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辯護人》影評

一場關於正義的「小概率」事件  「特此聲明本電影以真實人物事件為背景但內容為虛偽。」   宋佑碩背後的真實人物是韓國前總統盧武鉉。      但既然電影剛開始就這麼說了,那就拋開盧武鉉,單純說一說宋佑碩這個人物和電影本身。     從電影一開始,宋佑碩身上就有著愛憎分明的特性。     因為兒子的出生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考了律師執照從底層奮鬥起來的小人物,為了一家四口的幸福生活熱情的工作掙錢。會「投機」且努力,四處發名片宣傳自己的律師事務所被同行嘲笑是「夜店小弟」,也一律白眼看回去,仍舊努力過著自己的小日子。      一個記仇的人,多半也重情。      搬到曾經做民工時蓋的樓房後,帶著一家老小回頭去找七年前窮的走投無路吃了霸王餐的小飯館。就是因為這份「不忘」,開始對這個人物有好感,這是他身上正義閃耀的初始。欠了別人的,不管當初因為什麼又是時隔多久,有能力了就去還債,更不懼把自己「不堪」的過往攤開在家人面前。估計老闆娘也是被他這份磊落打動,拒絕了他的飯錢,並大方的表示這頓也免了,由此建立起情同母子的感情。      宋佑碩是個有勇有謀還肯努力的人,從不動產登記到後面的稅務律師就能看出來,這樣的人基本上想不成功都難。高中學歷當上法官,立個門面後出來做律師掙錢,他的目的從一開始就很簡單,努力賺錢讓一家人過上好日子。      很中庸的一個普普通通的老好人,帶著同事天天去欠過債的小餐館吃飯,想著怎麼把事務所做大賺更多的錢,和昔日的同學聚聚會吹吹牛皮,就像生活在我們身邊的甲乙丙丁戊一樣。同樣的,對「現實世界」發生的一切漠不關心,覺得搞反對運動的學生們都是吃飽了撐的,對於被接受的真相毫不懷疑。你不能因此就說他不是一個好人,只是當一件事沒落到自己頭上就會覺得事不關己,像極了我們每一個人。      曾和宋佑碩探討以卵擊石,說「即使岩石再堅硬也是死的,雞蛋再脆弱也是活著的生命,岩石最終會碎成細沙,而雞蛋終究會孵化越過岩石」老闆娘的兒子朴鎮宇作為赤色分子被抓走,另一邊卻是他的事業做的蒸蒸日上。      前輩來拜託他幫忙,只聽是國法案件就以自己是個眼裡看錢的理由拒絕了,沒什麼,怕麻煩而已。他是個接地氣兒的小人物,人情世故,哪些能碰哪些不能碰,心裡其實都門兒清,之所以會捲入釜讀聯事件,完全可以說是因為對老闆娘的重情。      看過的律政題材的影視劇有一些,律師這個職業幾乎可以說是最沒有「正義」可言的,他們需要為自己的當事人爭取最大的權益,並不是一味追求正義,可以說是法律服務於公民的最直觀的「工具」。      隨著不斷的了解深入,一個由權利堆砌的殘忍真相擺在了宋佑碩眼前。出庭前就一目了然的官官勾結,句句暗示的都是庭審只是要走個過場而已。之前說過了,宋佑碩是個有勇有謀的人,法庭上的先發制人,一派勾結下的以法辯「法」極為漂亮,也亮出了自己的立場,無罪辯護,絕不放棄。他一出手就搞得一眾人等陣腳大亂,卻也註定了這是他要一肩扛起的辯護。法庭上,沒有任何一個人站在他這邊,包括他的辯護律師。      羅素曾說,所有的政治都是笑臉惡魔,他教唆那些精力旺盛、頭腦靈活的人去折磨那些逆來順受的廣大民眾,以奪走他們兜中的錢財、手中的權力和腦中的思想。      這世界上有一種人是最為可怕的,就是認定自己是在用暴力聲張正義的人,如警官車東英。特別是當他們所認定的正義在政府為背景的權力支持下,手無寸鐵的公民用一個詞來形容就可以了,玩完了。     這種人從來不會少,不然為何坊間有「警察比流氓更像流氓」這種話。城管打人,暴力拆遷流傳多少年了,真的是屢見不鮮。      是用沒法想像的殘酷虐待,愣是把一個滿腔熱血偉光正的好青年逼成了一個開口就是洗腦句式的「我錯了……」並不反對SM,倆人或者幾個人奔著追求靈肉高潮進行一番你情我願高段位人體探險什麼的,說到底只是和咱們普通人興趣不同,沒啥好批判非議的。但是以剝奪一個人人格尊嚴乃至已經不把對方當做人看待的虐待行為,實在是看的咬牙切齒。做這些事情的時候,自詡正義的「愛國之士們」眼中是一片漠然,對此沒有絲毫感覺。這才是最恐怖的地方,透過那個軍醫的眼睛,我們同樣感到不寒而慄以及難以置信。      這是會真實發生的,最容易讓人感同身受的。誰有資格這麼做?法律之下,對一個殺人犯進行虐待逼供都是違法行為不是么。從古至今,殺人犯法都是鐵律。以身犯法的卻從來沒少過,有些甚至只是為了興趣,甚至能聰明的逍遙法外數載。法律能約束的,從來都只是大多數人。法律約束「善」,法律制裁「惡」。      看待一切事情都保持中立態度,這雖然常讓人感覺缺乏熱情過於冷漠,卻是我們這些處於食物鏈高層的生物體面對所謂考驗人性的問題時最缺乏的態度。免去利慾侵心,懂得責怪,也要懂得自省。直面自己並非佛陀上帝,世界沒有那麼完美,而我們也手中沒有權杖衡量裁決世間善惡。      在強調少數與多數,或者個人與群體的時候,就已經失去了所謂的「平等」。在「弱勢群體天然正確性」面前先持一分理性,退一步,或許更能看清,到底是掌握著真理的少數,還是倚弱賣弱的投機利用。     法律的意義,就是成為一柄權杖來衡量對錯,裁決公正。     但是,當法律完全附庸成為服務於權力政府的存在時,就會發生這樣可怕的事情。聽聞宋佑碩是律師後仍舊拳打腳踢,卻在聽到國歌的瞬間立正敬禮。如果說看的這麼多犯罪題材的影視劇告訴我什麼真理的話,那就是,幾乎沒有一個犯人會主觀認為自己犯了罪,沒有一個壞人會覺得自己是一個壞人。我們所見的犯罪行為是他們心中正義伸張之必要途徑。每個人心中的正義不同,是以如何裁決完全仰賴於法律,在證據確鑿的情況下宣布其有罪。      所以法律不給力的時候真的只能呵呵了。你問我什麼叫法律不給力?舉個例子,大概是十幾年前還上小學的時候看法制節目,男性打工仔被男性老闆性侵,狀訴無門,甚至沒有任何適用條例,記得當時還只能在舊刑法中找到一條「流氓罪」,呵呵。到如今的張大同案,男童被性侵屢見不鮮,新聞中也說「立法沒跟上」,一片「真空」。你看,光我知道的都十幾年了,給力不?      宋佑碩的幾段辯護都極為精彩,宋康昊的演技也真是,太贊了,開始的時候完全是沖著宋康昊以及片名來看的。      輿論被控制著,法官被控制著,他的辯護進行的很被動也很艱難。幸虧他不是一個單純熱血上頭的人,以法辯「法」的艱辛之外,懂得利用外媒的力量,四處搜羅尋找蛛絲馬跡的證據,也是他的執著和堅持,才終於等到一個舉足輕重的證人。      他付出了什麼呢?正如常務長對他所說的那句,「今天起,是你把自己安穩的人生一腳踹了。」      但這是他的選擇,如果說一開始是為了老闆娘的重情,那相信他逐漸在這個案件中領悟了憲法存在的真諦,他找到了值得自己為之堅持奮鬥的正義。      「想讓我的孩子們不要生活在因這種荒唐的事踩剎車的時代。」      「因為國民不富裕就不能受法律保護,不能享受民主主義,這種說法我是無法接受的。「    「國家,證人所說的國家到底是什麼?大韓民國憲法第一條第二項,大韓民國主權屬於國家,所有的權力都由國民產生,國家即國民。但是證人毫無法律依據,一味強調國家安保,把國家鎮壓踐踏在了腳下,證人所說的國家只是強製取得政權的一小部分。難道不是嗎?你是讓善良無罪的國家生病的蛆蟲,軍事政權骯髒的幫手而已。」      「在這種市民無法行駛自己法律權利的時候,作為法務人員,我更應該走在最前面,這才是真正的法務人員義務。」      證人被抓走,證言被刪除,朴鎮宇最後還是量刑有罪。但是老闆娘非常理解的對他說「你已經儘力了」。是的,他確實儘力了。      某種程度上來說卻是他贏了。     成了民主鬥士的宋佑碩,因為違反集會與示威的法律這一次作為犯罪嫌疑人站在法庭上,全釜山142名律師中有99名作為辯護人出席法庭。   這就是宋佑碩的勝利。     「歷史也許會以進兩步、退一步的方式螺旋式前進,某代人可能會在那倒退的一步中度過倒霉的一生,但我相信在所有的專制者中,時間是最專制的那一個。很多時候,人類一不小心誤會了自己,把自己想像得太過聰明,或者不夠聰明,而時間總是不徐不疾地將誤會澄清。」——劉瑜      在電影之外的真實世界裡,盧武鉉的勝利是——時隔33年韓國釜林事件5名被告改判無罪。      「今天你可以失去獲得它的權利,明天你同樣會失去更多的權利。