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提醒】行者老師講中醫第10講《心經》20110806講
06-24
行者老師講中醫第十講《心經》20110806講
現在開始講。上回說,今天主要講一下,關於《金剛經》、《心經》上面一些修行上、佛法上比較核心的問題,簡單給大家介紹一下,知道我們平常日常生活中怎樣去觀行,怎樣去修行。什麼叫修行呢?我們人處在社會上,一個是要對外在的行為進行修正,一個是對內在的心裡,對心性進行修正。實際上,多少年下來,我們人的行為其實就是心路的這種歷程。絕大部分人的心境是隨著外在的環境,還有社會上的潮流所左右,自己根本沒法把握,所以回首往事的時候,總感覺好像跌跌撞撞,一路走來,沒有什麼可以貫穿、連貫下來的,以至於都是浮光掠影。只有內心有信仰、有追求,或真正心態能夠安定放鬆下來的話,他才能把過去跟現在連貫起來。我們生活是這樣的,前一秒發生什麼事情,昨天發生了什麼事情,都好像不存在了。因為昨天的心態跟我們現在的心態有時迥然有差別,總在浮動,跟各種割裂開。這個時候的狀態,按照佛法來說,就叫生死。這一秒鐘升起的心態、念頭,過一段時間到下一秒鐘,或者它不能連續、不能連貫,總是不斷地變化,時時刻刻總處在生死之中。我們修行之中,就是要找到一個內在有一個堅固永恆不變的內心,與這個相互契合以後,我們真正做事情、應對外在一切,才能帶來堅定,有種恆定不動的感覺。這個時候自己內心有安定感,才能帶給別人這種安定的感覺。所謂講《金剛經》,《金剛經》是什麼?金剛是什麼?同學:金剛是很硬的石頭。行者:金剛就類比天下之間最堅硬的這種東西。它可以破一切執著,得到真正的智慧,這種智慧是顛撲不破的,是堅固的。它代表了我們通過學習這本書以後,領會到的這種心境。我今天先不給大家講《金剛經》,因為《金剛經》需要大家平常回去先好好看一看,學習學習,基本上對文字比較熟悉以後,產生一些問題了,咱們再討論。今天對《心經》最簡單的修行方法,給大家闡述一些。我們在平常日常生活之中,以怎麼樣的一個心態、心行來修行?我們閑著沒事幹的時候怎麼修行?不是說我們每天就打坐那半個小時,這叫修行。我們平常日里夜裡、言談舉指之中都在修行。這個心態怎麼把握?用什麼方法、怎樣操持?這個在《心經》裡面是有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這個意思是什麼呢?般若是智慧,般若代表的智慧比我們現在漢語詞「智慧」更加廣大一些,它不但代表智慧方面很多,涵蓋面也比較大一些。「般若波羅蜜多」代表利用智慧最終成就到達彼岸,是這個意思。《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就是用智慧到達彼岸的它的最核心、最根本的心法,就是這本經書要講的,就是這二百六十個字要闡述的問題。大家手頭有《心經》嗎?同學:有行者:誰沒有?發給他們吧。還有多餘嗎?我剛才見你拿好幾份,已經發出去了是嗎?行。先從頭講一下。「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這是它講的第一句。我們每個人、每個修行人,都是在觀自在菩薩。什麼叫觀自在?我們平常怎樣形容自己的狀態,別人問怎麼樣,挺自在的。自在什麼意思?就是放鬆、很安和、自己很舒適、比較自在。觀自在,就是能夠完全把控自已的狀態。我們平常的觀行,就是觀心,我們怎樣觀?修行法門是數息、觀心,平常日里夜裡。你看很多修行人說怎樣修行,觀心。觀什麼心?這裡哪有一顆心啊,這顆心看也看不見。所以我們平常觀心,就是去反省、去反察,反察我們內在的一個狀態是不是真正地放鬆下來了,安和下來了。緊的時候知道我們自己在緊,松的時候我們知道自已在松。太過的時候知道是過了,該收回來一些;太緊呢,有時就放一放。時時刻刻自己知道自己的心理狀況,這叫觀。前一堂課我說過,《圓覺經》里的話:居一切時,不起妄念。這個詞叫無諸妄念,我們現在講課的時候,我就專心講課,你就專心聽課,去領會,這叫沒有妄念。幹事情比較專註,打坐的時候都在數息。念分正念和妄念,有妄念就有正念,兩者是相互對立的。還有一種叫無念,無念是什麼?無念跟正念是一回事,無者,無妄念。沒有無念,怎麼敢無念呢?石頭無念。不是講那個頑空無念。無念講的是體性。從中醫角度來給大家解釋一下什麼叫無念。無念就沒有邪氣,沒有邪氣是什麼?就是一團正氣。五運六氣、百官十二臟腑各安其位,這叫沒有邪氣,叫無妄。這個時候叫無念,這個時候哪有六氣?也沒有六氣了,六氣不現,現的是一團和氣、一團元氣。六氣如果有一氣現的話,肯定這一氣產生了太過不及的變化,瘀堵住了。就像一個操練非常熟練的儀仗隊一樣,那就整齊劃一,看不見誰表現比較突出,你要感覺誰表現特別突出,肯定它有問題了。所以在正常情況下,無念就是我們幹什麼事情都融入其中,都很專註,達到一種和諧的狀況,這個時候就是無念。觀自在菩薩,我們觀察到內心,不管是平和,不管是什麼,我們都要融入到自己內心。觀就是知道,知道以後你不能老冷眼旁觀,冷眼旁觀的話什麼事情都不會做好,因為你的力量是分開的,心力,做事情的時候,你整個的智慧就會受到很大的壓制。冷眼旁觀的人是這樣的:自己的事情也是一樣,總是不帶任何感情色彩,很理性化地去分析一下,這樣的話他在感情、慾望、各方面的這種力量就弱,他只能分析,這樣真正投入其中去做的時候,有障礙需要突破的話,就會產生很多問題。「觀自在菩薩」,我還是說那句,我們都是觀自在菩薩。什麼叫菩薩?大行眾生,心中懷著很大的一個境界和目標,要去實現、要去完成,這叫菩薩,在我們古代叫大人。大人是什麼?小人只會顧自已,以自己利益為根本。大人呢?一個家的家長,這一個家每個成員都跟他自己一樣,他要操心到每一個成員的感受,具體所有東西都要安排好。大到一個國家,過去一個國家,像一個君王,寸土必爭,國家每一寸土地都是他自己的,每一個子民都是他自己的,這是他的胸懷。真正做到大人的時候,他的胸懷擴大了,他這個身體就不是小我了,他就像以天地、以國家整個為自己的身軀。這種心態之下,他能爆發出的力量、意志、還有智慧,都會增強。我說,大家都是在「觀自在菩薩」,你們覺得能認可嗎?你能認可嗎?那你講一下,你認可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同學:就是每個人每天做事情的時候,你就會覺得有這個心愿,然後你靜坐進入那個境界,就會有相應的結果出來。行者:你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觀自在菩薩沒什麼神密的,我們都是在做,在觀行、在修行,是吧?同學:對,在修行的路上然後你照著你的目標前行。行者:其他人認為呢?有沒有不同意見的?同學:像你說的,兩塊,一個觀自在,一個菩薩。菩薩就是大行眾生,如果說大家都懷著這個遠大的願望,而且不是僅僅為自己考慮,這樣就可以看出菩薩來。然後觀自在,就是說在修行和日常起心動念的時候都能夠不被外物所疑,就像咱們說的,真常須應物,應物要不迷,既能夠保持正念,又能夠全身地投入。行者:不過,聽你說話還有一種冷眼旁觀的感覺。「觀自在菩薩」,這句話就是說,我們自己內心就是擁有大智慧,就是擁有真正大心大毅力,這樣的菩薩。我們本身就是,只不過是你肯不肯認。認了以後你就去做,認了當下就是。以前佛教里有個小故事,以前我也給別人講過。這個故事大概是在宋朝年間,就是關於這個觀自在菩薩的故事,我不知道以前講過沒有。有一個學佛的人,專心修習觀世音菩薩。大家知道觀音的道場在哪兒?在普陀山。