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喝酒的習慣與規矩
感情淺,舔一舔;感情深,一口悶;感情鐵,喝出血,這是中國人的酒話。那麼,外國人是如何對待杯中物的
□石毓智
習慣與規矩
酒是一種好東西,然而如果沒有一個好的喝酒規矩,它就可能成為一種有害物質。
大家都知道,飲酒既可以給人們帶來快樂,也會給人們造成煩惱,甚至會危害身心健康。今日中國社會上流行的飲酒習慣,有不少值得反思之處,看看別的國家的喝酒規矩也許對我們有啟發,特別其他國家為了保護青少年健康而立的各種法律更值得我們參考。迄今為止,中國尚沒有對青少年飲酒進行立法,未來應該補上這一課。我在美國前後生活了將近十年,本文就以我的所見所聞來談談美國人喝酒風俗。
1
美國人喝烈酒要摻水
美國的商店裡啥酒都有賣,諸如伏特加、白蘭地、威士忌等這些烈酒都有,但是我在美國那麼多年,參加過各種大大小小的家庭和學校宴會,從沒見過有人喝這種烈酒。在我的印象里,他們通常只喝啤酒或者葡萄酒。啤酒的酒精度一般在5度以下,葡萄酒的酒精度則在13度左右。這種低度酒也被看做一種飲料,可以在一些學術講座這些正式的場合飲用。
前幾年我回斯坦福大學訪學,期間去聽了一場哲學系的學術講座,主講人是來自劍橋大學的教授。這種場合一般都提供飲食,但是這次還有葡萄酒。講座是下午五點開始,正是該吃晚飯的時候,有人就提議是否可以邊吃邊聽,自然得到大家的一致同意。那次我連喝了兩杯紅酒,感覺有點兒上頭,暈暈乎乎的,不過聽起哲學講座,浮想聯翩,思維特別活躍,感覺到悟性特別高。
這是美國的一種文化,沒有把吃飯和學習分得那麼開,也沒有把學術講座看得那麼嚴肅。斯坦福大學還有一種「午餐盒講座」,就是利用中午12點到下午1點這個時段,安排一個小型的講座,大家帶著各種食品飲料,邊吃邊喝邊聽,真是啥味道都有。孔子說「食不言,寢不語」,這是我們的老規矩,可是人家利用吃飯午休的時間來辦講座,也算是一種另類思維吧。
不僅聽眾可以邊喝酒邊聽講座,講座者也可以邊喝酒邊做報告。也是在那次回斯坦福大學訪學期間,還聽了華裔學者丘成桐的講座。他是哈佛大學的大教授,是菲爾茲獎獲得者,迄今華裔只有兩個人獲得過這個數學界的最高獎項。丘成桐講的內容我聽不大懂,印象不深,但是他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邊喝酒邊講座的「名士風度」。講座開始時,講台上放著一個大高腳酒杯,裡邊盛著紅葡萄酒,他是邊喝邊講,講座完了,酒也喝完了。有些人說,講座前喝點兒紅酒可以使得思路更活躍,不知是否有道理。
中國人不會在正式的工作場合飲酒,在這一點上美國人就顯得很任性,但有一點,他們喝的都是啤酒或者葡萄酒,烈酒則絕不會出現在這種場合。
如果要見識西方人是如何喝烈酒的,只有到酒吧里了。我跟朋友一起去酒吧體驗過一兩次,發現他們喝烈酒的習慣也很另類,一般要加冰塊或者摻冰水喝。服務員斟酒時,杯子底部就那麼一點酒,加上幾個大冰塊,再烈的酒也變成「水性楊花」了。還有一種喝法就是,給你一瓶像白蘭地這種烈酒,再提供一大瓶冰水,自己調和著喝。這種摻水喝烈酒的方法倒是新鮮,咱們中國的白酒都是高度烈酒,不知道是否能摻水喝,不知道是否有人嘗試著這樣做。
2
美國如何禁止青少年飲酒?
