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萬里大楚雄風三千年夢澤古韻
八萬里大楚雄風,三千年一鳴驚人。雲夢古屬荊州之城。周為雲夢荊州澤,春秋時屬鄖國,戰國時屬楚國。自秦至魏、晉、南北朝,一直屬安陸縣。南北朝西魏大統十六年(公元550年),分劃安陸縣南境設置雲夢縣,縣治在雲夢城。 昔日雲夢澤,滄海桑田,已成歷史;古雲夢城,迤邐至今,煥發新顏。地域上,雲夢是小縣,文化上,卻堪稱大縣。惟楚有材,於斯為盛。數千年的歷史中,雲夢孕育出令尹子文、黃香、趙復、許兆椿等國家棟樑和文化精英。李白、王守仁、李夢陽曆代賢達也到此遊歷。遠古石器、陶器到戰國時期雕塑卧鹿立鳥、秦代竹簡、漢代陶樓、漆器,乃至唐百法寺、元泗洲寺、明儒學大成殿、清百步塔等,古雲夢文化輝煌燦爛。古澤雲夢孕精華,一脈相承楚文化。楚文化,華麗,深邃,如月亮。浸潤其間的楚劇、皮影等民間文藝,多彩而獨特。「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黃香孝行傳雲夢,南州孺子皆心降。綠陰冉冉遍天涯。仲夏七月,天清和雨乍晴,記者一行訪雲夢,溯源頭,看民俗,追孝行,享楚韻。「鳳鳴楚天」楚王城戰國時,「楚王城」為楚安陸的政治中心,也是楚的「軍事別都」。公元前278年被秦軍攻佔後,入秦為南郡治下一縣。漢、晉時期,「楚王城」幾度為多次遷徙的江夏郡城。這裡曾為楚王室貴族遊獵之所,歷代楚王都「結駟千乘」遊獵於此。入秦後,雲夢為秦皇室家禁苑。《雲夢龍崗秦簡》記載,秦始皇南巡,曾下榻在「楚王城」的「雲夢宮」中。「楚王城」是周、秦、漢三代延續使用的重要城邑故址,是古代鄂東北地區一處重要的政治、軍事、經濟城市,歷史近3000年。考古發現,在「楚王城」西城,還存在時代更早的西周城垣。 驅車楚王城大道(316國道),來到楚王城南城垣遺址。昔日,護城河,清水繞城。而今,只見一池荷花怒放,時有白鷺低飛荷葉間。一路向北,北城垣清晰在望。遺存的夯土城牆,高出地表2米多。雖雜草叢生,歷史的滄桑與風流盡在其間。該縣博物館副館長張宏奎介紹說,「楚王城」周長7700米,面積2.1平方公里,約以今316國道為界,古城分東、西二城,西城歷經千年興廢,如今已被縣城區覆蓋。東城除少數地方被居民區、學校等佔壓,其餘均保存完好,城垣、護城河、烽火台、建築台基、排水道等遺迹清晰可見。今年5月,《雲夢楚王城旅遊區總體規劃》獲批實施。雲夢將以「楚王城遺址區」為基本規劃框架,以「楚文化」為魂,以「雲夢文化」為輔,建成規模3平方公里的楚文化體驗休閑主題旅遊景區。楚王城核心景區為「八區一廊」:楚文化展示區、遺址保護展示區、文化演藝區、禁苑生態休閑區、楚卿休閑區、綠色生態廊等。 同時,實施以「楚王城遺址」為核心的「35141」大旅遊區工程。「35141」大旅遊區即:三城五區一帶四園一景區,即:雲夢老城、楚王城、雲夢新城;雲夢湖休閑度假區、楚王城旅遊地產區、楚王城設施農業區、滾子河熱帶風情區、孝武水寨休閑度假區;楚河休閑帶;睡虎地秦簡文化園、黃香孝文化園、屈原文化園、吳祿貞紀念園;泗洲寺萬畝荷田景區。