他那當時為了一念純正的信仰,一步磕一個頭一直叩磕到山門,如此走了一年半的時間,感動了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就顯靈,就說你這麼虔誠、這麼摯誠,然後有感應了,就問他,你有什麼問題,我可以回答,可以向你解惑。這個時候這個人突然就覺得,自己修行這麼長時間,一步一個頭,磕了一年半過來,他也還搞不清自己為了什麼?一下腦袋空了。我們總是這樣的,有時候遇見自己比較認可的老師,一見面問個問題,腦子馬上就空了,什麼問題也想不到。這個時候,他腦子裡突然蹦出一個非常奇怪的念頭,說奇怪也不奇怪,這是他從內心而發的一個念頭。他問,觀世音菩薩,您磕頭嗎?您拜哪尊菩薩?拜哪尊佛?觀世音菩薩就說,我拜觀世音。這個人聽完這話之後言下頓悟。然後,以後有人問他修行什麼法門,他就說,叫觀自在。釋迦牟尼在修法,觀世音也在修法,他們也在拜,心中也在拜佛、拜菩薩。他們拜的是什麼?拜的是自已。自己是什麼?哪個自己?我們有自己嗎?有個本心嗎?你要想有個本心,這已經是不對了。他拜的是我們內心之中這一點精進、這一點智慧、這一點莊嚴向上的念頭,只不過他的這個念頭成熟了,圓融了。我們呢?還跟小苗芽一般。我們拜什麼?我們也是拜我們這個念頭。要不然我們拜那尊佛,那佛什麼樣?拜那現象,有用嗎?佛代表的是什麼?清靜莊嚴、安和喜樂,所謂常樂我凈。並不是拜那個形象。你說佛像為什麼不都修得一個個張牙舞爪,猥瑣奸詐一些?那樣就沒人拜了。為什麼一個個修得莊嚴肅穆?你到了很多寺院,如果是香火比較好的,就能夠感受這種氣氛。我們拜的就是心中這一點。我們拜佛的時候,心中就能升起來相應的這種感覺、相應的狀態。我們在日常生活之中,然後把它逐漸融匯進去。所謂實相拜佛,拜的就是這個。所謂實相念佛,念的不是那個佛號,「阿彌陀佛」這一聲,無量光無量壽這種真正的廣大智慧,就在裡面。所以第一句是「觀自在菩薩」,講的就是這個。「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深」大家知道,「行」就是修行。深,我們平常的觀行,平常的修行都是非常膚淺的,或有或無,每天能打半個小時坐就不錯了,至於其他時間就……,然後能觀照到就觀照到,觀照不到就算了,估計十天半個月觀照觀照。「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什麼叫「般若波羅蜜多」?這叫智慧觀照。我們平常體察內心、觀察內心的時候,這個叫觀照。觀是有層伺的,一開始觀觀察內心感覺的時候是模糊的,因為不容易體察,誒,我在想什麼呢?我也不知道我在想什麼,觀的時候就不知道了。因為自己的心性定不下來,也容易隨著外境浮動。自己的心性想定下來,想觀察一下不容易。觀是什麼?就相當於一個人坐在這兒看周圍,坐看雲起,潮起潮落。你得首先自己要定下來。剛開始這一步做不到的,只能說想,觀想,觀不了先想,想著自己在幹嘛,還是有點思維念頭,強制地把自己束縛一下。然後時間久了以後,放鬆了,慢慢就能觀了。觀是什麼?就好像定心性定下來了,想觀察自己,就好像籠罩住了。這個時候自己在想什麼呢?自己什麼狀態?有深度的。有人從頭徹尾隨便一坐全身心的感覺全能體察到,這就比較深一些。有人就好像一個探照燈一樣,只能照到一片,哎呀,我這兒是什麼感覺,我這兒是什麼感覺……觀察得比較狹窄。隨著功夫的逐漸深入,他會逐漸變化,會逐漸提高。開始觀不到的時候想,想自己在幹嘛。慢慢靜下來、定下來再觀。隨著觀行的功夫逐漸深刻,就變成了照。觀是要使勁的,是要看的,照是不用的。就相當於一個屋子,電源一開來電了,燈火通明。你不用想那地方到底有什麼,照一照,不用了,屋子整個亮堂了,裡面只要有心境、有波動,自然就會非常清晰。這叫照。 這是一個功夫的層伺。在《瑜伽師地論》里,玄奘法師講了四個個層伺,就是有尋無伺,有尋有伺,無尋有伺,無尋無伺。這四重境界講的是我們觀心過程之中的四個階段。我今天給大家講的就是平常如何觀心,如何關照自己。打坐有時候念頭截住叫「止」。今天主要講「觀」。 有尋有伺,這個尋和伺,這是什麼?伺就是我呆一個地方等著,就像一個獵手一樣,知道這是敵人只要一出動他的出沒必由之路,就呆那兒了。一開始我們對於心境的體會比較陌生,這個時候怎麼體會?就到處找,漫天野地找,找到了就這樣,過一會還得找。一開始的境界叫有尋無伺。第二層境界,我們稍微對心境變化的體察稍微熟悉一些,這時候,有時候去找,有時候就能安定下來觀察、體會一下,知道大概的方向;有時候力量不足的時候需要觀,有時候力量足的時候就呆著了。第三層叫無尋有伺,就是開始照了,照的境界就出現了。呆在一個地方,整個就掌控全局了。最後無尋無伺,不用呆著不用看,這裡面一切都已經很自然了,一切都上了軌道,你不需要看著它。這是一個心境,對我們內心修行由生轉熟逐漸純熟的一個過程。 我們現在上課聽課,大家對自己的內心,對自己的念頭的體察有沒有呢?心境的狀況,我們自己到底是什麼心境呢?這點非常主要,經常觀心的人他的習氣會慢慢減弱。你看,有些人一出來就特別清高,那種是不善觀行,他觀行多了的話,他自己知道自己老是把自己的那種境界抬得太高,老是護著。他自己知道這個狀態,自己知道這個狀態以後就放下些,就會跟這個狀態稍微脫離開,不會老呆著這個境界裡頭,越呆越堅固。所以,止觀是兩種,止,是有了智慧方便,產生智慧境界以後要定住,把它逐漸穩固住。觀呢,是要把它破開,不要局限於這一種狀態,逐漸深入再擴大。與止觀相對應的就是定慧,過去不是常說嗎?「止觀雙運,定慧等持」,這是我們平常修行之中需要的。就像打坐,那天有同學說的,外面鬧騰我感覺心煩,那現在我就叫自己別煩,我就打坐,然後把它忘了,這叫止。因為我們需要在紛紜的事態中、繁雜的心境中慢慢沉澱下來,這是第一步。止完以後,能定住以後再觀,別老定在裡面,跟周圍的事情的心境還要擴大一些,融合起來,把自己這個定境再擴大,然後再打破。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什麼叫五蘊?佛法里有很多詞,五蘊、六根六識,前五識,眼耳鼻舌身,色身香味觸法,這代表六法。五蘊講的是色、受、想、行、識。首先是色,什麼叫色?佛經中經常講「色」,我一開始也搞不清楚,色,這是什麼意思?女色嗎?其實到最後發現這個色的含義,遍大千世界有形有相都是色,萬物都是色。照見五蘊皆空,你看觀自在菩薩一上來,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直接就達到了照見五蘊皆空,一下就破開了。首先是色空,緊跟著下面就講色受想行識,我一個個地講,我先講的色。作為經典,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般若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到這兒就結束了,這個經典到這兒就結束了,就是說前面已經講完了。但是最後大家還不懂,怎麼就五蘊皆空了呢?他就講為什麼五蘊皆空了。五蘊一個個講,五蘊既然你不懂,咱們都不知道,咱就拿舉個例子。「色不異空」,為什麼色不異空?從理論上分析,就是上回跟大家講的,用物理學分析,我們看見的桌子其實不是桌子,其實是一大堆分子,也不是分子、原子等等,分子到最後沒什麼實在東西,越分析到最後越沒東西,叫色不異空。我們看見的這個顏色,也不是這個顏色,只是它們互相在那兒吸收、折射,反射出來的好像看起來是這個顏色。各種物、各種色,物非物、色非色,色不異空,都沒有,找不到。第二點,空不異色。