物,正是一個美國社會從品格導向到外向理想型的標誌性故事。
人們逐漸開始喜歡那些大膽幽默的人,良好的公開交流能力被視作一種重要的成才條件。
也許你會說了,這存在與千里之外的美國的社會發展史與遠在中國的我們有什麼關係。但不得不承認,在信息和文化高度全球化的今天,身處中國的我們也逐漸受到了這種外向理想型的影響,儘管亞洲國家相對於歐美更加內斂。但是從各種社會交往訓練營入雨後春筍般的產生和各種選秀、娛樂節目的流行,我們越來越意識到外向性格對社會競爭力的巨大貢獻。
來看一下Ted演講中的內-外向頻譜自測問卷——
1.相對於小組活動,我更喜歡一對一交流
2.我通常更願意用文字表達我的觀點和想法
3.獨處對我而言是一種享受
4.相對於我的同伴而言,我似乎對於金錢、名利和地位看得沒有那麼重
5.我不喜歡閑談,但是我喜歡對我關心的話題進行深入的交流
6.人們說我是一個很好的傾聽者
7.我不是個喜歡冒險的人
8.我喜歡那種一頭紮下去而不會被打斷的工作
9.我喜歡小範圍地只與一兩個親密朋友或者親人一起慶祝生日
10.常常會有人用「善於辭令」或者「成熟」來形容我
11.我不願在某項工作結束之前跟別人炫耀或者討論這件事
12.我討厭衝突
13.我做得最好的工作是獨子完成的
14.我傾向於三思後再開口
15.每次出去玩後我都會筋疲力盡,即使我玩得很開心
16.如果要我選擇,我寧願周末無所事事,也不想讓我周末的日程表被排得滿滿的
17.我不喜歡同時處理多項任務
18.我可以很容易進入狀態
19.我更喜歡講座式的課堂而不是研討式
以上問題,你的答案「是」越多,越表明你可能是一個內向的人。
你所忽略的內向性格優勢
在我們中間,如果所有人都想去做巴頓將軍,那麼這個世界將不會進步。
——艾倫 肖恩
難道這個時代,外向的性格和強大的公開交流能力真的是通往成功的必要條件嗎?顯然不是的,我們可以看到的是,大部分世界頂尖企業的領導人都是內向的人,比如喬布斯、巴菲特和比爾蓋茨,他們都是內斂又堅毅的人。這些人可以領導公司在面臨危機或者行業處於高速增長的泡沫期時不為外界所動做出最理性的抉擇。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2000年美國互聯網泡沫破裂前一年,巴菲特成功作出的預測。
投資大師-巴菲特
1999年是美國科技行業高度繁榮的時代,很多科技公司的領軍人物幾乎在一夜之間暴富,風險資本家們紛紛投資該行業,用大筆的資金將他們養肥。但巴菲特堅決不願成為他們中的一員,作為一個老派的投資家,面對公司盈利前景尚不明確的投資熱潮,他根本不想趟這趟渾水。很多人都說巴菲特已經過時了,但是巴菲特卻對數據進行了細緻的研究,並一一指出危險信號。他在99年的一個論壇上預測了互聯網泡沫的破滅,這是他30年來首次公開作出預測。很多人都說巴菲特要錯事發財的機會了,但直到第二年,正如他所言,互聯網泡沫破滅。
其實,外向的人相對於內向的人更容易處於一種心理學上稱之為「回報敏感性」的狀態。他們更熱衷於追逐性、金錢、社會地位及影響力等目標。那些目標的誘惑太美,使他們興奮過頭以致於忽略明顯的危險信號並最終作出錯誤的決定。
尤其在高管收購其他企業時,擊敗對手的快感會讓他們忽略將要付出的高昂帶價。當時代華納收購美國在線時,華納最大股東特德特納已然處於一種「交易狂熱症」的狀態,忽略了美國在線被大大高估的現實,不斷攀升的拍賣出價最終讓他以損失2000億美元的代價收購了美國在線。但他在形容這次收購時卻說「我在決定收購美國在線時真是激動無比,熱情滿溢,堪比我42年前第一次性經歷。」
你是否因為自己的內向性格曾感到在社交中無所適從
儘管你是一個內向的人,但並不意味著你對社交聚會完全對排斥,你也會在周五的傍晚期待一場完美的Friday night party,幻想著在周五的晚上「人生得意需盡歡」。但是實際情況往往是,你來到了熱鬧的聚會現場,你很開心,但過不了多久,你就想要回到家裡,似乎穿著睡衣在家裡走來走去對你而言會更自在一些。
