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苛求完美的根源 不認同

苛求完美的根源 對別人太苛求 說明內心不認同自己隔代溺愛VS親子苛求:毒愛讓孩子落入深淵 —一個關係障礙的案例我曾經跟一位來自某教會的姊妹交談,發現她一直十分追求跟上帝建立完美的關係,但又常常自責,覺得自己跟上帝的關係實在很糟。我們一起討論了她的生活態度,發現那是一種完美主義的態度,這種態度的基本表達方式是,如果不是一切都好,就是一切都糟。這種完美主義態度使這個姊妹無法接納自己,也無法接納別人,甚至整個生活都是無法接受的,因為自己不完美,別人也不完美,生活中總有不完美。這種態度自然影響了她跟上帝建立真實的關係,因為,按完美主義的標準,如果她跟上帝建立的不是完美的關係,那就是糟糕的關係。這使她自責,又導致她更加進行自我強迫。這樣,信仰的追求反而成了一場自我折磨。我跟這位姊妹一起探索了問題產生的根源,其中她向我講述了一個我們很容易忽略不顧的小小事件。她小的時候,非常渴望得到家人和親戚的寵愛,但因為有一次考試成績不佳,父親當著許多親戚的面對她說:「我不喜歡成績不好的人作我的女兒。」許多年後她講起這件事,說受到了極深的刺激。最直接的體驗是,她必須「成績好」才配得到父親的愛。這種體驗又會泛化為這樣一種情緒性的思考:我必須讓自己變得完美,才會不受傷害,才會得到愛。她的人際關係也會受到影響,長期以來,她非常在意別人的看法,甚至像是活在別人的眼光里那樣;她因為擔心失掉別人的愛,以至於以喪失自己為代價。如果這種經驗沒有得到很好的處理,也會影響她對上帝的理解。上帝的愛不是這樣的條件化的愛,因為他在我們知道他愛我們之前就已經愛了我們,在我們還沒有意識到自己的罪的時候,他已經為我們釘了十字架。他的愛也不是讓我們因為自己的不完美(缺點與有限)而自責、愧疚和自我強迫、自我折磨。我的輔導經驗里,有一個很深的感觸,就是看到許多人用完美主義苛求自己,結果往往是破壞了自己的生活,使一個人不管怎樣,都不會感受幸福。如果可以這樣說的話,我覺得完美主義是魔鬼愚弄人的一個方式。我發現,一個人苛求自己變得完美,往往出自一種怕受傷害的心理。我們受到傷害的時候,不是用真實的方式去處理它們,而是裝著沒有受傷害的樣子,這是一種心理上的鴕鳥方式。有的時候,我們幼稚地以為,如果自己裝著不受傷害,就會真的不受到傷害。還有的時候,我們裝著不受傷害的樣子,是想給人留下一個假象,好象我們是刀槍不入的英雄,就象阿基里斯那樣。不管怎樣,結果是我們受的傷害更深。特別是在我們的童年生活中,有受到拒絕和傷害的經驗,這可能會使我們滋生這樣一種願望,如果我們變得完美,就會刀槍不入。在後來的成長過程中,我們還會遇到拒絕與傷害,我們不願意接受它們,又沒有很好地處理它們,還堅持以為我們之所以受到拒絕和傷害,那是因為我們不夠完美。當我們發現自己不夠完美的時候,就會自責甚至自棄。我們苛求自己完美的同時,也會苛求別人完美,如果發現別人有這樣那樣的缺點,我們又會責怪他人。結果是,這種完美主義苛求破壞了我們與自己和與別人與上帝建立真實而和諧的關係。完美主義苛求發展到極端,會使人出現白日夢,產生妄想症,即一個人通過幻想自己完美無缺,獲得心理上的安慰,這時候,他的生命走向虛無之途。例如,教會史上有異端者聲稱自己是復臨的基督,應屬於這種妄想症的病例。又如,社會上的病例中有人幻想自己是擁有最高權力和最高智慧的領袖人物。我又觀察到,苛求自己完美無缺,還出自驕傲的心理,就像亞當吃分別善惡果那樣的心理,就像人類造巴別塔的心理,想把自己變成神。