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和理論成果
第一章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和理論成果
教學目的:通過第一章的學習,要使學生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內涵和歷史進程有一個總體的了解;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幾個重大理論成果的時代背景、實踐基礎、科學體系、主要內容、歷史地位和指導意義有一個基本的把握;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各個理論成果之間的內在關係有一個準確的認識。
重點難點:
1、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要中國化
2、「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思想實質
3、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和它們之間的內在關係
第一節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內涵及其歷史進程
一、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提出
(一)中國革命選擇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必然性
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向西方尋求真理的歷史是一段千辛萬苦探索救國救民道路的歷史。這段歷史是可歌可泣的,因為正是這些鬥爭和反抗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使其企圖滅亡中國的野心不可能得逞。從而捍衛了民族尊嚴和國家領土的主權。這些鬥爭開始動搖封建統治的根基,為工人階級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開闢了道路。但是,這些鬥爭和反抗並沒有完成既定的歷史任務,人民大眾同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矛盾沒有一個得到解決,中國依然是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國家。中國革命選擇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必然性,體現在中國近代史提供的極其深刻的經驗和教訓上。
第一,改造舊中國的任務必須走革命的道路。為了富國強兵,抵禦列強的侵略和壓迫,洋務派實施「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學習西方技術。這期間民間也有過「教育救國」、「科技救國」的思想和行動。所有這些都未能抓住社會的主要弊病。維新變法的改良派雖然看出了中國社會的主要弊病在於社會制度,但它卻採用改良的辦法,從而註定了失敗的命運。孫中山早年上書過封建政府,企圖走改良的道路,但並未得到理會,這才走上革命道路的。在中國,由於封建制度的腐朽和頑固,又由於殖民地半殖民地在資本主義國家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後的特殊地位,它們都不願意自動退出歷史舞台,只有進行自下而上的革命,才能從根本上改變舊中國的面貌,完成歷史賦予的任務。
第二,中國革命必須由先進的階級來領導。在中國近代史的政治舞台上,農民階級、地主階級的改良派、資產階級的改良派、資產階級的革命派都曾先後登上前台,演繹一段他們從西方學來的理論,但最終都歸於了失敗。失敗的原因之一就是所有的這些階級都不可能領導中國革命到勝利。以上所述階級中,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不是新的生產方式的代表,因而不可能創造一個新的世界。資產階級是一個新興階級,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資產階級一直難以成為一個獨立的階級。這是因為中國的資產階級由官僚資產階級、買辦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所組成,其中,官僚資產階級和買辦資產階級不僅不是革命的力量,而且是革命的對象。中國的民族資產階級同外國資本、官僚資本與買辦資本之間有著尖銳的矛盾,其生存的空間狹小,然而它代表了民族的新型經濟,因而具有反叛性、革命性。但是民族資本從來就沒有自己獨立的經濟地位,從誕生以來就同官僚資本買辦資本和外國資本有著依賴性的一面,而且自身的力量比較弱小,作為剝削階級它又不敢放手發動群眾,擴大革命力量,因而民族資產階級天生的妥協性、動搖性決定了它不可能領導革命至勝利。辛亥革命不敢反對帝國主義,也未能徹底地反對封建主義從而葬送革命成果的事實充分說明了這一點。完成中國革命的任務必須由代表新興生產力並能將革命進行到底的階級——無產階級及其政黨來領導。
第三,中國革命必須有先進的理論作指導。近代中國人向西方學來了各種觀念和理論,農民階級從西方學來了拜上帝教,資產階級的改良派從西方學來了資產階級改良主義,資產階級革命派從西方學來了資產階級革命的理論。這些階級在它們所學得的思想理論指導下,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變革中國社會的浪潮,對中國社會的進步起了推動作用。但是這些理論武器的運用都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中國的社會性質沒有發生根本變化。毛澤東總結近代文化革命的歷史時指出:「舊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文化,在帝國主義時代,已經腐化,已經無力了,它的失敗是必然的。」①中國的社會變革必須由一個代表先進生產力發展要求的,代表中國廣大人民利益的理論武器作指導,這個理論武器就是馬克思主義。
(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認識過程
中國人尋找救國救民的真理經歷了一個漫長的不屈不饒的鬥爭歷程,同樣,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來指導中國的具體實際,也經歷了一個艱苦卓絕的奮鬥過程。馬克思主義的運用過程,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所謂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使產生於無產階級革命時代,產生於歐洲的馬克思主義經由一番由抽象到具體的變化,使之具有中國的民族特點和時代特徵,成為指導中國人民進行革命和建設的理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結晶,既是馬克思主義的,又完全是中國的,並且是具有時代特徵的。
中國共產黨從成立開始,就以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作為指導思想,然而以之作思想武器,並不意味著就能自然而然地解決中國革命所面臨的問題,還必須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中國共產黨人對這個問題的認識,經歷了一個過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提出本身是一個歷史過程,一個由淺到深、由感性到理性的認識過程,一個由少數人認識到形成全黨共識的發展過程。
黨的早期領導人李大釗等曾經提出過把馬列主義應用到中國實踐當中去的思想,但在黨的幼年時期,對這個問題還沒有形成深刻的、完整的、統一的認識,黨中央認識到這個問題重要性是在1935年遵義會議以後,而就全黨來講,則是在延安整風以後。
1938年,毛澤東在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上所作的題為「論新階段」的政治報告中最先提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這個命題,「沒有抽象的馬克思主義,只有具體的馬克思主義。」
毛澤東所以提出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源於中國革命進程中正反兩個方面的實踐經驗,錯誤和挫折教育了黨。
經過延安整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思想成為全黨的共識,七大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章程?確立毛澤東思想作為一切工作的指針,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個重大理論成果,是「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
(二)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要中國化
