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解析與設計

【文本賞析】

記得剛踏上講台時,一首《我想去桂林》正紅遍大江南北,歌詞中「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時間的時候我卻沒有錢;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了錢的時候我卻沒時間」成了多少人夢牽魂繞的心聲啊。的確,反覆讀著作家陳淼筆下的《桂林山水》,桂林山水如詩如畫的景緻,確實令人心旌搖蕩;而凝聚著萬般風情的短短數百字的文字描繪,更令人嘆服於語言的魅力。

一、直接抒情誇景美

作者對桂林山水飽含讚美之情,一落筆便引出「桂林山水甲天下」,既點明觀賞的原因,又是對美景的禮讚。一個「甲」字,寫出了桂林美景在世人心中的地位,一下子就吸引了讀者,使人產生一種急於一睹芳容的感覺,真是「一字妥貼,頓然生輝」

接著,作者將這種真摯而熱烈的情感飽含在文字之中,從水與山兩個方面進行細緻描寫,緊扣「甲」字繪出了灕江水的靜、清、綠和桂林山的奇、秀、險,突出了甲天下的桂林風光。文章的二三兩段運用了同樣的寫法。「灕江的水真靜啊……真清啊……真綠啊……」,「桂林的山真奇啊……真秀啊……真險啊……」。這種排比的寫法,形象地寫出了桂林山水的特點。一個「真」字表達了作者對美景的讚歎。句式上的嚴謹劃一,增強了朗讀時的語勢,也能加強表達感情的力量,給讀者以強烈的美學震撼。

篇末則將山水合起來,直抒胸臆,稱在這樣的境界中遊玩像是「走進了連綿不斷的畫卷」 山秀水媚的桂林好似一條長長的畫廊,千幀萬幅,美不勝收,充滿著詩情畫意。

讀者就這樣隨著作者的文字一路神遊,那一幅色彩明艷、綺麗多姿的畫幅便在腦海中翩然而至,美崙美奐。難怪這篇膾炙人口、家喻戶曉的名篇在歷次的教材修訂中依舊「容顏不改」。

二、對比襯托贊景美

作者深喑寫作之道,寫景手法巧妙、靈活。寫灕江的水,先說看見過波瀾壯闊的大海,再寫素有西子之稱的西湖,但兩相對比之後覺得「卻從沒見到過灕江這樣的水」,這既是一種讚美,又點明景色的與眾不同;接著,將桂林的山與五嶽之尊的泰山、聞名遐爾的香山進行比較,「卻從沒看見過桂林這一帶的山」,讚美之情溢於言表!這充分表達了作者看見桂林山水美景時的驚喜與讚歎之情,也更加引發了讀者的興趣,使人產生一種立刻就想去觀賞一番的衝動。這兩處都用了一個「卻」字,非褒後貶前、厚此菲彼也,而是突出了灕水自有其別處景緻難以比擬的獨特之風韻。清麗的灕水,映著一路奇峰峻岭,山光水影,明媚多姿。百里的山水,就是百里的畫卷。南宋畫家郭熙說:「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媚」。作者就這樣在對比襯托中,把桂林獨特的山川之美,蘊涵在其充滿著詩情畫意的筆觸中,給人留下了鮮活的永不褪色的印象。

三、比喻鋪陳寫景美

作者在文中巧妙比喻、反覆鋪陳,生動逼真地再現了桂林山的千姿百態和色彩明麗,力求反映出桂林山水的綽約風姿。

作者把灕江水的特點總結為「靜、清、綠」三個特點。然而在這三個特點中,給作者最深的印象還是灕江水太靜了。「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正所謂「鳥鳴山更幽」,此處用「動」作襯托的手法,更突出了灕水有「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之「靜」的特點。

清,是灕江水的另一特點。「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它像水晶玻璃那樣清澈透明,宋人張自明曾用「癸水(即灕江)江頭石似浮」的詩句,來描寫它的清凈可愛。

作者描繪灕江水「綠得彷彿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 江水波光粼粼,綠如青緞,澄如碧玉;兩岸是青峰翠影,濃綠欲滴。真不知是山林之翠染綠了江水,還是這一江碧水潤綠了山林。

其實灕江水的三個特點,是相互依存,相映生輝的。「船漿激起微波,擴散出一道道水紋,才讓你感覺到船在前進,岸在後移。」正因為「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才不卷泥沙,正是因為「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才使得綠色的江水「彷彿那是一塊無暇的翡翠。」