但是,我們是人。有限是人的本質,因而他會有缺點,會犯錯誤,我們需要學習自我接納,學習向神向人敞開,並且可以做出改變。如果把受傷的部分隱藏在內部,會使我生命的根糜爛,不會結出美善的果子來。上帝造我們是讓我們明白,我們是有價值的,雖然我們有缺點、有限。在受到拒絕與傷害的時候,我們會感到沮喪、自憐、灰心、嫉妒、仇恨、苦毒……但我們可以敞開這些傷痛和負面的情緒,接納耶穌的醫治,他是醫生,是為我們這些有罪的,有各樣傷痛的人而來。如果我們「完美」,就用不著他了。他在聖經里提到「沒有病的人」,說他們是用不著醫生的,也就是不需要他的救治的人。但事實上他們是裝作完美、諱疾忌醫的人。我們常常忘記了這樣一個事實,生活是不完美的,這是上帝給我們留下了成長的空間。如果生活是完美的,我們不需要成長。因為我們不完美,我們才需要成長。反之,我們要成長,就得接受生活的不完美,生命的不完美。罪不僅是一個事實,它還是一種可能性。罪並不是讓我們自我封閉,而是讓我們向救恩敞開。不完美是我們的真實狀態,我們接受自己不完美,並不是要破罐破摔,而是虛心接納上帝。我們接受自己不完美,不是讓我們因此而自責、自卑、自棄,象巴克萊所說的那樣,我們會看到,上帝會留一些錯誤在我們身上,讓我們因而學會謙卑(而非自卑自憐)。保羅稱他身上有「刺」,他曾三次禱告要求神拿走這「刺」,但是神沒有這樣做。耶穌的門徒都是有缺點的人,但耶穌對他們說:跟從我。他們就跟從了他。我們不要求自己完美,而要求自己跟隨上帝。對別人太苛求 說明內心不認同自己主持人:就像現在我爸媽和我一樣,就已經我不打電話就完全不知道給我電話就沒事了已經。對,就其實您剛才說到那個他沒有主心骨,沒有圍繞的事情以後,家長就變清閑了,其實孩子也是一樣,他上學的時候是以學業為中心的,然後上大學的時候忽然我清閑了,那我該做什麼?然後他就無所適從,有人就是因為沒有相通這件事情荒廢了四年,那您覺得如何應對這種無所適從呢?楊謹:其實四年就是說人生中間,說長也長,說短也短,這四年如何度過真是對每一個人來說是挺重要的,可能四年之前我們進入這個學校的時候,我們都是考分差不多,然後我們的智力水平也相當。但是四年以後我們真的就看出差別來了,有的人可能會就是出國留學,有的人可能考研了,有的人就是邁入社會了,那我們可能從這個四年中間的積累。我們也開始有了每個人的特點和我們的就是分水嶺。那這個時候我覺得這四年第一個就是說你要打好一個專業的基礎,就有的人可能到了大四了才覺得我第一年的我那個微積分沒學好,我現在到大四了我要學一門專業課了,這個專業課要用到這個第一年的基礎,但因為我第一年就怎麼玩過來了,我現在還要去補第一年的東西,這樣就非常得不償失。主持人:在該辦事的。楊謹:對。主持人:那個時間段沒有做該做的事。楊謹:對,還有一個就是說,我們不得不提到這個,因為入大學都18歲了,其實18歲開始已經關注異性了,包括這四年,這大學很少有大學生說沒有談過戀愛的了。主持人:對。楊謹:但是如何談好一次高質量的戀愛,其實這個時候對大家也應該有個提醒,就是說我們不太要,不要輕易的去愛,但更不要輕易的去恨,因為我們這個學生時代的感情都非常純真美好,你只要把他當成一個我真誠交往,我學會如何跟異性打交道的這麼一個長,這麼一個時間段就可好了,而不要太在意這種結果和得失,這是一個異性的關係。還有一個我們要更,跟很多男來自四面八方的說著不同口音的人打交道,包括甚至同住在一間宿舍里,那可能有。主持人:習慣也不會一樣。