1、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解決中國問題的需要。中國國情的特殊性要求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揮指導作用,需要實現其中國化。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證明,馬克思主義之所以能在中國發揮指導作用,不僅因為它是科學,對世界各國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事業都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而且更主要的是因為中國的社會條件有了這種需要,是因為它同中國人民的實踐發生了聯繫,實現了在中國的具體化,從而被中國人民所掌握。
2、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內在要求。馬克思主義本來提供的就不是可以到處套用的教條,而是進一步研究問題的出發點和供這種研究所使用的方法。馬克思主義在各個國家要想發揮其指導作用,必須結合著各個國家各個歷史時期的具體實際,將其進一步加以民族化、具體化。按照這個道理,馬克思主義要在中國發揮其指導作用,就必須實現其中國化。
3、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中國革命經驗的概括和總結。毛澤東在遵義會議上確立了在全黨的實際領導地位後,開始從理論上系統地總結中國革命的歷史經驗教訓,為中國革命提供完整的理論、路線、方針和政策。正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毛澤東在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上的講話中提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命題。
馬克思主義要求我們,看任何事情都要聯繫當時的歷史條件,從歷史中學習理論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這個命題是由毛澤東在1938年才提出,但是這並不是說,關於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思想是突然冒出來的。事實上,中國共產黨的早期領導人李大釗等在最早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工作中,就已經提出過要研究怎樣把馬克思列寧主義應用到中國的實踐,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指導去解決中國的實際問題的思想。
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內涵
(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預期目標
毛澤東曾在《論新階段》、《新民主主義論》等著作中討論過這個問題,但是都沒有系統地展開。在《論新階段》中,毛澤東主要強調的是「根據中國的特點靈活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問題,或者叫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具體化。這就是毛澤東在報告中講的,要使馬克思主義「在其每一表現中帶著中國的特性,即是說,按照中國的特點去應用它」。在《新民主主義論》中,他著重強調的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必須「和民族的特點相結合,經過一定的民族形式,才有用處」,或者叫馬克思主義的民族化。
毛澤東
同時,我們又注意到毛澤東
馬克思主義從大方面來說,它是一種文化,這種最先是用西方文字表達出來文化對於中國來講,它需要有一個傳播、結合和融合的過程。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中,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優秀文化相結合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因為馬克思主義畢竟是一種外來文化,要使它能為中國人民所接受,並在實踐中發揮指導作用,必須同本土文化相結合。而中國的本土文化中是精華與糟粕並存的,這裡講的是馬克思主義這種先進的外來文化同中國優秀的本土文化相結合。
(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含義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具體地說,就是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更進一步地和中國實踐、中國歷史、中國文化結合起來,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實現民族化和具體化。從預期目標的角度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內涵歸納為三個方面:
1、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運用馬克思主義解決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際問題。即運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價值觀和方法論,研究和回答中國的具體實際問題,用「具體的馬克思主義」來指導中國的具體行動。
2、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把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經驗和歷史經驗提升為理論。它把產生於無產階級革命時代的馬克思主義運用於社會主義建設時代,使之成為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
3、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把馬克思主義植根於中國的優秀文化之中。它把中華民族傳統思想文化中的精華加以馬克思主義的改造,形成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理論,並用中國的老百姓所喜聞樂見的通俗語言闡述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價值觀、方法論,闡明中國革命建設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例如毛澤東用「實事求是」來概括馬克思主義世界觀,用「知」和「行」的關係來闡明馬克思主義關於認識與實踐的關係;鄧小平用「溫飽」、「小康」、「富裕」來表明社會主義經濟發展各階段給人民帶來的實惠,用「一國兩制」來概括和平統一祖國的方針等。
概括的說,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用馬克思主義來解決中國的問題,同時又使中國豐富的實踐經驗上升為理論,並且同中國的歷史傳統,中國的優秀文化相結合,以形成具有中國特性,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的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
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和重要意義
(一)歷史進程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一個歷史進程,即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日益結合的過程。中國共產黨人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進程中,先後形成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等重大理論成果。
毛澤東思想:在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過程中,以毛澤東為重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創立了毛澤東思想,在毛澤東思想的指引下,黨領導全國各校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初步探索了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
