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旁觀之「中國哲學、美學精神:儒釋道與人事」

——中國哲學、美學精神:儒釋道與人事——

哲學是文化的底色,美學是文化的氣質。

中國因有文字、史學的連續性,所以,文化一脈相承,從自然基因(地域性生產生活),產生文化基因(由生產生活經驗和習慣造成的禮儀、政治、家庭等)。

目前史料而言,中國由文字記載的文化(相對的是不由文字來表述的文化,比如建築藝術、音樂藝術、繪畫藝術等)發源於「河圖洛書」,最終是易學。

【通常講的文化,是生活的符號化記錄,有遺迹、器具、圖案等及其背後的生活方式,心裡模式。】

陰陽,而生變化;天地人,而生八卦。

陰陽,即上下,漲跌,進退也,在一事一時之判斷。

世有三才:天地人,各有陰陽,合而生八卦。

這是中國原始社會幾千年(甚至幾萬年)的經驗總結。

進入前4000年,文明加速,因人口、技術、管理方式的變革,部落之間有了交融。

從此開始,中國政治文明進入早熟期。

不同於由貿易而生成的城邦文明,中國是由婚姻家庭部落而出現的宗族政治,推演而生國家。

把家庭的管理方式用於國家,底色是血緣親情熟人關係,最終「發乎情,止乎禮」,而從治理方式,是家長制(因為他佔有最多的經驗、資源),而生獨裁,但此獨裁,又是從天地人出發,形成禮制,而有獨裁。

不是個人意志的泛濫,而是集體智慧的執行。

【所以,我認為中國是最早的公共經濟的治理典範】

禮制,理也!

除過外用的衣冠文物之外,在此,只分析理的根本。

事,有個人和集體之分,所以,學術亦是。

從易而下,有道家,儒家和外來而內化的佛學。

至於各家學術,都是對世界、人生和人事的研究,從而形成立身理念、政治理念、社會理念,並且,形成具體的儀式、動作,植入到個人和集體的生活方式和心智模式中。

所以,各家學術在儀式、動作甚至理念方面多有不同和對立,甚至水火不容,但是,根本來說,道家、儒家和佛學沒有區別,他們在根本理念上是相通的。

【見《金剛經》】

以下,對各家學術的相通部分進行闡述,也對其不同與對立的地方進行解析。

道家,重在天道,道法自然,其行其思也是因天時、借地利、使人和。

用不好,則是大奸大偽。

從易學,到老子,孔子和莊子,及其出的法家、兵家,都是實用主義者!

但是,中國歷史每到動亂的關鍵時刻,都是道家人物來撥亂反正的。

而對於人生,道家也是通透的,是人們自救的良藥。

儒家,側重人事,仁義忠恕,其是中華文脈的傳承者,從家庭到國家的理念架構和行動路徑,都是他們來規劃設計。

儒家的學術源頭要說是周易,還不如說是周禮,孔子的道學研究並沒有在他的傳人中傳述。

後世儒家已經變異,他們勇於去面對實際問題,而吸納各家精華,特別是宋代理學和陽明心學。

因為儒家人物大多都是參與了各朝代的政治實踐,所以,他們既要在學術中精進,又要在實踐中取捨,但都是問題指向的,而這個問題更多的是人事。

佛學發源於印度佛陀,發揚於中土,成為中國隋唐以後的第三支學術力量,既為儒道輸入新鮮血液,又汲取儒道血液,相互交融。

因為,它上可問道,下可處事。

三家學術從大處看,對天地世界的認知都是相通的,認知邏輯也是相通的,一同造就了華人的人生和社會底色。

不同的地方在哪兒呢?

世有儒教,道教和佛教,內部也有很多宗派,這就是區別,主要是學術的應用方面。

這些學術應用的不同,對我們的人文氣質造成很大影響。

先秦的審美是自然之美和人倫之美,而後世學術明朗後,各家學術對審美產生了很大影響。

道家的回歸自然和儒家的對人倫之美的極端強調,都產生了「美之為美,斯惡矣」的效應。

佛教的宗教迷信,在宋代之後濫觴,掩蓋了佛學的光輝。

中國美學最美的時代是唐宋,衣冠文物,詩詞歌賦,書畫棋茶,包容開放,各家融合,都是直指問題【人事】本身,在這種審美的心理促動下,對中華文明做出了最豐富最高度創造性貢獻。

中國哲學和美學的精神,是對人事的關注,是對治世的追求,既通達,又精微。

而制度源於人事。

中國長期的人類社會實踐,留給世界的是寶貴的財富!

【近代人說,我們要民主,要自由,其實,中國歷史上就實踐過】

人事,既反求諸己,又訴諸於外。

自我,是個精神的獨立體,上可達天聽,下可齊家國,既有社會理想的抱負,又有人情冷暖的溫情。

外界,是個家國天下的圈子,內有感情,外有利益,既要「發乎情」的忠己恕人,又要「止乎禮」的利益往來。

人的好壞,因其視角而評判,視角者,忠孝、誠信、仁義。

而人事,往往忠孝不能兩全,愛情與事業悖道,親友天下(仁義)不能兼顧。

史家評論往往給予歷史人物多視角的評論,這既體現了中國人文精神的通達,也能看出中國價值觀的多元,處處體現對人的尊重。

當然,歷史上更多的是因時因事而論,奸臣也有孝義,昏君亦是情種。

而宋代理學之後,文化凋零:元人悲戚,明人量小,清人狹隘,民國亂世,當代迷茫,多為理學仁義所主,世事多為被動。

目前,所繼承的人文制度,已是多次未有之大變局的結果(宋人崖山訣別,明帝煤山自裁,清室城下逼宮,民國退守一隅)。

首先是地理氣候的變化、人口和技術的變化,其次是外來的衝擊(從番薯、玉米等引進,到國際貿易、宗教文化、軍事技術、政治理念等的衝擊),最後是我們對這些變化、衝擊的反映,沒有足夠的快、沒有足夠的深、沒有足夠的主動。

所以,作為後人的旁觀者,筆者認為,中國大陸中心(地理)和中華文化中心(人文)給我們帶來的既是福祉與榮耀,又是慘淡與感傷。

中國文化自唐宋已降,近1000年,到目前,也該是復興的時刻。

如何復興?

不照搬、不固守、不盲從,理清我們的底色與氣質,讀懂當下的人事,從人事出發,對婚姻家庭、社會經濟、政治外交等,以根本為宗旨,以小事為動作,點滴創造(復興),即可!


推薦閱讀:

哲學名言
什麼是文化?
我就佩服愛折騰的人
一篇關於貨幣的神文:從宇宙哲學俯瞰統一貨幣秩序變革趨勢中的國家大戰略選擇(連載一)

TAG:中國 | 歷史 | 中國歷史 | 美學 | 哲學 | 精神 | 中國哲學 | 人事 | 儒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