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營養】「致癌物能不能吃」、「防癌食物真不真」,你真的應該知道這些
中國臨床營養網(lcyycc)
作者介紹
卞冬生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臨床營養科營養師
廈門大學 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碩士。
發表SCI和中文核心期刊數篇。
從事腫瘤患者、炎症性腸病和代謝性疾病的營養支持。
「致癌物能不能吃」、「防癌食物真不真」,你真的應該知道這些文章來源:瑞金營養已授權《中國臨床營養網》轉載這幾天「星巴克致癌」事件,引發了一些恐慌;這又讓我聯想到前些日子「醬油中檢出致癌物」、「大米中檢出黃曲霉素」….等事件
「致癌物」一詞,甚囂塵上
今天我們來談談這些「致癌物」
1.
是否有致癌物
「有」
2017年國家食葯監總局發布「世衛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致癌物清單」 。這個清單把致癌物分為四類
(感興趣的可以去http://www.sda.gov.cn/WS01/CL1991/215896.html自行下載)
值得注意的是,致癌物等級並不等同於致癌強度,致癌物的分類只是告訴我們致癌物證據等級的高低。
需要再次強調的是,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對致癌物的評價主要是基於該物質在人類中的致癌性的研究證據是否充分,並不反應該物質引起癌症的可能性。癌症的風險還取決於該物質的暴露劑量、時間、暴露人群等因素。
比如空氣污染為1類致癌物,但其中的致癌物質如1,2-二氯丙烷對正常人的暴露劑量非常小。而吸煙也是1類致癌物,其癌症風險遠遠大於空氣污染。
其實所謂「致癌物」,不代表接觸這些食物就會得癌症,而是說增加了得癌症的可能性。除了食物外,致癌的原因很多,遺傳基因,生活環境和生活方式都會影響到癌症的發生。
平時應該盡量避開致癌化學分子,病毒細菌感染和輻射這些致癌因素,還應該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
2.
致癌物≠不能吃
提出此致癌物報告的專家,IARC項目組組長Kurt Straif博士稱,「對每個人來說,因食用肉類而患上大腸癌的風險仍然是小概率事件,但隨著肉類攝入量的增加,這一風險也隨之加大。對全世界食用加工肉製品的大規模人群而言,全球癌症發病率就是相當重要的公共衛生事件了。「
食物的標準是否應該應該是0含量致癌物?
答案是否定的,一要考慮企業成本,二要考慮技術能否實現。
平日我們吃的米面,它最大的危害是「黃曲霉素」,而各個國家對黃曲霉素的檢測不是0,是有一個最高允許量(如WHO給的是15ug/kg)。
這些天火的不行的丙氨醯胺,幾乎在油條、薯條等油炸食品中也有,而且已經多次闢謠正常食用對人體的危害是極其小的。
總而言之,比如致癌物的分類只是表明致癌的風險,並不是致癌的強弱與能力。
二類三類四類的致癌物目前沒有在人體中發現其與腫瘤發生的強證據。
而且正常人飲食中只要你不是每日且大量的吃燒烤、薯條,那暴露量對人體的危害幾乎可以忽略。
3.
爸媽朋友圈的「防癌食物「是真的嗎
所謂的「抗癌食物」典型的描述:「經科學研究發現某種食物其含有某種抗癌成份」「降低致癌物質濃度」。
大多類似的研究,是來源於食物中的某成分(比如一些植物化學物、膳食纖維、維生素XX)等,在動物實驗的結果表明,其可以抗癌;或者是某些流行病學數據證明,其某些營養成分與腫瘤低風險存在相關性。然後就被斷章取義的說「花菜防癌、黑豆抗癌「等等;甚至牽扯到中醫方面的某種藥材。
但你要知道一點:動物實驗有效果≠人體也有效果
含有抗癌成分≠可以預防癌症
首先,腫瘤的預防不是某種食物就可以真正預防的,腫瘤的預防更加關注的應該是健康的飲食習慣和良好的生活行為。而且世界衛生組織也有數據表明,良好的飲食、生活習慣可以預防40%的癌症發生。
相比於「防癌食物」,不如糾正一些已經明確會致癌的飲食習慣:比如不吃霉變食物、少吃腌制油炸食物、吃熟食、戒煙戒酒等更能起到防癌的作用。
事實已證明一些不良飲食習慣於癌症的發生有著密切聯繫:食用被黴菌污染的穀物易患肝癌;長期嚼食檳榔的人容易的口腔癌;喜吃滾燙的食物、吃東西過快狼吞虎咽的人容易得食管癌等等。
所以,
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安心的享受每一頓食物~
審校:施詠梅
施詠梅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臨床營養科科副主任(主持工作),副主任醫師
兼任中華醫學會腸外腸內營養學分會青年委員,中華醫學會腸外腸內營養學分會胃腸病與營養協作組委員,中國醫師協會營養醫師專業委員會委員,吳階平醫學基金會中國炎症性腸病聯盟營養治療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上海營養學會理事。美國Tufts醫學院、Cleveland Clinic短期訪問學者。
專業特色:炎症性腸病、腫瘤的營養支持,腎臟病、糖尿病、肥胖等慢病的醫學營養治療。
《中國臨床營養網》編輯部
本站動態欄:
推薦閱讀:
※世界上最便宜最簡單的防癌妙招(組圖)
※什麼食物最容易致癌?
※癌症90%是自己作出來的!防癌一定不能做7件事
※史上最全防癌食物彙集
※[其他]吃這種瓜子竟能美容又防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