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的趣味問題(15)

中國文化的趣味問題(15)——寒冰收集

「足下」在古代是下對上或同輩之間的尊稱

中國號稱禮儀之邦,古人尤為重視禮節,稱呼就是一個重要的表現。下稱謂上,或同輩相稱,都用「足下」。意思相當於現代漢語中的「您」,是稱呼對方的敬辭。

足下最早用於下稱上。史書中有很多臣子敬稱君主的例子,《戰國策?燕策一》記載蘇代對燕昭王說:「足下以為足,則臣不事足下矣。」意思是說:「您以為夠了,那麼我就不必在此侍奉您了。」再如《史記?高祖本紀》:「酈生不拜,長揖,曰:『足下必欲誅無道秦,不宜踞見長者。』」意思是說:酈食其見劉邦不予跪拜,拱手行禮,說:「您一定要討伐無道的秦朝,就不適合傲慢而見長者。」這都是臣子尊稱君主的用法。

隨著詞語發展,「足下」不僅僅用於臣下對君主的稱呼,也可以用於同輩之間。如司馬遷的《報任少卿書》開篇即用「少卿足下」作為對朋友任安的稱呼。後來這種用法逐漸增多,頻繁用於同輩之間。

無論是下對上,還是同輩相稱,「足下」都帶有敬意。《稱謂錄》說:「古稱人君,亦以『足下』稱之,則『足下』之為尊稱。」那麼,為什麼尊稱對方用「足下」這個詞呢?據說這是源自晉文公。據南朝宋劉敬叔《異苑》卷十記載:「介子推逃祿隱跡,抱樹燒死。文公(晉文公重耳)拊木哀嗟,伐而制屐(以木作底的鞋)。每懷割股之功(介子推在重耳出逃中,曾割自己大腿上的肉為重耳充饑,亦稱「剮肉奉君」),俯視其屐曰:『悲乎足下!』『足下』之稱蓋起於此。」《異苑》對「足下」的解釋雖十分有趣,但也有人並不認同這個看法。裴駰在《史記集解》中引東漢末年蔡邕的話解釋說:「群臣士庶相與言,曰殿下、陛下、足下、侍者、執事,皆謙類。」也就是說,「足下」只是謙虛地尊稱對方的稱呼。

膝下、手下等與身體部位有關的詞語,它們表示什麼意思?

除了足下之外,我們還會接觸到膝下、手下等與身體部位有關的詞語。既然足下之稱可能與晉文公足下之屐的故事有關,那麼膝下、手下這些詞語又與什麼有關?表達什麼意思呢?

膝下:子女年幼時常依於父母的膝下,因而「膝下」表示幼年。《孝經?聖治》:「故親生之膝下。」鄭玄註:「膝下,謂孩幼之時也。」後來也用膝下借指父母,有親切之意,表示對父母的敬愛;並在與父母通信時,用為敬辭。宇文護《報母書》:「違離膝下,三十五年。」這是說自己離別母親已三十五年了。古人重視孝道,提倡對父母承歡膝下,所以會有老萊子娛親膝下的傳說。

手下:指率領的部下。《三國志》中已有這種用法,後在明清小說中屢屢提及。

胯下:指韓信的胯下之辱。胯下的典故源自《史記?淮陰侯列傳》,是說韓信年少之時,曾有一個市井無賴嘲笑韓信,說他雖然身材雄偉、好帶兵刃卻性格怯懦,竟侮辱性地讓韓信從其胯下穿過。韓信平靜地忍受了胯下之辱,最終天下成名。所以後人襲用胯下典故,藉此比喻堅忍的品性。如《拍案驚奇?烏將軍一飯必酬》中有「胯下曾酬一飯金」的詩句。胯下有時還指所胯坐騎。

「打千」就是請安的意思,什麼樣的禮節?

打千是清代男子下對上請安時所通行的禮節,施禮者左膝前屈,右腿後彎,上體稍向前俯,右手下垂,這是一種介乎作揖和下跪之間的禮節。

這種禮節原本是清代滿族特有的禮節,被稱作「打千兒」,是舊時的敬禮。滿族注重禮節,小輩對老輩是三天一小禮,五天一大禮,即每隔三天要給長輩請安,隔五天見了長輩要「打千」,這「打千」的禮節非常奇特。男人打千時要哈腰,右手同時下伸,左手扶膝,像拾東西的樣子;女人打千時要雙手扶膝下蹲。親友相見,不分男女,都行抱腰接面的大禮。

隨著清軍入關以及統治中原,這種禮節便開始滲入漢族禮儀之中,尤盛行於北方。相見時,男女皆一足跪,一足著地,垂手近踝關節。後來演變為男子屈膝口稱給某人請安;女子則蹲身以為禮。

打千源自滿族禮節,那麼還有哪些請安的禮節?

