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友生對脾胃理論的繼承與發展
(一)對脾胃生理的認識
1.脾胃是元氣之本:元氣是健康之本,而脾胃則是元氣之本。命門真陽雖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是人由胚胎生長發育成人的原動力,但既生之後,人體的生長發育,一切生理活動,全靠脾胃水谷精氣的維持,故《內經》有「人受氣於谷」和「得谷者昌,失谷者亡」的定論。先天稟賦再足,若沒有後天脾胃的充養,就難以維持生命。因此,在既生之後的生命活動中,脾胃佔有更為重要的地位。
2.脾升是升降運動的關鍵:人體是一個「小宇宙」。在這個「小宇宙」中,與自然界一樣存在生生不息的升降浮沉運動。而在人體內的升降浮沉運動中,最重要的就是脾胃的升清降濁。在脾胃的升降問題上,萬氏指出,脾升是維持人體正常生理活動的關鍵。認為前人所謂人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的胃氣,就是指脾的升發之氣。如果脾氣不能升發,反而下陷,則水谷不能運化,氣血生化無源,五臟六腑失養,元氣就會匱乏和消沉,生機也就不能活躍如常,而發生種種病變。這就是李東垣提出的「內傷脾胃,百病由生」的理論依據,而升發脾胃陽氣,也就成為李氏《脾胃論》的理論核心。但是,萬氏對李氏獨重脾升之論,認為不夠全面,因為在人體升降浮沉的生理活動中,脾升和胃降相輔相成,是必須並重而未可偏執的,是一對矛盾的兩個方面,只不過脾升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已。(二)對脾胃病理的認識
1.氣火關係失調:人體生命活動全靠氣來維持,氣足則健康,氣虛則病作,故《內經》有「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和「邪之所湊,其氣必虛」之說。而氣虛病作的關鍵則在於脾胃中氣受到損傷。李東垣創立陰火說,其基本論點即「火與元氣不兩立,一勝則一負」,首次把《內經》「壯火之氣衰,少火之氣壯,壯火食氣,氣食少火,壯火散氣,少火生氣」的理論引申到脾胃氣虛與陰火產生的關係中來。但是,李氏卻未能把脾胃氣虛與陰火隨生的機理闡述明白,而只是一再強調「脾胃既虛,不能升浮,為陰火傷其生髮之氣」、「脾胃氣虛,則下流於腎,陰火得以乘其土位」,「脾胃虛則火邪乘之而生大熱」等等。可見李氏雖然發現了脾胃病理中氣火關係失調這樣一個重大問題,但僅停留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階段。萬氏有鑒於此,對陰火產生的機理,氣火關係失調的所以然,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他說,氣有餘而化火,乃屬一種實性亢奮,可稱之為實火,多見於新病壯實之人,例如外感病的實熱證;氣不足而生熱,乃屬一種虛性亢奮,可稱之為虛火,多見於久病虛弱的人,例如內傷病的虛熱證。在虛熱證中,因陰虛而導致陽亢的陰虛熱證為其常,因氣虛不能內守,向上向外浮越而顯露出虛陽亢奮之象的氣虛熱證為其變。但這種虛陽亢奮,是因脾胃氣虛而向上向外浮越所致,它和少陰陰盛格(戴)陽證是因心腎陽衰而向上向外浮越的虛陽亢奮又同中有異,不可混淆。脾胃氣火關係失調的病理狀態,除上述氣虛陰火亢盛外,還有一種氣鬱陰火亢盛之證。前者萬氏名之曰「陰火虛證」,後者名之為「陰火實證」。陰火實證的產生,緣由陰邪(外感寒濕,或內傷生冷,或憂思鬱結等)郁遏陽氣,令陽氣不得發泄而出現的「火」象。這種「火」象,既不同於氣有餘而化火的實性亢奮之象,又有異於陰虧或氣虛而生熱的虛性亢奮之象,此種鬱火,只須宣散,解其鬱閉,令「火」得以發泄則愈。上述陰火虛、實證,東垣雖均有涉及,但終因語焉不詳而難以領會。萬氏將其條分縷析,使之合於規範,令人耳目一新,說理淺顯,易懂易學,便於掌握運用。
2.升降運動失常:脾胃居於中焦,是人體氣機升降運動的樞紐。脾胃健運,就能維持如《內經》所說的「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臟,清陽實四肢,濁陰歸六腑」的正常升降運動。若脾胃氣虛,升降失常,則內而五臟六腑,外而四肢九竅,都會發生病變。因而,脾胃升降失常,是脾胃病理的又一重要方面。它可以引起上、中、下三焦及其所絡屬的臟腑的各種病證。舉例來說:脾胃升降失常,直接引起中焦不和,而現脘腹痞滿脹痛之症,就是因為脾不升清,胃不降濁,中氣壅滯不通所致。脾氣不升而反下陷,常見神疲肢倦而嗜卧或久泄不止而脫肛;胃氣不降而反上逆,常見嘔惡噯氣而不思飲食。脾胃升降失常,間接引起上焦不和,或在肺而現咳喘痰多之症,就是由於「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脾虛不能運化水谷變成精微上輸於肺,反而化生痰濕上泛於肺,使肺氣宣降不利所致。或在心而出現失眠之症,就是由於「胃不和則卧不安」,胃之濁陰不降,循胃絡通心而上擾心神;或由於脾虛氣血生化無源,血不養心而心神不安所致。脾胃升降失常,間接引起下焦不和,或在肝而現脅痛滿悶之症,就是由於脾虛失運,脾氣壅滯以致肝失疏泄所致。即使先因肝鬱,也終必傳脾,而應以治脾為主。或在腎而現腰痛浮腫之症,就是由於脾虛生濕,濕聚成水,水濕困腎所致。萬氏認為,李東垣對脾陽不足,不能主升,濕土病現的病機論述較詳,而對胃陰不足,不能主降,燥土病現的病機論述較少。後世葉天士有鑒於此,提出脾胃分論,創養胃陰法,以彌補東垣升脾有餘而降胃不足之缺憾。萬氏對此,能兼收並蓄,以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三)脾胃病變的治法方葯
萬氏認為,李東垣善治脾胃,應是金元以前的最高水平,但到了今天,其不足之處是顯而易見的,至少兩個方面:一是偏重脾胃之陽,而忽略脾胃之陰,溫補脾胃之方雖多,滋養胃陰之法極少。二是對臟器間相互影響的認識也存在不足,只著重闡述了脾胃和肺、腎的相互影響,而對脾胃和心、肝的相互影響則略而不詳。因此,在討論脾胃病變的理法方葯時,不僅要注意到脾胃陰陽兩個方面,也要同時注意到脾胃與肺、心、肝、腎四髒的相互影響。為此,萬氏擬定脾胃寒熱虛實證治要點如下:
1.脾胃寒熱實證治
(1)脾胃寒實證治:多因內外淫邪的寒濕犯中,脾胃為其所困,以致中氣失運,而現脘腹脹滿疼痛拒按,嘔惡不思飲食,大便溏瀉,舌苔白膩潤滑,脈遲緊等症的,宜用香砂平胃散以溫運中氣,祛寒燥濕;若兼見噯腐吞酸口淡惡食等寒滯症的,則宜加山楂、六曲、谷麥芽、雞內金等以溫消食積。若因寒飲留中,而見脘腹痞滿,水聲瀝瀝,時吐痰水,舌苔白滑,脈弦遲等症的,宜用小半夏加茯苓湯更加枳實、陳皮、桂枝等以溫中逐寒飲。若因久痢沉寒痼冷內結,而現腹脹滿痛拒按,下痢白凍而里急後重,甚至大便不通,舌苔白膩,脈沉弦遲等症的,則宜用溫脾湯加減以溫下寒積。若因寒凝血瘀而現脘腹硬痛固定不移,舌有青紫瘀斑,脈澀等症的,宜用手拈散加桂枝、乳香等以溫化瘀血。
(2)脾胃熱實證治:多因內外淫邪的濕熱或燥熱犯中,如太陰濕溫的三仁湯證、連朴飲證和陽明燥熱的白虎湯證、承氣湯證等。若因胃火上炎,以致口瘡、牙齦腫痛,甚至吐衄血的,宜用清胃散或瀉心湯以清泄胃火。若因熱滯中阻,而現脘腹脹滿疼痛拒按不大便,噯腐吞酸,口苦惡食,舌苔黃膩,脈滑數等症的,宜用保和丸合小承氣湯等以清導食積。若因濁痰凝聚,而現心下痞滿、不食不飢不便、舌苔黃膩、脈滑數等症的,宜用半夏瀉心湯去人蔘、乾薑、大棗、甘草,加枳實、杏仁辛開苦降以化濁痰。若因熱痰壅結,而現心下硬滿疼痛拒按、舌苔黃膩、脈滑數等症的,宜用小陷胸湯加枳實等以清化熱痰兼寬中下氣。若因水熱內結,而從心下至少腹硬滿疼痛不可近手、舌苔黃膩、脈弦滑數等症的,宜用大陷胸湯或十棗湯以逐水熱。若因瘀血蓄積腸間,而現少腹硬滿、大便不通、小便自利(或不利)、如狂甚至發狂等症的,宜用桃仁承氣湯或抵當湯以下瘀血。若因熱結血瘀而現脘腹硬痛固定不移、舌有紫紅瘀斑、脈澀等症的,宜用失笑散加丹參、赤白芍、乳香、沒藥、桃仁、紅花等以清化瘀血。若因瘀血內結於脾,而現左脅腹痞塊的,宜用鱉甲煎丸以活血化瘀消痞。
至於因脾胃內蘊濕熱而生蟲的,多見臍腹時痛時止、口吐清涎、夜寐齒、肌瘦面黃有斑點、唇內有白點、舌苔花剝等症,一般可用化蟲丸以驅蟲止痛;但病性屬寒而伴有舌淡苔白脈遲等症的,宜用理中安蛔湯;病性屬熱而伴有舌紅苔黃脈數等症的,宜用連梅安蛔湯;病性屬寒熱虛實錯雜而伴有渴不欲飲、飢不欲食、舌苔白黃相兼等症的,宜用烏梅丸。
2.脾胃寒熱虛證治
(1)脾胃虛寒證治:屬於脾胃氣虛的,多見神疲肢倦、少氣懶言、不思飲食、肌肉消瘦、胃痛喜按喜溫、舌質淡紅、脈緩弱等症,宜用香砂六君子湯以健脾益氣,溫胃祛寒。若因脾氣虛導致陰火旺,而現久瀉不止、久熱不退、煩渴不思飲食、神疲肢倦、少氣懶言、脈數而虛大或細弱等症的,則宜用補中益氣湯升補脾氣以降陰火。若因脾氣下陷以致脫肛的,亦宜用補中益氣湯升舉脾氣以收脫肛。若因脾氣虛不能統血而見大便下血不止的,則宜用歸脾湯以補氣攝血。若因脾氣虛不能攝精而見膏淋或白帶淋瀝等症的,都可用參苓白朮散加減以補氣攝精止帶。若由脾胃氣虛發展成為脾胃陽虛的,除現有上述脾胃氣虛證外,還多現有身寒肢冷、脘腹冷痛喜熱按、時吐清水、大便溏瀉、舌質淡白、脈沉遲弱等症,宜用附子理中湯溫補脾陽以化寒濕。
(2)脾胃虛熱證治:本證是因脾胃陰液不足所致。多見胃中灼熱、飢而食難下咽、咽干口燥、或胃中熱痛而大便乾結難下、舌質干紅或舌心光剝、脈細數等症,宜用益胃湯或增液湯等滋養脾胃陰液以清熱潤燥。
若屬於脾胃陰陽氣液兩虛的,則必同時現有上述寒熱虛證,如胃中熱痛而大便溏瀉、或胃中冷痛而大便燥結、或舌紅苔黃而脈遲緩弱、或舌淡苔白而脈弦細數,等等。投藥稍偏,即難接受,一般宜用資生丸等平補脾胃法以穩步取效,不可急躁圖功。
脾胃病常與肺、心、肝、腎有關。例如:脾胃病涉及於肺的,由於「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因脾虛生痰上泛於肺,而現咳喘痰多、不思飲食、神疲肢倦、大便溏瀉等症的,宜用六君子湯以健脾化痰為主。脾胃病涉及於心的,常見胃不和而卧不安,宜用半夏糯米湯或溫膽湯以和胃安神。脾胃涉及於肝的,常見土虛招致木克的腹中急痛而脈弦等症,宜用小建中湯以培土製木。脾胃病涉及於腎的,常見腰冷痛而沉重等症,宜用甘姜苓術湯以培土製水。由於脾胃為後天之本,在五臟六腑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所以無論脾胃病影響到其它臟腑,或其它臟腑病影響到脾胃,只要症見肌肉消瘦、不思飲食,消化功能日差,氣血日見衰竭,都必須以健補脾胃為主。否則,脾胃一敗,就難以救治了。前人所謂「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確為至理。
0 問診妙法錄星期二, 十二月 29th, 2009 | 杏花飄香 | 桂心蕩 | 瀏覽:43
