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不足以承載中國文化復興之重任
何為儒?春秋時從巫、史、祝、卜中分化出來的、熟悉詩、書、禮、樂而為貴族服務的文人,被稱之為是「儒」。就字體結構而言,「儒」字,左「人」右「需」,意即「人之所需」,指人的需要;「儒」古同「懦」,而「懦」字,左「心」右「需」,意即「心之所需」,也就是柔弱如水的意思。
甲骨文中即有「儒」的記載
甲骨文中有儒帝子、儒人、儒師、子儒的記載。由這些名詞可見,殷商時代(約前1600~約前1046),儒已經是高貴的文人職稱,往往和帝子、公子、國師聯繫在一起。說明在中國的古代社會,最晚到了殷商時期,已經有了熟悉詩、書、禮、樂,非農非商非工亦非武士,專門為國家機器和貴族服務的文人階層,最初指的是在冠婚喪祭時司儀的祭官。這些人就是早期的儒,或者稱為術士。
西漢後期律歷學家劉歆
在中國學術史上,最早探討儒之起源的是西漢後期的律歷學家劉歆(xīn,前53—23)),依據的是《周禮?大宰》說:「……四曰儒,以道得民……」,認為儒作為王官的職能——「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
東漢文字學家許慎
東漢文字學家許慎(58~147)《說文解字》曰:「儒,柔也,術士之稱。從人,需聲。術:亡之稱。」
「儒」的職稱總是在不斷地擴散和貶值。按照東漢許慎在其字典《說文解字》之中對「儒」的解釋,表明儒的規格已經降低了。
中華民國學者胡適
民國學者胡適(1891~1962)把孔子以前的儒,看成是猶太教里的祭師和伊斯蘭教里的阿訇(hōng)。胡適認為,所謂儒,是一種有知識,有學問之專家;他們散在民間,以為人教書相禮為生。胡適認為這些專家,乃因殷商亡國以後,「淪為奴隸,散在民間。」
中國當代著名哲學家、教育家馮友蘭(1895~1990)則認為:「照我們的看法,儒之起是起於貴族政治崩壞之後,所謂『官失其守"之時。這些專家,乃因貴族政治崩壞以後,以前在官的專家,失其世職,散在民間,或有知識的貴族,因落魄而也靠其知識生活。」
中國當代著名哲學家馮友蘭
始祖孔子的局限——儒源於禮儒家始祖孔子(前551—前478)的先世是宋國貴族,因避禍其家族由宋逃到魯國,便成為魯國人。他父親名紇(hé),字叔梁,做過魯國陬(zōu)邑的地方長官。叔梁紇的正妻施氏,生了九個女兒卻沒有一個兒子,小妾為他生了長子孟皮,孟皮有足疾,叔梁紇很不滿意。66歲的叔梁紇又娶了不滿20歲的顏征在,在尼山野合生孔子。孔子3歲時,父親死了,顏征在被施氏所逐,於是帶孔子庶兄孟皮與孔子至曲阜闕里,過著清貧的生活。
儒家始祖孔子
魯昭公七年(公元前535年),孔子17歲,母親顏征在去世。孔子19歲時,為了能夠經常回到祖籍地宋國祭拜祖先,便迎娶了宋國人丌(qí)官氏之女為妻。孔子20歲時,亓官氏生子。據傳此時正好趕上魯昭公賜鯉魚於孔子,故給其子起名為鯉。孔子自此就有了政治訴求,想走仕途。他做過倉庫保管員,也做過牲畜管理員,都很負責任。但一生仕途得意時少,失意時多。
孔子有兩面性,既有政治訴求,又有人文訴求,在仕途不得意時,孔子就會把注意力轉向人文方面。他主張「博學於文」,到處學習,不懂就問,是老子的親傳弟子之一,曾經多次不遠千里求教於老子。
孔子求教於老子
孔子是一個教育家,自三十歲招收學生,一直到老。孔子倡導「有教無類」,不分地位高下,報酬厚薄,只要學生拿十條幹肉的拜師禮品,即可收其入門。在教育方面,孔子「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是一個好老師。
孔子是中國私人講學的第一人,也是傳播古代文化的第一人,孔子在47歲時退隱,但並沒有著書立說,而是「述而不作」。他一面整理古籍,一面講學傳授學術。研究梳理編撰了《詩》、《書》、《禮》、《樂》,眾多弟子跟著孔子走遍各國,跟隨他學習。中國上古和中古時期口耳相傳和文獻記載下來的古代文化的流傳以至後來的擴大和發展,不能不歸功於孔子。
