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的反面之鑒
小說《三國演義》使諸葛亮成為智慧的化身,甚至賦予他超自然的力量,好似神、仙,睿智得令人目眩,難怪魯迅說:《三國演義》「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小說的巨大影響,使之成為婦孺皆曉的高知名度人物———這個諸葛亮只是寄託了作者理想和抱負的小說人物———歷史上的諸葛亮也確實是了不起的人才,是治理國家的賢相,嚴格自律,廉潔奉公,令人敬慕,垂範後世,師表後人,筆者亦對之極其景仰,但案諸史籍,他在自身人才的體現上、對人才的識別和使用上,亦頗多不盡人意之處,錄之為反面之鑒,不為無益。
劉禪即位後,諸葛亮盡心儘力輔佐年少的後主,「政事無巨細,咸決於亮」,四年多以後,率大軍進駐漢中,對朝廷遙控指揮。直到去世,幾乎全在軍旅之中,「夙興夜寐」,細到連軍士違法罰二十鞭者,都要親自監刑,賬冊也要親覽。諸葛亮不能算作優秀的領導者,其一,不管事情大小,必決於他,就不可避免地將自己糾纏在,將精力浪費在不該自己管的瑣事中,沖淡了對大事的抓和管。好鐵能打幾個釘?人能有多少心血精力?是對自己搞疲乏戰術,是在過度開採自己的壽命,難怪其僅54歲即謝世;其二,事必躬親,客觀上就是不相信部下,不相信各級各部門的主管者,既挫傷了他們的積極性,又不利於他們的鍛煉和培養。領導者,一曰決策,二曰用人。要善於決策,善於用人。大政方針和原則確定後,放手讓人去干,相信他們,讓他們在本職工作中發揮聰明和才智,為領導的決策增添色彩,使領導的思想體現得更豐滿。要抓大事,大權獨攬,小權分散,造就一個層層有人負責的領導群體。群策群力對事業更有利。諸葛亮不注重接班人的培養,沒給他們更多獨擋一面,獨當大任的機會。下屬在他的影子中僅是兢兢業業地工作,沒有創見。既然是大才,就要培養人才,使身邊、周圍成為人才發育的園圃。
馬超勇武過人,投奔劉備,很受信愛。關羽聞之,深不以為然,便給諸葛亮去信,問馬超可同誰相比。諸葛亮回書予以恭維,說:「(馬超)黥、彭之徒(黥布、彭越一樣的人,均為漢朝開國大將),當與益德(張飛)並驅爭先,猶未及髯之絕倫逸群也!」關羽美須髯,所以諸葛亮稱之為「髯」。關羽閱書特別高興,讓賓客們傳看。關羽歷來「驕於士大夫」,目空一切,諸葛亮之書等於遷就滿足了他的虛榮心,助長了他的驕傲情緒。以後關羽丟城失地,遺害自身,貽誤國事,有負重託,諸葛亮的一味遷就不無責任。應曉以大義,既然和劉備「恩若兄弟」,就應以「哥哥」的大業為重,以大局為重,勿以自己好惡和虛榮為處事基點。幸好當時通訊不發達,且荊州和蜀中距離遙遠,不然此書所言傳至馬超、張飛耳中,該對諸葛亮、關羽作何想,豈不產生隔閡,有礙團結,有損事業?
法正獻蜀有功,劉備對之寵信有加。任其為蜀郡太守,是首都的行政長官,權勢赫赫,但其居功自傲,恃寵凌人,竟至「一餐之德,睚眥之怨,無不報復,擅殺毀傷己者數人。」當初誰請他吃頓飯,他要報德;誰瞪他一眼,他要報怨,竟至不顧律法,隨便殺人,影響很壞。有人報於諸葛亮,請他啟稟劉備,對之加以抑制。諸葛亮卻曆數法正對劉備之貢獻,稱:「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也!」一言以推之,不管了事。志書作者尖銳批評曰:「諸葛氏之言,於是乎失於政刑矣!」諸葛亮入蜀以後,實行嚴刑峻法,講法制,而對法正卻因「功」而易法,未免有損英名。姑息遷就就是縱容,幸好法正死得較早,不然將為害大矣!