中國現在這種狀況不是偶然造成的,而是長期溫水煮青蛙的結果,大家會覺得農民的土地被侵佔了與我何干?火車不開發票偷漏稅與我何干?別人的房屋被強拆與我何干?有一天,這些事情或許就會落在你的身上!」   「能獨立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卻不傲慢,對政治表示服從,卻不卑躬屈膝。能積極地參與國家政策,看到弱者知道同情,看到邪惡知道憤怒,這才算是一個真正的公民。」   「權利是用來伸張的,否則權利只是一張紙!」   「無聲就是默許。」——郝勁松      在被真相的時代,讓我們感謝那些願意「浪費時間」斤斤計較的人們吧。      真相有時固然殘忍,而追逐真相的過程又必然艱辛,但是我們想生活的未來也絕不能由暴力謊言來打造。      感謝那些吃螃蟹的人。     之所以說這是一場小概率事件,是因為我們能看到的,跟被掩埋的相比,實在是太少了。   韓影是越來越喜歡,朴贊郁的復仇三部曲,《殺人回憶》《熔爐》,到去年的《新世界》《恐怖直播》《素媛》,都是很棒的片子。      《熔爐》里曾說,我們一路奮戰,其實並不是為了改變世界,而是為了不讓世界改變我們。   喬布斯卻說,只有那些瘋狂到以為自己能夠改變世界的人,才能真正地改變世界。      那些不瘋魔不成活真正去改變了什麼的,從來都是那小部分人。致敬那些真的通過奮戰,最終改變了世界的人們。     何謂愛國。     作為一個偽動漫迷,在我逝去的青春中曾數次被批「不愛國」。如今,僅僅因為一兩個熱播韓劇以及穿著時尚盤靚條順的男星就又熱切的喊起愛國口號。這種隨意定性別人是否「愛國」的行為和影片中警官傲慢的僅憑一眼就定罪「赤色分子」是一樣的荒唐可笑。   「國家僅僅是個國民謀求幸福的工具而已。」——熊培雲     在聲討韓國肥皂劇狗血沒內涵,恥笑韓國人是棒子除了泡菜沒得吃日本人是小倭寇的時候,有沒有反思過為什麼他們的文化會源源不斷的向外輸出並被廣為接納,為什麼人家能拍出這麼受人歡迎的影視作品?   什麼樣的東西都有人喜歡,這是自由,但非逼著別人苟同就太扯淡了。國外有優秀的作品擺著不看,非硬頂著愛國旗號跑去支持流水線出來的爛片,結果一眾影視劇都跟打了雞血似的玩命兒把觀眾當傻逼撈錢,最後爛無窮爛,你說這不給自己添堵么。一部不需要費那麼多力就能賺錢的片子和一部費時費力還可能得罪上面人的片子,投資方會選哪個簡直是顯而易見的。   被認為爛的片子,有人會覺得好看,這並沒什麼,「甲之熊掌,乙之砒霜」,各人愛好不同而已。別非扯是制度問題,有誰逼著你去看去拍了!制度有其掣肘之處,但不能成為全部的理由。   我們需要的,只是給真心實意拍電影的導演們更多的土壤和生存空間。馮小剛都坦誠《私人訂製》是為了給公司賺錢才拍的,罵聲一片的同時,多少也透露齣電影人們的無奈。當爛片們越來越難刷出票房奇蹟的時候,導演們為了「賺錢」,也得跟上了不是。已能洞悉爛片之爛,對好電影來說,就是另種方式的認同和尊重。   「我站在糞坑裡,所以我臟;你手裡有泥巴,所以你臟,我們都臟。本無不同。」   「一味"合同異』,要點就是否認量變之間的差異,否認差異就是否認了進步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從而為一切落後進行辯護。」   「在應該學習他國長處的時候,訴諸"國情』,在為本國不足辯護的時候,卻訴諸"普世』,還真是辯論中的制勝法寶。」   「別說什麼"關了燈都一樣』,21世紀了,為什麼總要關著燈呢。」——劉瑜   看到別人的缺點時想到不讓自己也出現這種問題,看到別人的優點時想到如何吸收化為己用。不要總是拿自己的缺點跟別人的缺點比,那叫強詞奪理。     在我們自由表達觀點,甚至在我敲下這些字時,這就是民主所在。看到爛片會不滿,能甄別出好壞,並願意發出聲音,這都是進步,在其他事情上也是同理。民主需要妥協,但同時允許有不同的聲音。我們質疑,這是自由;我們苛求,是為了進步。一味歸責於制度,不再抱任何希望去質疑去苛求的時候,就是我們親手放棄了變得更好的可能性。     宋佑碩也曾對媒體報道深信不疑,可當他開始懷疑後,他集結了那些知曉真相卻不敢言的力量,找到了不被制度掣肘的外媒。常務長也告訴他「以卵擊石」的不可能,這權力面前的「低頭」,並不能斥之為愚昧軟弱,這只是我們大多數人下意識就認定不可能的妥協。可宋佑碩偏不,他向前邁了一步,成為了更好時代的先驅。也許我們並不能成為宋佑碩們,但並不妨礙我們敬佩他們,從小的地方開始,盡自己綿薄之力。   以少部分概括地區,聲討定性,這是很常見的事情。這和暴戾警官不可一世的「偏見」是如出一轍的。他把自己當成了法律之權杖,國家之公正,培育滋養他的,正是他身後的權力政府。     一個國家的人嘲笑另一個國家,一個省的人嘲笑另一個省,同一個省里的則城市間彼此嘲笑。再往小了說,村口的都可能看不起住在村尾的。如今昆明的暴力事件又牽扯出大部分無辜的維吾爾族人,這很可笑,卻很常見。   一般情況下,足夠強大的人是不會把寶貴時間浪費在嘲笑別人這種事情上的。一個旗鼓相當的對手,其作用遠大於一個羸弱不堪的同儕。能正視自身弱點的同時,也要能正視別人的優秀。   嘲笑別人是最容易的,能洞悉自身弱點並願意認同別人的優秀,卻是很難的。它需要你放下成見,放低姿態,甚至放掉過多的自我。   宋佑碩也曾認為搞運動的學生們都是在為不好好念書找借口。可當了解之後,他親手推翻了自己曾經的偏見,還成為了他從前所認為「吃飽了撐的」那些人中的一個,單就這一點來說,不是每個人都有這種勇氣和覺悟的。     迫不及待的對任何事情發表看法,過後卻又總不願意承認有些確實是錯的。論證已認定的事實,捂住眼睛不去看其它的可能性。誠如車東英在「一眼」認定赤色分子後,要做的就只剩下逼供而已了,哪管什麼證據。就算你把真相擺在他面前,指出他撒謊無賴捏造事實,他也只會憤怒的說你也是赤色分子,多荒唐可笑的神邏輯辯論,卻幾乎所向披靡……   目前能看到的影視劇,對大躍進,對文革,大都還是一筆帶過的,卻也足夠讓人瞠目結舌。再回想一下多少女青年被組織勸說拉郎配什麼的,真是,呵呵。相較之下,我們已然生活在一個更好的時代。是的,每個時代都有其不足之處,但不能否認是在越變越好的。     一個良性社會能夠讓公民自覺樂於貢獻,卻也能坦蕩說出我就是不想為了所謂的「大多數人」犧牲自己又怎麼地了,能按照自己的意願說「不」才是真正的民主自由。   民主自由就是不恐懼會被抹殺,無論是精神個性還是肉體。   在天朝什麼時候能看到徹底的公正的回顧反思大躍進和文革時期的影視作品,也且拭目以待。    對此我抱持一種樂觀的態度,因為我們現在正在談論,能通過網路和紙媒看到相關報道。無論是暴力執「法」還是因為昆明事件被牽連的人,我們在談論,甚至願意站出來說一些話,哪怕人微言輕。制度是會改變的,也許很慢,又或許很久,當我們意識到我們在影視劇中看不到這件事正在發生時,不論需要多久,就一定會有看得到的那一天。   關注本身就是一種進步。   能夠正視歷史,正視錯誤,正視恐懼的民族,才能真正的強大起來,也同樣值得尊重。 盧武鉉、全斗煥和本片背景的碎片  本片基於韓國第16任總統盧武鉉1980年代的經歷改編,創作成分比較多,但在一些細節處理上,導演和編劇還在力圖讓觀眾想到這位總統。   盧武鉉1946年出生在韓國慶尚南道金海市進永邑一戶貧農家庭,彼時韓國還處在美軍政廳統治時期。與光州盧氏,也就是今天在中國子嗣仍旺的浙江東陽盧氏同宗(有意思的是,全斗煥的跟班、接班人盧泰愚,與盧武鉉同屬一宗。盧武鉉去世後,東陽盧氏宗親還集體發去了唁電)。     青年時代的盧武鉉如電影中描寫一樣過著苦日子。      1963年,他以獎學生身份考入釜山商業高等學校,白天上學,晚上到一家公司打工,每天吃泡麵度日。   1966年,盧武鉉自釜山商業高中畢業,這個級別大致相當於我們的中專,自此沒有再攻讀更高學歷,他是韓國歷任總統中學歷最低的一位。     「中專」畢業後,他和大部分中專生一樣從事著跟專業沒關係的工作,編過漁網、蓋過房子,1968年到1971年入伍服兵役,盧武鉉在韓國陸軍駐屯江原道前線的第12步兵師擔任步槍手。從軍期間,一直在攻讀法律科目。1971年以上兵階級退伍,並報考司法考試。在韓國,司法考試的難度與中國大致相當,但社會關注度卻超過我天朝,很多韓片里都有通過司法考試野雞變鳳凰的橋段。   1975年3月27日,在連續考了第七次後,盧武鉉的名字出現在60人的合格名單中,片中「永遠不要放棄」這幾個字,真心泣血。      