請安是舊時的一種問候禮節,也就是問安,是卑幼對尊長起居的問候、問好。古人講究禮儀,對父母尊長要早、晚請安,遠別和回歸時的請安更為隆重。

古人請安問好往往是拱手高舉,自上而下的相見禮,即「長揖」,這是不分尊卑皆可使用的禮節。除了「長揖」之外,較為重要的請安禮節還有「拜」、「叩首」等。長跪、彎腰,垂手直至地為「拜」,拜時,頭低垂至地,並略停留,叫「稽首」或「叩首」,俗稱「磕頭」。

官場上的請安較為正式和繁瑣。宋代下級參見上級,就在堂上列拜,又有「趨庭」之儀,就是碎步疾行通過庭院,以表示敬意。當然頂頭上司是用不著回拜的。但同級官員相見,是要對拜行禮的。明代官員相見,僅揖拜行禮。大小衙門官員每日見長官行揖禮,見副長官行肅揖禮(直身推手)。

老百姓請安,則相對簡單得多。一般是幼者向長者行禮,子孫弟侄甥婿等晚輩見尊長、學生見老師、奴婢見家長,一般只是行揖禮,久別不見會四拜行禮。其餘親戚久別行二拜禮,近別行揖禮。9為什麼古代大臣稱皇帝為「陛下」呢?用陛下稱呼君主的現象,在戰國已經出現。那時也可稱君主為「足下」,如《戰國策?秦策三》載范睢寫給秦昭王的信中,有「望見足下而入之」之句,南宋初年鮑彪注曰:「不斥王,故指其足下之人,猶陛下也。」後來,足下之稱用於同輩,對君主只稱陛下。

稱君主為陛下的原因,東漢末年蔡邕在《獨斷》卷上解釋得很清楚:漢代天子的正號是「皇帝」,自稱為「朕」,臣民呼之為「陛下」。「陛」是登堂入室的台階。天子坐朝,有近衛之臣持兵器列於台階兩側。群臣與天子交談,不敢直接對天子說,就呼喚站在台階上的人請他轉告,這叫「因卑達尊」。這樣的詞,還有「足下」、「左右」、「執事」、「從車」等。

「足下」、「左右」之類的稱呼,在日常生活中,一直沿用到五四以後。魯迅寫信就常常稱人「××足下」、「××左右」,如在1931年寫給許壽裳的信中就稱他為「季黻吾兄左右」。季黻是許壽裳的字,意思是:我不敢直接對老兄您說話,只能讓您左右的侍從之人代為傳達。至於許壽裳身邊有沒有侍從,則是另外一回事了。

殿下、閣下、節下、麾下,各指稱什麼人?

殿下:殿下的本義是宮殿階陛之下。漢代「殿」的地位比「宮」略低,故稱王侯為殿下。如《三國志?魏書?杜襲傳》中杜襲對魏王曹操說:「若殿下計是邪,臣方助殿下成之;若殿下計非邪,雖成宜改之。」這是「殿下」一語的最早出處。唐代以後,殿下一般多用於稱呼皇太子,也用以稱呼皇太后和皇后。今天,在稱呼君主國的王儲、親王、皇太后、皇后、公主時等仍稱殿下。

閣下:閣下最初只用於對中央宰執之臣和地方郡守一類高官的敬稱,後來就用濫了,各級官吏,甚至是普通人都可以用此稱呼。「閣下」一稱至今仍用於外交場合。

節下:節下主要用於魏晉時期。「節」是軍中權力的象徵,大將常有「持節」、「假節」之銜,故而對高級武將尊稱為節下,如《晉書?殷仲堪傳》中有「願節下弘之以道德」語。後世對使節及地方疆吏也稱「節下」。

麾下:麾下也是對將帥的尊稱。麾下的本義是在將帥的指揮旗之下,如《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馳入吳軍,至吳將麾下。」因此,麾下也成為對將帥的一種尊稱,如《三國志?吳書?張紘傳》:「願麾下重天授之姿,副四海之望。」後世也用麾下指部下。

唐宋的皇帝卻用廟號稱,清朝則是用年號稱

為什麼唐代之前的皇帝我們用謚號稱,唐宋的皇帝卻用廟號稱,而清朝則是用年號稱呢?

