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醫針灸學第七版中篇 針灸技法

中 針灸技法

第四章 刺灸法總論

刺灸法(method of needling and moxibustion)包括刺法和灸法兩種,主要論述刺法灸法的理論及其具體操作技術,為針灸臨床所必須掌握的知識和技能。本章主要就刺灸法的概念、源流和發展等 刺法的起源和發展

一、針具的起源與發展

遠古時代,我們的祖先曾利用一些簡單的、不加磨製的石塊做為生活和日常用具,這就是舊石器時代。後來,勤勞的祖先們在不斷的勞動實踐中,又逐漸能夠加工製造各種不同形狀的石斧、石刀和石針等工具,演進到新石器時代。

砭石是古代的一種石器,《說文解字》說:「砭,以石刺病也」,是經過磨製而成的原始工具,可以看作是最初的「針具」。有關砭石的記載很多,如:《山海經》曰:「高氏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箴石」,晉?郭璞注:「可以為砥(砭)針,治癰腫者」,《素問?異法方宜論》曰:「東方之域,??其病皆為癰瘍,其治宜砭石」,唐?王冰注:「砭石,謂以石為針也。」這些記載都說明,「砭石」起源於新石器時代,最初是用來刺癰腫、排膿、放血的工具。後來逐漸發展成為針灸治療的工具。

砭石的實物,近年來在考古工作中有了新的發現,如1963年在內蒙古自治區多倫旗頭道窪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了一根磨製的石針,長4.5厘米,一端有鋒,呈四稜錐形,經考古與醫史專家鑒定,這枚石針出於距今1萬年至4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認為它是針刺的原始工具——砭石。又如,山東省微山縣兩城山出土的東漢畫像石有4塊刻有半人半鳥的神物,手握一針形器物,刺向患者肢體。根據出土文物和文獻的記載證實,「砭石者,亦從東方來」 1

(《素問?異法方宜論》),砭石發明於我國東部的山東一帶,後來逐漸推廣到各地。

針具的形成與生產力的發展有密切的關係,古代的針具除砭石之外,還有骨針、竹針的應用。據考,大約在山頂洞人文化時期,已能製造比較精細的骨針,在距今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中,發現有不少各種各樣的骨針,這些骨針,也很可能被用來作為醫療工具。此外,古代「箴」字的字形,也可以推求在古代某一時期,有竹製針具存在。到了仰韶文化時期,黃河流域發展了彩陶文化,隨之出現了陶針,直到目前廣西侗族還保存有這種工具。

夏、商、周時代,隨著冶金術的發明,進入了青銅器時代。由於青銅器的廣泛應用,為針具的改進和提高提供了物質條件,於是就有了金屬針具如青銅針的出現。《內經》中記述的「九針」就是萌芽於這個時期。《帝王世紀》中就有關於「伏羲制九針」的記載,「九針者,亦從南方來」(《素問?異法方宜論》),是指我國南方地區多從事金屬針具的製造,這是證明當時有各種針具存在的史實。春秋時代出現了鐵器,冶煉術又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和提高,自戰國到秦漢,砭石才逐漸被九針取代。針具由砭石到九針,標誌著針具的形成。?

從砭石到九針,經歷了一個比較漫長的歷史時期,從出土的文物中可以得到證實。1978年在內蒙古自治區達拉特旗樹林召公社,從一批古銅器中發現了一根青銅針。據考證是戰國至西漢時期的器物。其形狀與頭道窪砭石非常相似,後被命名為「青銅砭針」。1968年河北滿城縣西漢劉勝墓中發掘出4根金針和5根銀針,即為九針的一部分食物。金針與銀針的發現,證明早在2000年前我們的祖

1/42頁

先就已應用金、銀製造醫療工具。金屬針具的廣泛應用,為針刺法的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現代科技高度發達,冶金技術日益提高,出現了由不鏽鋼製成的針具,這種毫針既有一定的韌性,又不易生鏽,且挺直滑利,經久耐用,現廣泛應用於臨床。特別是20世紀後50年,針具的品種亦趨多樣,如電針、光針、磁針等亦相繼問世,應用於臨床,取得了較好的療效和許多科研成果。

