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現代化「十強」國家誕生
【字型大小大中小】 【我要列印】 【我要糾錯】【Email推薦:】 【收看新華手機報】新華網北京1月28日電(李斌 楊文婷)日前在此間公布的《中國現代化報告2007》在對有關數據進行分析後提出,2004年,第二次現代化指數排名世界前10名的國家是:瑞典、美國、丹麥、芬蘭、日本、瑞士、澳大利亞、德國、比利時和英國。2004年,在參加評價的131個國家中,瑞典等24個國家進入第二次現代化,中國等97個國家處於第一次現代化,緬甸、坦尚尼亞、中非、衣索比亞、查德、獅子山等10個國家仍然處於傳統農業社會,沒有進入現代化行列,有些少數民族仍然生活在原始社會。「2004年的世界是一個非常不平衡的世界。世界現代化的國際競爭是非常激烈的。」中國現代化戰略研究課題組負責人何傳啟說。2004年,瑞典等20個國家屬於發達國家,義大利等25個國家屬於中等發達國家,中國等40個國家屬於初等發達國家,印度等46個國家屬於欠發達國家。從1960年至2004年,有20個國家在世界現代化的進程中「地位」發生了變化。日本、芬蘭、義大利、愛爾蘭、韓國、約旦、沙烏地阿拉伯、波札那和中國等9個國家地位上升,其中日本、芬蘭、義大利、愛爾蘭從「中等發達國家」變成了「發達國家」,韓國從「初等發達國家」變成了「發達國家」,中國從「欠發達國家」變成了「初等發達國家」。俄羅斯、羅馬尼亞、南非、委內瑞拉、牙買加、蒙古、剛果共和國、斯里蘭卡、緬甸、辛巴威和尚比亞等11個國家地位下降。報告指出,世界現代化的地理分布不平衡,世界五大洲的平均現代化水平是不同的。相對而言,歐洲和北美洲水平比較高,南美洲和亞洲相當,非洲比較落後。第二次現代化指從工業時代向知識時代、工業經濟向知識經濟、工業社會向知識社會、工業文明向知識文明的轉變過程及其深刻變化,其特點是知識化、分散化、網路化、全球化、創新化、個性化、生態化、信息化等。
重慶等11個地區第一次現代化水平排名上升日前在此間公布的《中國現代化報告2007》在對有關數據進行分析後提出,在中國地區第一次現代化排名中,2005年和2004年相比,重慶、內蒙古、寧夏、廣東等11個地區全國排名上升,湖北、湖南、山東、陝西等9個地區全國排名下降。2005年,中國34個省級地區中,香港、澳門和台灣已經完成第一次現代化;北京等7個地區第一次現代化實現程度超過90%,福建等14個地區第一次現代化實現程度達到80%至89%。我國生態現代化面臨十大挑戰中國現代化戰略研究課題組27日發布的《中國現代化報告2007》指出,在21世紀前50年,中國生態現代化面臨十大挑戰。這十大挑戰分別是:提高全民現代生態意識,加速從物質社會向生態社會轉變;加速經濟發展模式的生態轉型,提高經濟生態化水平;加速消費模式的生態轉型,鼓勵綠色消費;制定國家能源戰略,防止能源危機的劇烈爆發;建立長效預防機制,降低自然災害的影響;建立生態補償機制,讓現代化惠及全體國民;建設環境責任制;充分利用全球化的機遇,開發國際資源和市場;落實《全國生態環境建設規劃》,加速西部地區的生態現代化;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中國生態現代化將在2050年達世界中等水平中國現代化戰略研究課題組27日發布的《中國現代化報告2007》提出了中國生態現代化的戰略目標:2050年前後達到生態現代化的世界中等水平,實現經濟增長與環境退化的絕對脫鉤,基本實現生態現代化,生態現代化水平進入世界前40名。報告預計,如果這一目標能夠實現,中國經濟發展與環境退化將完全脫鉤,人居環境質量將達到主要發達國家水平;安全飲水和衛生設施普及率、城市生活廢水和廢物處理率、工業廢水和廢物處理率基本達到100%,資源和物質生產率提高10到30倍;全國60%人口擁有環境幽雅的綠色家園,60%城市擁有國家一級標準的空氣質量。《中國現代化報告2007》建議我國建立三大生態制度報告建議,應根據生態學原理和中國生態系統特點,劃分我國的生態系統功能服務區。在國家自然保護區、生態功能保護區(水源保護區、濕地保護區等)、風景名勝保護區、文化遺產保護區、海洋環境保護區、生物多樣性保護區、國家各類公園、各地區的自然保護區等地區,建立生態補償機制。在中央、省和市級財政建立三級生態補償基金,研究制定科學合理的生態補償機制,確保各級保護區的當地居民,能夠達到國家或所在省市的平均生活水平;而且生活水平能夠與國家平均水平或所在省市的平均水平基本同步提高。同時要預防依賴心理的發生。
推薦閱讀:
※看完《摔跤吧爸爸》,為啥想誇誇我們的黨?
※美國記者問會否提前總統選舉 普京:哪個國家的?
※民族問題:構建現代國家的「一道坎」
※異鄉拼搏:「難道我們給國家惹亂子了嗎?」
※天下大亂 川普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 激怒中東國家 | 檀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