色不異空給大家講了,空不異色是什麼意思呢?來講講。 同學:空不異色是說空跟色實際上是一回事,異就是沒有什麼不同。 行者:這個空與真正的諸性本空的空不是一回事。我們腦子裡想到空的時候,是什麼?東西?沒有事,非常空靜的,什麼東西都有沒有,是種空無的狀態。這個時候空不異色,這也是一種色,它是色的一種。物有各種物,它也算是一種色。有的是體現有的一方面,它體現無的一方面,是你把這些有形的、能看見的拋開了,你造了一種。其實它也不是真正的空,這是對應我們心中的這個「空」念。我們打坐,恭恭敬敬往這一坐,誒呀,這兒「空」。我們認為它是一種空,其實它不一定是空。它是一種有,它是一種色,叫空不異色。為什麼呢? 同學:因為空也是一種相。 行者:因為我們認為是空,你要從外在,在更深徹的人看,我們這空第一不徹底,第二也不算作空,跟周圍明顯隔隔開。自己好像認為空了,打坐很清靜,其實好多問題都沒有發現出來,只是自己覺得空了。在某種表層的意思上覺得是空了,這是一種有。所以,它這個「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它這幾個詞,佛法里都是這樣,很多字,前一個「空」跟後一個「空」不是一個概念。以至於他前一個色跟後一個色,有時候概念也不一樣。「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又講了一下。色即是空的「色」,還是講的大千世界的百態萬物,形形色色的各種現象,這些種種,色即是空,當下就空,畢竟空,沒有任何本性本質實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裡面包含就是佛法最深刻的道理。緣起性空,性空緣起。它這個空是不排斥任何色的,即是色。能聽懂嗎?能聽懂的人講一下。 同學:色即是空就是說形形色色的當下都沒把它看作實際存在,空即是色是說空也是形色中的一種。 行者:還有誰講一下。 同學:諸般形色和自己內心的空靜是沒有差別的,自己內心的這個空性和諸般形色又是一種。 行者:你這叫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像我以前講過的,陰即是陽,陽即是陰。陰怎麼能是陽呢?陰也能是陽嗎? 同學:本來就沒有陰陽這樣的東西,陰只是一氣運動之後產生出來的。 行者:你腦子掉到空無里了。這裡面全是大有,這裡面沒有空的,沒有一個空的,全部是大有。所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從不同角度來講它,來闡述它的。你要從有的角度來看,它就是有,你要從畢竟空的角度來看它畢竟空。它的用展現是萬有的,而它的本性體性是畢竟空的,真空的。就跟陰陽一樣。陰陽只是外在從不同表現不同的角度來看它,但是陰陽同指一物同是一物,它的本體是一樣的。 同學: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就是形形色色。 行者:形形色色它本來就是空的。畢竟它本原是空的,空了,恰恰因為空,所以它展現出萬有,它不同可以變換。 同學:空和色的本義是什麼? 行者:還有人沒聽懂啊?我再換個詞。就像炒股一樣,一個股票都沒有了,叫空倉,你說是空吧?這時候空即是色。什麼意思?空倉的時候,我沒有一隻股票在那兒,但是我們可以選任何一隻股票,採取任何一個方法。就是蘊含所有萬物。什麼叫色即是空? 同學:按《道德經》那句話說,「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行者:這個有類似之處,不全是。佛法上來直接講根源,就講最根本的。 同學:色即是空,就是是讓你不我執,雖然它是色,但是其根源還是空,去掉我執。 行者:本身談這個東西,就是要去除二相,第一是人我相,第二是所知障,法執我執,這兩個執著。色即是空,就是我們即使買股票了,股票隨時隨刻變化,高低變化,變化無常,總在不斷地變動之中,這個時候,你覺得現在買一隻好股票,好與不好它也時時刻刻在變動,時時刻刻在變化,這叫色即是空。它受著外在諸多因素的影響,而這諸多因素又是其他股共通的其他大環境所造就的。所以單獨拿這隻股票來說,它是不存在的,存在的就是整個大環境。所以就是說色即是空,當下是空。空即是色,當下空倉的時候可以產生無限變化。返回到我們日常的觀察與修行過程之中,我們現在如果家庭、公司出現很多事情,心情低落,受到傷害,你就知道當下色即是空。什麼意思?我們現在這個狀況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你把這些因素去客觀分析它以後,你發現現下這個狀況並不是很差的,不要為現下這個狀況自己擔心自己低落,而是要解決這些問題,這些問題、這些環境是沒有屬性的。你把這個問題合理解決以後,你會發現原來是個好事,沒解決的話就是壞事。所以過去說,君子逢凶化吉、遇難呈祥。事物總是波動變化的,一個大的機會來了,肯定會帶來好很多不便影響,你要把它抓住合理應對,這需要很大能力和魄力。在這個過程之中就會出現很多變化。所以怕事的人,事一來了,凶,應對好了就變成吉了。 空不異色。平常,心空則靈,心態越空靜,對事物的預知和敏感程度就會出來。這個時候,心態越空靜、越空靈,很多東西感知就越發清晰。所以圓明照生所,心態空靜圓明以後,萬方世界都洞察無疑。但這也是一種功夫境界,需要經過長時間鍛煉。我以前在學校站樁的時候,晚上夜深人靜,心態靜下來的時候,感覺周圍好像差不多將近一里那麼寬廣吧,包括中醫藥大學門口車來車往的聲音,都聽得非常清晰,能夠感覺到,內心能夠看到什麼什麼車來什麼什麼車走,通過這種聲音感知到。這就是內心的狀況,內心越清靜感知越清晰,感知面越大。當然這得看力量,逐漸修行的話力量會逐漸深入。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是我剛才講的,這是理論推導。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必然是空,畢竟空,什麼意思?當下不用分析,如夢如幻,看這些東西就是這樣,虛幻不實。這個叫功夫境界,這是有的。像我剛才那叫分析。這兩個有質的差別。我們通過分析知道它是空的時候,心裡這個力量就會非常薄弱,只能說推導出來它是空的,但是心裡還是有障礙的,當下就能看見,就能澈明到,這個叫真正的智慧的力量。不要覺得智慧是理論,智慧是真正的修正,只有真正修正才能迸發出來,叫實踐出真知。很多實踐、很多操持過以後才能領會的智慧,那是融合為一體的。 這個時候什麼感覺?這個時候內心你看見外物,看到外在的喜怒哀樂、內心的感受,外在對你的影響,種種印象在你心裡絲毫不留痕迹,只是取各種象,把它們感受到了,自己內心一點點動搖影響都沒有,心態恆靜、空靜。這叫什麼?這叫金剛心。這顆金剛心為什麼能是金剛心呢?像《養生主》里的庖丁解牛,那把刀用了19年還像剛造出來的一樣,但是它已經受損了。真正的金剛心是不會受損的,它與萬物都沒有障礙沒有阻隔。你說什麼事情能影響它能碰到它?天底下再硬的事物,你只要有對立面,一點點地磨也給磨平了。這顆金剛心是無對的,是破除對立的。為什麼破除對立的?因為五蘊本空,諸色本空。今天單位出一個大事,自己正好沒辦法,可能要受到制裁要扣工資等等,自己心裡那種狀態,如果你能以色即是空的狀態來看,狀況就狀況吧,怎麼辦?事情怎麼處理,向領導怎麼交代,該幹啥幹啥。色即是空,這個色是什麼色?是我們覺得糟糕的這個事,這個是色。