歷代皇帝雖然都有姓名,但是臣子百姓卻不能隨意稱呼,否則便會因大不敬的罪名被處以刑罰。出於避諱,後人便用不同的稱謂來指代皇帝。用廟號、謚號、年號、尊號等指稱皇帝是最常見的方法。謚號是古代帝王死後,後繼者根據其生前品行所給予的一種特殊稱號。廟號則是帝王死後在太廟中專立一室,以供後人祭祀所取的名號。年號是一種紀年的方式,新的皇帝繼位,通常立一個新的年號,標誌改朝換代,藉以區分上一個皇帝。尊號是帝王在位時臣子尊崇的稱呼。

古代皇帝不同的稱呼與時代等多種因素有關。先秦君主多稱謚號,如周文王、秦穆公、齊桓公;秦朝取消了謚號,漢代重新恢復,所以漢代皇帝也多稱謚號,如文景之治中的「文」、「景」就是指孝文皇帝和孝景皇帝,而「孝」習慣被省略掉,簡稱為漢文帝、漢景帝。這種稱呼方式一直延用到隋代。

唐代之後,皇帝的謚號日漸繁複,文字加長,如李世民謚號為「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稱呼起來顯得繁瑣贅述,所以乾脆採用廟號,稱為唐太宗。其實廟號早在漢初已經出現,但是作為專有名稱,「廟號」遲至晉代方見於典籍,唐代之後才頻繁使用。從唐至宋元大都用廟號稱呼帝王。

明清之後,皇帝的稱號又發生了變化,往往採用年號來指代帝王。年號也產生於漢代。明清之前一個皇帝往往有好幾個年號,如漢宣帝就有七個年號。而到了明清,無論皇帝在位的時間長短,一般只有一個年號(明英宗一人例外),清代皇帝的年號更是規範。例如康熙皇帝就是玄燁,宣統皇帝就是溥儀,不會讓人產生誤解。

西方的君主有沒有謚號、廟號、年號呢?後人又是如何稱呼他們的?

說來有趣,西方君主在稱呼的檔次上恐怕遠不及中國皇帝,他們並沒有像中國皇帝那樣繁瑣的稱號,稱呼相對簡單得多。西方君主也沒有那麼多的避諱,後人可以直呼其姓名,一般是在名字之後加上大帝等詞語,如查理大帝、亞歷山大大帝、愷撒大帝等。有時為了加以區別,乾脆就在姓氏後加上數字,表示第幾世,如普魯士的腓特烈一世、腓特烈二世等,更有簡單的乾脆把「世」也省略了,直接叫路易十五、路易十六。

除了正式的稱號,西方君主還有一些有趣的綽號。這些綽號往往根據國王的某種特點加以誇張。這些綽號有的根據君主生理形體上的特徵,有的依據其性格為人,還有的還涉及道德方面,不一而足。西方君主的綽號風趣幽默,是君主形象的側面反映。早期的西方君王都有綽號,如法蘭克王國的加洛林王朝開創者就叫「矮子丕平」,可能與他身材矮小有關。再如英國國王威廉一世綽號「征服者」,威廉二世綽號「紅毛王」,亨利一世綽號「儒雅者」,理查一世綽號「獅心王」。愛德華一世的綽號有「長腿」「全世界的偉大長矛」、「威爾士的征服者」、「蘇格蘭鐵鎚」、「英國的查士丁尼」等等。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一世,因為有一臉鮮紅色的鬍子,綽號為「紅鬍子」。另外如「青齒王」哈扎爾德,「羔羊王」埃里克,這些稱呼皆特點鮮明,一聞其號如見其人。

為什麼科舉考試中的第三名被稱為「探花」

為什麼科舉考試中的第三名被稱為「探花」呢?

清:北京年畫《文武狀元》「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被古人視為人生中的頭等樂事。金榜題名就是指古代科舉考試殿試取中的進士,前三名進士分別稱為狀元、榜眼、探花,合稱三鼎甲,是天下讀書人夢寐以求的。那麼,第三名為什麼被稱作「探花」呢?

