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前主要資本主義國家武裝力量建設與軍事理論

第一次世界大戰使資本主義社會固有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矛盾進一步尖銳化,並在許多國家引起社會動蕩。在俄國,資產階級政權被推翻,無產階級專政建立起來。這樣地球的六分之一脫離了帝國主義的勢力範圍,而資本主義也不是唯一的、無所不包的世界經濟體系。這就給國際關係增加了一個新的因素,即資本主義世界和社會主義國家之間不可調和的階級矛盾。    除了這一主要矛盾外,資本主義世界內部矛盾也繼續存在和尖銳化。戰後一系列和平條約重新描繪了世界的政治地圖,使戰勝國在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地位合法化,從而引起了各戰敗國的復仇思想,不久連多數戰勝國本身也不再感到滿意。    從戰爭中恢復過來的德國,頑強地為恢復戰前國界,收回喪失了的殖民地和擴大勢力範圍而鬥爭。日本壟斷資產階級登上世界舞台,要求得到新的銷售市場和原料產地。對於世界地圖按和平條約重新加以描繪,連義大利也感到不滿意。義大利統治集團認為,作為參加協約國方面作戰的酬勞太少。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大發橫財、戰後在資本主義世界佔主導地位的美國,急欲取得世界霸權。所有這些矛盾,在二十年代末到三十年代初世界經濟危機時期,都表現得極其強烈。      一九三三年德國法西斯制度(壟斷資產階級中最反動的沙文主義集團公開的恐怖專政,它公然宣布奉行復仇主義和強佔別國領土的政策)的建立,導致國際關係進一步尖銳化和軍備競賽的加劇。      一九三五年,日本帝國主義回復對中國的武裝侵略。    一九三六年,德國法西斯軍隊侵入萊因區,逼近法國邊境,一個新的戰爭策源地  在歐洲中心地區形成了。      一九三五年,法西斯義大利侵略衣索比亞,次年德國和義大利點燃西班牙內戰  的戰火。     一九三六到一九三七年間,德、意、日簽定可所謂「反共協定」,把矛頭直接指向  蘇聯。      緊密接成軍事同盟的德國、義大利、日本,其侵略行動直接觸動了美、英、法的利益。但是這幾個國家的統治集團並不象蘇聯呼籲的那樣,起來集體抵抗侵略,採取不干涉立場(即綏靖政策),實際上意味著鼓動侵略,鼓勵把侵略矛頭指向東方,去反對蘇聯。    二次世界大戰前夕的這種政治形式,對與軍隊建設和戰爭作戰方法的提出,有著直接的影響。    二次世界大戰前期,重要資本注意國家軍隊建設的第一個特點是,建立和發展人數眾多的軍隊。此時期多數資本主義國家的軍隊數量,都保持一九一四年戰前最後幾個月的水平。以法、意、美、日五大國軍隊總人數為例,一九一四年為二百四十萬八千七百人,一九二五年為二百五十三萬一千人,一九三三年則為二百五十三萬二千五百人。    資產階級政府力求在平時保持大量軍隊,是有許多原因的。第一,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勝國與戰敗國之間,以及資本主義世界與社會主義世界之間的尖銳矛盾,在侵略成性的帝國主義大國選擇的任何時刻,都可能爆發成為武裝衝突。每個國家都保持著做好戰鬥準備的武裝,以防不測。第二,平時軍隊要在戰時大量擴軍時起骨幹作用。它的編成內必須有足夠的基幹軍官、士官和列兵。用以在全面動員後迅速按戰時編製擴充軍隊。現舉例如下: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平時師各類人員占戰時編製的百分比:  德國師——軍官佔100%,軍士佔70%,列兵佔50%;  法國師——軍官佔76.4%,軍士佔54.5%,列兵佔43.6%;  俄國師——軍官佔85%,士官佔42%,列兵佔48%。    第三,平時軍隊是為著擴軍時和戰爭過程中補充兵員需要訓練後備人員的基本學校。第一次世界大戰表明,平時軍隊人數越多,那麼訓練大批後備骨幹的能力也就越高。    現舉例如下: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俄國平時有基幹軍隊一百三十六萬人,建立了一支五百六十萬人  的受過訓練的後備軍;法國軍隊八十一萬六千人,建立了一支五百零六萬七千人的受過  訓練的後備軍;德國軍隊七十八萬八千人,儲備了四百九十萬後備人員;奧匈軍隊  四十一萬人,有三百萬受過軍事訓練的人員。    