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與馬哲的「唯物與唯心」

前文曾提到,【我們的傳統理論為什麼要強調「太極」或「道之為物」,為什麼會強調「陰陽」?而馬克思主義為什麼會強調「唯物主義」,為什麼會強調「對立統一規律」?】其原因就是想為本文做個鋪墊,並將掩埋已久的中國哲學與馬哲思維之根進一步挖掘出來。 起先,自己對「唯物與唯心」問題的認識只是來自於教科書,並沒有深究,但結合討論中所遇到的一些實際問題以及對其的一些不同理解,經進一步學習領會恩格斯的基本解釋,才發現它與宇宙觀和人類觀存在著密切的關係,由此而對馬哲產生了由衷的讚歎。 由於「唯物與唯心」概念與自己的科學考察結果一致,並且使用起來更方便更通俗,所以自己便將對其的理解寫成文字,發布出來與大家分享,並藉此而廣泛徵求意見。同時,也將自己與不同學派辯論的實例進行一下大體的介紹。 1 為何重提「唯物與唯心」問題 馬克思主義的根基是唯物主義(注意「根基」兩個字)。而實質上,我們傳統科學與文化的根基也屬於現代所稱的唯物主義,其「道之為物」和「陰陽」所強調的正是如此。而在近現代所流行的三維思維中,將中國哲學與馬哲的「唯物」深深掩埋了起來,很難使人看清其真相。 實事求是地講,「唯物與唯心」的問題現在仍然沒有徹底解決,它仍然屬於近現代哲學中的一個最基本問題(杜絕「抽象」)。 為準確理解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論」,自己搜集了一些資料,也參考了一些專業人士的闡述,並且還參與了有關問題的網路討論。為搞清問題,我們還是應該以馬克思主義的定義為標準才好。 1.1 恩格斯對「唯物與唯心」的定義 相比較而言,恩格斯更為重視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聯繫,也更為重視哲學思維問題。 雖然早已存在著唯物與唯心之說,但它們與馬克思主義的理解與解釋是不同的。恩格斯原話是:【哲學家依照他們如何回答這個問題而分成了兩大陣營。凡是斷定精神對自然界說來是本原的,從而歸根到底承認某種創世說的人(創世說在哲學家那裡,例如在黑格爾那裡,往往比在基督教那裡還要複雜荒唐得多)組成唯心主義陣營。凡是認為自然界是本原的則屬於唯物主義的各種學派。(《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 馬哲對「物質」的基本解釋是,「物質是標誌客觀實在的哲學範疇」,並且是從宇宙本原上予以理解並闡釋,它與中國古代的「道之為物」指的是同一個意思,而與西方科學中的「可見性」物質則存在著嚴格的區別。由此,我們就不得不對「唯物主義」概念予以深究了。 「物質是標誌客觀實在的哲學範疇」這一解釋源於列寧,由此可見,哲學中的「物質」或「物」這一概念在理解與闡釋上,通過橫跨亞歐的前「蘇聯」將中西方聯繫在了一起。 通過哲學與現代科學對「物質」概念解釋的不同也可以看出,中西方真正的哲人(如老子、馬恩、列寧)在對自然界的認知上是相通的,對自然予以狹義理解的「科學」才會將其局限於「可見性物質」。這也就是「物質」或「物」概念在哲學與現代科學中的區別與不同,同時也說明了哲學家與科學家視角與視野的不同。 馬哲的唯物主義從來都沒說其「物質」是由「粒或子」構成,只強調「物質的唯一特性就是客觀實在性」。同時也已經證實,現代科學所稱的「物質」只佔宇宙質能總量的4-5%,它並不具有宇宙統一性,與馬哲所闡釋的「物質」存在著根本性區別。 根據恩格斯「本原」說和列寧的「客觀實在」說,事實上馬克思主義「唯物論」之「物」並沒有定死,將其暫說成「物質」具有某種取象比類的意思。所以,有關宇宙本原問題仍需要科學界繼續探索。 而如果根據現代科學所指的「可見與可探測性物質」來理解唯物主義,那就必然陷入了西方科學那種不著邊際的「事兒媽」思維與分析,由此也就成了「事兒媽主義」,其思維模式基本都屬於「西方航母stile」,事實上也就成了唯心主義(目前大多屬於這種情況),不屬於恩格斯所指的唯物主義。 