關於問診妙法錄,大家已經比較熟悉了,現在我就針對其內容,做一番總結:疾病的臨床表現,雖是複雜無比,但也難逃陰陽、寒熱、表裡、虛實這八種變化。而問診妙法錄,正是從這八綱中演化來的診斷方法。八綱之中,表、熱、實屬陽;里、寒、虛屬陰。根據病症位置、病狀、正邪之關係,辯證時需要將辯證思路整理清晰。首先必須明白病邪的位置,一般我們稱之為表病的病變,其病邪多在皮毛、肌腠、經絡。而里病的,其病變處多在臟腑、骨髓、氣血。這套辯證思路,是針對外感病和內傷病推出的,是為了及時的發現病邪位置,清除病邪來設定的。表病又叫表證,指病邪在肌膚表面,所產生的疾病,其特點主要為:起病急,病邪所在位置前(頭面、四肢等)、病勢較輕(與很嚴重的疾病比較,比如急性轉染病)、病狀變化較快(例如體溫變化快,開得快,去的也快)這類疾病,大多是因為六邪所致的,所謂六邪,就是風寒暑濕燥熱等六邪,它們的實質就是自然界的各種因素。表證的主要表現為惡寒、發熱、舌苔薄白。有時候還會伴隨咳嗽、鼻塞、鼻涕、頭身痛的癥狀。表證又分為風寒、風熱、表虛三類情況。這個大家可參考問診妙言錄深入辯證。里病,又可稱作里症。這種病變,多見於外感病久病不愈,或內傷病。里症的特點為:病情變化慢,病變位置深(多在臟腑)、病情較重。里症一般是因為外邪入侵後,沒有及時驅除,而後轉入臟腑所致;或是因為外邪強悍,直接進入臟腑;或是因為情志、飲食、起居等不良生活習慣所致。里症病比較複雜,其變化繁多。里症的病狀表現多為咳嗽、胸痛、腹痛、腹瀉、高熱、神志昏沉等。里症患者大多沒有惡風、惡寒等情況。大多數里症患者的舌苔與常人的舌苔很是不同。里症又分四種,分別為里虛、里實、里寒、里熱。這四種情況的治療詳法,可見問診妙法錄。表裡的主要區別為:表證大多為新病,里症多為久病。表證往往發熱惡寒同時出現,只是兩者因為起病原因不同,所以各種起病原因引起的發熱惡寒程度也不同。而里症多為只寒不熱、只熱不寒。表證舌苔變化不大,里症則舌苔變化較大。另外除了單純的表裡疾病外,還有一種半表半里症,這種情況是在病變介於表裡之間,表裡參半的情況下發生的。這種病症的表現多為寒熱交替出現、胸脅滿、悶,口苦、咽喉乾燥、頭暈、目眩。治療這種疾病,需要表裡兼治和解表裡,不可一味攻補。辯證中寒證、熱證有虛實之分,這個大家可以看之前的《陰陽盛衰大論》,其中對此講的比較詳細。寒證是感受寒邪,或身體素質下降,陰盛陽衰所導致的病症。寒證的形成原因,一是外感陰寒;二是內傷久病,陽氣耗傷;三是過多食用寒涼,導致陰寒內盛。寒證的主要表現是喜歡溫熱的環境、害怕寒涼、不受冷、面色蒼白、肢體寒涼、喜歡蜷著身體睡覺、不渴、小便色清、尿的多、大便稀、舌質色淡、舌苔白、潤滑。關於虛寒和實寒的論治,詳見問診妙法錄。熱證是感受外邪或身體機能活動亢進,陽盛陰衰導致的疾病。熱證的致病原因一般是外感火熱之邪,或是寒邪化熱入里,情緒過於激動後抑鬱化熱,或是飲食不知節制後積蓄為熱,又或是房事過多陰虛陽亢。熱證的臨床表現為發熱、面紅目赤、口渴、喜歡喝冷飲、小便短赤、大便燥結、舌紅、太黃干。關於熱證的治療方法,詳見問診妙法錄。虛實病症在問診妙法錄中敘述的極為清晰,在此就不多說了,虛證和實證的主要區別點在於,虛證病程長,患病久;實證病程短,多屬新病。患虛證者多年老或體弱;患實證者多年輕或體壯。患虛證者病發時不喜歡大聲說話,呼吸聲小;患實證者發病時聲音高亢,呼吸急促。患虛證者被按疼痛部位時會舒緩;患實證者被按疼痛部位時會更加痛苦,不喜人按。虛證小便色清,尿多;實證者小便少而色黃。虛證者大便稀,實證者大便硬。虛證者舌苔胖嫩少,實證者舌苔老厚硬。以上這些,雖然劃分清晰,但是患病之人有時也會有虛中帶實,假實真虛的情況。大家仔細看一下問診妙法錄的二便篇便可發現其中細微的變化。陰陽辯證的要點在於陰證者萎靡倦怠,陽證者躁動煩悶。陰證者面色暗淡,陽證者清明深濃。陰證者身體寒涼,陽證者發熱燥灼。陰證者不喜喝水,陽證者口乾喜歡喝水。陰證者大便腥臭,尿多色清。陽證者便秘,尿少色赤。陰證者聲低,陽證者聲高。陰證者舌胖嫩,陽證者舌干黃。以上這些劃分,雖然調理比較明了,但就辯證而言,卻遠不及問診妙法錄的細緻入里,故此大家讀完問診妙法錄,再以此總結,方才為上策,若以此診脈,則往往會被這些條目所迷了。
2 父子賣驢的故事和中醫的現狀星期二, 十二月 29th, 2009 | 杏花飄香 | 桂心蕩 | 瀏覽:49
先說那個老掉牙的故事__父子賣驢。說的是,有父子兩個,趕驢上集去賣。1. 路上有人建議,何不騎著?於是父騎著,子走著;2. 又有人說:哪有這樣的?大人騎驢,讓個小孩子走路?這爺兒倆聽著有理,父親下來,讓孩子騎上了;3. 又走了一程,又有人說了:小孩子騎驢,讓大人走路,太不孝了。兩人聽了,覺得這樣是不對。乾脆,爺倆一起上來吧。4. 可走著走著,又有人指指點點地評論了:這倆人,心太狠,一頭驢子上坐二人,這驢受得了嗎?父子倆想了想,就下來了,可這路怎麼走呢?怎麼也是不對。終於有辦法了,___抬著!5. 這下,路人更笑了。從來都見人騎驢,哪有活驢讓人抬的?6. 這樣,這父子倆可真是找不著辦法了,心迷意亂。再加上驢子享受不了這待遇,走到一座獨木橋上,一陣掙扎,連人帶驢滾下河去,隨水而逝。再看看目前中醫的處境:1. 傳統的中醫看病效好,病人歡迎,可評職稱時,有人說:你說你治的好,有論文嗎?於是這中醫就去湊熱鬧,不評不行啊,人要吃飯,再說工作也要人承認不是?終於把自己的病例總結了些,算是臨床報道吧。2. 有是有了,又有人說了,你這論文診斷不明,都是中醫診斷,你說治「腹脹」,可那是病嗎?也許是神經性的,或許是癔症,一個癥狀,不是病名啊?3. 這中醫想了想,有理。就做病種的篩選吧,單治經胃鏡診斷的慢性胃炎,又過了三五年,寫出論文,又有人嘲笑了,這算什麼東西,這也算科研成果?每個人的方都不太一樣,量也不一樣,設計不嚴密,就算是有效,也經不起重複啊,不能重複的東西,不科學,科學的東西就得誰都能用,驢子都會才算。4. 老中醫悲憫心生,為了大家都能學會中醫,相信中醫,使中醫科研正規化,割愛設計出了固定地治胃炎的方子,雖然有效率由99%降到了19%,總算是有個手段,讓中醫看起來科學化了。大面積臨床試驗,加上靈老鼠、笨驢子的一通摻合,大家如獲至寶般發現一個新方劑。5. 於是有一部分人用開了,且有人因主持試驗獲某部科研成果大獎,被評為名中醫。這個老中醫呢,只是參與者之一。還在看他的病。這還不算,進一步有人從中找出最高頻使用的葯,獲博士學位,又有人分出化學單體,作為博士後研究。最後的結論是,在西醫的主技下,從民間發掘個補益氣湯治胃炎,經十年研究,找出主要是陳皮的作用。6. 又經十年,確定了是其中的橙皮甙對胃平滑肌細胞的線粒體在起作用。大家歡呼,中醫科研的勝利,可門診上等著人工合成橙皮甙來治胃脹的病人,經過這幾十年的等待,已有不少先脹死的了。反看這個老中醫,開方連陳皮也不是常用,一致說他不科學,落後了,這把年紀還沒混上個副主任醫師,水平可知,主持陳皮項目的早帶中醫博士研究生了。
中醫進化到這裡,大家不難想像,怕是早已和那笨驢一起滾下河去,隨波而逝了吧?
1 臨床常用方劑對比星期二, 十二月 29th, 2009 | 杏花飄香 | 桂心蕩 | 瀏覽:37 方劑是中醫的一大特色,臨床上根據不同癥狀隨症加減配伍可謂變化多端。但疾病的證候群錯綜複雜,同病異症,異症同病之現象多有出現,醫師用藥就要細心分析,靈活辨證,對症下藥方可收到良效。本文就中醫常用方劑的配伍運用作一對比淺述,僅供同仁參考。 1.大柴胡湯與小柴胡湯 兩方均有柴胡、黃芩、半夏、生薑、大棗,都有降逆止嘔的作用。小柴胡湯又配伍了人蔘、炙甘草,有益氣和中的作用,其和解與補虛同用,治療少陽病往來寒熱、胸脅苦滿、不欲飲食、心煩喜嘔、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或微黃膩、脈弦等症。而大柴胡湯又配合了大黃、枳實、芍藥,又有導滯泄熱、緩急止痛作用,其和解與攻下並用、主要作用為和解少陽、瀉下熱結,主治少陽、陽明同病,適用於往來寒熱、胸悶、嘔惡、大便秘結、胸腹脹滿、下利不暢、口苦、苔黃、脈弦有力者。 2.蒿芩清膽湯與溫膽湯 溫膽湯組成藥物有陳皮、半夏、茯苓、甘草、枳實、竹菇,具有化痰、降逆、和胃作用,其清熱而不寒,化痰而不燥,主治痰熱擾膽、虛煩不眠之症。本方加青蒿、滑石、青黛、黃芩即為蒿芩清膽湯,其清熱除濕作用較溫膽湯為強,為清膽泄熱、和胃化濕之劑;主治外感濕熱之邪,邪留氣分,熱重於濕,熱重寒輕的病證。主要臨床見症有:發熱微惡風寒、頭重、肢倦、胸痞嘔惡、舌苔膩、脈濡數等。 3.四逆散與小柴胡湯 兩方都用柴胡清疏肝膽、和解表裡。所不同者,小柴胡湯用黃芩,略為偏寒,故以口苦、咽干為主症之一,而四逆散用芍藥、甘草,著重於里緩急止痛,以里急腹痛為主症之一。小柴胡湯又用人蔘、半夏,和胃止嘔;四逆散用枳實,行氣破結。 4.黃連湯與半夏瀉心湯 黃連湯為半夏瀉心湯去黃芩加桂枝而成,它與半夏瀉心湯都是調和腸胃,治療腸胃功能失調、升降失常,寒熱夾雜病症的方劑。不同點是黃連湯所治是上熱下寒癥狀較突出者,上熱則見胸煩,下寒則見腹痛。故黃連湯增加黃連用量以清心胃之火,除去黃芩,而加桂枝以溫經散寒。在臨床應用時,如腹痛較重,可將桂枝改為肉桂,則溫里止痛的功效更強。 5.小柴胡湯與蒿芩清膽湯 兩方均可和解少陽,主治少陽症,症見寒熱往來、胸脅脹滿等。小柴胡湯以柴胡、黃芩為主,並配伍人蔘、甘草、生薑、大棗、半夏以補中和胃降逆,主治少陽症兼有正氣不足者,並可治療熱入血室及瘧疾。蒿芩清膽湯,以青蒿、黃芩為主,並配伍燥濕化痰的陳皮、半夏、茯苓、枳殼、竹茹、碧玉散以清熱化痰,而無補中益氣作用。主治少陽寒輕熱重而兼有痰濕者。 6.四逆散、逍遙散與柴胡疏肝散 三方均可調和肝脾、治療肝脾不和之證。四逆散以柴胡為主,輸轉氣機、透達鬱熱,配枳實以增強其輸導泄熱作用,配芍藥、甘草以和營緩急止痛,主治「熱厥」及胸脅脘腹疼痛、瀉利下重、脈弦等症,對於肝鬱化火,陽氣內郁不能外達而見手足厥冷者,亦可應用。 逍遙散由疏肝解郁的柴胡配伍健脾養血的白朮、茯苓、當歸、芍藥等組成,功能疏肝解郁、健脾、養血,主治肝鬱、脾虛、營血不足之症。症見:頭痛、目眩、脅痛、神疲乏力、食少、口燥、咽干,或見寒熱往來,或有月經不調、兩乳作脹,舌淡紅、脈弦而細。 另有柴胡疏肝散一方,由四逆散衍化而來,由四逆散加陳皮、香附、川芎行氣活血葯組成。其行氣解郁、活血止痛作用較強,適用於肝鬱氣滯兼有血瘀的胸脅疼痛等症。本方健脾養血的作用不及逍遙散,而芳香溫燥之性較強,無養血柔肝、健脾補中的作用,對於血虛肝鬱脾虛的逍遙散症不宜應用,否則會使病情加重。 7.溫經湯與生化湯 兩方均有當歸、川芎、甘草、生薑,都有溫經活血化瘀的作用。生化湯主治產後受寒,瘀血內阻,惡露不行,小腹冷痛之症。溫經湯為治療沖任虛寒,瘀血內阻,月經不調的主方,臨床上還可以見到陰血不足的虛熱癥狀,證情寒熱錯雜,虛實並見,所以方中除了用溫經散寒、活血化瘀葯外,又配伍了養血、益氣、和胃之葯,如人蔘、甘草,半夏等以助生化之源,配伍涼血滋陰養血之品,以清其虛熱。生化湯重在化瘀生新而不在溫補,溫經湯重在溫養而不在攻瘀。 8.竹葉石膏湯與白虎湯 竹葉石膏湯是以白虎湯與麥門冬湯兩方為基礎加減而成,也可以說是白虎湯去知母加人蔘、麥冬、竹葉、半夏而成,兩方均有清泄氣分之熱、生津止渴的作用。白虎湯為大寒之劑,清熱降火之力甚強;主治氣分熱盛之症,臨床主要表現有大熱、大渴、大汗出、脈洪大有力(簡稱四大),邪盛而正不虛;竹葉石膏湯為清養之劑,寒涼之性較弱,而益氣生津之力較強,併兼有降逆和胃作用;主治熱病後期氣分餘熱未盡,氣液已傷,肺胃之氣上逆之症,以身熱多汗口渴、嘔逆、嗆咳、少氣乏力、舌紅苔少、脈虛數,氣陰不足為主要癥狀,此時邪衰而正亦虛。 9.歸脾湯與天王補心丹
兩方皆有養心安神作用,均治怔忡、失眠。其組方均有人蔘、茯苓、遠志、棗仁、當歸。歸脾湯又配伍了黃芪、白朮、生薑、大棗、甘草、龍眼肉、木香,為肝脾同治,氣血雙補之劑,而側重於益氣健脾,主治脾虛氣弱,統攝無權而致的各種血症,婦女月經不調、崩漏下血以及思慮過度、勞傷心脾,氣血虧虛而致的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等症。而天王補心丹則配伍了生地、天冬、麥冬、丹參、玄參、五味子、柏子仁、桔梗等葯,側重於滋陰養血,主治陰血虧少,心火亢盛,心腎不足的心悸、怔忡、失眠、盜汗、夢遺、口舌生皰,舌紅苔少,脈細數等症。一個以益氣健脾為主,一個以養血補心為主,一個偏溫,一個偏寒。
10.三仁湯與藿朴夏苓湯
兩方均以杏仁、蔻仁、薏苡仁、半夏、厚朴及其他一些清利濕熱葯組成,都有宣暢氣機、化濁利濕作用,主治濕溫病邪在氣分而濕重熱輕者,症見身熱不渴,倦怠身重,胸悶,苔白,脈濡。
但三仁湯所配伍的清利濕熱葯為滑石、通草、竹葉,其清熱利濕作用較強,濕熱程度較重時使用,除見上面癥狀外還可見面色淡黃,午後發熱,狀若陰虛,胸悶不飢等症。
藿朴夏苓湯配伍的清利濕熱葯為茯苓、豬苓、澤瀉,其清利作用不及三仁湯。但它又配伍了芳香化濁解表的藿香、豆鼓,其芳香化濁力較強,併兼有解表作用,適用於濕溫初起,濕濁較盛者,臨床見症以胸腹滿悶較甚。臨床治療濕溫初起,邪在氣分,一般先用藿朴夏苓湯,後用三仁湯。
11.黃連解毒湯與瀉心湯
兩方組成均有黃芩、黃連,都有瀉火解毒燥濕之作用,主治實火熱毒,濕熱之證。黃連解毒湯以黃連為主,配有黃柏、梔子,能清泄三焦之實火,主治三焦火盛,大熱躁狂,譫語不眠,吐衄發斑以及外科癰腫疔毒等症,常見舌紅苔黃,脈數有力。
瀉心湯以蕩滌腸胃之大黃為主,與黃芩、黃連同用。主治心胃火熾,迫血妄行所致之吐衄、目赤、口瘡、大便秘結等症。兩方亦均可用於濕熱發黃之症。瀉心湯用大黃並不專於攻下,而有釜底抽薪,泄火解毒之作用,又能活血祛瘀,使止血而不留瘀。
12.清胃散與玉女煎
兩方均能清胃火、治牙痛。
清胃散以瀉胃火之黃連為主,配以涼血之生地、丹皮及清胃解毒的升麻組成。有清胃涼血解毒作用,主治胃火上攻之牙痛。臨床上以牙齦紅腫潰爛出血,口氣熱臭,脈滑大而數等為辨證應用要點。
玉女煎由清熱降火之生石膏、知母及滋陰之熟地、麥冬等葯組成,有清胃滋陰之作用,主治胃火有餘,腎水不足之牙痛,臨床以牙齒鬆動、頭痛、牙痛、牙衄、煩熱口渴、舌紅苔少而干,脈浮洪而滑大按之有虛像者為宜。
13.芍藥湯與白頭翁湯
兩方均可清熱解毒燥濕,主治濕熱痢疾。
芍藥湯用芍藥、甘草緩急止痛,木香、檳榔調氣,當歸、肉桂活血,大黃、黃芩、黃連以導滯泄熱、解毒燥濕。本方具有清熱解毒、燥濕導滯、調氣活血、緩急止痛的作用,對治濕熱疾病照顧的比較周到。
