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老師傅公開最齊全滷菜配方,做法及保存方法,值得收藏!
滷菜鮮香味濃,非常受男女老少的青眼,克日,我家樓下的一個滷菜攤老徒弟將配方傳到昔日頭條上,我就隨手協助轉發了一下,沒想到,這個滷菜配方在同夥圈火爆了,很多人問我,這個老徒弟的技術是真是假,說實話,老徒弟的技術我沒見過,但吃了五六年。自從我搬到他家滷菜攤上,險些每個月都邑買好幾次,假如不是康健不允許,我會天天吃。
老徒弟的滷菜技術究竟好到甚麼水平,都沒親眼見過,不外老徒弟的滷菜調料是明擺在攤位上,人人惹人注目的。光看這個光彩,就惹人口水直流。不外媳婦兒讓我少吃,以是我經常買來寄給親朋好友。(他們都認為是我自己做的,哈哈)
實在做滷菜並無設想中的那樣繁雜,只需控制好步調,一整套做下來就相稱簡略。起首咱們要分清紅、黃、白滷味的香料配方分離應當應用哪幾種,其次便是滷製步調,如許分門別類的調製滷水,下次做起來就便利許多了。這個配方是我從老徒弟那邊「偷」來的,迎接人人斧正!
【老徒弟的三種特別滷汁配方,值得珍藏!】
1、滷製的分配是下等滷菜的首要條件,會直接影響到滷菜的光彩與口感,分為紅滷汁、黃滷汁、白滷汁三個種別。
1、紅滷汁
質料
八角20克,桂皮20克,陳皮50克,丁香8克,山奈20克,花椒20克,茴香15克,香葉20克,良姜20克,草果5個,甘草15克,干紅辣椒100克,香蔥150克,生薑150克,片糖250克,黃酒1000克,優良醬油500克,糖色50克,精鹽200克,熱花生油250克,味精100克,骨湯12公斤。
製法
①草果用刀拍裂,桂皮用刀背敲成小塊,甘草切成厚片,香蔥挽結,生薑用刀拍松,紅辣椒干切成段。
②將八角、桂皮、陳皮、丁香、山奈、花椒、茴香、香葉、草果,良姜、甘草、紅辣椒干一路裝入香料袋內,袋口扎牢。
③將香料袋、蔥結、姜塊、片糖、黃酒、醬油、糖色、精鹽、熟花生油、味精、骨湯一路放入鹵鍋內,調勻便可。
2、黃滷汁
質料
黃梔子150克,香葉100克,山奈50克,花椒25克,良姜50克,砂仁25克,油炸蒜仁150克,油炸鮮桔皮150克,芹菜150克,生薑150克,沙嗲醬1瓶,黃酒1000克,熟菜籽油250克,油咖喱150克,味精200克,精鹽230克,骨湯12公斤。
製法
①黃梔子用刀拍裂,芹菜打成結,生薑用刀拍松。
②將黃梔子、香葉、山奈、花椒、良姜、砂仁、油炸蒜仁、油炸鮮桔皮裝入香料袋內,袋口扎牢。
③將香料袋、芹菜結、生薑塊、沙嗲醬、黃酒、熱菜籽油、油咖喱、精鹽、骨湯一路放入鹵鍋內,調勻便可。
3、白滷汁
質料
八角60克,山奈50克,花椒25克,白豆蔻25克、陳皮50克,香葉50克,白芷25克,香蔥150克,生薑150克,水酒1000克,白醬油1000克,精鹽120克,味精100克,骨湯12公斤。
製法
①香蔥挽結,生薑用刀拍松。將八角、山奈、花椒、白豆蔻、陳皮、香葉、白芷裝入香料袋內,袋口扎牢。
②將香料袋、蔥結、姜塊、水酒、白醬油、精鹽、味精、骨湯一路放入鹵鍋內,調勻便可。此配方適宜於滷製10~12公斤的生鮮質料(家庭可按比例削減調味料的數目)。
滷汁配製三法門
一、香料、食鹽、醬油的用量要恰當:香料過量,成菜藥味大,光彩偏黑;香料太少,成菜香味不敷。食鹽過量,成菜除口胃"死咸"外,還會使成菜壓縮、憔悴;食鹽太少,成菜鮮香味不凸起。醬油太多,製品色黑丟臉;醬油太少,口胃不敷鮮美。
二、質料的選用:黃滷汁、白滷汁不宜應用醬油或其餘帶色的調味品,也不要應用輕易退色的香料。
三、滷汁不宜事前熬煮:滷汁應現配現用,如許既可避免調味品中的芬芳氣息白白地揮發掉,還能節儉燃料和光陰。
滷汁的保留
應重視如下幾點:1、撇除浮油、浮沫。滷汁的浮油、浮沫要經常撇除,並經常過濾去渣。2、要準時加熱消毒。夏秋季天天日夕各燒沸消毒1次,春夏季可逐日或隔日燒沸消毒1次,燒沸後的滷汁應放消過毒的盛器內。3、盛器必須用陶器或白琺琅器皿。毫不克不及用鐵、錫、鋁、銅等金屬器皿,不然滷汁中的鹽等物資會與金屬產生化學反應,使滷汁變色變味,甚至蛻變不克不及應用。4、重視寄存地位。滷汁應放在陰涼、透風、防塵處,加之紗罩,避免蠅蟲等落入滷汁中。 5、質料的增加。香料袋一樣平常只用2次就應調換。別的調味料則應每鹵一次質料,即增加一次。
鹵鍋的選用
最佳選用生鐵鍋,若滷製的質料不太多時,選用沙鍋為宜。這兩種鍋壁厚導熱性較差,湯汁不輕易蒸發。食品與此鍋不輕易產生化學變化。不宜用銅鍋或鋁鍋,是以鍋導熱性很強,湯汁氣化快。銅鍋還易與滷汁中的鹽等產生化學反應,從而影響製品的光彩、口胃、衛生品質。
要控制好火力。一樣平常是採納中小火或微火,使湯汁堅持小開或微開狀況。不克不及應用旺火,不然,湯汁沸騰,賡續濺在鍋壁上,構成薄膜,末了焦化落入滷汁中,成碳末狀玄色物,有的粘附於質料上,影響到製品和滷汁的光彩、口胃。大火鹵煮,質料既不輕易軟爛,滷汁又會因疾速氣化而重大削減。
要控制好質料的成熟度。質料的滷製,不論質地老嫩、成熟光陰是非,其成熟度都應控制在硬化時或硬化前出鍋或離火。
鑒其餘辦法是:用手捏一捏滷製的質料,如感到很硬,闡明火候未到;一捏即碎爛,則是過分了(屬爛化階段);捏之軟而略有彈性,而且不碎,闡明火候恰好,即硬化階段。
推薦閱讀:
※人生哲理:人生感悟人生感言(經典收藏)(13)
※6個心理學知識,默默收藏了,生活中能用到
※嘴相應驗要訣(一),值得收藏!
※【天狼收藏】工筆人物畫四條屏
※老段泥平蓋水平壺 | 陳腐15年,只為博得「知己」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