1977年起,盧武鉉就任大田地方法院裁判官,8個月後即辭職,並在釜山開了屬於自己的一間律師事務所,他接辦的案子以稅務訴訟案為多,並以很高的勝訴率在釜山闖出了些名氣。   就在這個階段的1980年,韓國發生了著名的「光州事件」。概括講就是一次由市民自發的要求民主運動(請自行腦補),剛剛通過軍事政變上台的全斗煥武力鎮壓了這次運動,造成大量平民和學生的死傷。據官方報道,光州事件造成了207人死亡,122名重傷,730名輕傷(呵呵)。   光州事件平息後,全斗煥政府在全國範圍鎮壓民主運動,白色恐怖籠罩。5月28日逮捕了幾千名參與民主運動的市民,並以「光州事件的幕後操縱者」的罪名判處金大中死刑。1980——1983年,有700多名新聞工作者因要求新聞自由而被政府勒令退休。1980-1986年,每年有相當多的大學生因政治訴求被開除。——這就是本片故事發生時的背景。     稅務律師盧武鉉與政治結緣,並最終成為韓國總統,始自「釜林事件」,也就是《辯護人》里的故事。     「釜林」一詞是從1980年12月發生的漢城大學運動界事件,即所謂的「武林事件」和1981年5月的「學林事件」等以「林」字命名的各種事件得來的。所謂「釜林事件」是指釜山地區的「林」字事件。此前發生的公安捏造的「武林」和「學林」事件中的「林」字,實際上來自1960年的「東柏林」事件。   「釜林事件」是釜山地區歷史上最大的「容共」捏造事件。當時政府以傳閱危險書籍,並在戒嚴的情況下進行非法聚會,涉嫌違反《國家安全法》、《反共法》、《集會示威法》等罪對對釜山地區的22名青年進行了拘留處理。據媒體回顧,盧武鉉是「陰差陽錯地作為他人替補進入了辯護律師團」,但這成就了他的第一次「時局事件辯護」。      不過,與電影中的描述不同,即使在該事件前,盧武鉉也並不是一個一心只想賺錢的鳳凰男,早在1960年2月,為了紀念獨裁者李承晚的生日,學校要求學生們以《我們的總統李承晚》為題寫作文。初一的學生盧武鉉站出來,要求大家「什麼都不要寫」,並組織「白紙同盟」。為此他被校方懲罰並停課一周。      回到1981年,作為辯護律師探望被捕學生時,盧武鉉受到了難以言表的心靈衝擊。在他的書中,盧武鉉寫道:「學生們渾身傷痕纍纍,甚至無法相信作為律師的我,用恐懼的雙眼一聲不響地看我……世界上怎麼會有這種事情……由於氣憤,我的頭腦一片混亂,血液沸騰。」     當天夜裡,盧武鉉對妻子權良淑說:「慘不忍睹,慘不忍睹啊!我們的兒子也將進入大學,這種社會絕對不應該存在。」     之後,從1982年「釜美縱火事件」,1985年釜山民主市民協議會運動,到1987年「二七追悼會」,「盧律師」一發不可收,成為積極的人權律師,與很多致力國家進步的學生結下深厚的「戰鬥」情誼。(是不是很像阿扁)。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系列人權鬥爭中,基督教力量發揮了不少作用,基督教青年會、中部教會、南部教會、天主教實現正義司祭團等組織均在其列。     1988年,盧武鉉當選國會議員,並隨即參加了全斗煥政府非法事件聽證會。聽證會的電視直播,收視率超過了50%。而盧武鉉充分發揮了自己的律師特長,對前任安全企劃部部長張世東、現代集團董事長鄭周永等人進行了毫不留情的斥責。他慷慨陳詞,也深打動了萬千觀眾,使他由政壇菜鳥一躍成為風靡全國的「聽證會明星」。   2002年的總統競選,盧武鉉以48.9%的得票率,當選韓國第16屆總統。但強調道德、與大財團疏遠的他,執政之路很不順利,2008年初卸任時,韓國人幾乎是敲鑼打鼓地歡送走了盧武鉉。隨之而來的李明博,幾乎毫無懸念地否定了盧武鉉的所有內外政策。但此時,清廉,仍是盧武鉉身上無可置疑的標籤。   直到2008年,「泰光實業」總裁朴淵次由於逃稅和行賄被韓國檢方調查。韓國大檢察廳查出朴淵次曾向盧武鉉侄女婿匯款500萬美元。很快,前青瓦台總秘書官鄭相文——盧武鉉的「大內總管」和童年玩伴,涉案遭傳喚。「朴淵次門」迅速升級為「盧武鉉門」。  2008年4月9日,朴淵次供認曾應盧武鉉的要求,將100萬美元現金裝入提包,通過鄭相文交給青瓦台。隨後,盧武鉉夫人權良淑承認曾經收過100萬美元用於償還債務。   盧武鉉深陷賄賂門。   「會是誰呢?」   2009年5月23日清晨6時45分,這是韓國前總統盧武鉉留在人間的最後一句話。   順著他的話,貼身警衛轉身查看並準備阻止一名登山客靠近,卻不曾料想,他再次回頭時,就只看見盧武鉉從貓頭鷹岩墜落的背影。   盧武鉉從45米高的懸崖上縱身而下。沒有人能知道,伴著耳邊的風聲,他在虛空之中是怎樣的心境。   從去年卸任總統後,盧武鉉就回到慶尚南道金海市峰下村,他出生和成長的家鄉。峰下村見證了他貧苦的童年、身體的成長、甜蜜的愛情和改變他終身命運的司法考試複習,隨後他當上了法官、律師、人權運動家、議員、部長,總統。   頭骨摔碎了,脊椎和肋骨折斷。9點30分,釜山大學醫院宣布盧武鉉死亡。   他的離去激烈而又平靜。——南方周末   本片於2013年12月在韓國上映,2014年2月13日,釜山地方法院對「釜林事件」進行了二審宣判,判決5名被告人無罪,距離一審判決時隔33年。法院認為,雖然被告人對檢察機關控的事實供認不諱,但之後發現他們在調查過程中長期被警方扣押,因此他們很有可能是迫於壓力承認自己有罪。     【補充】關於全斗煥(整合自維基百科、百度百科):   全斗煥(朝鮮語:???,1931年1月18日-),字日海(??),韓國第11、12任總統[1]、韓國陸軍退役上將。   生於慶尚南道陝川郡。畢業於韓國陸軍官校。和盧泰愚是同學。1961年軍事政變時,積極支持朴正熙少將。朴正熙賞識他的功績,把他升格為最高會議議長秘書官。之後回到軍中,任中央情報部人事科長、第一空降特戰司副團長等職。之後,他於1967年8月出任首都警備司令部第30營營長,負責青瓦台的警衛工作,從而回到朴正熙身邊工作。1970年,以陸軍白馬師(第9步兵師)第29團團長的身份參與越南戰爭達一年[2]。歸國後,任特戰司令部第1空降特戰旅旅長和國軍保安司令官。   在1979年12月12日保安司令官全斗煥少將發動「雙十二政變」逮捕陸軍參謀總長鄭升和上將,全面掌握軍政大權於一身,5月17日宣布全國擴大戒嚴、派出師級部隊鎮壓5月18日爆發的光州民主化運動,並把異議人士金大中、金泳三等拘捕入獄及驅逐出境。1980年崔圭夏總統被迫下台,全斗煥成為韓國總統,展開其近八年的獨裁統治,史稱「第五共和國」。在第五共和國期間,全斗煥政府一共改組了22次內閣,內閣閣員的平均壽命為8個月,使他被戲稱為「全都換」[3]。   1983年10月,全斗煥訪問緬甸,朝鮮企圖派人將他暗殺,10月9日製造了仰光爆炸事件,隨行的韓國官員被炸死,全斗煥當時未抵達現場而幸免於難,事後緬甸軍政府以朝鮮踐踏其自身主權為由,和平壤當局斷絕外交關係。   1987年在六月民主運動壓力下宣布不再競選總統。之後讓其得力助手盧泰愚出選總統。   盧泰愚總統任期屆滿後,金泳三當選為新一任韓國總統,金泳三立即徹查由全斗煥時間開始的官商勾結活動。1995年11月16日,全斗煥和盧泰愚兩位前總統相繼因籌集和侵吞秘密政治資金而被逮捕。1996年8月26日,漢城地方法院(今首爾地方法院)以主動參與軍事叛亂和內亂罪、謀殺上司未遂罪及受賄罪,判處全斗煥死刑。1997年4月17日,韓國大法院以軍事叛亂、內亂罪和貪污受賄罪,判處全斗煥無期徒刑和追繳2205億韓元。1997年12月,全斗煥得到特赦,獲釋。特赦獲釋後,全斗煥依然由警察及私人保鑣保護著。   2013年7月16日,韓國檢察廳突擊搜索全斗煥在首爾西大門區延禧洞的住家以追討全斗煥收受賄賂的未繳罰款1672億韓元,並禁止全斗煥的長子全宰國、次子全在庸、長女全孝善出境。   全斗煥有許多韓國第一:韓國第一位沒有競選者的選舉中獲勝的總統;韓國最野蠻的軍事獨裁者;韓國第一位隨意修改憲法將總統任期改為7年的總統;韓國第一位積極爭取奧運會取得成功的總統;韓國第一位宣布拋棄核武器開發的總統等。   韓國將全斗煥的第11、12屆總統執政時期稱為「第五共和國」時期。   有意思的來了:     1981年1月,韓國總統全斗煥建議舉行南北首腦會談,以討論緩和半島緊張局勢、共同研究雙方提出的統一方案。但金日成予以拒絕。   對此,金日成解釋說:「因為全斗煥是殺人魔鬼,是逮捕、監禁南朝鮮民主人士和政界人士、並阻撓他們活動的罪犯。