宋代詩人范成大說:「桂山之奇,宜為天下第一、」作者在寫桂林的山時也把它的特點概括成:奇、秀、險。

奇者,怪也。一般山脈大都連綿不斷,一座座鱗次櫛比重迭一起,氣勢雄偉,然而此處的山卻「拔地而起,各不相連」。同時形態也千奇萬狀,奇奇怪怪的山石「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無不惟妙惟肖,光怪陸離,叫人拍掌叫絕。

說它秀,實質是說沿江山峰景緻奇巧,有的尖如玉筍,挺拔秀麗;有的寬如屏障,排闥聳峙。真是形像萬千,比擬無窮,絢麗多姿!兩岸秀峰在一江碧水中投下迷人的倒影,神姿綽綽,風光旖旎,讓遊人不禁陶醉在桂林的神韻之中。

說它險,指桂林的山「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象一不小心就會栽倒下來。」這也如清人阮元所描述的灕江山峰的崢嶸險峻。他說:「九曲漓如折坂登,灕江山勢又崚嶒。員嶠方壺隨地起,側峰橫嶺向空凌。」

當遊人放舸順流而下,在這天然的山水畫廊里划行時,放眼望去,江上有景,水中有影,加以空中雲霧像輕紗一樣朦朧地籠罩著山城,再點綴以「山間綠樹紅花,江上竹筏小舟」。蒼山、碧水、翠竹、幽嵐,天水交融,相映如畫,讓人彷彿置身空靈世界,忘卻塵世一切煩惱和喧囂。為此作者不勝感嘆地說「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此詩不僅與文章開頭「桂林山水甲天下」相呼應,而且給人觀賞桂林山水以一個完整的印象,讓人回味無窮,浮想聯翩……

【教學建議】

這是一篇情景交融的遊記,教學時既要讓學生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還要讓學生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使情和景的自然結合貫穿教學的始終。課始,可通過情景渲染導入課文,如通過圖片錄像、教師的導語,喚起學生閱讀的願望,接著採用多種形式的朗讀,如,教師範讀、指名分段朗讀,引讀、看畫面配音朗讀,對課文作整體的感知,奠定情感基調。

整體感知課文後,進入分段研讀階段。研讀的重點是:一是使學生通過閱讀感受桂林山水之美,熱愛祖國大好河山,二是作者如何運用語言文字寫出桂林山水的特點的;通過品味詞句,反覆誦讀積累語言,從中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

基於上面的認識,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觀賞、無瑕、屏障、波瀾壯闊、峰巒雄偉、紅葉似火、拔地而起、奇峰羅列、形態萬千、危峰兀立、連綿不斷」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讓學生感受灕江水、桂林山的美。背誦全文。

3.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是用什麼方法使語言如此的美,從中領悟作者細緻觀察、抓住特點、運用對比等描寫景物的方法,並能遷移應用。

第一課時

一、欣賞歌曲,激發閱讀期待

1.播放韓曉的《我想去桂林》,歌詞滾動出現。

在校園的時候曾經夢想去桂林

到那山水甲天下的陽朔仙境

灕江的水呀常在我心裡流

去那美麗的地方是我一生的祈望

有位老爺爺他退休有錢有時間

他給我描繪了那幅美妙畫卷

劉三姐的歌聲和動人的傳說

親臨其境是老爺爺一生的心愿

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

可是有時間的時候我卻沒有錢

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

可是有了錢的時候我卻沒時間

2.聽了這首歌,現在最大的慾望是什麼?最大的問題是什麼?

3.今天,我們要跟隨課文一起去神遊桂林山水,(出示課題:桂林山水)

二、初讀感知,讀通讀順文章

1.自由讀課文

要求:1.讀准字音,讀通課文;2.想想:桂林山水美在哪裡?

2.課堂交流

(1)認讀生字新詞

灕江 波瀾壯闊 欣賞 無暇 翡翠 峰巒雄偉 危峰兀立 怪石嶙峋 竹筏

指導書寫:瀾 嶙

(2)讀准「啊」的變音。

真靜啊(nga) 真清啊(nga) 真綠啊(ya)

真奇啊 (ya ) 真秀啊(wa) 真險啊(na )

(3)現在誰能用文中的一句話把桂林山水的特點概括出來?(桂林山水甲天下)

「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甲」是什麼意思?這句話又是什麼意思?