熱鬧的聚會和歡脫的陌生人也許會給你帶來快樂,但是這快樂卻好像是一個不斷升空的肥皂泡泡,閃著華麗的光,不斷膨脹,砰地一聲,爆炸了。因為這些刺激已經遠遠超過了你內心關於快樂的「最佳喚起水平」。最後你會發現,你真正的快樂原來在於一本書或者一部對你來說意義非凡的電影,在周六灑滿陽光的下午,坐在窗邊聽著音樂咀嚼著一段文字,一切都來得剛剛好。
尋找你的「甜蜜點」
對於使我們快樂的「最佳喚起水平」,有人將其稱之為「甜蜜點」,我覺得這個形容非常的貼切。處在「甜蜜點」上點人,總會感受到生活的甜蜜滋味。
「甜蜜點」是一個人獲得最佳刺激的程度。對於有的人來說,瘋狂的極限運動以及歡騰的香檳派對才能喚起他們的快樂情緒,但是對你而言,這些刺激都會讓你頗感壓力。嘈雜的音樂和滿世界的陌生人讓你瞬間從你的甜蜜點上跌落,直到你同這個晚會上同處於人群邊緣的某個人進行了一次促膝長談,或者離開派對重新回到你的書本里。
找到自己的甜蜜點似乎就成了我們通向快樂生活的一把鑰匙。
一旦你意識到了自己的甜蜜點的位置所在,你就會根據自己的甜蜜點來調整自己的工作、愛好以及社交生活,那麼你就能儘可能長時間地待在自己的甜蜜點上。
那些認識到自己甜蜜點的人總會有勇氣辭掉讓自己精疲力竭的工作,開始一段嶄新又自我滿足的事業。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性格和喜好來選擇房子,以及讓自己舒服的朋友,增加自己生活各方面的滿意度。
神奇的自由特質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發現,在私下生活里表現內向的人,在談及自己感興趣的或者擅長的話題時會變得侃侃而談,似乎一個人的性格可以在內向和外向之間切換自如。但是自由特質理論恰恰很好的為我們解釋了這種現象。
自由特質理論認為,我們天生的因素與文化賦予了我們某些性格特徵,比如內向,但是我們可以在某些「個人核心項目」中超越自己的性格限制。
換言之,內向者可以為了他們認為重要的工作,他們愛的人或者任何他們重視的事情而表現出外向者的一面。
當我們參與到那些個人核心項目中時,我們的生活質量會得到大幅的提升。這就很好地解釋了,為什麼私下裡看起來內向寡言的大學教授,在進行一場學術演講時卻表現得幽默又善言。原因就是大學教授深愛著他的學生們,並且始終對自己熱愛的學術保持著較高的熱情。
因此,如何將自由特質運用自如,找到自己真正熱愛和感興趣的事情是關鍵所在。內向性格的人想要實現較高的生活滿意程度就需要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
你所必須的「恢複壁龕」
但是內向者在持續地表現出外向時仍舊會受到情感疲乏的制約,這就引出了另一個概念——「恢複壁龕」。
所謂「恢複壁龕」就是內向者在表現外向後為自己提供的釋放真我的空間。你的「恢複壁龕」可以是可以為你提供私密空間的私人辦公室,也可以是給你自我放空的足夠的下班時間。「恢複壁龕」的存在可以讓你在使用自由特質時為自己提供足夠的時間或者空間來恢復能量,避免持續的外向扮演帶來的自我迷失感,起到了加油站的作用。
雖然我們處在一個外向理想型的社會,但是作為內向者,當我們學會發現我們人格中獨一無二的優勢時,我們仍能通過控制自己的特質來達到與這個世界的和解。內向的性格將不再作為缺陷被談論,我們也不必因此而感到自卑,畢竟,每個人都能找到最適合他的生活方式,通往成功的路也不只一種。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推薦閱讀:
※出行實為邂逅 專車原來是隱秘社交平台?
※社交暗語你懂多少?
※不能不懂的社交暗語
※社交新人十二招
※如何成為一個善於社交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