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蘇運河與橋景
蘇州,是水的故鄉,也是橋的王國,水與橋在這裡難解難分。遠古時候,先人在河上架木以渡,溝通人間的往來。直到唐代,蘇州城內外還都是木構橋樑,施以朱漆,於是就有了白居易的名句:「綠浪東西南北水,紅欄三百九十橋。」宋代以後,木橋逐漸被石橋所取代,於是,武康石、青石或者花崗石的橋樑或橫渡或飛跨,綴連起水巷與運河兩岸。那一彎半圓形的弧度倒映在水裡,既方便了過往的船隻,又平添了幾許水鄉的詩情畫意。長長短短,連接兩岸,福佑眾生,猶如這運河之水。 生於斯,長於斯的人們時常有這種感覺,橋的一端是繁華市井,但若想回歸靜謐,那麼只消攀過這一彎,便可來到詩意的棲居之地了。外鄉旅人,不論是誤打誤撞抑或是心心念念找尋的去處,無不滿足而歸。 明清時代的蘇州運河上下萬商雲集,大小港灣船隻擁擠,閶門至胥門的夏駕灣,川蜀大船停泊於東,商賈鹽船停泊於西,官船往來其間,水上交通十分繁忙。還有楓橋米市販運菽麥棉花,商船千百,尤為繁盛。蘇州城內外碼頭林立,素有「六門三關六碼頭」之稱。清代畫家徐揚描繪的《盛世滋生圖》便如實地反映出江南運河蘇州閶門、胥門一帶船楫如雲、摩肩接踵的景象。時至今日,儘管現代化的交通運輸工具已十分發達,但由於水運成本低廉,因此在蘇州利用運河進行運輸,如今仍然很受歡迎,其運輸量要佔到整個運輸量的一半以上。 京杭運河蘇州段從與無錫接壤的望亭鎮王七橋進入,經過市區,從吳江盛澤的鴨子壩出境,穿越相城區、高新區、古城區、吳中區和吳江市,其間經過的鄉鎮和城區有望亭、滸墅關、楓橋、金閶區、滄浪區、橫塘、長橋、松陵、平望、盛澤,全長約83公里。歷史上蘇州段運河有過三次改道變化。在唐宋元明清民國直到解放初長達1300多年的時間裡,大運河都是自楓橋經上塘河到達閶門護城河,然後繞城經胥門、盤門,從覓渡橋南下。太平天國戰爭時期,閶門地區遭毀,上塘河因兩岸廢墟填塞,河道變窄,通航能力有所減弱,故運河經楓橋寒山寺前南下至橫塘,再經胥江進入胥門護城河也成為一條航線。但自從1955年在楓橋西側另外開鑿了一條長800米、寬43米的新河道之後,往來船隻便不再經過楓橋、寒山寺、江村橋的「羊腸小道」,而是穿越新開航道,直線暢通,從彩雲橋進入胥江再繞城南下,此條線路遂成為運河主航道,而從上塘河經閶門入護城河的線路則成為輔線。1986年之後,在橫塘東南又另闢新河,航道棄胥江而改走澹臺湖,至寶帶橋橋北與原河道相連,從此這條線路成為運河主航道,這對於保護古城和疏通航道起到了積極的作用。2002年環城河工程啟動,蘇州護城河成為旅遊景觀河道,大運河往來船隻不再進入古城區,上塘河、胥江和護城河從此不再成為大運河航道,它們將作為歷史上的大運河而載入史冊,成為人們參觀遊覽的佳景。 盛世運河,雖有著輝煌鮮麗的時代,有時卻也難逃陰霾歲月,不少古橋從此在運河上消失,結束了它們的歷史使命,只能在畫冊和人們的記憶里永恆了。近20年來,蘇州人倍加懂得橋的珍貴,保護、修繕、重建成為主題。如今,古老的運河舟楫往來,運河上長虹卧波:滸墅關境內有北津橋、滸關橋、南津橋、興賢橋等;蘇州城區境內有寒山橋、何山橋、獅山橋、索山橋等;吳中區境內有長橋、澹臺湖大橋、尹山大橋等;吳江境內有江陵大橋、松陵大橋、北坼橋、平望大橋等。在古運河上還新建了一些仿古橋樑,如來鳳橋、渡僧橋、五龍橋等。 大運河蘇州段現存的古橋近20座,其中較重要的有寶帶橋、覓渡橋、楓橋等。寶帶橋,在城東南吳中區境內,傍運河,跨澹臺湖,始建於唐元和十一年(816年),相傳由唐刺史王仲舒捐玉帶助資興建,故名。明正統年間況鍾、清道光年間林則徐都曾主持重修,其纖道多拱石橋橋形一直保持至今。橋面寬3.7米、長317米,兩端砌駁岸引橋67米,寶帶橋以橋身之長、橋孔之多、結構之精巧,為中外建橋史上罕見。覓渡橋原名滅渡橋,位於城東南,跨運河環古城河段。元大德二年(1298)建,明況鍾主持重建,清同治年間重修,為蘇州跨度最大的單孔拱橋。楓橋曾名封橋,跨運河,舊時為水陸交通要道,在此設護糧卡。自唐張繼作《楓橋夜泊》詩後,楓橋之名遂遠播四方。楓橋始建於唐,現存為清同治年間重建,單孔石拱,跨度10米。 千年運河文明承載的是沿線城市的輝煌文明,載不動的卻是似水流年。如今,古老的運河依舊靜靜流淌,流經的是一個個時代的興衰更迭和對盛世的憧憬。
(2012年4月4日4版)
推薦閱讀:
※京杭大運河建造史
※唐詩與大運河 戴永新
※讓大運河像「長城」那樣 成為文化標誌性品牌!
※隋煬帝修大運河的故事
TAG:運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