孔子弟子卜商(507—?),字子夏
《論語?雍也篇》有曰:「汝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孔子告誡自己的學生子夏說,要當就當「君子儒」,千萬不要當「小人儒」。
由此可見,到了孔子的時代,「儒」這一階層已發生了相當大的分化,至少形成了「君子儒」與「小人儒」的兩極陣營。在體系內的,為國家政府服務的儒,就是孔子所說的君子儒;而在民間給老百姓婚喪嫁娶服務的儒,就是小人儒。實際上孔子在期望自己的弟子們一定要勤奮努力,不要再次淪為那種只能為民間的禮儀活動服務,只是干一些諸如喪葬之類的吹打揖讓之事,以至於淪為賤民階層。
荀況畫像
戰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荀況(前313~前238)《荀子?儒效第八》有云:「故有俗人者,有俗儒者,有雅儒者,有大儒者。」
儒效,即儒者的作用。荀子在這裡論述俗人與儒是有區別的,儒指的是通詩、書、禮、樂的文人,儒自身也有俗儒、雅儒和大儒之分,儒群已經擴大了。
少正卯因為學術之爭被孔子誅殺
少正卯(?~前496)是中國春秋時期魯國的大夫,官至少正,能言善辯,是魯國的著名人物,被稱為「聞人」。少正卯和孔丘一樣都開辦私學,招收學生。少正卯的課堂多次把孔丘的學生都吸引過去聽講,只有顏回沒有去。魯定公十四年(公元前496年),孔丘在55歲的時候任魯國大司寇,攝相事,七日而誅少正卯,曝屍三日。以仁義治天下的孔子開因為學術之爭而殺戮異己之先河。
孔子雖然屬於老子的親傳弟子,但卻並不是能夠傳承老子思想的人。一方面他主要的訴求在仕途,在政治,而非人文,人文訴求是在政治訴求達不到時的第二選擇,而且孔子「述而不作」,他整理出版的古代經典全部都受到其尊禮思想的影響甚至直接篡改;另一方面,從少正卯被孔子誅殺一事可以看出,孔子並沒有真正領略到老子的思想精髓,而且心胸、格局和自信心都不夠,不是老子所說的知道、知天、知地和了解自然力,可稱其為「大」的人。
2千多年的思想禁錮自漢武帝劉徹(前156~前87)與董仲舒(前179~前104)攜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開始,儒家思想成為了中國官方的意識形態,「儒」就逐漸成了士子——文人士大夫階層——的代名詞,「儒」的含義也逐漸發生了變化。
西漢繼司馬相如之後西漢最著名的辭賦家、哲學家、語言學家揚雄(字子云,前53~18)《法言?君子》曰:「通天地之人曰儒。」
北宋理學家、教育家孫復(992~1057)曰:「儒者,長世御俗,宣教化之大本也。」
孫復傳承思孟學派的理念,把「儒」的功能從禮儀擴展到教化,沒有教化,人便混同於禽獸,天下就不成為人的天下。
北宋思想家孫復畫像
孫復進一步提出教化當以太學為根本:「太學者,教化之本根,禮義之淵藪也。王道之所由興,人倫之所由正,俊良之所由出。」
顯然,孫復在這裡把太學的教化與政治是否清明聯繫起來,並將之安置到思孟學派「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根本位置上。
北宋氣學派思想家張載
北宋氣學派思想家、教育家、橫渠先生、關學學派創始人、理學創始人之一的張載(1020~1077)把儒——士子的社會功用再次升華,認為儒者立於天地之間,格萬物而體至理,習大道而治天下,因此把儒家使命總結為馮友蘭所說的橫渠四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不可否認孔子是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思想之中有很多的閃光點,但一方面中國既有人文始祖伏羲氏,又有揭示宇宙之奧、生命實相和人事要害的老子,孔子雖是老子親傳弟子,但並沒有傳承老子的「道」,而是把「禮」抬到了最高的位置,其思想本身就不在「道」上;另一方面,自董仲舒把孔子捧到人文廟堂做了神像之後,到宋朝中國意識形態領域原本偏離「道」已經比較遠了,南宋朱熹(1130—1200)直接把孔子再抬高到文聖人。到了明清兩代,孔子被皇帝封為「大成至聖文宣王之位」。
