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產業--婦女回歸家庭
06-24
第四產業作者:馬王爺的眼睛文章發於:烏有之鄉點擊數:114更新時間:2011-9-29【字體:小大】【複製本文】【下載本文】最近看了一本關於猶太民族的書。其中,特別介紹家庭和教育在猶太社會受重視的程度,讀了震動頗深。一般猶太女子在婚前跟其他民族沒什麼兩樣:學習,工作。但一當結婚,特別是準備生子後,她們很少繼續工作,而是紛紛步入家庭,擔當起家庭主婦的角色,相夫教子,安心,坦然;絕沒有我們常看到的空虛和失落。相反,她們更多的表現為其樂融融,樂此不疲。當然,這是她們的傳統,她們的祖輩就是這樣過來的。但是,如果深究其中的一些細節,不能不發人深省。比如,母親培訓,從准媽媽,更確切地說,應該從結婚開始,如何當母親,如何教育孩子,如何料理家務,相關的培訓和教育就伴隨始終。這方面社區機構在猶太社會特別發達。在以色列,這與其說是傳統,還不如說是他們的一項國策。嬰兒教育是猶太人家庭教育的關鍵。老師就是母親。從孩子睜開懵懂的眼睛開始,傳統兒歌和猶太宗教音樂便相伴左右。到牙牙學語,舊約聖經就是孩子最好的啟蒙讀物。反覆誦讀,直到記牢為止。一般情況,一個六七歲的猶太孩子都能大部大部的背誦聖經。記憶力的訓練被擺到突出的位子。這是否是猶太民族智力超群的一個秘訣呢?另外,家庭的回歸,家庭教育的重視,傳統文化的傳承,這些難道不也是猶太民族具有超強穩固力和凝聚力的內在原因嗎?解讀猶太這個民族,對我們又有什麼啟示呢?記得在大學的時候,一次班組演講比賽。我的題目是「家庭職業」。主旨為:1穩固家庭即穩固社會,為此 2婦女回歸家庭,解決中國就業壓力 3家庭職業形成第四產業,國家應在戰略層面予以研究和支持 4大力發展家庭教育,提高國民素質,進而達到增強國家綜合競爭力的目的。演講的結果大家可想而知,差不多是在全班女生的一片噓哄和臭罵聲中,我落荒而逃。從此,再也沒能挽回她們的好感。不過,現在回頭想來,我當時的那些「宏論」並非完全沒有道理。就拿就業來說,如果按照目前的思路,13億中國的就業問題,絕無解決可能。隨著科技的進步,生產力的提高,傳統意義上的生產型就業容量非但不會增加反而有壓縮減少的趨向;同時生產能力的飽和甚至過剩在將來的社會發展進程中將日益突顯。所以,希望通過傳統意義上的投資來促進就業,那是一條死路。我們必須突破常規思維,跳到圈圈外頭,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全局的視野去重新審視我們的就業政策和規劃。一個新興的產業往往能產生巨大的就業容量。比如第三產業,它就解決了美國百分之七十的就業;而在我國這個數字還不到百分之四十。當然,美國是一個後工業化國家,而我國尚走在工業化進行時的路上。要達到美國的水平還有相當的路要走。但不管怎樣,這同時也說明,產業對就業的重要意義。一個全新的產業就是一片全新的就業藍海。尋找,發現甚至創造這樣的藍海,對我們國家我們民族的意義,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猶太民族的社會結構和生活模式不能不對我們有所啟發。我們能否在其中發現甚或創造出這樣的產業呢?完全可能。那就是「家庭產業」,我將其命名為第四產業。跟猶太民族相似,中華民族歷來就是個重視家庭的民族。家庭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地位,我想幾乎沒什麼可替代的。直到解放以前,中國的婦女還大部分從事著家庭主婦的「職業」。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在毛主席「婦女能頂半邊天」口號的號召下,大量的婦女從家庭走向社會。這在客觀上打破了兩千年來禁錮在婦女身上的封建枷鎖,對婦女的身心解放,對婦女地位的提高產生了巨大的作用。僅就此點而言,毛澤東功德無量。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家庭主婦的消失,婦女的極端職業化也帶來了一些消極的影響。比如,家庭穩固性的弱化,子女家庭教育方面的缺失,特別是婦女對工作崗位的高比例侵佔所引起的社會就業形勢的嚴重惡化;這些不能不使我們有必要面對現實,重新審視以往的相關政策;從實際出發,根據我國的國情,制定出契合時代要求的婦女工作的指導理論。我認為,人權中有很重要的一條,然而又往往被人所忽視,那就是性別權。對婦女來說,即女權。在一個以男人為中心的社會,婦女所追求和爭取的就是男女平等。其實質,說白了就是:女權即男權,一律向男人看齊,社會男性化。而作為性別特徵的女性權利卻反而受到了剝奪。比如:家庭勞動,撫育孩子,這些本來應該是正當的社會職責,現在卻只能從屬於所謂正當的職業而成為一種業餘的副業。這難道不是一種另外意義上的可悲?這難道不是一種另外意義上的壓迫?女權主義者曾經極力追求的「不當媽媽當礦工」的理想不正是這種可悲的回照?我們重新審視女權主義,就是為了溯本求源,回歸到它的真正所在。由此再檢視今天婦女的現狀,婦女的第二次解放運動便躍然而出,突顯於我們面前:回歸家庭!而目前政府要做的就是如何順 應這種要求。這需要從社會發展的全局來考慮。我認為,首先必須從輿論導向上鼓勵和支持婦女從一般競爭性崗位上退出,回歸家庭,上崗成為家庭主婦;家庭主婦應 成為類似於事業性的社會崗位,其薪酬由國家撥付。其次,應建立大量配套的母親培訓家庭教育機構;為此國家可以借鑒國外成功經驗,比如以色列,實行帶薪的類似於義務教育的家庭主婦崗位培訓。如果以上設想得以實施,那麼中國的就業形勢將向良性方向發展:一方面,勞動力價格上漲,生活水平得以提高,消費將自然替代出口,成為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另一方面,由於低廉勞動力的不再,出口導向型經濟將難以為繼,完成其歷史使命,我國經濟將走上內需為主的健康道路。相比於靠投資促就業拉內需,「第四產業」是真正意義上的教育產業生活產業,它對我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將會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如是,則孩子有福,家庭有福;如是,則中國有幸,世界有幸!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專家觀點】李建臣:我國文化產業發展迎來新機遇
※服裝產業20年浪潮更迭,艾萊依不斷轉型探索新零售之路
※笑果文化的「幽默」生意:打造喜劇脫口秀全產業鏈
※雅戈爾:資本盈利反哺服裝產業跨國併購造國際品牌
※縣域加快發展旅遊產業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