二、刺法的起源與發展

隨著針具的不斷變革,針刺的方法也不斷提高。早期的醫學著作《黃帝內經》總結了上古以來的針刺方法,其論述頗為精闢和全面。在刺法方面,提到了九刺、十二刺和五刺等; 在補瀉手法方面,提到了徐疾補瀉、呼吸補瀉、捻轉補瀉、迎隨補瀉、提插補瀉和開闔補瀉等,為後世針刺方法奠定了基礎。繼而《難經》又有所闡發,強調了針刺時雙手協作的重要性,對後世影響頗大。

唐宋時期,在針刺手法方面一直繼承《黃帝內經》和《難經》之說。到了金元時期又提出了子午流注按時取穴的時間針刺學說。竇漢卿的《針經指南》創立了「針刺十四法」,目前大部分具有實用價值。明初陳會的《神應經》提出了「催氣手法」,現仍適用於臨床。徐 2

鳳的《金針賦》又提出了一整套的複式補瀉手法,對「燒山火」和「透天涼」也做了系統的論述。其後,高武的《針灸聚英》、汪機的《針灸問對》記載的針刺手法,都是在《金針賦》的基礎上發揮撰成。楊繼洲的《針灸大成》又採集了明代以前有關針刺手法的精華,提出「刺有大小」,有「大補、大瀉」、「平補、平瀉」、「下針十二法」和針刺「八法」,臨床多為適用。清代中葉以後,針灸醫學漸趨衰落,針具針法亦無進展。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針灸學術有了很大的發展。針刺手法的研究也步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從文獻考證到臨床觀察,從實驗研究到規律性的探索,均做了大量的工作。目前,傳統針刺手法越來越受到重視,從針刺手法的臨床研究到實驗研究,取得了許多科研成果,這對於闡明經絡理論和針刺治病原理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第二節 灸法的起源與發展

一、 灸法的起源

灸法屬於溫熱療法,與火的關係密切,火的歷史在我國可以追溯到50萬年前的「北京人」或80萬年前的「蘭田人」時代,乃至更遠。據考古學的研究,在北京周口店發掘的含骨化石地層中,就發現有遺留的灰燼和燒過的動物骨骼或土石。早在大約5萬年前的原始氏族公社時期,我們的祖先就懂得了用火來取暖、熟食,尤其是1.8萬年前的「山頂洞人」已掌握了人工取火的方法。由於火的發現和使用,對人類的生活和繁衍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同時也為灸法的產生創造了必要的條件。由此可見,灸法是隨著火的應用而萌芽,並在其應用實踐中不斷發展。

古人在煨火取暖時,由於偶然被火灼傷而解除了某種病痛,從而得到了燒灼可以治病的啟示,這就是灸法的起源。

「灸」字在《說文解字》中解釋為「灼」,是灼體療病之意。最早可能採用樹枝、柴草取火熏、熨、灼、燙以消除病痛,以後才逐漸選用「艾」為主要灸料。艾,自古以來就以一種野生植物在我國廣大的土地上到處生長,因其氣味芳香,性溫易燃,且火力緩和,於是便取代一般的樹枝燃料,而成為灸法的最好材料。據《左傳》記載,魯成公10年(公元前581年),晉景公病,秦國太醫令醫緩來診,醫緩說:「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葯不治焉」。晉

2/42頁

朝杜預註解,「攻」指艾灸,「達」指針刺。漢代張仲景的著述,有「可火」與「不可火」的記載,其所言之火,亦指艾灸。

二、灸法的發展

「灸」字在現存文獻記載中,以《莊子?盜跖》最早提及,如孔子勸說柳下跖:「丘所 3

謂無病自灸也」。《孟子?離婁》也曾記載:「今人慾王者,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顯然也是指的艾灸。從中可以推斷在春秋戰國時代,灸法是頗為盛行的。

1973年在我國湖南長沙馬王堆發掘了三號漢墓。在出土的帛書中,記載了經脈灸法的就有3篇,是目前《刺法及灸法操作的量學要素

針刺和艾灸都是通過刺激體表的經絡腧穴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因此,針刺和艾灸本身就包含著刺激量等有關量學方面的問題。實踐證明,刺法、灸法的相關量學要素是關係療效的關鍵環節之一。