(4)桂林山水甲天下,就是說桂林的山水是最好的,最美的,是第一的,那麼請你說說,桂林山水美在哪裡?(指名朗讀你認為美的段落,指讀通順,讀流利,注意注意指導讀好六個「啊」的變調)

三、理清脈落,確定研究內容

1.概括出每一小節的主要內容。

學生討論後板書:

山水  山   水  山水

總────→ 分──—→總

2.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大家想先欣賞作者筆下的灕江的水,還是桂林的山?

四、精讀課文,感悟灕江水的美

1.自由朗讀課文第三段,要求:(1)畫出描寫水美的句子,反覆朗讀;(2)想想桂林的山有什麼特點?你對那個特點最感興趣或印象最深?談談體會。

2.交流感悟。

(1)作者是怎樣描寫的?找出概括灕江水的三個特點的詞。

(2)品讀作者怎麼寫出灕江水與眾不同的「靜、清、綠」?

「靜」

①課文用「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從感覺上突出了灕江水的「靜」

②看圖片,說說靜的感覺。

③朗讀指導:灕江的水多靜啊,你能把有關句子讀一讀嗎?

讀得輕而緩慢,讓人感到水在輕輕地慢慢地流。注意「真靜啊」,作者發自內心的由衷的讚歎

「清」

①課文用「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從視覺上突出了灕江水的「清」

②灕江的水很清,(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到底清到什麼程度呢?書上只有概括的文字介紹,同學們肯定覺得不夠形象!想知道灕江的水到底清到什麼程度嗎?出示「水中倒影」的圖片。

③看了圖片,同學們對灕江水的「清」有了很直觀的感受,讓我們再來看一組具體的數字吧?我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灕江的水整整比黃河的水清了1000倍,灕江真可謂是水清見底,游魚可數,景色如畫。

④感情誦讀

讀出驚喜,讀得讓大家都看見江底的沙石;

「綠」

①「無瑕的翡翠」是什麼意思?(翡翠:綠色的硬玉,有光澤。無瑕:沒有斑點,非常純凈)

②引導理解:課文用「彷彿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這一形象的比喻,從色彩和品質上突出了灕江水的「綠」和「純」。

③看圖欣賞

補充:桂林這裡的氣候溫暖濕潤,有利於植物的生長,所以山上長滿了綠色植物,山是綠的,把水也映綠了,看,多綠的水,像不像無瑕的翡翠?

④感情誦讀

讀出讚歎之情。讀出對灕江水的喜愛之情。

(3)根據課堂實情,教師點撥:為什麼開頭先提波瀾壯闊的大海、水平如鏡的西湖?在讀議中讓學生體會,用對比的方法突出灕江水的三個特點和作者的讚美之情。

3.配樂有感情朗讀

我們就來一次遐想旅行,坐上小船蕩舟灕江,觀賞著灕江水。其他同學眯著眼,在頭腦中放電影,想像灕江的水是怎麼靜、怎麼靜、怎麼綠的。

(播放《讓我們盪起雙槳》的曲子)

4.理清敘述順序,指導學生背誦。

(1)那麼美的段落,不把它背下來,積累下來,太可惜了。你有什麼好辦法背誦?

(2)今天我們再來學一種背誦方法,叫「列提綱背誦」。這段話共三句。先用大海、西湖引出灕江的水,再具體寫灕江水的特點,最後一句是感受。試著背誦。

5.引導學生髮現這個句子有什麼特點?這樣寫有什麼好處?」(讓學生談對排比句的感性認識)

6.課堂練筆。

作者描寫灕江水的三個特點時,用了三個結構特點相似的分句,我們把這樣的句子叫做──排比句。你能不能用這樣的方法來說說下面的句子呢?

教室里真靜啊,靜得__________。

公園裡的花真香啊,香得_____________ 。

第二課時(課堂描述)

一、自主學習桂林的山

1.灕江的水那麼靜、那麼清、那麼綠,真是太美了,讓我們不由地讚歎:桂林的水甲天下啊!不過你可別只顧著低頭看水,而忘了抬頭看兩岸美不勝收的山呀!桂林的山的特點是什麼呢?請大家快速的讀讀這一段,與前一段做個比較,你發現了什麼?

2.指名說,那快速回憶一下,我們怎麼學習桂林的水那段的?