鄧小平理論:以鄧小平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總結國內外社主義建設的歷史經驗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新鮮經驗的基礎上,以搞清楚「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為首要的基本理論問題,逐步形成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路線、方針,政策闡明了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基本問題,創立了鄧小平理論。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江澤民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根據國內外形勢和黨的歷史方位的新變化,進一步回答了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創造性回答了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深化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創立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科學的發展觀: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緊密結合新世紀階段國際國內形勢的發展變化,提出了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創新型國家、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推動建設和諧世界、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等重大戰略思想和戰略任務,這些都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成果。
(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意義
1、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指引黨和人民的偉大事業不斷取得勝利;
2、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提供了凝聚黨和全國名族人民的強大的精神支柱。
3、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倡導和體現了對待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態度和優良學風,不斷開拓著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境界。
第二節 毛澤東思想
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個重大理論成果,它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運用與發展,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於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是中國共產黨人集體智慧的結晶。
一、毛澤東思想的形成與發展
(一)毛澤東思想的形成的背景和條件
1、時代背景:
20世紀上半葉帝國主義戰爭和無產階級革命的時代主題,是毛澤東思想形成的時代背景。毛澤東思想產生和形成於20世紀前中期,當時時代的主要特點是戰爭與革命。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造成了革命形勢,隨後俄國爆發了十月社會主義革命。俄國十月革命開闢了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的新時代,這是毛澤東思想產生的國際背景。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把馬克思主義關於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變成現實,使俄國工人階級和勞動人民成了國家的主人,開闢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標誌著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新時代的開始。在十月革命的影響和推動下,歐洲許多國家接連爆發了無產階級革命,東方各國的民族解放運動也蓬勃發展起來。「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十月革命對中國革命運動產生了極為重要的影響,一大批「贊成俄國革命的具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成長起來,認識到必須「走俄國人的路」,用馬克思主義指導中國革命。因而,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結合起來,形成適合中國情況的科學指導思想,就成為時代的基本要求。
2、社會歷史條件
第一,新的社會生產力的增長和工人運動的發展,是毛澤東思想產生的物質基礎和階級條件。近代中國新的生產力主要是指近代工業和工人階級。20世紀後,中國民族工業有了較快發展,中國工人階級隊伍也在不斷壯大。中國工人階級是一個比中國資產階級資格更老、社會基礎更廣的革命階級。除具有世界無產階級一般的優點以外,還有自身特殊的優點。1919年五四運動標誌著中國工人階級作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台,成為中國革命的基本動力和領導力量。中國近代工業的發展和工人運動的崛起,一方面迫切需要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的科學思想來指導,另一方面也為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傳播及其中國化提供了物質基礎和階級條件。
第二,新文化運動的興起和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傳播與引進,為毛澤東思想的產生和形成準備了思想理論條件。1915年興起的新文化運動是一場偉大的啟蒙運動和思想解放運動,為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準備了思想條件,1915年9月,參加過辛亥革命的陳獨秀倡導的新文化運動,在思想文化領域發動了一場比辛亥革命時期更為猛烈的反封建運動。他們追求民主,提倡科學,以磅礴的氣勢給了封建的專制主義、倫理道德以及迷信、愚昧前所未有的沉重打擊,啟發了人們的理智和民主主義的覺悟,為外國各種思想流派的傳入敞開了大門,激勵人們去探求救國救民的真理,從而也就為其中的先進分子接受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為馬克思列寧的引進與傳播創造了有利的條件。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成為毛澤東思想產生的理論條件。
3、實踐基礎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和建設實踐,是毛澤東思想形成的實踐基礎。毛澤東思想是在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過程中,在總結我國革命和建設正反兩方面歷史經驗的基礎上,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實踐是毛澤東思想產生的實踐基礎。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前提和來源。毛澤東思想若離開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和建設的鬥爭實踐,就成為無源之水和無本之木。毛澤東思想體現在毛澤東和其他領導人的著作和黨的歷史文獻中,這些著作和文獻,有的是從革命和建設的實踐經驗中概括和總結出來的;有的是深入實際鬥爭、進行調查研究的結果;有的是為了指導實踐活動和實際工作而作的指示和決議。可見,中國革命實踐是毛澤東思想形成的基礎,解決中國革命過程中的實際問題是毛澤東思想產生的直接推動力。
毛澤東思想是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在調查研究中國國情、總結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在20世紀30年代同主觀主義尤其是教條主義的錯誤傾向作鬥爭的過程中,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
(二)毛澤東思想的形成和發展過程
毛澤東思想的形成和發展有一個歷史過程,大體經歷了萌芽、形成、完備成熟、繼續發展這樣幾個階段。
1、毛澤東思想的萌芽
中國共產黨成立前後,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為毛澤東思想的萌芽,準備了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基礎。
2、毛澤東思想的形成
土地革命戰爭前中期,毛澤東思想初步形成。經過大革命的成功與失敗,中國共產黨認識到無產階級領導權問題、農民問題和武裝鬥爭問題的極端重要性。自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和廣州起義開始.中國共產党進入創建紅軍的新時期。黨領導的武裝鬥爭、根據地建設、土地革命等新的革命鬥爭實踐,積累了新經驗.找到了中國革命發展的新道路,形成了人民軍隊建設和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思想,以及農村環境中無產階級政黨建設的思想。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開展了反對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和黨內盛行的把馬克思主義教條化、把共產國際決議和蘇聯經驗神聖化的錯誤傾向的鬥爭,並總結了這方面的歷史經驗,提出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等。同時,毛澤東思想的活的靈魂,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的主要內容也得到初步確立。