一、刺法的量學要素

目前刺法的含義已很廣泛,但最主要的是毫針刺法,因此,這裡我們主要討論毫針刺 4

法。從廣義上講毫針刺法的量學要素應包括進針方向、進針深度、具體手法的操作、留針時間的長短等環節,這其中的許多環節將在針刺手法中論述,這裡我們主要從手法操作中的四大要素方面來論述,即毫針刺法量學的四大要素。

1(作用力的方向:在毫針補瀉手法中作用力的方向常常是決定針刺補瀉作用性質的因素之一,如捻轉補瀉手法就以捻轉作用力的方向而分補瀉。

2(作用力的大小:作用力的大小是決定毫針刺激量強弱的關鍵因素之一。如捻轉、搖動或提插毫針的幅度大,刺激量就大。在施行捻轉手法時,當術者手、腕、臂同時用力時,刺激量大;若僅用手指力量捻動針柄,刺激量小。

3(作用力持續的時間:在施行針刺手法時,作用力持續的時間直接關係著療效,因為,這關係到一次針刺是否達到了有效的刺激治療量。古人在論述針刺時以「得氣」為標誌,但臨床實踐證明,僅僅以「得氣」作為一次有效的治療量是不夠的,必須注意得氣持續的時間。如現代研究表明,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時,在風池穴用捻轉手法持續1~3分鐘常常有明顯的治療作用,如果僅僅使局部「得氣」後,不再持續行針,治療作用較差。因此,根據患者的具體病證和情況,確定作用力持續的最佳時間參數是提高臨床療效的關鍵。

4(作用持續的時間:在《內經》中早有「刺嬰兒者,速刺而疾髮針,日可再。」的記載,說明古人已經認識到正確掌握針刺作用持續的時間,及時進行下一次治療。每一次針刺治療後,其作用會持續一定的時間,這又因病種而異。如現代研究表明,中風患者常常在針刺治療後約20分鐘,腦血流改善最明顯,持續6小時左右即明顯衰減,這就表明在6小時後應進行第二次治療。

二、灸法的量學要素

在施行灸法時也要注意灸法的量學要素,包括艾柱的大小和壯數,艾條的大小和施灸的距離,施灸時間的長短,灸療作用持續的時間等,這些量學要素都與病種和患者具體情況密切相關,在臨床中注意針對不同患者制定出灸法的量學方案可明顯提高療效。

古代將用於灸法的艾炷數量的計數單位定為「壯」(zhuang),即灸時每燃完一個

3/42頁

艾炷(或言治療用了一個艾炷)就稱為「一壯」(one moxa-cone)。艾炷的大小一般按棗(橄欖)、蓮子、玉米粒、蒼耳子、麥粒計量。一般而言,艾炷越大,刺激量就越大;艾灸壯數越多,刺激量就越大。每個穴位一般灸3,7壯。《扁鵲心書?竇材灸法》:「凡灸大人,艾炷須如蓮子,底闊三分;若灸四肢及小兒,艾炷如蒼耳子大;灸頭面,艾炷如麥粒大」。

艾條施灸一般約距離皮膚2,3厘米,以不引起灼痛為度;時間為5,10分鐘。一般而言,距離越大,刺激量越小;時間越長,刺激量越大。

5

第五章 刺灸法各論

第一節 毫針刺法

一、毫針的構造、規格、檢查和保養

(一)毫針的構造

毫針(filiform needle)是用金屬製作而成的,以不鏽鋼為制針材料者最常用。不鏽鋼毫針,具有較高的強度和韌性,針體挺直滑利,能耐高熱、防鏽,不易被化學物品腐蝕,故目前被臨床廣泛採用。也有用其他金屬製作的毫針,如金針、銀針,其傳熱、導電性能雖優於不鏽鋼針,但針體較粗,強度、韌性不如不鏽鋼針,加之價格昂貴,除特殊需要外,一般臨床很少應用。至於普通鋼針、銅針、鐵針,因其容易鏽蝕,彈性、韌性、牢固性差,除偶用於磁針法外,臨床已不採用。