我們不能同這樣的人進行會談,是不言自明的。我們並沒有關閉北方和南方進行會談的大門。但全斗煥不包括在我們的會談對象範圍之內。」(呵呵,這是百步笑五十步么?)   其後,全斗煥又於1981年6月、1982年、1983年建議舉行南北首腦會談,均遭金日成拒絕。   2010年8月17日,中國駐韓國大使張鑫森拜會韓國前總統全斗煥,使館陳海參贊在座。張大使轉達了中國領導人的親切問候,積極評價全斗煥在任總統期間為中韓關係改善所做努力,表示中韓即將迎來建交18周年。全斗煥回憶了其在任總統期間為改善中韓關係所做努力,以及卸任後應邀訪華情況,高度評價中國經濟社會建設取得的巨大成就,表示中韓交往歷史悠久,友好感情深入人心。韓國各界重視對華關係,願進一步推動韓中關係深入發展。他本人將繼續對此予以關注並發揮應有作用。(這又是哪出?)為了正義而活   作為一部我期待已久的電影,一出中字就迫不及待來看了,果然,宋叔的片子真的很贊。韓影的題材一直有驚艷到我,從熔爐到素媛,追擊者到恐怖直播,還有直面歷史的電影華麗的休假,韓影的製作水平在向一個高的水平發展,反之觀國產,打著燈籠都難以找到一部好片,電影院里的各種爛片充斥著熒屏,極度無恥的挑戰觀眾的下限。    影片改編自韓國已故前總統盧武鉉的親身經歷,是以災難漫畫著名的漫畫作家楊佑碩撰寫劇本,並親自拍攝的導演處女作。影片以1981年韓國第五共和國全斗煥軍事獨裁政權執政初期的釜山為背景,講述了平凡稅務律師宋佑碩的為震驚全國的「釜林事件」受害學生進行人權辯護的故事。       背景設定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釜山,沒學歷,沒背景的男主宋佑碩憑著一腔熱血考上了律師執照,並成立自己的事務所。與宋叔所飾演的其他底層小人物一樣,這個角色雖然過的困苦,但卻憑著自身的努力漸漸走到今天的生活,雖然生活不如意,但他一直樂觀向上,對生活還抱有希望。就如他之前因為貧窮而賣掉他的法律書籍,卻在最後一刻贖回,表明了,他是不想放棄自己理想的人,他有自己的人生信條。就是這樣的表現才有了他後來不為了錢而站在人性的立場上為別人做辯護人的事實。      他活的很辛苦,他一步一步的過上現在的日子,買回自己以前蓋的房子,教導孩子讓孩子認牆上的字:不要放棄。買了快艇,想要參加奧運會為國爭光。同時,他很現實,與政治有關的高高掛起,閉口不談,連以前的兄弟來找他辯護,他不肯,說只認錢。但是,他卻肯去為小飯館的兒子辯護,不僅是因為與飯館的老闆娘是舊識,更是因為,他懂得感恩,當年窮困潦倒之時老闆娘的一飯之情,滴水恩,湧泉報,他用自己的一生去踐行了這個諾言。    為了幫振宇辯護,他夜以繼日,沒日沒夜的翻資料,找證人,但社會和政府的陰暗超出他的想像,濫用職權,以權謀私,振宇背上的傷觸目驚心。甚至有人對他說:從今天起,你的安穩人生就被你踹了。辯護途中他受到各方面的阻撓,官官相護。說到辯護得那幾場戲,宋叔的演技太贊,咆哮演技好評。當法律已經淪為政府以權謀私的工具,除了咆哮公堂還能如何。「國家,證人所說的國家到底是什麼?大韓民國憲法第一條第二項,大韓民國主權屬於國家,所有的權力都由國民產生,國家即國民。但是證人毫無法律依據,一味強調國家安保,就把國家鎮壓踐踏在了腳下,證人所說的國家只是強製取得政權的一小部分。難道不是嗎?你是讓善良無罪的國家生病的蛆蟲,軍事政權骯髒的幫手而已」。一番話,慷慨激昂,一語道破現實政府里的弊病,其實這個場景有讓我想到安聖基的斷箭,一樣的努力辯護,一樣的為了正義的一方作戰,去強力譴責已經病入膏肓的政府。      一人之力去對抗政府,畢竟是理想,現實里所謂赤色分子還是受到了應有的懲罰。但結尾尤為震撼。宋佑碩眼裡閃著淚光,坐在嫌疑人的位子上,身後一直有律師不停的為他站起來,釜山144名律師出席了99名。這是個極有寓意的結尾,雖然他的辯護失敗了,但他人生里的辯護卻得到了真正的成功。      讓我欣賞的不只有宋叔,還有林時完,作為一個愛豆演技能達到這種程度真的很不錯了。他把振宇被人毆打凌辱後的慘狀很好的飾演了出來,尤其被人毆打後見到母親害怕的樣子,嘴裡喃喃自語,那一段實在好評,希望今後多走大熒幕,對演藝事業很有幫助。    這是以真實歷史事件改編的,宋佑碩的原型其實也就是前任總統盧武鉉,對於那段歷史,我並不是很了解。但是我欣賞這類人,為了正義奮鬥終生,為了自己的信仰,不得不敬佩。就如熔爐里那句被傳誦爛的那句話:我們一路奮戰,不是為了改變世界,而是為了不讓世界改變我們。    最後只想說一句,每個國家的歷史都有弊病,都不可能毫無缺陷,韓國人敢直面歷史拍出震撼人心的片子,中國就不敢,印證了那句話:他們有改變國家的電影,我們有改變電影的國家。韓劇《辯護人》觀後感 很少看電影。最近卻多次不厭其煩地在微信朋友圈推薦《辯護人》。因為它既不同於一般韓劇,比起美劇同樣題材的律政劇如《傲骨賢妻》,它亦更勝一籌。  事件發生在韓國,上個世紀80年代初,韓國獨裁政權當政時期,高中畢業的主人公宋佑碩,為了生活,努力考取司法資格,先做法官,覺得收入不行,就做律師。為了多賺錢,他獨闢蹊徑,專註於別人不太留意的不動產登記和稅務領域,悶聲發大財。他換了能看得見大海的房子,過起了滋潤日子。在他的觀念里,工作賺錢,照顧好妻兒,就是全部的生活。他不關心政治,以為那東西離他很遠。直到一天,他一直很尊敬喜愛的大嬸——開小吃店、對他有一飯之恩的阿姨家的孩子朴鎮宇被警方以危害國家安全罪秘密逮捕。阿姨跪求宋佑碩,他猶豫,他不善於辦理刑事案件,亦不想捲入國安案件。猶豫之後,他還是毅然接手了案件。他調查了警察刑訊逼供的事實,認定這是一起無中生有的冤案。在法庭上,他一改平時的溫和敦厚,義正詞嚴,咄咄逼人,像一頭咆哮的獅子。他怒目圓睜逼問作為警察的證人,為了抗議法庭的不公,甚至衝上法官席搶奪法槌。由此,他成為民主人士,異議分子,開始了街頭抗議。他被送上被告席。在庭審現場,當地所有142名律師中的99名,自願作為他的辯護人。  電影為我們展現了一個不關心政治的人,是如何轉變的。主人公宋,以前也是埋頭賺錢,老婆孩子熱炕頭,他和我們很多人一樣,甘為犬儒,不想捲入宏大黑暗的政治。當他得知向來文靜乖巧的醫科大男孩朴鎮宇,受盡非人刑訊虐待,被作為罪犯移送法庭時,他心底的良知和憤怒爆發了。政權派出了說客,試圖說服宋放棄辯護,不要與政權對抗。說客的說辭是:目前社會發展程度不到實施民主的時候,大家安心過好當下,國民富裕後才可建設民主。宋的回答是:我以前也是你這樣的想法,可是,現在,我醒悟了。是啊,任何以經濟發展程度、文化水平作為延遲民主的託辭,都是耍流氓。世界上200多個國家,除了萬惡的奇葩的朝鮮等一小撮邪惡軸心,絕大部分都在實施民主制度,難道他們都是發達的、博學的國民不成。  對主人公的認識,有一個先抑後揚、逐步深化的過程。宋不帥,頭髮厚而密,讓人感覺不夠機靈;憨憨的,初看略猥瑣,吃相也不太好。埋頭賺錢的樣子,貌似一個小生意人。只是,當他為了正義,為了自己和別人的孩子們不再生存於恐懼和黑暗中而勇敢進擊時,他就變得可愛起來。  最好的辯護,不是囿於法律條文的博弈。最好的法律人,必定有深厚的憲法、政治學素養和社會閱歷,須對人民和正義有深厚的感情。國家是什麼?這是宋在法庭上提問證人時,證人反問的一個問題。宋回答:大韓民國憲法規定,國家的一切權力屬於於人民,國家即國民。作惡的警察,才是導致善良國家生病的蛆蟲!我們期望身邊的法律工作者,勿忘信仰,不僅僅把案件當成一份營生。被審判的,未必是站在被告席上的人。每個人都要接受歷史的審判,尤其是那些決定別人命運的人,和那些構陷善良人的物種。  從這部電影中,看到了韓劇向來見長的對人的真性情的刻畫。朴鎮宇的媽媽,也就是那個開飯館的阿姨,已經是婆婆級了,還是給人溫度,感覺到時光無法從她身上掠走的氣質。當她和宋一起去拘留所會見朴鎮宇,看到兒子被折磨的極度衰弱、魂魄飛散的情形時,她的心疼瞬間化作瘋狂的力量,將健壯的看守撲倒在地,狠狠地撕咬。也是在此次會見前,看守警察無理拒絕他們的會見請求,宋大聲咆哮:我看該被關進去的,恰恰應是你們!對惡的抗爭和出擊,是人性中最光輝燦爛的力量。看到韓國人民遊行示威時,有人切下自己的手指明志,感到震驚,慚愧。我們現在變成什麼了。前天看到噴嚏網上引述李敖的一段話(大意):當我們遇到毒奶粉事件,我們轉買進口奶粉,當我們遇到自來水污染,我們去搶購純凈水,我們不知道憤怒,不知道推進,改變,長久以往,我們一起走向淪落。羽戈的影評說真心好:韓國有改變國家的電影,我們有改變電影的國家。  也從中看到了——蘭花。宋的辦公室擺放了一盆蘭花。想來導演是刻意為之。蘭花,花中君子也。導演藉助蘭花,想表達對宋坦蕩、拒絕同流合污的禮讚。每一個細節,都體現了導演的縝密心思和精雕細琢。這也是優秀韓劇受人喜歡的原因之一吧。韓劇《愛人》(也是電影)同樣如此細膩到唯美,有時間可以再看看。  另外一點收穫:韓語發音和漢語,有相近之處。「民主」、「國家」的發音高度接近,人名發音也是,比如李東俊,尹在浩等也是。中國人學韓語應該好學。中華文明對韓國的影響,在此可以體現。同時深感優秀的中華傳統,只能在韓日台灣才能找到了。  兩點疑問:不確定韓國是大陸法系還是英美法系(個人推測是英美法系),朴鎮宇等人的案件,案情重大,竟然只有一名法官獨任審判,貌似不妥。或許英美法系如此?另外,對證人的提問方面,警察車東英出庭作證,作證時他反問律師,並和律師辯論,作證後還旁聽案件審理,尤其是他還敢從旁聽席走上前耳語檢察官,更有甚之,他通知軍方逮捕作證的士兵,這些都貌似不符合訴訟法的內在邏輯。  感謝字幕組,使我們能看到外面的世界。《辯護人》: 向著光明的踽踽獨行