楊謹:對,習慣也不一樣,但是就這個時候每個人表現特質不一樣了,有的可能是在這個宿舍里他就是討好性的人,他不停的要為別人做事他才安心,實際上這個時候我說這種討好性的人呢,他內心還是有自卑的,他覺得必須得通過這種情感上的補償,才能覺得大家對我好一點,他內心是非常弱的,如果你身邊有這樣的人,或者你自己是這樣的人,自己是這樣人就不要太焦慮,你身邊有這樣的人,我覺得你應該給予他們鼓勵,而不要給他們過多的臉色看。主持人:我覺得好像是也是成長過程中的某一部分缺失,或者是。楊謹:對,是,這是跟他那個從小的環境離不開的,可能他的家庭里他就是一個討好的。主持人:我給別人,然後別人才會對我好。楊謹:對對,還有一種可能就是過度追求完美的人,比如說他有他自己的,原來家裡住房條件很好,他有自己的環境,自己的屋子,他可能生活規律也非常嚴格,誰多出一定響聲,誰晚上熄燈完了,他都會對他造成一些干擾,那這樣的人可能太苛求對方的。主持人:空間性特彆強。楊謹:對,對自己也是一種,其實也是自己內心狀態沒有調試好,我們說對別人越苛求的人,實際上他內心是不夠,不太認同吧,完完全全認同自己,他把自己內心那個不滿足的東西投射到外面,就去挑別人的毛病了,其實我們看到一個人發展的非常成熟的話,他是對周圍的人是很寬容的,那我們就說在一個環境下,有這麼多不同的習慣的人居住在一起,可能我們更多的要包容,更多的要寬容,還是要理解。我們就記住一句話其實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是渴望得到別人的愛、理解和尊重的,當你覺得你沒有得到從他人那得到這些的時候,實際上可能你已經先做到了沒有給予別人愛、理解和尊重。隔代溺愛VS親子苛求:毒愛讓孩子落入深淵 「活著真沒勁,我想死!」這是初中生小海,在來到諮詢室近二十分鐘後,面對著我說出的第一句話。其實眼前這個神情淡漠,滿臉沮喪的男孩兒說出這樣的一句話,作為諮詢師的我,並不覺得驚奇,因為他的眼神中有太多與他這個年齡並不相符的東西,怯懦、自卑、沮喪,而更多的,是對生活的無望。直覺告訴我,在他的成長過程中,他一定承受了許多他不願承受卻又無力擺脫的東西。為了能更好的幫助他,我告訴小海說自己很想聽聽他的故事。一番沉默後,小海終於猶豫著跟我講起了他的生活。小海的家,在一座相對偏遠的山村裡。他的父母,有著農民所特有的樸實與善良。同時,在他們的心底里,也有著一個自己的夢想,那就是要走出山坳,去體會外面的世界。這樣的一個夢,似乎成了他們一切努力的理由,即使自己無力完成,也要讓兒子出人頭地,幫他們達成心愿。於是從小,小海就生活在父母的嚴厲管教之下,不許和小朋友們一起玩兒到很晚,更不許打架,想要的東西,只有在考試合格了以後,才能得到……就這樣,小海每天都在父母的極力約束和安排下生活,他曾經試圖反抗。但深信棍棒之下出孝子的父母,每一次都只用疾言厲色來回應他。有時甚至是一場暴打。漸漸的,面對父母,小海學會了順從,他不再反抗了,因為他知道,反抗的結果,只能是自己再遭皮肉之苦。就這樣,他成了父母眼中的乖孩子,而父母似乎也覺得,自己方法奏效了,因為,曾經頑皮的兒子變得安靜了。很多時候,隔代人之間的那種親密與過分的疼愛似乎都是理所當然的,不需要任何理由,也無可挑剔。儘管父母對小海嚴厲的近乎苛刻,但爺爺奶奶卻對這個寶貝孫子疼愛有加,除了星星月亮,只要你要,只要我有的,就無條件的滿足。捧在手裡怕碰了,含在嘴裡怕化了。對於兒子過於嚴厲的教育方式,他們也會加以斥責,但卻似乎沒有半點用處,就這樣,雙方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著對小海的愛。雖然有時候小海會覺得這樣的愛讓他無所適從,但日子久了,他也慢慢的習慣了。