這個事情是實實在在的,但是我們心裡這個事是空的,我們心裡覺得糟糕這個事是空的,這叫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呢?既然空即是色,那就好辦了。大家都比較沉悶,那我就興奮興奮,搞點高興的事,叫大家情緒都帶動起來,空即是色。周圍人太浮躁了,想冷靜下來,就弄點莊重的事情引導引導,然後打擊打擊,壓抑壓抑,調整一下。所以你看曹操打了敗仗,大家一個個丟盔棄甲,後有追兵,前邊還沒有出路,他為了調動大家情緒,然後空即是色,前面有一片梅林,一下把大家情緒全調動起來了。這個色也是情緒。又講了以前那樣,外物的紛紛色色都不是色,我們內心的感知才是色,所謂萬法唯心。但這是從整個心法的角度來講,真正實際上去做,還需要把它融匯到實際的生活之中,世法之中。前面講了這些,大家有什麼問題嗎? 同學:色為空,空為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前面和後面有什麼區別,剛才聽老師講過之後,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前面兩句講的是體,後面兩句講的是用。前面兩句講的是對萬事萬物的認識…… 行者:前面講的是理論上的,後面兩個是真正的實證,就是理和事。色不異空,空不異色,你還在分析,體用一如的話就是後面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同學:後面兩句講的實際上是心的一個狀態…… 行者:兩個是有層次的,就相當於我剛才講的,陰跟陽也沒有實質差別,後面直接講陰即是陽,這兩個領會的程度就不一樣。 下面講「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受不異空,空不異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什麼是受?受就是我們內心對外在的一些感受。 同學:我想澄清一下,我們能不能這樣理解剛才的意思。我的體會就是,佛陀在分五蘊的時候,他把色指一切有滯礙的東西,受就偏重於一些感受方面,想行識就偏重於思想活動、心理這方面。 行者:主要講的是前五識的身體的感受。 同學:色我理解,就是我們可以看見的東西,可以聽到的聲音,可以聞到的,這些東西都是色的範疇,包括自己的身體,都叫色。色不異空這四句,我感覺就是,大多數人對看到、聽到、聞到的這些東西,都會認為就是這樣,然後執著它。要破掉它,才說的這幾句話。你上回講的,我們看到一張桌子,我們的眼睛認為看到的是這樣的,但在顯微鏡下是另外一種。同樣,同一個物體,在不同動物眼裡看到的又不一樣。那就沒有一個真實的、唯一的標準去說它。還有,我們都沒有無線電波接收器,空氣中有大量無線電波,我們可能認為是空的,但是如果有了一個收音機我們就能聽到了。所以,我們認為空的東西它實際上也是一種色,只是我們接收不到而已。 行者:我們認為是空了,其實不是空。 同學:像你說的,是大有,只是我們沒有辦法去實證它。後兩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那是觀自在菩薩實證以後完全感知到這種狀態。 行者:第一個,按佛法來嚴格分這幾個定義的話,這方面我不是做學問出身的,我一般觀其大象,大概了解它內在含義就行了,這些東西學習得不是那麼嚴格。色,受,受就是一種感受,外在的色也是感受,你看見外在的色,其實內心是色,就像你剛才說的,我們看是這個樣子,有的生物看不一定是這個樣子,而且這個顏色可能也不一樣,對不對?這個受就不一樣,我們先說我們這個受。大家每人有不同的感受,就跟臭豆腐一樣,有人說臭有人還說香,有人討厭有人還喜歡,這個受也不一樣。不同的色、不同的受,都是根據內在我們自心反射出來的。所以,我們的內在感受它會是不空的嗎?因為你覺得我看到這個樣子,那別人看到也是這個樣子。但這個世間有共業,你們這一類人看到這個樣子,突破這一類人了以後看到這個就會有差別。我們這個世間為什麼產生日月玄象,地球變化,這也是因為眾生的共業,整個地球這個世界的眾生產生的共業,這種現象我們大家看到的全一樣。有個別的生物看到得不一樣,那是有差別的,是不共業的,不共業的看到的不一樣。為什麼會一樣呢,因為我們內心共同會有這個障礙,共同會有這個執著,但是這個就不往深探討了,與我們今天討論的不一樣,因為這個要往深探討會說很多問題,今天先講一個總綱。五蘊裡邊如果要仔細講,《楞嚴經》里有專門講述。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想不異空,空不異想,想是什麼?我們的思維邏輯。這個想就是自己依照外物編織出來的東西,攀緣出來的。外面有個色,自己喜好好惡就產生出受,根據這個受產生出比較,再產生攀緣。想,想不異空,空不異想,這需要大家仔細去體會。有人說怎麼我的想法會是空的呢,這需要觀照,不是說你想就能想明白的。「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本質上你要去把它洞察掉。想不異空,你這想法必然是有來源的,有外物的,有依據的,有依託的,這依託消失之後你這個想法就沒有了。憑空出現的想法,自己感覺憑空,其實也是依靠很多經驗,很多外在的感受,潛意識的一些變化產生的。行,剛才是想因,現在是行因。什麼叫想因,我們平時做學問、做知識,叫正思維,這是陽的一面,想因就是坐那兒,自己腦袋裡偷偷摸摸自己琢磨點事,還自己比較比較,所謂的這些妄念、攀緣,這就叫想因。 行,行因,什麼叫行因?五行,五種運行,天地之間萬事萬物都有它必然的規律和法則。我們人,行因就是生下來飲食男女,這是規律,就知道吃飯,餓了就知道吃,這是行因。不吃行嗎?吃飽了暫時不想,稍微餓點又知道該吃了,哪怕傻了糊塗了也知道吃。傻了他下意識動作知道,這叫行因。你看,色、受、想、行、識,這是一層層的,五蘊不斷深入到我們生命的本質。我們生命是有很多慣性的,我們活著就是一種慣性。像《金剛經》里講「無人相,無我相,無壽者相」,壽是什麼?是壽命生命。 行者:是,我知道。關於西方生命,我參加過一個課,那課最關鍵的,有一個潛水艇的故事,是西方非常認可的經典故事。不是潛水艇故事,是沉船故事,一艘船要沉了,但是只有一個救生艇,只能走五個人,誰走? 同學:西方的話,應該是婦女和小孩先走。 行者:不是。最經典的故事,他們只要五個精英走,這五個精英必須是大家公認的精英,幾百個人要推出五個精英走。 同學:那是比較愚昧的…… 行者:不是愚昧,現在就是這樣。因為這五個人出去,能為社會做更多的貢獻。現在的西方也一樣,地球如果遇到災難了,推選出來的人,要保留人的優良基因,科學家的,要保留這些人。 講完這,又回來。我們中國傳統文化,傳統是什麼?有古今一脈的道統,是所謂的樹起來的天地正氣。所謂樹起來,我們都要尊重的這個道理,這是最關鍵的。人的生命與這個相比較,一個兩個生命,或者暫時的生命、團體是非常微小的,非常不足以道的。如果有的人拿這個東西去為自己去做一件事,這也是有的,但那些人是其心可誅的。像九十年代,討論過一件事情,我是從西安過來的,西安四軍醫大的張華,大家都知道,一個老頭掉糞池裡,他跳下去把老頭救起來,他死了。當時八十年代沒人說啥,都宣揚事迹;九十年代,大家到處批判說,值得嗎?這些大學生,將來能為社會做出多少貢獻,現在就為了救一個拉糞車的老頭就死了,可惜。社會上就有這些無知的人蹦出來,如果這些人執掌社會,社會將是非常浮躁與混亂的。