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創立君主立憲制國家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建立了中央集權制的國家。由於後代有個「漢承秦制」的形容詞,又由於劉邦的漢朝,是中央集權封建專制的國家,且這一國家形態一直延續了兩千多年,直到清朝滅亡,40年戰亂後新中國建立,人們便慣性思維,被形容詞所騙,把秦始皇建立的國家也認作是中央集權封建專制,認作是秦始皇開創了中央集權封建專制的國家形態,其實,這是錯誤的,完全錯誤的。
這裡有幾個名詞概念需要申明。
什麼是中央集權?中央集權是一種國家政權制度,及國家職權全部或大部集中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少有權力,甚至完全沒有,只是中央政府的執行機構。與中央集權相對應的詞是地方分權,與之相對應的國家形態是聯邦制或地方自治。中央集權並不等同於封建專制,更不能等同於個人獨裁。
什麼是封建專制?封建,就是在控制的疆域內封邦建國,專制,就是國家權力集於君王一身,君王一人專斷獨裁。由於封建制度的天子和皇帝,是把整個國家當作私有財產賜封給家人或者功臣,所以封建制國家的當權者,不論是皇帝還是地方王,一定專制獨裁。
什麼是君主立憲制?就是君王主持制定法律,組成政府,由政府在法律規定的框架內,行使權力。這裡要強調的是,一,君主立憲制是文明進步的產物,是近代才產生的國家制度形態。二,君主立憲制與總統立憲制本質上是一致的,只不過名義上的國家最高領導人,是君王的,終身制且世襲,是總統的,則不論是否終身制,皆不得世襲。三,君主立憲並非對立於中央集權。君主立憲制的國家,有可能中央集權,也有可能聯邦自治。四,君主立憲制並非不能獨裁,這要看具體法律是怎麼制定的。比如希特勒、墨索里尼就是在君主(總統)立憲制的國家制度下,產生的最大最殘暴的獨裁者。
接下來讓我們對比秦始皇秦國與劉邦的漢國,有哪些本質的不同。
一,秦始皇的國家沒有封建,不封宗親子弟為王,未讓兒子繼承皇帝位,這是公天下。劉邦有封建,封子弟為王,兒子繼承皇帝位,這是家天下。
秦始皇的國家,天下土地「皆為郡縣,諸子功臣以公賦稅重賞賜之」。百姓擺脫了人身依附,農工商依法納稅服徭役。秦始皇的兒子,功臣官吏,只能依法獲得薪酬和獎賞。這幾乎與兩千年後的文明國家無二異。
秦始皇一生都沒有立太子,直到死也沒有指定皇帝位繼承人。對此,後世學者普遍的觀點是,沒來及,不甘心,以為自己可以長生不老。其實稍作考察便會發現,這種說法站不住腳。立太子在那個時代是祖制,是慣例。秦始皇身處那個時代,自然清楚不立太子的後果有多嚴重,他想要自己的國家長治久安,想要「朕為始皇帝。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怎麼可能甘冒這等風險,留下這麼大的後患呢?