1.2 重探「唯物與唯心」的現實意義 哲學所對應的問題是「思維與存在」,屬於人類怎樣認知自然並解釋自然的基礎知識,其本身就屬於理論問題,屬於現代所稱的廣義科學(即「完整的知識體系」)。而在近現代,哲學與狹義的科學(它區分開了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都在分頭髮展,它們要求一種統一的解釋。而這種統一的解釋,類似於中國古代的「天道」與「人道」,相當於現代所稱的「自然科學基礎理論」與「社會科學基礎理論」。 在對中國「天道」與「人道」和現代自然與社會科學基礎理論的探討中,通過馬哲的「唯物與唯心」可以對一些理論與思維進行一些基本的辨析。而通過這一辨析就可以明確,我們的哲學思維與客觀實際是否相符,由此而杜絕那種隨心所欲地對自然與人類社會進行唯心主義的認知與解讀。 之所以再次強調「唯物與唯心」這個老話題,事實上就是再次提醒我們的哲學思維與客觀實際的關係問題,它要求我們的思維和理論要服從於客觀實際,而不能只是對各種既有理論一味的遵從。 由此基本可以斷定,在搞不清「道之為物」或宇宙與人類社會本原的情況下,便沒有資格談論哲學,其所談哲學與思維,以及由其所產生的各種理論,必定都或多或少的屬於唯心主義。 目前在哲學界出現了一個「唯物主義有神論」的名詞。綜合網路中各種網文和評論發言,以及在不清楚自然與人類社會基本運動規律基礎上對中華文化和馬克思主義自以為是的各種解讀與闡釋,都應該劃歸這一類。這個群體很大,也很帶有迷惑性,但運用馬哲的唯物論和中國傳統科學的「氣一元論」或「天道」與「人道」,則很容易看出其破綻,因為其形式上雖然承認「物質第一性」,但實質上卻一直是在運用西方現代科學的「可見性物質」來隨心所欲的思考與解釋,與馬哲的「物質」存在著根本性區別,在根本上已經丟棄了「物質」的「客觀實在性」,從而陷入了唯心主義泥潭。 1.3 對宇宙和人類社會實際與理論考察列表 根據馬哲「運動的普遍聯繫的基本觀點」,運用運動思維從最基礎的方面考察自然與社會科學,這既是從對實際的考察中得出的基本認識,也是自己對各理論體系進行甄別的基本做法。 現在,按照自己考察中所經歷的基本順序,將其過程列表綜合如下,希望能得到眾網友的補充與修正。 表1 對宇宙和人類社會實際與理論考察結果列表

1.4 各既有理論的嚴重缺欠 通過對自然與人類社會實際的考察可以看出,它們都存在著各自的絕對運動。宇宙在膨脹,人類社會在按照自己的特有規律而運動與發展,它們都一直處於絕對運動中,這不可否認。比如社會科學中的勞動或改造自然,它就屬於人類社會的絕對運動。人類可以沒有「階級鬥爭」(如原始社會),但不能沒有勞動,是勞動促生了人類,並推動人類社會的運動與發展,因為沒有勞動,人類就會消亡,就會返祖回到普通動物中去。但從各種理論看,除中國古代之「易」或「道」外,現存既有理論只有馬哲提到了「絕對運動」問題,其它理論對此都沒有涉及。而我們的現代科學,自己也交代得很清楚,其所研究的運動都屬於「相對運動」(如相對論)。 正因為古今科學界一直未予區分絕對運動與相對運動,由此也就沒有區分基礎理論與應用理論,從而產生了一系列問題,需要重新對其予以審理。請參考下表的基本分析: 表2 各種理論之唯物與唯心基本分析對照表

在表格的「特注4)」中,有些話雖然說得有些嚴厲,但絕不是危言聳聽,而是網文和網路討論(也包括一些官科理論與文章)中所反映出來的現實。 關於宇宙本原,前文已根據對近現代科學考察得出了基本的結論,即宇宙本原為能量,而不是物質。所以,根據恩格斯對唯物主義定義的「本原」說和列寧的「客觀實在」說,馬哲自然科學的「唯物主義」之「物」應該為「能量」。由此,不但將恩格斯和列寧的解釋落到了實底,也將其與中國的「道之為物」統一在了一起。而由於這一涉及整個科學體系的最基本問題還有待科學界根據現代科學手段予以進一步核實,我們可以先將其擱置一邊,著重考察人類本原問題。 2 人類本原 根據恩格斯的定義,要想解決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的「唯物」問題,首先需要釐清人類本原。而如果搞不清人類本原,又怎能「唯物」? 