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經絡密碼的破譯《經脈醫學》(1)
2011-11-03 05:48:22|分類: 默認分類 |標籤: |字型大小大中小訂閱
本文引用自yuxiaole1980《經絡密碼的破譯《經脈醫學》(1)》經絡密碼的破譯(《經脈醫學》一書的代前言)
《史記》的作者司馬遷以「至今天下言脈者,由扁鵲也。」為《扁鵲傳》(史記·扁鵲倉公列傳)結尾。據《扁鵲傳》,號稱扁鵲的秦越人輾轉避禍,易地易名,隨俗為變;但是,卻終於被秦太醫令李醯「使人刺殺之」。這件事情發生在春秋戰國時期,大約是公元前4世紀的後期,距今已經有兩千五百多年了。 扁鵲去了。但是,在他的身後卻給我們留下了可以破譯古代經脈醫學的「俞拊密碼」。 《扁鵲傳》說: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上古之時,醫有俞跗」;俞拊之為醫也,「一撥見病之應,因五臟之輸,練精易形」。俞跗也寫作俞拊,這兩個字的古文字象形所表現的意思便是:善於在足踝部或者手腕部用艾炷施灸,用以引發出循行性感覺的人。 扁鵲秦越人通過長桑君的秘授而得到俞拊的真傳,他在為虢太子診治疾病時說:「陽入陰中,中經維絡;陽脈下遂,陰脈上爭;上有絕陽之絡,下有破陰之紐;陽入陰支蘭藏者生,陰入陽支蘭藏者死」。這裡講的,都是俞拊密碼語言。除去上述傳世經典之外,這個密碼還見之於從漢代古墓中出土的「脈書」與「脈人」。 俞拊密碼可以用一個字來表達,那便是「脈」。後來,「脈」被塗上了迷彩,便成了「經絡」。追溯「脈」字的臨床實踐起源,我們赫然所見到的便是循行性感覺。 「脈人」,所指乃是出土在綿陽雙包山的「涪水經脈木人」。此木製經脈人體模型上用紅色漆線描繪著手三陰脈、手三陽脈、足三陽脈、督脈與帶脈。現在已經證實,這些脈源自於對循行性感覺走行路線的實際觀測與臨摹。 《漢書·藝文志·方技略》說:「大古有歧伯、俞跗,中世有扁鵲、秦和,漢興有倉公,今其技術暗昧」。這裡的「技術」一詞,它的所指就是經脈醫學。原來,東漢以後,經脈醫學或歧俞技術就暗昧失傳了。 經脈醫學,它是中華古代醫家在以灸與針為手段治療疾病的實踐中,在觀察和運用經脈現象循行性感覺的走行路線及其與疾病之間的規律性關係的基礎上所創造出來的一種醫學。它是曾經失傳了兩千多年的中華醫學瑰寶。經脈醫學的復活,端賴於俞拊密碼的破譯;而解讀俞拊密碼的鑰匙,則隱藏在失傳了的循行性感覺的走行圖案之中。 俞拊密碼的破譯,也就是「經絡迷彩」或「經絡密碼」的破譯。 近代有關經脈醫學的研究,始於20世紀50年代到60年代對於經脈現象循行性感覺的再發現。在20世紀的70到80年代,中國內地進行了普查經脈現象循行性感覺的工作,證實了經脈現象的客觀存在並總結出很多臨床規律。中國中醫研究院(現中國中醫科學院)前院長季鍾朴教授認為,經脈現象是高級生命科學現象,是高等臨床神經學中的新天地,提出了「肯定現象,掌握規律;提高療效,闡明本質」的十六個字研究方略;前副院長、前針灸研究所所長王雪苔教授從醫史學與臨床學兩個方面闡述了經脈現象循行性感覺研究的重要性。他們曾經先後領導著中國內地的此項研究,代表著經脈現象研究的正確方向。 1979年6月,第一屆全國針灸針麻學術討論會在北京召開,錢信忠(時任衛生部部長)、張香桐(時任科學院生理所所長)與季鍾朴(時任中醫研究院院長)作為會議的主持人及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作出了正確的學術抉擇——經脈現象與疾病相關,研究經脈現象應該與臨床診治疾病相結合;經脈現象原理的研究要以高等臨床神經學為方向。高等臨床神經學派的學術領導人薛崇成(中醫研究院研究員,神經內外科專家)為大會作了主題學術報告。 20世紀70年代至90年代前半期,中國內地的經脈現象研究異彩紛呈,在海內外產生了重大的影響。20世紀的最後15年,「經絡的研究」被納入國家重大基礎科學研究計劃項目,凡有「七五」的攻關計劃與「八五」及「九五」的攀登計劃,分別與國家經濟建設的第七、八、九,三屆「五年計劃」相對應。 在由大連醫科大學承擔的「八五」與「九五」經絡攀登項目中,在有關「經脈現象的科學原理」的研究課題實施過程中,台灣的中國醫藥大學是合作研究者。這期間,我們得到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 肯定現象,說的是以經脈現象循行性感覺為研究對象;總結規律,說的是在臨床觀察中找出經脈現象與疾病之間的規律性關係,也就是發現與確認「循脈規律」;提高療效,則說明此項研究不能脫離臨床,要運用循脈診斷與循脈治療的技術為臨床服務;闡明本質,就是說,要用高等臨床神經學的知識統一地解釋經脈現象與針灸治病的科學原理。 因五臟之輸。「輸」,同於「俞」或「腧」,它乃是一個依據疾病狀況而設定在人體皮膚大表這個屏幕上面的「便捷鍵」,「一撥」,便是點擊或觸摸這個鍵盤點。 練精易形。「練」,比喻為長長的絲綢之路或者是江河;「精」,能量或功能——它被這個長長的一條「練」輸送到遠方。「易形」,把健康的形體「格式」,包括功能與結構,沿循著經脈路線,伴隨著循行性感覺「拖放」到了你最需要的地方,讓「死者復生」。 俞拊密碼是什麼?它便是大古醫家為了練精易形或死者復生而編寫的應用程序。 如今,俞拊密碼已經破譯,虢太子脈案得到了解讀,「經絡」的千古迷彩已經開始撥雲見日,經脈醫學正在復活。這便是讀者將要在本書里所看到的。 依據慣例,每個攀登項目結束之後都要出版一本「攀登計劃普及叢書」。本書「毛遂越俎」,承擔了最後一屆經絡攀登遺留下來的這個歷史任務。本書是2005年在台灣出版的《經脈醫學與針灸科學》的科普版。 中國內地統編教材《經絡學》,如今已經改變名稱為《經絡腧穴學》,略稱《經穴學》;而《實驗針灸學》一書中所講授的可以說全部是實驗穴位生理學。這說明,本書的出版也是中醫院校教材創新的需要。我們相信,本書及所附多媒體光碟所披露的有關破譯俞拊密碼與復活經脈醫學的學術資料及視頻與聲頻信息,將會使讀者和同學們開拓視野,啟迪創新。 實踐中的創新,其所產生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並不遜於它的學術價值。例如,某省中醫院依據循行性感覺「氣至病所·練精易形」的原理而創用的「新灸法」,使得該院的年門診量與年業務收入增加了3倍;住院病人也增加了1倍。循行性感覺走行案法提供的疾病信息比現代科技手段提供的更豐富,還可以糾正後者的失誤。經脈醫學的科學原理屬於高等臨床神經學與腦科學。 關於中醫與科學,《哲眼看中醫》一書中的首席訪談專家「科眼」看中醫而後說:「歐洲經過一場文藝復興、一場宗教革命,而中國卻沒有」,「但願目前中醫的艱難處境能夠引發中醫進行這場革命。」他說:「我們可以找到解開中醫學之謎的鑰匙」,使中醫學「融入現代科學的潮流中」。如今,破譯經脈醫學之謎的鑰匙已經找到了。而解開中醫學之謎則需要一場中醫學的革命。二、畫像石上手持石制鍉針占脈的歧伯(一)畫像石上的鳥醫神物並不是秦越人1958年出土于山東省微山縣兩城山的東漢畫像石,據劉敦願先生介紹:「石上浮雕著從前未曾發現過的一種神話題材,即在帶狀的畫幅內,一端刻著一個半鳥半人的神物(胸以上是人,胸以下是鳥),它對面是魚貫而來的人群,人數多少不等,均作披髮跪坐的姿勢。神物一隻手和來人為首的那個相握,另一隻手則作揚舉之狀,或是握一短棒狀物。」(圖1—01)
那麼,這位鳥醫神物究竟是何許人氏呢?它是春秋戰國之際馳名諸侯的號稱扁鵲的名醫秦越人嗎?當然不是! 活動在公元前6世紀末到公元前5世紀初的秦越人,見載於西漢時所撰《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是一位活生生的名醫,絕無神物之描述。不可能想像,到了東漢,反而會把它傳說成是鳥其身而持有石針的圖騰崇拜的神物。 劉敦願也注意到,秦越人是個去漢代不遠的歷史人物;而這個鳥醫神物卻「和黃帝、俞跗等遠古人物並列,當然是遠古人物無疑。」(二)泰始扁鵲或軒轅時扁鵲乃是歧伯
《漢書·藝文志》載有《泰始黃帝、扁鵲、俞拊方》,「黃帝」雲者為假託,應為《扁鵲、俞拊方》,將扁鵲排列在俞拊之前,應指在俞拊之前的「泰始扁鵲」,也就是「軒轅時扁鵲」。與醫藥有關的泰始或太古時期的「神人」,據傳說記載,有人面蛇身或龍身人首的伏羲氏,他嘗味百葯而制九針;有牛首的神農氏日嘗百草而遇七十毒;被假託為醫藥始祖的黃帝,則稱為有熊氏。依理,同樣帶有圖騰崇拜特徵的半鳥半人的太古神醫扁鵲,也應該是同一個歷史時期的神話人物。那麼,這個居於俞拊氏之前的神醫是誰呢?依「大古有歧伯、俞跗」的記載順序應為歧伯。也就是說,在中世扁鵲之前,還有一個大古、太古(泰古)、上古、遠古或太始(泰始)時代的有著扁鵲綽號的神物,此半鳥半人的傳說中的大古扁鵲,它的正確氏名應是歧伯。 歧伯的「歧」字,據《靈樞》的明·趙府居敬堂刊本,均寫作「歧」。但是,《針灸甲乙經》的明刻本則寫作「岐」。前者為正,後者為誤。歧,或者說是「足多趾」與分叉為二,意指鳥足。又說「歧歧飛行貌」。歧字的甲骨文構成於「止」(前行的足跡)與「支」(手持工具以操作)。伯,指部落的首領,常為年老長者而兼通醫術者。 《漢書·古今人表第八》中所載,也唯有歧伯之名,可見歧伯在經脈醫學史上的地位是不可或缺的。三、《歧伯占脈行醫圖》與鍉針的功用一)名為歧伯的軒轅時扁鵲占脈行醫
觀察此畫像石,被稱為大古扁鵲的歧伯,其中以右手握持受術者的右手而左手舉持著一個棒狀物者,很可能是在以石制的「鍉針」進行「一撥」的操作而「致氣」,使被稱為「氣」或「脈」的循行性感覺出現,據之以相脈而作出「占斷」(診斷)。因而,這幅畫像石應該名之為《歧伯占脈行醫圖》。我們繪有此歧伯占脈的圖解(圖1—02)。 除了上述兩城山歧伯畫像石之外,還有濟南大觀園歧伯畫像石。後一塊畫像石上的歧伯,也就是大古的扁鵲,他正在審視手中所持的鍉針,同時口中念念有詞地進行著「占脈」呢!(圖1—03)。 歧伯(大古扁鵲)占脈行醫的神話故事失傳了。但是,應該稱為《歧伯占脈行醫圖》的畫像石卻流傳了下來。 (二)石制鍉針的功用是按脈致氣 如前所述,歧伯手中所持的石針就是石制的鍉針。這個「鍉」字是金字旁加一個「是」字,讀如「鏑」(dī)音,是拿來抵壓於人體的皮膚表面上而引發出循行性感覺用以診斷和治療疾病的工具。「是」字,構成於「日」與「正」。「正」字的象形,就是氣至病所或循行性感覺的趨病循行。今有「日」字在上頭,則表示著「氣之通天」,是趨頭循行,有「正常」與「正確」的涵義。 據《靈樞·九針十二原》,「鍉針者,主按脈勿陷,以致其氣。」翻譯成今日的語言就是:鍉針的功用是按壓在經脈之上,使之出現循行性感覺(致氣)的,不能刺入肌膚之內(勿陷)。另據《靈樞·九針論》,鍉針「主按脈取氣,令邪出。」則說明致氣或取氣可以有逐邪外出的功效。(三)從石制鍉針發展到金屬制九針砭石的用途是切開癤腫以排膿,後來被「九針」中的鈹針(劍針)所取代;刺入人體的微針,保留為毫針;用於按脈致氣以引發出循行性感覺的石制鍉針,在改為金屬制之後,仍然保留著原名至今。
浙江省蕭山的跨湖橋遺址出土過一些奇形怪狀的釘形骨器和木器,據推斷,這很可能是八千年以前新石器時代的跨湖橋人用於針灸致氣的鍉針的前身。出土的骨釘形器有的是由骨壁較厚的肢骨鋸切、精磨而成,造型圓潤、規整,器壁光亮,尖部較鈍,因為長期被使用,骨釘形器表面還呈現出一種有如玉器被長期把玩後的包漿狀(圖1—04)。
出於河南省新鄭縣鄭韓故城遺址中的一枚石針,它的尾端有棱可以用為砭,頭端則為鈍圓,其實就是一枚石制的鍉針,與畫像石上歧伯所持者完全相同(圖1—05)。
出土的商周時期的玉針,也不能刺入人體,它的形制仍然類似於鍉針(圖1—06)。 西漢劉勝墓出土的金制針具中,有一隻已經被判定是鍉針(圖1—07)。
第二節俞拊為醫炊竅見應,定經脈定腦