3、毛澤東思想的成熟
毛澤東思想在土地革命戰爭後期和抗日戰爭時期得到系統總結和全面展開而達到成熟,1945年黨的七大,把毛澤東思想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這一時期毛澤東思想能夠走向成熟具有多方面的原因。第一,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在全黨的領導地位,這是黨在政治上走向成熟的標誌。以毛澤東為核心的中央領導集體的形成,有利於從全局的高度,總結歷史經驗,進行理論研究。第二,大革命以來勝利和失敗的實踐,提供了正反兩方面的豐富經驗,使中國共產黨對中國革命的規律有了更清醒的認識;第三,抗日戰爭時期黨所面臨的環境的複雜性、矛盾的多樣性、鬥爭的艱巨性,前所未有,展現了中國革命的全貌,為共產黨人在偉大的鬥爭中處理矛盾、積累經驗提供了實踐基礎。第四,黨的理論素養的加強和思想路線的端正。延安整風運動從思想上、理論上徹底清算了黨內「左」、右傾機會主義錯誤,使廣大黨員、幹部,特別是高級幹部,解決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這一根本方向問題。第五,共產國際指導思想的改變,使得中國共產黨能夠不受干預和約束地根據中國社會和中國革命的實際情況,獨立自主地制定和執行有關中國革命的路線和政策。
4、毛澤東思想的繼續發展
解放戰爭時期和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時期,毛澤東思想繼續得到發展。抗日戰爭勝利結束後,中國歷史進入了武裝的革命與武裝的反革命進行大決戰的時期。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同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專政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舊中國兩種命運、兩個前途的鬥爭,構成了這一時期的基本內容。中國共產黨和毛澤東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指引中國革命取得偉大成功,毛澤東思想在中國革命奪取全國勝利中得到重大發展。這主要表現在:提出了針鋒相對,以革命的兩手對付反革命兩手的無產階級革命策略;帝國主義和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的論斷,以及在戰略上藐視敵人、在戰術上重視敵人的理論;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等人民軍隊的十大軍事原則和戰略進攻學說;政策和策略的理論;對敵鬥爭和統一戰線的理論;黨的紀律和黨的作風方面的新思想;革命轉變論、不斷革命論和人民民主專政理論等。
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思想繼續發展,主要思想有:關於恢復國民經濟、實現國家財政經濟狀況基本好轉的方針;關於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總路線;關於社會主義改造的理論原則;關於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和中國工業化道路的思想;關於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和執政黨建設的理論;關於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理論;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學說;關於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思想;關於社會主義國防建設和對外關係的方針,等等。
二、毛澤東思想的科學體系與主要內容
毛澤東思想體系,具有十分豐富的內容,主要在以下六個方面以獨創性的理論發展了馬克思主義。
(一)主要內容
1、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
毛澤東從中國的歷史狀況和社會狀況出發,深入研究了中國革命的特點和規律,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關於無產階級在民主革命中的領導權的思想,創立了無產階級領導的,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大眾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理論。
2、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理論
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後,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依據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所造成的向社會主義過渡的經濟政治條件,並從中國實際出發,對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特點和規律進行了艱苦探索,形成了關於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理論。
3、革命軍隊建設和軍事戰略理論
毛澤東在民主革命時期創建革命軍隊、領導革命戰爭的長期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並把它上升為軍事理論。
4、政策和策略理論
毛澤東精闢論證了政策和策略的極端重要性,指出政策和策略是黨的生命,必須根據政治形勢、階級關係和實際情況及其變化制定黨的政策,把原則性和靈活性結合起來。
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論
毛澤東高度重視意識形態領域的工作,精闢論述了文化和社會政治、經濟的辯證關係,指出一定的文化(當作觀念形態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的反映,又給予偉大影響和作用於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
6、黨的建設理論
毛澤東的建黨學說成功地解決了在中國這樣一個無產階級人數很少而戰鬥力很強,農民和其他小資產階級占人口大多數的國家,建設一個具有廣大群眾性的馬克思主義的無產階級政黨的課題。
(二)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
毛澤東思想的活的靈魂,是貫穿於毛澤東思想各個組成部分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它有三個基本方面,即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這是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價值觀和方法論運用於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全部工作之中,在長期的艱苦鬥爭中形成的具有中國共產黨人特色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它們不僅表現在毛澤東的《反對本本主義》、《實踐論》、《矛盾論》等重要著作中,而且表現在毛澤東的全部科學著作中,表現在中國共產黨人的革命和建設活動中。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集中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根本思想原則,是毛澤東思想形成和發展的基礎,是中國共產黨人進行社會實踐所遵循的根本原則和基本方法,是中國共產黨人戰勝各種艱難險阻,不斷取得勝利的根本保證,是毛澤東思想科學性和生命力的核心。
三、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地位與指導意義
就毛澤東的一生來看,他的功績遠遠大於他的過失。他的功績是第一位的,錯誤是第二位的。他的錯誤是一個偉大的革命家、一個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所犯的錯誤。同時指出,將毛澤東晚年所犯的錯誤同經過長期歷史考驗形成為科學理論的毛澤東思想區別開來,為我們完整準確地理解毛澤東思想、堅持和發展毛澤東思想指明了方向。
(一)毛澤東思想是中國共產黨和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它將長期指導我們的思想和行動。
(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第一次歷史性飛躍的理論成果。
