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人對風的認識
文 北京大學環境學院歷史地理研究所教授 唐曉峰
「仰面看青天,頭巾落在麻坼(乾裂如麻的土地)里」,這是一句古代諺語,說的是旱季里,人們翹首望天風。他們望的是一種叫「舶 」的風,這種風主旱,它一刮,天就旱了。「舶 」這個名字大約是吳(今江、浙、閩)人起的,與航海有關,在東南沿海,刮「舶?風」的時候,海船就回來了。蘇軾做過一首《舶?風》詩,說黃梅雨季過後,「萬里初來舶?風……喚醒昏昏嗜睡翁」。
我們今天說風的名字,一般只用風所來的方向,比如東風、西北風,或表示風的強弱,比如微風、暴風。除描述風的自然屬性外,我們基本不用其他類型的稱呼,因為給風再起其他名字,懂得了「科學」的我們都覺得意思不大了。不過,古人則認為給風起各類名字是一件意思很大而且很重要的事。「八方風色以類從,北涼、西泰、凱南、谷自東,頹、猋、飄、庉、暴、昌、噎,一一命義無相蒙。」(清查慎行《舶?風歌》)這些都是古代的風名,都包含著特殊的意義,但對於我們來說,卻已經很陌生了。
颳風在我國是大事。我國華北東部和長江下游南部地區,受山脈地形的制約,地區性季風環流十分明顯。風的時間、方向、強弱對於人們的生產生活有著凶吉禍福不同的影響。另外,從現象上看,風(以及雨)還是這樣一類自然物:它來自天上,卻能疾行人間,給人間帶來禍福,有這種特性的自然物並不多見。史學家宋鎮豪先生指出,上古社會人們信奉的氣象諸神中,最受重視的大約就是風神和雨神,所以對風神、雨神的崇拜,一直被保留在後世國家級的最高祀典中。
風的自然特性使風神崇拜帶有明顯的方位和地域性因素。對於中原的黃帝族來說,風基本上可以說是壞東西。黃帝大戰南方蚩尤時,蚩尤「請風伯、雨師縱大風雨」(《山海經·大荒北經》),風伯、雨師是操縱風、雨的神,都站在蚩尤一邊。不用說,對蚩尤來說,風是好東西。
在黃帝以後的歷史中,大地域的國家出現,東土、西土、南土、北土、中土都歸併為一個國家。於是,在精神領域,創造出許多與大地域相適應的觀念,如「四海」、「九州」等等,其中也有「四方風」。按照古書《爾雅·釋天》的說法,「四方風」是:南方凱風,東方谷風,北方涼風,西方泰風。「四方風」,以中原為中心視點的四方觀念與風的自然特性巧妙地結合為一體,為古人的宇宙模式添加了一項內容。
古人認為,風與日月星辰一樣,具有莊嚴的神性,因此一定要誠心誠意地祭祀,商代甲骨文就有祭祀「四方風」的刻辭。對商代的人而言,風是神,並不是我們今天所理解的「自然」。如果我們非說商代人祭祀風是「尊重自然界」的一種表現,那麼商人一定會跟我們辯論,他們會說「我們不知道自然界是什麼鳥東西,我們只知道神,你說的日、月、風、雨,那都是神,我們只知道敬神、畏神」。如果我們再說「你們敬神其實是假,你們在客觀上敬的還是自然」,商人定會操起干戈,對我們動武,捍衛自己的信仰。
敬風只是一個開始,後來我們的祖先對於風的理解和想像越來越豐富。看到風刮在草木上,草木一齊傾倒;風刮在人身上,衣帶一齊飄揚。如此整齊劃一,真是萬眾歸一的樣子。於是「風」又有了教化歸一的含義,而且是「上之化下」,威力無比。《鹽鐵論·非鞅》說:「諸侯斂衽,西面而向風」。這句話說的並不是諸侯們面向西方,迎著西風整理衣裳,而是指軟弱的東方列國接受強秦的政教,而歸於一統的意思。《戰國策·秦一》所說「山東之國,從風而服」,也是這個意思。
由於風的飛舞飄動、感人拂面等特點,我們可以看到「風」還被引入了文化的範疇,喻示著種種文化行為。在中文裡,帶「風」字的文化詞兒很多,例如「風格」、「風俗」、「作風」、「風味」、「風姿」、「風流」、「風情」……不勝枚舉。只是在使用這些詞語的時候,我們早已經把天上颳風的事忘記了。
推薦閱讀:
※認識神的國度
※十位體壇巨星的今昔對比照:最後一位巨星,如今見到也不認識
※寶石叫這名,您還認識它嗎?
※凈空法師-《認識佛教》
※我對詩歌的一點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