一、俞拊為醫的史料與俞拊的命名(一)有關「俞拊之為醫」的三條史料俞拊是繼歧伯之後的大古神醫。我們可以找到他與經脈醫學相關的史料有如下三條。其中《韓詩外傳》與《史記》寫作「俞跗」,《說苑》寫作「俞拊」,引用時尊重原文,但在本書中均採用「俞拊」為正式名稱。 《韓詩外傳》:中古之為醫者曰俞跗。俞跗之為醫也,搦腦髓,爪荒莫。吹竅定腦。死者復生。 《說苑》:中古之為醫者曰俞拊。俞拊之為醫也,搦腦髓,束肓莫。炊灼孔竅而定經絡。死人復為生人。 《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上古之時,醫有俞跗,治病不以鑱石撟引、案扤毒熨。一撥見病之應,因五臟之輸。乃割皮解肌,決脈結筋,搦髓腦,揲荒爪幕,煎浣腸胃,漱滌五臟,練精易形。(二)俞拊的命名——為什麼「故曰俞拊」
上記三則史料,各自反映著著錄人的時代特徵。《韓詩外傳》最古,約成書於西漢初年(公元前156年左右);《說苑》與《史記》則較為晚出,為西漢末年(約公元前17—前16年間)。三條引文,可能均出自對於當時流傳著的同一個故事傳說的理解,擇選與概括,均各自反映了轉錄者個人與時代的醫學水平。其中,以《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所載者最為可靠與合理。 俞拊,或寫作俞跗,「俞」作為人的姓氏時,讀作「渝」。「俞」(在此讀作「輸」)是循行性感覺轉變方向的地點;「付」字的甲骨文有「一手持艾,灸灼人背」的象形。而手與足的偏旁則表明施灸的處所。俞拊或俞跗這一氏名表明,他是一位施灸於手與足的脈口處或者前臂與小腿的「五俞」處以引發循行性感覺的能者,這也就是他獲得這個綽號的緣由。(圖1—08) 《韓詩外傳》與《說苑》稱俞拊為「中古」之醫者,其目的在於給巫醫弟父或苗父讓出「上古」的位置,從而襯托出俞拊循脈診治疾病卓有應驗的神奇。《史記·扁鵲倉公列傳》的作者識破此點,刪除有關巫祝醫者的描寫,而使俞拊回歸到「上古」,恢復了「大古有歧伯、俞拊」的歷史本來面目。從而說明,俞拊之術與巫祝之法毫無關係。二、俞拊「一撥脈法」的效驗與神奇前記三條史料,各自由一套複合句構成。主語主句是「俞拊/跗之為醫也」;謂語主句則如黑體字所表示的是:吹竅定腦/炊灼孔竅而定經絡/一撥見病之應,因五臟之俞。上記三條謂語主句中的動詞是「吹」、「炊灼」與「一撥」。吹,同炊,即是炊或炊灼,也就是吹風助燃,燃艾為灸的意思。《靈樞·背俞》所載「以火補者,勿吹其火,須自滅也。以火瀉者,疾吹其火,傳其艾,須其火滅也。」就是對吹灼的形象說明。在這裡,吹(炊)、炊灼與「一撥」是同義詞,而「一撥」的整個意思是「一撥見應」,即引發循行性感覺到達病所而出現可以觀察到的「應」,即應答反應。吹與炊灼的對象是「竅」,實即「孔竅」(按,原文誤為「九竅」)。一撥的直接對象沒有明講,但在當時,只可能是「脈口」,或者是「五臟之俞」。 「定」即安定之意,即指康復,其文字構成中的「正」字的甲骨文象形著「氣至病所」。「定經絡」應該是「定經脈」,即是使循行性感覺的走行路線從橫斜趨向病所的狀態得以改為正順而趨止於頭部,也就是「定腦」。趨病走行的脈改變為趨頭走行,於是疾病就痊癒了。當死之人亦即「復為生人」。如此神奇效驗的「一撥脈法」也可以稱作為俞拊脈法。三、脈亂而死之後的循脈解剖臟腑
前述「死者復生」只是循脈治療的預後之一,反過來講也可以因治療無效而死,成為「死人」。死了又怎麼辦呢?解剖而視之! 《陰陽脈死候》中有「三陰腐臟爛腸而主殺;陰病而亂,則不過十日而死」的記載。所論為手足三陰之脈同時出現,全部橫行別出而會聚於胸腹部的「募」。被認為,各脈均從此處「入」於患病的臟腑。不過十日,病人果然死了。其時,為了找到諸脈的走向,當然要剖視,探究一下各脈與不同臟腑間的對應關係。於是便「割解決結搦,揲爪煎浣漱」,開顱、開胸、開腹……果然找到了某一臟腑上的腐爛化膿病灶(圖1—09)。《陰陽脈死候》就是古代經脈大表解剖(Channelsurfaceanatomy)與死體解剖(Channel-autopsy)相結合的有關「循死規律」的文字記錄。 如果無知於中國的古代經脈醫學,則必然不能正確解讀前記有關「俞拊之為醫也」的史料。其典型的處理手法便是有意地略去或刪去三條史料中的謂語主句,結論是:俞拊者,「操幻術的大外科醫師」也。事實是:俞拊乃是上古操「一撥」循感脈法為人診治疾病的偉大的醫家的代表,而經脈與臟腑的對應關係,也是根據循行性感覺的「氣至病所」或「脈入臟腑」,而經過病理解剖而視之所見到的。
發現經絡
1、可見的經絡現象:2006年11月19日——2006年12月9日,我在對服用過石學敏丹芪偏癱膠曩的中風患者的隨訪工作中發現,痙攣性癱的病人經使用橡膠棒沿經絡叩擊,在肌張力亢進處可以很容易引導出循經絡分布的斑塊(見圖)。皇帝內經《靈樞·邪客》指出:「肺心有邪,其氣留於兩肘;肝有邪,其氣留於兩腋;脾有邪,其氣留於兩髀;腎有邪,其氣留於兩腘。凡此八虛者,皆機關之室,真氣之所過,血絡之所游。邪氣惡血,固不得住留。住留則傷筋絡骨節,機關不得屈伸,故痀攣也。」 2、經絡是蛋白質凝膠的觸變現象:宇宙是處在不斷的膨脹和收縮的交替之中,是一個振蕩式的宇宙。同樣的,就分子的宏觀尺度而言,細胞也是一個小宇宙。在細胞內的原生質可以分為凝膠狀的皮質和溶膠狀的內質兩個部分。凝膠狀的皮質具有彈性,而溶膠狀的內質則具有流動性。普遍存在於各種細胞內,富含肌動蛋白成分的微絲都具有觸變性。它們在振蕩時成為凝膠(脫水收縮),放置時復又液化(吸水膨脹)。即這些凝膠(線狀結構或網狀結構)經常處於聚合與解聚的動態變化之中。可見的經絡現象,顯示出經絡正是這樣的一種物質。於是我們就不難理解,經絡感傳之所以呈雙向循行,這與凝膠的流動雙折射有關; 於是我們就不難理解,單一的壓穴刺激可以激發循經感傳,這與凝膠的壓力雙折射有關;反之,較大的壓力由於阻礙了凝膠的溶脹,因此可阻滯經絡的感傳;於是我們就不難理解,加溫能激發感傳或者使感傳提速,這與凝膠的相變使表面自由能增多,表面張力降低有關;反之,低溫或超過某一閾值的壓力可阻滯感傳,這與凝膠的相變使表面自由能減少,表面張力增高有關。古代的哲學家認為:氣,包括經絡之氣,它們「聚則成形,散而歸於太虛。聚散變化,而其本體不為之損益。氣猶是氣也。」經絡就是這樣的一種相變材料,它利用從固態(增黏硬如石)到液態(減黏軟如棉)的變化,潛在地儲蓄能量。凝膠相變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取新的位置,宏觀上產生了一個運動的軌跡。 經絡就是這樣的一個耗散結構,由細胞骨架以及從細胞延伸到間質中的基質骨架構成了縱橫交錯的纖維網路結構。細胞骨架和基質骨架在凝膠的脫水收縮(聚合反應)和溶脹(解聚合反應)過程中與外界進行著物質和能量交換,並且耗散一定的能量。不論是引導神經突觸生長和分化的神經生長錐,還是引導原膠原纖維形成的成纖維細胞它們都有著同樣的聚合和解聚合功能。 經絡就是這樣的一個結構實體,當細胞骨架和基質骨架在凝膠的聚合反應過程中,使細胞的黏性增加,細胞的增黏效應使細胞硬如石(此時的經絡處於亢奮狀態);而當細胞骨架和基質骨架在凝膠的解聚合反應過程中,使細胞的黏性減小,細胞的減黏效應使細胞軟如棉(此時的經絡趨向於抑制狀態)。經絡的雙向性調整功能由此而產生。由細胞骨架和基質骨架構成縱橫交錯的纖維網路結構——經絡系統,凝膠的不斷聚合與解聚合從而形成了向一定方向傳播的波。位置信息能由位相梯度的形成而產生,其細胞間通過低電阻耦合產生慢電位反應。電流既可起因於濃度梯度(分子擴散),也可起因於溫度梯度(熱傳導)或者起因於流場梯度(凝膠的黏性流動)。凝膠的聚合與解聚合所產生的振蕩在觸發形態發生的信號上,在延著場的放大傳播上,以及在調節多細胞體的大小及其他性質上起著無處不在的作用。
經絡之謎破解了嗎?
李定忠認為皮膚的理論性病變沿經絡循行路線產生———
雖說中國古人發現經絡現象至今已有2000多年,但長期以來,人們對經絡的內在機制的認識,一直是一個謎。有人甚至把它同空中的不明飛行物「飛碟」以及「百慕大」相提並論。近來,北京市第六醫院主任醫師李定忠教授觀察了315例循經皮膚病,聲稱發現皮膚的理論性病變沿經絡循行路線產生。日本還專門為李教授出版了專著《經絡現象》。那麼,李定忠是否解開了經絡之謎?學界對經絡的研究進展又是怎樣看的?
李定忠:經絡就是人體內的閉路電路
北京市第六醫院主任醫師李定忠教授告訴記者,經絡學說是在實踐過程中積累出的學說,它的歷史非常久遠。我們的老祖宗在世界上第一部醫學巨著《黃帝內經》上,就詳細記載了人體上的14條經脈,並標明了它們的循行走向。宋代王惟一又把這些經脈刻劃在一個銅人模型上,並標出了354個穴位。也就是說,早在兩千多年前,經絡學說已經非常完善了。
《黃帝內經》關於經絡是這樣說的:「經脈者,所以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李定忠說,這句話可理解為,經絡系統有三個方面的功能:一在生理方面,有運行氣血、協調陰陽的功能;二在病理方面,有抗禦病邪、反映癥候的功能;三在防治疾病方面,有傳導感應、調整虛實的功能。
李定忠認為,人體內的每條經絡都有獨立的運動軌跡,並且這個軌跡是個環形的通道,而每個經絡之間又是相通的,可以互相調整。經絡敏感的人刺激他的經絡的某一點,會使他的經絡通道形成環狀,而不敏感的人只能運行某一段,並不能形成經絡環狀通道。
至於經絡是什麼,李定忠說,在上個世紀80年代的「人體內的閉路電路」獲得了諾貝爾獎。李定忠認為,其實這個人體閉路電路就是經絡學說的另一種說法。被人們廣為熟悉的針灸就是從經絡學說的治療手法之一,它與經絡相輔相成,還有刮痧、磁療等多種方法。很多人都知道針灸具有止痛、調理的功能,甚至能夠減肥。
針對西醫的質疑,李定忠認為,經絡本身是在活體中才存在的系統,所以解剖無法看到。
儘管許多中醫工作者都普遍承認經絡的存在,但現代醫學始終對經絡的存在表示質疑,不但手術刀不能觀察到經絡及運行於其中的「氣」,而且無論哪一種現代的精密儀器都無助於人們看到到它的存在。
針對這樣的質疑,李定忠教授認為,經絡本身是在活體中才存在的系統,所以說在人體解剖學上沒有看到經絡是正常的。經絡在活體中並不是靜止不動的,它是動態的,且是一個連動的過程。簡單來講,是生物電、生物磁在體內的運行,並且由它帶動的化學變化、組織形態的變化,才出現了經絡的各種表現形式。
在發現皮膚的理論性病變沿經絡循行路線產生的觀察過程中,李定忠教授發現了很多例皮膚病都是先天的,他說,這種天生性皮膚病是由人體內的基因決定,這也是經絡存在的一個鐵證。
朱兵:為了解釋針灸有效的原理才總結出經絡學說
然而,針對李定忠教授的說法,其他針灸學者們似乎有不同的說法。
中國中醫藥研究院針灸研究所副所長朱兵說,現代醫學對於經絡學說基本上是通過神經系統來解釋,但是有很多人還是會反對經絡學說,認為經絡並不存在,這主要是因為經絡存在與否和相關功能認定都拿不出有力的證據,因為經絡是無形的。
正因為如此,才使得經絡學說現在成了一個謎。目前,關於經絡學說,不僅是中醫和西醫之間存在觀點上的分歧,就是中醫本身也是存在很多分歧。
針灸和經絡兩者之間究竟是怎樣的一種關係呢?朱兵解釋道,中醫是從實踐的過程中總結出來的理論,並不是根據理論研究出方法,所以,實際上是在證實了針灸有效的情況下,為了解釋針灸的原理才總結出經絡學說以及相關的穴位。
中國中醫研究院針灸研究所主任醫師、針灸專家李傳傑也告訴記者,經絡學說是個經驗學說,經絡和五臟六腑都是相關連的,它可以聯繫全身的,針灸便是依靠經絡理論來治病的。
相關鏈接
人體經絡的各種爭論
早在2000多年前,我國醫書中就有關於經絡系統的詳細記載,其中尤以《內經》為最。古代醫學一般把經絡看作運行血氣通道,維繫體表之間、內臟之間以及體表與內臟之間的樞紐。但至於經絡究竟是人體的什麼結構,它的本質又是什麼等問題,千百年來,儘管歷代無數醫家對此窮究細考,卻始終沒有作出令人滿意的回答。