白頭翁湯用黃連、黃柏、秦皮、白頭翁組成,有清熱解毒燥濕、涼血止痢作用,而無調氣活血導滯、緩急止痛之作用,涼血解毒止痢作用較好。同時還有一定的收澀作用,適用於熱毒深入血分之血痢,下痢赤多白少,腸中濕熱積滯不多,熱毒下迫,里急後重者。而芍藥湯兼有行血調氣導滯之功,適用於濕熱泄瀉,痢疾初期,濕熱積滯內阻,氣血不調、下痢里急後重、腹痛者。
14.青蒿鱉甲湯與清骨散
兩方均是清虛熱之方劑,均有養陰清熱之作用。
青蒿鱉甲湯由養陰涼血之知母、生地、鱉甲、丹皮與清熱透絡之青蒿組成,其滋陰作用較強,多用於溫病後期、陰液已傷,邪留陰分之證,症見:夜熱早涼、熱退無汗,舌紅苔少,形瘦脈細者。而清骨散除用青蒿、知母、鱉甲養陰清熱外,又配伍了清虛熱的銀柴胡、地骨皮、胡黃連、秦艽、芍藥,其清虛熱作用較強,主治虛勞骨蒸,症見唇紅顴赤、形瘦盜汗、舌紅少苔,脈紅數,為退骨蒸勞熱之方劑。由此可見:兩方均有清熱養陰作用,都能治陰虛發熱之證,但一以養陰為主,一以清熱為主,一是治外感熱病後期傷陰,邪熱深伏陰分為主,一為治骨蒸勞熱的專用方。
15.王氏清暑益氣湯與竹葉石膏湯
兩方均有清熱解暑、益氣生津作用,主治感傷暑熱,氣陰兩傷之證。但王氏清暑益氣湯清熱祛暑、養陰生津葯較多,其清熱祛暑養陰作用較好,常用於感傷暑熱,氣津兩傷。症見體倦少氣、汗多、口渴、身熱心煩、脈虛者。而竹葉石膏湯中有半夏,兼有和胃降逆作用,多用於熱病後期餘熱未清,氣液兩傷,而見嘔逆虛煩之症。
16.犀角地黃湯與清營湯 兩方均以犀角、地黃為主,具有清營涼血解毒作用,治熱入營血之證,症見身熱夜甚、煩躁不眠、神昏譫語、舌絳而乾等。 犀角地黃湯又配伍丹皮、赤芍涼血化瘀,均由血分葯組成,以涼血解毒、止血散瘀為主、主治熱邪深入血分動血之證,見吐、衄、發斑等症者。清營湯中又配伍了金銀花、連翹、竹葉、黃連等清熱解毒、透熱轉氣之葯,同時還配伍了麥冬、玄參以清熱養陰解毒,其清熱解毒作用較強,並有透營轉氣、氣營兩清作用。而清營湯涼血止血散瘀之力較差,主治熱邪初入營分,尚未動血者,以身熱夜甚、譫語不眠、心煩口渴(或不渴)、斑疹隱隱、舌絳而干、脈數為主要臨床表現。 17.當歸龍薈丸與龍膽瀉肝湯 兩方中均有龍膽草、黃芩、梔子、當歸,均有清瀉肝火的作用。龍膽瀉肝湯又配伍了車前子、木通、澤瀉、生地、甘草、柴胡,有舒肝利尿清熱作用。當歸龍薈丸配伍了黃連、黃柏、大黃、龍薈、青黛、木通、麝香,有通便瀉熱作用。清熱瀉火之力以當歸龍薈丸為強,它是以黃連解毒湯為基礎,更加大黃、蘆薈、青黛、木通、麝香等葯而成,以肝膽實火而致的眩暈、驚悸、抽搐、譫語發狂、便秘、溲赤等為主症,龍膽瀉肝湯兼有利濕作用,雖其清瀉肝膽之力不及當歸龍薈丸,但能清利下焦濕熱,對肝膽濕熱下注等證有較好的療效。 18.黃芩湯與芍藥湯 兩方均有共黃芩、芍藥、甘草,都有清熱治痢、和營止痛作用,用於治療熱痢腹痛。但芍藥湯又有黃連、大黃、木香、檳榔、當歸、肉桂,其清熱去濕力較強,且有行氣活血導滯作用,方中芍藥用量獨大,有較好的緩急止痛作用,多用於治療濕熱痢疾,見下痢赤白、腹痛、里急後重、肛門灼熱等症。黃芩湯清熱燥濕之力較遜,無行氣活血導滯作用,多用於濕熱瀉泄,腹痛、身熱口苦之症。前者偏於治痢,後方偏於治瀉,前者作用較強,主治證較重;後方作用較弱,主治證較輕。 19.溫膽湯、導痰湯、滌痰湯 三方中均有陳皮、半夏、茯苓、甘草等葯,都有健脾化痰的基本作用。溫膽湯又配伍了枳實、竹茹,有清熱化痰除煩作用,全方作用偏於清化熱痰,主治痰熱擾膽虛煩不眠。導痰湯又配伍了制南星、枳實,有祛風化痰作用,主治風痰暈厥等症。以上兩方面再加化痰開竅的菖蒲,益氣扶正的人蔘即為滌痰湯,有化瘀開竅作用,主治中風痰迷之症。三方均能化痰,化痰之力以滌痰湯最強,其次為導痰湯,再次為溫膽湯。 20.三仁湯與甘露消毒丹 兩方都有清熱祛濕作用,均為治療濕溫初起,邪在氣分的方劑。但是三仁湯著重於宣暢氣機,芳香化濕,治濕溫初起,濕遏熱伏,濕重於熱者。而甘露消毒丹以芳香化濁的藿香、肉豆蔻,清熱利濕的茵陳、滑石、木通,清熱解毒的黃芩、連翹和清利咽喉的貝母、射乾等組成,清熱解毒之力較強,治濕熱蘊結,濕熱並重者。21.五苓散與豬苓湯 兩方都有茯苓、豬苓、澤瀉,均有利尿作用。但五苓散又有白朮、桂枝,兼有健脾通陽作用,主治太陽經腑同病,膀胱氣化失職,水濕內停之證,以溫化水濕為主,有無表證皆可使用。而豬苓湯配伍了阿膠、滑石,利尿又兼清熱育陰作用,使利尿而不傷陰,主治水熱互結下焦,小便不利之症,以清利為主。方中阿膠又有止血作用,對小便不利又兼見尿血者較宜,為治療泌尿系感染的常用方劑之一。 22.藿朴夏苓湯與藿香正氣散 兩方中均有藿香、厚朴、半夏、茯苓,都有芳香化濁、解表和中作用。但藿香正氣散又有紫蘇、白芷、桔梗解表宣肺,而藿朴夏苓湯僅配伍了豆豉以透表,所以前者發散在表寒濕之邪力較強,後者透表之力較弱。但藿朴夏苓湯又配伍了白朮、大腹皮、陳皮,有行氣健脾利濕作用。而藿香正氣散配伍了杏仁、蔻仁、苡仁、豬苓、澤瀉,有宣暢三焦氣機,利濕清熱的作用。 藿香正氣散多用於治療濕滯脾胃,外感風寒等,症見惡寒發熱,頭痛,胸脘憋悶,噁心嘔吐,泄瀉,舌苔白膩,脈浮濡;藿朴夏苓湯多用於治療表邪不甚而中焦濕濁較重者,症見身熱不渴,肢體倦怠,胸悶口膩,苔白膩,脈濡。 23.歸脾湯與天王補心丹 兩方皆有養心安神作用,均治怔忡、失眠等。其組方均有人蔘、茯苓、遠志、棗仁、當歸。歸脾湯又配伍了黃芪、白朮、生薑、大棗、甘草、龍眼肉、木香益氣健脾,氣血雙補,主治脾虛氣弱,統攝無權而致的各種血證,婦女月經不調、崩漏下血以及思慮過度、勞傷心脾,氣血虧虛而致的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等。而天王補心丹則配伍了生地、二冬、丹參、玄參、五味子、柏子仁、桔梗等葯,側重於滋陰養血,主治陰血虧少,心火亢盛,心腎不交的心悸怔忡、失眠盜汗、夢遺、口舌生瘡、舌紅苔少、脈細數等症。一個以益氣健脾為主,一個以養血補心為主。 24.真武湯與附子湯之比較 二方中都有附子、白朮、茯苓、白芍,都有溫陽祛濕作用。 真武湯用生薑,而不用人蔘,意在溫散以去水氣,重在溫陽利水,主治陽虛水停,小便不利,肢體浮腫等症。而附子湯加倍使用白朮、附子,意在溫補而去寒濕,適用於真陽不足,寒溫內侵之惡寒肢冷、肢體骨節疼痛等症。前方偏於溫陽利水,後者溫補化濕;前者多用於陽虛水腫,後者多用於寒濕痹痛。 25.四君子湯、參苓白朮散、補中益氣湯 三方均有補中益氣健脾的作用,主治脾胃氣虛證。 參苓白朮散是四君子加理氣健運、醒脾開胃的陳皮、砂仁,滲濕健脾的薏苡仁,健脾補中的山藥、扁豆、蓮子肉以及宣肺止咳的桔梗組成。其補中作用較四君子為強,兼有利濕止瀉、化痰止咳作用,主治脾胃氣虛而兼濕邪較甚者,常用於脾胃氣虛挾濕的泄瀉以及痰濕咳嗽。 四君子湯為益氣健脾的基礎方,作用平緩,一般治脾胃氣虛之證,常以此方為主加減運用,如六君子湯、五味異功散等都是四君子加味治療脾胃氣虛的方劑,根據不同的兼症而加用不同的藥物,本方亦可作為病後體虛調理之劑。 補中益氣湯由四君子湯去茯苓加黃芪、當歸、升麻、柴胡、甘草組成,以益氣補中昇陽為主,其補中益氣之力較上兩方為強,且有升舉陽氣之作用,主治中氣不足、氣虛下陷、氣虛發熱及陽虛外感等證。
2 經典中醫錦言片語星期二, 十二月 29th, 2009 | 杏花飄香 | 桂心蕩 | 瀏覽:66
1.止咳常用麻黃 (寒熱皆可用炙麻黃,熱證可配銀花、前胡、黃芩、魚腥草甚至石膏、梔子等)縮尿益智桑蛸 (個人感覺比金櫻子芡實好用,水陸二仙勝在平和)疏肝莫忘麥芽 (我治療乳癖慣用生麥芽、絲瓜絡)閉經還須歸芍 (行氣活血當然重要,補血調血是治病求本)崩漏海蛸茜草 (二葯皆有化瘀之功,可使離經之血歸於常道)辨證前提記牢 (以上只是個人經驗,辨證雖非萬能,卻是中醫之精髓,時刻不能忘記)2.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3.療傷必備三七,不須強分內外。4.久病必虛,久病必瘀,久病及腎,久病入絡。5.疏肝勿忘和胃,理氣慎防傷陰。6.肝隨脾升,膽隨胃降。7.無痰不作眩,無風不作眩,無虛不作眩。8.行氣則後重自除,理血則膿血自愈。9.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10.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11.痛則不通,不通則痛,不榮則痛。12.諸花皆升,旋覆獨降。13.脾氣喜升,胃氣喜降,脾喜燥而而惡濕。14.怪病多由痰作祟,治痰無需只祛痰,貴在治氣以為要,氣順則津液自行,絕其源泉痰即消。15.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16.百病生於氣;諸厥固泄,皆屬於下;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17.久病先針足三里。18.兵無嚮導則不達賊境,葯無引使則不通病所。19.忍怒以全陰,抑喜以養陽。20.大實有羸狀,至虛有盛候。21.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22.不宜苦寒伐胃府,陽明無熱不輕攻。23.小病理氣血,大病調陰陽。 24.上下交損,當治其中。25.世無良醫,枉死者半,此言非虛。[唐] 孫思邈26.世有愚者,讀方三年,便謂天下無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無方可用。故學者必須博極醫源,精勤不倦,不得道聽途說,而言醫道已了,深自誤哉! [唐] 孫思邈27.見痰休治痰,見血休治血,見汗不發汗,有熱莫攻熱。28.喘氣毋耗氣,精遺勿澀泄, 明得個中趣,方是醫中傑。[明]李中梓《醫宗必讀》29.上燥治中,中燥增液,下燥治血。30.白丹皮去無汗之骨蒸,地骨皮去有汗之骨蒸,桑白皮去往來寒熱之骨蒸。31.學不博不足以達其理,思不精不足以通其變。32.救陰不在血,而在養津與測汗;通陽不在溫,而在利小便。33.木熱則流脂,肝熱未有不見痰者!34.回陽之中,必佐陰葯;攝陰之內,必兼顧陽氣。35.汗葯宜早,下藥宜遲。36.秦艽退黃最妙,以其性能退陽明經濕熱邪氣也。若無濕熱則恐傷燥,又宜慎用。程杏軒37.石膏其性,一善清頭面之熱,二善清咽喉之熱,三善清瘟疹之熱,四善清痰喘之熱。?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38.大黃去積,水盪之也;巴豆去積,火燎之也。清?高鼓峰39.黃芩之退熱,乃寒能勝熱,折火之本也;柴胡之退熱,乃苦以發之,散火之標也。清?楊士瀛《仁齋直指方》40.荊芥最散血中之風。清?汪昂《醫方集解》41.木香行氣,平肝實腸;厚朴散滿,行水平胃。清?汪昂《醫方集解》42.蓋外無惡寒發熱身痛之表證,則不必用桂枝;內無眩悸吐涎之里證,則不必用肉桂。清?王旭高《王旭高醫書六種》43.吳茱萸為厥陰之主葯,上可溫胃寒,下可救腎陽。清?王旭高《王旭高醫書六種》44.柴胡散膽經之專葯,即能散其鬱勃之氣,復能解其鬱結之熱,郁中有熱,故風葯不能治而柴胡能治之也。清?張聿青《張聿青醫案》45.氣燥血必燥,清氣葯中略加花粉、知母;血燥氣亦燥,滋燥葯中可加入蘆根、石斛。清?王旭高《醫學當言》46.凡治病勿傷胃氣,久病宜保脾土。47.欲治肝者,原當升脾降胃,培養中宮,俾中宮氣化敦厚,以聽肝木之自理外濕表散,內濕宜淡滲。48.邪在皮毛者,汗而發之。49.體若燔炭,汗出而散。50.哮喘必用薄滋味,專主於痰。51.治哮必用薄滋味,不可純用涼葯,必帶表散。52.病痰飲者,當以溫葯和之。治痰法,實脾土,燥脾濕是治其本。53.肺虛有痰宜保肺以滋其津液;脾虛有痰宜培脾以化其痰涎;腎虛有痰宜補腎以引其歸臟脅為肝膽之區,禁用汗、吐、下三法。54.(脅痛)《經》曰:溲而便膿血,行血則便膿自愈,調氣則後重自除。55.賓士權衡,察脈之浮沉;去菀陳座者,疏滌腸胃也。56.開鬼門、潔凈府者,發汗、利小便也。57.吐血三要:宜行血,宜補肝,宜降氣。58.(痿)斷不可作風治而用風葯。經曰:「治痿獨取陽明。」59.治癲貴於養心,兼於行痰;60.治狂務於祛邪,滅火為要。61.大抵狂為痰實,癲為心血少,治法俱豁痰順氣,清火平肝。62.熱痰主急驚,當瀉;脾虛主慢驚,當補。63.陰陽虛者,須培腎元,以陰陽蓄於腎也;氣血虛者,須調脾胃,以氣血生於脾胃也。64.腎中陰虛則肝心之病起;腎中陽虛則脾肺之病生。65.胃為陽土,宜涼宜潤;肝為剛臟,宜柔宜和。66.腎臟內寓真陽,非溫不納;肝臟內寄相火,非清不寧。67.乙癸同源,肝腎同治;滋腎水即以榮肝木;瀉肝火即以安腎水。68.善嚏者,肺病也。善噫者,脾病也。呵欠者,胃病也。69.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70.持脈有道,虛靜為保。切脈之法,心空為宗。71.舉之有餘,按之不足(浮脈);舉之不足,按之有餘(沉脈)。