張華一個人把老頭救上來,他雖然死了,他宣揚的正氣,就會延續,我們傳統文化的道統又繼續會延續。這股精神這股力量,遠遠不是他一個人能達到的。一個大學生能幹什麼,現在都科技興國,都懂得知識,學完以後很多人崇洋媚外,有一小批人直接就賣國,幫著國外人搞咱們,科技興國能興得動嗎?到頭來咱們國家現在整個是信仰危機。 同學:面對自然災害的時候,經常會有報道,一些人放著自己的家人和妻子不救,而去救其他人,像這種做法符不符合道統? 行者:這也是。 同學:但是,中國文化有有句老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如果連自己的親人都不救的話,那…… 行者:他救是救的,他最後救。為什麼?不是路人,你遇見路人的時候,先救自己的親人,老師管著孩子,這是他的職責,先完成他的職責,完成他的本份。有公有私,救孩子那個老師分得非常明白,就有人說真是菩薩現世,真是菩薩心。能在這個時候公私還分得非常明白,先有大心去做他的事情。如果要有路人在街上,先救親人,救完親人再救其他人。 同學:我一直認為先救路人再救親人是虛假現象,我覺得這種情況是不存在的。 行者:存在。 同學:那這個人就有問題? 行者:不是有問題。過去儒家講,人開始都是假仁,禮義道德廉恥這些都是後來學的。後來學的就不是長身上的,是一點一點學的。也有上來一學,就整個體會,全部用出來的,這種人天生君子,少。很多都是後來學的,後來學的就有痕迹,有時候就不知道先後,就被這個壓得很緊。有時候把這些條條框框放得很死,所以他有時候就會先救別人。遇見這些事情的時候,首先心裡會先鬥爭一段時間,該救誰呢,想半天,想救這個,又想救那個,最後可能公心佔了上風,好像得先救路人吧。這種人救不了幾個人,自己可能還會搭進去,因為關鍵時候要當機立斷,他已經不存在這個決斷力了。開始就是作偽,都是假仁,先是作偽,逐漸的熏陶,逐漸再改換。開始連作偽都不做,那是真小人,一直下去,就失去了改造機會,內心沒有改造願望。 今天只是捎帶講一下,談下我的體會。中國從古到今一脈相承的傳統,這股力量,你要接續下來以後,做起事來就會堂堂正正,所謂的傳承,所謂的力量就會有加持。五千年的傳統,這種真正的正氣加持出來的氣,千萬人的力量對你來說都是渺小的。你覺得什麼是正願,你會一往無前地去做。你想,你會為了個人的一點小利益,千萬人出生入死有危險你還會去做嗎?這個力量就小了吧?當然,前提是你有一顆大心,你有一顆廣大的心,你再有廣大的力量,這叫得正位。有人雖然有大心,但沒有傳承到這股力量,他就會做個爛好人,今天幫這個,明天幫那個,沒頭緒,不知道自己該幹什麼。傳承住這股力量,這個時候,才能真正得到傳統文化。從這點來說,傳統文化跟很多出世的東西不一樣。像佛家也講傳承,歷代的法脈傳承下來,與各種經典書籍相互印證。我們讀書的時候,讀很多史。過去古人是怎麼樣做的,怎麼樣的行為,什麼樣的風氣,一代一代傳承下來,你把這個都體會到了以後,你傳承下來的力量是不一樣的,做事起來有氣度,這就從一個小人逐漸變成一個大人,有非常充沛的力量。這時就會堂堂正正,說起話就會非常理直氣壯,真正臨大事的時候,你就會第一個脫穎而出。 現在人都萎萎縮縮,為什麼?讀經、讀史的少,真正臨大事還不如老外呢。老外先天體質好,氣兒沖,一看,氣勢上就被老外壓住。清朝時,很多出去的,那個氣質,國家沒落了,官員氣息也沒落了,壓不住了。但是很多儒家學習的人,有些出去留學的人,那還不一樣,在國外影響就非常好。十九世紀時,中國留學生是最受國外歡迎的。現在不行。文化傳承,傳的就是這個。文化傳承里的主要表現是禮儀,禮。什麼吃人的禮教?!就是說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事情不該做,遇見什麼情況下怎麼辦,這道理就是禮,禮貌的禮,仁義禮智信的禮。先王已經走了,禮存下來了,從這些禮你體會到裡面的精神。這就像仲景一樣,仲景的書為什麼永垂不朽?仲景書裡面就是禮,什麼病什麼時間用什麼葯,六經六法,說出來都是道理,沒有像內經講六氣是怎麼轉的,像我講六氣是怎麼感受的,中間是什麼道理,不講這個。這個每個人領會都有差別,相則唯一,理則萬變,中間道理是變化萬千的,每個人的感受不一樣,但是具體的法則、外在的這些病的現象是一樣的。仲景樹了很多的門檻,很多個門,大家從這個門裡一一入進去,以後就找到他整個的心法路線了。這也是仲景高明的地方。他如果把理傳授下來的話,這就出問題了,因為他講出來的這個理,很多人可能理解不了,層次有深有淺,到時候發展出來,千門百派,他的理就被爛掉,大家張口閉口都是口頭禪。你說懂了,沒懂。有的懂得深,有的懂得淺,在一起還不好交流。一說,我知道,就這個,沒辦法了。所以這是古人高明的地方,黃元御講的六經六氣解,這裡面的理解也有深淺,不是那麼簡單,所以黃元御的書要配合上。黃元御的書學完幹什麼?學完就是為了看傷寒論,不是學完就直接用他那些,他的力量還是欠缺的。 再回頭過來講。「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行醫,剛才講生命,然後連帶那麼多東西。識,這個識比生命更深一層次,跟它相對應的詞不多。眼耳鼻舌身意,這叫前六識,眼有眼識,它叫眼根,是我們眼「能看」那個根,這叫眼識。眼識積聚在眼上,所以我們眼能看見東西,它積聚在我們頭上,我們頭能看東西,它積聚到耳朵上,我們耳朵能看東西。為什麼一些特異功能的人,耳朵可以識字。這你就知道了,我們不光是眼睛能看東西,有個眼根在裡面。以至於在《楞嚴經》上所說的,六根互用,六根是可以互用的,它只講六根的用,不是講我用眼睛吃東西,這個有點匪夷所思,是不是?它只講的功能,眼睛可以感覺到味道,拿東西在上面蹭一蹭,能感覺到味道,嘴巴是感覺五味的,耳朵是五音,五色、五嗅,各種狀態。這叫識,眼耳鼻舌身,這是前五識,還有一個意,就是我們的思想、意識,這也是有個識根,就是意根,這是第六識。西方老說第六識,什麼叫第六識?我們平時說話用腦子,用邏輯思維,都是根據很多東西去判斷的,根據前五識的很多功能去衍化去推導,這叫六識,邏輯思維這些。第七識——我識,天生下來我就認為這是我,你也認為那是你,這東西不是我的,這不是我的地盤,天生有個我識,會把自己的境界劃分出來。我是我的,那是別人的,這就產生一個境界的障礙、割裂。但這是自己的本體,天生下來的。前六識建立在我識基礎上的,我識是建立在第八識阿賴耶識之上的,阿賴耶識是所有眾生所有的識全都集中在一起的一大浪。所以你想,我們人本來就有八識,本來就與整個世界所有共業、不共業,所有山河大地萬物共通,阿賴耶識是共通嘛。我們把前五識,第六識,第七識我執,慢慢破開,我們回歸了以後,就會有無窮無盡的力量,無窮無盡的智慧爆發出來,以至於產生種種所謂的神通。 行,大家有什麼問題可以提一下。沒有就繼續講。 同學:五識是末那識嗎? 行者:對。這些都是些名詞。(註:七識才是末那識)。往下講。 是故,舍利子,當年這本經是觀自在菩薩向舍利子講的。「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什麼叫「是諸法空相」?色即是空,諸法畢竟空,本體本來就是空相,空的,沒有它的本性所在,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永恆無對,哪裡還有增減、哪裡還有生滅、哪裡還有垢凈?這個能明白嗎?講一下為什麼不垢不凈? 同學:就像慧能法師說的那樣:何期自性本自清凈,何期自性本不生滅。 行者:不要用別人的話,你沒事兒拾他的話幹嘛? 