直到小學五年級以後直到現在,之前所有的平靜被打破了。看著曾經要好的同學,一個個長高了,再看看自己,總是矮人家一截,覺得自己在他們的面前很沒面子,於是,原本內向的他,更不愛說話,頑皮的高個子男生也總喜歡以身高作為優勢嘲笑他,欺負他。而順從慣了的他,根本不知道如何反抗,因為他始終相信,自己是無力反抗的。就這樣,在多次被嘲笑而又無力反抗的惡性循環中,漸漸的,他覺得生活是無趣的,活著是痛苦的。很多次,他曾選擇用危險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聽完小海的故事,我的心情很複雜。為他的際遇而感傷,童年原本該是金色的,有五彩的風箏和歡快的笑聲。但這些對於兒時的小海來說,似乎早已淹沒在了父母的呵責中,在父母刻板的安排下,他的童年永遠是灰色的。為了免於斥責,他只能選擇順從一切,以致幾乎忘掉了自己是誰,不知道什麼時候自己該為自己的生活做主,忘記了自己也是個男子漢。祖父母過分的溺愛對他來說,雖說彌補了些許創傷,但更多的卻是讓他在長大之後依舊過分的依賴這樣的愛,一旦遠離了這樣小皇帝似的寵愛,他變得焦慮無錯,找不到保護的他。面對欺侮,只能默默的承受,時間久了,他覺得,自己命該如此。覺得生活之中滿是不公。我更為小海所接受的家庭教育方式感到悲哀。因為正是這樣兩種極端的錯愛,讓小海走進了抑鬱的深淵。在中國,和小海的家長持相同觀點的人很多,他們總是習慣將自己未完成的理想寄托在孩子身上。他們會用自己的腦子替孩子規劃一切,而只要求孩子乖乖的按照模式化的路,一直走下去。這樣一來,孩子似乎更像是替他們實現理想的工具,而不是一個獨立的人。而過分的溺愛,只能讓孩子變得更加懦弱跟迷茫,更容易讓他們在未來的路上迷失自己。十一二歲的孩子,就開始進入了青春期,自我意識的萌發,讓他們開始越來越關注別人眼中的自己,越來越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越來越習慣用別人的評價來定位自己,一旦獲得的負性信息過多,他們就會變得自卑,怯懦。一段時間的諮詢之後,小海漸漸的從抑鬱低沉的情緒中走出來,也慢慢開始明白,無論過去的生活怎樣,都不能決定今後的生活。只有自己真正該為自己的生活負責,一個真正的男子漢,是能夠主宰自己人生的人,明白了強者之所以成為強者,更多的是因為他們有堅實而厚重的心靈,而非俊朗的外表。一個想要收穫精彩的人,首先該學會的,是正視自己。直到現在,我依然記得諮詢結束後,洋溢在小海臉上的笑,明朗而燦爛。愛本該是世界上最廣闊的土地,而孩子卻是最嬌弱的花朵。給他們一片祥和而平等的土壤,自由的生長。讓他們在與同伴的交往之中,早早的認識自己,學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這樣,他們才會順利的走過懵懂的少年時代,最終成為一個勇敢、堅強、自信而勇於承擔的人。苛求別人是自卑的表現 發布者:李紅來訪者是一男性,20 歲,大學二年級學生。自訴與人交往上存在問題,使自己十分苦惱、且情緒低落。他說,入學後曾與本宿舍一名同學(稱為H)關係不錯,這位同學是班幹部,各方面比較能幹。後來由於兩人觀點分歧,產生爭執,不歡而散,自己感到受了傷害,慢慢地不敢與其交往,有他在場,自己就不知道怎麼做了,覺得心理很受壓抑。但是在同一宿舍,低頭不見抬頭見,每當他跟別人談得滔滔不絕時我就很生氣,心想就顯得這時想打消他的氣勢,好像總想與他爭個高低,比如說與沒傷害過自己的人交往還比較自然,談吐也很隨便,但只要有H在場就不行了。