南宋理學之集大成者朱熹
在政治倫理方面,儒家所倡導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朕即天下」、「君權神授」、「天人感應」,儒者最高的追求就是與君共治天下。儒家原本只是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之中的一家,歷經2000多年「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發展,意識形態領域儒家獨大,尊禮而貶道的儒家思想最後發展的越來越僵化,越來越不在道上。
古代的科舉考試
中國實行1300多年的科舉考試,考生被關進考試院,第一個重要的儀式就是祭孔。每一個考生都要高呼讓孔子聽了都會羞愧的無地自容的口號:「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
1百多年的徹底顛覆無論是出於政治策略考慮,還是由知識結構決定,康有為(1858—1927)是由「托古改制」這一中國古代改革者最常用的方式,登上中國思想和政治舞台的。他的《新學偽經考》、《孔子改制考》和《春秋董氏學》以鬼斧神工之法顛覆了孔子和儒學形象,再造了一個「改革」的孔子和儒學,為自己的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資源與合法性基礎。
戊戌變法改革者康有為
梁啟超(1873—1929)拜康有為為師的時候,正是康有為構建其新儒學時期,梁對康再造儒學大為折服並積极參与。維新運動開始之後,康梁積極主張奉孔子為聖人、教主,立孔教為國教,以此作為變法的最重要理論根據。他們支持民間祭孔活動和設立孔廟。
戊戌變法維新運動改革者梁啟超
戊戌變法失敗之後,梁啟超被迫流亡日本,接觸了大量的西方新思想、新觀念,他的「腦質」為此改變,對康有為的「保教」思想產生歧義。1902年,梁啟超發表了「保教非所以尊孔論」,公開反對「保教」,反對立儒學為國教。「保教」的最大危害是「束縛國民思想」,因為「文明之所以進,其原因不一端,而思想自由,其總因也。」
中華民國學者獨秀
在救亡圖存、西學東漸的時代背景之下,陳獨秀(1879—1942)在1915年發動新文化運動,提出「反傳統、反孔教、反文言」,倡導「科學與民主」的文化主張,一百多年來,「打倒孔家店」從一種思潮,已經演變成為了中國的一種文化生態。
黑格爾鄙視孔子的思想義大利天主教傳教士利瑪竇
1582年,義大利天主教耶穌會傳教士利瑪竇(1552—1610)來到中國傳教。在他之前已有一些西方傳教士抵華,但他們收效甚微。利瑪竇在長期觀察研究後得出結論,只有將教義與最為中國大眾所推崇、尊重的儒學相結合,才能打開中國人的心靈之門。於是,耶穌會用「西儒」的面目出現,採用結交士大夫、允許中國信眾尊孔祭祖和將基督教義比附四書五經等做法,提倡以基督教義附會儒學,創「儒耶同質」之說,利瑪竇慢慢打開了在中國傳教的局面。
利瑪竇與徐光啟
然而當時歐洲的風氣仍十分保守,嚴禁偶像崇拜的羅馬教廷很難接受尊孔祭祖的合法化,為避免被教廷視作異端,利瑪竇和他的繼承者們開始系統地將孔子學說介紹到西方。1662年,耶穌會傳教士郭納爵將《論語》、《大學》翻譯成法文,以《中國科學提要》的書名在巴黎出版,很快引起各界的矚目。
郭納爵,殷鐸澤等歐洲傳教士將部分《論語》
1672年,殷鐸澤出版《中國政治道德科學》,是《中庸》的譯本,15年後又出版《中國哲人孔子》;1711年,《中國六經》以拉丁文出版,這是《四書》的新譯,外加《孝經》和《小學》。萊布尼茨和沃爾夫等一些著名的西方哲學家都曾受到過此書的影響。
德國啟蒙思想家沃爾夫
德國啟蒙思想家沃爾夫(1679—1754)在哈雷大學演講「中國的實踐哲學」,指出中國的「治國之術……超過了所有別的國家」,使儒學名聲大噪。
《大中華帝國志》內部插圖