同學:感覺本來就是清清靜靜的,這些煩惱絲,這些執著都放下之後,這個自性光明自然就呈現出來了。 行者:對,這句話說到點子上了。 同學:因為它的空性,所以它能顯一切事物,它所有都能照。 行者:你這又旁觀了,「它的空性」。不垢不凈,我們修行過程中有過體驗,你首先破除垢凈的觀念,你才能逐漸的深入體會,這是第一步。你要是這樣做過來的話,你就感覺這非常自然,哪兒有垢凈啊?哪兒有增減啊?這些分別心第一步你首先要破除,才能逐漸深入。但是,當時觀自在菩薩這麼講,都是已經一步一步在退而求其次,因為前面給大家講的實在是還是聽不明白,然後再繼續講,要破除分別心。 是諸法空相,空相就是實相,實相無相,這個實相無相,這個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在這裡面,所有這些生滅、垢凈,這些對待分別念,它是不存在的,離諸分別才能見實相。就像我第一節課講的,不分別,不去討厭它也不去愛好靠近它,就感覺很自然。這個時候心態恬靜平和,是不是?叫「觀」,然後再加一個字,深般若波羅蜜多行,深觀,再往下透徹。這個時候只是一個判斷,就是說,你可以說,「我明白空性了」,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你走一走突然覺得,哎呀,這個人怎麼就那麼壞呢?你看,你這就有垢有凈了,是不是?覺得這人吵,這就有垢有凈了。但這個是本體,你說這個人該死,但是,你的心態沒有起殺念。不是這個人該死,是這個人的念頭該死,這叫聖人誅心。 再往下。「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什麼叫無眼耳鼻舌身意?這是前六識,我們平常是靠邏輯思維,靠感覺,我得看得見摸得著我才能相信,要不然我不相信,對吧?我看不見摸不著,我能想通也行,我想不通我也沒辦法信任你。把這前六識暫時斷掉,不起現行,這個時候你再來相信。什麼叫《佛說不可思議解脫經》,想都不要想,你能契合得了嗎? 「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六根,對應的六識。這個時候他就繼續往下講,「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苦集滅道是小乘佛法的根本,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這是小乘佛法。就是說,我們在觀察事物的時候,經過世間很多坎坷認識到,這些都是煩惱,不論今天你幹什麼事情,都會引起事情不斷的連鎖反應,不斷地在其中輪迴,在其中糾結,然後,你就看事物,所有的到最後全都是在這裡頭輪迴。苦集,這是所有苦的根本的原因,煩惱執著就是輪迴的根本。滅,最終是會消亡的,所有的都是生滅法,有生則有滅,變化不拘的。苦集滅道,就是真正歸於清凈寂靜。無苦集滅道,連你追求的那個涅槃寂靜,連涅槃都沒有了。 「無智亦無得」,沒有智慧,止觀雙運,沒有。「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為什麼無掛礙?無有所得,本來就沒有什麼可以得的。為什麼沒有可得的?剛才不是說了么,本自具足嘛。(笑)當你對所有的東西領會透徹緣由以後,你會感覺到無所謂,什麼無所謂?本空本凈,徹底悟徹緣由了。你要是覺得,哎呀,我還有個心得,有個東西,我還有個高明的地方,那就滯澀了,就不對了。你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什麼叫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站在百尺竿頭上看這個風景,看得比別人都遠,比別人都詳細,這個時候你會覺得自己非常高明,非常孤高。人都是這樣,俯視眾生,這個時候什麼感覺?非常孤傲,有所得吧。我都看見,我都所知,簡直全都是極其高明了。這個時候,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再往上爬一步就摔下來了,摔下來以後,以前高明過了,已經沒啥勁,就歸於平地,踏踏實實該幹啥幹啥。這說的是心態。但是,我們內在那個智慧,我們內在那個狀態,還是永遠在百尺竿頭,永遠這個狀態;只是我們這個狀態,我們這個身心,確實要踏踏實實回到要乾的這個平地上。這個時候你還有什麼可以得的?干每件事情,就像一面清凈、沒有瑕疵的鏡子一樣,遇見每個事物的時候,都像第一次見到它一樣,用最快的時間,最準確地把這個事物的原貌清晰地透徹地映射出來,然後把它解決好。就是這樣,這時候心裡還是會有所得,哎呀,我有一套好辦法,百分之九十九成功,什麼一來,法寶進去了;但是,有朝一日碰見百分之一了,不行了。這叫高明,這叫有所得。 再往下。「以無所得故,心無掛礙,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我們對很多事情為什麼會恐懼呢?患得患失、受寵若驚。哎呀,中了獎怎麼辦呢,投入那麼多錢中不了怎麼辦呢,每天就要不安起來;中了也不好,萬一中了也是一個打擊,哎呀,沒想到,愣半天,寵辱若驚,失態了。第二個,對不了解的事情、對不知道的事情,也容易感到恐懼。如果對很多事情很熟悉,再恐懼也恐懼不到哪兒去。像西方那個鬼啊殭屍啊什麼的,出來都看得清清楚楚的,也沒什麼恐懼的,頂多就是感到有點壓力、噁心;東方的鬼一般都看不見,總感覺草木皆兵。所以還是那句話,我們對什麼不了解?對自己的內心狀況不了解,不是對外在的不了解。對自己的內心狀況充分了解、充分安定以後,外在的東西再有不可預知的,再有什麼,自己內心也是安定的,也會按照固有的東西,按部就班一點點去分析去拆解。外在的東西虛無飄渺、不可把捉,恐懼無知,把握不定,自己的內心也是空落落的,把握不住,這是一個投射。所以那兒恐懼了,這裡內心也會恐懼,沒根沒落的。還是體會不深。 回到我以前講的,「變化之妙,存乎一心」,都是一心之變。所以,在修行過程之中,我們知道,所有一切的種種現象,都是我們的心在變化,我們沒有這種種心態的變化、心態的障礙,我們就不需要外在的種種的解脫方法。過去有個禪師講了,「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我們各自心不一樣,所以佛說了不同的八萬四千法門,就是為度我們這八萬四千種心態。「我無一切心,不用一切法」,何用一切法?當我們從各種心態之中解脫開,淡定開,對我們都不產生障礙了,我們還用得著看佛經嗎?還用得著用種種的佛法,種種的高招,需要嗎?那種種的高招都是累贅了。當然,有很多人,有些高招用著順手抱著就不放,這就過了。就像《金剛經》說的一樣,過了河了,還要背著船。悟了以後,還要把悟跡都掃乾淨,就像過去古人常常講的,有人頓悟以後,還把悟跡掃乾淨,就是痕迹。我從這兒走的,我悟了,我確實悟到什麼了,他有這個東西,他就不能真正地有實相。什麼叫實相?我們應對事物的時候,這裡面什麼都不需要,只需要真實去反映外界的各種東西,你才能取類比象。如果這裡面橫亘出來一個固有觀念,有時候反射出來的東西就不真實,就是有痕迹的。有什麼痕迹?我感知到的東西。我這個人悟道了,我這個人非常高明,加了很多贅詞,所以,我感知這個東西,那就不一樣了,這就自我產生很多障礙。在一定情況下,就是缺乏感知能力,對變化的東西就缺乏領會。因為既然他領會到的東西就是非常光輝正確的,但是外物是在不斷變化的,色即是空啊,他現在弄個色,變成永恆的了。 