來訪者父母均為大學文化程度,從小受家庭教育的影響,比較注重學習。來訪者回憶說:「大概是從初中開始,當時只注重學習,周圍有同學說話,我特反感。但到了高中,就比較嚴重了,他們說話,我就學不進去了,後來堅持不了,就調了一下班,情況才好些。上了大學後,比高中好一些了。其實我與那個同學(H)開始還挺好的,可他總是認為自己的對,好像我總是順著他的思路走,後來就疏遠了,現在有些討厭他,其實我知道我並不比他差(來訪者也是班幹部),可是由於以前的傷害,我就不想理他了。在課間,H成為中心,或大聲唱歌,或大聲說話。 我應該在這個時候,找到比他更上乘或自認為滿意的表現方式,去吸引人,他不應該那樣無拘無束。」從對來訪者的人格測試結果看,他性格偏外向。喜歡與別人共同工作,願意參加或組織各種社團活動,但情緒易激動,易產生煩惱,懷疑不信任別人,以自己的動機、興趣等主觀因素為行為的出發點,這在日常生活中能反映出來。他說,「晚上都熄燈了,有的同學點著蠟燭看書,翻書的聲音,床的響聲,使我睡不著,我看到別人都能睡,這時我就會很煩。」他接著說,「比如,考試前20分鐘,我坐在教室中,許多同學較興奮,大聲討論考試情況,而我卻較平靜,周圍同學又動又說,這時,他們的興奮與我的平靜不協調,他們會說我不善言談,他們會把我拋到一邊。沒人理我,我也懇求自己應該像他們一樣,但我又沒那樣做的興趣和習慣。」治療者經診斷認為是人際交往障礙。通過進一步與來訪者的交談了解到,造成其交往障礙的原因主要是認知障礙和人格障礙。認知表現為對自己、他人和交往本身的認知,哪一方面出現問題都造成認知障礙。來訪者主要是不能客觀地看待他人,不能正確認識交往過程的本身就是雙方彼此得到滿足和需求的過程。來訪者人格上的特點又是以我為中心、猜疑心重、苛求於人。基於這樣的分析,治療者首先將有關人際關係的理論、原則及認知行為理論等做了介紹,以求其建立正確的理論,並讓其寫心得體幾次認知治療的家庭作業之後,治療者與來訪者有如下的對話:來訪者:最近的情況好多了,可還是有點不能處理H在場時的情景。他一在場,我就很厭煩,甚至在教室,我看到他在前面與某人指指劃劃地聊,我就厭惡極了。 以前,我經常迴避他,他在,我就走、但事實證明,迴避他我心裡也很不平衡。治療者:看來迴避也不是辦法。來訪者:有是我就想採取打擊他的方式,消除我的壓力。治療者:結果會怎樣?來詢者:我這時也許也會說幾句風涼話,以打擊他的積極性。如果奏效,還有幾分滿意,否則乾脆不去理他。治療者:也就是說,這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來訪者:但他的存在,尤其是滔滔不絕地議論,別人又很認真地聽的時候,由於我很煩他,就顯得很孤立。治療者:這時你怎麼想?來訪者:我就覺得就顯他了,心理不平衡,我希望他少說些,他在我面前,也應該拘束些,他應該見到我也像我見到他一樣有所畏懼,這才平衡。治療者:你憑什麼要求別人少說話或不說話,又憑什麼要求別人像你一樣?來訪者:(沉默)治療者: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苛求於人,實際上你是覺得,他在場,表現突出,就覺得自己不如他,產生一種壓力,心理不平衡,對不對?來訪者:是的。治療者:由於不現實地苛求於人,讓別人按自己的願望行事,就會給自己帶來煩惱。應該改變這些事背後的不合理信念,比如,別人不應該成為中心人物,別人應該按自己想的那樣做等,從而形成合理的思維方式。這就要求自己首先現實,接受他的存在,也接受自己的存在,不要迴避。 