3.小結:找到桂林山特點──讀你印象最深特點的語句──談談體會──深情地讀。

4.生自學,可同桌一起學習。

二、課堂交流,體悟桂林山的美

1.「險」

生:桂林山的「險」留給我印象最深。因為它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栽倒下來,真是太險了!

師:這麼險的山峰高高矗立著,課文中用了一個詞語來形容──

生:危峰兀立!

師:看,這就是危峰兀立!(多媒體映示獨秀峰高高矗立的畫面)

能把這個詞語讀好嗎?想像一下,你站在山腳,仰頭看這座山峰,你不由得驚嘆──

生:危峰──兀立!

師:這「危」就是──

生:險!

師:險嗎?有一句古詩說「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危樓」是──

生:高樓

師:那麼「危峰兀立」的「危」就是──

生:高

師:因為高,所以──

生:險

師:多險?

生: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栽倒下來!

師:能把這句話讀好嗎?

生:

師:在看著山峰上的岩石,有橫的,有豎的,交錯著,這就是──

生:怪石嶙峋

師:這麼大的石頭在山峰上交錯重疊,好像隨時都毀掉下來,危險嗎?

生:危險

師:危峰兀立加上怪石嶙峋,這真是險上加險啊──我們再讀──

2.「奇」

生:桂林山的「奇」給我的印象最深。它奇在拔地而起,而且各不相連;奇在它的形態千奇百怪。

師:體會得非常全面!

生:我們平時見到的山峰往往都是連綿起伏的,而這裡的山峰卻是一座座獨立的。很少見,很獨特!

師:這就是「拔地而起」「各不相連」。(多媒體映示相關畫面)能把它讀好嗎?

(生讀詞語)

生:這裡的山峰形狀很多,而且十分奇特!

師:這就是奇峰羅列,形態萬千──讀

生:讀詞語

師:都有哪些形狀?

生:「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

師:我們一起看看這些形態萬千的山(播放圖片),像什麼?

生:……

師:來,把這句話讀好。

生:……

師:這三個像讀得很有意思,你再讀讀,我好像感覺到他是邊看邊讀的,你還有什麼不同的讀法,自己試試──

(生讀句子,很投入)

3.「秀」

生:我對「秀」特別感興趣。因為翠綠的屏障和新生的竹筍我都很喜歡。屏障本來就很美,翠綠色的,那就更美了;竹筍,說明那山尖尖的,很有趣!

生:我尤其喜歡那「新生的竹筍」,充滿了生機,充滿了活力,很可愛!

師:在你眼裡,這山都活了!(很動情地肯定)兩位同學體會得那麼好,能把自己感悟到的讀出來嗎?

(生讀得聲情並茂)

師:同學們,桂林山的一個特點就足以讓我們欣賞,品味,如今,它集這些特點於一體。難怪作者要這樣讚歎──

生:我攀登過……遊覽過……卻從沒看見過桂林這一帶的山!(即第三自然段第一句話)

師:是峰巒雄偉的泰山不夠美嗎?──不是──實在是因為──

生:讀──

師:是紅葉似火的香山不夠迷人嗎?──不是──實在是因為──

4.桂林的山是那樣的別具一格,那樣的令人難忘,把桂林的山留在我們的記憶中,好不好?請大家準備一下,把這段內容有感情地背下來。(自由準備)

5.讓我們看著屏幕,以上節課的「列提綱背誦」的方法,用課文中的語言讚美桂林的奇山險石。(師生合作)

我攀登過──,遊覽過──,卻從沒看見過──。……

三、體會山和水相映之美

過渡:

我們觀賞了灕江的水,觀賞了桂林的山,再看看圖片,當山和水相映襯時,又是怎樣一番景象呢?作者又有什麼感受?

1、師生合作有感情地朗讀

師:這樣的山……這樣的水……再加上空中……山間……江上……

(教師作適當提示,生根據畫面描述──)

(生:圍繞著這樣的水,倒映著這樣的山,雲霧迷濛,綠樹紅花,竹筏小舟…… )

2.師故意誤讀:讓你感到像是走進了一幅畫!

生:應該是「連綿不斷的畫卷」,書上也是這麼寫的!

師:你們說的沒錯。可用畫來形容眼前的美景,也沒錯啊!(師作迷惑不解狀)

生:因為這裡的山很多,這裡的水很長,這樣的景色既看不完,也看不厭,說不盡道不完。所以要用「連綿不斷的畫卷」來表達。

師:是啊!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從桂林城到陽朔,航程有80多公里,這一路的風景怎是一幅畫所能畫完的呢?