下一句,「心無掛礙」,沒有這個掛礙,感覺無所得。「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這個人是無所畏懼的,這個時候,心無掛礙無求無欲的人,這樣的人才會是真正大無畏。你想,這一個人真正的大勇是怎麼產生的?他必須是無掛礙的,無牽無掛,只有一顆公心。一個人在火海竄進去竄出來多少個來回,他害怕死嗎?早忘了!不是他不怕,他肯定怕死,不過他那個時候把死忘了,他那個時候不掛礙了。如果他臨衝進火海之前,有人告訴他:你可能會死,如果死的話,你會燒成什麼樣,講得太多,估計他事兒肯定干不好。這就是個狀態。「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下面講的是一些套話了,「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什麼叫般若波羅蜜多呢?是故,我們今天講這個課,現在觀心,就是大神咒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我們現在行深般若波羅蜜多,進行智慧觀察的時候,進行觀照的時候,這就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至於最後說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這不是指的它後面說的那個咒,那個咒也有很多人每天在嘴上念來念去,那沒什麼意義。這個講的是心法,就是我們每天日夜觀行,以至於我們白天觀行有慣性了,經常觀的時候晚上睡覺都在觀。你們就要把這個觀行貫徹下去,這個觀行是對峙我們平常的習氣的。我們習氣有個觀行,這個也有個觀行,這個觀行正好把平常的習氣給對消掉,對消掉以後,沒的可觀了,無形無色,等也沒得可等,所有都非常純熟了,我想要習氣出來就出來,不想要習氣出來就沒有,非常遂順。 禪宗裡面有個牧牛圖,就是講究,我們剛開始修行的時候,心猿意馬,像一頭倔牛,叫它向東它非得向西,打著不走,推著倒退,是不是?一開始都這樣。然後漸漸的,知道它的要領以後,牽著慢慢走,什麼叫牽著慢慢走?得順著它,知道它的要領,知道它該怎麼辦。所以很多人修行,講究「欲擒故縱」,你先放開心靜下來,整個體會好以後再制住它。不要上來就去制住它,而且這個力量是非常微弱的。 下面就是「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遠離一切苦,真實不虛」。無所得、無所掛礙、無有恐怖以後,自然遠離一切苦。中國有句古話:「人到無求品自高」,「無欲則剛」,無欲不是無欲,是沒有妄欲,是沒有妄求。無求也不是真正的無求,是時刻知道自己該幹嘛,處在哪個位置上該幹什麼,哪個心態上該幹什麼。你秉承中國這套傳統文化,你的力量大了,你就要承擔你的責任,去該干點什麼。你在行使你的責任,在干你真正夢寐以求想乾的事情的時候,你不會覺得苦的。即使有一些障礙,你會覺得:誒,這兒有個障礙,突破!有意思,有障礙才有樂趣,沒有障礙,一路小跑下去那就沒意思了。是吧? 「遠離一切苦,真實不虛」,我們今天講的觀行這個方法就是真實不虛的,但是,這個又是非常簡易的。大家很可能生起疑惑:就這麼簡單?這就是無上咒?你把它做下去,照見五蘊皆空,這就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所以,我們平常打坐時候數息,日常行為觀心。還是一樣,觀哪兒?女的觀膻中,男的觀下丹田。 下面就是那個咒子了,「故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 菩提娑婆訶」。這個咒子有很多種念法,有很多種傳承,當然我也傳承過幾種了,發音不太一樣,因為跟的老師有口音的。第一個老師是吳立民,四川的,有口音;第二個是藏密來的,他有他們那邊的口音,大概一樣,也有不一樣的。後來又聽過很多人講心經那個咒。你們呢,就是照這個字大概念一下就行了。它這個字只是音譯,跟原來的聲音還是有點差別的。第一個念「嗡」,它這個原音都是梵語,印度語,現在早就滅亡了,語種也不存在了,所以具體原來的發音也不知道,沒有真實版本了。第一個老師吳立民他們念著不叫「揭諦揭諦」,叫「GaDeiGaDei」,這麼叫的。你們大概知道這個音了以後,平常念念。這個咒子的音是有效果的,光通過這個音,可以振動氣脈,可以與一些力量相互感應一下。天下有很多東西都是有法則的,互相感召的。 今天我就講到這裡,大家有什麼問題問一下。對於《金剛經》,大家還是回去再看一下,因為沒看過光聽我講的話,這裡面很多東西沒法講,變成我依文解字,僅僅做一些文字工作,沒什麼意義。需要大家提出問題探討一下。 聽完這節課以後,從現下就開始觀心。觀什麼心?眼耳鼻舌身意。知道自己這會兒眼睛看什麼,情之至在目,先關心眼睛看什麼,眼睛看什麼,內在就有想法,然後知道我們內在自己的想法,時時刻刻體察。這需要過程,這個過程需要一天,就是說在一天之內你精進做的話,第二天就不一樣,第二天就有觀的感覺,你第一天就馬馬虎虎這樣做,你做一個月,可能觀的感覺都不明顯。 現在我在講課交流,大家在一塊兒聽的時候,大家都應該時時刻刻體會自己的狀態心境,說話的時候就感覺發散出去。然後,心裡不要有標準,不要想:我說話是不是要保持平和冷靜?不要有。只要你有知,這一「知」就夠了。知妄即離,你知道自己是這個狀態,你其實已經跟它離開了,哪怕打成一片都行,只要你有這一「知」。剛開始是這樣子,「知妄即離,不做方便」,就是說你知道自己是這個狀態了,那已經跟它離開了,但是呢,你不要做很多方便,就是說,誒,這個念頭是怎麼回事?是不是我這樣還需要再怎麼怎麼做一下?不需要,沒有那些方法。你這一知,已經離了,你不要再跟它糾纏了,其實也沒啥糾纏的。我在講這個事情,然後就好像一陣風刮過一樣,刮過就刮過了,風來竹面,雁過長空。平常經常這樣觀行以後,這個人心智上透脫的氣質慢慢就出來了,這個叫什麼?這個叫智慧出來了,觀行的智慧,靈動出來了。 剛開始先關照內心,自己內心還觀照不過來,看不清楚,有時還打架,不知道怎麼回事。所以,剛開始觀行一般比較木訥,嘟囔著觀自己,別人一看就知道,他自己內心鬥爭著呢。等內心稍微安定下來了,然後內外同觀,甚至是照了,那個時候你再跟別人交流,以至於煩惱發火幹事兒的時候,就全進去了,都始終處在觀行過程之中。這樣的話,觀行深入了以後,我們這個習氣馬上就會很薄,因為你觀行,知道自己怒了,知道自己發火了,你已經跟發火離開了,發不了幾下就歇了;感覺特別樂特別高興,然後你也知道自己這個狀態了,你高興高興也就差不多了,就不會說覺得真好真好啊,再回味回味,然後還分享分享,每天高興勁兒早過了還得拉回來。這叫執著,有這個執著就會痛苦。上節課有人講:人生為了什麼?追求快樂!追求激情歡樂!那追求不到就痛苦唄。每天上課在一塊兒就好,上完課回到單位,就感覺不行,還得生氣,這個叫執著。 回到今天講的課。觀自在菩薩,通過不斷的觀行,我們的目的是得到越來越自在,不能說觀行觀到最後,越觀越拘束,越觀越木訥,這證明你心中有很多條條框框在那兒綁自己,以為這麼對,得這麼干。這不叫觀,你這叫做了很多方便。方便是什麼?有為法。佛法中分兩部分,一個是本體,本體是智慧、空性,第二部分是有,就是方便,各種方法手段。 行,就講到這兒,大家有什麼問題嗎? 同學:老師,觀自在菩薩這個觀和自在菩薩是一起嗎? 行者:是一起的,他的名號叫觀自在。你分解開就是觀行自在。過去有一個禪師,每天特別木訥地走在街上,外在一喧鬧,馬上問自己說:主人公?