其次,採取順其自然的態度,不要強迫自己去煩他,也不要強迫自己此時有意表現,情緒就會慢慢穩定下來。通過幾次作業及面談,來訪者在認知及人際交往方面有了很大改觀。在矯正來訪者的不良心態中,治療者教給他用「合理情緒療法ABC理論」來改變其錯誤的認知人格障礙, ABC 理論的要點是通過對自己不合理信念進行辯論,來矯正錯誤的認知和習慣性的思維方式。下面是來訪者的一次作業:誘因(A):H在宿舍,或大聲說話、討論,非常無拘無束,或發表意見,或指責他人。信念(B):(1)他不應該這樣無拘無束。(2)他應該見到我,也像我見到他一樣有所畏懼。結果(C):緊張、不快、想迴避他。辯論(D):(1)我在時,或不在時,他無拘無束,難道不應該嗎?答:好像不對。這是別人的性格、別人的自由。我覺得他以前傷害過我,所以我厭惡他,討厭他的一舉一動,看不慣他,他在我面前,就應該拘束些,但這畢竟是兩碼事,你討厭他、但他並不會因為你討厭他,就變得拘拘束束。你不理他,但並不代表別人不理他,他在別人面前很隨便,你雖然不舒服,但你改變不了他,又不可能總是迴避他,應承認這是客觀事實,適應它是最現實可取的。另外,如果他說話,我參與進去,或我說話,他參與進來,偶爾指責我,輕視我了,這也由不得我,難道能因為我不理他,他就改變性格和習慣?不可能。怎麼辦?也要適應,不然,你總是想打擊報復,難受的也是你。(2)他見到我一定要有所畏懼,這對嗎?答:不對。別人要怎樣做是人家的自由,我根本無法控制。原來我總是想,他在場或說話時,我就表示沉默,但我在場或說話,他卻主動參與,我就很不滿意。其實,是怕他滔滔不絕地與我爭論,說服我或指責我,又怕他對我形成一種威脅。細想想,光怕不行,迴避不是辦法,關鍵是提高自己的認知水平和各方面的能力。效果(E):通過自己與自己辯論,可以減輕一些緊張情緒和對H的不滿。對自己及對H的看法有所改變了,現在他在場時,我也能主動說話,並不像以前那樣畏懼和拘束了,但還不能做到像與別人那樣自然地交往。一個不合理的信念是逐漸形成的,要改變它同樣需要一個過程。一種認識只有在一遍一遍地重複之後,才能成為一種信念。因此,必須多次反覆做類似的作業,以使合理的信念代替那些不合理的信念。從而建立正確的思維體系。經過近十次的諮詢,來訪者在認知水平上有了較大的提高,糾正了一些「應該」或「不應該」的不合理信念,對處理人際交往中遇到的問題有了比較正確的看法。深刻認識並領會到當他人的觀點與自己不同時,顯然無法用自己的思想方法去改變對方,懂得了不能強制無法用自己按自己意願行事的道理。 通過諮詢談話,還使來訪者認識到對H同學的厭惡,實際上,反映了自己心理上的自卑感,覺得自己在人群中不能侃侃而談,與H同學在同學中滔滔不絕的高談闊論形成了鮮明的對照,因而對H產生厭惡。其實,每一個人都有某些方面不如別人。但從總體上看,你自己又有許多比別人強的地方。因此要對立自信心,全面客觀地評價自己和別人。半年後,來訪者又來到諮詢室,這次不是來提出問題的,而是來彙報成績的。來訪者說他現在能夠比較好地處理與同學的關係,心情較好,學習成績有所提高,感謝治療者的幫助。診斷分析與前一個案例不同,在治療人際交往障礙過程中,治療者讓來訪者自己同不合理的信念進行辯論,並要求來訪者以家庭作業的方式對自己的不合理信念提出質疑。來訪者的認知作業詳細地體現出合理情緒療法的全部治療過程。步驟清晰、明確。來訪者在學習ABC理論的過程中逐漸認識到自己存在不合理的信念,並通過與兩個問題的辯論改變了自己錯誤的認知,最終以一種合理的信念代替了原有的不合理信念,建立了正確的思維方式。