1735年,杜赫德劃時代巨著《中華帝國志》出版,對中國燦爛文明的描寫轟動歐洲,「漢學」在歐洲誕生。當時的法國,中國「比英格蘭更受青睞」,「比歐洲本身的某些地區還要知名」,「18世紀歐洲大盛『中國風』,不僅對儒家的理性思想予以理想化,而且中國的建築風格、瓷器、傢具和室內裝潢亦風靡一時」。伏爾泰竟將耶穌畫像改易為孔子像,晨夕禮拜,更作詩讚美云:「孔子,真理的解釋者,他使世人不惑,開發了人心,他說聖人之道……」
可以說,法國啟蒙運動在某種程度上確實受到了儒學的影響。
德國哲學家黑格爾
半個多世紀以後,對於孔子及其學說,黑格爾(1770~1831)卻投以鄙薄的態度。儒家經典《論語》從內容上看,孔子要求臣對君、子對父以及兄弟之間盡義務,黑格爾認為:「這種義務的實際只是形式的,不是自由的內心的情感,不是主觀的自由」。從表達形式上看,《論語》充滿警句箴言,「毫無出色之點」。黑格爾甚至說:「為了保持孔子的名聲,假使他的書從來不曾有過翻譯,那倒是更好的事。」
他說:實際上,在孔子那裡,「只是一種常識道德,這種常識道德我們在哪裡都找得到,在哪一個民族裡都找得到,可能還要好些,這是毫無出色之點的東西。孔子只是一個實際的世間智者,在他那裡思辨的哲學是一點也沒有的,只有一些善良的、老練的、道德的教訓,從裡面我們不能獲得什麼特殊的東西。西塞羅留下給我們的『政治義務論』,便是一本道德教訓的書,比孔子所有的書內容豐富,而且更好。」
古希臘哲學家西塞羅(前106—前43)
黑格爾又說:「孔子的哲學就是國家哲學」。「臣民都被看作還處在幼稚的狀態」。「在家庭之內,他們不是有人格的個人,因為他們在裡面生活的那個團結的單位,乃是血統關係和天然義務。在國家之內,他們一樣缺少人格;因為國家內大家長的關係最為顯著,皇帝猶如嚴父,為政府的基礎,治理國家的一切部門。」「在中國,個人沒有獨立性,所以在宗教方面,他也是依賴的,是依賴自然界的各種對象,其中最崇高的便是上天。」
黑格爾把中國的自然宗教稱為「國家的宗教」,並說:「這就是皇帝的宗教,士大夫的宗教」;因為「皇帝居最高的地位,是自然的主宰,凡一切與自然力量有關聯的事物,都是從他出發。」
儒家思想不能承載中國文化復興的重任自14—16世紀歐洲「文藝復興」思想解放文化運動以來,西方文化統領世界已經有500多年,現有的普世價值和評判標準基本上都是由西方人主導。在中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國際地位已經確立,全球都希望了解中國、學習中國文化的情況下,在全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時代背景下,我們應該認真反思一下,儒家思想能承載復興中國文化的重任嗎?能讓全球精英送他們的子女來中國而不是歐美求學嗎?能讓中國文化鶴立雞群受到全世界的敬仰嗎?可惜答案是否定的。
全球共有500所孔子學院和1000個孔子課堂
2012年5月,美國審查孔子學院學術資質,要求部分教師離境,此舉引發輿論熱議。
2014年9月,美國芝加哥大學、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宣布,將與中國孔子學院停止合作。
2014年12月,外交部就孔子學院是否限制了美國大學學術自由作出了回應。
2015年6月30日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孔子學院關閉。
首先,孔子思想並非華夏族群原生文明之中的最高思想成就。老子(前571—前471)《道德經》揭示了宇宙之奧、生命實相和人事要害,其思想是華夏族群原生文明乃至於全人類的最高思想成就。
老子騎青牛雕塑