然而到了本世紀50年代由於經絡感測現象被重新發現,尤其是我國醫務工作者根據經絡學說首創針刺麻醉術,從而震驚世界醫壇後,有關的經絡研究便日益活躍了起來,新學說、新觀點層出不窮。其中比較有影響的觀點有以下幾種:
首先是日本學者大久保適齋在100多年前提出的經絡活動是植物神經活動、尤其是交感神經活動的觀點得到了復活。它被不少現代西方學者所承認。如美國生物學家史密斯和加拿大分子生物學家亨根。並且他們還進行了進一步的解釋:經絡的實際行徑與人體解剖學中的植物神經系統十分近似。所謂經絡感測現象就是植物神經纖維上動作電位的傳導,而傳導所需的能量,是由生物能源———三磷酸腺苷水釋放出來的。但遺憾的是,以上觀點還缺乏應有的實踐基礎。
其次是紐西蘭大學學者托馬斯提出了經絡是人體內的一種新的網狀管道結構的學說。他把這種結構稱做「自身原位叢」。他認為:「『自身原位叢』是人體進化過程中留下的殘跡。」這當然也還只是一種假說。因為人體內是否真的存在「自身原位叢」,還有待考證。
其三是我國學者孟昭威提出了第三平衡說。他認為經絡感測速度介於神經和內分泌調節速度之間,是協調體表與內臟之間的未知系統,它與現代生理學中已知的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協作,共同完成全身平衡調節的功能。此說角度新穎,也有一定的生理根據,但缺乏形態研究的支持,因而很難得到公認。
其四是我國的薛崇成和美國李宋寧等一些學者主張經絡系統並不是人體的特殊結構或系統,只不過是大腦皮層中的循行性立體反射系統而已。
上述觀點究竟誰是誰非?還有待深研。
第三節秦醫緩和與病入膏肓的歷史故事
一、秦醫緩和與氣至病所征討病豎
據春秋各國史料編成的《左傳》,載有《秦醫緩和》的故事,相傳為秦醫二人,即秦緩與秦和。據《李濂醫史》,「或曰緩即和也,音訛耳」。說醫緩與醫和實為同一個人。因而,下述秦緩的故事也就是「中世有扁鵲、秦和」的秦和的故事。 晉景公之十九年。公疾病,求醫於秦。秦伯(秦桓公)使醫緩為之。未至,公夢疾為二豎子,曰:「彼良醫也,懼傷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醫至,曰:「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葯不至焉,不可為也。」六月丙午,晉侯欲麥,將食,張如廁,陷而卒。
《左傳》是採用文學手筆用史實解釋古代編年史《春秋》(公元前722—前481年)的作品,文字簡短而寓有褒貶。因而,歷代論者均把「病入膏肓」視為寓言故事而忽略了它與經脈史學相關的重要價值。上海中醫學院所編《醫古文講義》中載有秦醫緩和的故事,認為據此可以看到當時診斷的準確以及醫學發展的水平。然而,秦醫緩和靠什麼能夠診斷得如此準確?什麼是當時的醫學發展水平呢?根據此故事發生在上古俞拊與中世扁鵲之間的這一歷史時期來看,當時正處於經脈醫學發展至高峰的前夜,秦醫緩和必然已經掌握了俞拊的一撥脈法,也可能已經初步通曉了後來為秦越人所精擅的陰陽不測脈法。 首先,將疾病擬人化為兩個「豎子」小童(分別代表著手三陰與足三陰),客侵於晉景公之身,這符合於古代循感脈法的理論(圖1—10)。病邪二童子可以在人體中移動,因被追逐而逃匿。而醫者則可以攻之或達之,即施以針或灸。從而出現了「可及」(氣至病所)與「不可及」(氣不至病所)的兩種抗爭勢態。 二、晉景公泛脈歸心因心肌梗死症猝死 待到秦醫緩和「至,曰: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不可為也。」認定為「死候」。根據是什麼?無記載。而懂得了經脈醫學的我們則知道,秦醫緩和能夠做出如此的循病診斷,必然是來自對晉景公所呈現的脈行案法的循脈分析。「曰」,即是「診(占)曰」。心下之脂為「膏」,「肓」指肓膜即橫隔膜。膏之下肓之上,也就是心之下。在人體陰面的胸腹部,心主手厥陰脈的募是膻中,心手少陰脈的募是巨闕。在人體陽面的背部,則有相應的厥陰俞與心俞,厥陰俞的外方靠近肩胛內緣處有一個俞穴名為「膏肓」。 據二豎子的所藏匿處得知,晉景公所患為心臟病。依「死候」三陰之脈亂,其脈案呈現為手與足三陰之脈泛循趨止於心募(巨闕)的狀況(圖1—11)。
據《明堂孔穴針灸治要》,手厥陰俞與膏肓是禁針禁灸的。據《靈樞·背俞》,在當時,對背俞是「灸之則可,刺之則不可。」所以,今稱「攻之不可」應指禁針。而又「達之不及」,無法「從陽引陰」致使施於背俞而產生的循行性感覺不能達到陰面的病所。據《陰陽脈死候》,像這樣的脈行形勢,當是腐臟而主殺,是「死脈也」。 據原文,秦醫未診前曾有桑田巫預言晉侯「不食新矣」,晉侯死前得新麥將食而殺了桑田巫,卻未及食而卒。 「張(脹)如廁」,即腹脹去茅廁,而剛剛殺了桑田巫,當然又煩心。據《心煩同病死候》,「煩心,又腹脹,死。」「心痛與腹脹,死。」因心肌梗死症複發,晉景公跌落茅廁坑中死了。
第四節秦越人的募俞診斷法與以脈視病的神奇
一、秦越人的募俞脈法青出於俞拊的一撥脈法據李伯聰所著《扁鵲和扁鵲學派研究》考證:「在先秦歷史上,以扁鵲聞名的醫生可能被證實者有二人:其一與趙簡子大體同時,大約活動在公元前6世紀末期到公元前5世紀初期;根據《史記》的記載,我們認定他的姓名為秦越人」(圖1—12)。本書在處理扁鵲秦越人的事迹時,將其視為一人。 中世扁鵲秦越人的登場,標誌著中國古代經脈醫學進入了一個成熟的時期。循脈診療的理法案術已經形成了體系。《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中有記載說,中世扁鵲秦越人過虢而遇太子「死」,在宮門下與中庶子(古代一個小官吏的名號)發生爭辯——中庶子專崇上古時代的醫者俞拊,瞧不起秦越人。秦越人仰天長嘆著說: 越人之為方也,不待切脈、望色、聽聲、寫形。病應見於大表:聞病之陽,論得其陰;聞病之陰,論得其陽。言病之所在。 「不待切脈」即用不著切摸血脈。「不待」表示對切血脈的不屑一顧。對於中庶子的崇信俞拊「一撥脈法」,被譽為中世扁鵲的秦越人說那是「以管窺天,以郄視文」。秦越人舉示自己的脈法也可以依據脈行於大表的案法而言病之所在,但卻有著「聞陽得陰,聞陰得陽」的神奇。這個「陰陽論得」或「陰陽不測」的脈法,就是「募俞脈法」。上記用「俞拊密碼」(Yufucode)專用術語所表達的內容,可以破譯如下: 根據走行在人體陽面即背部的脈與「俞」(背俞)的關係而可以判斷出心、肝、脾、肺、腎諸陰髒的病變。根據走行在人體陰面即胸腹部的脈與「募」(胸募與腹募)的關係而可以判斷出膽、胃、大腸、小腸、膀胱等諸陽腑的病變。 對於上記募俞脈法,唐·張守節的《史記正義》有如下的注釋:《八十一難》云:「陰病行陽,陽病行陰,故令募在陰,俞在陽。」楊玄操說:「腹為陰,五臟募皆在腹,故云募皆在陰。背為陽,五臟俞皆在背,故云俞皆在陽。內臟有病則出行於陽,陽俞在背也。外體有病則入行於陰,陰募在腹也。」《針法》云:「從陽引陰,從陰引陽也。」 二、秦越人以脈視病如視見垣一方人俞拊的一撥脈法或撥應脈法施刺激於四肢遠端,見應於軀幹頭面,所反映的是上下曲直的循病關係,比較直觀。而中世扁鵲秦越人的「陰陽論得」脈法則見陰得陽,見陽得陰,所反映的是前後內外的循病關係,產生了「昧投而中蛟頭,掩目而別黑白」的效果,給人以「陰陽不測」的神奇感覺。 秦越人入宮為虢太子診,「診」即占脈,用口講解脈案,「言病之所在」,作循病分析。循病診斷的結論是太子所患為「屍厥」之症,循病治療所採用的手段是:「礪針於砥石」之後,以針取「外三陽五會」;結果是,過了不一會兒太子就蘇醒了。 旁觀者不相信秦越人占脈時所做的循病分析,認為那只是疑人取信的說辭煙幕,扁鵲必然能夠雙眼透視洞見病者的五臟六腑,看到病灶的所在。傳說得玄了,則說扁鵲能夠「視見垣一方人」,「言能隔牆見彼邊之人,則眼通神也」,「特以診脈為名耳」。 秦越人「以脈視病,盡見五臟癥結」,這怎麼可能呢?不可思議,不可相信。《史記》的作者司馬遷(約前145-?)以「至今天下言脈者,由扁鵲也」為扁鵲傳結尾,為我們保存下來了這段珍貴史料。 《扁鵲匯考》一書說秦越人死於公元前310年。據《扁鵲傳》(史記·扁鵲倉公列傳),「秦太醫令李醯自知伎不如扁鵲也,使人刺殺之」。此處的「伎」字與「技」字相通,它的所指就是運用循行性感覺的走行案法來診治疾病的循脈技術。
第五節淳于意受讀脈書而解驗技術暗昧
一、扁鵲脈書的流傳與奇該脈法的發現(一)經脈技術失傳而有「其書」流傳據《漢書·藝文志》中的《方技略》的記述,「漢興有倉公,今其技術暗昧。故論其書,以序方技為四種。」說的是,經脈技術傳授到倉公(官職名)淳于(複姓)意(名)名下時,尚有餘暉,此後即暗昧失傳了。然而,卻有「其書」留傳而為《方技略》所記述討論。那麼,倉公淳于意所獲與所傳的「其書」究竟是哪些書,其有關經脈技術的內容怎樣,它的來龍去脈如何?幸而,歷史給我們留下了較為豐富的史料,那便是司馬遷所撰的《史記》中的《扁鵲·倉公列傳》,在本章中取其有關倉公的部分略稱為《倉公傳》(圖1—13)。 倉公受傳於同郡公乘(官職名)陽(姓)慶(名)的禁方書是《黃帝·扁鵲之脈書》,去掉「黃帝」的偽托,便是《扁鵲脈書》。倉公得到這些「脈書」時,年約26歲。以下則是淳于意傳授給弟子的諸書:◎臣意教以經脈高下及奇絡結,當論俞所居,及氣當上下出入邪正逆順,以宜針石,定砭灸處。◎教以案法逆順。◎臣意授以上下經脈。◎教以上下經脈、奇該。整理上記倉公所得與所授的《扁鵲脈書》,我們知道其書大體上有兩種,那就是:第一種:《脈書上下經》,又稱《經脈高下》或《上下經脈》。 第二種:《奇該術》,又稱《奇絡結》或《奇該》。奇該的「該」字,原文寫作「咳」,其音與義均與「該」同。在本書中,我們均使用「該」字。至於「案法逆順」與「揆度陰陽外變」等則是形容循行性感覺的走行狀態的。(二)《脈書上下經》討論脈的常規走行脈書上下經》即是經脈高下或上下經脈。「高」,指由下至上的距離,或是「最在上」;「高下」即是上下。 手足三陰三陽脈均有上行與下行的兩個走行方向。脈書「上經」可能是討論諸脈的趨頭走行;脈書「下經」則討論諸脈的下落走行,即趨病走行。《素問·病能論》有如下記載:「上經」者,言氣之通天也。「下經」者,言病之變化也。揆者,言切求其脈理也;度者,得其病處也。「奇恆」者,言奇病也。(節略)「上經者言氣之通天也」說的是各脈的循行性感覺全部上行到頭項,討論的是脈行的正常模式,直行而上去「通天」,此為「徑」或「經」字以及有關概念的起源。 「下經者言病之變化也」說的是循各脈的循行性感覺因趨病循行而旁出下落,此為「絡」字及有關概念的起源。三)奇該術或奇絡結討論奇該脈法脈法奇該、奇該術與奇絡結等所指都是同一個書篇。在這裡,「咳」或「該」字的偏旁是「口」或「言」,表示用口講出根據脈案分析所做出的案斷。「該」字與「診」(占)字的字義也是相通的。在甲骨文中,「診」字去掉言字旁則留下的是「人」字與其下方的三條脈「彡」;而「該」字去掉言字旁則留下一個「亥」字,代表著十二脈。「亥」為地支的第十二位,寓指「十二」。「奇」字,釋為異也。 因而,「奇該」應指十二脈的奇異走行。據「奇絡結」這一稱呼,可知此奇異走行的案法中包括了「絡」與「結」。絡或落,是旁行橫出轉而下落的走行;結則應指泛經脈循行性感覺聚集在陰募或非標準的募集點。「結而可解者為紐」。所以,有結則必有「紐」。另外一個說法是,下行而聚集者稱為「絡結」,上行而達到終點目的地者稱為「終結」。均可略稱為「結」。 奇絡結,說的是不尋常的絡結。不尋常而奇異的絡結也是「病之應」的表現。據今人藺雲桂等的觀察,有大致如下的發現:散在的循行性感覺路線不符合經脈的分布,途徑各有不同,可以越過幾條經脈到軀體的對側。發現了60種特殊的循行性感覺路線。出現循行性感覺的人有病時,會有幾條循感路線的終點集中在病區,即「氣至病所」現象。上記「不符合」的脈行路線即是「奇該循行」。