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閱讀與鑒賞

一、考點剖析

中考詩歌閱讀所用的材料大多是唐詩、宋詞,以課內要求掌握的基本篇目為主,兼有少量的課外詩詞。常見的考查點有:

1.對詩句的理解、鑒賞。

2.感知詩歌中的藝術形象。

3.理解詩歌中的思想感情。

4.品析詩歌凝練的語言。

河北省《中考語文學科考試說明》對詩文閱讀的要點是:①理解詞義和句意;②劃分朗讀節奏;③欣賞詞語和句子;④理解詩詞的基本內容和作者所表達的情感。詩歌閱讀題,在中考中表現為:客觀題、主觀題、賞析題。

二、知識方法技巧

在鑒賞詩歌時,應規範答題,具體應做到以下幾點:

1.閱讀標題

詩詞的標題,具有「眼睛」的功能,是「心靈的窗戶」。如果能透過這個「眼睛」去分析理解它所告訴我們的有關信息,那麼,基本上就可以把握古代詩詞的主旨。所以,我們要關注題目,讀懂題眼。如李白的《行路難》,其題眼為「難」,由此可推知作者是寫人生路難行之意;陳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其題眼為「登」,由此可推知該詩當是抒登高懷遠、懷古傷今之情。

古典詩詞的標題,一般包含下列幾種信息:

①揭示詩詞的主要內容:例如孟浩然的《過故人庄》;

②交代寫作的主要目的:例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劉禹錫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

③指出吟詠的主要對象:如崔穎的《黃鶴樓》;

④點明抒發的主要情思:如王維的《相思》。

當然,詩詞的標題還含有別的信息,如主要事件、題寫範圍、時間地點、內容情調等等,只要我們抓住標題的重要信息,才能觸及詩詞的核心。

2.閱讀作者

閱讀作者,指要了解詩詞的作者生平、思想、創作道路、藝術風格等;了解寫作背景,包括了解作品產生的時代背景、作者寫作時的心境及同時代其他作者的同類作品等。掌握了這些內容,我們在鑒賞詩歌時就能對詩歌進行居高臨下的閱讀,才能有可能讀透具體作品。比如,讀唐代大詩人杜甫的詩《春望》:

春 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我們了解杜甫其人及此詩的寫作背景,就有助於讀透它。《春望》作於「安史之亂」中,詩人住在安祿山叛軍統治之下的長安城。了解了詩人及此詩的寫作背景,我們也就不難理解:為何感時傷別,連本無情感的花也會「濺淚」,鳥也會「驚心」;為何「家書」如此珍貴,「抵萬金」;為何詩人年僅四十餘歲就已成「白頭」,而且「搔更短,渾欲不勝簪」。這一切都是「安史之亂」所致。

3.閱讀內容

閱讀古典詩詞的內容大體上可以從構思脈絡、描述對象、思想情感等三方面著眼。

(1)古典詩詞的構思脈絡,就是作者在有了一定的生活素材,激發了某種思想情感時,對作品的行文思路、情節安排等進行的運籌。這方面的基本規律是「起—承—轉—合」,或者簡單地說,就是「景(事)—情(思)」。例如,杜甫的《望岳》、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王灣的《次北固山下》等,無不遵循在敘事描寫的基礎上表情達意這一規律。

(2)古典詩詞的描述對象,就是作者表情達意的附著點,這個附著點,可以分為三類:

①人—古人、親人、有人。如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就是表達對古人聖賢的無限追思和仰慕之情;李白的《靜夜思》、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等,都表達了對親人的思念之情;李商隱的《夜雨寄北》、李清照的《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等,都表達了夫妻間的思念之情;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劉禹錫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李白的《贈汪倫》等,都是表達對朋友的真摯情誼。

②事—古典詩詞的敘事特點,如《孔雀東南飛》、《木蘭詩》等。

③物—單純的抒情詩詞很少,一般都有所憑藉,而憑藉的往往都是某種典型的事物,像山水、草木、花鳥、魚蟲、太陽、月亮、風雨、霜雪等等,無不成為詩人詞人觸發情思的媒介,這就是古詩詞中的意象。

(3)古代詩詞所表示的思想情感,一般有迷戀、憂愁、惆悵、孤獨、寂寞、傷感、煩悶、恬淡、閑適、歡樂、仰慕、激憤、堅守節操、憂國憂民等。對這些,我們不僅應該做到心中有數,而且應該學會分類。例如:酒和愁;月亮與團圓;羈旅與離思;社會混亂與憂國憂民;離別與親情、愛情、友情;懷古與滄桑變遷、懷才不遇;名山大川、田園寺廟與仕途失意、超凡歸隱;草木榮枯、花謝春去與人生易老、變化無常等等,都是具體典型的人、事、物與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的對應。

4.閱讀註解

(1)明字意:就是對每一首古詩(詞),要明了每個字的含義,達到字字落實的地步。有時候,對一首古詩(詞),哪怕是有一個字未理解,也會影響對整首詩(詞)的理解。

(2)看註解:古典詩詞鑒賞試題中,給出的註解,或交代寫作背景,或提示作者生平,或介紹有關人物、地名,或解釋有關事物、典故,都是幫助我們分析理解詩詞主旨的組成部分。所以,應該認真閱讀,對照試題,反覆斟酌。