其實《辯護人》拍攝的稍稍有些過於煽情了。裡面也夾雜了很多「金句」以及淚水的涌動。想必在有歷史積澱的韓國放映時會更讓人熱血沸騰。作為一個外人,我在縱觀整部影片時,還算比較客觀。帶著冷靜和唏噓,同時也會反思中韓電影和社會的差距。我想,一部好電影帶給觀眾的啟迪也無外乎如此吧。

一、

世界上總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帶著理想走在前方。一開始他們是明媚的,是激情的。然而,他們也是最容易受到打擊的。無論他們的初衷或好或壞,在某些視角看來,這樣都會危害到國家利益。於是,他們便被歸為異類,然後被定罪,被隔離,被踐踏。他們關於改變世界的夢以及他們這一生的美好都在那時破碎。雖然後期有另外一群人會為他們的利益奔走,豁出命,但這次事件會給他們的身心留下永久的傷疤。 這是一部關於民主問題的電影。眾所周知,韓國是一個資本主義國家,在意識形態和政權方面強調民主、法制。然而,在30年前,卻有一群人被戴上了「帽子」。猶如歷史上所有的「莫須有」罪名一樣,當政府想要辦你,那你是逃不掉的。於是乎,有那麼幾個「倒霉」的青少年成為了犧牲品,被迫殺雞給猴看。這個陰謀從一開始就是一個死結。罪名不需要審判便早已被定性。所以,要做的只是等待砍向脖子的那一刀。如果所有人都是這樣的聽話和認命,那麼統治起來是多麼的舒心。可惜,世界上總有些事並不能讓人如願。正所謂「窮山惡水出刁民」,刺頭還是有那麼幾個。於是乎,一場民主大戰開始了。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平靜且激烈,公開且陰暗,高尚且卑劣。

二、

民主是一個美好的字眼。表面上它承載了所有的應有的權利和義務。然而,卻從來沒有真正實現過。因為,或多或少的,只要有強權便沒有公平、公開、公正。有些人早已習慣這樣的生活,或者說在他們的生活中還沒有發現任何與個人利益相衝突的強權事件。於是,人們安於這樣的現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恰巧,當個人權利被侵犯的時候,當個人生存被壓榨到極限時,總有人會跳出來高聲呼喊。而這喊聲便是「民主」。宋佑碩可能是第一個這樣呼喊的人。曾經,他也對集會遊行嗤之以鼻,認為是無用書生的無謂犧牲。然而,當他了解到一個公民的人權被國家機器肆意踐踏之後,他為這樣犯罪感到髮指。在這條民主之路上,他決定做第一個前行之人。在這次事件的辯護中,他的所有努力都被視為以卵擊石。他本人也清楚的知道這樣做的後果,然而卻依然不依不撓的奮勇向前,這讓我不禁想到了譚嗣同。世界上總有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在這條民主之路上,總要有第一個打頭陣的,搖旗吶喊,當他聲嘶力竭才會喚起更多的人聽到民主的聲音。 在這場辯護中,似乎可以看到更多的陰暗與醜惡,然而最讓人膽寒的是,對於真相的隱瞞。在法庭之上,讓我記憶猶新的宋佑碩向對方大喊:「你們懼怕真相。」真相,如此光明的一個事物,卻從歷朝歷代開始早已成為最不能見得光的存在。或許因為它的光芒太耀眼,以至於會讓更多的人覺醒或發現齷齪與卑鄙。或許,它從來和政治就是對立的。所以,但凡玩政治的統治者都對它有無限的忌憚。真相,猶如一顆定時炸彈一般,時刻的蠢蠢欲動。誰要是想打開這個對於統治者來說的「潘多拉魔盒」,那麼他便是前進之路上的絆腳石。而對於國家機器來說,絆腳石無疑都要被無情的碾碎。在駕馭了人民的認知和公開信息後,真相會永遠塵封,換來的是無限的謊言。而大家都知道,一個謊要用另一個謊去圓,所以事件永遠不會停止,相反人們會距離真相越來越遠。 為了讓大眾遠離真相,為了更為順利的實現最高的統治利益,坐在高處、手拿印章的人總會開始一系列愚民政策。誠如秦始皇的焚書坑儒,誠如清文字獄,誠如一系列你我都知道的歷史篡改與國家媒體的禁言。他們之所以這樣做,一是害怕,二是對自己的不自信。如果一個國家對自己的統治有相當地自信,犯了錯及時改正,實行正大光明的透明統治體系,並且通過教育相信國民擁有高的辨識度,會依據自己的判斷對無論是歷史事件還是正在發生的任何可能影響到輿論乃至政治的事件有自己的判斷,那麼,這樣的政府這樣的國家才是一個強大的國家。誠如宋佑碩在影片中所說:「了解真相然後求得寬恕,這才是你愛國的方式。」人民不愛國嗎?愛!只不過沒有任何國家會賦予國民這樣的愛國方式。

三、

遠離了民主與真相的國度會是什麼樣子?很簡單,處處充滿了瞞和騙。請原諒我借用了魯迅先生的理念,但這是最恰如其分的說法。在一片歌舞昇平中,在時時和諧、處處包容的社會中,被宣揚的世界籠罩在每個人的上空。然而,這樣的世界真的是現實世界嗎?被灌輸的不過是想讓你知道的,或者說一定要你知道的。對於曾經的歷史,某些被一筆抹去,某些被列為禁談話題。對於現在,各種社會問題層出不窮卻一直被壓在最底端,認為只要不捅出來就不會有人知曉。我所知道的身邊的例子,有人因為調查某些問題被投入了監牢,他們同樣是帶著最初的民主和真相的心去愛國。然而,國家給與他們的回饋是什麼?幾年鐵窗生涯和一生的冰冷。 從抗戰的時候,文化便一直是作為另一種武器使用的。到如今,文化也時時刻刻在被「指導」著。在我看來《辯護人》最大的閃光點在於,它反映出韓國電影的審查制度(韓國於1997年廢除審查制度,成立公演倫理委員會,籌備分級制度)。或者說通過它可以折射出天朝在這方面的制度。這樣一部電影,帶來的震撼除了影響歷史的審判(2013年12月18日,《辯護人》在韓國上映。2014年2月13日,釜山地方法院對「釜林事件」二審宣判,改判被告人無罪),更多的是讓國民去正視歷史、了解歷史、寬恕罪惡。如果一部文學作品可以產生如此大的力量,那麼我會認為它真正完成了自己的使命。然而,反觀天朝,我只能說它還沒有足夠的包容性去看到這樣的電影帶給觀眾和自己的重大改變。 近幾年,韓國電影在直刺社會問題方面做得太好,以至於讓人感慨。從電影中的宋佑碩向民主邁出自己的一步,到他身後逐漸站起來的99位辯護人;從人物原型盧武鉉真正的在韓國歷史上寫下民主的一筆,到韓國電影的開放姿態,不斷湧現出如此優秀的文化作品,這個國家至少正在民主之路上踽踽獨行。眼含熱淚觀賞這部電影,淚並不僅僅為這樣一個律師,這樣一部電影,這樣一個制度而流,也同時帶著更多的批評和希望回望到自己所在的這片土地。正義不曾離去 相信世界上的每一個政府都埋藏著一段不可告人的歷史,就像每個人都曾被烙下一道面目可憎的傷疤。揭開,會痛。還不如讓其湮沒在歷史的洪流之中。傷疤有時會讓感到難堪,但真面真實的民族是成熟的民族,直面真實的人群是堅強的人群。善惡曲直,自有後人判評。正義,永遠不會溘然長逝,終有一天拔雲見日,熠熠生光。因為,正義等於人性,正義等於規則。就像野火永遠燒不盡荒原,總有一粒種子等候春的到來,去浸染廣闊無垠的田野。 辯護人採用一段真實的歷史為背景,講述了一位默默無名的律師為了以「叛國罪」受到審判的學生辯護的故事。影片公映後,成績頗豐,並以1136萬7698名觀影數成為繼《海雲台》之後第八部最受歡迎的韓國電影。宋康昊也憑這部影片在「年度電影賞」獲得了最佳男主角。 影片結構緊湊,劇情銜接得當,張力十足。尤為突出的是幾場當庭辯論的戲份,看得很過癮,讓人熱血噴張。「咆哮帝」宋康昊不僅過足了戲癮,也給那些還停留在《殺人回憶》中的影迷一個驚喜。