有!主人公是問自己,問自己在不在,不要迷失跑外面去了,然後折騰了半天才跑回來,所以自己答一聲:「有」!觀自在,主人公是問自己,意思是自己還能做主不?有時候做不了主,外界一歡騰跟著也歡騰了,本體的清凈自在呢? 同學:老師,每天背一遍心經是起什麼作用呢? 行者:沒什麼作用,熏陶熏陶。今天的課程就是讓你受熏陶的時候,深度會更深一些,因為你以前就那幾個字,你會不深,今天講一講,就會稍微深入一些,平常觀行再用用功,回來以後每天再念一遍,這就會加深。 同學:老師,六字真言咋念?那個是怎麼發音的? 行者:六字真言是觀音六字大明咒。這個念法也不一樣,要我念一般是顯教的。以前有老師教過,唵嘛呢叭咪吽,第一個一般有點像嗡的音,一般連著念,主要是這三個音:嗡、啊、哄。這三個音分別代表我們人的頭、胸、下部,氣是往下走的。六字大明咒也一樣,只不過它化成六個字了,嗡唵嘛呢叭咪吽。念咒可以練氣,可以振動氣脈。 同學:「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我不懂得後面那個「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行者:哦,這段我剛才跨過去了。無眼界,你知道眼界吧,我們能看見的;無意識界,我們能想到的,這都是有界限的。說某人眼界高眼界低,其實不是眼界,是心界。就是說,我們每個人都是根據固有的觀念和固有的經驗來判斷事物,對於一些界限之外的東西不容易接受,會產生衝突。無眼界無意識界,就是把這個固有的界限和固有的成見放開。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老死是什麼?是生命之相、壽者相的終結,老了,衰老,衰老就代表壽者相要毀壞了。無老死亦無老死盡,什麼叫老死盡?長生不老。很多人想青春永駐,這個也沒有。很多人學醫學,學道學,要長生不老,學就要學長生不老,結果學到最後發現並不是那麼回事兒,那個長生不老跟原來理解的不一樣,開始就以為這個軀殼不死,永遠保持20歲,最後發現這個軀殼還在毀壞。道家那是意生身,歷代真人,活得最長的,南派的真人也都是一百來歲,北派的一般都是六七十歲。有人一看就說:哎呀,南派的修行好,你看他們都活得長。其實他們不是這個。 同學:他們是有生之年一旦悟道的話,他們就脫了這個軀殼吧? 行者:他們不是悟道,是修成。 同學:是,是修成,聽說他們是以活得長為恥辱的。 行者:那也不是。(眾笑)那是他們那些信徒,為了大家互相貼金,闢謠,說活得長為恥辱。需要他活得長他活得長,不需要,差不多該走就走,人家心裡是無掛礙無有恐怖的,現在變成了「活得長為恥辱」,那剛生下來就死不算了?(笑)。 同學:他們說活得長就是因為最後沒有修成,修成的時間長一點。 行者:那你說修成就為了死?那也不傳道了?(笑)連教人死的時間都沒有了(笑)。這只是很多說法,這說法你應該知道。這個人悟道,有名的真人大師,四五十歲就消失了,說不過去,於是後面就講,這是天縱奇才,四十歲之前就把事兒幹完了。(笑)它跟每個人的境遇時限有關係,我們只要有這個軀殼,只要使用,它就會壞,它就會有時限。而且你做很多事情的時候,就會有風餐露宿,會有喜怒哀樂,會對內在有影響,它就有時間。當然,他們修道人會把握這個時間,他們會提前死,要拖後的話估計……,但是保存再好也有時間,這個肉身,哪怕躲在山裡不用,它也有時間,一千年幾千年也都有時間限制。就像那個刀一樣,你只要有對只要有應,你這個色身就需要消磨,有成則有敗。而且在咱們這個世界間,俗世眾生,這個形體是很容易消磨的,時間是很短暫的。佛法說天人,天人的形體是光幻的,他們就時間長,受到外在的消磨的力量就弱。形體受到的消磨就大,非常實有非常堅固,堅固受到的阻礙就大,抵抗的力量也大。五行變化在我們身體上每天在變化,每天各種力量就不斷地代謝,不斷地產生各種變化。 同學:在古代一些預測術,像《推背圖》之類的,已經算到若干年以後要發生的事情,那麼我們現在努力啊什麼的,不能改變這個結果嗎?這樣有不好的事情可以避免嗎? 行者:你為什麼要改變它呢?你看你還在說「不好的事情」,還是有垢有凈有好有惡,這個心態就局有限。這個世間,比如這個杯子造出來了,你說這個杯子真好,別打碎了,然後我要把它一直保持下去——保持下去也會舊,也會壞。你為什麼要努力改變它呢? 同學:我的意思是說,目前現在的努力也不能改變《乾坤萬年歌》預測的那樣嗎? 行者:你為什麼要努力呢?君子性非異也,善假於物也。明白天地萬物發展的道理和它的傾向以後,然後順著潮流做自己的本分事情。我們個人是沒有任何力量的,我們必須駕馭天地的力量才能有天地的力量,我們駕馭局部的力量就有局部的力量。你只有在這局部的力量駕馭完了以後,我們最後要乾的是什麼?中國過去儒家講究,我們人真正讀書修養,最後要做的是什麼?「參贊天地造化」,我們去參與,我們去讚歎,我們去秉持這個天地的正氣,就是這樣,這是我們做到了。我們融匯這種境界,而不是我們去行我們個人一己的願望,這個執著。比如孔子,他活長點,就得當王,他要當王的話,戰國就不會那樣了,是不是?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你的胸懷要比那一個時代那一個朝代要遠遠寬廣。如果你局限在一個地方,你根本領悟不到,更別提要在其中傳承什麼東西,變化什麼東西了。色即是空,這些變化的東西本來就是虛幻的,你非要把它看成實實在在的。 再一個,袁天罡、劉伯溫,這些都是他們的推算,具有高度精確,但是不是完全這樣呢?他們推算的是大勢,大勢是這樣的,但是大勢裡面,很多東西不由他們把握,他們也不會看那麼細膩。他們這個是推算大勢,不是特異功能。特異功能就是小功能,眼前出現一個什麼境象,哎呀他可能會死怎麼怎麼樣,在什麼什麼情況下遭受什麼什麼,這叫小東西,這個小境象是可以變化的,知道吧?大勢有時候難轉,小境有時候可以變化,但是小境如果變化的話,就會受到外在力量的激蕩,因為你轉化了很多東西,就違背了大的原則,你在潮流之中,你要受到潮流整個的激蕩。我其實在民間經常遇到一些經常算命的,經常算命的,第一點,一輩子絕對是單身,要不是單身,他的兒女會受到很不好的報應,這是中國人講的。而且,很多事情他說了以後,破解之道他一般不講很詳細,只是大概說一說。天地之間很多東西,並沒有想的那麼奇妙,它就是很多力量交織在一起,很多慣性,你看透徹了以後,你有時候找到關鍵點撥動一下,那個力量使得很多事情發生變化,那個力量淤積起來就要有出口,很多事情就發生變化。這個就不是我們一般人能體會的了,我們需要通過不斷的修行,不斷的感悟,縱觀歷史長河,不斷把這些體悟出來,這都是很深的一門學問。但是,最終脫離不了「變化之妙,從乎一心」,你把這一心逐漸放大,逐漸感知,逐漸深徹、純熟以後,所謂的各種神通就出來了。神通裡面,什麼最高?智慧神通,是吧?過去有個瑜伽師,說我練了這麼多年,我可以飛行了,然後一打坐,飄起來,過河了。另外一個禪師說,行啊,你過河了,我不用你這麼飛過去,我交倆銅板,我坐船也過去了。所以說智慧神通,善假於物,現代很多科技,在過去也是智慧神通的一種。 行,今天就講到這裡吧。推薦閱讀:
※2011上海車展賞車攻略之德系品牌重點新車
※2011時光網年度大賞 之 十大華語人物
※郵市評說,天天精彩(2011年3月)
※2011浪漫元旦祝福語 2011兔年元旦快樂祝福賀詞
※蘇珊米勒 2011年整年運勢——射手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