「集中在病區」即是「絡結」。「奇絡結」或「奇該術」就是根據循病規律運用循病分析的技術來解說這些奇該脈案的。分析這些脈案的案法或脈理的順逆過程就是「揆度陰陽外變」;其順逆外變就是「病之應」。用口講出循病分析的根據並作出循病診斷時,要口稱「應該」、「該當」或是「應當」。 奇該,奇絡結或奇該術所共指的書篇,我們建議命名為《奇該脈法》。 二、論俞所居及氣當上下出入之術的失傳(一)淳于意診籍中的診其脈與切其脈《倉公傳》中載有25個「診籍」。之所以稱為「診」之籍,當然有診占其脈案,即用口講出循病診斷的意思。在倉公診籍模式中,「診脈」與「切脈」分別陳述,而且必是先說:「通過脈病分析,可以得出脈病診斷(包括預後診斷)如下」,即「診其脈告曰」。然後再根據「切其脈」,即切診血脈,按摸撓動脈的搏動於「脈口」或「氣口」以候五臟之氣。 以上可見,「切」血脈又不同於「視」或「相」經脈。因而,倉公脈法乃是經脈與血脈的混雜脈法。 倉公診籍中所提到的切診血脈的脈象很豐富,這說明,到了兩漢時期,血脈診已經有了相當高的水平。(二)「漢興有倉公,今其技術暗昧」成為事實前論倉公淳于意得扁鵲之《脈書》,此脈書應該包括有《高下脈針經》與《奇該脈法》;並論證了它們均應該是記載循行性感覺與疾病關係的專書。 據《倉公傳》,對脈書的傳授與繼承應該有「授」、「讀」、「解」、「驗」四個步驟或階段,且要經過三年的時間的臨床實踐始可成功。其中的「解」,指對脈書中所用隱晦術語即「俞拊密碼」的解讀,必須有恩師親授指點。「當論俞所居,及氣當上下出入邪正逆順」,就是對這些扁鵲脈書內容的精鍊概括。 然而,倉公淳于意雖然得到了扁鵲脈書,也作了受讀解驗的嘗試,但並沒有達到「有驗,精良」的地步。相反,「診之時不能識其經解」,「心不精脈,時時失之」,卻是說的實話。受其傳授的學生也只是歲余,二歲余,抄書而去,沒有達到三年之期,其中的杜信雖然教了兩次,也還是「未成」而被「除」了。 依據何愛華的《淳于意年表》,倉公從事脈病診療的醫事活動的繁盛年代應該是高後八年(前180年)至景帝三年(前154年)之間。 對於循行性感覺脈法,說是「漢興有倉公,今其技術暗昧」。事實上則是:到了倉公這一輩,也只是有其書而失其術了。(三)倉公險些遭刑與扁鵲終於被刺的幕後李伯聰說:「秦武王時有一屬於扁鵲學派的著名醫生入秦,他曾為秦武王診病而終於被害於秦太醫令李醯。李醯可能就是秦醫學派的醫生」。在這裡,李氏已經把號稱扁鵲的秦越人的遇害與學派之爭聯繫起來了。據李氏,「黃帝學派確實創立於戰國中後期。」而這也正是在公元前四世紀與秦武王同時的這位扁鵲學派的著名醫生從事醫事活動的時期。在當時,黃帝學派所不能容忍的便是被稱為「伎」的循脈診斷與循脈治療技術的臨床應用。 漢文帝四年(公元前176年),倉公淳于意因遭受告訴而「坐法當刑」,將西解長安,差一點兒被處以「肉刑」,即割去鼻子,砍掉左右足的各一趾。所謂告訴的「人上書言意」,也就是告發他擅自運用循脈診斷與循脈治療技術。 東漢涪翁,隱姓埋名,不知何出,漁釣充饑,乞食人間。扁鵲學派傳人的境遇常常是坎坷的。三、涪翁與針經、診脈法及經脈木人從正史與大局的角度來講,經脈技術傳到漢初的倉公淳于意那裡時已經是「其技術暗昧」了。然而,在當時的西漢醫學界里,其他支系與陽慶同趣的「好為古傳方」的人士必然仍有人在。因而,循感脈法在它的失傳甫後可能在短期內還會有所孑遺。據《後漢書·郭玉傳》:初,有老父不知何出,常漁釣於涪水,因號涪翁,乞食人間。見有疾者,時下針石,輒應時而效。乃著《針經》、《診脈法》傳於世。弟子程高尋求積年,翁乃授之。玉少師事高,學方診六征之技,陰陽不測之術。涪翁所著《針經》與《診脈法》曾經「傳於世」(一說作「行於世」),但均已失傳。很可能《針經》類似於《脈針經》;《診脈法》類似於《奇該脈法》,均是與經脈醫學有關的著作。程高得涪翁師授,郭玉又從程高處得到了涪翁所傳授的技術。「方診六征」可能與判斷病候在三陰三陽六條脈上的分布有關;「陰陽不測」(或作「陰陽隱測」)則可能與「論陰得陽,論陽得陰」的募俞脈法有關。 據知,西漢末年仍在通行取十二經脈的切脈法。在道教遺書中,所保留下來的古脈法:「分經候脈法」,切診十二經脈與奇經八脈的脈動而判斷疾病在經脈上的歸屬。 因而,此時的涪翁脈法,很可能是「分經候脈」的血脈診法,而觀察循行性感覺的實踐技術則早已失傳了。 郭玉在漢和帝時(公元89—105年)任太醫丞,是涪翁的再傳弟子,據推算:「涪翁的著作約成於西漢末至東漢初年」。 1993年,在四川省綿陽市永興鎮雙包山的西漢古墓中出土了一具塗有黑色重漆的小型木質人形,身上用紅色漆線描繪著經脈走行的路線。此經脈木人被認為可能是進行經脈教學時用的教具。綿陽市古稱涪縣,位於今涪江即古涪水之畔,因而,又將此漆木人形稱為涪水經脈木人。此經脈木人大約被陪葬於漢文帝與景帝(公元前179—141年)時期。這具涪水經脈木人可能是涪翁的先師的遺物,而那時,正是觀察循行性感覺的走行路線以進行循脈診斷與循脈治療的高潮時期。涪水經脈木人身上用紅色漆線描繪著的經脈分布的路線,正是來源自對於循行性感覺的走行路線的實際觀察與臨摹。
思考 1.《漢書·藝文志·方技略》稱:「大古有歧伯,俞跗,中世有扁鵲、秦和,漢興有倉公,今其技術暗昧,故論其書。」請對這一段正史的記載給以梳理解說。歧伯是什麼人?「技術暗昧」指何而言?「故論其書」是什麼書? 2.俞拊之為醫也「炊竅定腦/炊灼孔竅而定經脈/一撥見病之應,因五臟之俞」。對這些正史記載應該如何理解? 3.晉景公猝死脈案已經有了經脈醫學的循脈分析結論,讀過之後能夠信服嗎?你相信本書也能夠對虢太子屍厥脈案作出頭頭是道的循脈分析結論嗎? 4.經脈醫學在兩千多年前就已經暗昧失傳了,在今天,它還能夠復活嗎?它所遺留下來給我們的那些循脈規律,對於針灸臨床還會有什麼指導意義嗎?
第二章 古文字與出土的脈書及經脈木人
第一節經脈醫學與古文字和古文化
一、「氣」與「脈」字的起源及相關古文字(一)「氣」字的起源以及「發」與「撥」循行性感覺的最古老稱呼是「氣」,其後由於確定其走行路線並予以命名的需要,這才改稱為「脈」,即所謂「別人之脈各名之」。
據《金石索》記載,東漢武氏墓壁畫有一幅古圖,可名之為《石針行氣出篋圖》。此圖的中心是一個巨大的石針,正從一個被打開的匣子中飛騰而出,匣子的兩旁各有一個生有翅膀的仙人助其飛出,在石針兩側的空中也左右各有一位飛仙在協助。這幅圖的本身就是一個繁體「發」(發)字的甲骨文所象形的內容。(圖2—01) 更重要的,則在於石針飛出後在匣的側壁上留下的好像似飛行雲樣的條紋。此匣共有四個面,圖中可見及的兩個面上各有三條與石針行進方向相同的條紋,共為6條,加上不可見及的兩個面上應有的6條共為12條。這裡所代表的正是十二條脈。取其中的一個面上的三條寫成甲骨文,為了避免與「川」字混同而改成橫寫,又為了避免與「三」字混同而寫成「氣」形,即古體「氣」字。「氣」字今作「氣」字的簡體。 「一撥見病之應」,其中的「撥」字即起源於「發」字,不過更為晚出,又給加上了「一隻手」,即增加了「提手」的偏旁。(二)古「脈」字的演變與感覺循行現象古「脈」字的初文是「永」或「
」。其文字的構成是「人」字及依附循行於其表面的三條脈。其正體是「永」字,反體是「
」字。其實,作為古代甲骨文,正寫與反寫並無實質差別。「正永」與「反永」所表示的均是同一個字。
「永」字或「」字,以及此後各種脈字多被加以水旁,那是因為古人認為脈好像人體中的河流一樣。 古脈字的寫法,在《足臂脈灸經》中寫作「洫」字上方有一個「目」字;在《陰陽脈灸經》甲本中寫作「目」字旁的「派」,乙本中寫作「目」字旁的「巛」。其文字構成中出現了「目」,「巛」(古川字)與「血」三字。其中古川字即是十二經水思想的原始反映。洫(xù)者渠也,即田間水道,它也是西漢時期的一條河流的名稱,即洫水。上述諸字均使用了「目」旁,這一方面可能是聲符,另一方面則很可能與一些重要的循行性感覺的走行多到達眼部有關。當然,也可能與脈的走行是需要用眼睛來觀察有關。即以目視脈的意思。視脈又稱為相脈。 「血」字部件的出現,表明了血脈論的興起,把循行性感覺看成是「氣」而行於「脈外」,而血液則流動於「脈內」。這時,脈字所代表的已經不再是循行性感覺的走行徑路,而是血管了。但是,在兩種《脈灸經》時期,脈之所指仍然是循行性感覺的走行路線。 以「肉」(月)字旁書寫的脈字,其出現當已遠離觀察循行性感覺的古代。它不僅代表了血脈論的觀點,而且連血管的具體結構都得到了反映,從而成為實質性的管道,即動脈或靜脈了。 收集到的諸種脈字的寫法及所總結出的它的演變體系略如圖(圖2—02)。其中「耳」字旁的脈字,謂見於《陰陽脈灸經》甲本,倘如是,則也許與某一條脈的走行經過部位有關,如耳脈(手少陽脈)用耳字為偏旁。現在,中國內地通用「脈」字。港澳台及海外華僑則均用「脈」字,日本的漢字也用「脈」字。 一個必須建立的認識是,脈字在東漢以後至今所代表著的是血管(bloodvessel),即動脈與靜脈(arteriesandveins)。但在馬王堆帛書時期及以前,則代表著循行性感覺的走行路線(channels)。因而,當我們談經脈醫學中的「脈」時,所想到的應該只是循行性感覺,「氣脈」或「經脈」。古時談論與血管有關的「脈道」時,專稱之為「血脈」。經脈絕非血脈。 為了表示循行性感覺的走行,在古「發」字的構造中使用了動符「止」,象形於人的足跡。此字可以代表前進的方向。發字的「頭部」即是兩個「止」字(癶),用於表示向前疾行而去。 我們還應該注意雙人旁「彳」(chì)這一字元的出現與應用。它也是動符,表示前進的意思,同時也是「辶」(chuò)字元的來源。「辶」字做為部首而成為一批文字的組成部分。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古字是「攸」,此字的偏旁立人「亻」的後方有一豎「丨」,所象形的乃是施灸於人背而出現一條灸療循感。相關的古文字則是「修」字,所象相同,只不過是多了幾條(一般均以三條為一組)代表循行性感覺的脈而已。由於視脈以長而直者為吉,所以攸字與修字又各有「悠久」與「修長」的意思。「候」字也有相同的偏旁。「攸」字與「攻」字構成中的「攵」,以及它如「殷」字構成中的「殳」,「歧」字構成中的「支」等,均象形著「手持一物(或灸或針)」,其中的「又」字的甲骨文即是人的一隻手。「熨」字的甲骨文就是象形著人手持有一個工具夾著烤熱了的石頭在人的背部運動按摩(圖2—03)。 (三)「俞」字與「氣至病所」的象形
在古代脈書的時期還沒有穴位,與穴位相當的刺激點叫做「俞」(讀音如「輸」,shū),或「脈口」。「脈口」限於指腕踝部位的刺激點;「俞」則廣泛一些,首先指分布在前臂與小腿上的「五俞」,其次則有分布在背部的「背俞」。 然而,從感覺循行或循行性感覺的角度來看,俞是脈氣所轉輸的地方,是可以施加影響而使脈的循行改變方向的地方。因而與後世的「穴」並無實質上的聯繫。後人稱穴位為「俞穴」,不過是掠古人之美而已。俞字由三個象形部分構成,即「獨木舟」、「矢,指示方向的箭」與「彎曲的水流紋路」(圖2—04)。現代臨床循行性感覺研究證實,循足太陽脈(膀胱經)走行的循感經常在與各臟腑相關的位於背部的「背俞」處轉變方向,接下去便歸入與所屬臟腑同名的脈而走向四肢,即所謂的「過俞循行」。
「炊」字的甲骨文,象形著一人跪地而開口吹於火;「灼」字的甲骨文象形著施灸的操作;「灸」字的甲骨文則象形著有四炷艾火施於下肢。「灼,灸也」(許慎)。灼與灸兩字是相通的(圖2—05)。相脈,或以脈視病預知死生有驗時,被稱為「灼見」。「氣至病所」是在灸療感覺循行過程中的一個常見現象。與此有關的古文字凡有「正」、「征」、「各」等。其中的「正」字,用「一」或「口」代表病灶,病所在上方,用「止」(之)字代表上行的循行性感覺趨向病所,如果再加上一個雙人偏旁為動符,則成為「征」字,即前往討伐為病邪所侵佔的失地。「各」字則代表病灶的符號(口)在下,用倒置的「止」(之)字代表下行的循行性感覺趨向病所。倘加以水字旁則成為「洛」字。「歸咎」,義同歸罪。「引咎」,說的是由自己承擔錯誤的責任。「咎」指過錯或罪責,其甲骨文由「各」與「卜」兩部分構成,所象形的仍然是氣至病所,即手三陰脈下行至腹部的病灶,「卜」字象形著灸灼於龜版以觀「兆」,在此或可代表施灸於人背,為泛指(圖2—06)。
