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中國的和合文化(第七節)
這是由中國國學文化藝術中心組編的《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叢書》中的《尚和合》編的送審稿。
本書版權歸「中國國學文化藝術中心」。其中《周易》《老子》《莊子》《論語》的解讀,引自《啟世箴言—我說周易》《究世恆言—我說老子》《觀世喻言—我說莊子》和《論語講案》。該書主要編撰工作由歐陽曉川完成。特此說明。
第七節 以和為貴的世用標準
1.察天道 與人和
夫明白於天地之德者,此之謂大本大宗。與天和者也,所以均調天下,與人和者也。與人和者,謂之人樂;與天和者,謂之天樂。……以虛靜推於天地,通於萬物,此之謂天樂。天樂者,聖人之心以畜天下也。(《莊子·天道》)
子墨子言曰:今天下之所譽善者,其說將何哉?為其上中天之利,而中中鬼之利,而下中人之利。(《墨子·非攻》)
農夫朴力而寡能,則上不失天時,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廢。(《荀子·王霸》)
【釋義】莊子說:大凡明白了天地之德,也就把握了萬物根本。與天道吻合,也就能平等協調天下,而能與人和諧融洽。與人和諧,稱為人樂;與天和者,謂之天樂。用虛靜無為推演天地、通曉萬物,就叫天樂。天樂,是聖人用來治天下的法則。墨子說:當今天下所讚美的,該怎樣說呢?這就是上能符合上天規律,中能符合神奇法則,下能符合人的要求。荀子說:農作的民夫除了敦樸儘力耕作,缺少其它生存技能,就需要上不錯失天時,下不耽擱地利,中還需人際協和,才能百事不廢弛。
《周易》提出天道、地道、人道的「三才」觀,諸子立足功利角度認識天地人的和合關係,這就有了「天和地和人和」的作為理念。
2.天時地利人和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丑》)
天時,地利,人和,三者不得,雖勝有殃。(《孫臏兵法·月戰》)
【釋義】孟子說:用兵之道,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孫子說:天時、地利、人和都沒有,即便勝利了也會有禍殃。
孟子強調「人和」的重要性,是突出用兵的「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孫子強調戰爭不可師出無名。
[按]孫臏(生卒年不詳),原名不詳,因臏刑而稱孫臏,出生於阿鄄(今山東陽谷縣與菏澤市)之間,唐代孫壬林自述碑文載孫臏為衛武公之後,戰國初期兵家著名人物。孫臏與龐涓同師於鬼谷子,被已投奔魏國為將的龐涓加害,而入獄受臏刑、黥刑,後被齊使救走,前342年魏再戰趙,孫臏再圍魏救趙,龐涓回師被誘入馬陵,中箭自刎。其著《孫臏兵法》又稱《齊孫子》,自《隋書·經籍志》便不載,1972年,臨沂市銀雀山漢墓出土竹簡本《孫子兵法》《孫臏兵法》,整理為上下編30篇。
3.和能久
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老子》23章)
天地違其和,則能天能地,而不能久。人違其和,則能得能失,而不能同。(王夫之《老子衍》)
【釋義】老子說:狂風不可能持續一整天,驟雨也不可能持續一整天,誰能主宰這個呢?唯有天地。天地尚且不能決定天氣突變事態的久長,又何況人呢?王夫之解釋說:天地違反平衡常態,雖然還是天地,但反常狀態不能長久。人違反和諧常態,雖然有得有失,但不能和同。
以天地自然之道推理人世應然之道,是中國古賢的基本思維方式。老子深入淺出,說明異常不能久的常識。王夫之反推其中道理,指出和諧為自然與人際的常態。
4.和實生物
夫和實生物,同則不繼。以他平他謂之和,故能豐長而物歸之;若以同裨同,盡乃棄矣。故先王以土與金、木、水、火雜,以成百物。(《國語·鄭語》)
【釋義】周幽王九年(前773),太史伯回答鄭桓公說:萬物之間實現了和諧,就可以生長發育,假如完全同一,也就無法發展繼續。以各物之性發揮各物之長就叫和,也就能夠促進萬物生長而各有所歸;如若用各自的相同來補益相同之處,萬物個性也就全拋棄了。所以,先王憑藉土與金、木、水、火相互滲透影響是原理,用來成就萬物。
鄭桓公與史伯討論周王朝之弊,史伯說周王危殆於「去和而取同」,爾後說了「和實生物,同則不繼」這番道理,闡說君王「和而不同」的應然治道。「和實生物,同則不繼」揭示了一個真理:和諧是創造事物的原則,完全同一則難以為繼。
5.和為貴
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論語·學而》)
【釋義】有若說:「禮的施用,以和為可貴。古代君主的治道,這一點尤為最可貴,小事大事都遵循和的道理去做。有行不通的時候,只知為了和去求得和,不用禮來節制,也是不可行的。」
人際應和諧,這是人類自身發展而來的應然之理,古賢也多有認識。孔子的弟子有若提出「和為貴」理念,是作為禮治的要求與目的。
6.中和謂至德
中者,天地之所終始也;而和者,天地之所生成也。夫德莫大於和,而道莫正於中。中者,天地之美達理也,聖人之所保守也。(董仲舒《春秋繁露·循天之道》)
和謂之至道,中和謂之至德。中和,天下之理得矣。(石介《徂徠石先生文集·卷十八·送龔鼎臣序》)
道以中和為德,以不和相剋。是以天地合和,萬物萌生,華英熟成;國家合和,天下太平,萬姓安寧;室家合和,父慈子孝,天垂福慶。賢者深思念焉,豈可不和!(《正一法文天師教戒科經》)
【釋義】董仲舒說:中,中正平衡,是天地變化演進的核心。和,和諧互動,是天地化育萬物的根本。所以,功德之大不能超越和,而道恰恰就在於中。中,是天地的至理,聖人也就保全恪守它。石介說:和可以說是至理大道,中和可以說是上善至德;懂得中和就知曉了天下的根本道理。正一法文天師說:道,以中和為美德,以不和為有害。因此,天地和合,就萬物萌生,榮華繁盛;國家和合,就天下太平,百姓安寧;家庭和合,就父慈子孝,天倫福慶。賢者十分思念它,怎麼可以不和呢?
