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在沉穩中前行----2012詩歌綜述

正如冬天會照常來臨,新的一年會如期而至,2012年在時間自然的推移中已走完自己的旅程。也許,對於每一個詩歌寫作者來說,2012年已為其生命留下了許多值得緬懷的記憶,但相對於歷史而言,個體的記憶往往是無足重輕的。出於一種職業態度的考慮,筆者自然也希望2012年中國詩歌有讓人眼前一亮甚至是可以銘刻於文學史的現象或事件發生,因為這樣會很容易為以下的敘述找到命名、線索乃至噱頭,但已然遠去的2012年詩歌卻始終邁著沉穩的步子,以至於人們很難從其背影中看到詩歌應有的衝動與激切的一面:沒有什麼詞語和熱點的製造,詩歌在期刊的自然增長中實現著數的累積、量的疊加,民刊和網路依然在推動著詩歌的生產和消費……在這樣的前提下,選擇「散點透視」的描繪方式對2012年詩歌進行綜述顯然是種較為合適的策略。

一、「集束式出場」的適度擴張

顧名思義,「集束式出場」是在同一標題下推出的具有某種共同傾向的詩歌小輯、專輯等專題欄目,它在具體呈現的過程中可由地域、詩社團、代際、性別以及網路新媒體等內容來確定「主題」。儘管,結合以往期刊發表的情況可知,「集束式出場」並不是一種鮮見的現象,它不過是將詩歌常態發表進行適時、適度的突出與集中,進而顯露作品編髮過程中的意圖、策略;然而,從2012年各種詩歌雜誌具體的發表情況來看,「集束式出場」儼然已成為一道「普遍的風景」:《詩刊》、《星星詩刊》、《詩歌月刊》、《詩選刊》、《詩潮》、《詩林》、《綠風詩刊》、《揚子江詩刊》、《散文詩》、《散文詩世界》、《詩探索》(作品卷)、《讀詩》等均曾不定期開闢版面推出類似的專欄。其中,安徽《詩歌月刊》的「詩版圖」專欄(阿翔主持),在延續以往風格的基礎上,曾依次推出了「安徽蚌埠詩歌專輯」、「上海『華亭詩社』詩選」、「湖北十堰13詩人輯」、「安徽六安詩歌特輯」、「同濟詩群作品選」、「湖北——新公安派·後語言主義詩輯」、「安徽肥東詩人作品選」、「深圳西鄉詩人作品特輯」、「甘南70後詩人特輯」等多個專輯;《星星詩刊》在2012年11月號集中推出了「2012·愛情詩大展作品」(之一)、(之二)、(之三);《詩選刊》第1期的「2012·中國女詩人作品專號」、第5期的「2012·中國詩集作品專號」、第7期的「2012·中國90年代出生的詩人作品專號」、第10期的「2012·河北青年詩人作品特別專號」等,此外,還包括《中國詩人》相繼推出的「我們」散文詩群、「伊犁詩歌特輯」、「現在進行時:貴州詩」、「散文詩檔案」、「陵江詩歌論壇詩歌選」、「安徽80後詩專輯」、「甘南詩歌」等等……這些專輯或以地域、社團等具體內容為主題,或以代際、性別、民刊等「橫向聯合」為標準,涉及題材、形式、生態等諸多細部特徵。「集束式出場」的適度擴張、大面積增長就詩歌生產而言,是將本年度詩歌以更為具體化、明確化甚至規格化的形式加以呈現;就作品發表、編輯策略而言,是更加生動、真實地反映了本年度詩歌雜誌的容納空間、承載力度及發現意識;而就作者群來說,則全面、深入地反映了其整體的寫作水平,出場的渴望、能力以及某種潛在的團隊精神。