在中國,青少年可以隨時隨地接觸酒和品嘗酒,沒有很明確的法律限制,所以一個人從小到大什麼年齡開始喝酒,完全決定於生活環境。而對飲酒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問題,大人也缺乏這個意識。一個六七歲的小孩到商店給大人買酒,售貨員一般不會過問買的酒是讓誰喝的,更不會限制他買酒。我見過一個五歲的小女孩被一幫成年人哄著喝了一杯啤酒,結果喝得滿臉通紅,不少大人看了還很開心。這在美國都屬於違法行為,警察要來干涉的。
美國對青少年飲酒有嚴格的法律規定,到21歲成年才能喝酒。然而光有一個法律還不行,如何執行才是關鍵。美國人的做法是,全民監督,不給青少年沾酒的機會。
所有餐館和商店嚴格執行這一法律。去年我送女兒到美國讀書,期間幾次到餐館吃飯,她好奇想嘗嘗啤酒。餐館服務人員就讓她出示駕照證明自己的年齡,雖然女兒在新加坡有資格喝酒,新加坡規定是18歲就可以喝酒,但是在美國還不到喝酒的年齡,只好作罷。我經常到商店裡買東西,看到凡是要買酒的年輕人,售貨員都要他們出示年齡證明才決定是否賣給他們酒。在這種氛圍下,美國的年輕人也養成了自覺習慣,不到年齡也不會喝酒。
在美國,一個人到了16歲就可以學開車,但是在喝酒的合法年齡之前只要測出血液酒精含量,不論多少都會受到嚴懲,輕者吊銷執照,重者甚至會被拘留。然而成人是可以適度飲酒的,只要血液里的酒精度不超過一定的指標就沒事。一般來說,成年人喝一杯啤酒駕車是沒事的。
實際上,美國各州對飲酒有不同的規定,有些州甚至不允許成年人在公眾場合的室外飲酒,大概也是為了避免給青少年以不良的影響。去年我又回加州訪學,一天傍晚,我從商店買了兩瓶啤酒,又到墨西哥餐館買了一個烙餅卷,然後坐在餐館外的一張椅子上邊吃邊喝。這時一位老美過來告訴我,在公眾場合喝酒是違法的,警察會來干涉,如果真想在外邊喝,必須用報紙什麼的把酒瓶子裹起來,不能讓別人看到你是在喝酒就行。
美國有些大學對喝酒規定很嚴,如果晚宴提供酒精飲料,必須事先向警察申請報備,宴會時間不得超過晚上11點。我有一位哈佛大學的朋友曾經告訴我這麼一件事,他們舉辦學術會議時晚上開了一個晚會,提供有啤酒和葡萄酒之類的東西,事先也向當地的警察局報備了,但是大家談得開心忘記了時間,過11點後警察就來清場,還要過問主辦者為何這樣做。
在美國,大學校園裡的餐館和商店都不售賣任何酒精飲料,也是出於盡量減少青年學子接觸酒的機會。
3
為何美國少見醉鬼?
美國人到了法定喝酒年齡後,誰都可以喝點兒,但是他們一般都是適可而止。我在美國生活那麼多年,周圍那麼多美國朋友,從來沒有聽說過有酗酒者,也從來沒見到一次有人醉酒。美國人喝酒習慣是自斟自飲,也是自娛自樂,他們不勸酒不划拳,不在酒上看情誼的深淺,不在酒上比能力的高低,也沒有看別人醉酒後出洋相的癖好。
當年,我剛到聖地亞哥時,有一對六七十歲的老夫妻作為我的友好家庭,每逢節假日他們都把我接到他們家裡過。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們家的車庫的一堵牆上做了一個酒架,上面儲藏著各種酒。每頓吃飯時,主人就會問我是否想喝點兒酒,我知道美國人請客不用客氣,想喝多少喝多少,他們既不會勸你喝,更不會勉強你。美國的家庭主婦也是把喝酒當成生活習慣,這在中國不多見。在中國的家庭里,似乎只有大老爺們才有喝酒的嗜好,因此一個家庭婦女愛喝酒會被當成另類。
美國人對喝酒的理解既簡單又單純,就是飲食的一種調配,社交場合的一種禮儀方式,給交談增加一些情趣。咱們中國人對喝酒內涵的理解可豐富了,不論是喜怒哀樂什麼場合都能找到喝酒的理由。對於中國人來說,喝酒是鬥智慧、耍貧嘴、顯能耐的最佳場合,還是給面子、看情誼、表忠心的絕好機會。在武俠小說里,高手要干大事之前,往往就有喝酒的場面,武松打虎之前就喝了十八碗酒。這背後就是中國人的思維習慣,喝酒能耐大的人,功夫也不一般。
4
中國酒與歐美酒的區別
中國酒文化源遠流長,造酒業十分龐大,然而在國際市場所佔的份額卻有限。我一直在思考,這究竟是因為什麼?
美國到處都是酒吧,商店裡售賣來自世界各地的形形色色的酒,但很少賣中國酒。然而在美國的酒吧里或者酒類專賣店經常可以見到日本的清酒,不少美國人還是很能接受日本酒的。中國酒出口美國,一般也只能在中國食品店見到,多是旅居海外的華人購買。
與歐美酒和日本的清酒相比,中國白酒的製作工藝有一個明顯的不同,就是酒精的揮發性很高,不僅喝酒時空氣里充滿著酒氣,喝了酒的人呼出的氣流也是撲面而來的酒精夾帶著飯菜味兒。歐美酒的類型很多,然而不管是低度的還是高度的,也不管是什麼味道的,一般都不太揮發酒精,所以酒吧或者餐館一般聞不到酒氣兒,喝酒的人也不會讓人聞到他呼出氣流的酒精味。我猜想,歐美人比較尊重個人隱私,不能因為自己喝酒而引起周圍人的反感,也不想讓人知道自己剛剛在什麼地方喝過酒。
中國的酒若要走向世界,則要研發一些10度左右的低度酒,因為西方的大眾喝的一般都是這種酒精度的酒。日本清酒的酒精度與葡萄酒差不多,所以能被西方人接受。當然,也可以把中國白酒定位與白蘭地等一樣的烈酒,但是要能夠加冰塊或者摻水喝。
酒是一個巨大的國際市場。中國酒要走向世界,要在國際市場上分一杯羹,必須首先克服酒精揮發的製作工藝問題,同時也要大大降低酒精度,如此方能創造出中國酒的世界品牌。
推薦閱讀:
※從天而降的惡魔
※外刊賞讀|《基督教科學箴言報》單身國度——為什麼美國人不結婚
※美國機場入境指南
※嫁到美國去(10)
※在美國,掙多少錢才算是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