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定鼎門遺址:千年印記 見證起點

▲探尋絲路遺珠終點站一位著名的考古學家說,古代東、西方兩大文明體系獨立起源,到西漢和羅馬帝國時期開始接觸和交往,從而構成了後來世界史的主要內容。它們之間的紐帶和橋樑就是絲綢之路,而絲綢之路的東端起點就在洛陽。定鼎門遺址:千年印記 見證起點□記者 李燕鋒/文 張斌 見習記者 杜卿/圖

用於安裝大型立柱的地栿(fú)石

遊人走在定鼎門遺址的門道上核心提示從漢魏洛陽故城出發,沿絲綢之路一路向西,走遍全國21個申遺點後,昨日,採風團在本次活動的終點站——定鼎門遺址博物館的廣場上舉行盛大的入城儀式。定鼎門遺址是我市3個絲綢之路申遺點之一。作為隋唐時期洛陽城的南入口,它是絲綢之路鼎盛時期洛陽城的代表性遺存。1 一座城門揭開千年傳奇定鼎門遺址位於古城路,如今呈現在我們眼前的定鼎門,其實是在原址的基礎上建設的一座仿唐風格的保護房,內部為鋼架結構,外牆用仿古青磚包砌,門樓和闕樓用木結構斗拱裝飾,頂部鋪設仿唐板瓦、筒瓦琉璃件等構件。即便是仿造的建築,昨日上午,重走絲綢之路的採風團成員走進這裡的時候,還是心生肅穆。「進出絲綢之路,這裡是必經之地,到了這裡,才算真正進了洛陽城。」大家感慨。洛陽隋唐城遺址管理處處長王麗娟介紹,定鼎門是隋唐洛陽城外郭城正門,位於隋唐城的中軸線上。公元606年年初,一座規模宏大的都城拔地而起,這就是當時的東都——洛陽城。隋煬帝遷都洛陽,成為第一個通過定鼎門的皇帝。之後,定鼎門相繼被唐、後梁、後唐、後周和北宋定為外郭城正門,直到北宋末年,才逐漸被廢棄。也就是說,在絲綢之路最繁盛的時期,定鼎門是進入絲路東端起點洛陽城的必經之地,它的存在見證了絲綢之路帶給洛陽城的繁華。王麗娟說,隋唐洛陽城主要由宮城、皇城、郭城、含嘉倉城等組成,面積47平方公里,而定鼎門作為郭城南垣正門的時間長達530年,是迄今為止我國發現的沿用時間最長的古代都城城門。2 串串足印 見證絲路繁華除了高大的城門,對於遊客來說,最能顯示定鼎門遺址和絲綢之路有聯繫的,莫過於在遺址區發現的部分人和動物的腳印了。如今,若您到定鼎門遺址參觀,會發現城門廣場上有一段紅色的路面。路面坑窪不平,這正是文物部門通過特殊的技術模擬出來的車轍印、腳印和駱駝蹄印。而這些模擬印跡下面2米多的地方,正是古絲綢之路留下的真實印跡。市大遺址辦工作人員介紹,這些印跡是在2007年被發現的。當時,考古人員在對定鼎門遺址外側一條道路進行發掘時,在晚唐地層上意外地發現了一個壯觀的場景:在150平方米的地面上,200多個人與動物的腳印、蹄印以及數十條車轍痕迹清晰可見。考古人員當時就驚呼:在古代道路上發現如此密集的人、動物和車的痕迹,在國內尚屬首次,尤其是駱駝蹄印,為當時洛陽與西域文化、商貿交流提供了新的鮮活的證據。「人的腳印有穿鞋的,也有光腳的,幾個光腳腳印五個腳趾的印痕清晰可見。動物蹄印大小不一,小動物蹄印直徑六七厘米,幾個大的偶蹄目動物蹄印直徑在20厘米左右。經過考古人員與王城公園現養的駱駝蹄印對比,確認這些蹄印為當時駱駝的蹄印。車轍痕迹有數十條,每輛車的軌距為1.25米。」市大遺址辦主任王閣回憶。這些印跡如何能保留得如此完整?考古人員推測,一場大雨後,人、動物和車輛從這條道路上經過,由於雨后土質鬆軟,所以留下了清晰的印跡。這些印跡留下後不久,一場洪水到來,洪水攜帶的淤泥掩埋了這些印跡,使這些印跡歷經千餘年得以完整清晰地保存下來。3 線路在調整 提升在進行在廣場上感受完定鼎門遺址博物館的巍峨大氣後,大家或許還想進館參觀一下。不過,這樣的願望估計得過段時間才能實現。定鼎門遺址博物館負責人王偉介紹,為配合申遺工作,目前館內的各項提升工作正在進行。這次提升,一方面是對原有的參觀線路進行調整,今後遊客到定鼎門遺址博物館,不再從中間的大門進入,西入口將成為主入口。另外,陳展方式也正在提升、改造。王偉說,目前,提升工作已進入收尾階段,預計在本月底結束,待10月聯合國專家來洛驗收後便可對外開放。
推薦閱讀:

[東北見聞]故壘蕭蕭——探訪遼、金故都遺址
廣漢三星堆遺址一號祭祀坑發掘簡報(四)
卞壼祠遺址、碑亭
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

TAG:遺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