72.脾臟宜補則健;胃腑宜疏自清。脾喜暖而惡寒;土惡濕而喜燥。73.胃陽不傷不吐;脾陽不傷不瀉。邪正不爭不痛;營衛不乖不寒熱。74.宜補脾陽者,雖乾薑、附子轉能生津;宜補脾陰者,雖石膏、知母轉能開胃。75.熱邪傷陰,陽明消爍,宜清宜涼;太陰告困,濕濁瀰漫,宜溫宜散。76.血得寒則凝,得熱則行,見黑既止。77.血之失於吐衄者,陽明之不降也;血之失於便脲者,太陰之不升也。78.治暑之法,清心利小便最好。79.暑熱傷氣,益氣而暑自消;暑熱傷陰,益陰而暑自退。80.水系有形之飲;濕為無形之邪。濕為重濁 有質之邪;從外而受者,皆由地中之氣升騰;從內而生者,皆由脾陽之氣不運。81.燥邪辛潤以開之;濕邪辛淡以開之。82.氣有餘便是火;氣不足便成寒。83.陰虛者能發熱,以真陰虧損,水不制火也;陽虛者能發熱,以元陽敗竭,火不歸源也。84.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留而不去,其病為實。85.葯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精補;精補不如神補。86.上氣虛者,升而舉之;下氣虛者,納而歸之;中氣虛者,溫而補之。87.脈和緩者,元氣之來也;脈強峻者,邪氣之至也。88.熟讀而精靈自啟,思深而神鬼可通。 李士材89.尊古而泥古,進退皆榛蕪;尊古而不泥古,無路可有路。《北方醫話》90.古人用藥立例,指引迷途耳。因例達變,在後人推廣之也。《汪石山醫學全書》91.善醫者,法門廣大無邊。不善醫者,小心與大膽均誤也。《古今醫案按/俞按》92.理不必深,但期徵實;論不必高,但求適用。《周學海醫學全書》93.暑有陰陽之分。尿有赤濁之別。94.病人不忌口,醫生白動手。95.疹是太陰風熱。癍是陽明火毒。96.巔頂之上,唯風可到。欲求南風,先開北牖。97.腸癰下不厭早,腸癖補不厭遲。98.無水舟停,增水行舟。99.風為百病之長,頭為諸陽之會。100.人身不過表裡,氣血不過虛實。101.面腫為風,腳腫為水。102.苔黃膩熱在肝膽,苔黃燥熱在脾胃。103.病不辨則無以治,治不辨則無以痊。104.去邪而不犯無過之地。105.克敵者存乎將,去邪者賴乎正。106.法不過仲景,理不過內經。107.外入之寒,溫必兼散,內生之寒溫必兼補。108.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109.寧舍其穴,不舍其經。110.渴喜飲冷,腹中有熱,渴喜飲熱,腹中有寒。111.陽絡傷則吐血,陰絡傷則便血。112.五臟之傷,窮必及腎。113.上燥治氣,中燥增液,下燥治血。114.寒之不寒無水也,熱之不熱無火也。115.一切氣病用氣葯不效,少佐芎歸血氣流通而愈。116.人身無倒上之痰,天下無逆流之水,故不治痰而治氣。117.凡病晝則增劇,夜則安靜,是陽病有餘及氣病血不病。118.凡病夜則增劇,晝則安靜,是陰病有餘及血病氣不病。119.晝則發熱,夜則安靜,是陽氣自旺於陽分也。120.夜則惡寒,晝則安靜,是陰血自旺於陰分也。121.晝則安靜,夜則發熱、煩躁,是陽氣下陷於陰中也。名曰:熱入血室。122.夜則安靜,晝則惡寒,是陰氣上溢於陽中也。123.晝則發熱、煩躁,夜則發熱、煩躁,是重陽無陰,急泄其陰峻補其陽。124.晝則惡寒、夜則煩躁,飲食不入,名曰:陰陽交錯者死。125.大凡氣香者,皆不利於氣虛證;味辛者,多不利於見血證,所當慎也;126.治火切不可久任寒涼之品,重傷脾胃,便不可救。127.益陰宜遠苦寒,益陽宜防增氣,祛風勿過燥散,消暑毋輕下通。128.上越之陽,起於肝木,而滄陷之陽,處於脾胃。 129.陽本上升,陰從下吸則降。陰本下降,陽從上挈則升。陽降,則為蒸變化生之源,陰升則為滋養濡潤之助。 《張聿青醫案》130.宣一身之氣化,務在輕清,通六腑之機竅,端在滑利。秦伯未《清代名醫醫案精華》131.陽氣下陷者,舉而揚之;陰氣不降者,抑而降之。 《醫貫》132.氣陷則倉廩不藏,陰亡則門戶不閉。《醫宗必讀》133.肝氣宜升,膽火宜降,然非脾氣之上行則肝氣不升;非胃氣之下行則膽火不降。《醫學衷中參西錄》134.水不升為病者,調腎之陽,火不降為病者,滋心之陰。《吳醫匯講》135.少火宜升,壯火宜降。壯火降而少火升,氣得升而血得養,三焦皆受益矣。《醫方集解》136.飲食有節,脾土不泄;調息寡言,肺金自全;動息以敬,心火自足;寵辱不驚,肝木自寧;恬然無欲,腎水自足。《壽世青編》137.多記損心,多言耗氣;心氣內損,形神外散;初雖不覺,久則為弊。138.養心莫過於寡慾。《醫學入門》139.勿以脾胃熱冷物;勿以脾胃軟硬物;勿以脾胃熟生物。《折肱漫錄》140.胃陽弱而百病生,脾陰足而萬邪息。141.脾胃乃後天之本,老年要以調脾胃為切要。《老老恆言》142.食物有三化:一火化,爛煮也;一口化,細嚼也;一腹化,入胃自化也。老年唯借火化,磨運易而輸精多。143.神靜則心火自降,欲斷則腎水自升。《醫學入門》144.善治精者,能使精中生氣;善治氣者,能使氣中生精。《景岳全書》145.外感之病,其位在表,病情輕淺,以出入主其外。146.內傷之病,多歸於升降,其位在里,以升降主里。147.血有餘則怒,不足則恐。肝氣虛則恐,實則怒。心氣虛則悲,實則笑不休。148.有觸心動為驚,無觸心動為悸。治病先調氣,久病要開郁。149.諸病尋痰火,痰火生異證,腑病責臟用,臟病則腑用。150.脾旺能勝濕,氣足無頑麻。151.實則太陽,虛則少陰。實則陽明,虛則太陰。152.二陽之病發心脾。153.奪汗者無血,奪血者無汗。亡血家無汗。154.胃中熱則殺谷,胃中寒則腹脹。155.甘溫除大熱。156.濕熱之症,陽明必見太陰。157.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158.陽盛則外熱,陰盛則內寒。159.百病皆由痰起,百病皆因於氣。160.久病有瘀,怪病有痰。161.早上頭痛屬氣虛,晚上頭痛屬血虛。162.久病陰火上炎,則津液生痰不生血,補血以制相火,其痰自除。163.汗出不解,非風即濕。164.黃疸必傷血,治黃要活血。165.病不許治,病必不治,治之無功矣。166.血不利則病水痛而不腫曰風,腫而不痛曰濕,又痛又腫曰風濕。167.言不可治者,未得其術也。168.激勵我精求方術。169.俱視獨見,無與眾謀。 170.告訴我仔細地診察,肯定地判斷。171.凡治脾胃,當以調肺氣,交心腎為先。清.唐大烈172.六淫之速,莫過風、火。(過敏性疾病)173.小兒外感必護里氣,里氣不足災怪自生。174.腰背委中求,肚腹三里留,面口合谷收;胸脅內關謀。175.肢體損於外,則氣血傷於內,營衛有所不貫,臟腑由之不和。176.出入停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177.跌扑閃挫氣血瘀,疏經通絡功效奇,葯中重用黃芪草,腰痛頸痛功效高。178.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179.荊芥配伍原則:表症輕,流清涕+防風;鼻塞重+蘇葉(蘇葉解表作用較強);咽紅+蟬衣。180.濕熱泄瀉用滑石+前仁:滑石引上焦之火下行,前仁利小便實大便。181.中醫不傳之迷在用量,怪病治痰。182.諸風掉眩,皆屬於肝。諸寒收引,皆屬於腎。諸氣膹郁,皆屬於肺。諸濕腫滿,皆屬於脾。諸熱瞀瘛,皆屬於火。諸痛癢瘡,皆屬於心。諸厥固泄,皆屬於下。諸痿喘嘔,皆屬於上。諸禁鼓慄,如喪神守,皆屬於火。諸痙項強,皆屬於濕。諸逆衝上,皆屬於火。諸脹腹大,皆屬於熱。諸躁狂越,皆屬於火。諸暴強直,皆屬於風。諸病有聲,鼓之如鼓,皆屬於熱。諸病胕腫,疼酸驚駭,皆屬於火。諸轉反戾,水液混濁,皆屬於熱。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屬於寒。諸嘔吐酸,暴注下迫,皆屬於熱。183.腰突未必肝腎虛,脾氣不足多關注,補中益氣是良方,重用黃芪加杜膝。184.中醫十趣歌訣 一元:整體觀 兩儀:分陰陽 三寶:形、氣、神四診:望、聞、問、切 五行:金、木、水、火、土 六淫:風、寒、暑、濕、燥、火 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八綱:陰、陽、虛、實、表、里、寒、熱 九法:汗、吐、下、和、溫、清、補、消、養 十方:砭、針、灸、推、罐、膏、丹、丸、散、湯185.不讀書不足以明理,徒讀書不足以成用。186.氣滯者,治宜疏,疏者調達之;氣結者,治宜散,散者破行之。187.諸花皆升,唯旋覆花降;諸子皆降,唯蔓荊子升。188.薄荷利咽以止痛;牛蒡利咽以消腫;蟬蛻利咽以開音;馬勃利咽以涼血。189.精神不專,志意不理,外內相失,故時疑殆。不知陰陽逆從之理,此治之一失矣。190.受師不卒,妄作雜術,謬言為道,更名自功,妄用砭石,後遺身咎,此治之二失也。191.不適貧富貴賤之居,坐之薄厚,形之寒溫,不適飲食之宜,不別人之勇怯,不知比類,足以自亂,不足以自明,此治之三失也。192.診病不問其始,憂患飲食之失節,起居之過度,或傷於毒,不先言此,卒持寸口,何病能中,妄言作名,為粗所恭,此治之四失也。193.熟讀王叔和,不如臨證多。中醫經典固然要讀,醫案也必不可少。推薦一下:《臨證指南醫案》、《古今醫案按》、《名醫類案》、《經方實驗錄》194.扎針拔罐,病去一半。195.夕佳夜甚,旦慧晝安。196.濕熱泄瀉,不管是粘膩臭穢不爽,小承氣湯(少量大黃)加黃柏桔梗薏苡仁:大黃、黃柏緩瀉清腸中濕熱,枳實行氣以解後重,厚朴化中焦之濕,桔梗開肺氣升清以降濁,薏苡仁利濕健脾以強脾胃。197.脾乃生痰之源,肺為儲痰之器。198.口渴必加花粉,咽痛乾草橘梗,目干菊花枸杞,牙痛代赭牛膝。199.用藥須知:柴胡劫肝陰,葛根竭胃津。(此指久服)200.氣之動曰風,氣之虧曰水、濕、寒,水濕涸降曰燥,氣之盈曰火,氣熱之極曰暑。201.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經方千古之秘在於用量。脈之在於有力無力。千人千方。若清水明鏡不失其形。古方不治今病。學古而不泥古。怪病多痰。男子以氣為主,女子以血為主。善治陰者陽中求陰,善治陽者陰中求陽。汗血同源。一味丹參功同四物。202.神之所在,心藏神,腦為元神之府;神之所主,人體一切生命活動的外在表現;神之所病,百病之始,皆本於神;神之所治,凡刺之法,先醒其神。203.怪病多由痰作祟,治痰無需只祛痰,貴在治氣以為要,氣順則津液自行,絕其源泉痰即消。204.面口合谷收,曲池配穴優;如遇頭痛時,鳳池效可湊;脅肋內關謀,可向外關透;肚腹三里留,上腹中脘搜;下腹加關元,天樞治臍周;腰背委中求,殷門亦可收,陀脊按部加,斜向脊柱透;下腰大腸腧,上腰腎腧揉;上肢取曲池,合谷肩yu施;下肢陽陵泉,環跳絕骨透;周身節骱病,疼痛取啊是;避開大血管,胸背禁深刺。205.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矣。206.仲景治血以沖為要,沖脈麗於陽明,治陽明即治沖也。陽明之氣,下行為順。且大黃一味,能推陳致新,以損陽和陰,非徒下胃中之氣也。即外而經脈、肌膚、軀殼,凡屬氣逆於血分之中,致血有不和處,大黃之性,亦無不達。207.熄風之品雖多,以天麻、鉤藤、菊花之屬為最。208.乙癸同源,治腎即所以治肝,治肝即所以熄風,熄風即所以降火,降火即所以降痰,如鉤藤、玉竹、菊花、天麻柔潤熄風之品,無不可於各方中出入加減,以收捷效也。209.桂枝入足厥陰行血分,走經絡而達營郁,善解風邪,最調木氣。210.觀之桂枝與芍藥,一扶陽,一救陰,兩相對偶,凡陰陽升降表裡氣血諸方,莫不惟桂芍之力左右也。211.蜈蚣最善搜風,貫穿經絡臟腑無所不至,調安神經又具特長,因其節節有腦是以善理神經。212.凡用薄桂,能橫行手臂,片子薑黃,能引至手臂,油松節,能透入骨節。213.威林仙,屬木,治痛之要葯,量病稍涉虛者禁用。痛風在上者服之,此葯去眾風,通十二經脈,朝服暮效。
0 錢學森談中醫星期二, 十二月 29th, 2009 | 杏花飄香 | 桂心蕩 | 瀏覽:31
▲中醫的理論完全是宏觀的、整體的理論,它沒有分析,沒有深入到人體的結構、各部位、細胞和細胞以下,所以它的優點是整體觀,但是它的缺點也是因為它僅僅有整體,就整體論整體。
▲用人體科學這個觀點,來吸取所有西醫的這些成果,不是從前的所謂中西醫結合,用西醫來化中醫,我認為那是錯誤的,而是反過來,用中醫來化西醫,把西醫的結果全部拿過來,吸取到人體科學裡來。
▲整理並用現代語言闡述中醫理論是一件工作量極大的研究工作。
▲人體是個開放的複雜巨系統。
▲中醫理論不是現代意義的科學,卻是經典意義的自然哲學。醫學的前途在於中醫現代化,而不在什麼其他途徑。
▲中醫理論是思辨式的論述,或說是恩格斯所說的「自然哲學」,不是自然科學。
