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菩薩戒本經講記2

諸大士!此四波羅夷法,是菩薩摩得勒伽和合說。  底下是正列戒相,把戒相一條條的標出來,這一科意又分二科,一、說四重戒,二、說四十一輕戒,在四重里分三科:一、總標,二、別列,三、結問。現在這本子是受了菩薩戒的人半月要誦的,和梵網菩薩戒本有一點不同,那裡沒有誦戒儀規,這裡有,是總標。諸大士是誦戒的人稱共同誦戒的人,大士即大人,發了菩提心的人都是大人,不是普通人了。這四條波羅夷法,在比丘戒里也用波羅夷的名,唐玄奘譯的是叫他勝處,波羅夷翻成中國話叫棄罪,就是犯了這四條就永久被丟棄在佛法大海之外,佛法像大海一樣不容死屍,有什麼動物屍體都會漂到岸上,又翻成飢餓,因為犯這四條戒時違背了殊勝微妙的善法也翻成墮罪,即犯了這四條罪就墮落到三惡道受苦了,又翻成重罪,犯了這四條罪以後,這個罪不容易滅除,而懺悔也很難除去這重罪。摩得勒伽,翻成中國話是本母又翻成智母,母是能生,即能生出智慧,所以叫智母,本母-本就是母,就是根本。你按著修行能生出無漏道業,也就是能生智慧的意思。菩薩的經律論的論藏能闡揚佛法的甚深義,能開示佛法的真義,我們如果能用心的學習,就能令我們生出智慧的就叫智母或本母。這是約功能上說的,所以摩得勒伽又叫智母,也就是阿毗曇,經教的修多羅,律叫毗奈耶,所以摩得勒伽也就是這個意思。菩薩摩得勒伽就是瑜伽師地論,這四波羅夷就是出在瑜伽師地論里。和合說是誦戒時要這樣說,即大家和合沒有爭論,彼此之間都很和氣,沒有問題,這時我們才能夠說戒,戒是和合說的,這是總標,把四波羅夷總標出來。以下是別列:把四波羅夷一樣樣的列出來。自贊毀他戒第一若菩薩為貪利故,自嘆己德,毀呰他人,是名第一波羅夷處法。  五戒及比丘戒都列出了殺生、偷盜、淫慾、妄語四條重戒,但菩薩戒所列的四重跟那些不一樣,而是另有一說法,這是什麼原因?如果是在家居士受菩薩戒,一定是受三皈五戒了,然後才可受菩薩戒,要是出家的一定要受了沙彌、沙彌尼戒、式叉摩那戒、比丘、比丘尼戒之別戒法,然後再進受菩薩戒的。因為在你受的戒里就有不殺生、不偷盜、等四條戒,所以這裡不說了,但在小乘佛教里犯了殺盜淫妄是不可以懺悔的,千佛出世不通懺悔的,是那麼嚴重的,但是在菩薩戒的這四條,自贊毀他,慳惜財法,嗔不受悔,謗亂正法是可以懺悔的,就是犯得很嚴重也可以重受,所以和殺盜淫妄的四重不一樣。  若菩薩是已經受了菩薩戒的人,發無上菩提心的人,這時就可稱為菩薩了,若菩薩即犯戒的這個人,為貪利故,是說犯戒的動機,毀謗別人,讚歎自己是為了貪著利養,名聞功利恭敬等事情,自己心裡有這種企圖貪這個利養,如何得到這個利養?就是自嘆己德-自己讚歎自己的功德,即我有什麼修行特別的功德,坐禪得了禪定了,或得了聖道了,這就是自嘆己德,他說的不真實還犯妄語戒,自己讚歎自己的功德能令別人對他生起恭敬心。毀呰-毀謗,別的人有道德有名聞利養,這些利養都歸到他那兒去,所以我不舒服,就破壞他的名譽,使別人不恭敬他了,我讚歎自己有功德,人家都來恭敬我了,使這些名聞利養都歸於我,目的就是為了貪利故。