師:難怪作者會發出讚歎──(多媒體映示相關文字) 

生:「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3.練筆抒情

師:如果真的有一天,你劃著小船輕輕地搖蕩在灕江上,你最想做什麼?假如你是一位多情的詩人,假如你是一名出色的畫家,假如你是一名歌手……用「置身於如此美的風景中,我會────────」寫一段話

生:假如我是一名詩人,我要用手中的筆讚美這迷人的青山秀水。

生:假如我是一名歌手,我一定會讓劉三姐的歌聲傳遍大江南北。

生:假如我是一位畫家,我會用手中的畫筆畫出這秀麗多姿的桂林風光,讓中外遊客愛上這片神奇的土地。

4.當代著名作家賀敬之也曾這樣深情地讚美桂林山水──我們來一起合作深情地讀讀。(多媒體映示《桂林山水歌》開頭部分的詩句,師生深情吟誦)

師:雲中的神呵,霧中的仙,

生:神姿仙態桂林的山!

師:情一樣深呵,夢一樣美,

生:如情似夢灕江的水!

師:水幾重呵,山幾重?

生:水繞山環桂林城……

師:是山城呵,是水城?

生:都在青山綠水中……

師:同學們,詩很美,課文中的語言也同樣很美!讓我們美美地讀讀課文的最後一段,生:配樂朗讀

師:同學們,此時此刻,我們真想由衷地讚歎──

生:桂林山水甲天下!

名師教學片斷賞析

執教:特級教師李吉林

師:現在我們來觀察一下灕江的水。先看圖,再讀讀書。看看灕江水怎樣美,主要的特點是什麼?大家讀書的時候,要學會把主要的意思抓住。這一節課文有哪些詞語把桂林的水的特點寫了出來?找出這些詞,畫上這樣的符號「……」。

(生自學,教師巡視)

師:看好了嗎?找好的請舉手,請你說。

生:靜。

師:你找到了桂林的水的一個特點「靜」,還有呢?

生:清、綠。

師:(板書:靜、清、綠)灕江的水靜、清、綠。請小朋友用幾個詞把這三個字連接起來,把寫灕江水特點的幾個字組成一個句子。

生:灕江的水又靜又清又綠。

師:對不對?還可以怎麼說?

生:對的。還可以這麼說,灕江的水不但靜,而且又清又綠。

師:剛才同學們用一些詞,把幾個詞連起來成為一句話,這幾句話就是這小節的內容。如果我們告訴人家:灕江的水又靜又清又綠,能讓人感到灕江水很美嗎?假如我們把靜、清、綠三個字重疊起來,怎麼說?灕江的水----

生:灕江的水靜靜的。

生:灕江的水清清的。

生:灕江的水綠綠的。

師:把靜、清、綠幾個字重疊起來,語氣加重,就使人覺得灕江的水很靜、很清、很綠。我們看到灕江的水這麼美,感嘆起來,怎麼說?

生:灕江的水真靜啊!

生:灕江的水真清啊!

生:灕江的水真綠啊!

師:這三句話,大家說得很有感情。現在請你們讀課文中的這句話。

【賞析】

上海師範大學吳立崗老師曾指出:「我以為小學閱讀教學要進行一定的品詞品句的訓練……」詞和句是組成文章的基本單位,詞和句的理解是理解文章的基礎。李吉林老師的這則教例給我們較大的啟示:

1.進行了詞句邏輯訓練上的聯繫:找出重點詞,並用關聯片語成一句話,概括課文內容,既進行了閱讀能力、概括能力的訓練,又進行了字、詞、句基本的訓練----理解「靜、清、綠」三個字在句子中是並列的;

2.培養學生在詞句意義上的聯繫訓練:將形容詞重疊,讓學生感知詞語的感情色彩;

3.培養學生想像能力,進行詞句思想上的訓練,將陳述句變為感嘆句,一個「真」字,學生不僅從課文的語言文字上知道了灕江的水是如何之美,而且通過學生的再想像在頭腦中出現美的意境。

由此可見,李吉林老師《桂林山水》的教例給了我們重要的收穫:語文教學應當發展語言,發展思維。

【資料鏈接】

一、作家簡介

陳淼,男,1927-1981,漢族。遼寧大連人。中共黨員。1949年畢業於華北聯大文藝學院文學系研究生部。歷任全國文協創作員。中央文學研究所教務所秘書,研究員。中國作家協會秘書室主任,鞍鋼黨委組織部副部長,鞍山市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遼寧分會專業作家。1950年開始發表作品。195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著有散文集《早晨集》、《春雨集》,中篇小說《勞動姻緣》,短篇集《鍊鋼工人》、《紅榜的故事》,話劇劇本《紅旗歌》(合作)等。

二、作品鏈接

1.賀敬之 《桂林山水歌》

雲中的神呵,霧中的仙,

神姿仙態桂林的山!