▲不能死抱著幾本中醫經典不放,閉關自守。我們要在馬克思主義哲學指導下,把中外醫學的好東西結合起來,用系統科學來促使中醫現代化,即醫學現代化。
▲中醫理論是前科學,不是現代意義上的科學。中醫還不能用物理學、化學等現代科學體系中的東西來闡明,中醫自成體系,是前科學,不是現代科學體系中的現代科學。
▲回顧建國(新中國成立)初年,國家當時就已明確了中醫的重要性,而且又提出了中醫要現代化的要求。但是怎麼現代化的問題,後來好像變成了所謂的中西醫結合,那就是說,把中醫看作是不科學的,要用西醫科學使中醫現代化。但是,這樣一種方法能否取得成功,現在看來是值得考慮的。在幾年前的一次會議上,我見到鄺安坤教授,他是中西醫結合的著名專家,那天晚上我們談得很融洽,我當時就向他講,中西醫結合,用西醫把中醫科學化恐怕是做不到的,因為中醫的指導思想與西醫差別太大,中醫的特點在於從整體、從系統來看問題。鄺教授聽我談完後說,他搞中西醫結合已30年,也感到有點走不下去了,所以他聽到我提出另外一個方向,感到很高興,這大概是四五年前的事。也就是說,他搞了30年的中西醫結合式的中醫現代化,到頭來感到很苦惱,這就說明問題不那麼簡單。
▲大家都說中醫後繼乏人,大有要消亡的危險,這又說明問題很不簡單。
▲我們說的將來的科學***,要從微觀一直到整體,把它連起來。
▲一種人認為是中醫自成體系,它是獨立的,完全是科學的。這些人說中醫的理論是寶貝,我也承認是寶貝,但是他們還加了一條,即這個寶貝是動不得的。也就是這些人反對中醫現代化。
▲還有一種人,我們把他們叫做場論者,反正中醫說不清楚,就製造一個場,什麼人體場、氣場等。這些人製造這個場有什麼根據?可能是憑想像,認為應該有這麼個場……希望他們將觀點轉過來,不要用「場」的未知去解釋人體的未知。
▲就是說我們要搞的中醫現代化,是中醫的未來化,也就是21世紀我們要實現的一次科學***,是地地道道的尖端科學。
▲我一直宣傳中國的傳統醫學,幾千年的實踐所總結出來的經驗確實是我們的珍寶,但過去乃至現在,有許多人認為這與現代科學對不上號。實際上,恰恰是我們祖國醫學所總結出來的東西跟今天最先進的科學能夠對上號……如果把西方的科學同中醫所總結的理論以及臨床實踐結合起來,那將是不得了的。(摘錄自《論人體科學》1988年,人民軍醫出版社)
0 《筆花醫鏡》摘要星期二, 十二月 29th, 2009 | 杏花飄香 | 桂心蕩 | 瀏覽:30 《筆花醫鏡》摘要心部葯隊其症為驚悸、不得卧、健忘、虛痛、怔仲、遺精心 部 手少陰屬髒心體屬火,位南方,色現赤,胸下岐骨陷處,其部位也。凡額上,手、足心,皆其所轄。得血以養之,方能運慧思,用才智。心無表症,皆屬於里。心之虛,血不足也。脈左寸必弱,其症為驚悸、為不得卧、為健忘、為虛痛、為怔仲、為遺精。驚悸者,惕惕然恐,神失守也,七福飲、秘旨安神丸主之;不得卧者,思慮太過,神不藏也,歸脾湯、安神定志丸主之;健忘者,心腎不交,神明不充也,歸脾湯、十補丸主之;虛痛者,似嘈似飢,似手摭心,喜得手按,洋參麥冬湯主之;怔忡者,氣自下逆,心悸不安,歸脾湯主之;遺精者,或有夢,或無夢,心腎不固也,清心丸、十補丸主之。心之實,邪入之也。心不受邪,其受者,胞絡耳。脈左寸必弦而大,其症為氣滯、為血痛、為停飲、為痰迷、為暑閉、為蟲嚙。 氣滯者,或食脹、或怒沖煩悶而痛,沉香降氣散主之;血痛者,血凝於中,痛有定處,轉側若刀針刺,手拈散主之;停飲者,乾嘔吐涎,痛作水聲川,半夏加茯苓湯主之;如有飲囊,則加蒼朮,名倒倉法;痰迷者,頑痰壅閉,不省人事,清膈煎灌之;暑閉者,汗喘昏悶,先以消暑丸灌之,再用香薷飲加益元散;蟲嚙者,飢時作痛.面白唇紅,化蟲丸主之。心之寒,脈左寸必遲,其症為暴痛。暴痛者,肢冷氣冷,綿綿不休,姜附湯加肉桂主之。心之熱,火迫之也,脈左寸必數,舌尖赤,其症為目痛、為重舌木舌、為煩躁、為不得卧、為癲狂、為譫語、為赤濁、為尿血。目痛者,赤腫羞明,導赤散加連翹、菊花、蟬蛻主之;重舌、木舌者,瀉心丸主之;煩躁者,瀉心丸加竹卷心主之;不得卧者,暑熱乘心也,導赤散加益元散主之;癲狂者,棄衣罵詈,生鐵落飲主之;譫語者,邪熱攻心也,瀉心丸主之;赤濁者,萆薢分清飲加燈心、丹參主之;尿血者,阿膠散主之。心部葯隊【補心猛將】 北五味。【補心次將】 棗仁、柏子仁、遠志、丹參、龍眼、麥冬、當歸、白芍、茯神。【瀉心猛將】 石菖蒲、黃連、木通、硃砂、犀角。【瀉心次將】 山梔仁、連翹心、通草、車前子、竹卷心、燈心、蓮子心。 心部列方【七福飲】 治心血虛而驚悸者。人蔘 熟地各三錢 當歸 棗仁各二錢 白朮炒一錢五分 炙甘草一錢 遠志五分【秘旨安神丸】 治驚悸神魂失守者。人蔘 棗仁 茯神 制半夏各二錢 當歸 炒白芍 橘紅各一錢五分 五味子十粒 炙草五分 生薑三片【歸脾湯】 養血安神。人蔘 白朮 當歸 白芍 棗仁各一錢五分 黃芪半錢 遠志七分 炙草五分 元眼肉五枚【安神定志丸】 治心惕不卧。茯苓 茯神 人蔘 遠志各一兩 石菖蒲 龍齒各五錢蜜為丸,以辰砂為衣。每服二錢。【十補丸】 治血氣大虧之症。黃芪 白朮 萸肉 杜仲 續斷 棗仁各一兩 大熟地三兩 人蔘 當歸 白芍 遠志各一兩 茯苓 山藥各一兩五錢 北五味龍骨 牡蠣各七錢五分【洋參麥冬湯】 治心經虛熱而痛者。洋參 麥冬 當歸各二錢 生地三錢 白芍 丹參 釵石斛各一錢五分 犀角 甘草各五分【清心丸】 清心火止夢泄。生地四兩 丹參二兩 黃柏五錢 牡蠣 山藥 炒棗仁 茯苓 茯神 麥冬各一兩五錢 北五味 車前子 遠志各一兩用金櫻膏為丸。每服三錢。【沉香降氣散】 治氣滯心痛。沉香三錢 砂仁二錢 炙草五錢 鹽水炒香附五兩 酒炒元胡索一兩 煨凈川楝子一兩 共為末。每服二錢,淡薑湯下。【清隔煎】 治痰壅心膈。制膽星一錢 白芥子二錢 海石三錢 陳皮 木通 川貝各二錢【化蟲丸】 治蟲積心腹諸痛。蕪荑 白雷丸各五錢 檳榔二錢五分 雄黃一錢五分 木香 白朮 陳皮各三錢 炒神曲四錢 以百部二兩,熬膏糊丸。每服一錢五分,米飲下。【姜附湯】 治寒厥心痛。又真心痛,手足青至節,宜用本方大劑飲之,或救十中之一二。痛而喜按者更加人蔘。乾薑 熟附子各三錢水煎服。【導赤散】 治熱閉小便不通。麥冬三錢 木通一錢 生地三錢 甘草四分 竹葉十片 車前 赤茯苓各一錢五分。【瀉心丸】 治心火。 川黃連五錢為末。燈草湯下。 【生鐵落飲】 治心熱癲癇。天冬 麥冬 川貝各三錢 膽星 橘紅各一錢 遠志 石菖蒲 連翹 茯苓 茯神各一錢 元參 鉤藤 丹參各一錢五分 辰砂三分用生鐵落煎熬三柱線香,取此水煎服。【萆薢分清飲】 治心移熱膀胱而為赤濁者,並治諸淋。川萆薢二錢 炒黃柏 石菖蒲各五分 茯苓 白朮各一錢 蓮子心七分 丹參 車前子各一錢五分 【阿膠散】 治尿血。阿膠一錢 丹參 生地各二錢 黑山梔 血餘 丹皮 麥冬 當歸各八分手拈散以下俱見首卷方,小半夏加茯苓湯、消暑丸、香薷飲、益元散。
肝部葯隊
其症為脅痛、為頭眩、目干、眉棱骨眼框痛、心悸、口渴、煩躁發熱肝 部 足厥陰屬臟肝與膽相附,東方木也,其性剛,賴血以養。自兩脅以下及小腹陰囊之地,皆其部位,最易動氣作痛,其風又能上至巔頂而痛於頭。色屬青,常現於左顴目毗,於婦人為尤甚。肝無表症,皆屬於里。肝之虛,腎水不能涵木而血少也。脈左關必弱,或空大。其症為脅痛、為頭眩、為目干、為眉棱骨眼框痛、為心悸、為口渴、為煩躁發熱。脅痛者,血不營筋也,四物湯主之;頭眩者,血虛風動也,逍遙散主之;目干者,水不養木也,六味地黃丸主之;眉棱骨眼框痛者,肝血虛,見光則痛,逍遙散主之;心悸者,血少而虛火煽也,七福飲主之;口渴者,血虛液燥也,甘露飲主之;煩躁發熱者,虛火亢也,六味地黃丸主之。肝之實,氣與內風充之也。脈左關必弦而洪。其症為左脅痛、為頭痛、為腹痛、小腹痛、為積聚、為疝氣、為咳嗽、為泄瀉、為嘔吐、為呃逆。左脅痛,肝氣不和也,柴胡疏肝散、瓜蔞散並主之;頭痛者,風熱也,清空膏主之,或柴胡疏肝散;腹痛者,肝木乘脾也,芍藥甘草湯主之;小腹痛者,癥瘕之氣聚也,奔豚丸主之,有熱者去附桂;積聚者,肝積在左脅下,名曰肥氣,和中丸加柴胡、鱉甲、青皮、莪術主之;疝氣者,氣結聚於下也,橘核丸主之,寒則加吳茱萸、肉桂;咳嗽者,木火刑金也,止嗽散加柴胡、枳殼、赤芍主之;泄瀉者,木旺克土也,四君子湯加柴胡、木香主之;嘔吐者,木火凌胃也,二陳湯加炒黃連主之;呃逆者,氣鬱火沖也,橘皮竹茹湯主之。肝寒之症,脈左關必沉遲,其症為小腹痛、為疝瘕、為囊縮、為寒熱往來。小腹痛者,寒結下焦也,暖肝煎、奔豚丸主之;疝瘕者,寒氣結聚也,橘核丸加吳茱萸、肉桂主之;囊縮者,寒主斂,故縮也,奔豚丸、四逆湯主之;寒熱往來者,欲化瘧也,小柴胡湯主之。肝熱之症,脈左關必弦數,其症為眩暈、為目赤腫痛、為口苦、為消渴、為頭痛、為脅痛、為瘰癧、為聘耳、為筋痿拘攣、為氣上衝心、為偏墜、為舌卷囊縮、為小便不禁。 眩暈者,風熱上升也,逍遙散主之;目赤腫痛者,風熱入目也,蟬花無比散主之;口苦者,膽味苦,肝熱膽亦熱也,小柴胡湯主之;消渴者,風燥其液也,一柴胡飲主之;頭痛者,火上沖也,柴芩煎主之;脅痛者,肝火郁也,柴胡疏肝散加瓜萎霜主之,左金丸亦可;瘰癧者,血燥筋急而生也,消瘰丸主之,兼服逍遙散;聤耳者,風熱相搏,津液凝聚而癢痛也,逍遙散去白朮加荷葉、木耳、貝母、香附、菖蒲主之;筋痿拘攣者,血氣熱也,五痿湯加黃芩、丹皮、牛膝主之;氣上衝心者,火逆也,柴芩煎主之,甚則小承氣湯;偏墜者,熱而睾丸舒縱也,柴胡疏肝散主之;舌卷囊縮者,邪入厥陰,血涸也,大承氣湯主之;小便不禁者,肝氣熱,陰挺失職也,逍遙散主之。肝部葯隊【補肝猛將】 枸杞、北五味、烏梅。【補肝次將】 山茱萸、菟絲子、首烏、當歸、沙苑蒺藜、白芍、鱉甲、龍骨、牡蠣、木瓜。【瀉肝猛將】 鬱金、桃仁、青皮、莪術、沉香。【瀉肝次將】 鬱金、木香、延胡索、柴胡、山梔、川芎、川楝子、赤芍藥、瓜蔞殼、白蒺藜、陳佛手、鉤藤。【涼肝猛將】 龍膽草、胡黃連。【涼肝次將】 羚羊角、夏枯草、石決明、青蒿、菊花。【溫肝猛將】 肉桂、桂枝、吳茱萸、細辛、胡椒、骨碎補。【溫肝次將】 菟絲子、艾葉、山茱萸、茴香。肝部列方【甘露飲】 治血虛胃熱。枇杷葉 生地 熟地 天冬 麥冬 黃芩 石斛各一錢 甘草五分 枳殼八分【柴胡疏肝散】 治肝氣左脅痛。柴胡 陳皮各一錢二分 川芎 赤芍 枳殼 醋炒香附各一錢 炙草五分 【瓜蔞散】 治肝氣燥急而脅痛。大瓜蔞一枚,連皮搗 甘草二錢 紅花七分水煎服。【清空膏】 治肝經風熱久升為頭痛。羌活 防風各六分 柴胡五分 黃芩一錢二分 川芎四分 炙草一錢 薄荷三分 酒炒黃連六分【芍藥甘草湯】 治木侮土而腹痛。酒炒白芍三錢 炙甘草一錢五分【奔豚丸】 治小腹氣結作痛。川楝子一兩 茯苓 橘核各一兩五錢 肉桂三錢 附子 吳茱萸各五錢 荔枝核八錢 小茴香 木香各七錢【橘核丸】 通治七疝。鹽酒炒橘核二錢 小茴香 川楝子 桃仁 醋炒香附 山楂各一兩 木香 紅花各五錢 以神曲三兩,打糊為丸。【二陳湯】 治胃經寒痰。半夏 茯苓 陳皮各一錢 炙草五分生薑六片,大棗二枚。【橘皮竹茹湯】 治氣鬱火沖呃逆。陳皮二錢 竹茹一團 半夏 人蔘 甘草各—錢【暖肝煎】 治肝腎陰寒,小腹疼痛、疝氣。當歸 枸杞各三錢 茯苓 小茴香 烏葯各二錢 肉桂 沉香各一錢加姜三片。【蟬花無比散】 治目赤腫痛。蟬蛻二兩 羌活一兩 川芎 石決明 防風 茯苓 赤芍各一兩五錢 白蒺藜入兩 炙甘草 當歸各三兩 米泔浸蒼朮一兩為末。開水服。【一柴胡飲】 治外有邪而內有火,及肝燥胃渴。生地三錢 白芍二錢 黃芩一錢五分 柴胡 陳皮各八分 甘草五分【柴胡黃芩煎】 治內火上沖,或為痢瘧頭痛諸症。柴胡二錢 黃芩 梔子 澤瀉各一錢五分 木通 枳殼各一錢【左金丸】 治肝氣痛。川黃連一錢 吳茱萸七分【消瘰丸】 治瘰癧。初起即散,久服亦消。蒸元參 醋煅牡蠣 蒸川貝母各四兩蜜為丸。每服三錢。【五痿湯】 治五臟受熱而痿。人蔘 白朮 茯苓各一錢 炙草四分 當歸一錢五分 苡仁三錢 麥冬二錢 黃柏 知母各五分四物湯、逍遙散、六味地黃丸、和中丸、止嗽散、四君子、小柴胡湯、四逆湯、大承氣湯、小承氣湯、以上諸方俱見卷一。七福飲見心部方。
脾部葯隊
其症為嘔吐、泄瀉、久痢、腹痛、肢軟、面黃、發腫、肌瘦、鼓脹。惡寒、自汗、喘、積滯不消、飲食化痰、脫肛、腸血。