楚王城遺址,是雲夢的「城市之根」。 撥開歲月的迷霧,再現昔日楚王城的輝煌。一脈相承楚文藝楚文化,輝煌燦爛。楚藝術,其重要組成部分,更是獨步海內外。皮影、楚劇,是雲夢楚藝術的傑出代表。東正街95號的「夢澤影戲館」,充滿神秘與魅力。15日上演劇目為《飛龍傳》、《水淹周營》。演出大廳條凳上坐了三分之二的觀眾。狹小的後台,皮影藝人秦禮剛在做開演準備。他的身後按照出場順序,掛著各式各樣的「角兒」。角落裡坐著鑼鼓藝人張師傅,正在調試二胡琴弦。咚咚咚,鑼鼓響起,開演了,濃濃的楚腔漢韻逸出,啟開傳奇。雲夢縣皮影戲始於清中葉,至今仍有皮影26台。演出活動常年不斷,是湖北省「皮影藝術之鄉」。雲夢皮影輕裝簡從,二人一台戲。前台演唱兼操縱,後台擊樂伴奏,俗稱打鑼腔或二人台,有戲劇輕騎之稱。皮影製作,用料從紙到塑料片,透雕鏤空,花紋精細,色彩鮮亮。皮影唱腔屬西鄉高腔,須真假嗓相兼,說唱吐字清晰,行腔豪放。剛如雲夢打麥號子,柔似搖兒歌。後揉進了楚、漢劇唱腔,逐步形成生、旦、凈、丑等唱腔。演唱書目多為各朝歷史演義。說唱無劇本,藝人掌握故事梗概,臨發揮,多唱水詞。一部大書可演二三個月。雲夢楚劇團,排練的演員已散。空曠的舞台,瑩白的燈光,氤氳一種安靜。散放著各種樂器,《清風亭》的劇本清晰在目。團長王漢卿介紹,這是一出以「孝」為主題的傳統劇目。上世紀90年代,市場經濟大潮衝擊傳統戲劇市場。1952年成立的雲夢縣楚劇團,面臨著生存危機,債務包袱沉重,部分演員被迫棄藝謀生。2000年以來,該團以改革求發展,「海選」團長,率先實行全員聘用制,創新發展楚劇藝術,不斷推出文藝精品。該團先後創作並演出了大型現代楚劇《公僕頌》、《村官情》、《民選村官》、《雲夢黃香》和小戲小品《南瓜緣》、《吊子賣鞋》、《王府落城》等50多個新劇目,多次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國獲獎。雲夢民間文藝蘊藏豐富,品種繁多。據不完全統計,在雲夢流傳的民間文藝形式有民歌(含山歌、兒歌、情歌、孝歌、栽秧歌、硪歌、打麥歌等)、評書、打鼓說書、蓮湘、懷鼓舞、蚌精舞、踩高蹺、蓮湘舞、龍燈、獅子、放荷燈、賽龍舟、跑旱龍船等,深受楚風浸潤。今年,雲夢皮影和三節龍燈跳鼓舞,被批准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忠孝黃香楚江傳「冬月溫衾暖,炎天扇枕涼,兒童知子職,知古一黃香。」《二十四孝》中,黃香被推為首位。史載,黃香12歲時,博學經典,才思敏捷。由於他既有才,又行孝,漢章帝曾御筆欽封他「天下無雙,江夏黃童」。 歷任過郎中、尚書令、魏郡太守等官職。在任期間,他秉公執法,為政清廉。他公斷「妖言獄」冤案,使受株連的上千人活命;魏郡遭受水災,他儘其所有賑濟災民。他的事迹傳於《後漢書》、《東觀漢紀》、《楚國先賢傳》、《四庫全書》等古籍中。 黃香的一生,以孝子、賢人馳名於世。留下著作《九宮賦》、《天子冠頌》、《責髯奴辭》等。竹枝詞《雲夢雜詠》有云:一望高崗梧葉稠,蒼煙漠漠接安州。兒童也解天倫好,時向黃香冢畔游。今日黃香冢安在哉?