治療過程中,治療者充分發揮了來訪者的主觀能動性,引導來訪者「自己治療自己」,並使治療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例三①:勇氣是比賽致勝的法寶摔跤運動員,男20歲。 ① 摘自《中國心理衛生雜誌》,1992年第1期。 1990年5月4日,於第11屆亞運會第一次摔跤選拔賽前兩周,該運動員及其教練首次來訪。教練代述摔跤是一項以技巧和力量為主的近體對抗項目,要求運動員具有勇敢、機智的心理素質,善於在比賽中抓住進攻時機。該隊員技術比較全面,介是在重大比賽中卻不能發揮原有的水平,特別是在比賽中遇到應該主動進攻時,就感到害怕,不能像平時訓練那樣勇猛進攻,因而坐失良機,比賽敗北。對此,治療者首先了解該運動員對有關事情的看法和客觀依據,同時幫助他提高準確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感受能力,簡要對話片斷見下。甲(治療者):為什麼該進攻的時候卻不敢進攻?乙(隊員):我怕先進攻會輸,因為以前就曾經這樣。甲:是不是一進攻肯定就要輸?乙:我怕一進攻就會被對方制住。甲:是不是一進攻就會被對方制住?你能肯定這一點嗎?乙:我就是擔心這個。甲:那麼說,實際上進攻並不是肯定會輸,只是你心理這樣認為。乙:是的。然後治療者根據RET的ABC原理,分析所收集的信息,得出以下診斷結果:誘發事件(A)是在比賽中所面臨的應該主動進攻的機會;不合理想法或信念(B)有兩個:B1「是過去經驗決定著現在行為的結果」,B2 是「先進攻肯定會輸」;不良情緒和行為結果(C)是感覺害怕,做不出進攻動作,坐失良機。診斷之後,治療者耐心向隊員介紹ABC原理,解釋上述診斷結果,直到他認識到「害怕情緒是由自己的不合理想法和信念產生的」為止。 在此基礎上,治療者幫助他建立以下兩個相應的合理想法或信念(rB):rB1 是「先進攻和失敗之間沒有必然聯繫,不進攻必然要失分,先進攻則得分的可能性更大,即使進攻無效,也是在進攻中失敗」;rB2 是「過去經驗和現在行為結果之間沒有必然聯繫,應該在過去經驗的基礎上,找出失敗原因,並加以克服。」同時,治療者還給隊員布置以下家庭作業:反覆回想談話內容,在B與rB之間進行比較;表象訓練——想像自己在比賽中大膽進攻的情景。五天之後,即該隊員離京赴賽的前一天,他再次來訪並彙報作業完成情況。他說:「我反覆想過了,他(指對手)沒有什麼可怕的,只要到時我頭腦清醒,就輸不了。」並一再表示:「我對比賽很有信心,肯定能贏。」還報告說:前日夜間夢見與對手交鋒,自己一上場就攻勢猛烈,連連得分,與以往的比賽場面大不相同。結果,該隊員在第一次選拔賽中獲第一名。賽後他談到:此次賽前感覺很有把握。沒有出現以往的害怕心情,賽場上頭腦也很清晰。其教練也反映該隊員在這次比賽中,沒有出現以往的心理問題。1990年6月4日,於第二次摔跤選拔賽前兩周,該隊員又主動來訪。主要諮詢過程和結果簡述如下:1.自述前一次諮詢解決了對國內對手不敢進攻的問題,現在面對外國選手仍然有同樣問題。而且,在場上做準備活動時情緒很好,可是一上場,突然感覺到心臟「突突」地跳,心理就想:不好!又緊張了。2. 進一步談話後所得診斷結果①該隊員在前一次諮詢中提出的不合理想法或信念B2和B2尚未完全被合理想法或信念rB1和rB2所取代,因此,遇到類似情景時,則再次表現出來;②一上場就緊張的問題分析:誘發事件A是感到心跳厲害;不合理想法B3是「感到心跳厲害就是自己又緊張了,又害怕了」;不良情緒和行為結果。是害怕、不敢進攻。3.