「出」的古字,為一個向上的足跡出自「口」形處,象形著循行性感覺出於「脈口」。推而廣之,凡是循行性感覺始發於某處時均可稱為「出」自該處。「經絡」兩個字頗為晚出,其字的主體是「巠」與「各」,「巠」字的上部分象徵著三條脈如「川」,下部分則象徵著一條脈循行於人體的高下(天地)之間。 「巠」與「巫」字的構成均有「工」字。在此有一條脈柱於天地之間的形意。古「工」字旁或有三條斜形線條,即三條脈。一條脈代表單經脈循行;三條脈代表泛經脈循行。 「十蠶所吐為絲,五蠶所吐為糸」,用「糸」(mì)作為徑路二字的偏旁,等於把灸療所引發的循行性感覺給物質化了。當然,也可能與針刺循感有關,因為它所引發的循行性感覺軌跡比較窄細。(四)征、候、診、痾、砭等相關的古文字「征」字的繁體為「徵」,但古體仍應為「征」,徵候、癥結,為臨床常用術語。 征(征)候,猶征(征)兆,指將要發生某種情況的跡象。「征」字前已解釋,概象形著氣至病所。至於症字,則更有直接表示出所到之所為病的特點。「候」,則是伺望、等待著氣至病所的過程,又稱為「候氣」。氣至病所則稱為「氣至」。 代表著氣至病所的「正」字,具有安定的意思,「撥亂反正」,使紊亂走行的脈得以理順,疾病得以痊癒。衍生出來的「政」字,則表示以手持針以調整脈氣使病亂得以平定。 徵兆,征與兆兩字連用,但起源不同。兆字源於卜,所象之形即是龜板上的縱橫裂紋,而「卜」字,其一豎代表龜版,而一點則代表施灸或炊灼。「占」字,則是用口解釋卜出的結果。「診」字,其解釋凡有「視也」、「占驗也」、「候脈也」等,實際上相當於「占」字,即用語言解釋灸療循行性感覺的走行案法,也就是今日的「循脈診斷」過程。 從上記各字的來歷得知,灸龜視兆可以定凶吉,灸人視脈可以決死生。視兆與視脈,占兆與占脈,在用詞上也是相通的。這使我們產生聯想,即在遠古,在甲骨文時期,灸龜視兆與觀察灸療循行性感覺的活動曾經同時興旺過。 在古代,癤腫或癰腫等化膿症很常見,常常干擾灸療循行性感覺的走行,因而,為了切開膿腫而經常使用砭石。用砭石破膿之後,灸療循感又可以繼續前行。所以,用砭石切開膿腫又叫做「啟脈」。 「痾」字構成於「疒」(病)與「可」二字。「可」字的構成部件是「丂」與「口」。據《說文》,「丂」字的象形是「氣欲舒出『ㄅ』(勹,bao)上礙於『一』也」。說的是「氣」即循行性感覺繞行「口」字而欲上行,但是卻被「一」字所阻攔。「口」字與「一」字均指病灶。 「砭」字構成於「石」與「乏」二字。「反正為乏」(許慎),前已釋「正」字形象著氣至病所。而今「乏」字只不過是「正」字的反方向書寫而已。因而,砭字與征或政字相同,也有治病與改正過錯的涵義。 二、感覺循行現象在中國古代文化中的反映在中國的史前時代,與灸療循行性感覺相關的臨床醫事活動的隆盛,不但影響於古文字的形成,而且及於政治文化領域,時至今日仍然有蹤跡可尋。
「正」字及相關的「政」與「征」字已被轉意用於表達國家行政管理與軍事戰爭方面。「撥亂反正」,使走行紊亂的脈得以揆理歸於正常,「離經叛道」則是背離了脈的正常循行軌道。 「尹」、「伊」與「殷」字,均有治病救人之意,其古文字形均起自針灸(圖2—07)。轉其意而用於政治,則有治理、調整等含意。「尹」字與「尉」字均曾經被用於官職名。伊尹氏則是殷代一位著名軍事政治家的名字。 山脈與水脈,所論都是路線。「一脈相承」這句話,實來源於灸療循行性感覺在同名經脈間的接續循行。 「灼見真知」,「灼見」即來源於觀察灸療循行性感覺而判斷死生的準確。 俞拊與扁鵲以擅長於運用灸療循感來診治疾病而名聞天下。於是,這兩位名醫的醫事活動又經常被用來影射社會人際關係與政治,如:「禍至而後憂之。是猶病者已劇,雖有扁鵲、俞跗之巧,猶不能生也。」 「扁俞之巧」,這裡的「扁」指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扁鵲,即歧伯。「扁俞之巧」就是「歧俞之巧」。「巧」就是循行性感覺脈法在臨床實踐中的靈活運用。 《古詩十九首》:「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此處的脈是路線,是目光和眼神,所以應該寫作「眿眿含情」。 試看,古代灸療循行性感覺的實踐給我們留下了多少瑰麗多彩的文化財富。
四關和四關穴探析
四關一詞始於《靈樞·九針十二原》,後世醫家多有論述,廣義上講指四肢、四肢大關節、肘膝關節、肘膝以下的穴位,狹義上講為合谷、太沖二穴。現就四關有關問題探析如下。
1 四關
四關首見於《內經》一書,在《靈樞·九針十二原》有:「五臟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元原,十二原出於四關,四關主治五臟,五臟有疾,當取之十二原。」對文中所提四關,隋唐醫家楊上善在《黃帝內經太素·諸原所生》中曰:「四關,四支(肢)也。」指出四關即四肢。明代張介賓在《類經》卷八中註:「四關者,即兩肘、兩膝,乃周身骨節之大關也。故凡井、滎、輸、經、合穴,皆手不過肘,足不過膝,而此十二原者,故可治五臟疾也。」明代馬玄台在《靈樞注證發微》中注曰:「四關者,即手足肘膝之所,乃關節之所系。」均指出四關乃雙側之肘、膝關節。清代張志聰在《靈樞集注》中則曰:「四關者,兩肘、兩腋、兩髀、兩腘。」吳昆在《針方六集》中對四關解釋為「四關乃十二經別達之路,為陰陽表裡交通險塞之地,在於四末,如往來之關塞,故曰四關。」由此可見,此處四關乃是部位的名稱,泛指人體的四肢、四肢大關節、尤指肘膝兩關節,再引申為肘膝以下的穴位。
2 四關穴
南宋針灸名家竇漢卿在所著的《針經指南》卷首《標幽賦》中云:「拘攣閉塞,遣八邪而去矣;寒熱痹痛,開四關而矣。」即對寒熱痹證治療可用開四關之法,但未指出具體穴。元代王國瑞《扁鵲神應針灸玉龍經》注釋《標幽賦》中云:「四關者,兩手足刺之而已,正所謂六十六穴之也」,此處指肘膝以下的五輸穴、原穴。明代徐鳳《針灸大全》注曰:「四關者占,五臟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十二原出於四關,太沖、合谷是也」。第一次將四關定位為太沖、合谷。另外《針灸大全》中之《席弘賦》雲「手連肩脊痛難忍,合谷針時要太沖。」其後,李梴《醫學入門》中所載的《雜病穴法歌》雲「鼻塞鼻痔及鼻淵,合谷太沖隨手取」、「手指連肩相引痛,合谷太沖能救苦」,兩處提到合谷、太沖配伍。明代楊繼洲《針灸大成》注曰「拘攣者,筋脈之拘束。閉塞者,氣血之不通。八邪者,歲以侯八風之虛邪,言疾有攣閉,必驅散八風之邪也。寒者,身作顫而發熱也。熱者,身作潮而發熱也。四關者,六腑有十二原,出於四關,太沖、合谷是也。故太乙移宮之日,主八風之邪,令人寒熱疼痛,若能開四關者,兩手兩足,刺之而已。」 在《針灸大成》的《經外奇穴》篇稱:「四關四穴,太沖、合谷是也」。楊氏明確開四關即刺合谷、太沖,取其開通之意,如《針灸穴名解》:「合谷、太沖各二穴,名為四關,以其能大開通也。」此後,開四關成為固定配伍,四關穴即合谷、太沖。
3 四關穴配伍方義
根據經絡的標本、氣街理論,合谷、太沖正是經脈本部(肘膝關節以下)、脛氣街所在,通過經氣運行與臟腑及標部(頭面、軀幹)發生密切聯繫。合谷、太沖分別為手陽明、足厥陰之原穴,原穴是本經臟腑原氣經過和留止的部位,與三焦有密切關係,原氣導源於腎間動氣,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動力,通過三焦運行於臟腑,是十二經脈的根本,故原穴是調整人體氣化功能的要穴。《素問·調經論》曰:「人之所有者,血與氣耳。」 人體活動離不開氣血,在發生病變時,也不外乎氣血,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針灸治病的主要機制就是通過經脈調節人體氣血。合谷屬多氣多血之陽明經,偏於補氣、瀉氣、活血;太沖屬少氣多血之厥陰經,偏於補血、調血。合谷、太沖二穴相配堪稱經典配穴,兩穴一陰(太沖)一陽(合谷),一氣(合谷)一血(太沖),一臟一腑,一升一降,是一組具有陰陽經相配,上下配穴,氣血同調、陰陽同調、臟腑同調的針灸處方。合谷、太沖配伍,施以不同的補瀉手法,有祛風解表、寬胸理氣、平肝熄風、鎮靜安神、抗痙止搐、活血化瘀、清熱利濕、通降胃腸、通經活絡止痛、瀉肺化痰定喘、疏肝利膽解郁、補氣益血、補肝益腎之功能。
4 機理研究
段方勝等[1]觀察到針刺四關穴通過交感神經調節大腦血管管徑的變化,使血管擴張,並有可能降低腦血流阻力,改善顱內血液循環。楊波等[2]針刺四關穴治療顱內血管阻力增高的高血壓並檢測頸總動脈、頸內動脈血管阻力指數和血流量,通過對比發現可明顯降低頸總動脈、頸內動脈的血管阻力指數,提高血流量(P<0.01),揭示了針刺四關穴治療頭痛、降低血壓的機理。周敏等[3]針刺四關穴治療偏頭痛並檢測血漿一氧化氮(NO)水平,發現治療後血NO明顯升高,差異有顯著性(P<0.01),其作用機理可能與升高血漿NO水平有一定關係,低下的NO水平恢復後,血管痙攣得以解除或減輕,5-羥色胺等致痛物質減少。孟宏等[4]觀察電針四關穴對慢性疲勞模型大鼠的免疫調節作用,發現可降低模型組大鼠血清中IL-1β和IL-6的含量,起到免疫調節作用。
5 臨床應用
四關穴的臨床應用在古籍中有不少記述,《千金要方》曰:「催生難產及死胎,刺太沖八分百息」。《外台秘要》曰「范汪療癲方,灸兩手約指中理左右,及手足之虎口中」。《雜病穴法歌》曰:「赤眼迎香出血奇,臨泣太沖合谷侶。」《針灸大成》中有「難產:合谷(補)、三陰交(瀉)、太沖」的記載。《針灸大全》曰:「四肢無力中邪風,眼塞難開百病攻,精神昏倦多不語,風池合谷用針通,兩手三間隨後瀉,三里兼之與太沖;手指麻痹,不知痛癢,太沖、合谷、足臨泣;小兒急驚風,手足搐,印堂、百會、太沖、合谷;老人虛損,手足轉筋,不能舉動,承山、陽陵泉、太沖、合谷」。《醫學入門》曰:「眼紅或瞳仁腫痛,流淚出血,俱瀉足臨泣,或太沖、合谷;上吐下閉關隔者,瀉四關穴」。《針灸集成》曰:「屍厥,謂急死人也,人中針,合谷、太沖灸」。當代諸多醫家運用四關穴或為主穴治療多種疾病,療效較好,僅舉例如下:①面癱:王素芳等[5]運用四關穴導氣法為主治療58例頑固性面癱,痊癒41例,顯效12例,好轉3例,有效2例。②面肌痙攣:嚴善余[6]治療52例,治癒36例,顯效10例,好轉4例,無效2例。③頭痛:朱振富[7]治療43例血管性頭痛,治癒21例,顯效22例。④癔病:李敏[8]治療暴喑、弄舌、臟躁案,療效迅速。⑤高血壓病:馮國湘等[9]治療47例,痊癒14例,顯效20例,有效9例,無效4例。周氏[10]發現針刺四關對肝陽上亢型高血壓效果好於肝腎陰虛和氣陰兩虛。⑥過敏性鼻炎:王玉明[11]治療過敏性鼻炎111例,痊癒85例,顯效11例,好轉9例,無效6例。⑦呃逆:李雪萍[12]治療38例,痊癒32例,好轉6例。⑧膽絞痛:齊振民等[13]治療32例,顯效19例,有效13例。劉娟[14]治療31例,顯效18例,有效13例。(9)痹證:雷照明[15]治療風痹43例,痊癒40例,好轉2例,無效 1例。李桂清[16]治療血痹9例,痊癒6例,好轉2例,無效1例。(10)皮膚病:黃桂興[17]治療頑固性蕁麻疹,收效頗驗。運用四關穴治療小兒驚風、胃痛、癲癇、痛經、月經不調、失眠、黃褐斑伴痤瘡、虛勞、驚悸亦有有較好的療效。
參考文獻
[1].段方勝,吳鋼,鄭依勇.等.針刺四關穴對頭痛患者腦血流動力學的影響.上海針灸雜誌.1996;15(2):5
[2] 楊 波,張曉君,潘洪濤.針刺四關穴對頸內動脈血管阻力指數及血流量的影響.針灸臨床雜誌.1997;13(4):44