中華古賢認為是自然天道的最高境界,是中和,即以中正之德平衡,以和諧之心互動。
[按]①董仲舒(前179-前104),西漢廣川郡人(今屬河北衡水市),出生於藏書世家。漢景帝時為博士,設壇講學,弟子眾多;武帝時舉賢良,因「天人三策」被重用。他據《公羊春秋》說事,以易學思想貫通儒學,提出「天人感應」說,構建了一個「君權神授」學術體系,促成「獨尊儒術」而成為正統思想。《春秋繁露》是其代表作。②石介(1005-1045),字守道、公操,北宋兗州奉符人(今山東泰安),家居徂徠山下,故稱徂徠先生,官至太子中允。建泰山書院、徂徠書院,講學「重義理,不由註疏之說」,創「泰山學派」,開宋代理學先聲,與胡瑗、孫復並稱「宋初三先生」。
7.中行有德
子曰:「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論語·子路》)
子曰:「鄉愿,德之賊也。」(《論語·陽貨》)
【釋義】孔子說:不能得到合乎中道的人在一起,必定是狂激、狷潔的人吧!又說:鄉鄰中貌似謹厚的老好人,是道德的禍害。
中,不是無原則的折中,而是以大是大非為前提。孔子提出這個理念,一開始就明確了這一點。
8.宥坐之器
孔子曰:「宥坐之器者,虛則欹qī,中則正,滿則覆。」(《荀子·宥坐》)
【釋義】孔子說:宥坐這種器具,不盛水時是斜卧的,水居中時是豎立的,水裝滿後會傾覆。
欹器,是一種橄欖形的特製陶器,由於它的特殊功能,常被君主置於座位右側,用作警示,故又稱為宥坐之器。
9.和如羹
和如羹焉,……聲亦如味,……若以水濟水,誰能食之?若琴瑟之專一,誰能聽之?同之不可也如是。(《左傳·昭公20年》)
【釋義】和,好比羹湯,音樂也像味道。如果只用水做湯,誰能吃?如果琴瑟只有一個聲音,誰能聽?同,不可以的道理也在此。
齊侯與晏嬰討論和與同之異,晏嬰用羹湯和音樂為喻,進行了生動的闡說。
[按]《左傳》,全稱《春秋左氏傳》,相傳由春秋末年魯國史官左丘明據魯國國史《春秋》編成。《左傳》是中國第一部敘事詳細的編年史著作,起自魯隱公元年(前722),迄於魯哀公二十七年(前468),主要記載了東周前期254年間各國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文化方面的重要人事,是研究先秦歷史的重要文獻,儒家《十三經》之一。
10.中庸為德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禮記·中庸》)
故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溫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禮。(《禮記·中庸》)
伊川先生曰:「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中也者,言寂然不動者也,故曰天下之大本;「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和也者,言感而遂通者也,故曰天下之達道。(呂祖謙《近思錄·卷一道體》)
事之中節者皆謂之和,不獨喜怒哀樂之發一事也。(楊樹達《論語疏證》)
【釋義】《禮記》說:喜怒哀樂之情沒有發泄出來,就叫「中」;表現出來全都切合節度,就叫「和」。「中」是人人應具有的本性,「和」是大家應遵循的原則,達到「中和」境界,天地就各在其位,萬物就生長繁盛。因此,君子尊崇道德修養而追求學問,達到廣博又窮盡精微;終極高深又奉行中庸,溫習已有知識又收穫新知識,誠心誠意崇奉禮節。程頤解釋說:「中」是指言表不喜怒形於色,「和」是指感知能通達於理,所以說,這是天下的至理大道。楊樹達說:凡事能夠切合節度,都可稱為「和」,即不只是依喜怒哀樂的情緒來左右任一事理。
《禮記·中庸》說中和之道,是指人遇事要善於控制個人情感,凡事合乎事之情理的節度。並認為這應為人際交流的基本準則。
[按]①呂祖謙(1137-1181),字伯恭,世稱東萊先生,為區別伯祖呂本中,又稱「小東萊先生」,祖籍壽州(今安徽鳳台),南宋婺州人(今浙江金華),呂夷簡五世孫、呂大器之子。曾任直秘閣、主管亳州明道宮。主張明理躬行、學以致用,創「婺學」,與朱熹、張栻並稱「東南三賢」,有《東萊集》傳世。②楊樹達(1885-1956),字遇夫,號積微,近當代長沙人。
