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見聞
外國友人在汶川縣舉行的千人壩壩宴上體驗當地民俗(2017年11月18日攝)。新華社記者 陳地 攝2008年汶川大地震至今已經十年。地震中遭受損失的羌族非遺文化現狀如何?是走向消失還是依然薪火相傳?記者來到羌族核心聚居區,欣喜地發現羌笛、羌綉、羌戲、羌醫藥、羊皮鼓舞等羌族非遺文化,正在街頭、在鄉間、在校園煥發著勃勃生機。當記者來到茂縣鳳儀鎮小學的時候,9歲的盧晨曦身著粉紅色美麗的羌服,正勾勒自己的羌綉圖案。今天她要和班上的22位同學一道,學習羌綉里「齊針綉」的綉法。盧晨曦說,她已經在班上學習快一年了,每周上兩次課,目前已掌握「單鉤綉」了。拿出自己以前的作品,小姑娘一臉驕傲地說:「等到6年級畢業,我就會十幾種綉法了,肯定比這個還美!」旁邊的教室里,當了32年數學老師的李淑君正在給學生們教授羌笛吹奏技巧。「今天我們學的是『豐收歌』,它是喜悅的,不要用長音節,要表達出歡快的情緒。」李淑君說,從2012年開始在學校兼授羌笛,已經教會了100多名學生吹奏。「我不僅教孩子們如何吹,還會給他們講每首曲子的創作背景、它的情感,這就有我們羌人的生活特點在裡面,可以更好地幫助他們了解羌族文化。」鳳儀鎮小學大隊輔導員王明美告訴記者,該校是全省首批開展羌文化進校園的試點學校,至今已有6年。羌文化課程是學校的興趣班,每周五、周六兩堂課,學生可以根據興趣愛好選擇羌語、薩朗操、羊皮鼓舞等10多個羌族非遺項目,「不管是漢族學生、還是羌族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都很高,課程成為常態化後,對傳承羌文化真的很有幫助,孩子才是未來嘛!」非遺文化保護,「保存式」的理念往往是行不通的,生產性保護和活態傳承尤為重要。據羌文化研究者陳海圓介紹,2013年正式對外開放的茂縣古羌城,不僅濃縮了羌族的建築文化、歷史文化等,更重要的是對羌族非遺文化進行活態展示。目前茂縣古羌城每天有民間藝人、非遺傳人和羌族群眾近400人,對羌族傳統的轉山會、羌年、瓦爾俄足等節日進行展演,舉行傳統羌族舞蹈薩朗舞、羌族體育項目推桿等活動與遊客互動。汶川縣文體廣新局副局長李曉鵬介紹,羌文化傳習所的建立也為非遺文化的傳承提供了重要載體。目前在汶川鄉鎮已設有6個傳習所,非遺傳承人在傳習所免費練習、授課、展演,包括羌笛、羌綉、民歌、剪紙等多個非遺項目。當記者來到汶川縣銀杏鄉羌文化傳習所的時候,羌綉傳承人王明香正在組織50名學員進行「羌綉設計骨幹管理培訓班」的結業考試。王明香說,她們在這個傳習所學習、培訓,幾年下來,全鄉5個村有勞動力的婦女幾乎都學會了羌綉。據統計,目前汶川縣、茂縣兩縣分別已有省級以上羌族非遺文化保護項目13項、21項,非遺傳承人超300人。李曉鵬告訴記者,近日,縣裡還組織了數十位羌笛、羌綉、羊皮鼓舞等項目的傳承人到俄羅斯、泰國、台灣等地展演,受當地觀眾的喜愛和歡迎。「我最大的感受是,十年前我們想的是如何讓寶貴的羌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不要消亡,現在想的是如何走向世界。」
推薦閱讀:
※羌族信仰的代表和象徵—白石
※【轉載】 雲朵中的羌族
※羌族碉樓營造技藝
※羌族瓦爾俄足節:「歌仙節」
※橫斷山中住碉樓:羌族
TAG:文化 | 傳承 | 遺產 | 物質 | 非物質文化遺產 | 見聞 | 保護 | 文化遺產 | 羌族 | 物質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