根據考察,結合恩格斯的「勞動創造了人本身」,人類本原問題已經非常清楚,那就是勞動,即改造自然。前文對此曾予以特彆強調,說恩格斯這一結論可以說是對社會科學一語中的或「一錘定音」,說的就是它準確反映了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的「唯物」和其立論基礎問題。 人類本原問題首先牽涉的就是「人性」的基本概念問題,這一問題曾經歷過激烈的網路辯論。為使問題進一步明確,也為了檢討自己過去認識的不足,現對其再重新進行一下基本的梳理。 2.1 人與自然界的關係也屬於一種零和關係 人與(被改造)自然的關係,事實上也屬於一種零和關係。人類對自然改造越多,其自然界就留下人類痕迹越多,自然生態就變化越大。以前由於自己知識所限,對人與自然的關係認識不足,並沒有將其「自然」突出於「被改造」,而是籠統地理解為整個大自然、經重新學習馬恩原著和補充相關知識,將「自然」限定為「被改造」所涉及範圍,這樣就將人與自然的關係與人性與動物性的關係統一在一起了,請看下圖:

人類誕生與進化示意圖 所以,在探討人類社會時,一定要實事求是,一定要認清並遵循自然規律,否則,唯心主義的想當然會將社會科學探索引向邪路。 根據馬哲「唯物與唯心」的定義,在搞清楚人類社會的本原後,如果其思維和立論基礎不符合其「本原」的,自然都應該被劃歸唯心主義,只是其唯心的成分多與少而已。 由此,幾千年來一直熱議不斷,並且近階段草根網所熱議的「人性」,自然是從勞動中來,因為沒有勞動就沒有人類。所以,說「人是人性與動物性的對立統一」沒什麼可挑剔的,因為「人」指的是其基本概念,而「人性與動物性的對立統一」講的是其基本屬性,從基本概念到其屬性,兩者也是統一的。 2.2 人類本質的「陰陽」或對立統一規律 陰陽或對立統一規律並不是隨便可以類比的,它必須要以本質的「唯物」或本原為基礎。沒有本質的「唯物」,就沒有本質的「陰陽」或對立統一規律。而所謂的「根脈」,其實指的就是這種本質的「陰陽」或對立統一規律,因為它闡釋著自然與人類社會的絕對運動,而事物相互之間的相對運動,則是在這種絕對運動基礎上派生的。 現在,請參考上面的圖示,我們就以人與自然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再次進行說明。 有些網友對「人類本質(雙重屬性)= 人性(勞動性)+ 動物性(寄生性)」有些不理解,現在,我們就對這一問題再次進行一下梳理。 1)在人類誕生之前,類人猿(普通動物)屬於動物界(類屬於自然界),其只能夠寄生於自然,具有100%的動物性和寄生性。對此不應該有疑問。 2)人與普通動物的區別是勞動,只有誕生了勞動後才能夠改造自然,由此才誕生了人類,並誕生了人性。對此也不應該有疑問。 3)沒有勞動就沒有人性,也就沒有人類,所以「人性=勞動性」。這也是非常明確的問題。 所以,恩格斯所說「勞動創造了人本身」,人具有「人性與獸性」的雙重屬性,無論從事實,還是其哲學或邏輯關係,都是很講究很精確的。 同時也從本質上說明,「人性=勞動性」等式,它不但準確闡明了人性的本質,也成為真假馬克思主義的試金石(它與本本主義不同)。 3 唯物論屬於打假利器 由於搞不清理論的基礎問題,許多理論都缺乏基本的依據或立論基礎,由此理論界 「之乎者也」的念經之風盛行,利用既有著述中的這句話反駁其另一句話,從而導致一直爭論不休,難有定論。 雖然有些人拋開既有理論在自創理論,但由於搞不清宇宙與人類本原,在根本上解決不了「唯物」的問題,可以說是費勁不小,但並不符合自然與人類社會的實際。 綜合來講,由「唯物」所產生的四維哲學和「0根思維」(主要突出縱向的基本運動),並從根本上產生的陰陽或對立統一規律,這屬於中國哲學與馬恩思想相互結合後所具有的最大特色,做到了真正的「唯物」,在諸多理論中獨具特色。 由於能夠做到精確的「唯物」,具備四維時空思維與理論之根,並能夠區分絕對運動與相對運動,從而劃分出基礎理論與應用理論,所以,由其評判古今中外諸多理論最為便捷,也最有效力。它很好用,在辯論中運用這一哲學思維可以說是所向披靡,任何理論與專家,不管其如何能引經據典並「之乎者也」也沒咒念,只要一挖其根,馬上便露出馬腳。 