可能由於時間原因顯得故事不夠飽滿,沒有對妻子、報社記者,等相關人物進行延伸。尤其是記者同學這段關係,應該增加一些戲劇衝突。影片最後法官點名那段,在激昂的音樂伴奏聲中,委實震撼人心。被感動到了= =。 中國電影離有「內涵」的電影尚且還有一段距離。最近看了本書《定西孤兒院紀事》,蠻有趣的,但是在豆瓣搜不到,呵呵。你懂得。好在我們活在比朝鮮牛逼的新時代...但在別人眼裡我們是否傻逼呢... 日本片沒有毀了中國男人,韓國劇也沒有毀了中國女人。主要還是在於自己的選擇,你可以自稱屌絲對著AV擼管,你也可以以《半澤直樹》為目標去樹立人生觀價值觀。你可以為了幾個長腿韓星去欺父詐母,不斷降低二逼的底線,你也可以去學習韓國女子的溫柔委婉,相夫教子。你想自己成為什麼樣的人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真希望婆媳關係,抗日神劇,不再是影視頂樑柱。發現一些人性閃亮點,如正義、善良、勇氣、堅強,如希望、奮鬥、分擔、保護。國內那麼多商業精英,資本大鱷,怎麼就不能改編成電影,給如今的這些青少年以啟迪。 《辯護人》讓正義在每個人的血液里流淌,正義不曾離去,它就在你我心裡。真的勇士敢於面對人性的醜陋

《辯護人》觀影人次超過1136萬,是韓國史上第9部觀影人次破千萬的本土電影,而這部作則是導演的處女作,幾乎根據真人真事改編,是一部牽扯到了政治和民主的敏感題材電影。看過很多部韓國敏感題材電影,《殺人回憶》《熔爐》《孝子洞理髮師》《綠洲》《薄荷糖》《26年》《華麗的假期》《假日》《共同警備區JSA》《素媛》…不得不說,韓國電影的創作空間是非常大的,這也是為什麼有那麼多佳作出現的原因。 2013年宋康昊有三部電影上映,包括《雪國列車》《觀相》《辯護人》,觀影人次均超過900萬,所以說這個餅子臉的大叔在2013年一人獨攬3000萬觀影人次,這是史無前例的。《義兄弟》之後,宋康昊只有《藍鹽》和《Howling》兩部口碑一般的作品,而過去的13年,大叔則是有三部相當質素的電影和觀眾見面,《觀相》我還沒有看,目前《雪國列車》國內也暫無資源,但這部作品也是很多影迷期待已久的。 127分鐘的《辯護人》可以說絲毫不限拖沓,影片以1981年韓國第五共和國全斗煥軍事獨裁政權執政初期的釜山為背景,講述了平凡稅務律師宋佑碩的為震驚全國的「釜林事件」受害學生進行人權辯護的故事。因為政治敏感性和極富爭議,曾令宋康昊一度拒演。他擔心很難毫無顧及的去演繹一個頗具爭議的政治人物(韓國前總統盧武鉉)的人生斷面。但在回味了劇本15天後,宋康昊決定接下這個角色,他給出的理由是"為身處那個年代的那些人們的人生態度和熱情所打動",並且宋康昊還坦言"主人公宋佑碩前後心境和現實行動的轉變勾起了他的表演慾望"。而在此片中,大叔也挑戰了一把前所未有的咆哮演技,雄辯滔滔的法庭上,說的眼泛淚光。 經歷了貧苦的日子並且以高中畢業的學歷通過了司法考試,這個只知道賺錢的律師宋佑碩似乎比一般律師頭腦靈活,事務所的生意風生水起,他也變的浮誇起來,而他轉變的結點就在 「釜林事件」這裡,因為有恩與他的大娘的兒子被警察抓走慘遭酷刑嚴刑逼供,激發了他想為孩子們的清白的辯護的意願。這條路並不好走,政府施壓、民眾不理解他、事務所的大顧客也棄他而去,妻子孩子都受到了威脅,可是他依舊沒有放棄伸張正義。 犀利的反應社會問題,並且讓觀者得到共鳴,這是這部電影最大的意義,當宋佑碩平生第一次不為錢,而是為了人的尊嚴和司法正義站上法庭,角色的鮮明度也隨之凸顯…「即使岩石再堅硬也是死的,雞蛋再脆弱也是活著的生命,岩石最終會碎成細沙,而雞蛋終究會孵化越過岩石」,如果沒有正義的一方去捍衛民主權利,肆意任民主民意被踐踏,那這個世界怎麼會進步? 釜山地方法院2014年2月13日對「釜林事件」進行了二審宣判,判決5名被告人無罪,距離一審判決時隔33年。《辯護人》為什麼這麼火 2013年是韓國電影復興的大年。年度票房前十的影片中,本土電影佔據九個席位,遠遠將好萊塢大片拒之門外,達成了多少國家都夢寐以求所追尋的理想。這其中,作為年度票房亞軍的《辯護人》更是尤為突出,成為了年度現象級作品。不僅僅是因為其出色的票房成績,更因為除了票房之外,這部影片還有著太多不可不提地方。 作為年度現象級影片的《辯護人》,可謂是叫好又叫座 作為沒有事先了解影片的觀眾,在開始觀影不久後,是絕對想不到影片最終的發展方向,會由一出輕喜劇變成了嚴肅的政治劇。影片大約用了三分之一的時間在講述主人公宋佑碩成為一名「知名」稅務律師的奮鬥歷程,這其中充滿了勵志、溫情、搞笑的元素,讓觀眾誤以為這真的是一部韓國版的《中國合伙人》。在影片的第一個高潮餐館相認的場景出現後,甚至會讓部分女性觀眾一把鼻涕一把淚地泣不成聲,彷彿變成了又一部《七號房的禮物》一樣。而誰又能想像,此時的影片,才剛剛開始... 在接下來的一個多小時內,影片可以說完全顛覆了之前的敘事節奏,完全出乎意料。整體風格瞬間也由舒緩愉悅變成了嚴肅冷峻,充斥著濃郁的政治隱喻色彩,通過宋康昊飾演的宋佑碩律師為當時所謂的「赤色分子」進行人權辯護這一極具震動性的事件,矛頭直指當時執政的獨裁政府。直到此時,影片所要表達的真正主題才漸漸顯露出來,這不是一部主打賺錢的勵志片,也不是傳記電影,更不是主打溫情的言情片,而是一部要探討人權,探討民主的政治電影。影片既讓觀眾真切地體會到當年先輩們為維護人權而作出的巨大犧牲,同時也再一次將政治這一既敏感又充滿藝術魅力的題材搬上了大銀幕,繼而引發了全民性的爭相討論。 韓影影射政治的案例早已屢見不鮮,從《熔爐》所引發大眾對於聾啞兒童性侵案件的強烈關注甚至最終影響到韓國法律條文的修改,到今年的《素媛》再次進行強化;從年中時政治諷刺意味濃厚的《恐怖直播》再到如今這部取材於真實事件的《辯護人》,韓國對於歷史發展中遺留下的弊病從不避諱,甚至不惜筆墨,為的只是讓民眾更好的了解這個國家。正視並反思歷史,嚴肅的探討並剖析社會深層次的問題或許也是韓國電影近來迅速復興的一大關鍵,雖然商業化的形式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對影片的政治影射與社會批判,但卻依然能夠力透銀幕,很好的平衡了商業與藝術。坦白來講,《辯護人》顯然沒有《熔爐》那般嚴肅正經,並非是本片達不到,而顯然是導演的刻意所為,也正是因為這份刻意略顯隨意的輕鬆,才使得影片能夠有如此出色的票房,真正做到了商業藝術兩不誤。本片的導演楊佑碩也憑藉著這部韓國有史以來處女作票房最高的作品,為自己今後的職業生涯寫下了光輝亮麗的第一筆。

《熔爐》開啟了韓國政治題材電影的先河,當然,前提是《殺人回憶》不算在內 縱觀整部影片來看,除導演外,最大的功臣則當屬飾演宋佑碩律師的「國民瑰寶」宋康昊大叔。作為能撐起整個事件的最核心人物,宋佑碩律師的扮演者必須有著絕對強大的演技,來支撐整部影片中主人公前後差異如此巨大的性格變化;除此之外,演員還應有著相當程度上的商業號召力以保證影片不會遭遇票房上的滑鐵盧。而面對如此苛刻的要求,能夠符合條件的演員放眼整個忠武路,相信也絕不會超過三位,而影片最為明智的一點也恰恰就是選擇了宋康昊。作為影片的絕對核心,憑藉著此前在《漢江怪物》中有著相似的表演經歷,宋大叔完美的撐起了整部影片,從影片開頭時土氣、厚臉皮、精明且一心追求金錢利益的新人律師,發展到影片後半段為了追尋正義,保障人權而放棄優厚待遇時的毅然決然,再到結尾對簿公堂時的震撼咆哮,角色前後對比反差之強烈,在令人大呼過癮的同時,也暗自驚嘆於宋大叔精湛的表演。這個角色,毫不誇張的講,就是為宋康昊量身定做的,除他之外,其他人真的很難駕馭。 當然,影片也存在著一定程度上的不足,宋康昊大叔過於吃重的戲份也幾乎讓他搶光了其他角色的表演空間,使得影片中很多角色不幸淪為雞肋,沒有充足的施展空間,特別是飾演他助手的黃金配角吳達庶,在片中更是沒有任何存在的必要,不知道在演些什麼;而他本人在某些細節的處理上也有些許不足,值得商榷。(比如在一向威嚴的法庭之上使用如此堪比馬景濤完勝小李子的咆哮演技,真的合乎情理嗎?)除此以外,影片中某些劇情的設置上有些不合邏輯,譬如影片中段眾律師在主人公辦公樓下示威時突然出現的暴力場面,以及結尾法庭戲上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外媒記者們等等。但總而言之,這依舊是一部充滿看點、陣容強大同時又不乏藝術氣息的商業佳作,值得你擁有!