(三)中國革命和建設的科學指南。
第三節 鄧小理理論
鄧小平理論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二個重大理論成果,它是馬列主義的基本原理同當代中國實踐和時代特徵相結合的產物,是毛澤東思想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繼承與發展,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階段,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
一、鄧小平理論的形成和發展
任何偉大理論的創立都不是偶然的,都有著理論的和歷史的淵源、時代的需要和深刻的實踐基礎。
(一)鄧小平理論形成的時代背景和社會歷史條件
1.時代背景
時代主題的轉換:和平與發展成為當今時代的主題。世界在發生巨大變化,人類文明在突飛猛進,這一切要求馬克思主義有一個新的大發展。鄧小平敏銳地把握住時代的發展,並以世界的眼光,來觀察和思考中國問題。
2.理論基礎
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
3.歷史經驗
我國社會主義的勝利和挫折的歷史經驗、其他國家社會主義的興衰成敗。恩格斯指出:「偉大的階級,正如偉大的民族一樣,無論從哪方面學習都不如從自己所犯錯誤的後果中學習來得快。」
4.現實依據
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如聯產承包、鄉鎮企業、經濟特區等。
總之,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是在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的歷史條件下,在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過程中,在總結我國社會主義勝利和挫折的歷史經驗並借鑒其他國家社會主義興衰成敗的歷史經驗的基礎上,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它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與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徵相結合的產物,是毛澤東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全黨全國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最可珍貴的精神財富。
(二)鄧小平理論的形成和發展過程
第一階段:撥亂反正,改革起步,鄧小平理論初步形成。1982年在黨的12大上鄧小平正式提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命題。
第二階段: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全面推進,1987年黨的13大,「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初具輪廓。
第三階段:改革開放進一步深化,1992年黨的14大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主要內容作了系統概括,形成理論體系,標誌這一理論走向成熟。1997年黨的15大將「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正式命名為鄧小平立論,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一起確定為黨在一切工作中的指導思想並寫入黨章,第二年載人憲法。
二、鄧小平理論的科學體系和主要內容
(一)鄧小平理論是一個完整的科學體系
鄧小平理論是貫通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等領域,涵蓋經濟、政治、科技、文化、民族、軍事、外交、統一戰線、黨的建設等方面比較完備的科學體系,是與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一脈相承的科學體系,是一個需要隨著時代發展而進一步發展的科學體系。
(二)鄧小平理論的主要內容
鄧小平理論圍繞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基本問題,第一次比較系統地初步回答了中國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發展階段、根本任務、發展動力、外部條件、政治保證、戰略步驟、黨的領導力量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國統一等一系列基本問題。關於建設社會主義全局的四大基本理論主要有:
1、社會主義本質論
2、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論
3、改革開放理論
4、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
三、鄧小平理論的歷史地位和指導意義
鄧小平理論是結合時代特徵和中國國情,堅持、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它運用的是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遵循的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和基本原則。鄧小平理論與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是一脈相承的科學體系。
(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第二次歷史性飛躍的理論成果
鄧小平理論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階段。體現在4個新上:第一,新境界:鄧小平理論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在新的實踐基礎上繼承前人又突破陳規,開拓了馬克思主義的新境界;第二,
新水平:鄧小平理論堅持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的基本成果,抓住「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根本問題,深刻揭示了社會主義的本質,把對社會主義的認識提高到新的科學水平;第三,新判斷:鄧小平理論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的寬廣眼界觀察世界,對當今時代特徵和總體國際形勢,對世界上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成敗,發展中國家謀求發展的得失,發達國家發展的態勢和矛盾,進行正確分析,做出了新的科學判斷;第四,新體系:總起來說,鄧小平理論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的科學理論體系。
(二)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化建設的科學指南
鄧小平理論揭示了中國這樣的經濟比較落後的國家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的基本規律,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行動指南。
(三)黨和國家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
鄧小平理論圍繞「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根本問題,為我們確立的基本思想、基本路線、基本方針,依然有著現實的和長遠的制導意義,關係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命運和前途,不能有任何的動搖。
第四節「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三個代表」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三個重大理論成果,它是對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的繼承與發展,反映了當代世界和中國的發展變化對黨和國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推進社會主義自我完善和發展的強大理論武器,是中國共產黨人集體智慧的結晶。
一、「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發展
(一)「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時代背景和社會歷史條件