11.和而不同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
君子立身,和而不同。(《明史·余懋學傳》)
和而不同,亦猶天地分而其德合;山澤乖而其氣通;日月殊行在,在照臨而相望;寒暑異數,於化育以同功。則知質本相違,義常兼濟。(《范文正公集·別集》卷3)
【釋義】孔子說:君子能夠協和卻不求相同,小人求相同卻不能協和。余懋學說:君子立身,可以協和,不能苟同。范仲淹說:和而不同,猶如天地有區分而德性相吻合,山澤各異但氣息相通,日月各殊卻運行同在且光照彌望,寒暑異時但對化育卻是同功。可見,知曉本性雖不同,但功用常常相互濟助。
和而不同,是人際關係的君子之則。和,不是附和,而是既保持人際和諧,又不喪失自我。
[按]①余懋學(1543—1599),字行之,號中宇,明朝江西婺源縣人。官至南京戶部科給事中,上書彈劾張居正被斥為民。後復職,卒而為赴任,追謚恭穆。②范仲淹(989—1053),字希文,謚號文正,又稱范履霜,北宋蘇州吳縣人(今蘇州市),祖籍彬州(今陝西彬縣)。宋仁宗曾任參知政事(相當副宰相),推行「慶曆新政」,因保守派反對,被貶陜西四路宣撫使,後赴潁州途中病死。有《范文正公集》傳世。
【現實意義】
和,作為一種政治理念,始於孔門的有若(字子有)。有若的思想源於孔子,孔子的觀念源於《尚書》。《尚書》之「和」,是聖賢之治所追求的聖治境界:「百姓昭明,協和萬邦。」(《堯典》)孔子賦予了哲理境界,認為「和」是君子的應有之德,《論語·子路》載子曰:「君子和而不同。」有若則上升為政治理念,視為禮治的最終衡量標準:「禮之用,和為貴。」(《論語·學而》)
子有說「和為貴」,是針對禮治的功用而言的,即凡事按照禮治規定,用以維護等級制度的和諧。然而,隨著東周的禮樂崩毀,西周那套繁瑣苛嚴的禮規及其政治色彩,日漸簡化與淡化。這一點,從齊國大臣晏嬰對孔儒的批評可以看出來。《史記》等史籍記載,孔子35歲出走齊國,得齊景公賞識,欲封田,被晏嬰勸阻。晏嬰數落理由,並說:周禮樂衰微已久,孔子卻把禮節搞得很繁瑣,沒人學得來,不是教民的好辦法。
和為貴,傳承下來,早已走出原來的禮治狹隘,成為中國人的普遍信條,成為指導社會關係、人際交往的一句口頭禪,甚至是一種自覺意識。
和為貴的民族意識,首先體現了顧全大局的理念。一個家庭,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最大的大局就是「和」的局面,最可貴的局面就是和諧的生態環境。和諧,是發展的前提條件,也是發展的最終目的。因此,「和諧」是作為國家價值寫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和為貴的意識,還體現了統一思想的原則。中國歷經夏商周,秦始皇一掃六合而統一中國,漢武帝罷黜百家、漢章帝頒行五經而一統思想。以儒家思想為主脈的中國傳統文化儘管有不少需要剔除的糟粕,但歷兩千多年浸染,它已經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深刻影響著炎黃子孫,構建了各民族大和合的盛世中華。
和為貴的意識,還體現了積極疏導的方法。堅持教化,積極引導,形成良俗,一直是被認為是聖賢治政的良方。這一點在《周易大象傳》早已說得十分清楚:「先王以省方觀民設教」,「君子以教思無窮」「以常德行習教事」,「振民育德」「定民志」「左右民」,而「保民無疆」。
和為貴,是以良德善風的教化為前提,決非淪落為毫無善惡美醜的「鄉愿」,即無原則的一團和氣。立足於此,子有之言可為法:「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推薦閱讀:
※【詩詞文化】詩中自有養生道
※[i·寧德] 在蕉城,最值得去的古鎮,你都去過嗎?
※圓桌派
※「哈爾濱」的地名是怎麼來的?
※為什麼在道德上,人們通常認可沸煮螃蟹龍蝦,而不認可沸煮貓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