如果你不是貪利,沒有了這種心,那就不稱成第一波羅夷的處罰,或者只是謗毀他人而沒有讚歎自己也沒有貪利的動機,那就不在重戒的範圍了。  這條戒的動機是又為貪利又自贊己德,又毀呰他人,這就叫第一波羅夷處法,菩薩是發了廣大菩提心廣度一切眾生,利益一切眾生的人,不是傷害別人,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現在給別人造成痛苦來利益自己,這是和自己的菩提心相違背,不是菩薩應有的行為,所以是第一波羅夷處法。慳惜財法戒第二若菩薩自有財物,性慳惜故,貧苦眾生,無所依怙。來求索者不起悲心,給施所求。有欲聞法,吝惜不說,是名第二波羅夷處法。  若菩薩自有財物-如果菩薩自己擁有很多的金銀財寶,但久遠以來養成慳吝的性格而愛惜財寶,如房地產、鈔票、穀物等,他對這些非常愛著、吝惜,不肯送給別人。貧苦眾生,無所依怙-貧窮又苦惱的眾生,生活困難沒有什麼依靠。依怙-生活所需要的東西是你所依賴的,而這人沒有資生所需的財物,伶仃孤苦,沒有人照顧,所以無所依怙。這表示是值得同情的。這個人來到有財富的人這裡,向菩薩要求請他幫忙,而這位菩薩生不起悲心沒有同情心,如果生起悲心就會施捨給他所需求的財物,現在不起悲心給施所求,就是吝惜;這段指財布施的慳惜財法,吝惜財物而不肯布施。下面是求法-有欲聞法,吝惜不說。有的人有這種誠懇心想要聽聞佛法,對佛法有歡喜心,想要請菩薩為他開導講說佛法,這句話表示這個人有資格聽聞佛法的,如果是一位不可理喻的人,就另當別論了。吝惜不說-這位菩薩吝惜佛法,吝惜不說表示他通達佛法,但就是吝惜不肯說給人家聽,還要保密似的,如果你不懂什麼是佛法,人家請你來開示佛法,你不為他開示,這不算犯戒。  在經典上有個故事說:有一位老比丘出家很久,有五百位比丘來教導他學習佛法,但他總是學不會,所以這五百位比丘都輕視他,有一天,這國的國王要請他們去應供,這五百位比丘告訴老比丘說,你太笨了,都不懂得什麼是佛法,你到那裡對我們都不光彩,或者國王有什麼請問你都不能回答時,大家豈都沒面子了,所以你不要去,我們五百人去就好。  這位老比丘也就只好回去了。回去後,心裡直想,我出家很多年到現在都學不會,還受到人家輕視,乾脆不要活了,死了算了,就到後面樹下拿條繩子準備弔死,就在這時候佛來了,佛問他,你幹什麼?他看到佛來了就很歡喜,也很慚愧。佛說:你有罪,你知道嗎?你在迦葉佛時代是位三藏法師大比丘啊!為什麼你現在這麼笨?因為你吝法,人家問你你都不肯教,所以你今生一無所知,你愚痴啊!佛就呵斥他,佛呵斥他之後又向他開示,當下就得了阿羅漢果,所以以前的善根沒有白栽培,是業障障住了,所以佛告訴他,你現在到王宮去應供還來得及,你去時到上座去坐,那麼他就很歡喜,大阿羅漢的境界就是不一樣,他去了就到上座坐了下來,這些比丘看他坐上座,心裡很著急,罵他這麼笨還敢坐上座。但是在國王面前不敢出聲,過了一會兒,應供完了,這時大家要給國王祝願的,這時大家替他著急了,但是他的法語,說得很好,一句一句的說得有力量,這五百位比丘大為吃驚。所以吝法不說是名第二波羅夷處法。嗔不受悔戒第三若菩薩,嗔恚,出粗惡言,意猶不息,復以手打,或加杖、石,殘害恐怖,嗔恨增上;犯者求悔,不受其懺,結恨不舍,是名第三波羅夷處法。  