為了提高平時軍隊訓練大批後備人員的能力,服現役的期限縮短了。許多國家把服役期由三年改為兩年。有些國家如義大利縮短為十八個月,法國縮短到一年。    軍外訓練後備人員得到推廣。此種訓練在普通學校、各種志願者協會、青年組織、軍事體育組織、勞動組織以及其他各種組織中進行。三十年代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中上述各種協會和組織的人數,遠遠超過軍隊的人數。在訓練後備人員方面,警察、憲兵、邊防軍、警備隊和其他專業部隊起著明顯的作用。     德國不顧凡爾賽和約的限制,特別廣泛而隱蔽的進行軍外訓練。國內用各種文化體育協會、法西斯政黨軍事部隊、老兵同盟、同鄉會等名目,建立各種秘密軍事組織,供適齡青年接受軍事一訓練之用。當德國破壞凡爾賽和約實行普遍義務兵役法時(一九三五年),這類組織已訓練了約七百萬後備人員。才能夠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和戰爭過程中徵集到千百萬受過訓練的後備人員服役,才能夠展開比第一次世界大戰還要多的軍隊。      軍隊建設第二個特點是,加緊發展空軍,實行軍隊摩托化和機械化,實現武器自動化。產生這個特點的原因一方面是基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經驗教訓,另一方面則的由於物質生產的發展和科學技術在一切領域的巨大成就。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一些國家的總參謀部想要通過初期快速機動作戰贏得戰爭的計劃遭到失敗。軍事家分析失敗原因以後認為,交戰國軍隊沒有達到此目的的物質技術前提。軍隊的火力、快速力、和機動能力,還不足以在初期戰役中予敵以毀滅性的打擊,以至爾後只不過是「利用」初期勝利而已。與此同時,許多研究者認為,戰爭結束階段協約國取得對德國的勝利,則是由於法軍、英軍、美軍擁有武器和技術裝備,特別是飛機和坦克的數量和質量方面的優勢。軍事理論家河實踐家們認為,要在未來戰爭中順利完成初期戰役的任務,方法就是給軍隊大量裝備技術兵器和武器,首先是能大大提高軍隊火力、快速力和機動能力的坦克和飛機。      科學技術進步和資本主義大國強大的經濟能力,則為製成新的更完善的技術兵器和武器,及大量生產創造了條件。航空技術發展及空軍作用的變化。從一九一八到一九三九年間,飛機的戰術技術性能有很大改進。這一時期內內殲擊機的升限從七千米提高到一萬一千米,單發動機轟炸機升限從五千五百米提高到九千米,雙發動轟炸機機升限四千米提高到九千米。最大航速:殲擊機從每小時二百二十公里提高到五百七十公里單發動機轟炸機從每小時一百八十公里提高到四百五十公里。飛機上武器的威力大大增強,機槍數量增多、口徑增大,還在飛機上安裝了小口徑機炮。轟炸機能攜帶一千到兩千公斤重的爆破炸彈。所有這些急劇提高了航空兵力的作戰能力,空軍從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的一個輔助兵種,變為二戰期間一個獨立的軍種。      陸軍的摩托化和機械化。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陸軍建設,重要致力與改善軍隊的快速力和機動性。辦法是在軍隊中大量使用各種用途的車輛。陸軍機械化的基本方針是,建造能保證迅速突破陣地防禦,又能用於對大縱深實施迅猛進攻的坦克。建造履帶式、輪式—履帶式和輪式的戰鬥車輛、保障和輔助車輛(自行火炮、掃雷坦克、噴火坦克、裝甲車、裝甲運輸車等)受到很大重視。軍隊大量裝備戰鬥車輛的同時,各兵種的摩托化也在蓬勃發展。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戰鬥車輛和運輸車輛在很大程度上排擠了做為戰鬥力量和牽引力量的騾馬,為建立在戰場上起決定作用的快速兵團創造了前提。      步兵武器和炮兵武器發生了重大變化。它的基本發展趨勢是實現各種武器的自動化,增加了火力密度和破壞力,製造有效的防空和反坦克武器。軍隊大量裝備各種口徑的速射高炮和反坦克炮,以及射程遠、射速快、機動能力強的野炮。