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怎麼追求民主?

我們要怎麼追求民主?作者:仲之春來源:作者賜稿來源日期:2009-11-30本站發布時間:2009-11-30 12:17:45閱讀量:188次

  隨著世界向一體化方向發展,隨著文明之間的交流、融合,民主已經成為一個世界潮流。我們一百多年來的艱辛探索、奮鬥,就是要融入到這個人類主流文明中去。雖然這個過程幾經曲折,困難重重,但我們必須克服一切的困難和障礙,堅定不移地繼續走下去。

  對於既得利益集團而言,社會的組織、經濟乃至輿論的資源都掌握在他們手中,建立民主政治,就意味著他們要失去對權力和社會資源的壟斷,失去自己的既得利益,其難度是可想而知的。所以,民主政治從來都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實現的,都要經過民眾長期的努力和爭取,才能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因此,在追求民主的道路上,我們不能急於求成,期望明天起來「德先生」就會降臨(過高的期望往往伴隨著過度的失望),而是要鍥而不捨地開展喚醒民眾、批判社會的工作,在實現民主的道路上不斷地「得寸進尺」,不放棄實現社會發展進步的每一次機會,有時甚至還要做好進兩步退一步的準備。同時我們也應當認識到,如果沒有在根本性的制度上取得突破,具體的改革也是難以實現的,即使實現了改革的成果也會慢慢地流失,有時甚至還會發生倒退。因此,我們還要積極地爭取時機使政治體制改革獲得重大推進,有效地鞏固我們社會發展進步的機制。

  同時,壞政府也比叢林法則的無政府好,對現有政府進行改造要比推倒重來成本低、收效大。我們要改變過去的革命思維(當然,這並不否認人民有革命的權利。洛克認為,如果政府侵犯了人的天賦權利,人民就有權利推翻它。當統治集團不得人心,又拒絕進行改革,要一條道走到黑時,人民就只好起來革命,推翻這個腐朽的政權),不是去推翻現有政權,而是對它展開批評、施加壓力,甚至還可以進行談判對話,通過改良一步步地實現民主政治。民主既是一種價值追求(它反映的是人類追求公平、正義的理想),也是一種現實考量(它是目前人類找到的減少社會衝突、保證社會有序運行的最不壞的制度),因此,我們在實現民主的道路上,既要「知其不可而為之」,懷有一種價值理想的追求,同時又要以實現人民的自由幸福和社會的發展進步為旨歸,注意民主追求的現實性和可操作性。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始終朝著民主政治的目標腳踏實地前進。

  在「人權運動」爆發後的1929年7月2日,胡適在日記中寫道:「我們的態度是『修正』的態度,我們不問誰在台上,只希望做點補偏救弊的工作。補得一分是一分,救得一弊是一利。」他指出:「民主主義的逐漸改革,時常是遲緩的,甚至是不得體不適當的,以致沒有耐性的人們,自然會受到所謂『革命的』制度的吸引,因為在革命的制度下,獨裁者的力量,似乎能使他們的理想主義的迷夢,更徹底更迅速的實現。但是經過迷夢者,才會明白:走向進步,並無捷徑,而逐漸改革的程序,畢竟還是真正民主的生活方式。」①胡適先生的這種態度常常遭到人們的批評和攻擊,有的說他脫離當時中國的實際,有的說他是「小罵大幫忙」,甚至還有的說他是「賈府的焦大」,然而,當後來我們在激進革命的道路上走入死胡同時,又開始發現他這一思想的巨大價值。我們當然不能放棄對高遠理想的追求,但我們首先要面對眼前的現實,要解決現實中出現的問題,抓住每一次解決問題的機會。雖然這樣的進步看似不起眼的、小敲小打的,然而卻是一種實實在在的收穫。如果我們迴避現實中存在的問題,而一味追求大而無當的理想,尋求社會問題的一攬子解決,想一步就邁入「黃金世界」,到頭來就會發現不過是「黃粱一夢」。

