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述評:乙肝「健康帶毒」是真健康嗎?

不久前,大連市第六人民醫院多學科會診時,遇到了這樣一位患者:男性患者70歲,乙型肝炎病毒攜帶史30餘年,就診前未進行過規範的定期體檢。目前,經檢查診斷為「慢性乙型肝炎、活動性肝硬化失代償期、原發性肝癌、肺多髮結節,考慮轉移癌」。結合患者自身情況和病情,專家認為:患者不適宜進行外科手術,建議肝功能穩定後,考慮介入治療。

讓專家們感到遺憾的是:這位患者在知道自己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30多年時間裡,從未進行過規範的體檢和相關治療,導致未能及時發現病情變化而錯失了最佳治療時機。為什麼明知「乙肝病毒攜帶」多年,卻從不進行檢查呢?這位患者說,以為只是攜帶病毒,不是真正患肝病,大家都說這是「健康帶毒」,所以,就沒有理會。

很多人常說的「健康帶毒」,真的不用理會嗎?大連市第六人民醫院的蒲春文主任醫師為您解疑。

「健康帶毒」是真健康嗎?

蒲春文主任醫師告訴我們,常被老百姓稱為「乙肝病毒健康帶毒」的說法,其實是不科學不嚴謹的。所謂的乙肝病毒攜帶者分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攜帶者和非活動性乙肝表面抗原(HBsAg)攜帶者。前者除了HBsAg等指標是陽性的,HBV病毒也是陽性的,後者僅有HBsAg陽性。儘管一般情況下,乙型肝炎病毒(HBV)攜帶者沒有癥狀,各項肝功能檢查也正常,但只要感染了乙肝病毒,這種平衡就可能在某個時間被打破。只有極少數的乙肝病毒攜帶者可能出現自然轉陰的現象,多數患者會出現肝功能異常的情況,發生慢性基礎上的急性發作,還有的人可發展成肝硬化或原發性肝癌。因為發生肝功能異常時,病情的癥狀比較隱匿,不容易發現,所以定期體檢非常必要。

「乙肝病毒攜帶」真的無需理會?

蒲春文主任醫師介紹,很多人對於乙肝病毒攜帶有一個大的認識誤區,即認為「病毒攜帶者很安全」,所以患者往往不重視定期隨訪,以至於部分攜帶者10年或20年後進展為肝硬化、肝癌,甚至到肝癌晚期才被發現,因而失去了最佳的治療時機。在中國,95%的肝癌患者都具有不同的肝病背景,也就是說95%的肝癌都是由包括乙肝、丙肝、脂肪肝、藥物性肝炎等肝病逐步進展來的。

那麼,怎樣對待「乙肝病毒攜帶」呢?

慢性乙肝病毒攜帶者因處於免疫耐受期,一般不推薦抗病毒治療,但相當一部分免疫耐受期患者,在成年後隨著免疫耐受的打破會出現肝炎活動。對於年齡超過35歲、有肝癌家族史的高病毒載量患者,需要考慮抗病毒治療。

非活動性HBsAg攜帶者,也不推薦抗病毒治療,但因其有發展成HBeAg陰性慢性乙型肝炎的可能,且有發生肝癌的風險。

所以,乙肝病毒攜帶者必須嚴格隨訪,建議每6個月進行血常規、肝功能、病毒學、乙肝標誌物定量檢測、甲胎蛋白(AFP)、超聲和無創肝纖維化檢查等,若符合抗病毒治療指征,應及時到專科醫院進行系統的治療。對於肝功能異常的乙肝病毒攜帶者來說,更需要積極進行治療,避免疾病進展。

哪些人需要定期檢查呢?

我們常說的肝癌高危人群要定期進行檢查。肝癌高危人群包括肝炎病毒感染者、進食被黃曲霉毒素污染食物人群、長期酗酒者、藍綠藻類毒素污染水的飲用者、其他肝臟代謝性疾病以及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患者等;男性≥40歲或女性≥50歲的乙肝、丙肝感染者,以及有肝癌家族史的人群,一般每隔6個月進行一次超聲檢查和肝功檢查等。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慢性肝炎患者,一般每隔6個月進行一次彩超檢查,肝硬化伴結節的患者,最好3個月就進行一次彩超檢查,因為有的患者肝硬化結節短期就有惡變的圖像改變。

「全國肝膽病諮詢專家」、大連市第六人民醫院、蒲春文主任醫師供稿

為大力加強肝膽病防治,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科學技術普及部、吳階平醫學基金會、人民日報社人民網、健康報社四家單位共同主辦的「健康中國-肝膽病防治行動」現已啟動。「肝膽相照」平台是「健康中國-肝膽病防治行動」的互聯網服務載體,為廣大肝膽病醫生提供慢病隨訪、公益解答、科研申報、臨床指南、臨床計算工具等服務,讓公眾遇到肝膽病問題時能找到真正的專家、得到正確的信息、接受正規的診療服務。

網址:www.igandan.com

微信公眾號:肝膽相照公益行動,關注之後點擊菜單中APP下載,可下載「肝膽相照」專家版和患者版。

推薦閱讀:

「乙肝發病者」與「乙肝病毒攜帶者」在傳染性上有區別嗎?
抗病毒治療乙肝,發生耐葯不要怕,如何換藥都在這篇文章
乙肝患者肝臟血管瘤如何治療
世界,請溫柔對待乙肝媽媽!
初次治療乙肝用一線葯(恩替卡韋、替諾福韋)反而更划算

TAG:健康 | 專家 | 乙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