分析所建立的相應的合理想法或信念rB3心跳加劇既可以由賽前身體活動引起,也可以由賽前緊張情緒引起,根據情緒的認知理論,人對環境和自身狀態的不同認識,會導致不同的情緒。由此建立的rB3是「心跳加劇說明身體已被充分激活,自己己處於良好的比賽狀態,而與緊張情緒沒有什麼關係。」4. 家庭作業①反覆回想兩次諮詢中的談話內容;②模擬訓練——在訓練中由隊友扮演國外對手;③放鬆訓練;④表演訓練。5.結果該隊員在第二次選拔賽中輸給伊朗選手,獲第二名。賽後,其教練解釋說:這次並不是輸在害怕不敢進攻上,而是當時場下出主意的人太多,迫使隊員在不宜進攻時,發動了進攻。該隊員也反映說:當時我頭腦比較清楚,不是因為害怕而不進攻,而是因當時的情況不能主動進攻,可是場外「進攻」的喊聲太強烈了,我就服從了觀眾。診斷分析本例是北京體育學院的老師使用合理情緒療法治療一位摔跤運動員的情緒障礙,表明RET在我國運動心理諮詢及治療中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在治療過程中,治療者是嚴格按照RET的程序進行的。參照前文有關RET的介紹,讀者可自行領會。不苛求自己作者:黎丹正  都說認真的人最可愛,認真能讓工作變得出色,能讓生活變得精緻,也能讓人生變得幸福和充實,認真的態度是每個人都需要的,不管是在工作中還是生活里。然而,我們卻看到不少人認真得近乎於偏執,對自己苛求過多,導致人生過於沉重。  不少人將人生目標樹立得很高,希望功成名就,成為塔尖上的那個人。可是,塔尖的容量是有限的,功成名就的名額總是屈指可數,於是,不免有人傷心,有人失落。  不能成為第一,就坦然充當第二;不能擁有偉大,就甘願靜守平庸,用輕鬆的人生規則主宰自己的快樂又有何不可呢?  我們生活的目的在於發現美、創造美、享受美,而不該盯著完不成的極限、遙不可及的夢想折磨自己,最後,抓狂在自己的苛求中。  現如今,有不少女性患有女強人綜合征,這是前所未聞的!隨著女性地位的提高,她們要求自己更加強大,苛刻的要求自己以及自己所做的事情;不信任別人,事無巨細,大事小是自己一人包攬;她們甚至不敢公開表達自己的消極情緒,長期的壓力與壓抑讓她們產生了消極的心裡反應。  我們可以試想一個場景,如果有位上司說:「你的工作表現很不錯,但是我希望你每個月完成四項任務,而不是現在的三項任務。」不苛求的人看見的會是自己三項任務都完成得不錯,努力沒有白費;而苛求的人看見的一定是那未實現的第四項任務。因此,這樣的心態必然導致兩種不同的結果:一個更加積極活躍,而另一個更加悲觀沮喪。  不管我們承認不承認,苛求的人生總是相對沉重的!  過於苛求往往還隱藏著偏執與自我壓抑,導致身心不健康。過於苛求自己的人通常感到自己的壓力更大、更焦慮、身心更易疲憊,長期在這種情緒下容易走上極端,不少人年紀輕輕就患上各種心身疾病,比如抑鬱症。這就是過於苛求的結果。  俗話說:「水至清而無魚,人至察則無徒。」現實生活中,對人、對事、對自己都不宜過於苛求,否則會使自己生活在孤寂和焦灼之中。  人的一生中,挫折、坎坷是難免的,痛苦和歡樂同在,煩惱與幸福共存,總之成功與失敗是並存的。我們越是對成功苛求越多,失敗時,痛苦也就會越深,這也是心理學中所說的智能越高,對苦悶的體驗就越敏感。  不苛求自己就是我們能正確地認識自己、面對現實。 
推薦閱讀:

這些愛美的體式,想讓你知道
唯美的意境
組圖:盤點中國最美的十大校園
【暮春將夏】一輩子有你--雅蘭(美美的套頭衫)

TAG:認同 | 美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