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壽寺-守著長河 還得再活二十年-運河新人家6

今年58歲的張青江在萬壽寺碼頭工作兩年,每天負責引導遊客,碰到有路人問路他也會熱心指引。

萬壽寺

去萬壽寺的時候,正趕上一個陰雨天。藝術博物館的肖芮霞老師特意到山門外來接記者,「從年初開始對古建進行修繕,暫時不對外開放。」

萬壽寺山門上方,有清順治二年御賜的石匾,上書「敕建護國萬壽寺」。一進萬壽寺的山門,肖芮霞老師就提醒記者看穹頂之上的彩繪,上百隻形態各異的紅色蝙蝠飛翔於青天流雲之間。「蝙蝠是紅色的,也是用這個諧音來祝福每一個進寺的人『洪福齊天』。」

萬壽寺的中軸線上,從外到內排列著天王殿、大雄寶殿、萬壽閣等主體建築,東西兩路則是壽膳房、壽茶房和大齋堂等建築。在最後一進院落里,堆有三座假山,分別象徵中國佛教三大名山:普陀、峨眉和五台。主建築和東西配殿之間的夾道蜿蜒曲折,每到拐角或者種著臘梅,或者長著丁香,兩側的牆壁似乎也氤氳著水汽,屋頂垂脊上瑞獸鎮守著這一方天地,俯視著腳下的紅牆灰瓦,庭院里的湖石花草,和他們一起櫛風沐雨,享受著自然的恩賜。

萬壽寺內中路兩側的院牆和院門也別有特色。無量壽佛殿在乾隆時期曾重修,兩側院門中西合璧,院牆用典型的中式透花窗裝飾,而院門採取了圓光門設計,上端是典型的巴洛克建築風格,即圓形拱頂和球塔座。這給萬壽寺的建築群增加了一點異國情調。

一個故事

志願服務二十載與萬壽寺共滄桑

萬壽寺門前就是長河的一個碼頭,坐船遊玩的遊客都是在此上下船。整個八月,記者四次到長河採訪,有兩次都碰上了耿耀亮老人。老人戴著一頂寫著「首都志願者」字樣的紅帽子,坐在長河岸邊石台前的柳樹下乘涼。不時有從遊船上下來的遊客過來問路、問訊,老人總是不厭其煩地給予解答,有時候還會給他們帶路去附近的衛生間。

「首都志願者,我幹了得有二十年呢,這兩年才不幹了,歲數太大,人家不要我啦。」今年85歲的耿耀亮頗有些不服老,雖然別人勸他多多休息,但他仍然常去為行人指路。

自參軍後隨部隊進京,耿耀亮從上個世紀六十年代起一直住在萬壽寺東、長河北岸的萬壽寺22號院,如今已經有五十多個年頭。

「以前這兒就是個爛泥路,一到下雨天,要是鞋帶不繫緊點,鞋都得掉泥里。河裡也沒多少水。」在耿耀亮的記憶里,萬壽寺前的馬路不是今天的平整樣子,如今波光粼粼的長河曾經跟小河溝差不多,兩岸還常堆著垃圾。

同住一個大院的、80歲的丁林老人佐證了耿耀亮老人的說法,「那時候的水也就能沒過成年人的腳踝。小孩兒有時候會在裡面抓魚。河兩邊就是泥路,根本沒有河堤,更別說護欄、河壩了。」

丁林也是上世紀六十年代末住進了萬壽寺22號院的兩間平房,「就是這個屋子,咱們這一住就是五十多年。」丁林的老伴環顧著屋子裡的鍋碗瓢盆,很感慨,「傢具、家電都換了幾茬了,日子越來越好過,就是我們越來越老了。」

丁林和耿耀亮互相提醒著跟記者回憶了長河這幾十年的變遷。「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的時候,挖寬了河道,河底鋪的都是青磚。我們退休的那幾年,修的河邊的護欄。河堤上的柳樹是藝術博物館後來給補種的,有了柳樹,河水也顯得更好看了。萬壽寺最初開放的時候,我去聽過,講解員說,山門裡頭那兩棵大樹叫『椿楸大樹』,哎喲,講得可神奇啦!通船也有好多年啦,每到暑期,遊客特別多,我們門前的廁所有時候還排隊……」兩人還互相打聽,「你去坐過遊船沒?」確認了大家都沒去坐過船之後,丁林跟記者解釋,「船票一百多元呢,我們騎車半個小時就到頤和園了,也就沒捨得花這份錢。」

