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淺談粗解《金剛經》

淺談粗解《金剛經》

2016-08-24 福慧紅箭1評

《金剛經》是佛教的代表性經典之一。因為佛經分隱喻和比喻,對話和問答等形式,所以分析其思維的本質很難。為此作者首先分析了《金剛經》的核心思維方式,從而歸納總結《金剛經》整體的思維內容。這雖然不是閱讀《金剛經》唯一的方法,但對於初次接觸《金剛經》的讀者來說用這種逐步推進的方式進行學習,對理解起來會很有幫助。另一方面本文中談論的對「核心思維方式」及「整體詩經內容的推進」的研究方式為學者指引一條學習理解的捷徑。

(一)《金剛經》的形成時期

(二) 《金剛經》的思維

作為《般若經》群之一的《金剛經》奠定了大乘佛教的基礎理論。《金剛經》雖然沒有直接言及一個空字,但它用自身的思維方式來表明空的概念,又含有包括空的般若思想。《金剛經》的要旨在於世界本質就是空,以及菩薩如何認識和實踐此命題。關於世界的本質,它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第三十二品)。」關於菩薩的認識和實踐,它說:「 佛言:善哉,善哉! 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 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第二品)。」這就是說菩薩所應有的精神境界,即為了達到佛教的最高境界,應該如何停住在清凈至善的境界上?煩惱的妄想應該如何降伏下去? 但它接著表明作為《金剛經》的核心觀念的無住(無體而有相),而且將無住和般若聯結起來,展開菩薩的認識和實踐佛道的方法。它說「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住色生心,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 若心有住,則為非住? 是故佛說:菩薩心? 應住色布施(第 17 品)。」這就是說應順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即至高無上的智慧(般若智慧)走向最高境界,而不應以布施的目的,特別是不應以現實為目的而求道。如然,著相而住於相。因為世界的本質就是幻,假有,妙有,虛象,無住,即空,如果著於物質世界或精神世界,任何人都不能體悟世界的本質。總之,《金剛經》將包括物質的整個世界看作為幻,而說「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所謂幻即指夢幻,泡影,露,點一類的東西。作為幻的世界近於虛無,但又不同於虛無,同幻象一樣的假有,或妙有。因而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第五品)。」世界是假象因而主張菩薩不該住於相,「不住於相(第四品)。」因為「是實相者,則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第十四品)。」這是說實相併不是真正的實相,只將它叫做實相而已。因此,《金剛經》主張世界的本質就是無住,進而不必執著於非本質的現象。

(三)《金剛經》的思維方式及其意義就《金剛經》的無住來說,有時指否定事物有其自性或否定事物中有不變的主體,但絕對不否定事物的假有。此觀念吸收了大乘佛教的空觀念,從而影響了後代中觀派的空觀念。在此,值得注意的是,《金剛經》通過否定的方式來表明事物的本來面目。筆者著眼於《金剛經》闡述空的思維方式。這就叫通過否定的肯定的方法。此否定形態的思維方法表達通過否定來達到肯定。

《金剛經》中常有如此的表述:「說 ~ ,即非 ~ ,是名 ~ 。」如下:

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第 10 品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第 13 品第一波羅蜜,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第 14 品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第 17 品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第 21 品所言善法者,如來說非善法,是名善法。第23 品有我者,則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第25 品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第 29 品微塵眾,則非微塵眾,是名微塵眾。第 30 品一合相,則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第 30 品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 壽者見。第 31 品筆者通過分析《金剛經》的代表性敘述方式而要表明其表述格式本身就是一種對空的記述。分析其格式,其中的前一句(說 ~ )所表達的內容屬於世俗里的觀念或層次,即 就事物的現象的表述,可以說屬於俗諦。中間的一句(即非 ~ )就是屬於超過世俗,即佛性的層次,即就事物的本質的表達,可以說屬於真諦。最後的一句(是名 ~ )就是從事物本質的角度來解釋現象世界而表達的,即從佛性的層次來解釋俗世的一切觀念,可以說屬於空的世界。即否定包括相在內的物質世界→否定包括法在內的精神世界→否定包括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修行過程→否定包括莊嚴佛土在內的佛教所說的理想世界。此一連串的否定過程是為了表達空世界的。《金剛經》不但絕不否定了前一句所含有的現實世界的現象,而且進一步肯定了其現象就是假有或幻想,又主張如此的現象並不是事物的真正的面目。其表述格式自身已含有著佛教所說的作為假有的現象與作為空的本質,進而可以說此表述格式本身是同」空」思想有關係的。包括相,實相,法相,佛土,布施 ,般若的智慧(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及無住所構成佛教理論的整個概念和觀念都融入在《金剛經》的格式里。

首先,否定包括」相」在內的物質世界;

其次,否定包括」法」在內的精神世界;

再次,否定包括」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從俗世到佛土)的修行過程;

最後,否定包括」莊嚴佛土」在內的佛教所說的理想世界。此一連串的否定過程是為了表達」空」世界的。

《金剛經》中的這種句式或模式可以說同佛教的中道,無差別思想有密切的關係。就《金剛經》的作者而言,否定的對象並不是一切,並沒有走向極端,否定的僅是事物的相對的實在性,但並不否定事物的真實本質。其實際是認為事物的真實本質要通過對其表露的相的否定來把握。因而否定中含有著肯定,否定是為了肯定,否定只是手段,把握事物的本質就是目的。

點擊展開全文
推薦閱讀:

《金剛經》:為什麼布施要不住六塵?
金剛經第七品無得無說
《金剛經簡注直解淺釋》中卷:總釋經題—經文
金剛經義隨說(王驤陸)
《金剛經》法句探索 03--學佛網

TAG:金剛經 | 金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