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欣賞的原則和方法
06-24
散文欣賞的原則和方法 欣賞散文不能離開散文本身的特點,不能離開其創作規律,這是欣賞散文的基本原則。 散文題材廣泛、結構靈活、風格多樣。具體到散文,深邃的意境,精要的選材,清晰的線索,靈活的結構,技法的多樣,簡潔、樸實、平易、優美的語言,多樣的風格.這些特點都得到了體現,散文的審美特徵、審美價值都得到了體現。 閱讀欣賞散文.要了解各篇的個性.才能進一步品出它的共性來。 怎樣欣賞散文? 1.要了解作者的構思 構思即作者在創作時,在立意、選材、結構、表達方式、寫作技法、語言等方面的思考活動。這構思的結果自然體現在作品中。因此,我們在閱讀欣賞每篇散文時要很好地領會和把握這些。這樣做的結果,會產生對作品整體性的認識,更會產生獨到的感受。 2.抓住線索.梳理材料 散文由於形散神聚.所以我們在閱讀時要抓住文章的線索。許多材料組合成一個完整的形體,這主要靠線索。抓住了線索就像提起串起珍珠的那條線,文章的主題也就大體明確了。 散文的線索跟作者的思路是密切相連的。分析文章的結構,就可理清其線索。線索的類型多種,有的以某個事物為線索,有的以某種景物為線索,有的以作者的思想感情變化為線索;有的線索不是單一的,既有明線又有暗線,即兩條線索。 曹靖華在《小米的回憶》中寫了三件與小米相關的事。一件是童年時代對小米的回憶,一件是我到上海探望魯迅先生時曾給帶過一袋小米的事.一件是抗戰時期周總理與董老從延安給重慶工作的同志帶小米的事。這三件事作者以時間推移為序,緊扣小米這一線索,集中地表現了主題。 巴金在《燈》中把對燈的描寫和自己的思想發展這兩條線索交織在一起。表達了作者對光明的追求的真摯感情,對光明必將戰勝黑暗,抗戰必勝的信心。 用線索並列地串連許多材料,使材料成為有序整體,以此表現主題。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就是如此。表現了對童年情趣的熱愛,對舊式教育方式的憎恨。 總之,抓住了線索,理清了材料,就容易把握文章內容了。 3.把握聯想。分析意境。體會感情 優秀散文的意境創造,常通過聯想、想像來完成。閱讀欣賞散文,要很好地分析作者是怎樣通過聯想、想像來創造意境的,並以此表現了什麼主題.表達了什麼思想感情。讀者要把握意境中一個個有機組合的形象,通過聯想、想像,進入到散文描寫的意境之中,這樣才會產生較好的閱讀效果。 在閱讀欣賞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時,要很好地理解作者描寫的景色是一種素雅的朦朧美,要把作者的心境與朦朧美聯繫起來.從而體會作者把自己的憂與喜完全融進這朦朧美之中。作者在這裡做到了情與景的統一.意與境的統一。 作者在創造意境時離不開想像、聯想,包括對材料進行排列組合與調整.包括寫作中各種手法、技巧的運用,比如:比喻、擬人、象徵、誇張等都需要有豐富的想像、聯想。通過分析,讀者就可以體會到意境的意與情。 4.品味語言。了解風格 散文在語言上是很講究的。它的特點一是精,即精鍊,包括準確、簡潔、精粹:二是美,包括絢麗、平易、生動、形象等。不僅如此,散文的詞語講究變化.具有節奏感。長短句的結合,整句、散句的結合使用,造成了抑揚有致的抒情節奏。形成和諧旋律,給人以音樂的美感。 散文所以具有藝術魅力,在很大程度上藉助於語言的含蓄美與音樂美。 朱自清在《春》中對春草、春花的描繪,運用的語言就具有上述特點。 了解風格是欣賞散文的一個重要方面。風格是作者個性的反映。並帶有時代烙印、地方色彩、民族影響。散文表現作者個性強烈,風格多樣化。不同作家。不同作品的風格的差異,主要表現在描寫對象的選擇、語言的運用與感情的表達方式上。 我們通過不同作家的作品,所描寫的對象、語言的運用、感情的表達方式的比較.認真分析,細細品味,就可了解作家的風格。 如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用絢麗、形象、生動的語言表達了細膩的複雜的心情。巴金在《燈》中,用樸實、平易的語言表達了那種含蓄委婉的思想感情。老舍在《濟南的冬天》中,用清新、生動的語言,表達了對濟南冬天生機勃勃、孕育著春意的讚美之情.表達了熱愛祖國風光的思想感情。茅盾在《白楊禮讚》中,用熱情奔放的生動的語言。表達了對白楊樹、北方抗戰軍民的讚美之情。 即使是同一作家,在不同時期、不同心境下寫的作品,其語言風格也會有很大差異。我們從朱自清的《春》與《荷塘月色》這兩篇散文中就可以看出來。 總之.我們在閱讀欣賞散文時,通過反覆閱讀、反覆品味,可以領略語言風格.並可提高欣賞語言能力和寫作散文的水平。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情到深處人孤獨(精美散文)
※四九將盡,又一波寒潮來襲 (雜文)
※從粢飯糰到米利西奇
※朱自清經典散文【荷塘月色】賞讀
※[文藝雜談]論散文創作中作者的身世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