情一樣深呵,夢一樣美,

如情似夢灕江的水!

水幾重呵,山幾重?

水繞山環桂林城──

是山城呵,是水城?

都在青山綠水中──

呵!此山此水入胸懷,

此時此身何處來?

--黃河的浪濤塞外的風,

此來關山千萬重。

馬鞍上夢見沙盤上畫:

「桂林山水甲天下」──

呵!是夢境呵,是仙境?

此時身在獨秀峰!

心是醉呵,還是醒?

水迎山接入畫屏!

畫中畫──灕江照我身千影,

歌中歌──山山應我響回聲──

招手相問老人山,

雲罩江山幾萬年?

--伏波山下還珠洞,

寶珠久等叩門聲──

雞籠山一唱屏風開,

綠水白帆紅旗來!

大地的愁客春雨洗,

請看穿山明鏡里──

呵!桂林的山來灕江的水──

祖國的笑容這樣美!

桂林山水入胸襟,

此景此情戰士的心──

江山多嬌人多情,

使我白髮永不生!

對此江山人自豪,

使我青春永不老!

七星岩去赴神仙會,

招呼劉三姐呵打天上回──

人間天上大路開,

要唱新歌隨我來!

三姐的山歌十萬八千籮,

戰士呵,指點江山唱祖國──

紅旗萬梭織錦繡,

海北天南一望收!

塞外的風沙呵黃河的浪,

春光萬里到故鄉。

紅旗下:少年英雄遍地生──

望不盡:千姿萬態"獨秀峰"!

──意滿懷呵,情滿胸,

恰似灕江春水濃!

呵!汗雨揮灑彩筆畫:

桂林山水--滿天下!──

2.豐子愷 《桂林的山》

「桂林山水甲天下」,我沒有到桂林時,早已聽見這句話。我預先問問到過的人:「究竟有怎樣的好?」到過的人回答我,大都說是「奇妙之極,天下少有」。這正是武漢疏散人口,我從漢口返長沙,準備攜眷逃桂林的時候。抗戰節節扔失利,我們逃難的人席不暇暖,好容易逃到漢口,又要逃到桂林去。對於山水,實在無心欣賞,只是偶然帶便問問而已。然而百忙之中,必有一閑。我在這一閑的時候想像桂林的山水,假定它比杭州還優秀。不然,何以可稱為「甲天下」呢?我們一家十人,加了張梓生先生家四五人,合包一輛大汽車,從長沙出發到桂林,車資是二百七十元。經過了衡陽、零陵、邵陽,入廣西境。聞名已久的桂林山水,果然在民國二十七年六月二十四日下午展開在我的眼前。初見時,印象很新鮮。那些山都拔地而起,好象西湖的莊子內的石筍,不過形狀龐大,這令人想起古畫中的遠峰,又令人想起「天外三峰削不成」的詩句。至於水,灕江的綠波,比西湖的水更綠,果然可愛。

