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畫研究】歷史名畫《溪山行旅圖》賞析

作者簡介:范寬(約950-1027),北宋人,名中正,字中立,華原(今陝西耀縣)人,因性情寬緩,人稱「范寬」,北宋前期著名畫家。郭若虛《圖畫見聞志》、劉道醇《聖朝名畫評》都認為范寬非真名。米芾在《畫史》中記載他曾在丹徒僧房見到范寬的早年山水,題款即「華原范寬」。范寬長期生活在陝西終南/太華山林之中深入觀察北方山川景物之真實面貌。善畫山水,重視寫生。為人風儀峭古,磊落不拘世俗。其作品大多氣魄雄偉,境界浩莽,雄闊壯美,墨韻濃厚,筆力鼎健。晚年卜居終南山、太華山,置身自然,盡得畫意。其畫風對後世影響極大。

范寬是北宋初期山水畫的代表人物,他用筆雄勁而渾厚,筆力鼎健,而善用黑沉沉的濃厚墨韻,厚實而滋潤。尤其他的《溪山行旅圖》受到了歷代評論家的稱讚。如徐悲鴻在世時曾高度評價此畫:「中國所有之寶,吾所最傾倒者,則為范中立《溪山行旅圖》,大氣磅礴,沉雄高古,誠辟易萬人之作。此幅既系巨幀,而一山頭,幾佔全幅面積2/3,章法突兀,使人咋舌!」

中國山水畫始於五代時期,而真正崛起卻是在北宋。身為北宋畫家的范寬,先後拜師五代時期具有影響的大畫家李成、荊浩。范寬的畫留傳至今的只有極少一部分,如《溪山行旅圖》、《雪景寒林圖》、《雪山蕭寺圖》、《雪山樓觀圖》、《臨流獨坐圖》等。

范寬發展了荊浩的北方山水畫派,並能獨闢蹊徑,因而宋人將其與關仝、李成並列,譽為「三家鼎峙,百代標程」 。後人將范寬與李成、董源二人合稱「宋三家」,之後的「元四家」、明朝的唐寅,以至清朝的「金陵畫派」和現代的黃賓虹等大師,都受到范寬畫風的影響。范寬畫派在當時關陝一帶頗具號召力,米芾評論「其徒甚多」。宋元兩代,大師級的畫家都以范寬的繪畫為典範。南宋初期的李唐,稍後的一些的馬遠、夏圭,元代的倪雲林、王蒙,都對范寬的畫風大加讚賞。

作品特色:此畫單從構圖方面說,應屬於平易之境,但它卻產生了非凡的力量。究其原因一是造型的峻巍,其次是筆墨的酣暢厚重。此圖經清內府收藏,《石渠實笈初編》著錄。米芾對范寬的繪畫風格曾作過這樣的描述:「范寬山水叢叢如恆岱,遠山多正面,折落有勢。山頂好作密林,水際作突兀大石,溪山深虛,水若有聲。物象之幽雅,品固在李成上,本朝自無人出其右。晚年用墨太多,勢雖雄偉,然深暗如暮夜晦暝,土石不分。」我們把這段話用來與本圖勘校,就會感到很是妥貼。所以歷來鑒藏家和美術史家們均堅信此圖為范寬真跡。近年對畫幅樹下草業間「范寬」二字款 的發現更證實了這點。

《溪山行旅圖》是由北宋的范寬所畫,墨筆絹本。此圖一改常規構圖,迎面聳立、雄壯渾厚的大山頭被置於畫面的重要位置,頂天立地,極具質感,造成一種撼人心魄的視覺效果。在畫幅右下角草叢間,有「范寬」二字款,還有董其昌「北宋范仲立溪山行旅圖」題字。此畫單從構圖方面說,應屬下平易之境,但它卻產生了非凡的力量,究其原因一是造型的峻巍,其次是筆墨的酣暢厚重。


《天台山秋色圖》 作者:張迎春(一弓)
推薦閱讀:

徐燕孫工筆仕女圖,堪與宋元名畫相媲美
【油畫廊】值得收藏的世界名畫500幅欣賞
這些世界名畫,你看過幾幅
故宮名畫《雞雛待飼圖》欣賞
國學專題 隋唐五代名畫

TAG:歷史 | 國畫 | 賞析 | 名畫 | 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