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014環球稅收:熱熱鬧鬧又一年

2014環球稅收:熱熱鬧鬧又一年2014-12-11 來源:中國稅務報 作者:郭紅雨

  ●歐美兩反避稅方案夾擊,銀行保密制度土崩瓦解

  ●跨國公司虛心「整改」,暗中尋找避稅新方案

  ●部分國家稅改遭遇挫折,只得選擇務實之路

  縱觀全球稅事,從沒有哪一年能像今年這樣,有如此多的國際報告公布,有如此多的雙邊或多邊協議簽署,又有如此多的稅收爭議在跨國企業和各國政府間發酵或消散……然而,國際稅收新秩序的建立是一個持續過程,很難說存在某個元年或拐點,巨變不會產生於朝夕間。正可謂,新趨勢到來的同時,舊篇章正「溫和地步入良夜」。

  銀行保密制度面臨土崩瓦解

  如果說「反避稅」是今年全球稅事的主旋律,那麼指揮奏響這一旋律的,依然當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在打擊非法離岸逃稅這方面,由二十國集團(G20)推動、OECD主導的金融賬戶信息自動交換機制雛形初現,標誌著全球為合作廢除銀行保密制度所作的努力正結出果實。

  今年7月,OECD先是以報告形式發布了金融賬戶信息自動交換全球統一新標準,即共同報告標準(CRS)。根據CRS,一國主管稅務機關從銀行和其他金融服務機構獲取銀行賬戶信息,並自動與其他國家的主管稅務機關進行交換和共享。

  10月,在德國柏林召開的OECD稅收透明度和情報交換全球論壇上,包括德、英、法、意、盧森堡、阿根廷、韓國、新加坡、南非、維爾京群島、開曼群島和澤西島等在內的51個國家和地區代表簽署了一項建立在CRS基礎上的《多邊主管當局協議》,另有30多個國家承諾在2018年加入。

  根據該協議,自2017年起,簽約國和地區的金融機構必須在2015年12月30日記錄下其賬戶中的原有存量,2016年1月1日確定新客戶的稅務定居點。首次數據信息交換將於2017年9月進行。因此,該協議的簽署也被認為是G20打擊逃稅目標下取得的具體進展。

  不過,若論及金融賬戶信息交換機制,並未簽訂上述多邊協議的美國卻仍是棋先一著。今年7月1日,四年磨一劍的《海外賬戶稅收遵從法案》(FATCA)正式生效。目前與美國正式簽署及視同簽署跨政府協議的國家及地區已超過100個,較年初翻了不止一番。雖然,為促使美國及國外銀行和金融機構積極尋求解決方案,以適應FATCA的要求,美國國內收入局仍將2014年——2015年定為實施FATCA的「過渡時期」,但不少國家的大型銀行早已進入行動層面,FATCA對金融機構的約束已經開始顯現。

  在兩面夾擊的現實逼迫下,連作為銀行保密制度象徵的瑞士早已低下了頭,並承諾將於2018年簽署《多邊主管當局協議》。這種局面進一步促使全球不少「避稅天堂」開始經歷態度上的轉變,銀行保密制度面臨土崩瓦解。

  跨國企業的稅收逃亡不會終止

  與多數主權國家在稅收信息共享方面出現合作態勢不同的是,大多數跨國企業雖然在全球討稅潮中有服軟表現,但事實上卻一刻未棄稅收籌劃之心。面對不斷的「找茬」,他們要麼用腳投票,要麼創新手段,持續演繹著「擇木而棲」的稅收逃亡。

  今年,美國大型企業因追逐低稅而興起的倒置併購交易風潮終因「漢堡王改嫁加拿大」而闖入公眾視野,井噴式的交易數量反映出美國現行稅制與企業現實需要的巨大落差。

  可是,出走他鄉就一勞永逸么?其實在歐洲,討稅氣氛更為緊張,尤其是英法兩國,對那些非母國巨頭企業的態度一向是:「榨」出稅來!跨國企業在這裡待得並不消停。

  如今年3月,雅虎宣布將包括法國在內的歐洲大陸運營活動中心由瑞士轉移到愛爾蘭。4月,谷歌表示接受來自法國稅務機關的納稅評估。6月,歐盟宣布深入調查愛爾蘭、荷蘭和盧森堡三國對蘋果、星巴克和菲亞特的企業稅務處理事項,到了9月,歐盟委員會更是高調宣布,將對蘋果公司30餘年來與愛爾蘭政府簽署獨家優惠協議以避稅的行為開出數十億歐元罰單,並對星巴克與荷蘭、菲亞特與盧森堡的避稅協議繼續展開調查。

  在亞洲,印度對大型跨國企業轉移稅收的打擊一貫趨嚴,稅務部門和外企之間屢屢爆發糾紛。今年2月,印度與英國沃達豐之間有關26億美元稅款的談判一度破裂。10月,亞馬遜也爆出在電子商務交易方面與印度卡納塔克邦稅務局產生爭執,諾基亞的印度手機工廠更是因稅務糾紛而宣布停工。儘管近日印度法院對於荷蘭殼牌、沃達豐的稅案判決出現緩解跡象,但該國與國際投資者的關係恐怕仍一時難以修復。