若菩薩內心裡憤怒,或者有人得罪他,而不接受人家懺悔。假設受了菩薩戒的人,他心裏面嗔恚,這個嗔就是憤怒的意思,但是也有一點想要傷害對方的動機,所以這個對於受了菩薩戒的人是不應該有的。當嗔這種煩惱現起來時,還不知道自己不對,就出粗惡言,可能對方對他有所傷害,因此發出粗惡的語言來毀辱對方。本來發發個脾氣就好了,結果不是,反而意猶不息。內心的恨還不能停下來,復以手打。並且用手去打對方,或加杖、石來傷害對方,來殘害、來恐怖,用這些行動,嗔恚是內心,出惡言是語,復以手打,或加杖石這是身口意三業都是憤怒傷害對方。嗔恨增上,這可以知道這菩薩嗔恨很強很有力量。  犯者求悔,不受其懺,那麼忤犯他的人,得罪他的人自己也感覺到不對,就好言向他哀求,向他懺悔。不受其懺,這個菩薩不接受他的懺悔,結恨不舍,他內心所結的恨他還不棄捨,繼續憤怒,由此可看出兩樣事:一、常常發脾氣這嗔恨心就愈來愈大。二、如果受比丘、菩薩戒的人在佛法里,還有嗔恨,表示不能善用佛法來加以對治,所以嗔心一直增長。因此對一個受了菩薩戒的人違背了大悲心。  在大毗婆沙論上說到提婆菩薩,他是龍樹菩薩之弟子,他是深入般若波羅蜜無相法門,有大辯才,能夠降伏很多外道,因此有的外道在理論上辯不過他時,後來就拿著刀,趁他在樹下靜坐時,從腹部刺殺他,腸子都流出來了,可是提婆菩薩還能說話,他不憤怒,就向那人說:「你這個人糊塗啊!怎麼可以做出這種愚痴的事來,現在我這件袈裟你趕快披上就走吧!免得我那些未得聖法的徒弟會來殺你,你趕快跑!」由此可看出提婆菩薩到這個時候還有慈悲心,他愛護傷害他的人,而且傷害他那種程度,他還能說話,這是一個特點,慈悲心不變,可看出他具有般若波羅蜜無相智慧之修養,因此提婆菩薩有資格代表佛教,也就是他的身、口、意有佛法的氣度。  所以一個受了菩薩戒的人,不應該有嗔恚,出粗惡言……結恨不舍。前面自贊毀他,是為他利養,也是貪,若菩薩自有財物,性慳惜,也是貪,而這條菩薩出粗惡言,這是嗔。也就是由貪心而犯戒,由嗔心而犯戒,若沒有煩惱,自然就不犯戒了,因此就要用佛法來對治自己,來凈化自己,所謂悠遊法海六十年,我們這一念心常在法海里沐浴,慢慢地這煩惱的塵垢就沒有了,可愛的境界不貪,可怒的境界不怒,心中常保清凈自然,既可作為一個比丘菩薩了。謗亂正法戒第四  這謗毀,毀亂佛法,在佛法來說是非常重要,不但對個人嚴重影響,對佛法的興衰也特別地重要。若菩薩,謗菩薩藏,說相似法,熾然建立於相似法,若心自解,或從他受是名第四波羅夷處法。  發了無上菩提心,受了菩薩戒的人,並且精神正常,謗菩薩藏,他毀謗大乘佛教,佛法有經、律、論三藏,也有說是二藏:一、聲聞藏,二、菩薩藏,也就是小乘佛法,大乘佛法這兩部份,有的說對於大乘佛法加以破壞、憤怒,或者說不合理……故言謗毀佛教,這裡不是這個樣子,而是以說相似法,乃是以自己說出與佛法相似的一種法,就是容易混淆,使得大家認為這也是佛法。  為什麼會有這種情形呢?有一種是外道故意進入佛門來破壞,但有一種是很聰明,也學習經律論,但卻說出一種相似的佛法。但不是佛法,因此把正念的佛法給掩蔽了,這就是在破壞佛法,熾然建立於相似法,這熾然就是茂盛的意思。