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荀教育思想的比較
孔孟荀教育思想的比較
孔子、孟子、荀子作為先秦早期儒學的重要代表人物,在教育方面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見解,為我國古代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他們的教育思想既有相似之處,又有差異之處,下面試從幾個方面來比較他們教育思想的異同,從而可略窺先秦儒家教育思想的擅變規律。
一、 教育思想的理論基礎
無論是孔子、孟子,還是荀子,都是以其人性論作為其教育思想的理論基礎的。 在我國教育史上,孔子是較早提出人性問題的學者。其在《論語·陽貨》中談道「:性相近也,習相遠也。」這一命題成為其人人應當受教育、人人有可能受教育思想的理論基礎。孔子認為人的本性是相同的,沒有多大的差別,只是由於後天教育和社會環境影響作用才造成人的發展有重大差別。為了使人具有社會生活所需要的知識能力和道德品質,就要重視教育的作用。這一教育理論具有科學性,指出人的天賦素質是相近的,打破了官學時代奴隸主貴族天賦比平民天賦高貴、優越的思想,滿足了平民入學受教育的願望,適應了社會發展需要。
孟子認為人性之善良,就好比水之本性是向下流淌一樣;而人沒有不善良的,水也沒有不往下流的。基於此,孟子提出了「性善論」,成為繼孔子之後第一個具體回答人性問題的教育家。「性善論」是孟子教育思想的理論基礎,孟子據此肯定了「人皆可以為堯舜」,並貫徹實施於其教育實踐之中。
荀子在《荀子·性惡》中指出:「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即人的本性是惡的,其善良則是後天人為培養的結果。在荀子看來,「偽」主要是指教育的感化,禮義的引導,教育的作用在於改變本性的惡,樹立人為的善,經過長期的考驗而不再恢復到原來的本性。 孔孟言性善,追求的目標是至善,荀子言性惡並非追求惡,而是針對人有惡念、惡行,追求的目標同樣是至善。因此,他們只是出發點不同,在追求的教育理想上並沒有本質上的矛盾,其著眼點都在於施教與為政及肯定人性的可塑性。
二、 教育目的
孔子認為教育的目的是維護周朝初年的社會制度而培養政治人才,這條人才路線被概括 為「學而優則仕」,他所極力推崇的都是治國的政治人才,讓接受過正規教育的學生入仕,以其人格力量完成政治目的,從而改變春秋末期混亂的局面。孔子明確提出了以道德教化來治理國家,認為教育的目的是服務於社會理想的實現,用教育來實現其政治抱負。
孟子認為教育的目的是「明人倫」。他說,「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愛之;善政得民財,善教得民心。」可以看出,在法政、教育兩者與治理國家的關係中,他更重視教化。「善教」比「善政」在認識上更高一層,「善教」使人民從被動地服從統治而變為心甘情願地認同。孟子基本上是繼承了孔子的教育目的。
荀子為適應當時社會發展的需要,提出了分層次的教育目的。荀子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士」、「君子」和「聖人」。「終乎為聖人」,以學為聖人為教育的最高目的。
由些看來,孔子、孟子和荀子關於教育目的的思想大體相同,都把統治人才作為培養的最高標準。不同之處在於,荀子提出了多層次的教育目的:從「士」到「君子」、「聖人」的要求,即是培養「俗儒」、「雅儒」和「大儒」三個不同的層次。
三、 教學論
(一) 教學內容
孔子的教育內容主要是六藝,其指意儘管模糊,但特點十分明確:一是注重德育、智育、 體育兼備;二是文理科兼顧,以文科為主。
孟子受業於子思門下,「治儒之術道,通《五經》,尤長於《詩》、《書》。」因而他所採用
推薦閱讀:
※占卜方法優劣比較
※手相看你婚緣真愛何時時候出現,是早還是比較晚!
※李白豪放飄逸與杜甫抑揚頓挫的詩歌風格比較
※潘維:比較政治學
※屯堡方言島地名的比較研究及其文化內涵透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