公元219年,吳國襲取荊州,俘殺關羽,劉備大怒,不顧一直奉行的聯吳抗魏戰略,於公元221年發兵伐吳,結果大敗。兩國俱元氣大傷,魏國坐山觀虎鬥,不戰而「敗」兩國。諸葛亮未出茅廬而知天下三分,對伐吳的後果也肯定瞭然在胸,明知不對,卻因自己胞兄諸葛瑾在孫權手下為官,竟不敢力諫力阻,以它的地位和對劉備的影響,力諫是應該起作用的。關鍵時刻,還不如趙雲,不顧劉備盛怒,犯顏進諫,慷慨陳詞。劉備已感情戰勝理智,完全聽不進,但趙雲忠心可鑒。諸葛亮為自己避嫌而置蜀國大業於不顧,和趙雲相比,不算盡忠,未免自私之嫌!
諸葛亮以劉備託孤之重,為完成劉備遺志,光復漢室,不顧國力財力軍力數度北伐,皆無功而返。魏國已統一北方,已被各階層所接受,政治穩定,土地廣袤,人口眾多,漢室已逐漸被人們淡忘,要消滅魏國,已根本不可能。諸葛亮知其不可為而強為之,只注重報劉備知遇之恩,樹自己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之形象,浪費多少軍餉,枉死多少生命。他的遺志又影響到後繼者姜維,繼續多次北伐,使土地面積小,人口少的蜀國的經濟軍事實力更加每況愈下。作為一個政治家,作為一個最高決策者,不應以報恩思想作為決策的依據,應審時度勢,正視現實,採取利於國家發展的措施。設若,他不連年征伐強於自己的魏國,把精力全放在發展經濟上,著力經營蜀國,我想蜀國也會富強,老百姓生活也會好些,蜀國也許會存在更長時間,畢竟還有蜀道天險作屏障。
公元228年,諸葛亮初次伐魏,兵出祁山。「使馬謖督軍在前」,「謖違亮節度,舉動失宜」,招致街亭之敗,結果馬謖被殺,其請求自貶三級。這就是被後人傳誦的「孔明揮淚斬馬謖」,大加讚揚諸葛亮秉公執法。然而諸葛亮既委馬謖以大任,必認定其是個獨擋一面的人才,其竟不聽指揮節度。劉備臨死,曾說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諸葛亮未聽信,難免識才不明之嫌!
魏延有膽有識,是劉備賞識重用的年輕將領。劉備入蜀為漢中王后,急需一員大將去鎮守和魏國接壤的漢中,眾議非張飛莫屬。劉備卻選中了魏延。魏延當眾回答劉備:「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請為大王吞之!」劉備非常滿意。其沒辜負劉備的厚望,屢立戰功。諸葛亮伐魏,魏延每次隨征,都想帶精兵萬人,與亮分道會與潼關,均遭拒絕。魏延常說諸葛亮膽小,「嘆恨己才用之不盡」。魏延善待士卒,勇猛過人,但驕傲自矜。楊儀有才幹但性情急躁、心胸狹窄,兩人形同水火。諸葛亮對魏延不信任,甚至懷疑,臨死安排後事,也不讓他參加。把死後的退軍指揮權交給楊儀,激化了矛盾,「導演」了一幕悲劇。魏延認為:「丞相雖亡,吾自見在,」「自當率諸軍擊賊,云何以一人死廢天下之事也!」說得堂堂正正,他不接受楊儀的指揮!遂從小路追到楊儀軍前,僅因和楊儀個人私怨,背了反叛之名,慘招殺戮,被夷三族,蜀失一名將,痛哉!楊儀率軍入蜀後,因未得重用,口出怨言,下獄自殺。諸葛亮對魏延和楊儀都未識透,對魏延更未盡用其才。我為魏延鳴不平,怨哉!諸葛亮識才用才不如劉備。
諸葛亮儘管英名蓋世,然識才不夠明,用才不夠盡,該諫者不諫,該諍者不諍,一生謹慎,是否性格上有缺歉?否則,三國歷史肯定會是另種樣子!不免掩卷長嘆,咳,他是能人,不是完人,是大才,不是全才,他畢竟是人不是神----
(所引資料來自《三國志》《資治通鑒》)
推薦閱讀:
※諸葛亮死前留下兩條遺令,一千八百年來,武侯墓從來無人敢盜
※從《古今刀劍錄》看劉備曹操孫權諸葛亮關羽張飛都有些什麼兵器?
※諸葛亮墓1700多年無人敢盜,至今仍是個謎,墳上的大樹很神秘
※諸葛亮死後為何墓地無人盜取,流傳出來這2種說法,讓人驚奇!
※田英章楷書諸葛亮《誡子書》技法講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