脾 部 足太陰屬臟脾屬土,中央黃色,後天之本也。下受命門之火,以蒸化穀食;上輸穀食之液,以灌溉臟腑。故人生存活之原,獨脾土之功為最大。然其性喜燥而惡濕,一受濕漬,則土力衰,而肝木即乘以侮之。位中焦,眼胞、鼻準及四肢,皆其分野。與胃相表裡,故其葯略同。脾無表症,皆屬於里。脾虛者,右關脈必細軟。其症為嘔吐、為泄瀉、為久痢、為腹痛、為肢軟、為面黃、為發腫、為肌瘦、為鼓脹。為惡寒、為自汗、為喘、為積滯不消、為飲食化痰、為脫肛、為腸血。嘔吐者,中空也,六君子湯加煨姜主之;泄瀉者,土不勝濕也,五味異功散加木香主之;久痢者,氣虛下陷也,補中益氣湯主之;腹痛者,肝木乘脾也,芍藥甘草湯加木香主之;肢軟者,脾屬四肢也,五味異功散主之;面黃者,本色虛陷也,六君子湯主之;發腫者,皮不亮,手按成窟,補中益氣湯去升、柴主之;肌瘦者,脾主肌肉也,十全大補湯主之;鼓脹者,中空無物,氣虛也,六君子湯主之;惡寒者,陽虛不達於表也,附子理中湯主之;自汗者,脾主肌肉,表虛不攝也,五味異功散加黃芪、五味主之;喘者,土不生金也,五味異功散加北五味、牛膝主之;積滯不消者,化谷無力也,六君子湯加谷芽、砂仁、肉桂主之;飲食化痰者,土不勝濕也,六君子湯主之;脫肛者,氣虛下陷也,補中益氣湯主之;腸血者,脾不統血也,歸芍六君子湯主之。脾實者,右關必洪實。其症為氣積、為血積、為食積、為痞積、為蟲積、為痰飲、為蠱脹、為腹痛、為不能食。氣積者,氣鬱發悶:也,沉香降氣丸主之;血積者,蓄血作痛如刺,有定處也,澤蘭湯主之;食積者,堅滯脹滿也,大和中飲主之;痞積者,血滯成痞,症瘕痃癖可按也,太無神功散、和中丸主之;蟲積者,濕熱所化也,唇內有白點,化蟲丸主之;痰飲者,或停心下,伏兩腋有聲,咳則痛川、半夏加茯苓湯主之;蠱脹者,中實有物,非蠱即血也,和中丸主之;腹痛者,中有滯也,香砂二陳湯加山楂、麥芽、厚朴主之;不能食者,食未消也,保和丸主之。脾寒之症,右關必沉遲,唇舌必白。其症為嘔吐、為泄瀉、為白痢、為腹痛、為身痛、為黃疸、為濕腫、為肢冷、為厥脫。嘔吐者,食不消而反胃也,平胃散主之;泄瀉者,土失職也、六君子湯加炮姜主之;白痢者,積寒傷氣也,六君子湯加木香主之;腹痛者,綿綿不減,香砂理中湯主之,如挾食拒按,木香丸;身痛者,拘急為風,重墜為濕,風用香蘇散,濕用蒼白二陳湯;黃疸者,土為濕制,有陰寒之象,熏黃色黯,茵陳五苓散;濕腫者,不煩渴,喜熱,五苓散主之;肢冷者,陽氣不營於四末也,附子理中湯主之;厥脫者,氣衰火息也,附子理中湯加大劑人蔘主之。脾熱之症,右關必數,舌苔薄而黃,唇赤。其症為熱吐、為流涎、為洞泄、為瀉渤、為赤痢,為腹痛、為目胞腫痛、為酒疸、為眩暈、為陽黃疸。熱吐者,食不得入也,橘皮竹茹湯加薑汁炒黃連主之;流涎者,睡中出沫,脾熱蒸濕也,黃芩芍藥湯主之;洞泄者,暑濕勝土,一泄如注也,四苓散加益元散主之;瀉渤者,暑濕內搏,利如蟹渤,將變痢也,黃芩芍藥湯主之;赤痢者,暑熱傷血也,治痢奇方主之,或葛根治痢散,噤則開噤散;腹痛者,乍作乍止,芍藥甘草湯加黃連清之;目胞腫痛者,火上升也,柴芩煎主之;酒痘者,酒濕積而為疸也,加味枳術湯加茵陳、葛根主之;眩暈者,酒濕生熱上蒸也,葛花清脾湯主之;陽黃痘者,黃如橘皮有光,目溺皆黃,梔予柏皮湯主之,如便閉,茵陳大黃湯。脾部葯隊【補脾猛將】 白朮、黃精。【補脾次將】 山藥、扁豆、苡仁、大棗、炙甘草。【瀉脾猛將】 枳實、萊菔子。【瀉脾次將】 神曲、麥芽、山楂、枳殼、厚朴、大腹皮、使君子、白芷、雞內金、陳皮、檳榔。【涼脾猛將】 大黃、黃芩、瓜蔞霜。【涼脾次將】 黃柏、山梔、知母、銀花、武夷茶。【溫脾猛將】 附子、乾薑、巴豆、肉豆蔻、草果、蒼朮、胡椒。【溫脾次將】 木香、煨姜、烏葯、藿香、益智仁、砂仁、白蔻仁、蕪荑、焦谷芽、川椒。脾部列方【歸芍六君子湯】 治脾陰虛弱,下血。歸身 白芍各二錢 人蔘 白朮 茯苓各一錢五分 陳皮 半夏各一錢 炙草五分【大和中飲】 治食積脹悶。枳實一錢 厚朴一錢五分 麥芽 楂炭各二錢 陳皮一錢 砂仁八分 澤瀉一錢【太無神功散】 治一切痞積。地扁蓄 瞿麥穗 麥芽各五錢 神曲二錢五分 沉香 木香各一錢五分 炙草五錢 酒蒸大黃二兩共為末。每服二三錢,燈心竹葉湯下,女人紅花當歸湯下。【香砂二陳湯】 治脾滯腹痛。木香一錢 砂仁一錢 制半夏 陳皮 茯苓 炙草各一錢五分 加生薑一片,大棗二枚。【蒼白二陳湯】 治受濕身痛。即前方去木香、砂仁,加蒼朮、白朮各一錢。【保和丸】 治傷食。麥芽 山楂 萊菔子 厚朴 香附各一錢 炙草 連翹各五分 陳皮一錢五分水煎服亦可。【香砂理中湯】 治脾寒腹痛。木香二錢 砂仁一錢 人蔘 白朮各二錢 乾薑 炙草各—錢 【木香丸】 治寒積腹痛拒按,名曰陰結。木香 丁香各一錢五分 乾薑三錢 炒麥芽五錢 陳皮三錢 巴豆三十粒、以神曲煮糊為丸,每服十丸。【黃芩芍藥湯】 治脾熱流涎,利如蟹渤等症。黃芩 白芍各二錢 生甘草一錢【四苓散】 治伏暑泄瀉。白朮 豬苓 木通各一錢 赤苓三錢 車前 澤瀉各二錢 水煎。用益元散三錢沖服。【加味枳術湯】 治酒疽,濕熱發黃。白朮二錢 枳實 陳皮 麥芽 山楂 茯苓 神曲 連翹各一錢 茵陳 荷葉各一錢五分 澤瀉五分如傷酒加葛根一錢。【葛花清脾湯】 治酒濕生熱生痰,頭眩頭痛。葛花一錢 枳椇子三錢 赤苓三錢 澤瀉 茵陳 酒芩各二錢 山梔 車前子各一錢五分 橘紅 厚朴各一錢【梔子柏皮湯】 治鬱熱在里而發黃疸,名曰陽黃。梔子三錢 黃柏二錢 炙草一錢六君子湯、五味異功散、補中益氣湯、十全大補湯、附子理中湯、澤蘭湯、和中丸、小半夏加茯苓湯、干胃散、香蘇散、五苓散、茵陳五苓散、益元散、葛根治痢散、治痢奇方、開噤散,以上諸方俱見首卷;沉香降氣丸、化蟲丸二方見心部;芍藥甘草湯、橘皮竹茹湯、柴芩煎,三方見肝部。
肺部葯隊
其症為發熱、噴嚏鼻塞、咳。嗽、畏風、胸滿痛、喉疼、鼻燥、傷暑風、中時疫
肺 部 手太陰屬臟肺主氣,屬西方而色白,其形如華蓋,為諸陽之首。凡聲之出入,氣之呼吸,自肺司之。其性嬌嫩,故與火為仇。其體屬金而畏燥,故遇寒亦咳。凡目白及右頰鼻孔,皆其分野。然肺氣之衰旺,關乎壽命之短長,全恃腎水充足,不使虛火爍金,則長保清寧之體,而壽臻永固。 肺有里症,亦有表症,肺主皮毛故也。 邪在表,右寸脈必浮。其症為發熱、為噴嚏鼻塞、為咳。為嗽、為畏風、為胸滿痛、為喉疼、為鼻燥、為傷暑風、為中時疫。發熱者,腠理閉也,香蘇散主之;噴嚏鼻塞者,肺竅受邪也,二陳湯加蘇葉、生薑主之;咳者,無痰而有聲,氣為邪遏也,桔梗前胡湯主之;嗽者,有聲而有痰,液已化痰也,止嗽散主之;喘者,風寒閉塞也,加味甘桔湯主之;畏風者,邪在皮毛也,香蘇散主之;胸滿痛者,氣鬱而脹也,加味甘桔湯主之;喉疼者,邪化火而內陷也,加味甘桔湯主之;鼻燥者,邪化火而液干也,貝母瓜蔞散主之;傷暑風者,惡寒頭痛而煩渴,香薷飲加荊芥、秦蕪主之;中時疫者,初頭痛發熱,漸嘔惡胸滿,或脹悶譫狂,唇焦口渴,先用香蘇散,次則神術散,又治疫清涼散,便閉加大黃。 肺虛之症,右寸脈必細。其症為自汗、為咳嗽、為氣急、為咯血、為肺痿、為虛勞。自汗者,氣虛表不固也,八珍湯加黃芪、北五味、麥冬主之;咳嗽者,肺虛不寧也,五味異功散主之;氣急者,金不生水而虛火上炎也,知柏八味丸主之;咯血者,陰虛動火也,初用四生丸,兼用生地黃湯;肺痿者,火刑金而葉焦也,五痿湯加天冬、百合主之,或紫菀散、人蔘燕窩百合湯亦可;虛勞者,吐血而成,月華丸、歸脾湯、六味地黃湯並主之。肺實之症,脈右寸必有力。其症為氣閉、為痰閉、為暑閉、為水閉發喘、為風閉、為火閉、為咽痛、為右脅痛、為肺癰。氣閉者,氣壅塞其絡而滿悶也,加味甘桔湯主之;痰閉者,頑痰壅塞也,清膈煎主之;暑閉者,暑邪中肺而煩渴也,消暑丸加香薷、木通主之;水閉發喘者,胃經蓄水,作腫而浸肺也,五皮飲主之;風閉者,風郁於肺而哮嗽也,麻黃湯主之;火閉者,火郁於肺而喘脹也,白虎湯加桑皮、葶藶主之;咽痛者,諸閉皆能作火也,加味甘桔湯主之;右脅痛者,肝移邪於肺也,推氣散主之;肺癰者,隱隱而痛,吐痰腥臭也,桔梗湯主之。肺寒之症,外感居多,脈右寸必遲。其症為清涕、為咳嗽、為惡寒、為面色痿白。清涕者,寒搏其液也,二陳湯加蘇梗主之;咳嗽者,金畏寒也,止嗽散主之;惡寒者,陰忌其類也,香蘇散主之;面色痿白者,寒傷正氣也,六君子湯主之。肺熱之症,脈右寸必數。其症為目赤、為鼻衄、為咽痛、為吐血、為咳嗽濃痰、為酒積、為龜胸、為小便不利、為便血。目赤者,火克金也,瀉白散加黃芩、菊花、連翹主之;鼻衄者,血熱妄行也,茜根湯主之;咽痛者,火逼咽道也,加味甘桔湯主之;吐血者,火動其血也,四生散、犀角地黃湯主之;咳嗽濃痰者,火刑金而灼肺液也,黃芩知母湯主之;酒積者,鼻赤鼻瘡,濕熱內蒸也,黃芩清肺飲加葛花主之;龜胸者,肺熱而脹也,白虎湯主之;小便不利者,火鑠金而化源窒也,黃芩清肺飲加鹽豉主之;便血者,肺與太腸相表裡,火迫血行也,芍藥甘草湯加黃芩、丹皮、生地主之。肺部葯隊【補肺猛將】 黃芪、人蔘。【補肺次將】 党參、百合、沙參、燕窩、阿膠、懷山藥、訶子、麥冬、冰糖。 【瀉肺猛將】 葶藶、麻黃、白芥子、桔梗、升麻、膽星。【瀉肺次將】 蘇子、牛蒡、杏仁、前胡、紫菀、桑白皮、僵蠶、竹茹、貝母。【涼肺猛將】 石膏、黃芩、竹瀝、馬兜鈴、山慈菇。【涼肺次將】 洋參、元參、山梔、花粉、天冬、地骨皮、知母、麥冬、薄荷、海石。 【溫肺猛將】 麻黃、天南星、北五味。【溫肺次將】 蘇梗、款冬花、制半夏、生薑、煙。肺部列方【桔梗前胡湯】 治肺氣閉塞悶咳。桔梗一錢 前胡 蘇子 赤芍 桑白皮蜜炙 陳皮各一錢五分 杏仁三錢 薑汁炒竹茹一錢 生甘草五分【加味甘桔湯】 治肺郁哮喘等症。甘草五分 桔梗 川貝 百部 白前 橘紅 旋覆花 茯苓各一錢五分【貝母瓜蔞散】 治肺熱液干。貝母二錢 瓜蔞仁一錢五分 膽星 黑山梔各五分 黃芩 橘紅 炒黃連各一錢 甘草五分【知柏八味丸】 滋水降火。知母 黃柏各一錢五分 大熟地四錢 萸肉 山藥 茯苓各一錢五分 丹皮 澤瀉各一線【紫菀散】 潤肺止嗽,並治肺痿。人蔘五分 紫菀 知母 川貝 桔梗 茯苓 阿膠各一錢 五味子 炙草各三分【人蔘燕窩百合湯】 潤肺清金。人蔘一錢(如無力,以洋參、沙參二三錢代之) 燕窩三錢 百合五錢共燉爛食之。【推氣散】 治右脅氣痛。枳殼 鬱金各一錢 桂心 炙草各五分 桔梗 陳皮各八分 生薑二片 大棗二枚【桔梗湯】 治肺癰。桔梗 白及 橘紅 炒甜葶藶各八分 甘草 貝母各一錢五分 苡仁 金銀花各五錢 【瀉白散】 治肺熱。蜜炙桑白皮二錢 地骨皮三錢【茜根湯】 治衄血神煩。茜根 黃芩 阿膠 側柏葉 生地各二錢 甘草一錢【犀角地黃湯】 治血熱妄行及癍疹。犀角尖鎊,先煎 丹皮 麥冬 白芍各一錢五分 生地四錢【黃芩知母湯】 治火嗽煩熱。黃芩 知母 桑白皮 杏仁 天花粉 山梔 川貝 桔梗 生甘草各一錢【黃芩清肺飲】 治肺熱,小便不利。梔子二錢 黃芩一錢香蘇散、止嗽散、香薷散、神術散、八珍湯、治疫清涼散、五味異功散、生地黃湯、月華丸、六味地黃湯、消暑丸、五皮飲、麻黃湯、六君子湯、四生丸、白虎湯,以上諸方俱見卷一;歸脾湯、清膈煎、二方見心部;二陳湯、五痿湯、芍藥甘草湯,三方見肝部。 腎部葯隊
其症為頭痛、耳鳴、耳聾、盜汗、夜熱、健忘、咳嗽、為喘、吐血、腰痛、腿酸足軟、目視無光、大便結、小便不禁、戴陽、久痢久瘧腎 部足少陰屬臟 腎者,天一之水,先天之本也。位北方,故黑。其體常虛。處腰左右,介其中者,有命門火蒸化穀食,名曰真陽。腎水充足自多誕育,享大壽。凡夙夜宣勞,耄而不倦者,皆腎氣之固也。好色之流,先竭腎水,喪其本矣。瞳神、下頦、兩腰,皆其部位,望氣者覘之。腎無表症,皆屬於里。腎之虛,脈左右尺常細軟。其症為頭痛、為耳鳴、為耳聾、為盜汗、為夜熱、為健忘、為咳嗽、為喘、為吐血、為腰痛、為腿酸足軟、為目視無光、為大便結、為小便不禁、為戴陽、為久痢久瘧。頭痛者,血不能充髓海也,六味地黃丸主之;耳鳴者,血虛火旺也,六味地黃丸加牛膝、知母主之;耳聾者,虛閉也,六味地黃丸加構把、人蔘、石菖蒲、遠志主之;盜汗者,虛熱也,生地黃煎、八珍湯加黃芪、北五味並主之;夜熱者,虛火也,四物湯加丹皮、地骨、青蒿主之;健忘者,心腎不交也,歸脾湯、十補丸主之;咳嗽者,虛火鑠金也,六味地黃丸加白蜜、胡桃主之;喘者,水虧火炎也,知柏八味丸主之;吐血者,血虛血熱也,生地黃湯主之;腰痛者,水不足也,六味地黃丸加杜仲、川續斷主之;腿酸足軟者,血不營筋也,十全大補湯主之;目視無光者,水不足也,六味地黃丸主之;大便結者,血虛液枯也,六味地黃丸加白蜜、胡桃主之;小便不禁者,腎氣不約也,十補湯主之;戴陽者,陰火上亢,陰躁似陽躁也,金匱腎氣丸主之;久痢久瘧者,脾腎皆虛也,王母桃主之。 腎無實症。腎之寒,腎之虛也,脈左右尺必遲沉。其症為命門火衰、為不欲食、為雞鳴泄瀉、為天柱骨倒、為蜷卧厥冷、為奔豚。命門火衰者,虛象百出,左歸飲、右歸飲主之;不欲飲食者,火力微也,八味地黃丸主之;雞鳴泄瀉者,腎虛也,加味七神丸主之;天柱骨倒者,督脈空也,右歸飲主之;蜷卧厥冷者,火衰也,右歸飲、理中湯並主之;奔豚者,腎氣上沖也,奔豚丸主之。腎之熱,水將涸也,傷寒門有之而雜症罕見,左尺右尺必沉數,或浮而空,舌黑無液,其症為口燥咽干、為目不明、為小便不利、為小便濁、為小便出血、為大便秘。口燥咽干者,水涸也,大承氣湯主之;目不明者,目無血養也,知柏八味丸主之;小便不利者,水少也,滋腎丸主之;小便濁者,濕熱結於下焦也,萆薢分清飲主之;小便出血者,腎水熱也,生地黃湯主之;大便秘者,液涸也,大承氣湯主之。腎部葯隊【補腎猛將】 熟地、枸杞、淫羊藿、北五味。【補腎次將】 生地、巴戟天、首烏、杜仲、龜板、女貞、櫓豆衣、海參。【瀉腎猛將】 豬苓。【瀉腎次將】 澤瀉、知母、赤苓、苡仁。【涼腎猛將】 朴硝、元明粉、苦參。【涼腎次將】 生地、丹皮、知母、滑石。【溫腎猛將】 破故紙、鹿茸、鹿角膠。【溫腎次將】 山茱萸、菟絲子、大茴香、艾葉。腎部列方【生地黃煎】 治陰火盜汗。生地 當歸 炙黃芪 麻黃根 浮小麥 炙草 黃連 黃芩 黃柏各一錢水煎服。【王母桃】 培補脾腎。 炒冬白朮 大熟地各二兩 何首烏 炒巴戟 枸杞子各一兩共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圓眼大。每用三四丸,飢時服。【左歸飲】 壯水之劑。熟地五錢 山藥 枸杞各二錢 茯苓一錢五分 山茱萸 炙草各一錢【右歸飲】 補命門真火不足。熟地五錢 山藥 枸杞 杜仲各二錢 山茱萸 肉桂 制附子 炙甘草各一錢【八味地黃丸】 治命門火衰。制附子 肉桂各一錢 大熟地四錢 山藥 萸肉 茯苓各一錢五分 丹皮 澤瀉各一錢【加味七神丸】 治腎虛雞鳴泄瀉。肉豆蔻 吳茱萸 廣木香各一兩 蒸茯苓 補骨脂鹽酒炒 車前子蒸,各二兩 土炒白朮四兩 大棗煎湯為丸。每服三錢。【滋腎丸】 治下焦血熱,用此滋陰化氣。黃柏 知母各二兩 肉桂一錢煉蜜為丸。六味地黃湯、八珍湯、四物湯、十全大補湯、歸脾湯、生地黃湯、金匱腎氣丸、理中湯、大承氣湯,以上諸方俱見卷一;十補丸、萆薢分清飲,二方見心部;奔豚丸見肝部;知柏八味丸見肺部。脾部葯隊