  民主就是要承認社會是多元的,是不同階層之間、不同政治力量之間進行的一種利益博弈,所以它需要的是讓步和妥協,而不是贏家通吃。民主運動中容易產生的一種傾向是對既得利益集團進行清算,不給他們留下一條退路。採取這種極端的方式首先有悖於民主的精神,會削弱自己的道義力量和民眾支持,而且還會繼續陷入以暴易暴的惡性循環,民主制度最終還是建立不起來的。「我讚美革命風暴。問題還在於『娜拉走後怎樣』?大革命要求鐵的紀律,大革命滌盪污泥濁水,不過,新秩序一旦確立,那個革命集團勢必要一分為二,『黨外有黨,黨內有派,歷來如此』。這時候怎麼辦呢?按邏輯推論,任何時候,都要一分為二,你總不能用『我吃掉你』來解決啊。用『吃掉你』解決以後,還是會『一分為二』,不斷演變下去,勢必要像蜻蜓一樣把自己吃掉。既然總要一分為二,乾脆採用華盛頓的辦法不好嗎?」②既然社會不能做到鐵板一塊,既然社會必然要出現階級、階層和不同利益群體的分化,為了避免出現贏家通吃最後陷入以暴易暴的惡性循環,我們只能承認現實、面對現實,爭取建立民主政治,實現政治的有序競爭和利益的正常博弈機制。只要如此,社會的和諧發展才找到「本」了。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是自由的,這個自由以不侵犯他人的自由為界」,因此,我們需要具有一種容忍的精神。「在宗教自由史上,在思想自由史上,在政治自由史上,我們都可以看見容忍的態度是最難得、最稀有的態度。人類的習慣是喜同而惡異的,總不喜歡和自己不同的信仰、思想、行為。這就是不容忍的根源。不容忍只是不能容忍和我自己不同的新思想和新信仰。一個宗教團體相信自己的宗教信仰必定是對的,是不會錯的,所以它總相信那些和自己不同的宗教信仰必定是錯的,必定是異端、邪教。一個政治團體總相信自己的政治主張是對的,是不會錯的,所以它總相信那些和自己不同的政治見解必定是錯的,必定是敵人。」③沒有誰能夠窮盡真理,也沒有誰有權利宣稱自己壟斷了真理。「流水不腐,戶樞不蠹。」人類社會總是在不斷的探索、發現,不斷的懷疑、否定中前進的,當初的許多異端最後都被證明是發展進步的先驅。人類一旦不再實行容忍,思想自由的大門一旦關上,社會的創新、進步機制也就失去了。同時,人的尊嚴還在於他能夠自由地思想,能夠獨立地發出自己的聲音,沒有容忍人的思想就會被禁錮,人就失去了應有的尊嚴。所以,「容忍比自由更重要」(胡適語)。正因為容忍如此之重要,正因為容忍如此之稀有,所以我們才更需要容忍。誠如伏爾泰所言:「我不同意你說的話,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從民主政治的層面看,在西方多黨制國家,容忍就是執政黨能容忍反對黨的存在,一是承認它們存在的權利,二是看到它們對於民主政治的巨大意義。民主政治就是要實現政權的開放性、多元性、競爭性。在西方許多國家的民主政治實踐中,哪個政黨都有存在的權利,也都有機會通過競選實現上台執政。因此,對於宣稱要建立民主政治的執政黨而言,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要承認其他合法存在的政黨,接受其監督。這不僅是民主政治的題中應有之義,也是防止政權腐化變質、實現社會和平改良所須臾不可離的。不承認這一點卻聲稱要建立民主政治,聲稱可以實現民主政治,都是對民主政治的一種歪曲和嘲弄。「和平改革有兩個意義,第一就是和平的轉移政權,第二就是用立法的方法,一步一步的做具體改革,一點一滴的求進步。容忍反對黨,尊重少數人權利,正是和平的政治社會改革的唯一基礎,反對黨的對立,第一是為政府樹立最嚴格的批評監督機關,第二是使人民可以有選擇的機會,使國家可以用法定的和平方式來轉移政權,嚴格的批評監督,和平的改換政權,都是現代民主國家做到和平革新的大路。」④

推薦閱讀:

《我們相愛吧》網友:潘瑋柏不要再偷吻吳昕唇印 我們教你追女神
人生很迷茫怎麼辦?
這幾個星座女的追求者如眾星捧月
男生的七種尬聊式追求,怪不得你找不著女朋友

TAG:追求 | 怎麼 | 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