「長生不老」說更是荒謬,既然已經知道自己快死了,按照司馬遷的說法,已經寫信給長子扶蘇,叫他「與喪會咸陽」,這種時刻還不指定繼承人,「長生不老」說,「來不及」說就萬萬解釋不通了。只要多加四個字「與喪會咸陽,即皇帝位」一切皆簡單明了。
那麼為什麼秦始皇一生不立太子,直到死前彌留之際,還不指定繼承人呢?答案就藏在秦始皇自己的話語中:「朕為始皇帝。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請注意,這裡沒有「子孫」二字。後世學者在引用這句話時,往往枉加「子孫」二字,說秦始皇要「子孫」萬代以至無窮,這就完全錯了!所謂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秦始皇從來也沒有說過,要把江山傳給子孫,從來也沒有說過要自己的子孫「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史書記載了許多秦始皇的詔令、話語、碑刻,從來沒有出現過「子孫」二字。據此我們至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秦始皇從來也沒有說過要把皇帝位傳給子孫。也許,那時的他就想對幾千年的家天下的國家體制,做一個根本的改變。讓能幹的人做皇帝,而不一定是自己的兒子。
也許正是因為秦始皇這個前所未有的決定,不把皇帝位傳給兒子,導致了秦始皇的兒子們在多次搗亂失敗之後,鋌而走險,策划了一場刺殺自己父親的行動。
反觀劉邦,封兒子為諸侯王瓜分國家,立太子叫兒子繼承皇帝位。唯此還恐不夠,又特別與一干大臣殺白馬對天盟誓,非劉姓為王,天下共誅之。這是典型的中央集權封建制國家。中國傳承兩千多年的是劉邦的中央集權制的國家。至於諸侯王權力大小的變化,只是皇帝老子跟兒子分錢的問題,多少而已,本質未變。
二,秦始皇的國家依法治國,劉邦的國家皇權治國。
秦始皇的國家制定了完備細密的大民法。農工商兵,官吏行政,皆有法律指導規範。皇帝主持博士參與制定法律,組成政府。政府官員在法律規定的框架內行事權力,皇帝不直接行政。這是典型的現代君主立憲制的國家形態,甚至是更進一步的總統立憲制的國家形態(國家元首不能世襲)。
有諸多證據可以佐證:
比如1,秦始皇生前留下很多勒石,無一句提及忠於皇帝,聽皇帝的話,皇帝至高無上。相反,都是在強調法律至高無上,法律是國家官吏百姓各行各業運行的準則規範。
比如琅邪刻石有:「端平法度,萬物之紀。以明人事,合同父子」。意思是說:公平的法度,是萬事萬物的綱紀,只有這樣,才能彰明人事的規矩,使得子孝父慈。使人際關係融洽。
二十九年之罘刻石:「普施明法,經緯天下,永為儀則」。意思是說,廣發推行法制,用法來構建天下萬事的經緯,並以此為萬世的準則。
另外還有很多,比如二十八年琅琊刻石「除疑定法,咸知所辟。方伯分職,諸治經易。」「驩欣奉教,盡知法式。」
二十九年「大聖作治,建定法度,顯箸綱紀。」「聖法初興,清理疆內,外誅暴彊。」
直到三十七年秦始皇臨死之前,會稽山刻蝕還是在強調法製法律「初平法式,審別職任,以立恆常。」「後敬奉法,常治無極,輿舟不傾。」
如此不厭其煩昌明法制,清亡之前幾千年,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這些勒石明確顯示了,秦始皇是要建立一個與兩千年後的今天極為相似的,現代法制國家。
比如2,秦國法律的核心是大民法,內容涵蓋國家生產生活各個方面。簡單明了,易於操作。比如《田律》《倉律》等農業生產和自然資源保護法。《戍律》兵役徭役法。《金布律》《效律》貨幣度量法。《均工律》手工業者培訓管理法。《置吏律》《除吏律》幹部管理法。《工律》產品質量標準法。另外,《工律》《工人程》《效律》《司空律》等法律,對手工業製造,及手工作坊的運行、生產、原材料用量、產品規格、產品質量、工人工作量進行了法律規範。考察《秦律》我們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秦始皇的法治思想,早已超越了後世批評他嚴刑峻法、繁苛細密的庸人。
比如3,博士的職責不是像司馬遷總結的那樣,專司吹捧皇帝粉飾太平,而是參政議政,批評諫止。比如《秦始皇本紀》就記載,在涉及到國家體制等重大問題時,丞相要與博士商量,取得一致意見後,報秦始皇批准。(「丞相綰、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臣等謹與博士議」。)比如博士淳于越就在秦始皇的壽宴上,公開批評秦始皇實行的國策等等,皆是明證。
比如4,由於秦始皇建立的是一個君主立憲制的國家,皇帝不直行政,只主管制定法律,組成政府,由政府官員在法律規定的框架內行事權力。正因為如此,秦始皇才得以長時間在外巡視,而整過國家運轉正常。秦始皇曾一年有10個月不在都城咸陽。這在中國三千年奴隸封建制國家,兩千年中央集權封建制國家的歷史長河中,絕無僅有。他還因此創造了許多天下第一。比如第一個乘海船考察了東海、黃海、渤海的國家最高領導人。第一個從長江源頭之一的沱水,無動力漂流走完長江全程的國家最高領導人。
有學者想當然,說秦始皇雖然不在都城,但是流動辦公。這種說法十分無知。即使在今天,交通發達,網路通訊十分便捷,很多國家大事也不可能通過流動辦公解決。何況秦始皇的時代,只有馬匹郵傳這種緩慢單一的交通、通訊方式。從陝西咸陽都城把一封急報送到山東琅琊,光路上賓士至少就需要十來天,決策往返一個多月。秦始皇又行蹤不定。從沱水離岸登船,順水而下,從錢江登船入海,不是什麼地方都能上岸,也不是你想靠岸就能靠岸,如何流動辦公?
