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古風填詞五·辭法
寫這篇文章的原因很簡單,看了一篇說得很客觀的帖子。覺得很多話可以說是說人之不敢說。或許是因為是純粹的聽眾,沒有局中人這樣顧慮。作為一個不能揮筆自如,針砭文辭的作者,我表示很遺憾,也是缺了點勇氣吧。但是,至少可以把總結出來的,自己經歷過的一些覺得填詞中忌諱的內容寫出來。希望今後的寫作中,大家一起迴避這些問題。
最直白的先說辭法的意思,辭無非是辭藻,修辭的意思,所以所謂辭法,就可以理解成用詞。
先說一下詞的分類,這樣才好說忌諱如何,因為寫法不同,所以要考慮的東西也不同吧。在感情上面,分婉約豪放,這都是廢話,也無所影響。而辭法上看則可以大體分成兩種,一種遣詞造句比較雕琢,更靠近古典的詩詞,而另一種是融合了比較多的現代元素,用詞雖然也是比較古典,但是有很多口語痕迹。
而前者細分,可以分成的類型就比較多,再分成兩種,勉強稱之為秦漢風,和唐宋風。其實這種說法很概括,也不準確,只是一時間找不到合適的說法了,暫時定義一下。
秦漢風的顧名思義,就是有一些秦漢時期寫作的特點,什麼呢?兮,哉的運用。先秦時期的作品,尤其是楚辭體為代表,兮的運用之多,可以說是驚世駭俗,不過在楚地兮是口語的尾音,就好像現在人朗誦說:「啊」一樣。所以不足為奇。如果一首詞對兮這樣的字運用的好,既是取巧免去了押韻的許多麻煩,也可以很好的營造一種復古的氣氛。但是請注意,兮與哉字的運用,要謹慎。我覺得秦漢風的代表之作當屬雨霽天青的《屈子》,惟一可惜的是,《屈子》是一篇塞詞作品,不過若是今人能寫到那種文辭的程度,我看也是誰靈魂附體了。寫這種風格的詞,很容易畫虎不成反類犬,為什麼呢?
第一,楚辭體的一大特色是香草美人的比喻,但是模仿這種寫作,就很容易沉湎在文辭堆砌之中,那麼整片詞就失去了本身的骨氣,所以一定要謹慎,如果運用,就一定要是每一個運用都有所明確的用意。第二,兮字的位置處理,尾音或者一句的中間,如果是句中的試用,前後即使不是對仗,也要有所呼應,這樣兮字的使用,才不會突兀,讓人覺得是湊字數的。第三,不是什麼曲子都適合這種寫法的,這個一定要慎重再慎重,個人認為,意境高遠的曲子很適合這樣的詞,但是如果選擇了這樣搭配,詞一定要壓住曲子,不如高遠的曲子加上神乎飄渺的詞。本來小眾中的小眾,就可以直接被跳過了。而偏重漢風的詞,更主大氣一點,哉字的運用,一般都是壯哉,惜哉,哀哉之類的。可以想像,這樣的字說得是什麼樣的內容,無外乎戰場,祭悼等等,兒女私情的用的恐怕不多。高祖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就是漢風的代表,不過秦漢之風根本無法仔細區別,只是大一統和紛亂的時代背景所表達的感情有所出入,但是文辭相近,所以歸在一起。
然後再說唐宋風,唐宋風其實就是現在古風填詞大部分人主攻的風格了,因為唐詩宋詞,尤其是宋詞的用詞方法離現代更近,而為人學習了解的也更多,也更容易。個人認為,唐宋風最得其中味道的,還是要數FINALE小樓,一曲《誰與共》開頭一句,湘簾低垂蘇幕半遮,樓台笙歌唱徹,池上夜雨打金荷。就已經開了氣象。以這句為典範,兩個化用,蘇幕遮,夜雨打金荷,的確是近乎不著痕迹了。而最可貴的是,這句在富有很強畫面感的同時,就構詞而言,而不會顯得太過於簡單,又不是太過於華麗,讓人看著聽著讀著都很舒服。由歌詞,可以天然想像到的恐怕變是柳永了。而這種詞的寫作,可以參考唐詩宋詞的構詞。但是也有很多要注意的。