進入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後,儘管我們所面臨的時代主題、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務沒有根本性的改變,但是國際、國內和黨內的情況都發生了重大的變化,黨所處的地位和環境、黨所肩負的歷史使命、黨的自身狀況,都出現了許多新的情況。「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在科學判斷黨的歷史方位的基礎上,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逐步將治黨治國治軍新的經驗加以概括和總結,創立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1、 時代背景
當代世界的新變化:
(1)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在曲折中發展
(2)現代科學技術迅猛發展
(3)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蕩
(4)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
2、歷史經驗
總結我們黨成立以來的奮鬥歷程和歷史經驗,歸結起來就是,我們黨必須始終堅持 「三個代表」。
3、現實依據
黨所處的歷史方位的變化,體現在國情和黨情的新變化上。
國情: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取得的成就舉世矚目,我國社會發展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但是現在達到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社會生活的變化廣泛而深刻。
黨情:黨的執政地位和執政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黨員隊伍的數量和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黨的幹部隊伍正在進行整體性新老交替;黨員幹部隊伍中出現了一些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
(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發展過程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經歷了一個醞釀、形成到逐步深化的發展過程:
2000年2月,江澤民在廣東視察時提出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2001年7月,江澤民在「七一」講話中深刻闡述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
2002年11月,江澤民在黨的十六大報告中全面深刻地闡述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學內涵、重大意義和具體要求。
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學體系和主要內容
(一)「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一個系統的科學理論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從經濟、政治、文化三個基本方面,從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等各個具體方面,更為鮮明、更為集中地揭示了新時期黨的建設和黨的各項工作的本質要求,從而形成了適應新的形勢需要、解決新的時代課題的新的科學理論體系。它與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是一脈相承的科學體系,同時又是一個需要不斷豐富和發展的科學理論體系。
(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內容
1.「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學內涵
「三個代表」是指,中國共產黨必須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就是黨的理論、路線、綱領、方針、政策和各項工作,必須努力符合生產力發展的規律,體現不斷推動社會生產力的解放和發展的要求,尤其要體現推動先進生產力發展的要求,通過發展生產力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
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就是黨的理論、路線、綱領、方針、政策和各項工作,必須努力體現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的要求,促進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的不斷提高,為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黨的理論、路線、綱領、方針、政策和各項工作,必須堅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出發點和歸宿,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在社會不斷發展進步的基礎上,使人民群眾不斷獲得切實的經濟、政治、文化利益。
2、「三個代表」之間的關係
(1)發展先進生產力,是發展先進文化、實現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礎條件。
(2)先進文化是人類社會的靈魂,也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內在驅動力和凝聚力,是人類社會不斷進化發展、實現自身本質力量的重要手段。
(3)人民群眾是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創造主體,是實現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4)不斷發展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歸根到底都是為了不斷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個代表」密切相聯、辯證統一,先進生產力是基礎和前提,先進文化是靈魂和旗幟,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主體和目的,三者統一於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和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
3、「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內容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鄧小平理論的基礎上進一步回答了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創造性回答了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集中起來就是深化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路線、發展道路、發展階段和發展戰略、根本任務、改革、對外開放等問題上,從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國防和軍隊建設、愛國統一戰線、實現祖國完全統一、外交和國際戰略、領導核心、執政黨建設、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目的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緊密聯繫、相互貫通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
三、「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歷史地位和重大意義
(一)面向21世紀的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是一脈相承的科學體系,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關於人類社會前進最終是由生產力發展決定的,同時是由先進文化引導的,由人民群眾推動的等基本原理,進一步揭示了共產黨的執政規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基本規律和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
(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根本指針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我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了如何科學判斷和把握國際形勢、基本國情和黨所處的歷史方位及歷史使命等重大課題的科學理論和科學方法。「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把發展先進生產力、發展先進文化和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統一起來,從深層次上揭示了社會主義的本質和建設規律,揭示了社會主義制度不斷完善和發展的途徑。