原來,「探花」一詞與唐代科舉考試之後的活動有關。唐代新進士榜公布後,榜上有名的士子喜慶之餘,會相約舉行盛大的宴遊活動,叫做杏園探花宴。此時是春季,正值杏花怒放之時,紅杏遂被稱為「及第花」。新科進士們要選出兩名最年輕者當「兩街探花使」,或「探花郎」,騎馬遍游長安的大街名園,採摘各種早春鮮花。正所謂「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如果這兩位探花郎沒有比他人先得到牡丹、芍藥等名花,就要受罰。「探花郎」的稱呼原本只是戲稱,與登第名次並沒有關係,名額也不是一名,而是兩名或者三名。

到了宋代,科舉制度進一步完善。宋太祖正式建立了殿試製度,即在吏部考試後,皇帝在殿廷之上主持最高一級的考試,決定錄取的名單和名次。所有及第的人都是「天子門生」。到了南宋,「探花」正式成為第三名進士的專名。為什麼科舉考試第一名叫狀元,第二名則叫榜眼?

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狀元趙秉忠的殿試卷古代科舉考試中,殿試取中的前三名進士分別稱為狀元、榜眼、探花,合稱三鼎甲。殿試在唐代已有,至宋初才成為定製。唐武則天時,試貢舉之士立於殿前,門下省長官奏狀,名次最高者置於最前,因而稱為狀頭,也叫做狀元(「元」為「頭一個,第一」之意)。自宋代起,沿用舊稱,以殿試第一甲第一名為狀元。狀頭雖然也是指狀元,但已不算正式名稱了。

唐朝沒有榜眼之說,此時的探花郎也只是個與宴遊活動相關的戲稱。到了宋代初期,以第一甲第二、第三名進士為榜眼。因為填進士榜時,狀元的姓名居上端正中,二、三名則分列其左右,在進士榜上的位置好像人面部的兩隻眼睛,所以稱作榜眼。北宋時的陳若拙沒有文才卻中得第二名,被時人嘲笑為「瞎榜」。

到了南宋後期,第三名進士改稱探花,於是榜眼成了第二名的專名。因此可以說,科舉考試的一甲三名,第一名狀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作為三鼎甲的三個專稱,最終成於南宋。

「大夫」本來是個官職名,怎麼後來指醫生?

醫生這個說法又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呢?宋雜劇線刻畫里的醫生形象今天,給人看病的人被稱為「大夫」,可是在古代,「大夫」並不指稱醫生,而是官職的名稱。我們從《周禮》中可以找到「大夫」的較早記載:西周時期的官員爵位分為卿、大夫、士三級,共同輔佐國君統治國家。「大夫」由此成為一般任官職者的俗稱,後來經常用士大夫代稱入仕之人。秦漢之後,名叫「大夫」的官員逐漸增多。中央要職有御史大夫,與丞相、太尉號稱三公;除此之外,還有太中大夫、中大夫(漢武帝太初元年更名為光祿大夫)、諫大夫等職務,這些官員以議論政事為職,雖不專任行政事務,俸祿卻較為豐厚。隋唐之後,「大夫」成為高級階官的稱號,而且名稱更為繁多:有光祿大夫、金紫光祿大夫、銀青光祿大夫、正議大夫、通議大夫、太中大夫等等。

到了宋朝,醫事制度和醫學教育發展迅速,負責管理醫療行政的官員不斷增多,「大夫」和醫生開始有了聯繫。當時翰林醫官院的醫官分為七級,每級皆有幾種官職,共有二十二種,如:和安大夫、成和大夫、成安大夫、成全大夫、保安大夫等等。這些大夫多為醫官,所以人們也就開始稱呼醫生為「大夫」了。如《夷堅志》乙編卷七就有「張二大夫」的稱呼。

而「醫生」這個稱謂則早在唐代就已出現了,《舊唐書》記載「太醫署」中有醫生四十人,指的是肄業習醫之人。後來逐漸轉為今義,專指掌握醫藥衛生知識和以治病救人為業的專業人士,宋代《太平廣記》卷二一九所記「醫生」就已接近今義了。

太醫與御醫有區別嗎?