比如5,史書記載的秦始皇所有決策,都是「下吏治」,而不是皇帝一言獨斷。官吏對於秦始皇的「下吏治」也是依法行政,而不是揣摩皇帝的意願,違法處置。比如秦始皇多次遇刺,「下吏治」的結果都沒有抓到罪犯,這在皇帝獨裁的國家體制內是不可想像的。
比如6,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新國體建成,沒有一個功臣被殺,也是一個有力的證據。不是秦始皇的大臣都聽話善解人意,恰恰相反,史書記載了很多大臣的逆行和暴脾氣(請參見《真秦始皇》「君王能否不殺人」章節)。也不是秦始皇寬宏大量。人都有軟肋,都有忌諱,何況開國皇帝。那是國家體制在發揮作用。
反觀劉邦,雖然繼承了很多秦國的法律體系,政府框架,但是最根本的區別是皇帝劉姓,皇帝獨裁。漢朝的開國功臣,很多人無辜被殺。就連從一開始就跟隨劉邦造反的死黨鐵杆樊噲,也不知哪裡觸犯了劉邦,劉邦臨死前叫陳平去樊噲軍中,砍下樊噲的腦袋(陳平亟馳傳載勃代噲將,平至軍中即斬噲頭)。劉邦封的許多功臣,包括張良,後來都是以一個貢金成色不足的罪名,被下獄治罪,甚至斬首滅門。
只要皇帝能夠擅殺大臣,一切法律便如廢紙,便是專制獨裁。大臣為保性命官位,只能是唯唯諾諾,揣摩聖意,徇私枉法,草菅人命。縱然有少數正義耿直之人,要麼被殺身亡成為殺一儆百的榜樣,要麼被皇帝用來裝門面搏取虛名。生與死全看皇帝心情和需要,本質未變,於事無補。
嗚呼哀哉!偉大的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悲劇。
秦始皇曾精闢地總結人間疾苦的根源道:「天下共苦、戰、斗不休,以有侯王。」侯王揮霍無度致百姓勞苦,侯王貪得無厭致國家間戰亂不休,侯王肆意生殺予奪致大臣官吏為求生存明爭暗鬥,直至謀反篡位。所以他要消滅侯王,建立一個沒有侯王,君主立憲,依法治國的全新國家。
可惜,秦始皇的高瞻遠矚遠遠超越了他的時代,君主立憲制國家缺少堅實的社會基礎。尤其是那些掌握權力的人,自認為有力量的人,他們還沒有認識到,法律的束縛雖然讓人難受,尤其是讓有權勢有力量的人不能為所欲為,因而忍無可忍。可是一旦打碎了法律的束縛,人人為所欲為,失去最多不是尋常百姓,而是他們自己。這個道理,甚至到了今天,也還沒有被大多數有權有勢有力量的人認識到。於是,秦始皇的兒子,少數利益熏心的大臣,還有被滅亡的六國貴族們,他們不謀而合,各盡所能,一涌而起。悲劇上演了!秦始皇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理想國家崩潰了!天下大亂14年。報應的是,他兒子、心懷鬼胎的大臣,連同不知感恩,恩將仇報的六國貴族們,無一不在這場天下大亂中,人頭落地,家破人亡,粉身碎骨。他們是咎由自取!令人悲哀是,歷史從光明的峰巔跌落,重新在黑暗的深谷蹣跚。天地一瞬,兩千三百年。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