我初到桂林,心滿意足,以為流離中能得這樣山明水秀的一個地方來託庇,也是不幸中之大幸。開明書店的經理,替我租定了馬皇背(街名)的三間平房,又替我買些竹器。竹椅、竹凳、竹床,十人所用,一共花了五十八塊桂幣。桂幣的價值比法幣低一半,兩塊桂幣換一塊法幣。五十八塊桂幣就是二十九塊法幣。我們到廣西,弄不清楚,曾經幾次誤將法幣當作桂幣用。後來留心,買物付錢必打對摺。打慣了對摺,看見任何數目字都想打對摺。我們是六月二十四日到桂林的。後來別人問我哪天到的,我回答「六月二十四日」之後,幾乎想補充一句:「就是三月十二日呀!」漢口淪陷,廣州失守之後,桂林也成了敵人空襲的目標,我們常常逃警報。防空洞是天然的,到處皆有,就在那拔地而起的山的腳下。由於逃警報,我對桂林的山愈加親近了。桂林的山的性格,我愈加認識清楚了。我漸漸覺得這些不是山,而是大石筍。因為不但拔地而起,與地面成九十度角,而且都是青灰色的童山,毫無一點樹木或花草。久而久之,我覺得桂林竟是一片平原,並無有山,只是四圍種著許多大石筍,比西湖的莊子里的更大更多而已。我對於這些大石筍,漸漸地看厭了。庭院中布置石筍,數目不多,可以點綴風景;但我們的「桂林」這個大庭院,布置的石筍太多,觸目皆是,豈不令人生厭。我有時遙望群峰,想像它們是一隻大動物的牙齒,有時望見一帶尖峰,又想起小時候在寺廟裡的十殿閻王的壁畫中所見的尖刀山。假若天空中掉下一個巨人來,掉在這些尖峰上,一定會穿胸破肚,鮮血淋漓,同十殿閻王中所繪的一樣。這種想像,使我漸漸厭惡桂林的山。這些時候聽到「桂林山水甲天下」這句盛譽,我的感想與前大異:我覺得桂林的特色是「奇」,卻不能稱「甲」,因為「甲」有盡善盡美的意思,是總平均分數。桂林的山在天下的風景中,決不是盡善盡美。其總平均分數決不是「甲」。世人往往把「美」與「奇」兩字混在一起,攪不清楚,其實奇是罕有少見,不一定美。美是具足圓滿,不一定奇。三頭六臂的人,可謂奇矣,但是談不到美。天真爛漫的小孩,可為美矣,但是並不稀奇。桂林的山,奇而不美,正同三頭六臂的人一樣。我是愛畫的人,我到桂林,人都說「得其所哉」,意思是桂林山水甲天下,可以入我的畫。這使我想起了許多可笑的事:有一次有人報告我:「你的好畫材來了,那邊有一個人,身長不滿三尺,而須長有三四寸。」我跑去一看,原來是做戲法的人帶來的一個侏儒。這男子身體不過同桌子面高,而頭部是個老人。對這殘廢者,我只覺得驚駭、憐憫與同情,哪有心情欣賞他的「奇」,更談不到美與畫了。又有一次到野外寫生,遇見一個相識的人,他自言熟悉當地風物,好意引導我去探尋美景,他說:「最美的風景在那邊,你跟我來!」我跟了他跋山涉水,走得十分疲勞,好容易走到了他的目的地。原來有一株老樹,不知遭了什麼劫,本身橫卧在地,而枝葉依舊欣欣向上。我率直地說:「這難看死了!我不要畫。」其人大為掃興,我倒覺得可惜。可惜的是他引導我來此時,一路上有不少平凡而美麗的風景,我不曾寫得。而他所謂美,其實是奇。美其所美,非吾所謂美也。這樣的事,我所經歷的不少。桂林的山,便是其中之一、

篆文的山字,是三個近乎三角形的東西。古人造象形字煞費苦心,以最簡單的筆劃,表出最重要的特點。象女字、手字、木字、草字、鳥字、馬字、山字、水字等,每一個字是一幅速寫畫。而山因為望去形似平面,故造出的象形字的模樣,尤為簡明。從這字上,可知模範的山,是近於三角形的,不是石筍形的;可知桂林的山,不是模範的山,只是山之一種──奇特的山。古語說:「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則又可知周圍山水對於人的性格很有影響。桂林的奇特的山,給廣西人一種奇特的性格,勇往直前,百折不撓,而且短刀直入,率直痛快。廣西省政治辦得好,有模範省之稱,正是環境的影響;廣西產武人,多軍人,也是拔地而起的山的影響。但是講到風景的美,則廣西還是不參加為是。

「桂林山水甲天下」,本來沒有說「美甲天下」。不過講到山水,最容易注目其美,因此使桂林受不了這句盛譽。若改為「桂林山水天下奇」,則庶幾近情了。


推薦閱讀:

秋葉帶你看設計:德國2018 if金獎彙編
客廳家居裝修設計方案圖(63款)
「設計展」層出不窮,對設計真的是好事么? | 【設計之癢】聊聊設計展(中)
淺談導學案設計
設計評審 | 不要認為設計批評是一種恥辱,而更應該做哪些事兒?

TAG:設計 | 山水 | 桂林 |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