這種人有可能是有福報的人,但卻有點邪智慧,也有可能很有世間上的學問,看佛法的經論也讀了很多,由於他很有福報,又有辯才又有邪智慧,因此說出相似佛法就有很多人相信,因此就搞得很興盛,所以就是熾然,原來沒有於是創建出相似的佛法,很多人就跟他學習。  也許有佛教徒會提出這樣的問題,如何才能夠認識相似的佛法,我也認為很重要。那麼應該如何回答這個問題呢?我認為最初學習佛法要虛心一點,不要有成見,並且全面地深入去學習,在中國以大乘佛法流行最興盛,而小乘佛法學習的人並不多,但現今也有人注意,學習大乘佛法這件事,如果一個出家人有福報有智慧有能力,這種人如果不能深入佛法時,他便會做很多事,如建廟或成立xx主旨,並且常常要去各方面連繫,認識來往很多,精神時間多數都是用在這些事上,他學習佛法,也許只是年輕時學的那一部份,以後的事務太多了,他就沒有時間學習佛法了,在這樣的情形下,我認為就容易出現相似的佛法,而這種人他不能全面地深入佛法,對於佛法認識的也不夠,這是一個問題,而為了創建事業的成功,就會創出許多方便的佛法,這些方便的佛法再想一下是不是相似佛法,那麼這種人也不會去認識什麼是相似佛法。  那如何才能夠認識呢?我認為你就要少事,你要少辦事,事情愈少愈好,盡量把你的精神與時間放在學習佛法上,現在學習佛法應該比以前容易,參考書多,在教義上,中觀唯識,或者再加上如來藏,我們漢譯的佛法很豐富,這一切應該都很具足,你深入學習佛法以後你就容易認識什麼是相似佛法,什麼是真實的佛法,如果你學習不夠就很難鑒別,就不知道什麼是真實的、什麼是相似的,這裡就說熾然建立於相似法,我認為佛法的衰敗就出現在這裡,從這裡開始,佛在世時就沒有這個問題,佛滅度後有大阿羅漢,菩薩也沒有這個問題,因為有聖人在時,相似佛法很難起來,沒有聖人時就不行了,這件事就不容易。  若心自解或從他受,乃說這相似法有這兩種不同,若心自解,就是說他內心不如理作意,他有所領解,這不如理作意也可以這樣說:比如說在文字上虛妄分別,另外有一種,是他有一點禪定功夫,但學習經論不夠,他常常靜坐,加上一些不如理作意,於是就發出一種邪智慧,與佛法相似,卻又不是佛法,說出這一類的邪法,若心自解,他內心解悟了一些不合道理的事情,但是他經過修行的時候,我們也感覺他很有修行,然而那其實是不一定的,或從他受,由別人那裡學習來的,聽受別人的講解,他就這樣學習並且弘揚,如此說相似法,熾然建立於相似法,就是第四波羅夷處法,他就是一個毀謗佛法很重的罪過,我們一般人說一些話,大家還容易辨別是否邪知邪見,但是若遇到那閉關多年有特別的功夫,他說出的道理就容易迷惑人,由此我們可知佛陀真是大智慧啊!在菩薩戒有了這麼一條,那麼我們把經裡面的佛法再與現今傳布的佛法對照一下,就可以知道。諸大士:已說四波羅夷法。若菩薩,起增上煩惱,犯一一法,失菩薩戒,應當更受。今向諸大士:是中清凈不?  誦戒的人,把前四波羅夷誦完後就問,這是結問這裡一共分三個,前四重戒是總標,第二個是別列,第三個是結問。已說四波羅夷法,前面四波羅夷法已說過,若菩薩,起增上煩惱,犯一一法。