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一代知青——寫在下鄉40周年後

知青生活是一段不可複製的人生經歷,那段歷史留給我們的曾經是傷痛,因為它畢竟剝奪了很多本該屬於我們的東西。但幾十年的歲月,我們已經學會用浪漫主義情懷來詮釋過去了。知青的題目很沉重,那段艱苦的生活只有知青才最有資格評說!紫色在紀念上山下鄉四十周年和國慶節之際,用知青的視角、北大荒人的情感、淵博的知識、精湛的文筆詮釋了知青這一群體對國家、對社會所做出的特殊貢獻。把知青的夢想、知青的悲壯、知青的浪漫、知青的情感展示於人。她滿懷激情的對知青歷史進行了全面總結和回顧,並用真情為曾是知青的兄弟姐妹們寫出的青春讚歌。文章的內涵豐厚,思想性很強,我把它轉載給大家:知青是經歷了風雨的花知青是能在任何地方都能綻放的花她承載了一段歷史她醞釀了一種生命她是血色的浪漫她開遍崛起的中華!一 代 知 青 紫色著——寫在下鄉40周年後「知青」這個特殊的名詞,對於當今年輕人來說,或許僅僅是一段朦朧的歷史,但對於親身經歷者來說,它代表的卻是一段刻骨銘心的記憶。無論今後對那場聲勢浩大、影響深遠的知青大遷徙運動怎樣去評價,但當年全國的上千萬知青帶著他們的理想和熱血投身於這場運動中是不爭的事實。知青,是與共和國一起成長的一代人,是上千萬人用青春和熱血澆鑄的時代的里程碑。知青雖已成為歷史的概念,但知青的故事卻永遠可歌可泣,扣人心弦,知青——永遠是我們這一代人的時代符號!知青作家蔣巍說:「只有我們的青春——中國知青一代的青春,在人類全部進化史和文明史上是獨一無二、絕無僅有、空前絕後的。」余秋雨說:「在沒有戰爭和災荒的情況下,老三屆可以說是20世紀有文化的年輕人中遭受最多磨難和折騰的群體之一。」記得文革剛剛結束,我在電視上看到一台節目,是關於一個老三屆全班同學會的現場報道。節目最後,全班同學每人說一句話,很多人都慨嘆著:「我最最希望的是能夠再給我一次青春!」看到這裡我哭了,哭得非常傷心。是呀,青春是美好的,也是短暫的,我們的青春奉獻給了激情燃燒的年代,它燃燒的是歲月是心靈……1968年6月18日,以「屯墾戌邊」為主要任務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瀋陽軍區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成立,將原東北農墾總局所屬農場和部分省屬農場合編成5個師,轄58個團(後擴大發展到6個師)。這一年裡就有3萬多城市知青成為「兵團戰士」。從1968年至1976年,共有54萬城市知識青年加入到北大荒人的行列。隨之,1969年9月14日,火車鳴著汽笛載著我們這些帶著青春的激情與熱血,帶著對前途的理想與憧憬,無知與懵懂的沒有知識的知識青年開始了人生的新起點。是年9月16日,我們踏上了遙遠而陌生的黑土地。從此,豆蔻年華的我們和南來北往的知青們在這片神奇的黑土地上留下了奮鬥的足跡、汗水和青春乃至生命,第一次了解生活,第一次懂得了人生。我們苦過、樂過、哭過、笑過、激情過、沮喪過,青春和追求,歲月和生命,希望和憧憬,歡樂和眼淚,苦難和艱辛,汗水和鮮血,光榮與夢想伴隨著我們成長。廿世紀六十年代國患家憂,舉國青彥奔赴廣闊天地,別親桑梓,青春年少落戶九三農場。我們歷練於老萊河畔,不畏艱險。磨礪於尖山腳下,屯墾戍邊。攜手鄉親,躬耕壟畝,修渠治水,改造山河,意志淬火艱危,櫛風沐雨相傍。燃激情灑熱血,情結沃土。曆數載付艱辛,豪情無限。寄我輩幾多少年壯志,證歷史無數悲壯滄桑。
推薦閱讀:

轉貼:寫給60歲的知青(余傑)
為什麼只有中國改革開放成功了,社會主義國家可不少呢,會不會跟文革有什麼內在聯繫?
有哪些值得關注的「知青」題材影片?
插隊知青上山下鄉容易回家難
知青歌曲

TAG:知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