清代所修《雲夢縣誌》記載:「邑北驛道約十餘里,有黃香墓,繚以園牆,西南向,甬道出入,中一冢巍然。」如今,義堂鎮黃孝行政村所轄地的公路西側,我們見到黃香的墓址。簡陋的石碑,上書「黃香墓遺址」。地上散落著紙錢灰痕迹。滄海桑田,物非人卻長在。有詩云:「漢代黃香葬此邦,南州孺子亦心降。尚書千古傳安陸,鄉祀如今遍楚江。」「南國無雙士,東京第一流。風霜余孝魄,爵秩賁荒邱。」隨行人員說,該村無一黃姓之人,「黃孝」兩字,是為紀念黃香而名。1992年,全國第二屆農民運動會在孝感舉行期間,參加運動會的台灣省河洛農民體育代表隊教練、黃香的第124代玄孫黃玉炎先生等一行人,回故里尋根訪祖,尋到了黃香墳、黃香墓碑等十多處(件)遺迹遺物。雲夢縣發掘黃香孝文化資源,先後推出皮影畫冊《黃香》、長篇歷史小說《千古孝子黃香》、連環畫《孝子賢臣黃香》、大型楚劇《雲夢黃香》等「黃香」系列文藝產品,研發了黃香掛畫、竹簡掛曆等「黃香」系列工藝品。計劃籌資攝製黃香電視劇,重建黃香墓,興建黃香紀念館、黃香公園等黃香孝文化旅遊景點;開發黃香帽、黃香扇、黃香履、黃香葯膳等文化產業。楚城,楚藝,楚人。楚之文化浪漫、飄逸、瑰麗,開放融合,革新鼎故,千年漫溯,仍令人魂牽夢縈。「托起大夢離騷,延承楚韻秦風,古澤孕精華,雲夢兒女主宰澤國風流。」一幅以「楚文化」為主軸的文化建設畫卷,正在雲夢縣徐徐打開。
記者手記:
文化的脈動:傳承與創新
學皮影、演皮影、創新皮影、發展皮影,一生痴迷皮影,採訪間,60歲的秦禮剛對於皮影的未來,懷著深深的憂思,如何使這種獨具魅力的小劇種能順利傳承、如何使皮影戲這種的鄉土文化品牌得到更多的保護?這是他苦苦思索的問題,也是我們深思的問題。文化,無論非物質文化遺產,還是歷史文化遺址,受社會結構、生活環境的影響,其生存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機。一些依靠口傳心授方式加以承傳的傳統技藝,隨著傳承人的自然衰老和死亡,逐漸走向式微,甚至消亡,傳承和延續面臨著嚴重危機。大量有歷史、文化價值的珍貴實物與遺址也遭到毀棄或流失。這無疑已成為我們民族的不能承受之重。保護文化,需要傳承與創新。對於非遺,好的保護方式是活態保護、活態傳承。對於遺址,妥善保護,適度開發,合理利用。文化的脈動,它只有存活於我們的日常生活里,才具有生命力。值得欣慰的是,雲夢縣文體局局長關想平告訴我們:這樣的觀念在雲夢已成共識。他們開發、保護、管理並存;尊重民間社會傳承本土文化的權力,尊重民間藝人的智慧。雲夢人正在著手恢復一座城市的記憶,去發掘新的城市魅力,重組創造新的城市品牌。我們期待《雲夢楚王城旅遊區總體規劃》早日實現。到那時,我們將漫步在新時代的「楚王城」,再次感受孝感特色文化的魅力。文化的力量源於生命的精魂,歷史的豐盈源於蓬勃的血脈。傳承、創新,文化的精神一脈相承,綿密深遠。
推薦閱讀:
※浪遊萬里家何在,每對萱花憶母恩
※這種手相萬里挑一,男有掌權掌財,女有旺夫旺子!
※三平萬里
※誰屬這三個生肖,萬里挑一富貴命,老天爺都壓不住!
TAG: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