[3] 周 敏,劉 潔,唐 勇.針刺四關穴治療偏頭痛即對一氧化氮水平的影響.中國中醫急症,2003;12(2):129
[4] 孟 宏,姜亨圭,圖 婭,等.電針四關穴對慢性應激致慢性疲勞大鼠細胞因子的影響.中醫藥學刊,2003;21(9):1525
[5] 王素芳,楊 軍.四關穴導氣法為主治療頑固性面癱58例臨床觀察.現代中西醫結合雜誌,2000;9(15):1503
[6] 嚴善余.針刺四關穴為主治療面肌痙攣52例.中國針灸,1996;16(4):26
[7] 祝振富.針刺四關配合通天刺治療血管性頭痛.四川中醫,2001;19(10):70
[8] 李 敏.四關穴為主治療癔病.陝西中醫學院學報,1995;18(2):23
[9] 馮國湘,吳清明.針刺開四關治療高血壓病.雲南中醫雜誌,1991;12(3):38
[10] 周西英.針刺四關穴即時降壓觀察.北京中醫雜誌,2002;21(4):241
[11] 王玉明.針刺四關穴治療過敏性鼻炎.黑龍江中醫藥,1991;18(5):42
[12] 李雪萍.針刺四關穴治療呃逆38例.針灸臨床雜誌,1995;15(5):45
[13] 齊振民,于海雲.針刺四關穴緩解急性膽囊炎膽絞痛32例.中國中醫藥科技,1997;4(3);198
[14] 劉 娟.針刺四關穴與肌注阿托品治療急性膽囊炎31例.寧夏醫學雜誌,1999;21(5):292
[15] 雷照明.針刺四關穴治療風痹43例.針灸學報,1992;8(6);45
[16] 李桂清.開四關穴治療鞭索綜合征.中國民間療法,1999;10(1);6
[17] 黃桂興.針刺四關穴為主臨床應用4例.新疆中醫藥,2000;18(8);30
第二節馬王堆與張家山漢墓出土的脈書
一、脈灸經、脈法與脈死候及百病徵候 (一)馬王堆脈書:脈灸經、脈法與脈死候 1973年末,從湖南省長沙市馬王堆三號漢墓里出土了14種醫書。其中屬於脈書的,均抄於縑帛之上,稱為帛書,計有《足臂十一脈灸經》、《陰陽十一脈灸經》、《脈法》與《陰陽脈死候》等4種。 該漢墓的墓葬年代為漢文帝初元十二年(公元前168年)。認為,這些脈書為秦代(公元前221—207年)所抄錄;而談到其著作的年代,則更早,可以上溯到春秋時代,即公元前6世紀前後。 馬繼興先生曾迅速對古脈書的性質作出正確判斷,除指出其為已知最早的經脈醫學著作外,更看破其為「論述灸療循感現象」的專書,從醫史學角度,承認了經脈醫學起源於古人觀察灸法引出的循行性感覺的臨床實踐的這一歷史事實。 西德學者文樹德(Dr.P.Wnschld)、美國學者哈珀(Dr.D.Harper)及日本學者赤堀昭、山田慶兒與豬飼祥夫等氏均曾致力於馬王堆醫書研究,其內容包括有古代脈書。但是,以脈書研究為專題的學術討論會則從來未曾召開過。 (二)張家山脈書:脈灸經、脈死候與脈法 1983年12月至1984年1月,在湖北省江陵縣張家山的古代漢墓中又出土了抄錄有古代醫籍的竹簡,題名為《脈書》。 張家山竹簡《脈書》包括了5種古佚書,即《病候》、《六痛》、《陰陽十一脈灸經》、《陰陽脈死候》和《脈法》。其中《病候》與《六痛》為新出。 張家山脈書5種,原本也未題書名,但在其抄錄之篇首卻題有《脈書》二字。因而可知,所謂古代脈書,應指包括此5種書篇在內的古代經脈醫學著作。 張家山漢墓的墓葬年代為漢代呂后二年(公元前186年)至文帝初年年間(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70年),約相當於公元前2世紀中期左右,與馬王堆三號漢墓的墓葬年代(漢文帝初元12年,公元前168年)相仿。書的寫成年代當比此墓葬年代更早。 張家山漢墓脈書出土後,推動了對古代脈書的研究,除江陵張家山漢簡整理小組外,陸續有名家的釋文發表,並被譯註介紹到日本。 從古代脈書研究的角度來看,張家山脈書的價值不遜於,或超過於馬王堆脈書。 (三)百病與徵候在出土脈書中的重要性 《病候》在張家山竹簡脈書的抄錄順序中居首位。這表明,經脈醫學是建立在對於疾病的診斷和治療的基礎之上的。談經脈醫學離不開「百病」。通過對脈書構成的分析,我們知道,經脈醫學是由疾病徵候學(病候)、循脈診斷治療學(脈灸經與脈針經)、疾病預後學(脈死候)與診斷治療策略學(脈法)這四部分構成的。 脈書《病候》只見於張家山出土的簡書,此書的寫作目的並不在於介紹各病,而是為了說明「病邪」所在的部位及應該「表現為」的疾病癥候。《病候》的書寫模式是「病在×(某處)為×(病名或徵候名)」。 古代醫家想通過灸法以驅逐誤客於身的病邪外出而還人以健康,這就是把病候列為《脈書》首篇的原因。 據馬繼興氏,「此書是現已發現我國最早的一部疾病癥候學專著。全書共記有六十七種疾病或徵候。大體上是按照頭部、上肢、軀幹、下肢及全身的先後順序排列各病。每病則均簡要記載有癥狀及其病名,但均未涉及有關診斷及醫療方法等內容。」 據《病候》原文及釋文,得知病邪所客於人體的部位凡有頭、目、目際、鼻、耳、唇、口、齒、齒齦、喉、面、頤下、頸、肩、腋下、背、掌中、身、胃脘、肺、心、腸、生殖器、乳房、會陰、小腿、踝、足下與身內等近三十個部位。所涉及的疾病或徵候為67個。 二、兩種《十一脈灸經》的特點與循行圖 (一)《足臂十一脈灸經》的特點與循行圖 脈書《足臂十一脈灸經》只有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單獨一種抄本。在此書中,先描述各脈的走行路線,絕不涉及穴位,只取「脈口」為施加刺激的「俞」,即後世的「脈口穴」;然後講外邪客於此脈時所應該出現的疾病,稱為「其病」;最後以「諸病此物者,皆灸此脈」為結束語。
前已述及,古人認為疾病的發生與外邪入客有關,居於某脈則可引致循該脈所經過部位的各種疾病。因而,在這裡,《病候》中按從頭到足的各部位而分類的疾病又被按經脈的路線分布而重新作了分類。 諸病此物的「物」字雖有物類的意思,但在此處更有對病邪的貶意稱呼,包含有「形色品式」的意思,指病邪入客所造成的惡果。 此書原分為兩篇,各有「足」與「臂」作標題,可稱為「足脈篇」與「臂脈篇」。足脈篇七節六脈,衍出的一節已被馬繼興指出,所載為「死與不死候」。臂脈篇五節五脈,缺少「臂厥陰脈」的脈名。書末有「上足脈六,手脈五」的概括性結束語。 《足臂十一脈灸經》可以略稱為《足臂脈灸經》;也可以稱為「脈書足臂經」或略稱為「脈書足臂」或「足臂脈」。此書中的脈字均寫作「洫」字上方加有一個「目」字。這裡發表有依據大古人形的輪廓而新繪的《足臂十一脈循行圖》(圖2—08)。 足臂脈灸經只採用灸法治療,並沒有使用針刺。足臂脈只稱「臂」不稱「手」,說明施灸的位置在腕部的脈口,「皆灸××脈」應理解為「皆灸××脈之脈口」,脈口即後世的「脈口穴」。脈書足臂的所有十一條脈的走行方向都是「出」自四肢的遠端,自下而上地呈向心性的走行。「出」字表示感覺循行的始發處。 脈書足臂的「其病」在各脈上的分布數目不一,與脈的走行路線的長度及經過部位的多寡有關,均自下而上循經脈依順序分布。此「循經脈病候」或「循脈病候」的數目約為77個。 足臂脈的各脈與臟腑的關係,還沒有一定的規範。足臂脈的各脈在走行途中有「其直者」與「支之」的區分。 (二)《陰陽十一脈灸經》的特點與循行圖 《陰陽十一脈灸經》中所描述的各脈走行均無支脈。在各脈的命名上還殘留有肩脈(臂太陽脈)、耳脈(臂少陽脈)與齒脈(臂陽明脈)等原始稱呼。另外,在相關疾病中更分為「是動則病」與「其所產病」兩類。 《陰陽十一脈灸經》按先陽脈,後陰脈的順序書寫,所以應該分為兩篇,即陽脈篇與陰脈篇。此書的陽脈篇,凡有足手陽脈六。此書的陰脈篇,凡有足手陰脈五,缺少「臂厥陰脈」的脈名。此書的篇末也有概括性的結束語:「凡陽脈十二,陰脈十,大凡二十二脈,七十七病。」這七十七病都是各脈為外邪所客而產生的,即「所產病」或「所生病」。 但是,臂鉅陰脈的「其所產病」,在它的丙種抄本中卻寫作「其所之病」,這就告訴給我們一個秘密,即所產病或所生病的原始稱呼可能是「所之病」。「之」者,出也,往也。表示著其病與循行性感覺的趨病走行即氣至病所有關。
在此脈書陰陽經中,足脈,只稱鉅陽、少陽、陽明、大陰、厥陰與少陰,略去「足」字。這說明,臂脈的「臂」字不可略。太陽稱「鉅陽」,太陰稱「大陰」、「泰陰」或「鉅陰」。各脈的始發點,也有少數始自手次指與大指(齒脈手陽明)或足大指(足厥陰脈)的;多數還是始自腕踝部的脈口處。諸脈的始發點,不稱「出」,而多數稱「起」。 此書中的脈字均寫成「目」字旁,或是「月」字旁加上「巛」(川)字。 《陰陽十一脈灸經》略稱為《陰陽脈灸經》,也可以稱為「脈書陰陽經」或略稱為「脈書陰陽」或「陰陽脈」。這裡發表有依據大古人形的輪廓而新繪的《陰陽十一脈循行圖》(圖2—09)。 在脈的循行方向上,陰陽脈同足臂脈一樣,自然反映著施刺激於四肢遠端腕踝處的「脈口」而循感是向心性走行的規律與特點。但是,其肩脈手太陽卻「起於耳後」,終於「乘手背」;其胃脈足太陰卻「被胃」,終於「出內踝」,被描寫為遠心性走行。 此《陰陽十一脈灸經》的成書年代,應在扁鵲從事於醫療活動(公元前517—前513年)與黃帝學派出現之前,即春秋末年至戰國中期之間。其成書可能較《足臂十一脈灸經》為晚。 三、獨缺手厥陰脈的探秘與「是動病」 (一)有手厥陰脈卻稱之為手少陰脈 在足臂脈與陰陽脈兩種脈灸經中,只有十一條脈的名稱,均缺「手厥陰脈」的脈名。然而,我們看到,在名為「手少陰脈」的脈名下,所描述的卻正是手厥陰脈的走行路線。 對此,我們還可以找到一條確鑿的證據,那就是《靈樞·本輸》所載也只有十一條脈,也缺手厥陰脈,但是,其對手少陰脈的描述(依原文整理)卻是如下:出於中指之端(中沖),溜於掌中(勞宮),注於兩骨兩筋之間(大陵、間使),入於肘內廉(曲澤),手少陰也。 以上有穴位為證,確實是手厥陰脈無疑,但卻呼之為「手少陰也」。這是為什麼呢? 《靈樞·邪客》說:「手少陰之脈獨無俞。少陰,心脈也,邪弗能容,故諸邪皆在心主之脈也,故獨無俞焉。」邪弗能容,也就是禁灸、禁刺。因而,以手厥陰脈代之。依據禁咒的原則,施灸刺於手厥陰脈時卻必須高呼:「汝!手少陰!」所以,在十一脈灸經中呼為手少陰者,其實乃是手厥陰。 以此可見,兩種十一脈灸經並不是什麼「十一脈系統」,而是十二脈系統諱去一脈,對於手厥陰脈來講,不是「無此脈」,而是「張冠李戴」。 (二)「是動病」不屬於脈灸經應該移走 在《陰陽十一脈灸經》中新增加了「是動則病」,即「是動病」這個新門類。關於「是動病」,歷代爭論不止。根據以下理由: 1、《足臂十一脈灸經》中並沒有「是動病」,只有「其病」,相當於「所產病」或「所生病」。 2、十一脈的各條文字中均以「為若干病」為結尾,並不包括「是動病」。 3、總括性結束語「大凡二十二脈,七十七病」也不包括「是動病」。 4、「是動病」為一個獨立的發作性綜合征,列入「脈灸經」中不合規範。是動病具有發作性特徵,被稱為「厥」(seizure),認為是靠切診血脈於脈口處而得以判斷的,應該稱為「血脈病候」。因而認為,「是動病」乃是某一學派撰者的文字編排行為,應該將之剔出另行安置。本書已經把它剔出。 「是動病」的原始來源可能是:從十二脈中分別抽取血樣,分置於十二個葫蘆里,當病人病狀「厥」突然發作的時候,觀測是哪一個葫蘆里的血液也同時同步地振蕩跳動,就可以判斷病在該脈,口呼「是動」,稱為該脈的「是動」之病。 有關的文獻記載是:「置其血於瓠壺之中,至其發時,血獨動矣。」(癲狂)「視其絡脈病過之處,刺取病血,盛置瓠壺中,至其病發時血自動」(楊上善)。「置其血於壺中,發時而血獨動」,「血於壺中獨動」(張志聰)。四、《陰陽脈死候》診占經脈以決死生(一)《陰陽脈死候》新抄本的語釋《陰陽脈死候》有甲、乙兩種文本,前者出於馬王堆帛書,後者出於張家山漢簡。本書取其合璧互參的文字。但是,「凡視死征」句以後的內容顯然與陰陽脈死候不相類,只好剔出。此外,在兩種十一脈灸經及《扁鵲傳》中也均有陰陽脈死候內容的衍文,今一併歸納於此。據上記原則,可以得到陰陽脈死候的新抄本與語釋如下:
《陰陽脈死候》(新抄本語釋)
凡三陽,天氣也。其病唯折骨裂膚一死。 [語釋]根據循行性感覺出現於陰脈或者陽脈而判斷其死生預後的方法叫做「陰陽脈死候」。凡是三陽脈,全都走行在人體的陽面並且上行到頭部,與天氣相通。三陽脈循行性感覺出現時,僅有顱腦或全身的開放性骨折時才會死亡,只有此一死。 凡三陰,地氣也。陰病而亂,則不過十日而死。三陰腐臟爛腸而主殺。 [語釋]凡是三陰脈,全都走行在人體的陰面並且進入盆腔、腹腔與胸腔,與地氣相通;三陰脈循行性感覺的出現被認為是死脈。沿著三陰脈走行的循行性感覺,如果離開原本的徑路而呈現為紊亂的循行,被稱為「三陰脈亂」,即今日的「三陰脈泛循趨病走行」,在此情況下病人不會超過十天即死。三陰脈的走行紊亂時表明其位於盆腔、腹腔或胸腔的內臟有嚴重的潰爛性病灶(腐臟爛腸),它是主殺,主死的。三陰之病亂,不過十日死。三陰病雜以陽病,可治。有陽脈與之俱病,可治也。 [語釋]三陰之脈亂,不過十日死——這是普遍規律。然而,如果在三陰脈循行性感覺出現的同時卻又伴有陽脈,即循三陽脈走行的循感出現,那則是可活,可治的。這就是所謂「陰病,而有陽脈與之俱病,可治也。」 陽病背如流湯,死。陽病折骨絕筋而無陰病,不死。 [語釋]前面談到陽脈病只有「折骨裂膚」一死,那還是不夠全面的。雖然是只有陽脈循感出現,但其臨床表現為大汗亡陽「背如流湯」的,也判定為死候。另外,儘管是陽脈病,也有開放性骨折,只要是不出現循陰脈走行的循感,則也可能不死。 陽入陰者生,陰入陽者死。 [語釋]凡是三陽脈循行到身體的陰面胸腹部的,不死,可生;凡是三陰脈循行到身體的陽面即背面的,要死。凡是三陽脈循行到達陰臟而止(入)的,不死,可生。凡是三陽脈循行到達陽腑而止(入)的,要死。相信,上記《陰陽脈死候》所總結的規律來源於觀察循行性感覺與疾病關係的臨床實踐,有極其重要的價值。(二)三陰之脈亂與死後解剖發現腐臟爛腸三陰之脈亂,即手足三陰脈的循行性感覺同時出現,不是向上、向頭部走行而是趨向於胸腹部的「募」,集中終止(入)於該點。對於手三陰脈來講,即是下落而「絡」於臟腑病灶處直接上方的皮膚上的一點。對於足三陰脈來講,則是上行集中而「結」於該點。這就是「絡」與「結」二字的源起。 下行趨病為「絡」,上行趨病為「結」;又,不可解者為「結」,結而可解者曰「紐」。絡而可解者稱為「纏」。「纏」或作「繵」。 三陰之脈亂或陰病而亂,其預後將是「不過十日而死」。這是臨床觀察大數量病例而得出的結論。並且知道其胸腹腔中的內臟必然有慢性局限性化膿性病灶或伴有急性發作。這乃是在病人死後進行屍體解剖而得以證實的。也就是說,十日死亡後解剖發現有「腐臟爛腸」的病理改變。 《靈樞·經水》有載:「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視之。」這就是說:其生,可度量切循而得知有「三陰之脈亂」;其死可解剖而視見有「腐臟爛腸」。在這句話里,「腸」代表腑。後來,到了倉公時代,循感脈法已經暗昧,但在淳于意的診籍中仍然記載有膿腫發於腸胃之間,診(占)曰:「五日膿腫發作,八日嘔膿死」,即如期而死,不過十日也。五、《脈法》的當環而灸、以砭啟脈與相脈之道《脈法》一書有馬王堆甲本與張家山乙本兩相對照,基本上可窺及其全貌。下記採用的原文對兩種抄本各有取捨。必須注意,此處的「脈法」乃是一篇混合性的著作,基本上由三部分構成,第一部分講的是「當環而灸」即「循感脈法」;第二部分講的是「以砭啟脈」即「砭石脈法」;第三部分講的是「相脈之道」,即「血脈診法」。不把這三部分分割開來理解,是讀不懂《脈法》的。(一)循感脈法的當環而灸或當郄肘之脈而灸「當環而灸之」是出土脈書《脈法》的第一部分,其主要文句如下: 氣也者,利下而害上,故氣上而不下,則視有過之脈,當環而灸之。病甚,而上於環二寸益為一灸。氣一上一下,當郄與肘之脈而灸之。氣出郄與肘,一灸而已。氣:循行性感覺。下:在這裡的字義同「去」,退出與結束。上:在這裡的字義同「進」,繼續增添。環:即佩帶於手腕或足踝部的金玉之「環」,或稱手鐲、腳鐲。今借指為肢體的部位,即腕部與踝部,該處的施灸點名為「脈口」。益為一灸:益,增益,增加;全句的意思是再增加一炷灸。氣一上一下:氣,仍指循行性感覺;「上」指上肢;「下」則指下肢。全句的意思是循行性感覺在上肢與下肢同時出現。郄與肘之脈:四肢上肘膝關節以遠的循行性感覺。 《脈法》的這一部分屬於循行性感覺脈法,可作語釋如下:談到「氣」,即循行性感覺,它的出現與消失,爭強與退讓,那是很有講究的。它的退讓與消失,對人體有益;它的爭強與前進則有害。所以,如果當循行性感覺爭強與前進而不能退讓與消失的時候,就要找出那個不正常或「有過錯」的脈而灸之。如何施灸呢?當其腕踝部的「脈口」而灸之。如果病情較重,更可以在前灸之上方二寸的地方再增加一炷之灸。代表著有過之脈的循行性感覺的出現,一條(或數條)在上肢,一條(或數條)在下肢,這時就應該分別在他的肘膝關節以遠的四肢上的循行性感覺的走行徑路(脈)上施灸以治療之。如果循行性感覺走到肘、膝處即消失了,則一灸即可病癒。這個當環而灸或當郄與肘之脈而灸,就是在肘膝關節以遠的四肢上施灸。這應該是五輸脈法的原始階段。(二)切開膿腫讓脈前行而稱啟脈的砭石脈法用砭石切開膿腫,怎麼也會與「脈」即循行性感覺發生聯繫了呢?原因在於古代對膿腫的理論認識。 首先,循行性感覺的出現與慢性局限性刺激病灶有關,而慢性炎性化膿性局限性病灶即「膿腫」又最為常見。 發生在內髒的膿腫,如肺膿瘍、肝膿瘍、化膿性膽囊炎、腹腔膿腫……等,這在《倉公傳》的診籍中多有提及,此時多見有「三陰之脈亂」,也就是泛經脈循行性感覺的趨向募俞的現象,病人死後解剖而視之可以看到這些臟腑中腐爛的病灶,據「俞拊之為醫也」可知,還曾經搦腦髓而發現過腦膿腫呢。 如果這種化膿性炎症局限病灶發生在皮膚之上或分肉之間,那便是癤腫或癰了。這些身體表面的膿腫,經常與循行性感覺發生關係,最常見的便是「阻攔效應」(stoppedeffect)或「阻斷效應」(blockedeffect)。古人看見循行性感覺「脈」走行到膿腫處止而不行且受憋變寬,便「領悟」到這膿腫乃是因為脈氣淤塞不行而形成的。把結果當成原因,因果倒置了。脈氣鬱塞不得暢行,就會在其處生成膿腫(主要指癰腫)。循行性感覺走行到膿腫處就會被阻受憋,不能前行。切開膿腫之後,循行性感覺又可繼續前行,這就叫做「啟脈」,所用的工具則是砭石。用砭石來切開膿腫以啟脈,必須依照一定的章法。癰腫成熟有膿,要根據其大小與深淺而酌量用砭。用砭不當,可以發生「四害」。凡是有膿的部位,都不能施灸。正是由於癰腫在古代多發,而且又與脈的循行有很大的關係,所以在先秦及兩漢時期倍受重視。三)簡帛《脈書》中的血脈診法:相脈之道《脈書》的構成中有這個被稱為「相脈之道」的血脈脈法。這是一個古老而被廢棄了的診血脈的脈法。「相脈」的方法是:左手離開腕部或踝部上移五寸而輕輕按壓於該脈的循行徑路上細心體查,右手則在腕部或踝部的相應部位的該脈上彈叩。手脈五,足脈六,都要逐一檢測並相互比較,以找出「有過」或「主病」之脈。似這樣可以摸到其自己在搏動著的脈的循行徑路凡有三條,即是足少陰脈(搏動處在內踝後方,即脛後動脈所經之處)、手太陰脈(在撓骨莖突的內方,即撓動脈所經之處)以及手少陰脈(在豆骨與尺骨的關節部,即尺動脈所經之處)。治病的法則是,視其首先發病的那一條脈,予以優先治療。如果數條脈同時發病,則選擇其中「病甚」的一條脈優先施灸治之。如上述,古脈法的一個基本原則便是「百病歸脈」,唯其歸脈,才能施灸於該脈的脈口。分析此馬王堆·張家山出土《脈法》,其第一部分「當環而灸」講的是治療,符合於循感脈法。但在這一部分中沒有講如何診斷。講診斷的乃是第三部分「相脈之道」。而「相脈之道」卻是古老的四肢脈口的環診法。從全篇統一的角度來看,此出土的帛簡脈法乃是剛剛脫胎出於循感脈法的血脈脈法。因而,此脈法也應是—種循脈診斷技術失傳之後的脈法,其成書應在春秋末年之後。
第三節經脈醫學的活化石——涪水經脈木人
一、世上最古的繪有經脈的木質人型
1993年春2月,在四川省綿陽縣永興鎮,當制磚取土時偶然發現了漢代古墓,被定名為永興鎮雙包山2號漢墓,在當年2至4月間發掘了此墓葬的後室時得到了一些漆俑。4月末的某日,綿陽博物館副館長何志國先生在浸泡於保護液中的若干漆俑中間忽然發現了一具周身漆有黑漆的木製人形,在黑色的人體表面上有用紅色漆線描繪的遍布全身的路線。「這是一具人體經脈模型!」何副館長如此作出了判斷,於是,涪水經脈木人被發現了。 中醫研究院醫史研究所馬繼興先生聞訊後,曾在1994年10月專程去綿陽市博物館考察。馬氏說:這是—— 一具髹有黑色重漆的小型木質人形,其上鐫記有紅色漆線的針灸經脈循行經路,但無文字及經穴位置標記。這些遍佈於全身的經脈循行徑路,在黑漆膚色的烘托下,格外清晰分明,使人不難辨識。這是迄今為止,不僅在中國,也是在世界上所發現最古的標有經脈流注的木質人體模型。 據考證,此墓葬的下限應在漢武帝之前(公元前140年),相當於漢文帝與景帝(公元前179—141年)的西漢中早期,即公元前2世紀左右。此經脈漆木人形被命名為「涪水經脈木人」(圖2—10)。 經脈木人出土並經報道後,引起舉世廣泛關注。綿陽市博物館曾先後接待了國內外各地專家學者的參觀訪問與座談。仿製的經脈木人已經流傳到日本、韓國、台灣等地供觀摩研究。但是,以經脈木人為主題的全國性或國際性的學術會議還未曾召開過。 二、木人經脈路線的命名與循行特點 (一)十四脈,陽明為使,督與帶,向心走行與陰脈上頭 一般認為,經脈木人身上繪有手足三陽與手三陰及督脈共十脈,缺足三陰與任脈,但是,這僅僅是為了省略。因而,經脈木人的經脈仍然是十四脈系統,不能稱為「十脈系統」。其實,經脈木人身上還繪有帶脈,然而卻被忽略了。 經脈木人手三陰脈走行的特點更在於手太陰與手少陰均終止於足陽明脈上,也就是藉助於足陽明脈的頭面頸段而上行於頭。 經脈木人已經繪出了足少陽「帶脈」,它始自足太陽脈的『少陽俞」,即後日「膽之背俞」或「膽俞」,自此發出之後斜向下外,合入於足少陽脈,此合入處即後日的一個俞穴,名為「帶脈」。 「脈人」的諸脈應是向心性走行,均從四肢末端流向軀體中心的胸腹部或頭面方向,與「足臂」十一脈相同。 「陰脈全部上頭」是客觀真理,台灣李健民所發表的由鄭金生提供的經脈木人頭部正面特寫照片,其標題就是「綿陽經脈木人模型,諸陰脈皆上行於頂。」 (二)經脈木人脈行路線所展示出的規律與真理 經脈木人脈行路線所展示出的規律與真理可以概括如下: 1.所有陰脈均上行到頭部。 2.手少陰脈與手太陰脈上行到頭部是通過足陽明脈(為使)而實現的。 3.手厥陰脈的走行極為特殊,經頸部側方上頭面,過耳前直上巔頂,過三陽成五會,左右相會於督。 4.足太陽脈在人體兩側的走行均是各有一條,呈現為單線路走行。 5.脈行路線蜿蜒圓滑而挺直,沒有成角度的折曲,更沒有三次「之折」或「畫圈」的現象。 6.足太陽脈與足少陽脈之間有形成「帶脈走行」的現象。 7.各脈之間有交叉與交會,但沒有關於穴位的特殊標誌。這種現象叫做「有俞無穴」。 8.在頭面頸部各脈的走行與「經絡穴位線圖」的雜亂如麻情況相較,有極大的差異。
在上述規律與真理中,最為特殊之點則在於左右兩側的手厥陰脈直上頭頂而在督脈上交會終止,其在側頭部與三條陽脈(手陽明及手陽明支、手少陽、足太陽)相切而形成了四個點交會,最後終止於督脈上的「通天」或「百會」而成為又一個交會,從而構成了「三陽五會」(圖2—11)。 「三陽五會」也曾經叫做「三陽之會」,這樣就不必拘泥於「五」個交會點。如果從俞位的角度來說,應該稱之為「三陽五俞」或「三陽之俞」。 手厥陰脈直上頭頂,它在面部耳前的一段叫做頷脈,在側頭部的一段就是三陽五俞。根據循行性感覺的雙方向走行特性,施刺激於三陽五俞時,循行性感覺便可以下行到手厥陰脈。
第四節經脈醫學與《虢太子脈案》的解讀