(三)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推進我國社會自我完善與發展的強大理論武器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依據馬克思主義的建黨原理科學地揭示了執政黨建設的規律,形成了嶄新的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揭示了我們的立黨之本,進一步回答了建設一個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揭示了我們的執政之基,進一步回答了黨應該怎樣執政的問題;揭示了我們的力量之源,進一步回答了黨怎樣保持先進性和生命力,始終走在時代前列的問題。
第五節 科學發展觀
一、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一個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過程。馬克思主義理論發展的基礎是發展著的實踐,新的實踐又需要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來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不斷深化,對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新發展不僅提出了客觀的要求,同時也提出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新發展的現實的可能。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緊密結合新世紀階段國際國內形勢的發展變化,提出了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創新型國家、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推動建設和諧世界、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等重大戰略思想和戰略任務,這些都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成果。在這些成果中,科學發展觀是最重要的成果,是我們黨和國家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科學發展觀提出以來,在全黨全國人民中形成了廣泛的共識,在國際上引起了廣泛關注。科學發展觀還在發展中,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必將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不斷深化而不斷發展。
1、科學發展觀是對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關於發展思想的繼承和發展
我們黨從誕生之日起,就把馬克思主義確立為自己的指導思想,並在長期奮鬥當中,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產生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三大理論成果,指導了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我國實際和時代要求相結合的產物,是與時俱進的馬克思主義發展觀。科學發展觀緊密結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吸收人類文明進步的新成果,站在歷史和時代的高度,創造性地回答了為什麼發展、怎麼樣發展的重大問題,賦予馬克思主義關於發展的理論以新的時代內涵和實踐要求。 我們講繼承的關係,在科學發展方面,就是堅持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它同馬克思主義是一脈相承的。人類社會的發展,特別是社會主義社會的發展問題,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馬克思、恩格斯認為,人類社會發展是自然歷史過程,生產力的發展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運動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生產過程、生產發展過程必須正確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係,人類社會發展要逐步消滅階級之間、城鄉之間、體力和腦力勞動之間的對立和差別,使物質財富極大豐富,人民精神世界極大提高,實現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 列寧提出,無產階級取得國家政權以後,最主要最根本的任務就是增加產品數量,大大提高社會生產力,創造新的、高的、多的勞動生產率。同時要加強社會主義民主建設、加強文化建設等等。毛主席初步探索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規律,提出要根據本國情況,走自己的道路。要著眼於最大限度的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正確處理各方面的矛盾和問題,兼顧各方面的發展需要和各個方面的利益關係等一系列關於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理論觀點。 小平同志總結過去的經驗教訓,強調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發展生產力,他提出「發展是硬道理」的著名論斷,提出改革開放分三步走,全面實現現代化,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進步,抓住機遇、加快發展,既要有一定速度,又要講質量、講效益等重要戰略思想和方針原則,實現了我國社會主義發展道路歷史上的一次飛躍。 江澤民同志著眼於國際、政治、經濟格局的深刻變化,強調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要堅持用發展的辦法解決前進當中的問題,發展是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發展,發展包括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要實現區域經濟合理布局和協調發展,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速度和效益的關係等一系列重大關係,進一步豐富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理論。 我們講發展的關係,體現在科學發展觀上,是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關於發展的思想,是與時俱進的理論創新成果。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著眼於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全局,緊緊圍繞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主題,準確把握時代特徵和中國國情,認真研究和回答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黨的建設面臨的一系列重大問題,不斷總結實踐經驗,不斷擴展理論視野,不斷作出理論概括,形成了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科學發展觀創造性的回答了什麼是發展,為什麼發展,怎樣發展的重大問題,賦予了馬克思主義關於發展的理論以新的時代內涵和實踐要求,開闢了馬克思主義發展的新境界。
2、是在準確把握世界發展趨勢,認真總結我國發展,經驗,深入分析我國發展階段性特徵的基礎上提出的
20世紀50年代以後,隨著各國發展實踐的推進,人們對發展問題的認識不斷深化,從以工業化為目標的「增長第一」的經濟發展導向轉到提倡社會的綜合協調發展,從以物為中心的發展轉到突出以人為中心的發展,從不惜以破壞資源、環境、生態為代價追求經濟的一時繁榮轉到主張可持續發展,都為我們提供了有益啟示。科學發展觀是在正確借鑒世界各國發展經驗教訓、吸收人類文明進步新成果的基礎上提出來的。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歷程,也是我們對發展規律的探索過程。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20多年來的現代化建設波瀾壯闊,有艱辛的探索,有各種風險的應對;有成功的歡樂,也有曲折的教訓。十六大以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牢牢把握髮展這個主題,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推向前進。特別是抗擊非典的實踐,給了我們深刻的啟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就是我們黨在總結了過去各種經驗教訓後做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