迫擊炮的比重顯著增大。      海軍數量和質量上也都有提高。最主要的海軍強國不惜工本改進各級軍艦,使之符合海戰的需要。艦艇現代化的基本趨勢是,提高艦艇的生存能力和航速,增大航程,增大艦炮的射速和炮彈的威力與穿透力,改進魚雷武器等。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與一九一四年比較,航速航速的增長情況是:戰列艦增長百分之三十五,輕巡洋艦增長百分之三十三到三十五,驅逐艦增長百分之二十一,潛艇增長百分之二十;航程增長的情況是:戰列艦增長百分之一百二十,輕巡洋艦增長百分之一百五十五,驅逐艦增長百分之五十七,潛艇增長百分之一百五十到二百三十三。各海軍強國,尤其的日本特別重視航空母艦的建造。戰前世界個大海軍艦隊注重利用超短波和超聲波定位。海軍在數量上和質量上的加強,大大提高了它的作戰能力。由於增加了航程,增加了火力有了強大的空中掩護,特別由於出現了航空母艦和航母航空兵,海軍具有很大的獨立性,長時期遠離基地作戰的能力以及遠洋活動和實施獨立的海上戰役的能力。而軍隊建設的特點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資本主義國家軍隊建設理論的發展,決定著各軍種戰鬥使用方法的提出。      [1]小型軍隊理論,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 部分軍事理論家受社會政治因素影響而成了「技術至上論」的俘虜後所產生的。他們宣揚在戰爭中依*一支技術裝備精良的小型職業軍隊就能獲得勝利這樣一種虛假概念。這種思想反映在獨立的空戰、機械化、坦克戰爭理論中。      空中戰爭理論的創始人的義大利將軍朱里奧.杜黑。這個理論的基本思想體現在他的著作《制空權》中。杜黑的實質觀點是,認為決定性的戰爭工具是空軍,空軍的任務是奪取制空權。杜黑認為,完成奪取制空權的任務後,空軍就要對敵過各生命攸關的中心廣泛實施突擊,徹底壓制敵人的抵抗能力,使之無力繼續進行戰爭而只好投降。英國將軍約翰.福勒是機械化戰爭的辯護士。在他一九二二年發表的書中他闡述到:在戰爭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將不是人數眾多的軍隊,而是職業化的小型機械化軍隊。    不難看出無論是空中戰爭理論還是機械化戰爭理論都是片面的。它過高的估計了飛機坦克的作戰能力,過底估計了其他武器裝備的作用,而這些理論也是與實際相違背的,這樣大規模的空軍個機械化部隊的財政經濟負擔是任何國家也承擔不起的。但是,杜黑和福勒爾也在某中程度上正確反映了軍事發展的客觀思想。例如:戰爭中航空兵和快速部隊的思想,為軍隊建設和軍事理論是發展給予理論上的支持。      總體戰和「閃擊戰」理論,這種理論在法西斯德國軍事戰略中體現得最充分。德國著名思想家魯登道夫將軍是總體戰理論的創始人之一。一九三五年在《總體戰》一書中,闡速了總體戰是一場無情的毀滅性戰爭。實行總體戰,要求極度發揮國家全部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不但要使用武裝力量,還要使用一切可以使用的政治、經濟和思想鬥爭手段和方法。他認為,在總體戰中,政治上的背信棄義,以及對敵國居民採用極端恐怖手段直到加以部分或全部屠殺,都是允許的。這就意味著戰爭將會長期而頑強,但這對與德國來說是不允許的,德國的經濟實力無法忍受物質和精神力量上的極度緊張。在總結一戰的經驗後,魯登道夫就把總體戰和「閃擊戰」理論融合到一起了。

按照魯登道夫的理論觀點,「閃擊戰」理論的實質就是,利用攻擊的突然性,兵力兵器優勢等因素,從戰爭剛開始就給敵人戰略性第一梯隊(掩護部隊)於決定性殺傷,然後向敵國縱深腹地迅猛進攻,在敵人動員和使用其他軍事和經濟潛力之前將其粉碎。魯登道夫同小毛奇、史利芬一樣,認為德國應當避免同時在兩線作戰。他的政治軍事建議是分裂德國的敵人,使之彼此對立,或者使其中一個保持一短時期的中立,以便各個殲滅。他還設想了德國不得不兩作戰的情況。這種情況下,他主張集中最大限度力量在一條戰線的決定性地段對付主要敵人,以求在最短的期間使敵人遭到決定性失敗,然後將基本兵力轉移到另一條戰線去粉碎新的敵人。      魯登道夫認為奪取戰略主動權具有重大意義。奪取戰略主動權的條件之一,就是突然襲擊,不宜宣戰。認為「戰爭根本就不應當從宣戰開始」。