很明顯,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唯物」的立論基礎就是勞動,其人類觀與價值觀就是勞動觀。由此,社會科學理論是否符合勞動觀的問題,就成了辨析各種各樣理論的一面照妖鏡,它從而也就成了一種打假利器。自己就是根據這面照妖鏡來判別真假馬克思主義,並在辯論中對其它一些歪理邪說進行鎮邪的。 挖掘出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的「唯物論」之後,它表現出某種霸氣,並成為一把快刀能夠斬妖除魔。現在回顧並列舉自己在網路辯論中所遇到的一些實例如下: 1)宗教理論。記得一開始自己在辯論中首先遇到的是宗教理論。在有神論者沒有「之乎者也」之前,沒等他開口,自己首先就學著其腔調發問,「神佛奉飯否(神佛管飯嗎)?」對方當然回答不出,於是便被「摁在窩裡根本出不來」,由此也就遭到了自己一通奚落,「既然神佛不管飯,解決不了老百姓的吃飯穿衣問題,你讓老百姓信它做甚?你一天到晚給神佛磕頭,不是到頭來還得回過頭來向老百姓要飯吃?你的神佛可管過你一粒米一線衣?」 所以,馬克思主義勞動觀對付宗教理論最為便利,也最為直接。這就是其「唯物主義」的厲害。 2)「本本」馬克思主義。指的是整天鼓吹「階級鬥爭」的一些學者。一般情況下,一問其絕對運動與基礎理論也就差不多了。而對於個別傲慢者,自己也沒等其開口,於是便首先發問,「人類究竟是誕生於階級鬥爭,還是誕生於勞動?人類是靠階級鬥爭生存還是靠勞動生存?我不需要你『辯證』,只要你直接回答!」當然,他們也被堵在那裡沒法回答。 由於「本本」馬哲沒有區分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沒有區分基礎理論與應用理論,也沒有區分絕對運動與相對運動,對方一般都會被問住。 3)西方理論。前面曾在《西方科學文化的本質》、《中西宇宙與時空》和《關於「論證方法」》三篇文稿中記錄了自己與西方那位飽學之士辯論的詳細情況,大家可以根據標題搜索出來進行參考。 4)「本本」傳統理論。我們的傳統理論雖然具有基礎理論與應用理論區分,也具有絕對運動與相對運動之別,但始終沒能明確出來,致使與現代科學難於結合。尤其是其一直將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混為一談,致使許多人「之乎者也」半天都雲天霧罩,不著邊際,一問其「陰陽」及其絕對運動,便都暈了。 由於涉及中華文化,並且其中含有非常優秀的成分,對此自己並沒有特別展開過辯論。但卻在文稿中指出了其社會科學缺失勞動內容的不足。在討論中也耐心地給人講過,我國的傳統社會科學基本服務於士族階層,不屬於勞動人民,與社會的生產勞動有些脫鉤,它需要馬克思主義勞動觀予以補充完善。 5)半唯物半唯心理論。這方面辯論自己遇到的就太多了,很雜,基本都屬於這種情況,其與「本本」馬克思主義和「本本」傳統理論大同小異,與上面表格中所列出的「特注4)」基本雷同。 4 結論 在古今中外的所有既有理論中,只有中國的哲學具備基本框架,並且非常完整(太極→陰陽→五行八卦),而馬克思主義思想完整(既包含人與自然的基本矛盾,也包括人與人之間的特殊矛盾)。雖然它們各自也存在著相應的不足,但結合近現代科學發展,將它們相互彌補並結合後則可以組成非常完美的哲學或理論骨架。這種骨架既能夠符合自然的基本運動,也能夠符合現代科學的特殊運動,真正能夠做到集眾家之長,摒眾家之短,從而形成獨具特色的理論體系。 形象地比喻一句就是,我們的中華文化與馬克思主義一起,正在經歷著一次淬火,正在經歷著一場浴火重生。所以,希望具備各方面知識儲備的人們能夠發揮各自的特長,攜起手來,共同推動並完成理論界這一偉大的歷史變革。
推薦閱讀:

陳治國:論西方哲學中身體意識的覺醒及其推進
談「哲學」
心靈性的玄德
意識解析:重新認識什麼是意識?
《摩登舞與哲學》

TAG:中國 | 哲學 | 中國哲學 | 馬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