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沒有相的相,是什麼相?

晚上好,歡迎來到『33堂金剛經修心課』。

金剛經,不只是一部書,一些文字,

更是一種發心,一種能量,一種心境 。

點擊「閱讀原文」,聆聽音頻,靜享時光。

感悟生活的禪境

-- 經文要點 --

這一段從須菩提的角度,談了《金剛經》給他帶來的震撼。然後釋迦牟尼佛又把這部經的要點講了一遍。須菩提在感受里,強調的是無相。釋迦牟尼佛接著須菩提講的時候,擔心無相的說法會讓一些人誤會,以為無相就是什麼都沒有,所以,強調了實際修行的重要,前面講布施的修行,這裡特別拿忍辱來做例子。

眾生何以是眾生?因為沒有覺悟。何以沒有覺悟?因為還執著於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關於這四種相,字面上的意思是自我的相狀、人的相狀、所有生命的相狀、生命延續時間的相狀。如果進一步推敲,佛陀指的是,關於自我的意思,關於人的意識,關於生命的意識,關於生命延續時間的意識。佛陀認為這些意識束縛了我們的心靈,如果我們想進入自由的境界,那麼,就應該擺脫這四個意識。

(註:金剛經十四品篇幅略長,譯文附在文末)

01.

有人從字面去理解,以為無是沒有,相是相狀、特質,泛指現象。連起來,無相就是沒有現象的存在。許多人確實是如此理解佛教里的空無概念,以為是沒有,是虛無,是不存在。因而,佛教常常被認為是一種悲觀、消極的思想。

而事實上,佛教里的「無」,並非「沒有」,而是指一種境界,一種經驗之先、知識之先的超越的境界。金剛經所說的無相,重點不在於相的有與無,而是如六祖所說,在於我們看待相的心態。無相,就是不受各種現象的牽引,受制於對象。

02.

面前的那個人,不論多可惡,你沒有辦法讓他消失,但你可以觀照他這個人,觀照自己何以對他厭惡,從而改變自己的態度,完全不再產生厭惡。這個人,任何一個人,無論對你做什麼,你都明白不過一種因緣,一種註定會消逝的虛妄現象,不會騷擾你的心;

面前的那朵花,不論多美麗,你也沒有辦法讓她消失,但是,你可以觀照到她不是一種絕對孤立的存在,是因緣和合的結果,而且不可避免地,會慢慢凋謝,在無常之中,因而,你的心明白她的美一定會消失,因而不會被眼前的美所搖蕩。

03.

無論什麼人,無論什麼樣的花,一切的一切,你都如此地看著,很安靜地看著,心始終在自己的心裡,不被它們牽引而動蕩。

金剛經昭示的最高的修心法則:對於一切的現象都能夠覺知到空性的真相,從而沒有任何執著,達到自由自在的心境。

-- 白話譯文 --

那時,須菩提聽了佛陀解說這部經典,深深地領會了它的意旨,從內心湧出歡欣的悲泣,恭敬地對佛陀說:「真是奇妙啊,世尊。您把最深的道理說得如此明白。我從過去以來,修行成了洞察一切現象皆空的能力,卻沒有悟到這部經所講的道理。世尊,假如有人聽到這部經,能夠深深領會,脫離了觀念與形相的羈絆,擺脫了二邊分別的見解看法,因而看到事物的本來面目,那麼,這個人已經成就了第一希有的功德。世尊,所謂實相,其實是一種假相,只是名之為實相。世尊,我今天聽到這樣的經典,信奉、理解、領受、持行,並不困難。假如到了佛滅後的未法時代,也就是佛滅後第五個五百年的時候,有人有緣聽到這部經,能夠信奉、理解、領受、持行,那麼,這個人實在是難得。為什麼呢?因為這個人已經達到了無我、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的境界。為什麼呢?因為這個人證悟了我、人、眾生、壽者四種相併沒有自足的自性,是因緣和合而成,是幻相,也就是非相。總之,如果能夠洞察一切形相的真如實相,不再執著於任何形相,那麼,就是佛的境界了。

佛聽了連忙說:「是這樣的,是這樣的。假如有人有緣聽到這部經以後,不再驚疑,不再恐懼,不再害怕,那麼,他一定是一位難得的人。為什麼呢?因為這個人明白,如來宣說的最徹底的解脫智慧,實際上並不應該執著於它,只有不執著於它,才是最高的解脫智慧。

「須菩提,用忍辱的方法達到解脫也是如此,如果執著於方法本身,以辱為難忍而強迫自己忍受,那麼,不可能獲得解脫;只有當一個人不再覺得辱是辱,而讓他在自己心中消失於無形,這才叫以忍辱的方法達到了解脫。為什麼呢?須菩提,就好比我在過去世被歌利王割肉喂鷹,我在當時完全沒有去想什麼是我,什麼是別人,什麼是生命,什麼是壽命。為什麼呢?如果那時我在被節節肢解的時候,心中有什麼是我,什麼是人,什麼是眾生,什麼是壽者的念頭,就會產生怨恨;一旦產生怨恨,就無法得到解脫。」

「須菩提,不要以為我只是在歌利王時代才實行忍辱,其實,在過去的五百世中,我已經作忍辱仙人,已經沒有了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的分別執著了。所以,須菩提,菩薩應該去除一切分別的看法,產生追求至高無上覺悟的心愿。菩薩的心是活潑的,不滯留在任何有限界分別的概念和形相上,不滯留在任何有形有色的物質事物上,不滯留在任何聲音、氣息、味道和道理上。菩薩應當產生一種對一切都不執著的心。有了不執著一切的心,就可以在任何時間住在任何地方,住著,其實也可以說,並沒有住著。我說菩薩的心不應該滯留在任何事物上,並以這不執著的心向人行善,就是這個意思。須菩提,為了成就一切眾生的利益,菩薩應該這樣布施。我說的是,一切的形相或現象,只是為了說明的方便而假設的名稱,並不是真的實有這種形相或現象;同樣,眾生也只是個假名,其實並無孤立自足的自性。」

「須菩提,我講的解脫的智慧,是真而不妄、實而不虛的,它不是自欺欺人,也不是奇談怪論。須菩提,我所領悟的道理,既不是真實的,也不是虛假的。須菩提,假如菩薩的心執著於法相而布施,就好象一個人走入了黑暗的地方,什麼都看不到。假如菩薩的心不執著於法相而布施,就好象一個人有明亮的眼睛,在陽光下能夠照見到各種形色。」

「須菩提,將來的世代,假如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夠信守、奉持、理解、讀誦這部經,我憑著廣大無邊的智慧可以判定,這樣的人能夠修成佛國,成就無量無邊的功德。」

今天這一堂課,對你有什麼啟發嗎?

歡迎留言區分享感受

晚安

編輯|雯婷

配圖|選自堆糖,版權歸作者所有

錄製支持 |廣東新年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推薦閱讀:

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
世上最丑的狗,沒有之一
沒有「睡後收入」,所以我不敢睡覺
早安心語150610: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那是太難得的緣份
女人常做這6件事,沒有一個男人能受得了!第1件就說中了

TAG:沒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