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批評多孩子易犯錯

家長批評多孩子易犯錯
來源:十堰日報
秦楚網訊(十堰日報)記者黨立傑 「真是氣死我了!這娃子太膽大了,居然敢偷錢,並且一次性偷了100元。要不是這次偷得多,我根本不知道。打罵之下,他『招供』這不是第一次了,之前還曾從我包中拿過二三十元……」近日,吳女士被11歲的兒子「偷錢」一事深深苦惱著。 記者了解到,吳女士的遭遇絕非個案,本報今年就曾接到多起家長的類似反映。孩子悄悄拿錢,是家庭教育的缺失還是孩子成長的偶然?如何看待這一現象?日前,記者就家長普遍關心的問題採訪了茅箭區實驗學校黨委書記、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專家王良炳。 孩子「偷錢」家長要反思 聽完記者的疑問,王良炳首先指出:「11歲的孩子屬未成年人,其行為只能是私自拿錢,千萬不能定性為『偷』,更不能罵孩子是『賊』。一字之差,極可能會摧毀孩子的未來。」 王良炳介紹,在處理孩子私下拿錢這件事情上,不少家長採用的是先打罵、後說理的教育。這樣做一定要把握好度,打罵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反而會影響親子關係,更不利孩子的成長。 那麼,孩子「偷錢」之後,家長到底究竟該如何面對? 王良炳說,根據現象心理學分析,吳女士的孩子「偷」錢其實是尋求自我的一種表現。出現此現象的孩子,多數與父母的不當教育有關。比如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尤其是幼年時期,家長對孩子的行為總是採取批評式教育,極少讚揚,這樣會在孩子心中留下陰影,會讓孩子覺得 「我無能、我不行」等不良心理暗示。伴隨孩子的成長,這種潛意識為了表明自我,就會出現偷錢、逃學、多動等行為。 王良炳說,未成年孩子出現種種不良行為,作為家長首先要反思自我。比如吳女士完全可以先冷靜下來,然後這樣告訴孩子,「你拿了100元錢,肯定有你的道理,媽媽不責怪你,但你知道嗎?私自拿錢的行為是不對的,媽媽相信你一定會改」。 王良炳還認為,多數家長喜歡給孩子講很多道理,其實這不管用。真正管用的是先站在孩子的立場替孩子說話,然後僅需一兩句淺顯易懂的點撥就行了。王良炳提醒,在平時的教育中,一定要注意多肯定孩子的行為,多給孩子信任,整日把孩子的錯誤行為看在眼中的家長 (老師)絕不是稱職的家長(老師),這隻會招致孩子犯更大的錯誤。 讓孩子在勞動中走向成長 王良炳分析,孩子「偷錢」現象之所以非常普遍,除了家長教育不當外,還包括家長習慣用金錢滿足孩子的一些需求有關,比如孩子要什麼買什麼,孩子成績考得好用金錢獎勵等,孰不知這種方式,極易滋生孩子對金錢的擁有慾望。 王良炳建議,家長應該讓孩子明白錢是勞動所得,讓孩子學會用自己的勞動得到應得的一部分。比如,讓孩子幫家長打掃衛生、洗碗、整理衣服、倒垃圾等,這樣簡單的家務可以分配給孩子,讓其每個星期通過勞動有固定的零花錢。懂得了勞動的辛苦,孩子自然會明白錢不能隨便拿。 其次,家長要做理財榜樣,可以當著孩子的面對家庭收入支出進行比較詳細的記錄。這樣做,一方面可以培養孩子良好的理財習慣;另一方面,孩子知道自家的經濟情況後,易養成合理的用錢意識。

推薦閱讀:

是人就會犯錯,學會原諒,就是佛
出軌沒被發現等於沒犯錯?
沖奶粉,你犯錯了嗎?
犯錯誤也是一種學習方式
上帝一發笑,川普就犯錯,貿易戰實際上是個玄學問題

TAG:孩子 | 批評 | 犯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