宋大叔的表演總體來講可圈可點,但法庭上的這出咆哮戲,真的有待商榷 而面對這樣的電影,我們目前恐怕也很難拍出,即使拍出,恐怕也不太可能在影院內見到,正如同最近兩會上被熱烈探討的《紙牌屋》問題一樣,我們早就能拍出這樣的作品,但就是不拍,而到底是不拍,還是不敢拍?中國到底能不能拍出足夠出彩的政治劇?起碼現在還不得而知。但我始終在真誠的期待著,期待著屬於國產政治劇的那個時代,能夠早日到來!在此,我真的很懷念上世紀90年代,懷念那個出了《活著》、《藍風箏》、《霸王別姬》的時代...比星空更亮的是真理、是法律——《辯護人》 引子:說實話,我是討厭韓國人,但是韓國的電影和電子競技是很為數不多的讓我佩服他們的,因為都是舉國體制。《辯護人》通過歷史、通過法律、通過人性,最後通過我們都有的那片星空給了我們活著的希望。 正文:中國的社會是人治社會,我們不得不接受這個事實。我們這一代80後的年輕人是辛苦的、站在法制和法治的邊緣,為了孩子,也許我們會無所畏懼,也許我們會做烏龜,因為我們也要鋪鋪路。可是現實的未來,能夠讓我順心而為嗎。 保暖思淫慾。宋佑碩(宋康昊飾)是典型的「美國夢」,通過自己的努力和聰慧,干稅務律師,得到了金錢和生活質量的提高,於是他繼續大步朝著自己的又一個理想而努力,「錢賺夠了,想為國家做一些事情」——買划艇想要參加漢城奧運會。他欣喜地忙著這個,當他律師的前輩找到他,請他接一個國安法案子,他毫無疑問的委婉拒絕了,正因為委婉,於是他也猶豫著、在奢華的餐廳,宋佑碩和會長們繼續做他很有前途的稅務律師的同時,他也會走神發獃。 生在亂世,你永遠不能明哲保身。我不清楚宋佑碩想做人權律師,是不是想明白了這一點,還是因為鎮宇媽媽追問孩子為什麼是赤色分子還被打的遍體鱗傷的痛苦和暈倒。當他在凌晨敲開大哥的門,說出「(我不是一時衝動)我永遠不會放棄」的時候,當他再清晨看著熟睡的妻子兒女們時,他應該是下定了決心:「他們不能這樣,他們不能高於法律、高於憲法」。當他走進法庭,無論是雙方律師的輕描淡寫還是法官暗示會多關照可能是他親戚的案犯鎮宇,讓他已經感到這在政治壓倒一切的情況下,法不法的巨大壓力。 「不要讓我的孩子們生活在這樣的荒唐亂踩剎車的時代」,宋佑碩想明白了這一點,不顧稅務律師事務所的可能倒閉,不顧家人被威脅,於公於私,他都要在法庭上咆哮,私心在於鎮宇媽媽對於他來說是成功之母(如果給了飯錢500塊,就不會有未來的美好生活和咆哮),公心在於他辛辛苦苦一磚一瓦的房子絕不能沒有、大學聚會的打架也就沒有意義了。宋佑碩還能夠義無反顧的咆哮,因為他有錢、有一定的經濟實力。古今往來的中國,文人幾乎都沒有骨氣,皇權下,沒有。士族下,是有的。可惜士族也就魏晉和民國,其他都是皇權。有的文人就像聞一多一樣堅持真理而餓死,要麼就是林昭先生、我已我血薦軒轅。所以懂歷史的人都知道顧準的論斷,中國從來沒有封建社會,只有奴隸社會,用魯迅的話:「中國只有兩個時代。一個是暫時坐穩了奴隸的朝代,一個是求做奴隸而不得的朝代」。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道理很多人都懂,更精準的如美國留學回來的高材生認為的中產階級的不成熟掀不起大風浪的道理(即使泛起大的風浪也要付出不應該有的代價),懂得人也許不多。可怕的是,沒有星星之火就不會有中產階級自然而然、順其自然的成功翻盤的這個道理,很多人卻不知道。這樣的人生活著的意義在中國也許都失去了,但是星空永在、上帝永在,雖然那高懸的真理之劍永遠和達摩克利斯之劍共存,但宋佑碩這樣的英雄總會有,這也是人類得以延續的希望。法律對我們來說是傳說,可是,那片星空永在,在看著我們,看著我們的寶寶、我們的孩子。我也堅信星空和真理是最後的勝利者。 宋佑碩的原型是跳崖自殺的前總統盧武鉉,歷史的進展總是令人驚訝又令人困惑,又令人感嘆。辯護人——正義之光   

在你看這部電影之前,請先思考兩個個問題——什麼是正義?——你還相信努力就有回報嗎?  不同的閱歷會有不同的答案。我問這個問題並非希望跟大家講大道理,而是讓大家在觀影前做個準備活動,以免在《辯護人》一百二十分鐘的觀影里三觀抽筋,不堪重負。 韓國電影在題材上越來越大膽。且不說這樣公然攤開來談司法人權的黑歷史,單說其中對當時韓國的社會現狀的描述也頗是亮點。這樣的題材,起碼在現在,在天朝拍不了。倒不是說尺度放的不寬,用一句電影的話來說——「要想實現人權的革命,我們的人民收入起碼要比現在高三倍。」雖然有些以偏概全的說了窮人沒權利享受權力,但,根據現在的國民整體素質,有這樣一部電影難說又要煽動很多偏激人士的神經,各種不和諧暴力事件也許又要出現,所以,這樣的題材,我還得感謝韓國人,他們拍了,也講了很多天朝不能講的東西。  電影在色調處理上極大限度還原了80年代電影的風貌。用古典的調色現代的鏡頭和敘事,導演真可謂煞費苦心,頗有想法。雖然這是他第一部作品,但可以看出在很多故事節奏把控的細節方面做得還是很到位的,片中幾處閃回都做得非常貼切,小高潮反轉也頗為過癮。關鍵是,導演被沒有萬分熱血地把故事講完,而是把節奏壓到了最後一秒,安靜的讓高潮呈現,溫馨而感動。  在影片陳述的那個年代(1977-1987)的韓國,既沒有都叫獸更沒有啤酒和炸雞。一切混沌不堪。社會長時間處于軍政府的統治。法制凌亂,人心惶惶。這種背景,是投機者與趨炎附勢的天堂,是正義與民主的地獄。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去查一查1980年韓國的歷史,在此不多表,以免引起不必要……茶水表。  我相信每一個國家在每一個時代的階段上都是有極嚴重的缺陷的。這種缺陷對國家的發展非常致命。然而這種缺陷的治癒和改變永遠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胳膊擰不過大腿。但是,總需要有犧牲,有努力,有堅持。這些堅持與努力也許不可能改朝換代,但,它總是至於這個國家的一點點的改變。 黑夜中的螢火蟲努力燃燒,意義不在於照亮整個夜,而是,讓那些以為黑夜將是永恆的人看到另外的一種可能性,讓他們知道光是什麼。然後,才會有越來越多的光。  人生不可能永遠都有太陽,但是不能因為黑暗而放棄了對光明的努力與堅持。  這就像是影片中的宋律師。他不是絕對的正義者,他並不道貌岸然。他也是投機者,只是,他更有良心,更柔軟,更堅毅。  電影前半段塑造了他的人生——堅持不懈,永不放棄。他從一個司法中專出來搞水泥工,連飯都吃不起,到7年後買下自己親手塗水泥的公寓。這不是勵志的故事,這只是一個努力的投機者的際遇。本質而言,他和幾年前我朝的房地產中介的騙子沒什麼太大的區別。發一筆橫財,各種土豪功利主義者的嘴臉。 他也和大多數的成年人一樣,曾認為大學生與所謂的正義者都是他媽的傻逼中二腦子燒壞了。只是……他容忍不了的,是自己的良心受到排斥,自己一生所堅持的信念被打的粉碎,他的價值觀受到了拆卸。(當然,這裡導演處理的不好,全靠宋康昊的演技了……為宋點個贊)於是他毅然的決定,孤獨前行。  影片中辯護段落熱血異常,幾乎可以被拿進辯護戲的前十五來被無數次的引述。但,辯護的再精彩,再激動人心,再熱血,最終,還是皈依了現實。  因為世界是靈魂最大的頑疾。  世界並不會因為正義、熱血而改變分毫。它站在這些虛幻的辭彙的對立面,俯視著他們,看著他們一次次跌倒。每一個成年人都嘲笑著少年的憤怒與野心。妄圖改變世界,改變現實,何等可笑?  一個功利主義者,他的努力所謂幾何?他不明白,這一切很可笑甚至很可怕嗎?他明白。  他的努力,只是為了自己的一點點堅持和還沒有拋下的良心。他並不奢求一個100%絕對的勝利,但是,他沒有放棄為勝利的努力,這才是最動人的。  註定沒有結果這個概念是沒有錯的,人不能因為註定沒有結果姐放棄努力。  努力過,始終會有結果。 世界,和人,始終會因為你的努力而有那麼一點點的不一樣。 「因為國民不富裕就不能受法律保護,不能享受民主主義,這種說法我是不能接受的。」宋律師這麼說著。 正義是黑暗中努力燃燒的螢火蟲,雖然生命短暫,但是始終會有人看見,那是夜空中一個光。 雖然也許這些光比不上太陽那樣能改朝換代。 但是,他會讓黑夜做出點點的改變,然後,也許,他身後,會有很多光亮起來。 努力堅持,始終會有回報的 它也許不是錢,而是最終站在你身後的那些你連名字都不知道的人。 所以,看著宋律師身後站起的身影,心中熱淚上涌。 所有努力堅持奮鬥的不息的人 也許你這一次會失敗 但是你終究會因為你的執著 有所成就 也許,它並不是大多數人眼中那個意思 但,你的心明白那是什麼 《辯護人》給我們的啟示: 1、 胳膊擰不過大腿,一山還有一山高 2、 不能因為弱勢就放棄努力 3、 有固定的地方常去吃的人都是良心特別好的人 4、 全世界的國家在處理某些事情的時候的方法基本沒差別 5、 (接上條)但是料理善後的方法就千奇百怪,各顯神通了  6、 宋康昊的演技已經可以達到挽回導演失誤的地步了  7、 努力總是有回報的,不要因為沒結果而放棄努力  8、 星星之火,可不可以燎原我不知道,但一定有光做歷史的辯護人 2003年,《殺人回憶》,韓國國民影帝宋康昊用那雙一大一小的眼睛,注視著銀幕前方的觀眾,令人肺腑惆悵,江河翻滾。      