自從法西斯上台和重組德國總參謀部後,一批總參的「少壯派」,如列耶博、別克、古德里安、盧特茨、埃爾弗爾特等人,積极參与了關於戰爭初期戰役問題的研究。德國總參謀部提出完整的一套關於發動戰爭的觀點,認為,達成戰爭的目的的辦法在於對敵人實施突然襲擊,以及在戰爭剛開始時即進行密集突擊。次種威力強大的突擊要足以在戰爭幾小時和頭幾天從根本上震撼敵軍,癱瘓其國家領導和軍事指揮,破壞其動員,以此奠定戰爭勝利的基礎。      首次突擊中起決定作用的是空軍和坦克部隊。空軍應奪取制空權,並以猛烈轟炸癱瘓敵過後方。坦克部隊應在航空兵支援下迅猛突破敵軍防禦,分割敵軍正面,然後同摩托化部隊、空降部隊和步兵部隊一起,以快速機動作戰殲滅敵軍。最好採取的作戰方法就是合圍。為了達成首次突襲的突然性,德國總參謀部指定了詳細的計劃,然後又在戰爭開始前實施了軍隊的動員,結集和展開等措施有意把戰爭初期的一些措施提前了,以往戰爭中這些措施通常是在宣戰之後採取的。初期戰役中軍事行動的傳統觀念被無情的打破。      消耗戰理論,與法西斯集團相對立的資本主義國家(法國、英國、波蘭、美國等)的軍事理論學說和軍事理論思想,儘管各不相同,但是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都是以消耗戰理論為依據的。這就是與侵略國家軍事學說和戰略思想的明顯的區別。      消耗戰理論認為,集團之間的戰爭是長期的,它要求各參戰國高度發揮經濟、精神和軍事力量。誰經受的起這種壓力,誰就是這場戰爭的取勝者,英法統治集團相信,軍事經濟力量優勢在現在和將來都是屬於英法集團和他們的潛在同盟者——美國,所以勝利畢竟是他們的。由此產生的消耗戰略及政治意圖,即推動德國和日本通蘇聯發生武裝衝突。指望他們在戰爭中兩敗俱傷最後階段參戰的英、 法、美集團就將取得決定性的勝利。消耗戰理論和戰略,帶有承接第一次世界大戰經驗的明顯痕迹。      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軍事理論的深遠發展,並未觸動思想保守的法軍高層,戴高樂將軍曾說:「軍事領導人老朽不堪,死抱著曾給他們帶來光榮但已陳舊果實的觀點」。法國軍事領導人依舊認為陣地戰在戰爭中將會更加廣泛的運用,因此軍隊必然要擔負突破壁壘正面的任務。航空兵和坦克將起到輔助的而不是主要的作用。法國很多軍事理論家,《戰略學》作者弗.居爾曼就是也在很大觀點上表達了官方觀點。      當時法國也有不同的觀點,例如法國軍事理論家阿列奧將軍認為,為了保障戰略展開,必須在平時保持一支做好戰備準備的掩護部隊,並由統帥部掌握一支機械化兵團和輕突擊兵團組成的快速預備隊。其任務是,當掩護部隊阻止敵人進攻後,立即投入交戰,並把交戰行動推向敵方國土,奪取敵戰略要地和便於主力作戰的地區。      英國統治集團也打算在戰爭中奉行消耗等待戰略。當局不想建立龐大的陸軍。他指望地面作戰有法國和其他盟友國來完成,用長期戰爭耗盡德國和其盟國的人力和物力資源,使英國在戰爭結束階段用精良裝備的軍隊對敵人實施最後的突擊。      美國領導人認為不急於參戰。這種觀點在前夕和戰爭過程中一直盛行於美國,例如一九四0年六月二十六日,即法國投降以後,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聲稱:「當選擇權還在我們手裡的時候,我們應當避免衝突……」。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四日,法西斯德國進攻前蘇聯以後,杜魯門闡述了等待戰略思想。他說,「如果德國將取勝,我們就應當幫助俄國,而如果俄國將取勝,我們應當幫助德國,用這種辦法使他們屠殺儘可能多的人……..」。      由此可見,法、英、美在制定計劃時期都沒有力爭戰爭初期的戰略主動權。      海戰理論。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激烈爭奪世界海洋霸權的主要海軍強國的英國、美國、和日本。    英國海戰的理論基礎,還是上個世紀就由英國海軍將軍柯倫布提出了制海權理論。奪取制海權的方法則是在會戰中擊毀敵戰列艦,並嚴密封鎖敵艦隊。      英國海軍部和海軍理論家贊同把艦隊主力集中與大西洋,因為他們認為德國是他們主要的海上敵人,一旦歐洲發生戰爭,根據作戰計劃英國海軍打算保護和鞏固其在大西洋的海洋交通線,消滅或封鎖德國艦隊,切斷德國同海外的海上聯繫。