再者,孔子終其一身都在努力的「克己復禮」,尊「禮」為至高無上的地位,注重長幼有序,強調尊卑等級,倡導「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不管是其政治倫理、社會倫理,還是家庭倫理,都已經與現代社會格格不入。儒家說「萬物莫不尊禮而貴德」;老子說「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第三,西方文化最大的短板在哪裡?哲學本體論迷失,缺乏源頭處智慧;西方文化的優勢在哪裡?思維邏輯。中國文化最大的優點在哪裡?擁有宇宙萬物本原和生命本原方面的哲學本體論智慧,即源頭處智慧;中國文化最大的短板在哪裡?缺乏思維邏輯。中西文化自然就有融合的基礎。而中國最高思想成就的代表是伏羲、是老子、是莊子,而非孔子。
亞里士多德在其專著《形而上學》之中說:「所有的人都主張,研究最初原因和本原才可稱為智慧。」
德國在1996年發行的紀念萊布尼茨誕生350周年的100馬克貨幣
德國猶太裔哲學家、二進位鼻祖、被譽為17世紀的亞里士多德、和笛卡爾及斯賓諾莎並稱為三位最偉大理性主義哲學家的萊布尼茨(Leibniz,1646-1716)稱伏羲氏為世界科學始祖,臨終前宣布二進位源於中國的《易經》和伏羲八卦。
德國古典哲學創始人康德(1724~1804)認為:「知識的合法性基礎存在於本原的奠基之中。」「科學理論是人造的,我們試圖把它們強加給世界。」「我們的理智不是從自然引出定律,而是把定律強加給自然」。
德國古典哲學創始人康德
西方自然科學事實上是從人的視角來看自然,來解讀自然,來詮釋自然。就像是康德所說的那樣,西方人不是從自然引出定律,而是把定律強加給自然。西方人試圖把研究人為力的科學理論強加給世界,但西方哲學本體論的迷失,使西方的知識理論完全沒有本原的典基,是完全建立在沙灘之上的。
在西方人「求不得」的有關宇宙萬物本原和生命本原哲學本體論終極問題上,中國戰國時期道家大師莊子(約前369—約前275)用一句話就給出了答案——「通天下一氣耳!」宇宙萬物本原代表著宇宙萬物的終極存在和終極依據,生命本原代表著生命的終極存在和終極依據,只有奠基於宇宙萬物本原和生命本原基礎上的知識才是合法的終極真理!
戰國時期道家大師莊周
人類所有的社會活動都是為了人類的生存、健康和長壽,人類文明的終極追求也是為了人類的生存、健康和長壽。人類自然壽限為125—175歲,平均為150歲,而在醫學高度發達的今天,現代人的平均壽限則為75歲,足足少了一半!其根本原因就在於西方生命科學和現代營養學都是從「動物是機器」的生命哲學視角出發進行研究的,沒有本原的奠基自然無法承載人類生存、健康和長壽的夢想!
中國文化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從宇宙萬物本原和生命本原的視角出發,認識到了自然力的文化,從生命本原元氣出發的營養學,元氣力與醫療力合理搭配的健康學,對全球精英有沒有吸引力呢?!答案是肯定的!
當今世界所面臨的資源衰竭、生態惡化、食品危機、醫療危機和沒法可持續發展的困境,可以在老子「道法自然」和「無為而治」的思想主張之中找到應對的方法,中國文化對西方人有沒有吸引力?!答案是肯定的!
深層挖掘,傳播正向能量;
以文明道,再生華夏人文!
版權聲明
本文為自由文化學者郭文喜的原創作品,版權歸郭文喜所有。本號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
部分內容和圖片取自於網路媒體,特此感謝!大部分內容來自於作者專著《中國根基:通向文化大國之路》(150萬字)。
作者郵箱:
13371757799@163.com
自由文化學者
郭文喜
2017年1月23日於西安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推薦閱讀:
※中國最美的十大峽谷之一【黃河乾坤灣】
※什麼是老子說的大智若愚?
※社會篇(四):「天下事無非是戲,世間人何須認真」:名實分離、潛規則與儀禮性統治
※禹音:如何傳承我們的傳統文化
※中國文化名篇導讀(四)(3):讀韋政通先生《中國文化概論.藝術》(中國音樂藝術) SHAROONG 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