如今,還是宋康昊,他依然大餅臉,仍舊是小眼睛,《辯護人》裡面,他在法庭上直面暴力機器,慷慨陳詞,怒斥法理不公,直言國家有病,煽情到極限。      這部《辯護人》,我認為比《恐怖直播》要好——後者同樣飽受好評,國內年輕觀眾更是群情激昂,恨不能在本土電影院里看到這般良心之作。      一來,《辯護人》有更多的歷史素材和依據,深度和厚重感都上去了。電影有閃回,也有往後的交代,時間跨度不小,但主體還是在為學生辯護上(韓國歷史上的「釜林事件」)。我是看完後一搜,原來《辯護人》改編自韓國前總統盧武鉉的個人經歷。而盧武鉉自殺一事,也曾引發李滄東拍攝了《詩》。      二來,片中有大量的衝突和激辯,放《雪國列車》裡面,這些話恐怕是主人公自掏心肺說出來,《辯護人》好就好在,它們不是主人公的自說自話,而是一番衝突,彼此陳述見解。應該說,宋佑碩也遭遇了「微斯人」的尷尬。他愛財,有人比他還愛財。有人選擇逃離,有人索性就是犬儒。總之,沒人願意跟獨裁體制對抗,有什麼比安心活命更重要呢。但《辯護人》完全擊碎了這些,電影說,要的才不是什麼道歉,是每個人都勇敢地站起來、衝出去。結尾的報上來名,好似把楊德昌《牯嶺街》的首尾部分給煽情處理化了。當宋佑碩選擇了為正義辯護,正義也慢慢站在了他這邊。   有人不免要想,這前總統題材,恐怕也是韓國主旋律吧。實際上,哪怕是謳歌民主自由,國電影並不會大吹大擂,而是直面曾經的黑暗不公、腐敗不化,那些醜陋、滑稽以及張狂的嘴臉,無疑跟獨裁者們站在了一起。《辯護人》不加掩飾地呈現了這些,有些嚴刑逼供的畫面,更是讓人如坐針氈。而所有這些暴力血腥,居然用太過真實的影像方式,令中國觀眾感同身受。   不消說,《辯護人》再次重演了韓國電影中常見的「歷史的人質」,宋佑碩不是主動選擇為學生辯護,他一番掙扎,做出了犧牲,是進步與保守的矛盾較量。宋佑碩這一方,有些人的目標也不是完全翻案,而是保護學生,但他們都在積極努力(哪怕有些表現得比較消極)。這些參差不齊的認知和力量,恰好是一個社會的真實寫照,有如此時此刻的中國。裡面出現了關於金錢財富與自由民主的討論,每個人都在設身處地為自己著想,而不是常人所想像的麻木。亦有痛心疾首的,為自己無法出力而怨恨。沒有人不想下一輩生活太平,只是有的人想著送到國外去,有的人不敢站出來。這樣的辯駁,太直觀了,扔到中國都正新鮮。      作為一個改編自真人真實的歷史題材,《辯護人》沒有出現真正的壞人,壞人也沒有被繩之以法,那些被洗腦的工具,其實是抽象的形象存在,是獨裁體制專制政黨的化身。《辯護人》以辯護失敗告終,卻以更加輝煌的方式贏得了勝利。因為,這是歷史留給世人的真相。     電影異常工整,剛好法庭前和法庭戲時間對半,宋佑碩是一步一步、連拉帶扯、被推著走上了辯護人的位置。如果只說感動,他依靠自我奮鬥,搬家不易,這是一個人、一個家庭的幸福。後來追求的民主自由、國家遠景,就是常人說的,更多人的幸福。宋為學生們辯護,也為兒女下一代辯護,沒有人希望這個國家如此糟糕。   片中出現靠海的窗(門),一處是世俗幸福的化身,面向大海,方正明亮。一處則是傾斜構圖,陰暗潮濕,象徵極權不公。不過,在吃重的法庭戲上,導演估計太為觀眾著想,《辯護人》的邏輯性跟合理性略顯欠缺。即,作為一部以法庭為主場景的電影,在法庭戲的拍攝上,《辯護人》並沒有表現出如前半段一樣的水準,用情太多。前半段的波瀾不驚和時空切換,令人感慨著小人物如何改變自身命運,並且成就個人生命。宋佑碩也沒有表現出太多的積極主動,更多是被情字所打動,而非自我蛻變。或許,這種降格化的處理,更能拉近與普通觀眾的距離。   倘若有一天,內地電影院出現《辯護人》這樣的電影,看到結尾處,我一定會站起來擊掌叫好。觀電影《辯護人》的感想 我小時候是個膽小的人,尤其害怕警察,因為常常被父母恐嚇:再鬧,再鬧小心警察叔叔來把你帶走。雖然在成長過程中看到的很多電影很多新聞塑造的警察都是正義的象徵,但這種恐懼還是一直持續到高中畢業,甚至在大學也略有殘餘,不知道是因為小時候長期的積累形成了條件反射還是真的就很怕警察。 後來我發現,我怕的不是警察,而是莫須有的罪名壓到了自己頭上和公權力的濫用傷害了自身利益。 借用其他人的評價:「這世界上有一種人是最為可怕的,就是認定自己是在用暴力聲張正義的人,比如影片中的警官車東英,特別是當他們所認定的正義在政府為背景的權力的支持下,手無寸鐵的公民用一個詞來形容就可以了,任人窄割。這種人從來不會少,不然為何坊間有「警察比流氓更像流氓」這種話。城管打人,暴力拆遷流傳多少年了,真的是屢見不鮮。」 而簡單來講,這部電影就是講了這樣的人和反抗者之間的對抗。但它最終還是塑造了一個優秀的反抗者。人生不可能永遠都有太陽,但是不能因為黑暗而放棄了對光明的努力與堅持。 這就像是影片中的宋律師。他不是絕對的正義者,他並不道貌岸然。他也是投機者,只是,他更有良心,更柔軟,更堅毅。 電影前半段塑造了他的人生——堅持不懈,永不放棄。他從一個司法中專出來搞水泥工,連飯都吃不起,到7年後買下自己親手塗水泥的公寓。這不是勵志的故事,這只是一個努力的投機者的際遇。本質而言,他和房地產中介的騙子沒什麼太大的區別。發一筆橫財,各種土豪功利主義者的嘴臉。 而電影的高潮則是在最後那半個小時的辯護。隨著不斷的了解深入,一個由權利堆砌的「真相」和「官官相護」的法庭逐漸出現在宋律師眼前,而宋律師也確實有勇有謀,依法辯論,舌戰群儒,每一句都擲地有聲、鏗鏘有力。在此借用一句,「國家,證人所說的國家到底是什麼?大韓民國憲法第一條第二項,大韓民國主權屬於國家,所有的權力都由國民產生,國家即國民。但是證人毫無法律依據,一味強調國家安保,就把國家鎮壓踐踏在了腳下,證人所說的國家只是強製取得政權的一小部分。難道不是嗎?你是讓善良無罪的國家生病的蛆蟲,軍事政權骯髒的幫手而已。」 這樣的辯護戲,完全算得上我看過所有的律政片中的前十了,但,辯護的再精彩,再激動人心,再熱血,最終,還是皈依了現實。並不是證據不夠,只是設定的「真相」就應該是這樣,相反,如果劇情真的讓宋律師翻案,這電影反倒索然無味了。 到這裡我不得不略提一下車東英警官的設定——一個獲得了國家嘉獎的警察,一個自身利益系在當權者而不是民眾身上的警察。最值得關注的是他走出法庭時昂首自傲的神情,像極了畏上欺下、完成了主子交下來的任務後的奴才。還有他臉肥體胖的身材,也不知道是不是隱喻了無限膨脹的公權力。 直到影片的最後,當全釜山144名律師中的99名都站出來為宋律師辯護時,才算是電影中民主運動的開始,才算是「想讓我的孩子們不要生活在因這種荒唐的事踩剎車的時代」的開始,才算是宋佑碩的勝利。 影評的最後,也算是巧合吧,在看這部電影之前剛好看完了《Legal High》的第二季,雅人大叔飾演的古美門律師在第九集也有一段關於民意的論述,剛好與這部影評說宣揚的民主主義相悖,而更偏向與對多數人暴政的批判,我引用醍醐檢察官和古美門律師的一段辯論—— 醍醐:真是迂腐啊。法律絕不是萬能的。彌補法律不足的是什麼?正是人心。因為犯罪的是人,裁決的也是人。順應大多數人的想法,使枯燥無味的法律充滿血性,才是人間正道。陪審員審判正是它的產物。本案中,人們做出的決斷,便是安藤貴和應當被處以死刑。為了使他們深愛的家人、朋友、孩子們健全的未來。這就是民意。 古美門:太精彩了。不愧是民意的代表人,醍醐檢察官,這番主張說得真是精彩。那好啊,那就判她死刑好了。安藤貴和確實是侵蝕社會的兇惡害蟲,必須加以驅除,因為下一個被她俘虜的可能就是你的丈夫,可能是你的戀人,可能是你的父親,也有可能是你的兒子,或者可能就是你自己。就判她死刑吧,雖然案發現場的目擊證詞真假未分,還是判她死刑吧;雖然沒有確切的證據能證明,從被告人家中查出的毒藥就是犯案的毒藥,還是判她死刑吧;雖然有證詞表明,現場掉有另外一個疑似毒藥的瓶子,都不用管,就判她死刑吧。證據證詞都無關緊要,誰讓她坐著高級進口車四處兜風,穿一身名牌,每天吃著魚翅肥鵝肝,所以判她死刑吧,這就是民意,這就是民主主義,多麼了不起的國家啊!民意就是對的,大家贊成的事全都是對的,那麼,大家使用暴力也無可厚非,群毆我的搭檔律師的事,因為是民意,
推薦閱讀:

一九四二影評
淺析希區柯克的懸念電影:以《驚魂記》為例 (驚魂記 影評)
《天下無賊》影評 比較
影評:《新龍門客棧》重映 為那個沒名沒姓的年代乾杯
影評:當尼采哭泣

TAG:影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