雖然生活越來越好,但老人們節儉的習慣還是保留了下來,丁林家的暖瓶還是舊式的塑料外殼。雖然吃穿都很簡樸,但老人們卻都很知足。「路也修了,坐公交車也不花錢,進出都方便。」

在長河岸邊,還有其他志願者像耿耀亮一樣,常為過往行人指路,介紹這條自己熟悉的長河。今年58歲的張青江在萬壽寺碼頭工作兩年,每天負責引導遊客,碰到有路人問路他也會熱心指引。耿耀亮雖然已經是「前任」志願者,但經常還到長河岸邊坐著,在曬太陽、乘涼的同時,也給行人指路服務。腿腳不好的丁林除了一早一晚到長河邊上散步之外,就很少出門。而每次到河邊遛彎,看著河岸柳樹成蔭,河堤綠草悠悠,丁林也覺得自己精神十足,「我們幾個老夥伴都約著,至少還得再活二十年呢,也多享受享受如今的好生活。」

一段歷史

有「京西小故宮」之譽

萬壽寺始建於明代萬曆五年(公元1577年),是萬曆皇帝之母李太后出資,由司禮太監馮保監修,萬曆六年六月竣工。寺院選址在玉河北岸,竣工後萬曆皇帝敕「護國萬壽寺」,內閣首輔張居正親自撰寫萬壽寺碑碑文。(此碑無存)明代萬壽寺規模宏大,建築華麗,「丹樓紺宇,幾與大內等」(《燕都遊覽志》)。

明末萬壽寺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壞,但是因其吉祥、福瑞的嘉名備受清皇室的青睞。順治、康熙、乾隆、光緒幾位皇帝都對萬壽寺進行了重修、擴建。特別是乾隆十六年和二十六年,乾隆皇帝為其母做六十、七十大壽時,連續兩次對萬壽寺進行了大規模的修繕和擴建,增建了西路行宮。修葺一新的萬壽寺集寺廟、行宮、園林等於一體,有「京西小故宮」之譽。在清朝末年,慈禧來往頤和園時也會在萬壽寺拈香禮佛,在西跨院吃茶點,當時萬壽寺也有「小寧壽宮」之稱。

辛亥革命後,萬壽寺失去了皇家庇護,曾先後被當作兵營、學校、療養院、收容所等。1979年2月,北京市政府將萬壽寺列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了保護萬壽寺古建,北京市政府決定在萬壽寺原址成立藝術類博物館,並多次撥款對萬壽寺進行修繕,2006年,萬壽寺被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一種傳承

全面修繕常辦展覽

中國藝術博物館館長王丹

長河和萬壽寺都與北京有著很深的血脈淵源。從內城到郊外,從什剎海經長河往西,在萬壽寺門前河道加寬,視野豁然開朗。萬壽寺依長河而生,在長河水系的咽喉要道上,也是長河沿線至今僅有的、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群。

萬壽寺是一個皇家的祝壽場所,皇家出行時常也在萬壽寺拈香休憩。與皇城相比,萬壽寺更加寬鬆,休憩時,皇家通常會允許宮女、太監會見家人。到清朝中期,萬壽寺的皇家慶典活動減少,民間活動增加,萬壽寺廟會也逐漸興盛,並成為京郊重要廟會之一。

萬壽寺從年初開始了第五次大規模修繕。同時,藝術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在專心整理藏品。「我們館內藏品有十多萬件,以明清皇家藝術品為主,藏品的數量和質量都僅次於首都博物館。雖然暫時不對外開放,但我們還經常辦展,我們的藏品也經常到外地參展。」藝術博物館館長王丹告訴記者。

本報記者周明傑本版攝影閻彤紀晨

刊頭題字郭晉麗製圖馮晨清


推薦閱讀:

《萬壽寺》王小波.pdf/epub

TAG:運河 | 新人 | 十年 | 萬壽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