第一,表現畫面可以運用名詞加名詞加名詞的手法,比較有名的句子:馬上秋風塞北,杏花煙雨江南。這種寫法就可以比較好的刻畫場景,但是請注意,這種寫法一定要全詞基調統一,盡量都用比較偏重宋詞的用詞和寫法,雖然寫的時候容易,但是整體感覺一定要對,不然會很像堆砌。第二,千萬不要空,這種詞的寫法切忌的就是空,一定要有內容,而這個內容的意思是說,要有思想,不然的話,由於我們的構詞能力有限,出現的詞可能本身就是高頻的詞,就算你是抒情,沒有堆砌,但是出來的結果還是堆砌。第三,唐宋詞風對於現在來說算是古代,但是在古代裡面,寫法卻是比較平易的。所謂詩庄詞媚。在曲子里倒是無所謂了,只是一定要能讓人看懂,如果你寫的是秦漢風的,有那麼一點注釋,還是可以理解,因為詞在當時,和現在的解釋區別較大。但要是唐宋風的,人還是看不懂,那就算是徹底失敗了。但是什麼詞都是要讓人看懂的,這裡只是強調唐宋風詞的度,不能太淺白,又不能太艱澀。但不是不白不文的就是唐宋風了...宋詞的那種吟唱韻味,氣象感,都是要學習的。
而屬於後者的,靠近現代風格的詞,我認為要注意的就不是很多了。其一,學習的對象應該偏重元曲的用詞辭法,但是要濾去元曲中俗的成分。其二,用詞偏向現代口語的同時,還是要適當減少現代元素的出現,因為如果這樣和現代風格較重的曲子配在一起,恐怕連說它是中國風都難了。
除開風格意外,用詞,還有無論怎麼寫都要忌諱的幾點。其一,文詞不通,說實話文詞不通是犯了堆砌的毛病才有的,但是堆砌不一定都是文詞不通。一定不要出現這一句無法翻譯的現象,無論是同人作品,還是什麼。尤其是引用典故,要注意如何用間斷的語音把典故表達好,典故表達有誤,也會文詞不通。或者造成理解困難。因為古風本身小眾,所以要是再讀不懂,就更難以讓人接受了。其二,切忌辭藻堆砌,辭藻堆砌說得簡單一點,一般是形容詞的大量疊加,形容詞說到底是為了被形容的中心詞服務,直白的說,垂柳,只需要垂柳就可以表明,不用寫:彎似折腰垂楊柳。當然這個句子是…現場胡謅的。只是意思說,這樣的疊加,只有壞處沒有好處。其三,疊詞重複的運用要小心。歌詞有副歌重複,如果選擇了重複,適當的修改幾個字,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但是修改的內容是什麼?修改的詞也要盡量尋找一種自己的規律,這樣不是為了詞看起來整齊,而是你的修改有所意義,讓唱的人,聽眾,可以明白的看出來。這樣的話,重複就會比較巧妙。比如說恨醉《聞戰》的送君征戰的時間疊加,可以用一次次的夢來表現其思念之重,與時間的流逝感。疊詞的運用,則一定要慎重,偶爾的用,配合音調很好。多了的話,會像繞口令,也難免嘩眾取寵之嫌。其四,排比要有心意,就是如果詞的句式相同,幾句之間想採取相似的寫法,這種寫法的開頭一定要注意。有一點新意,不要都採用相同的處理方法,比如說連續四句,開頭都是有一個一個字頓,要用排比,開頭都是誰…未免就壞了,不是寫法不好,而是寫得人太多。相同的句式,其實開頭的四個字,也可以用動作的四個動詞來,相互看來也有連續感。當然這個動詞只是一個比方。不要落俗套。
於辭法,算是總結了一點心得,也有點寫的心血來潮,其中倉促,還請見諒。裡面有自己犯過的毛病,也有看到別人的錯誤,也有做為聽眾的感受。望有益於讀者,亦不枉費書寫之辛苦。若有缺漏,恭請指教。
推薦閱讀:
※填詞造章 | 宋詞里的意象表達
※填詞:洞仙歌——文/芳草思思
※(轉)學填詞
※【原創】學填詞《鷓鵠天》——文/芳草思思
※[轉載]民國·顧憲融《填詞門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