-1)。 毫針的構造,分為針尖、針身、針根、針柄、針尾五個部分(見圖5

針尖是針身的尖端鋒銳部分,亦稱針芒,是刺入腧穴部位肌膚的關鍵部位;針身是針尖至針柄間的主體部分,又稱針體,是毫針刺入腧穴內相應深度的主要部分;針根是針身與針柄連接的部位,是觀察針身刺入穴位深度和提插幅度的外部標誌;針柄是用金屬絲纏繞呈螺旋狀,為針根至針尾的部分,是醫者持針、運針的操作部位,也是溫針灸法裝置艾絨之處;針尾是針柄的末端部分,亦稱針頂。

圖5-1

根據毫針針柄與針尾的構成和形狀不同可分為:環柄針(又稱圈柄針),即針柄用鍍銀或經氧化處理的金屬絲纏繞成環行者;花柄針(又稱盤龍針),即針柄中間用兩根金屬絲交叉纏繞呈盤龍形者;平柄針(又稱平頭針),即針柄也用金屬絲纏繞,其尾部平針柄者;管柄針,即針柄用金屬薄片製成管狀者。上述四種針形中,平柄針和管柄針主要在進針器和進針管的輔助下使用。

(一)毫針的規格

6

毫針的規格,是以針身的直徑和長度區分。見下表: 表5-1 毫針的長度規格表

4/42頁

-2毫針的粗細規格表 表5

一般臨床以粗細為28~30號(0.32~0.38毫 米 )和長短為1~3寸(25~75毫 米 )者最為常用。短毫針主要用於耳穴和淺在部位的腧穴作淺刺之用,長毫針多用於肌肉豐厚部位的腧穴作深刺和某些腧穴作橫向透刺之用。毫針的粗細與針刺的強度有關,供臨床辨證施治時選用。

(二)毫針的選擇

選擇毫針,針尖要端正不偏,光潔度高,尖中帶圓,圓而不鈍,形如「松針」,銳利適度,使進針阻力小而不易鈍澀;針身要光滑挺直,圓正勻稱,堅韌而富有彈性;針根要牢固,無剝蝕、傷痕;針柄的金屬絲要纏繞均勻、牢固而不鬆脫或斷絲,針柄的長短、粗細要適中,便於持針、運針。

《靈樞?官針》指出:「九針之宜,各有所為,長短大小,各有所施也。不得其用,病弗能移」。說明不同針具有其各自的特點和作用。因此,不同病證應選用相應的針具。臨床可根據患者的體質、體形、年齡、病情和腧穴部位等的不同,選用長短、粗細不同規格的毫針。

(三)毫針的保藏

除了一次性應用的毫針外,每一患者反覆使用的針具都應注意保養。保養針具是為防止針尖受損、針身彎曲或生鏽、污染等。因此對針具應當妥善保存。藏針的器具有針盒、針管和針夾等。若用針盒或藏針夾,可多墊幾層消毒紗布,將消毒後的針具,根據毫針的長短,分別置於或插在消毒紗布上,再用消毒紗布敷蓋,以免污染,然後將針盒或針夾蓋好備用。若用針管,應在針管至針尖的一端,塞上干棉球(以防針尖損壞鉤曲),然後將針置入,蓋好用高壓消毒後備用。

7

二、毫針刺法的練習

針刺練習,主要是對指力和手法的鍛煉。指力是指醫者持針之手進針操作的力度。良好的指力是掌握針刺手法的基礎,熟練的手法是運用針刺治病的條件。指力和手法必須常練,達到熟練程度後,則在施術時,進針快、透皮不痛;行針時,補瀉手法運用自如。反之,指力與手法不熟練,則在施術時難以控制針體,進針困難,痛感明顯;行針時動作不協調,影響針刺治療效果。因此,初學者必須努力練好指力和手法的基本功。

針刺的練習,一般分三步進行:

5/42頁
推薦閱讀:

感染性心內膜炎中醫治療方藥方劑
中醫育兒大全2
脈診很神奇,但其實一點也不玄,經驗是學習的老師
中醫怎樣補氣?
什麼是中醫針灸?

TAG:中醫 | 針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