其症為吐、噎膈、不能食、胃皖痛、停滯、濕腫、痰、嘈雜胃 部 足陽明屬腑胃屬中土,司受化穀食。《經》云:「得谷者昌,失谷則亡。」其能受與否,生死系焉。其性與脾同,而畏木侮。舌之中及牙床並環唇而交人中,皆其分野。色現黃。胃為陽明,有經有腑。故有表症,右關脈必浮。傷寒邪入陽明經,其症為目痛、鼻干、唇焦、嗽水不欲咽。若他表症,為面浮腫而痛、為癍疹。目痛、鼻干、唇焦者,邪熱作火也,葛根湯主之;面浮腫而痛者,風也,葛根湯主之;癍疹者,邪熱所化也,葛根湯加牛蒡子主之。胃之虛,其唇必白,脈右關必軟弱。其症為吐、為噎膈、為不能食、為胃皖痛、為停滯、為濕腫、為痰、為嘈雜。吐者,土虛木侮也,香砂六君子湯加柴胡主之;噎膈者,胃脘干槁也,上脘槁,能飲水而食難進,下脘槁,食可入而復出,啟膈散主之,佐以四君子湯,有郁則逍遙散;不能食者,胃氣虛而難受也,六君子湯主之;胃脘痛者,心悸怔忡喜按,歸脾湯或四君子加柴胡、木香;停滯者,土虛不化也,枳術丸主之;濕腫者,土不勝濕也,香砂六君子湯主之;痰者,土衰濕化也,六君子湯主之;嘈雜者,躁擾不寧,得食暫已,氣促食少,中虛挾痰也,五味異功散主之。胃之實,脈右關必洪,按胸則痛。其症為結胸、為痞氣、為食積、為痰飲、為水腫、為胸脹悶、為胸脹痛、為胸痛嘔膿、為不得卧、為便閉、譫語發狂。結胸者,傷寒下早,邪熱結聚也,大、小陷胸湯主之;痞氣者,脾之積在胃脘,腹大如盤,和中丸加厚朴主之;食積者,脹痛拒按也,保和丸主之;痰飲者,咳則痛,轉側有聲,小半夏加茯苓湯主之,外台茯苓飲尤效;水腫者,先腫後喘,或腫而不喘,胃經蓄水也,五皮飲主之,甚則金匱腎氣丸;胸脹悶者,積滯也,保和丸主之;胸脹痛者,蓄血也,澤蘭湯主之;胸痛嘔膿者,胃脘癰也,不必治而自愈;不得卧者,胃不和則卧不安也,二陳湯加砂仁主之;便閉發狂者,胃有躁矢也,大承氣湯主之。胃之寒,唇舌必白,脈右關必沉遲,其症為胃脘痛、為嘔吐、為霍亂、為吞酸噯腐。胃脘痛者,肢冷氣冷,綿綿不休,姜附湯加肉桂主之,如吐蛔,加川椒、烏梅、川連、焦術、川楝;嘔吐者,食入復出也,平胃散加煨姜、砂仁主之;霍亂者,寒濕傷胃也,和胃飲主之;吞酸噯腐者,寒不消食也,香砂二陳湯主之。胃之熱,唇舌紅,口臭,脈右關必洪數。其症為三消、為嘈雜、為吐血、為齒痛、為黃胖面腫、為自汗、為舌黑燥渴、為發癍疹、為便閉、為呃逆、為頭痛。三消者,燥熱結聚也。口渴消水為上消,二冬湯主之;消谷易飢為中消,生地八物湯主之;口渴、小便如膏為下消,六味地黃湯加生脈散主之;嘈雜者,煩擾不寧,口燥唇焦,痰火為患也,二陳湯加山梔、黃連主之;吐血者,胃火迫血妄行也,白虎湯主之;齒痛者,陽明有餘,少陰不足也,玉女煎主之;黃胖面腫者,濕熱也,和中丸主之;自汗者,熱而蒸溽也,抽薪飲主之;舌黑燥渴者,胃火熾甚也,白虎湯主之;發癍疹者,火郁而化也,初用葛根湯加牛蒡子以散之;次用犀角大青湯加石膏,或三黃解毒湯,甚則白虎湯、調胃承氣湯;呃逆不止者,胃火上沖也,安胃飲主之;頭痛者,頭筋扛起,胃火上沖也,加味升麻湯主之。胃部葯隊【補胃猛將】 白朮、黃芪、大棗。【補胃次將】 扁豆、山藥、炙甘草、龍圓、紅棗。【瀉胃猛將】 石菖蒲、枳實、雷丸、白芥子、萊菔子、神曲。【瀉胃次將】 蘇梗、枳殼、蔓荊子、麥芽。【涼胃猛將】 石膏、犀角。【涼胃次將】 花粉、葛根、香薷、石斛、草蘚、知母、蘆根、竹葉。【溫胃猛將】 乾薑、高良姜、益智仁、肉豆蔻、草果、丁香、木香、胡椒、辛夷。【溫胃次將】 藿香、砂仁、白蔻仁、半夏、烏葯、煨姜、厚朴、川椒。胃部列方【枳術丸】 除脹消食。炒枳實一兩 炒白朮二兩【大陷胸湯】 服小陷胸湯不效,以此治之。大黃六錢 芒硝四錢 甘遂二分五厘,研沖【小陷胸湯】 治結胸少腹滿痛,手不可近。半夏二錢 黃連一錢五分 瓜蔞仁大者一個,杵碎【和胃飲】 治霍亂。厚朴 陳皮各二錢 乾薑一錢 炙草六分【二冬湯】 治上消。天冬二錢 麥冬三錢 花粉 黃芩 知母各一錢 人蔘 甘草各五分 【生地八物湯】 治中消。生地 麥冬各三錢 山藥 知母 丹皮各一錢五分 黃芩 黃連 黃柏各一錢 荷葉二錢水煎服。 【玉女煎】 治陽明有餘,少陰不足。熟地四錢 石膏 麥冬各二錢 知母 牛膝鹽水炒,各一錢五分【抽薪飲】 治一切火盛。黃芩 石斛 木通 梔子 黃柏各二錢 枳殼 澤瀉各一錢五分 甘草三分【犀角大青湯】 治胃火發癍;大渴大熱,或咽痛不利。犀角尖 大青 元參 甘草 升麻 黃芩 黃連 黃柏 人中黃 黑山梔各一錢五分或加石膏一兩同煎。【三黃解毒湯】 治火毒內盛。 黃連二錢 黃芩 黃柏 黑山梔各一錢五分【安胃飲】 治胃火呃逆。石斛 麥芽各三錢 黃芩 澤瀉 山楂各二錢 陳皮 木通各一錢【加味升麻湯】 治胃火上沖頭痛甚熾。升麻 葛根 赤芍 甘草各一錢 石膏三錢 薄荷五分 加燈心二十節。葛根湯、香砂六君子湯、四君子湯、逍遙散、異功散、六君子湯、和中丸、小半夏加茯苓湯、五皮飲、金匱腎氣丸、澤蘭湯、六味地黃丸、大承氣湯、平胃散、白虎湯、調胃承氣湯以上方見首卷;歸睥湯、姜附湯,二方見心部,二陳場,方見肝部;保和丸、香砂二陳湯,二方見脾部。【外台茯苓飲】即異功散加枳實二錢,生薑三片。用真人蔘。膀胱部葯隊
其症為頭痛、項脊強、身痛。四肢拘急、發熱、惡寒無汗、喘嗽。
膀 胱 部 足太陽屬腑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然腎氣足則化,腎氣不足則不化,入氣不化,則水歸大腸而為泄瀉;出氣不化,則閉塞下焦而為癃腫。小便之利,膀胱主之;實腎氣主之也。傷寒傳經之邪,每自膀胱入,一見太陽頭痛等症,即宜發散,不使邪氣入為諸經害,則膀胱為第一關隘矣。膀胱為太陽腑。有表症,左尺必浮;其症為頭痛、為項脊強、為身痛。四肢拘急、為發熱、為惡寒無汗、為喘嗽。頭痛者,頭腦痛而連項脊也,加味香蘇散主之,甚者加羌活、蔥白;項脊強者,太陽經所過之地也,香蘇散主之;身痛、四肢拘急者,風傷衛,寒傷營,寒主收引也,桂枝湯主之;發熱者,腠理閉塞也,香蘇散主之;惡寒無汗者,寒乘表也,麻黃湯主之;喘嗽者,寒邪客於皮毛,肺氣不得升降也。麻黃湯主之,輕者,止嗽散。膀胱之虛,腎氣不化也,脈左尺必細。其症為小便不禁、為勞淋、為老淋。 小便不禁者,氣虛不能統攝也,十補湯主之;勞淋者,勞力辛苦,氣虛不化也,補中益氣湯主之;老淋者,老人思色,精不出而內敗,大小便牽痛如淋,宜萆薢分清飲去黃柏,加菟絲子、遠志以去其精,再服六味地黃丸。膀胱之實,脈左尺必洪大。其症為氣淋、為血淋、為關格、為膀胱氣。氣淋者,氣滯水道阻塞,臍下脹痛也,假蘇散主之;血淋者,蓄瘀莖中,割痛難忍也,生地四物湯加紅花、桃仁、花蕊石主之;關格者,溺閉而吐逆也,假蘇散主之;膀胱氣者,一名胞痹,氣結膀胱少腹,熱澀於小便也,橘核丸主之。膀胱之寒,左尺必沉遲。其症為冷淋。冷淋者,寒氣堅閉水道,肢冷喜熱也,金匱腎氣丸主之。膀胱之熱,左尺必數。其症為小便不通、為膏淋、為石淋、為便膿血、為發狂。小便不通者,渴則熱在上焦,四苓散加山梔、黃芩,不渴則熱在下焦,滋腎丸主之;膏淋者,滴液如膏也,萆薢分清飲主之;石淋者,下如沙石也,益元散加琥珀主之;便膿血者,心氣移熱於膀胱也,阿膠散主之;發狂者,傷寒熱結膀胱,下焦蓄血,少腹硬滿也,調胃承氣湯主之。膀胱部葯隊補膀胱葯,即補腎之葯,腎氣化則小便自行。【瀉膀胱猛將】 羌活、麻黃、防己、木通、葶藶、豬苓。【瀉膀胱次將】 獨活、防風、蒲黃、川楝子、前胡、藁本、澤瀉、蔥。【涼膀胱猛將】 甘遂、龍膽草。【涼膀胱次將】 車前子、茵陳、海金砂、川黃柏。【溫膀胱猛將】 吳茱萸。【溫膀胱次將】 烏葯、茴香。膀胱部列方【假蘇散】 治氣淋。荊芥 陳皮 香附 炒麥芽 瞿麥 木通 赤苓各二錢【生地四物湯】 治血淋。生地三錢 歸身 赤芍各一錢五分 川芎一錢香蘇散、桂枝湯、麻黃湯、止嗽散、益元散、補中益氣湯、六味地黃丸、金匱腎氣丸、調胃承氣湯,以上諸方俱見首卷;十補丸、萆薢分清飲、阿膠散,三方見心部;橘核丸見肝部;四苓散見脾部;滋腎丸見腎部。
膽部葯隊
其症為驚悸、太息, 胸滿、脅痛、耳聾,口苦、嘔吐、盜汗、目眩
膽 部 足少陽屬腑膽者,清虛之府,居半表半里之交,與肝為表裡。氣血足則膽氣壯,氣血虛則膽氣怯。膽受邪即陰陽交戰,而寒熱往來。故瘧症之來不一。而總不離乎少陽也。然其擔事之力,猶中正之官,不偏不倚,決斷出焉。膽有表症,左關脈必浮而弦。其症為頭汗、為寒熱往來。頭汗者,寒邪將化火也,小柴胡湯加丹皮主之;寒熱往來者,陰陽相爭也,小柴胡湯主之。膽之虛,左關脈必細軟。其症為驚悸、為太息。驚悸者,心血不足以壯之也,安神定志丸主之;太息者,氣虛也,四君子湯主之。膽之實,左關脈必洪。其症為胸滿、為脅痛、為耳聾。胸滿者,邪氣結聚也,小柴胡湯加枳殼、桔梗主之;脅痛者,邪入膽經,布之脅下也,小柴胡湯加山梔、枳殼主之;耳聾者,氣火上沖而閉也,逍遙散加蔓荊、石菖蒲、香附主之,或小柴胡湯。 膽之寒,脈左關必遲。其症為精滑、為嘔吐、為舌苔滑。精滑者,肢腫食少,心虛煩悶,坐卧不安,溫膽湯主之;嘔吐者,邪正相爭也,小柴胡湯加藿香湯主之;舌苔滑者,邪未化火也,二陳湯主之。膽之熱,脈左關必弦數。其症為口苦、為嘔吐、為盜汗、為目眩。口苦者,熱在膽,膽汁泄也,小柴胡湯主之;嘔吐者,膽移熱於胃也,小柴胡湯加姜炒竹茹主之;盜汗者,熱開腠理也,小柴胡湯加丹皮主之;目眩者,膽附於肝,肝竅在目,熱故眩也,小柴胡湯加山梔主之。膽部葯隊【補膽猛將】 烏梅。【補膽次將】 棗仁。【瀉膽猛將】 桔梗、青皮。【瀉膽次將】 柴胡、香附、秦艽、川芎。【涼膽猛將】 龍膽草。【涼膽次將】 青蒿、槐實。【溫膽猛將】 肉桂、細辛。【溫膽次將】 山茱萸。膽部列方 【溫膽湯】 治膽氣虛寒,夢遺、精滑等症 制半夏一錢五分 枳實八分 陳皮 茯苓各一錢五分 人蔘一錢 熟地 炒棗仁各三錢 遠志一錢 五味子一錢 炙甘草五分生薑三片 棗一枚小柴胡湯、四君子湯、逍遙散三方俱見首卷;安神定志丸見心部;二陳湯見肝部。大腸部葯隊
其症為久痢、為脫肛大 腸 部 手陽明屬腑大腸者,腎陰之竅,傳道之官,受事於脾胃,而與肺金相表裡。故肺氣虛則揚若墜,而氣為之陷;腸液少則肺亦燥,而鼻為之干,其呼吸甚密邇也。然腸口上接小腸,下通穀道,為諸臟泄氣之門,啟閉一失職,而諸臟困矣。大腸無表症,皆屬於里。大腸虛者,氣虛也,脈右尺必沉弱。其症為久痢、為脫肛。久痢者,氣血不足也,歸脾湯、十全大補湯、補中益氣湯加烏梅均可;脫肛者,氣虛下陷也,補中益氣湯加荷葉主之。大腸實者.胃實移熱也,詠右尺必洪實。其症為便閉、為臟毒、為燥渴、譫語發狂、為腸癰。便閉者,實火閉也,小承氣湯主之;臟毒者。腸胃不清,下如魚腸,如豆汁也,芍藥甘草主之;燥渴譫語發狂者,燥屎不出也,小承氣湯主之;腸癰者,當臍而痛,溺數如淋,千金牡丹皮散主之。大腸寒者,積冷也,脈右尺必沉遲。其症為久痢、為便血。久痢者,腹綿綿痛,寒積在腸也,鴉膽子包扮團吞之;便血者,肢冷喜熱,寒在腸也,附子理中湯加歸、芍主之。大腸熱者,肺經移熱居多,脈右尺必數。其症為便血、為腸風、為脫肛。便血者,口燥唇焦,熱在腸也,芍藥甘草湯加黃芩、丹皮、生地;腸風者,臟腑有熱,風邪乘之,故下血而腹不痛,清魂散主之;脫肛者,腸有火則脫出難收,腫而痛也,三黃解毒湯加知母、荷葉主之。大腸部葯隊【補大腸猛將】 淫羊藿、粟殼。【補大腸次將】 訶子肉、百合。 【瀉大腸猛將】 大黃,桃仁、雷丸、麻仁、升麻,紫草。【瀉大腸次將】 秦艽、旋覆花、郁李仁、杏仁、大腹皮、白芷、梨汁。【涼大腸猛將】 黃芩、黃柏。【涼大腸次將】 地榆、槐實、知母、連翹。【溫大腸猛將】 胡椒、破故紙、枸杞。【溫大腸次將】 當歸。大腸部列方【千金牡丹散】 治腸癰。 丹皮 苡仁各五錢 瓜蔞仁一錢五分 桃仁十二粒,研水煎服。如大便閉,加大黃錢半,當歸三錢。 【鴉膽子方】 治久痢,寒積在腸。用鴉膽子一個蒸透,將米粉包作糰子蒸熟以開水囫圇吞下,空心服。【清魂散】 治腸風下鮮血,而腹不痛者。荊芥炒黑,三錢 當歸五錢十全大補湯、補中益氣湯、附子理中湯、小承氣湯以上諸方俱見首卷;歸脾湯,見心部;芍藥甘草湯見肝部;三黃解毒湯見胃部。 小腸部葯隊