一、《虢太子脈案》與奇該循行及炊竅定腦 據《史記·扁鵲傳》,秦越人過虢,虢太子「死」。秦越人說太子未死,遂被請入宮中為虢太子診。「診」(音佔zhan)即占脈,用口講解脈案,「言病之所在」,作循病分析。扁鵲「診」曰: 夫以陽入陰中,動胃纏緣,中經維絡,別下於三焦、膀胱;是以陽脈下遂,陰脈上爭,會氣閉而不通;陰上而陽內行,下內鼓而不起,上外絕而不為使;上有絕陽之絡,下有破陰之紐;破陰絕陽,色廢脈亂,故形靜如死狀。夫以陽入陰支蘭臟者生,陰入陽支蘭臟者死。太子未死也。(節略) 這一段文字,所用純屬循感脈法的術語,堪稱「俞拊密碼」的經典。據認為這不會是史記作者司馬遷的創作而可能抄錄自《扁鵲脈書》。上記脈案中所提到的「陽脈入陰臟者生,陰脈入陽臟者死」乃是「陰陽脈死候」規律。依據今日觀察循行性感覺與疾病間的規律性關係即「循病規律」,我們已經將上記病案破譯,還繪製了「虢太子脈案復原圖」。 二、中經維絡·三陽五會·絕陽之絡與破陰之紐 要想解讀前述那段扁鵲占脈文字,即「脈案分析」、「循脈分析」或「循病分析」的文字,就必須對當時通用的辭彙與關鍵詞給予注釋: (一)陰陽、內外、順逆、下遂與上爭 人體的腹面為陰,為內;人體的背面為陽,為外。在人體的顏面部、胸腹部及四肢的屈側面分布著手三陰脈與足三陰脈。在人體的頭部、背部及四肢的伸側面分布著手三陽脈與足三陽脈。手三陽脈的代稱是「上外」,足三陰脈的代稱是「下內」(表2—01)。
「上」與「下」除去指部位外,還作為動詞使用。在虢太子脈案時代,脈的走行並沒有「陰昇陽降」的人為規則,陰脈與陽脈的走行方向都是從四肢的遠端走向頭部的,為順;反方向的走行則為逆。 上行著的陽脈,在被脅迫的非正常情況下不得不改為下行,則叫作「陽脈下遂」。「下遂」,或寫作「下隊(墜)」,意同「下隨」。在虢太子脈案中,下遂的陽脈是居於「上外」部位的手三陽脈。 上行著的陰脈,如果遇到阻撓,例如為病灶所阻,出現了「病灶阻循」現象,則會憋脹變寬,出現局所功能異常活躍的反應,被稱為「忿」或「爭」,即「陰脈上爭」。在虢太子脈案中,上爭的是居於「下內」的足三陰脈,它被因尿瀦留而膨脹了的膀胱所阻。 (二)中經·中宮之脈與手厥陰脈,會氣與三陽五會
「中經」是「中宮之經(脈)」的略稱。在古時,中宮是皇后居住之所,以別於皇妃所居的東、西兩宮。中宮為後宮之主,在這裡,用「中經」一詞,代稱心主脈,即手厥陰脈。 在虢太子脈案時期,手厥陰脈的趨頭走行是通過頸部而到達面部,再沿著耳朵的側前方的頷脈上行而上抵頭巔的,兩側的此「中宮之脈」在頭頂督脈上的一點相會。 心主手厥陰脈的如此走行,有出土的涪水經脈木人與今日的臨床觀察拍照為證(圖2—12,13)。 「中經」心主手厥陰之脈在經過側頭部時,形成了五個交會點,即「三陽五會」或「三陽五俞」,已如前述。 循行性感覺在此「三陽五會」處正常循行就稱作是「會氣」暢通。「會氣」就是通過若干個「俞會」而走行著的循行性感覺。 (三)中經維絡,動胃纏緣,別於下三焦、膀胱
「中經維絡」,即心主手厥陰脈從趨頭的直行改變行程而橫行旁落。「維」通「為」,「絡」通「落」。「落」,對於手三陰脈而言,均指「落腹」,即下行到腹部。 手厥陰脈的「絡行」或「落腹」通常是以足陽明胃脈「為使」,為「嚮導」的,也就是說,前者與後者平行旁伴而下,此稱為「纏緣」或「延(沿)緣落」。 「纏」(原文用繁體的「繵」字,同「躔」,獸走過痕迹,腳所踐處),泛指「經行」或「踐歷」。纏緣,兩兩相依而伴行,留下一雙軌跡。 手厥陰脈的「落腹」循行很常見。日本的長濱善夫在《經絡的研究》(1950年)一書中即載有此「中經維落」,即「心主落腹」的照片(圖2—14)。 當循行性感覺緣足陽明脈而下行通過胃部時,可以出現胃蠕動加速與腸鳴音增多的功能活躍現象,此稱為「動」。「動胃」即是「動應於胃」。 「別於下三焦、膀胱」,三焦,指下焦,即下焦的募俞:石門。膀胱,指足太陽膀胱脈的募俞:中極。這就是說,手厥陰心主「中經」之脈沿循著足陽明胃脈的路線下落於腹部而止於膀胱上方的皮膚上,相當於石門與中極的部位。事實上,在泛經脈循行的條件下,厥陰落腹即代表著「三陰落腹」。在虢太子脈案,「上外」的手三陽脈已經「入行於陰」,成為橫行下落的「絕陽」之脈了。因而,我們所看到的景象必然是:手三陽與手三陰共六條經脈全部都別出下行而「落」於下腹部膀胱直接上方的皮膚表面上。 (四)陽入陰中,上外絕而不為使,上有絕陽之絡
「上外」,即指手三陽脈。在涪水經脈木人的脈行路線上,手三陽脈均作「趨頭」循行。但是,手三陰脈也要「趨頭」,到達頭頂,即所說的「之巔」。怎麼辦呢?除去手厥陰心主中宮之脈徑自過三陽,成五會,到達巔頂之外,手少陰與手太陰均是以足陽明脈為「使」,即「利用」足陽明脈為嚮導而上達頭部的。 「上有絕陽之絡」,要結合「陽入陰中」、「陽內行」與「陽脈下遂」來釋讀,說的是手三陽脈在上行到肩部後便轉向人體的陰面,伴隨手三陰脈而「下遂」。也就是說,手三陽脈橫行旁出而為「絡」(落),陽入陰中,也沿緣著足陽明胃脈,伴隨著手三陰脈而落腹了。這就是「三陽落腹」或「三陽為絡」。三陽落腹的循行在臨床上是很常見的(圖2—15)。 「入於陰」而「為絡」的手三陽脈在上胸部橫行而過,從而阻斷了手厥陰脈「中經」與足陽明胃脈的趨頭循行。手厥陰中宮之脈不能過三陽成五會了;足陽明脈也不能「為使」了。這個手三陽脈橫擋在胸部上方而為絡的部分,就是所謂的「絕陽」之絡。 (五)下有破陰之紐與下內鼓而不起 「破陰」,指手足三陰脈的趨病灶循行,又稱作是「三陰之脈亂」,包括著手三陰脈的「落腹」與足三陰脈的「上爭」與「不起」。 手足三陰脈趨止於一個內臟病灶投射在皮膚表面上的募集點上,即趨募循行。這個募集點就是三陰之脈亂所形成的「紐」。這個「紐」由兩側手足三陰共十二條循行性感覺聚集在一起所形成。 「紐」,所表示的是一種經脈聚集的狀態。據《說文》,「結而可解」者曰「紐」。就此虢太子脈案而言,此破陰之紐或三陰脈亂之紐是可解的。(圖2—15) 「下內」指足三陰脈,它上行到達少腹部膀胱處,因病灶阻循效應而不得上行,受憋變寬而「鼓」;但是卻「不起」——不能再向上前行了。 三、越人為虢太子作循脈診斷與循脈治療 (一)三陰之脈亂與泛脈趨病而募集於膀胱 循脈診斷(ChannelDiagnosis)的確認,所根據的是對於脈案的循脈分析(ChannelAnalysis)。扁鵲「占曰」(診曰)——作循脈分析與循脈診斷說: 1.夫以陽入陰中,動胃纏緣;中經維絡,別下於三焦膀胱。 卻說,這虢太子的脈案表現是:本應該在身體陽面的「上外」區域走行著的手三陽脈的循行性感覺,如今卻轉過頭來「橫行為絡」而循行到人體的陰面,這就叫做是「陽入陰中」。 這時,被稱作是「中宮之經」的手厥陰脈自然是不能夠上行到頭巔部的了,也只好橫行旁落,經過胸部而下行到少腹部。 在此「中經為絡」或「厥陰落腹」的同時,手太陰脈與手少陰脈也必然是伴行的,這就是手之三陰脈的「三陰落腹」,也就是狹義的「三陰之脈亂」。 事實上,手三陽脈的落腹與手三陰脈的落腹,在路線上是重合的,這也是另一種意義上的「陽入陰中」。它們兩者的落腹是以足陽明胃脈為使,為嚮導,也就是旁依著足陽明胃脈的邊緣而下,並且在經過胃部時可以引起胃的動應,如胃的蠕動增強、噯氣與飢餓感等。此種下行,因為是橫行旁出的,所以也叫做是「別下」,別下的終點是下焦小腹部的膀胱區域。 2.是以陽脈下遂,陰脈上爭,會氣閉而不通。 這就是說,手之三陽脈下遂而落腹;而足三陰脈卻上行到膀胱處受阻而憋脹,形成「上爭」之勢。 由於中經手厥陰之脈「為絡」下行,不能上行到頭部,無法「過三陽成五會」,從而造成會氣閉而不通的狀態。 3.陰上而陽內行,下內鼓而不起,上外絕而不為使。 陰上,說的是足三陰脈的上行與受阻,也就是陰脈上爭。陽內行,說的是手三陽脈從原來的外行於陽,改為內行於陰,也就是陽入陰中。 下內,指足三陰脈。它們在下焦膀胱處受阻,雖然上爭鼓脹,但依然不能「起」,無法上行。 上外,指手三陽脈。絕,指手三陽脈入行於陰,在上胸部橫行為絡的狀態。依據涪水經脈木人的脈行路線得知,手太陰脈與手少陰脈是通過足陽明脈為使而得以上行於頭部的。而今,原本在「上外」循行的手三陽脈入行於陰,在胸部上方橫著成為「絕陽之絡」,足陽明脈就是被阻絕了的一條陽脈,它再也不能擔當諸陰脈上行於頭的使者了。
4.上有絕陽之絡,下有破陰之紐;破陰絕陽,故形靜如死狀。 如前述,此手三陽脈在胸部的上方橫行而過的部分被稱作是「絕陽之絡」,它阻擋著足陽明脈與手三陰脈的趨頭走行。 在下方少腹部,足三陰脈上行到了膀胱區便被病灶的循攝效應所引徠,左右六條脈均彎向膀胱,被募集於該處而形成了一個「紐」。因為下行落腹的手三陰脈也被循攝而集中在這個「紐」處,所以,這個「紐」乃是手與足「三陰之脈亂」所形成的,它的名稱便是「破陰之紐」,它是「泛循趨病」的終點。 破陰絕陽,也就是下有破陰之紐,上有絕陽之絡。因而,「三陽五會」處的會氣閉而不通,手足陰陽之脈氣不能上達於腦,故而形靜如死狀。 5.夫以陽入陰支蘭臟者生,以陰入陽支蘭臟者死。太子未死也。 「支蘭臟」,支,支柱;蘭,欄杆。支蘭,遮攔或阻隔的意思。因而,「支蘭臟」即是作「病灶阻循」的臟。就虢太子脈案而論,此時的支蘭臟就是膀胱,在當時,尚未嚴格區別「臟」與「腑」。 「陽入陰支蘭臟」應語釋為:「陽脈入行於人體的陰面,被阻循於有病灶的臟腑。」 據以上分析可知,虢太子不死,是因為有手三陽脈的「陽入陰中」,入於少腹部的遮攔臟膀胱。另據《陰陽脈死候》「三陰之脈亂而有陽脈與之俱,可治也。」也是說虢太子是可治的。 (二)循脈治療:取外三陽五會而太子蘇 據《史記·扁鵲傳》,「扁鵲乃使弟子礪針砥石,以取外三陽五會。有間,太子蘇。更熨兩脅下,太子起坐,更適陰陽。」 取「三陽五會」而針刺之,這實際上是在實施頭針治療。此時的循行性感覺將自頭部下行。從三陽五會到頷部,手厥陰脈的這部分頭面段在古時叫作頷脈,後來是劃歸給足陽明脈的。 施刺激於三陽五會的結果是,強大的循行性感覺沿循著中經手厥陰之脈自頭側而下,衝破了手三陽脈的「絕陽之絡」,迫使手三陽脈的走行返回陽面,恢復正常狀態。另一路循行性感覺則沿循著足陽明胃脈直到下肢,這就沖開了膀胱區域的「破陰之紐」,使諸陰脈的循行也歸於正常。 三陽五會除去與手三陽脈相會外,還與足太陽與督脈相會,此時,均使循各該脈的循行性感覺的走行恢復了正常。據涪水經脈木人,唯有足少陽脈終止於腋窩,此時乃「更熨兩脅下」。這樣一來,全身的陰脈與陽脈就全部恢復正常的運行了,是謂「更適陰陽」。太子蘇醒起坐而治過來了,綽號為扁鵲的秦越人說:「越人非能生死人也,此自當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 (三)淺昏迷兼有尿瀦留,此次可生,必難久享 如上述,扁鵲取「外三陽五會」為治,可謂抓到了關鍵,只要手厥陰心主中宮之脈的脈氣循行到達頭頂,會氣通了,諸脈的走行自然恢復常態。如果依了今日治療,則尚需首先導尿排空膀胱。 根據如上的循病分析,我們得知,虢太子脈案屬於泛經脈循行性感覺陽性,泛經脈趨止於膀胱,應有慢性局限性病灶兼腦部瀰漫性損害。當前的癥狀表現是淺昏迷兼有尿瀦留,疑診為泌尿系統慢性病兼有腎功能不全。雖然此次發病「可生」,但必不能久於人世。
思考 1.在經脈醫學裡,「氣」和「脈」的概念是怎樣產生的?在甲骨文字里,有哪些與經脈醫學相關的古字。 2.出土《脈書》與涪水經脈木人有什麼樣的重要學術價值?它們的出土,與發現始祖鳥或古人類化石之間有什麼不同? 3.對於珍貴的虢太子脈案,本應該大書特書。但是,在各高等中醫藥院校規劃教材的《醫古文》里卻總是被刪掉,這是為什麼?
推薦閱讀:
※五運六氣分析--------出生年尾數為「7」 的人的體質及經絡特徵
※十二時辰經絡養生對照表【十二時辰對應五行】
※平衡陰陽的經絡疏通法
※經絡對人體健康影響到底有多大?你知道嗎?
※你的經絡打通了嗎?花2分鐘來測一下吧!如何通過按摩疏通經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