假設菩薩生起很強大的煩惱犯一一法,他違犯一條一條的四重戒,或犯其中一條,我們說第一條是自贊毀他,第二條是慳惜財法,這都是貪心,貪心有不同差別,有為貪利,利尚未到時生貪心,貪求能歸我所有,第二條慳惜財法,是自己已經有了,卻不肯施捨,這也是貪,第三條是嗔,第四條毀謗正法,就是邪見、愚痴,因此以貪、嗔、痴三毒犯這四種重戒。  起增上煩惱,是指所犯的貪嗔痴都是上品的煩惱,因此就把所犯的菩薩戒就失掉,若失掉了,就應當更受,你可以再受,重新發無上菩提心,在戒和尚重新更受,這是增上煩惱犯菩薩戒,在戒品有說出增上煩惱的相貌:一、數數現行犯過了,又想再犯。二、都無慚愧-犯了卻無羞恥心,不感覺到羞恥。三、深深愛樂-犯了這一條戒,在自贊毀他,大大炫耀,大有所得。四、見思功德-我這樣做是有利益的,是對的。以上四種相貌,就是增上煩惱犯一一法,失菩薩戒。  什麼叫失菩薩戒呢?最初在和尚受戒很誠懇,也發無上菩提心,若在受戒由眼見耳聞入到內心上去時,於是在內心成就一個力量,通常說是種子,這個也叫做戒體,現在你若犯了戒,與最初所發的心是相反的,這樣就把戒體破壞掉了,這叫做失菩薩戒,失掉了菩薩戒可以再受,為什麼呢?因為前面不是所謂殺盜、淫妄,而是因貪嗔痴起增上,所以可以更受,然而受菩薩戒的條件就是要再發菩提心,若不發無上菩提心,是不可以再受的,受了也不得戒,所以這地方就說犯一一法,應當更受。  但若犯了殺盜淫妄四種戒,那又有不同的說法,若菩薩犯這四種戒,在菩薩戒論有很詳細的說明,如果是數數現行,都無慚愧,深深愛樂,見思功德,這菩提心就很難生存,是不能再受的,若無上菩提心沒有失掉是可以再受,無上菩提心就是大悲心是無上高尚的意願要廣化眾生的慈悲心,有這種心,當然也有可能犯戒,但犯的輕,因此戒不失掉,還是菩薩與比丘不同,若犯了殺盜淫妄就完了,就不能再受戒了,不可能再恢複比丘了,若不失菩提心,還可以拜懺,見光見華來滅罪,恢復戒體,若失掉菩提心就不行了,在瑜伽菩薩戒說出兩種過失:一、不能積集善法。二、這一生不能得無生法忍。應當更受,也就是你要再發無上菩提心。今問諸大士:是中清凈不?  是問各位是否清凈,沒有違犯,當問三遍後。默然故。  就表示大家清凈了。是事如是持。  就應長久地,繼續持菩薩戒,並且半月半月一起集合起來誦戒。諸大士:此菩薩眾多突吉羅法,是菩薩摩得勒伽,和合說。  前面是四重戒,以下是四十一輕戒,這裡說眾多突吉羅法意思是說每一條里,其實也會了很多條,所以這叫做眾多突吉羅法,突吉羅是印度話,翻到中國是惡作惡說:這分兩方面來說,若以行為上犯戒就是惡作,在語言上犯戒,就叫做惡說,這是總標,下面是別列,四十一條是曇無讖翻譯的,但是瑜伽師地論玄奘法師翻的比他多一點,玄奘法師翻譯的就是多出了殺盜淫妄之開遮戒條,然曇無讖沒有翻,其他大概都相同。
推薦閱讀:

慧燈之光七:菩薩戒淺釋(五)慈誠羅珠堪布開示
梵網經菩薩戒本匯解(第十六集)
從三聚凈戒論菩薩戒的時空適應 一、佛戒的起源
念佛須知了生死---------道源法師講述 菩薩戒優婆塞許寬成記
《瑜伽菩薩戒本》講記 第二二卷

TAG:菩薩 | 菩薩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