太醫與御醫這兩個稱呼的來源不同,所指的範圍也不同。御醫中的「御」字表示對帝王的所作所為及所用之物的敬稱,漢語里這樣的辭彙很多,如御旨、御覽、御用等。顧名思義,御醫也就是宮廷醫生,是專門為皇帝、妃嬪、皇子等皇室成員看病的醫生。因為御醫是指御用醫生,所以無論是供職在太醫院的醫官還是地方上舉薦來為皇帝看病的名醫,都可以被稱為「御醫」。

太醫這個稱呼則是古代醫官名。早在周代,宮廷中就設有掌管醫藥的官員,當時稱為醫師。到秦漢時,醫官被稱為太醫令丞,這個官名一直沿用到南北朝。隋文帝時期,在太常寺下設立了具有一定規模的太醫署,為我國歷史上最早的國家醫學院——唐代太醫署的出現奠定了基礎。

唐代太醫署是皇家直屬的醫學行政、教學機構,分為醫學部和藥學部,其中的醫學部又分為醫、針、按摩和咒禁四科。進入太醫署的學生要先學習基礎知識,然後再進行分科學習,各學科有相應的學習年限,如體療科(相當於內科)的學製為七年、瘡腫科(相當於外科)、少小科(相當於兒科)的學製為五年,耳目口齒科(相當於五官科)的學製為四年,角法科(相當於外治法)學製為三年等。除了入學考試以外,太醫院的學生還要經歷月考、季考和年度考核。考試成績優良的,會得到獎勵和晉陞,有機會成為御醫;如果考試成績不合格,則會被淘汰退學。

唐代太醫署的模式為後代所繼承,宋代有醫官院,金、明、清稱太醫院,所承擔的職責基本與太醫署相同。雖然太醫院是最權威的醫學機構,但太醫們的品階並不高,如清代太醫院的大夫分四個級別,第一等稱御醫,十三人,雍正乾隆時期為七品(與縣令同級)。第二等稱吏目,二十六人,八品與九品各十三人。第三等叫醫士,共二十人,級別是「給從九品冠帶」。第四等叫醫生,三十人,無品,嚴格來講是不能獨立看病的。不管品階高低,太醫們都是經過層層選拔、醫術高明的醫生,因此,宋元以後,太醫這個稱呼就常用來作為對一般醫生的敬稱了。

「蒙古大夫」是民間對於醫生的一種稱謂,此種稱呼的來歷與清朝上駟院有關。

上駟院是內務府管轄的三院之一(即上駟院、武備院和奉宸苑),是專門管理御用馬匹的機構。清初名叫御馬監,順治十八年(1616年)改為阿敦衙門(阿敦:滿語牧群之意),康熙十六年(1677年)改名為上駟院。由於蒙醫正骨技術發達,清廷選拔了許多蒙醫正骨醫生進入上駟院,稱為「蒙古醫士」。民間稱呼的蒙古大夫最早指的就是清朝上駟院的骨科大夫,也就是我們今天說的獸醫。《清史稿》載:「選上三旗每旗士卒之明骨法者,每旗十人,隸上駟院,名蒙古醫士,凡禁庭執事人員有跌損者,命醫治,限日報痊,逾期則懲治之」。從中我們可以知曉:這些蒙古大夫不一定就是蒙古人,之所以要加上蒙古,是因為傳統上蒙古人比較擅長此道,所以借用了「蒙古」這個名聲。蒙古大夫不僅僅是獸醫,由於他們手法高超,所以內廷執事人員意外受傷,也找他們醫治。到了嘉慶六年(1802年)皇帝下旨把太醫院的正骨科劃歸上駟院,由蒙古醫生兼任,從此蒙古醫生就既醫馬也醫人,聲名大振。

蒙古大夫的正骨技術相當卓越,其正骨技術很早就傳入內地。1728年,在北京學習的俄國留學生就專門學習蒙醫正骨。乾隆年間,有位叫做伊桑阿的正骨醫生,做手術時使用了冰鎮麻醉法,還培養了不少徒弟。18世紀,著名蒙醫學家伊希巴拉珠爾整理了蒙醫正骨、治傷外科的傳統經驗。如「治療刀傷」、「治療創傷」、「治療脫臼」等,專章載入他的醫學著作《四部甘露》。蒙古大夫技藝高超,手法純熟,頗見奇效。據載,乾隆年間,侍郎齊召南不幸從馬上墜落,頭部受傷、腦漿溢出,生命垂危。一位蒙古大夫用牛脬(膀胱)遮蓋他的頭部,創口竟然很快痊癒。更多精彩點擊:http://hbs.360doc.com


推薦閱讀:

王嘉爾、魏大勛、henry、何老師你更欣賞哪一個?
交往論——廉政文化
下聯:詩題寺壁名留芳,如何對上聯?
【連載】西遊記中記——1.西遊記是崇佛抑道嗎?-1
試論英漢文化差異教學

TAG:中國 | 文化 | 中國文化 | 趣味 | 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