3、科學發展觀是對經濟社會發展一般規律認識的深化,是馬克思主義關於發展的世界觀,方法論的集中體現
科學發展觀深刻的解釋了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各個方面的內在聯繫,深刻的解釋了人與自然的共生、共融關係,深刻的解釋了經濟與社會、人與自然相互作用的規律,對於怎樣發展作出了科學回答,提出了認識發展、謀劃發展、促進發展的一系列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和領導方法。這樣就為實現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的發展,為加快推進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指明了正確的方法路徑。比如科學發展觀堅持黨的思想路線,強調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要在全黨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精神、大興求真務實之風,科學發展觀堅持黨的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要求我們黨的各級領導幹部,始終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堅持發展為了人民,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發展依靠人民,把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作為根本的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堅持讓發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把實現最廣大人民的利益作為衡量一切工作的最高標準,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
二、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
1、以人為本是以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本
2、以人為本體現了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
3、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4、把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與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統一起來
三、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
科學發展簡言之就是注重發展的科學性。什麼是發展的科學性,這種科學性體現在哪些方面?我理解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首先強調發展的全面性
全面性不是片面性,不是單一性,也不是唯一性。全面發展就是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全面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實現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它涉及到兩個方面的問題: 一方面在優化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的基礎上實現經濟平穩較快的發展,為社會全面進步、人的全面發展奠定物質基礎,也就是經濟基礎。 另一方面加強社會主義政治、文化、社會建設,克服體制性、機制性障礙,推進經濟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和其他社會體制改革的配套進行,這是全面性。 (二)強調發展的協調性
協調發展就是要統籌城鄉、區域、經濟社會、人與自然的發展,統籌國內發展與對外開放,簡單說就是「五個統籌」:
1、統籌城鄉發展就是要更加註重農村的發展,解決好「三農」問題,堅決貫徹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方針,逐步改變城鄉二元經濟結構,逐步縮小城鄉發展差距,實現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實行以城帶鄉,以工促農,城鄉互動,協調發展。
2、統籌區域發展,就是要積極推進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鼓勵東部地區率先發展,繼續發揮各個地區的優勢和積極性,通過健全市場機制、合作機制、互助機制、扶持機制,逐步扭轉區域發展差距拉大的趨勢,形成東、中、西部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新格局。 3、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就是大力推行經濟發展的同時,更加註重社會發展,加快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社會事業的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在精神、文化、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需求。把加快經濟發展與促進社會進步結合起來。
4、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就是要高度重視資源和生態環境問題,處理好經濟建設、人口增長與資源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增強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推動整個社會走向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5、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就是要處理好國內發展和國際經濟環境的關係,既利用好外部的有利條件,又發揮好我們的自身優勢,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把擴大內需、擴大外需,利用內資與利用外資充分結合起來。 (三)科學發展強調發展的可持續性
可持續發展就是要促進人的發展與自然的和諧,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的和諧,努力實現從單純追求發展數量和當代人的利益的傳統發展模式,到注重發展質量和後代人幸福的可持續發展模式的根本轉變。特別是在「十一五」期間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我國能源、資源、環境、技術的瓶頸制約日益突出,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的矛盾在短期內還不可能解決,可持續發展是必須長期堅持的基本國策。對這一點我們要有深刻的認識。 全面性、協調性、可持續性既是科學性的具體體現,也是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這三點是相互聯繫,有機統一、缺一不可的,共同構成發展的科學軌道,堅持全面發展必然要求發展的協調性和可持續性,堅持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也必然要求發展的全面性。 總之,科學發展觀強調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對怎樣發展作出了新的科學回答,深化了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基本途徑的認識。這對我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思考題
1、 如何正確認識提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意義?
2、怎樣把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和它們之間的內在關係?
(李征南)
①《毛澤東選集》,第2卷,第697頁,人民出版社,1991。
推薦閱讀:
※老外談中國飲食
※貫眾配伍治療慢性乙肝(頁 1) - ◆解方論葯版◆ - ?本草專談 - 杏林盛苑-中國傳統...
※中國古代人事制度
※中國的四大名著人物分析《水滸傳》7
※中國大城市"汽車病"日趨蔓延 擁堵竟成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