其症為溺赤溺短、腰痛, 小腸氣、為交腸小 腸 部 手太陽屬腑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其上口即胃下口,水谷由此而入,其下口即大腸上口,此處泌別清濁,俾水液注入膀胱,滓穢流入大腸,是腑中之有鑒別者,故與心相表裡,脈附於膀胱而在左尺。 小腸無表症,皆屬於里。小腸虛,左尺脈必細軟。其症為溺赤溺短、為腰痛。溺赤溺短者,水不勝火也,生地黃湯主之;腰痛者,水不足也,六味地黃丸主之。 小腸實,左尺脈必洪弦。其症為小腸氣、為交腸。小腸氣者,氣滯下焦,臍下轉痛,失氣則快也,橘核丸主之;交腸者,陰陽搏逆,大小腸交也,五苓散主之。小腸寒,左尺脈必遲。其症為咳嗽失氣。咳嗽失氣者,小腸嗽也,止嗽散加芍藥主之。小腸熱,左尺脈必數。其症為溺澀溺短。溺澀短者,濕熱壅滯也,導赤散主之。小腸部葯隊【補小腸猛將】 生地。【瀉小腸猛將】 木通。【瀉小腸次將】 瞿麥、海金砂、川楝子、苡仁、赤芍、赤茯苓、燈草。小腸部列方生地黃湯、六味地黃丸、五苓散、止嗽散,俱見首卷;導赤散見心部,橘核丸見肝部。
心包三焦部葯隊
三 焦 部 手少陽屬腑三焦者,人生三元之氣,臟腑空處是也。上焦心肺居之;中焦脾胃居之;下焦肝腎、膀胱、大小腸居之。其氣總領臟腑、營衛、經絡,內外、左右、上下之氣,三焦通則竟體調和,斯其職已。三焦之病,屬於臟腑,並無另立病名。三焦部葯隊【補三焦猛將】 淫羊藿、黃芪。【瀉三焦猛將】 青皮、木香。 【瀉三焦次將】 柴胡、香附。 【溫三焦次將】 烏葯、白豆蔻、胡桃。【涼三焦次將】 山梔、麥冬、黃柏、地骨、青蒿、連翹。
心 包 絡 部 手厥陰屬腑心包絡者,即膻中。與心相附,居膈上,代君行事,臣使之官,喜樂出焉。其見證有手中熱、心中大熱、面黃目赤、心中動諸端。而要之包絡之病,即心部之病也,言心不必更言包絡矣。
1 中醫諺語星期二, 十二月 29th, 2009 | 杏花飄香 | 桂心蕩 | 瀏覽:135
不讀張仲景,辨證無要領;不讀鄭欽安,陰陽不過關。
不讀傷寒論,下手沒分寸。不讀本草經,用藥總不應。
學醫不讀傷寒論,六經辨證沒分寸。
學醫不讀鄭欽安,陰陽水火不過關。
學醫不讀黃元御,五行生剋迷宗趣。
學醫不讀張錫純,寒熱虛實兩不倫。
不讀素問,終屬鬼混。
不讀靈樞,總是莽夫。
學醫當如張仲景,方證對應如形影。
學醫當如鄭欽安,明辨陰陽若判官。
張子和雲∶不誦十二經絡,開口動手便錯;不通五運六氣,檢盡方書何濟?經絡明,認中標;運氣明,認得本。求中標,只取本,治千人,無一損。
0 半夏瀉心湯方證特徵星期二, 十二月 29th, 2009 | 杏花飄香 | 桂心蕩 | 瀏覽:25
半夏瀉心湯是治療消化系統疾病的一首經典高效方。原文主治寒熱錯雜的痞證,即「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者,柴胡湯證具,而以他葯下之,柴胡證仍在者,復與柴胡湯。此雖已下之,不為逆,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而解。若心下滿而硬痛者,此為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柴胡不中與之,宜半夏瀉心湯」,「嘔而腸鳴,心下痞者,半夏瀉心湯主之」。其中「心下痞」、「但滿而不痛」、「嘔」、「 腸鳴」是本方方證識別的關鍵。筆者運用本方治療口腔潰瘍、急慢性胃炎、慢性胃潰瘍、潰瘍性結腸炎、慢性乙型肝炎等均取得較好的療效。
本方在《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中原文主治小柴胡湯證誤下損傷中陽之後出現「但滿而不痛」的痞證,病位由脅下轉為心下,故方中不用柴胡,而用黃連,此即小柴胡湯去柴胡、生薑,加乾薑、黃連。一般認為脾胃虛弱、寒熱互結心下是本方證的病機,但這種病機概括高度抽象,即使定位定性在具體臟腑,即膽熱胃寒、肝旺脾虛、脾失升清、胃失降濁,也還不能讓初學者充分把握本方方證,因此必須細化到具體癥狀體征的識別上。根據筆者臨證體悟,「寒」的病機主要表現在患者不能飲冷食涼,食後則不舒,或痞脹或下利,即如《類聚方廣義》所言「……及飲食湯藥下腹,每漉漉有聲而轉泄者,可選用以下三方(筆者註:即本方、甘草瀉心湯和生薑瀉心湯)」;「熱」的病機主要體現在患者不能進食辛辣,食後則胃中有燒灼感、嘈雜感,舌質紅,舌苔黃厚膩等;「中虛」的病機主要體現在因長期胃中不適、脾胃運化乏源而出現的食欲不振、乏力、脈弱等。
從葯證上分析,本方證當有構成本方七味葯的葯證支持。半夏可以散水毒,「主治痰飲、嘔吐也,旁治心痛、逆滿、咽中痛、咳悸、腹中雷鳴」(吉益東洞《葯征》,下同),因此容易刷牙噁心,或者食後噁心呃逆(即「嘔」)是使用半夏的指征;乾薑也可以散水毒而止嘔,「主治結滯水毒也,旁治嘔吐、嗽、下利、厥冷、煩躁、腹痛、胸痛、腰痛」,因此不能飲冷,食後或嘔吐,或胃中脹滿,大便偏稀屬寒者(即「腸鳴」),是使用乾薑的指征;黃連可以瀉熱除痞健胃,黃煌《張仲景50味葯證》謂其主治「心中煩,兼治心下痞、下利」,因此「心下痞、心煩、下利」是使用黃連的指征;黃芩清熱除痞,「主治心下痞也,旁治胸脅滿、嘔吐、下利」,因此心下痞、口苦是使用黃芩的指征;人蔘可以振奮胃腸機能,「主治心下痞堅、痞硬、支結也,旁治不食、嘔吐、喜唾、心痛、腹痛、煩悸」,因此嘔吐、瀉下之後的體液丟失,心下痞硬是使用人蔘的指征;大棗配甘草主治動悸、臟躁,配生薑主治嘔吐、咳逆,因此攣急疼痛不適感覺是使用大棗的指征;胃中不適導致的煩躁是使用甘草的指征。
值得注意的是,經方藥物配伍及藥量配比十分嚴謹,方葯與癥狀體征之間嚴格契合對應,有是證則用是方,無是證則去是葯,癥狀一旦變化,方葯也隨之改變。若患者主訴心下痞而兼見平素大便乾結,則患者很有可能就不是半夏瀉心湯方證,因為方中乾薑、黃連有導致大便變乾的功效。
另外,筆者在臨床上反覆體會本方藥物劑量特點,屢屢發現方中乾薑與黃連的配伍比例一旦有偏差,則病情必定加重。因此,兩者的配伍比例是本方能否取效的關鍵。由此可見,劑量是臨證處方的一個重要因素,不容大意錯過。一種劑量對應一種葯證(方證),這就是方證對應內涵中的「量證」特徵,類似於藥理學中的量效關係。
案一:丁某,男,46歲。2008年2月11日前來就診。
主訴:胃脘脹滿隱痛反覆發作4年余。患者4年前出現胃脘部脹滿隱痛不適,2005年3月曾於當地醫院就診,作胃鏡檢查診斷為「胃潰瘍」,並行根除Hp三聯療法和抑酸治療,但癥狀仍有反覆。刻下:自覺胃脘脹滿不適,時有隱痛,進食辛辣及冷食後諸症加重,飯後即自覺胃中隱痛,但能忍受,一直在服奧美拉唑;晨起刷牙噁心,睡眠尚可,大便容易偏稀,氣味不重,小便正常。查:患者神情默默,胃脘按之不痛,舌邊尖紅,苔薄膩,黃白相間,脈沉。中醫診斷:痞證、胃痛;西醫診斷:慢性胃潰瘍。囑咐患者停服奧美拉唑,擬半夏瀉心湯原方。處方:制半夏10g,黃連6g,乾薑6g,黃芩10g,党參10g,炙甘草10g,小紅棗5枚。三服,水煎服,一次煎透,分三次溫服。
二診(2008年2月15日):患者神情喜悅,服藥期間未服西藥,葯後即自覺諸症明顯減輕,脹痛再未作,但是新增大便時有後重感,質地變稀溏,氣味不重。查:舌質轉淡白,苔轉薄白,脈沉。處方:原方黃連減至3g,乾薑增至9g,三服。
三診(2008年2月17日):患者服藥兩劑即來訴說葯後燒心大作,停葯後略有緩解,不得不自行加服奧克抑酸。查:舌質轉紅,舌苔轉薄黃膩,脈沉弦。處方:原方黃連改為8g,乾薑改為4g,三服。
葯後諸症再次消失,後囑咐患者複發時即連服本方三劑。隨訪半年,患者病情穩定,無任何主觀不適。
按:回顧患者的治療過程可知,本案是一例典型的半夏瀉心湯證。初診方證合拍,效如桴鼓。但是二診因為見到患者舌質轉淡白,復有大便變稀,後重感,認為根據張仲景的用藥範例,下利屬於寒者是乾薑證,故減黃連劑量,重用乾薑止利。葯後病情加重,熱象復顯,說明方證不對應,再次調整乾薑與黃連的比例而收效。後來筆者悟到,此人初診時,熱象明顯,黃連藥量理應多於乾薑。再次印證了把握劑量與方證對應關係的重要性。認準方證,當果敢施治,且用之得當,中藥止酸療效不亞於奧美拉唑。
案二:唐某,男,35歲。2009年1月21日就診。
主訴:噁心、腹脹半年。患者半年前因飲酒過量後出現噁心、腹脹,於當地縣中醫院就診,檢查發現乙肝表面抗原(HbsAg)陽性,乙肝e抗體(Anti-Hbe)陽性,乙肝核心杭體(Anti-HBc)陽性,確診為「乙型肝炎」,四處訪求中西醫診治罔效,現服用甘利欣、水飛薊賓膠囊等保肝、降轉氨酶西藥。患者既往體質較差,性格內向,心情偏於抑鬱。刻下症見:口乾,口苦,胃口差,噁心,不欲飲食;腹脹,按之稍舒,進食及飲酒後加重,進食油膩及情緒激動後腹瀉。查:面色晦黯,舌邊尖紅,苔黃膩,脈濡緩。西醫診斷:慢性乙型肝炎;中醫診斷:腹脹,證屬肝鬱乘脾,脾胃虛弱,寒熱互結。擬半夏瀉心湯原方,處方:制半夏10g,黃連6g,乾薑6g,黃芩10g,党參10g,炙甘草10g,小紅棗5枚。三服,水煎服,一次煎透,分兩次溫服。三服藥後患者自訴諸症均減,胃口開,腹脹消失,大便正常,再守原方調理而安。目前患者病情穩定,仍在隨訪之中。
按:本案也是一典型的半夏瀉心湯證,在上為噁心,在中為腹脹,在下則有腹瀉,究其病機則為寒熱互結,中焦氣機升降失司,痞脹不通。本案不僅選方契合病機,其用藥也絲絲入扣,如矢中的。另外,慢性肝炎的腹脹除最常見的本方方證之外,尚有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蔘湯證、大柴胡湯證、小陷胸湯證、附子理中湯證、六君子湯證等,臨證時應當詳加審查仔細鑒別。
0 論火不歸原與肝脾腎之間的關係星期二, 十二月 29th, 2009 | 杏花飄香 | 桂心蕩 | 瀏覽:83
人體一身的機能活動之原動力均來自元氣,而元氣的產生則來源於潛藏於肝腎之中的龍雷之火,正所謂少火生氣。若龍雷之火不歸於肝腎之本位而上浮,則不僅會影響元氣的產生,同時也會產生諸多變證。因此龍雷之火能否潛藏守位於肝腎是非常重要的。實際上龍雷之火就是寄藏於肝腎的相火,從根本上來說即是元陽。龍雷之火的潛藏守位與五臟皆相關聯,尤與肝腎之陰血,脾胃中土之氣,腎之元陽三者的關係最為密切。肝腎之陰血:肝腎之陰血通過收斂攝納的作用,使龍雷之火潛藏於肝腎之中。若肝腎陰血虧損,則陰不斂陽,龍雷之火上浮,出現一派陰虛火旺之象:頭暈目眩,耳鳴,口燥咽干,五心煩熱,舌紅少苔,脈弦細數等。此時治宜滋陰降火,方用知柏地黃丸加減,可選用玄參、麥冬、龜板、鱉甲、生龍骨、生牡蠣之類。待陰血復,則浮火自歸原位。脾胃中土之氣:脾胃中土之氣與龍雷之火之間一升一降,相互協調。脾胃元氣上溫心肺,下濟肝腎;龍雷之火下溫肝腎,上煦心肺。只有脾胃升清之功能正常,龍雷之火才能潛藏於肝腎。倘若由於各種原因致脾胃損傷,中氣不升而反下陷,則逼迫龍雷之火上乘心肺,失於潛藏。既出現氣高而喘,身熱而煩之上焦熱象,又出現皮膚不任風寒而生寒熱,神疲乏力等中氣下陷之候。治宜補中益氣,甘寒瀉火,方用補中益氣湯。待中氣上升,則龍雷之火自降,諸侯告痊。腎之元陽:腎陽本身之充足,則龍雷之火即可固攝潛藏於下焦。若腎陽虛衰,邪陰盤踞下焦,逼迫元陽上浮,即龍雷之火上浮,則出現上熱下寒之證。上焦灼熱,心煩口渴,咽喉乾燥,少腹冷痛,舌淡苔白,脈沉遲細弱。治宜溫補腎陽,引火歸原,方用金虧腎氣丸加減。若腎陽健旺,則龍雷之火自降。脾腎之陽:同樣地,脾腎之陽旺盛,則中下兩焦不受邪陰侵犯,龍雷之火自得固攝潛藏默運。若脾腎陽氣虛衰,則邪陰充斥於中下二焦,龍雷之火被逼迫上浮,出現上焦熱盛,中下二焦虛寒之象:上焦灼熱,口乾舌燥,咽喉痛而微紅微腫,脘腹冷痛,便溏泄瀉,形寒肢冷,舍淡苔白,脈沉細弱。治宜溫補脾腎,方用四君子合金虧腎氣丸加減。若脾陽健運,腎陽恢復,則諸侯消失。總而言之,火不歸原由諸多原因引起,但主要與肝脾腎三臟相關。肝腎陰血的斂攝,脾胃中土之氣的上升,脾腎之陽的固攝,方能保證龍雷之火潛藏於肝腎之內,而發揮其功能於外。
? Previous postsBack to top 博主信息
相冊列表默認相冊(61)
分類
歸檔
鏈接
功能
丁香博客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design by Ori Pearl
推薦閱讀:
※閑聊五運六氣之二(五運六氣理論之源的探討)
※總結朱辰彬書中的一些理論
※佛教21點基本理論
※略論李漁的對聯創作與理論
※中醫基礎理論(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