在太平洋地區,他們打算在打敗德國以前之保持較小的海軍兵力,如果同日本開戰則暫取戰略防禦。在海軍戰略方面,仍然奉行「借別人的手打仗」的傳統政策。他竭力使美國在保衛它的遠東佔領地方面起重要作用。為了讓美國太平洋艦隊駐舶,英國交出了它在太平區域主要軍事基地新加坡,在扼守英國遠東佔領地方面,英軍只需給予美軍艦隊於協助就可以了。      美國海戰理論的基礎也是奪取制海權。美國依恃其地理位置,不擔心外國軍隊的入侵。與此同時,美國統治集團的擴張野心使它全力發展海軍。他們認為海軍是其國家的第一道防線,是戰爭中的主要武器,是國際政治中的最後一張王牌。美國官方海戰觀點的基礎,仍然是十九世紀末美國海軍上將馬漢提出的海軍理論。馬漢原理是基本原則是,早在開戰前就建立海軍的優勢兵力,和對敵人實施突然襲擊。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美英海戰理論認為,在奪取制海權鬥爭中決定性力量是戰列艦;而戰勝敵人的主要方法是在會戰中打敗他。英美海戰理論事實上忽視了航空母艦航空兵這一強大兵種的出現。英美雖在戰前就已建造航空母艦,但對它在海戰中的作用估計不足。      戰前,英美大多數軍事理論家和領導人對於潛艇在戰爭中的作用也估計不足。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潛艇在破壞海洋交通線的作戰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但卻沒引起英美海軍專家的注意,結果不但英美的潛艇部隊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連他們對潛艇防禦也沒獲得應有的發展      日本軍國主義認為,只有保證日本海軍能獲得足夠數量的戰略原料,特別是石油,日本才能保證在這場曠日持久戰爭中取勝。日本統治集團得出結論,日本應當先敵發動戰爭,奪取戰略主動權,在最短期間佔領礦藏豐富的東南亞和南海地區。三本海軍上將提出的新的進攻戰略的基本思想是,用航空母艦對集中在珍珠港的美國太平洋艦隊實施強大的突然襲擊,將其消滅或重創,使它至少在三到四個月內,無法恢復。根據日本軍事領導人估計,掃除了美國艦隊這個主要障礙以後,這段時間足夠用來以「閃擊戰」戰奪東南亞和南海各國,日本海軍進攻戰略思想從德國軍事思想中吸取了許多東西,其中包括「閃擊戰」思想,突然襲擊思想,在決定性方向集中優勢兵力的思想,以及重視首次突擊的思想。上述思想就成為日本參戰時作戰計劃的基礎。      德國雖然不在海軍強國之列,但仍然認真進行了海軍戰備。德國海軍關於海戰的觀點是以巡洋戰爭理論為基礎的,這個理論是兩次大戰間隙由格羅士、韋格納、雷德爾等德國將軍提出來的。這些將軍們指出,巡洋戰爭的目的是要重創英國商船隊,封鎖不列顛群島,以迫使英國投降。巡洋戰爭要求戰爭開始後立即對英國商船隊突然實施強大突擊。擔任突擊的海軍兵力要在開戰前就隱蔽的展開在海洋上。主要兵種是龐大的水面艦艇——戰列艦、巡洋艦和由商船改建的輔助巡洋艦。此類艦艇應當在武器裝備和航速方面由於同一類型敵艦。潛艇則作為獨立力量參加破壞交通線的鬥爭。    巡洋戰爭要進行的堅決而快速,應當使用所有海軍兵力行動儘可能迅速,因為只有對敵人交通線實施毫不留情的襲擊,才能獲得勝利。中立國有抗議都要加以拒絕。德國艦艇越是無情攻擊交通線,收效就越快,而戰爭結束得就越快。       當戰爭爆發的時候,投入激烈戰爭中去的不只是軍隊,還有交戰雙方的軍事理論,軍事學說,和戰略思想。儘管這些思想距離現實的戰爭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戰爭還是積極的證明了部分思想的先進性。
推薦閱讀:

俄羅斯左翼觀察:尤克斯事件的前前後後
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有什麼多種因素?
張志敏:裝逼的資本主義說我們都是她養的
關於地雷陣討論的一些感想
「資本主義論」的局限與誤區

TAG:國家 | 軍事 | 理論 | 資本主義 | 力量 | 軍事理論 | 資本 | 主義 | 武裝 | 建設 | 二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