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有三寶,劉邦是精裝因此得天下,劉備是簡裝只能偏安一隅
劉邦為何能橫掃天下,劉備卻只能偏安一隅?回答這個問題,可能會有諸多答案,諸如君主個人才能、對手實力、歷史機遇等等。在這裡,小編認為最關鍵的因素,是劉邦有三件寶物,而劉備的三寶卻是精簡版的。何謂三寶?即是追隨劉邦和劉備打天下時最重要的三個人才,無論在什麼時代,人才都是決定能否得天下的重要因素。
眾所周知,劉邦最出名的三個人才,也被後世史學家譽為「漢初三傑」,他們是蕭何、張良、韓信,這三人為西漢帝國的建立創下了不世之功。反觀劉備,除諸葛亮外,實在拿不出與「漢初三傑」相提並論的人才團隊,他的三寶不過是精簡版的,所以劉備只能偏安一隅了。
下面,小編就來對比兩人的「三寶團隊」,以此印證為何說劉備的三寶是精簡版的:
其一是內政人才,蕭何VS諸葛亮
楚漢戰爭時,蕭何鎮守關中,安撫百姓,使關中成為漢軍的鞏固後方,不斷地輸送士卒糧餉支援作戰,以致於劉邦數度被項羽打得狼狽不堪,窮途末路之際,蕭何卻總能讓漢軍重整旗鼓。是以,在劉邦大封功臣之時,蕭何功居第一。
諸葛亮也是位一等一的內政高手,他治理蜀漢「田疇辟,倉廩實,器械利,畜積饒」,使蜀漢有了和曹魏、孫吳三足鼎立的資本。同時蜀漢政治清明,朝廷上下團結一心。只可惜,諸葛亮「於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干,優於將略」,「應變將略,非其所長」。他善於管理軍隊,治軍嚴整,但在運用奇謀妙計上卻有所不足;他治理百姓的才幹,優於當統帥的謀略;軍事上隨機應變的本領,不是他所擅長的,所以諸葛亮數次北伐而無功。
從兩人內政實力來看,蕭何和諸葛亮可以打個平手。
其二是謀略人次,張良VS龐統、法正
張良是劉邦身邊最重要的智囊。楚漢戰爭中,張良曾提出突襲嶢關、安定關中、下邑奇謀,聯結英布、彭越等策略,又主張追擊項羽,殲滅楚軍,為劉邦完成統一大業奠定堅實基礎。張良,足不出軍帳,卻能制勝於千里之外。
蜀漢方面,諸葛亮雖然有「隆中對」流傳於世,但卻並非具體的戰術方針。劉備三次重大軍事活動——取川蜀、攻漢中、伐東吳,都沒有諸葛亮的參與。劉備得益州是因採納了龐統的取川三策,得漢中是因法正謀劃得當。
儘管龐統和法正在三國時期都是顯赫一時的謀略大家,但縱論比較之下,兩人合起來恐怕都比不上劉邦的另一位重要謀士陳平,更不要說首席謀士張良了。
其三是軍事人才,韓信VS關羽
楚漢戰爭中,韓信率領單獨的一個方面軍,出陳倉、定三秦、擒魏、破代、滅趙、降燕、伐齊,直至垓下全殲楚軍,無一敗績,天下莫敢與之相爭。韓信,是戰神級別的人物。
關羽,單獨率領著荊州方面軍。他的作戰成敗,決定隆中對作戰計劃的成敗。戰爭初期,雖有水淹七軍,威震華夏的光輝戰績,只可惜很快就敗走麥城。他的失敗,意味著蜀漢終究只能夠偏安一隅。
論軍事能力,別說關羽一人,只怕蜀漢五虎上將合起來都比不過韓信。
經過這三次對比,想必諸位也就得到了「劉邦為何能橫掃天下,劉備卻只能偏安一隅?」這個問題的答案。
推薦閱讀:
※劉備早年的時候投奔了那麼多人,為什麼都願意收留他?
※曹操為什麼會說「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八一八魏延那些事兒(2)魏延官到底多大?劉備手下能排前十么?
※劉備攏落人心最好的辦法,不是封官和賞銀,而是……
※九易其主的劉備是幾姓家奴?劉備為何那麼多人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