  面對當前的國際環境,跨國公司一方面強化納稅遵從,開始明確地轉向轉讓定價風險管理,避免受罰,另一方面也在探索新路,不願在稅務安排方面完全束手就擒。

  仍以當前全球市值最高的蘋果公司為例。上個月,蘋果公司發行了價值28億歐元的債券,利率比美國國債還低。值得留意的是,這是蘋果公司第一次發行以美元以外貨幣計價的債券,目前蘋果公司擁有超過1550億美元的現金儲備,其中的1371億美元滯留在海外,如果蘋果公司將一部分現金轉移到美國,它將被收取高額稅收,但若發行債券籌集資金再轉移回美國,則可以避開徵稅,這無疑又是一個妙招。

  數字經濟稅收的建立遙遙無期

  今年OECD主導的稅基侵蝕和利潤轉移(BEPS)計劃交出了第一張答卷:OECD於6月通過了BEPS行動計劃中的7項產出成果(3份報告、4份國際稅收規則草案)和1份針對這些成果的解釋性聲明,並於9月對外發布,11月在G20領導人澳大利亞峰會上獲得背書,從而成為推動各國更新本土稅法和稅收協定的催化劑。

  但作為階段性成果的第一項,報告《關於數字經濟面臨的稅收挑戰》指出,數字經濟不斷產生新的運營模式,這些運營模式更多依賴無形資產,使得往低稅率地區轉移變得很容易,而稅務征管系統又暫時難以跟上。

  從政治角度看也同樣如此,BEPS計劃參與國在數字經濟問題上有重大利益分歧,其中最明顯的就是,歐洲方面傾向對數字經濟出重拳,納稅要向傳統經濟看齊,而美國則傾向給予數字經濟一定支持,不願染指過多。例如,英國政府眼下就呼應法德政府曾經提出的「谷歌稅」(即一種單獨設計的互聯網稅制),計划出台「利潤轉移稅」,來防止一些大型互聯網公司利用歐盟成員國之間的稅率差異避稅。

  針對這種單邊態度,歐盟委員會高級稅務專家組曾於今年8月發表了一份有關數字經濟稅收制度的報告。報告指出歐洲現行稅收制度亟須改進,但並不需要為數字經濟單獨設計稅制,否則就背離了稅收的中立和簡化原則,同時也不利於歐洲數字化單一市場的發展。

  當然,各主權國家都有權利自定稅制,並偏向自己關注的領域,共識和行動的缺乏必然導致一些國家開始了各自的摸索。僅以如何對待比特幣交易為例,美國國內稅務局今年2月表示,對比特幣及其他可自由兌換的虛擬貨幣應該像股票一樣徵稅,日本官員表示正在討論從財產稅角度對比特幣徵稅的可能性,而新加坡稅務局卻給出了對比特幣課徵貨物和勞務稅的指引。立法層面上,對比特幣持支持態度的英國已準備起草有關的徵稅法案,澳大利亞稅務當局日前則發布了一份針對比特幣的稅收準則,意味著澳大利亞政府將電子加密貨幣正式列入了現有的立法構架。

  各國對稅收政策的運用更趨務實

  正如在全球反避稅的熱潮中,許多國家已準備修改其國內稅制一樣,如今各國在運用稅收政策時更加視野開闊,更具合作思維,更少強人政治之風,因而也更加務實。

  對於愛爾蘭來說,今年就是一個「識時務」的關鍵點。10月,愛爾蘭宣布將逐步更改稅制,被稱作「雙重愛爾蘭」的避稅條款將不再對新公司開放,現享受該條款的公司也將於2020年前被逐步取消這個權力,並指出除堵塞漏洞的預演算法案之外,政府正計劃為「知識資產」制定新的稅收優惠政策。評論認為,愛爾蘭此次修法並不是特別激進,其主要目的在於安撫國際社會的情緒。

  相比之下,澳大利亞政府面臨的壓力則基本來自於國內。7月,澳大利亞正式取消推行剛滿兩年的碳稅,成為在推行碳排放交易的國家中,第一個決定取消碳排放稅的國家。此舉雖被反對黨評為「短視、機會主義、自私」,但這種暫時放棄「走綠色經濟必由之路」的理念,而遵循一國經濟利益格局和政治傾向改變的做法,也不失為一種選擇。

  順勢而變的情況也發生在日本。今年4月,日本將對其經濟至關重要的消費稅從5%上調至8%,然而此舉隨後被認為抑制消費,是將經濟打回原形的罪魁禍首。如此情形下,安倍政府不得已又於年末宣布:將消費稅在2015年10月從8%提高至10%的原計劃推遲一年半。未來財政如需平衡,仍可伺機再提高消費稅,堪稱又一個無奈之下的務實之舉。

  英國政府的處境可謂最為複雜。今年10月,在舉世矚目的蘇格蘭公投中,為求維持英國統一,毫無退路的卡梅倫在公投數天前,緊急聯合三大政黨領袖,簽署了一項保證協議,承諾在蘇格蘭不獨立的前提下,賦予其福利、稅收與經濟方面更多權力。如今,稅權下放問題依然在「將著卡梅倫政府的軍」,伴隨著稅權下放的進程,英國社會也可能將繼續震蕩。


推薦閱讀:

回應關切 | 謠言別再傳啦!15個問答告訴你「海淘」稅收新政真相
政府出台稅收優惠政策扶持滬港通
現行的18個稅種之三——車輛購置稅
現行的18個稅種之二——消費稅
一口氣稅收史!(中國篇)

TAG:稅收 | 2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