5.閱讀題干

在做古典詩詞鑒賞試題時,我們必須認真審閱題干,因為題干除了規定必需的答題思路和要求外,更具有某些暗示作用。這些暗示,或表明作者的寫作意圖,或暗示詩詞的主要內容,或揭示詩詞的層次關係,或指出詩詞的重要句子,或歸納某些表現手法。

三、藝術手法歸納

藝術手法,又稱為表達技巧,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表達方式:記敘、描寫、議論、抒情

抒情:可分為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間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

描寫:可分為白描和細描,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等。

(2)修辭方法:比喻、擬人、對偶、誇張、反覆、對比、設問、反問、借代等。

(3)表現手法:渲染、烘托、比興、象徵、用典、虛實結合、動靜綜合、抑揚變化,聯想、襯托、對比、想像、照應、點染、托物言志、樂景寫哀、哀景寫樂、情景交融等。

(4)行文結構:開門見山、以小見大、點面結合、層層深入、曲筆入題,卒章顯志、過渡照應,伏筆鋪墊等。

(5)思想感情:喜愛、憂愁、惆悵、寂寞、傷感、孤獨、煩悶、恬靜、閑適、歡樂、仰慕、激憤、堅守節操、憂國憂民等。

(6)語言風格:樸實自然、明白曉暢,絢麗明快、清新淡雅、言簡意賅、含蓄委婉、蒼勁悲涼、豪放雄健等。

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遠、意境優美、意味深長、耐人尋味、言近旨遠等。

四、詩歌鑒賞常見的表達程式

這首詩採用了(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手法)技法,寫出了(意象)的(某某)特點,表現(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附錄一:古典詩歌的分類

① 懷古詩

懷古詩一般是懷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

詠史懷古詩往往將史實與現實扭結到一起,或感慨個人遭遇,或抨擊社會現實。如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感慨個人遭遇,理想和現實的矛盾。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表達對朝廷苟且偷生的不滿,抨擊社會現實。也有的詠史懷古詩只是對歷史作冷靜的理性思考與評價,或僅是客觀的敘述,詩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詩人的感慨只是畫外之音。如劉禹錫的《烏衣巷》,通過今夕對比,表達了詩人的歷史滄桑之感。

② 詠物詩

詠物詩的特點:內容上以某一物為描寫對象,抓住其某些特徵著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實到虛,寫出精神品格。詩歌中常用比喻、象徵、泥人、對比等表現手法。

③ 寫景詩

山水田園詩以描寫自然風光、農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隱居生活見長,詩境雋永優美,風格恬靜淡雅,語言清麗洗鍊。這類詩抒情上常常是借景抒情、寄情於景,寫法上常常是白描、襯托。

④ 邊塞詩

邊塞詩的基本主題是:建立功業的渴望,保家衛國的決心,山河淪喪的痛苦,久居邊關的鄉愁,塞外生活的艱辛和連年征戰的慘烈,報國無門的憤懣和歸家無望的哀痛。

鑒賞邊塞詩要結合作者的生平思想和詩歌創作的具體時間,體味詩人在詩中描述的內容,抒發的情感,要注意富有邊塞特徵的景物和富有戰爭特徵的事件。

⑤ 行旅詩和閨怨詩

鑒賞這類詩要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確定情感類別;抓住意象,構建圖景;抓住關鍵詞語,體味詩歌的特點。

行旅詩主要表現行旅之人旅途的艱辛、寂寞以及對家鄉、親人的思念等。

閨怨詩一是表現婦女對出征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達對戰爭的厭惡或鼓勵丈夫建功立業的情懷;二是表達女子的柔情別緒,憂愁傷感;三是表現宮中女子對自由被禁錮、遭人冷落的處境的怨恨,表達對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嚮往。

⑥ 送別詩

這類詩詞的基本主題是:依依不捨的留念,情深意長的勉勵,坦誠心志的告白;別後情境的想像,對友人真誠的祝願與深深的思念。

例(2011·河北)閱讀下面的宋詞,回答7~8題。

水調歌頭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7.請就詞中加線句子的內容質疑(只提一個疑問,不作答)。

考查點:本題考查的是考試說明中「對文章的內容、語言和寫法有自己的心得,能就某一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或疑問」這項要求。

解析:首先要明確題目要求,只對內容質疑,而不是寫法、語言、情感等,而且不用作答。所以考生只需對這兩句的內容提出一個問題即可。

答案:示例一:是在月宮(天上)起舞,還是在人間起舞?

示例二:「何似在人間」是說天上好,還是人間好?

示例三:「清影」是月亮的影子,還是人的影子?

8.簡析「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一句中加著重號詞語的表達效果。

考查點:本題考查考生對詩詞的語言和寫法的理解。

解析:「轉」和「低」一個動詞,一個形容詞,其實都是在直接描寫月光。通過月光的移動,暗示出夜已經很深了;「無眠」其實是在寫作者自己的狀態。中秋思人,因而無法入睡,進而引出下面關於人生的思考。這三小句處於上下闕之間,有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

答案:「轉」和「低」準確生動地描繪了月光的移動,暗示夜已深沉;「無眠」準確地表現了離別之人因不能團圓而難以入眠的情景。

推薦閱讀:

☆ 古詩鑒賞題——解題指津
古代詩歌鑒賞指導
詩歌創作與鑒賞視頻教程之二
古詩鑒賞組織成文時一般可用這樣的表達程式:
考古詩詞語言鑒賞方法

TAG:閱讀 | 詩歌 | 鑒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