一般來說,「集束式出場」可以在博得眾多目光的同時引發讀者對於出場者和刊物的雙重關注,而如果在「集束」的基礎上進行再擴張、再提升,那麼,其無疑會為某區域、某社團或某類題材的詩歌發展產生重要的意義。從2012年6月就開始報導的「甘肅詩歌八駿」(具體為娜夜、高凱、古馬、第廣龍、梁積林、離離、馬蕭蕭、胡楊)奔騰而來的消息可知:甘肅「詩歌八駿」與此前舉辦的甘肅「小說八駿」一樣,同是甘肅省委、省政府重點扶持和推介的文化品牌。為了給「甘肅詩歌八駿」的亮相喝彩,《詩刊》、《星星》、《詩潮》和《文學報》「三刊一報」將作為主辦媒體助陣。「三刊」後分別於《星星詩刊》8期、《詩潮》9期、《詩刊》10期開設「甘肅詩歌八駿」作品專欄並配發短評。此外,作為西部文學的重鎮,新疆的《西部》雜誌也提供了友情支持,其第9期在「一首詩主義」欄目中編髮了甘肅「詩歌八駿」作品專欄和詩人葉舟的點評;《人民文學》在第12期也編髮了這八位詩人的創作……為了正式向全國推介「甘肅詩歌八駿」,甘肅省還在年末舉行了「甘肅詩歌八駿上海論壇」、「雲水與天馬——浙江甘肅詩人杭州峰會」等大型活動(具體地點為上海、杭州,時間為12月25至28日),邀請眾多詩歌刊物的編輯、詩評家到會座談,開展聯誼等。應當說,就具體的進展來看,「甘肅詩歌八駿」所覆蓋的文學期刊和產生的影響,遠遠超過了最初的設想與目標。在持續獲得新的發表平台的前提下,這樣的「集束式出場」自然會對甘肅當下的詩歌創作產生極大的促進作用。可以設想的是,如果上述的出場方式一旦在客觀允許的條件下形成陣勢,那麼,其必然會對年度詩歌的生產、發表以及生態、格局產生重大的影響。

當然,如果將「集束式出場」進行數量上的「換位思考」,那麼,我們必須看到2012年各刊物為此做出的努力:以《揚子江詩刊》為例,從第一期推出「深水區」欄目,集中介紹一位詩人的詩作並同期配發一位論者的評論,接下來在第二期刊出的「圓桌」欄目中集中幾位評論者對其展開「對話」,而同期再刊發新的「深水區」欄目,這種形式對於集中介紹、認識一位詩人自然具有重要的意義。

談及「集束式出場」,詩歌民刊和網刊同樣是不可忽視的部分。從《詩歌月刊》4期的 「全國民間詩刊社團專號」,選發47家民刊的詩歌作品;《中國詩歌》第6卷「2012年網路詩選」專號面世,設有「博客精選、網路好詩、微博精選」等欄目,囊括了詩生活網、棉花詩歌、鳳凰詩歌、左岸詩歌、風月大地詩歌論壇、不解詩歌、陸詩歌、界限詩歌、大風詩歌、此在主義、華夏詩人、九派詩歌等知名詩歌站點……人們確實可以看出編選者的意圖,此即為「我們從這些偶然的刊物,並不是要去發現某種代表或者什麼權威,而是展開一種寫作的基本狀態。這種狀態就是,這些民刊和詩人群體,作為一個小圈子,僅僅是整個漢語詩歌的一塊又一塊小陣地。而通過包括它們在內的所有小陣地的集結,我們或許可以窺視到目前漢語詩歌的一個大版圖。」(本刊編輯部:《寫在前面的話》,《詩歌月刊》2012年4期)值得指出的是,民刊社團作品編選、網路詩選往往和上述的其他專題存有「交集現象」,而詩人的成長、被關注程度以及出場的契機,或許正蘊含其中?!

二、海內外詩歌交流與詩歌活動的頻繁

2012年4月,年逾八旬的台灣著名詩人、學者余光中受聘成為北京大學「駐校詩人」。不久,德國詩人、漢學家顧彬受聘於中國人民大學,成為該校今年的「駐校詩人」。9月,余光中來到北大,擔任為期一個月的駐校詩人。駐校期間,余光中先後做了題為「詩與音樂」等三次系列演講,深受北大學子們的歡迎。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同期聘請海外著名詩人作為「駐校詩人」,既體現了兩所高校「駐校詩人」的標準,又能在促進大學教育與詩歌結合的同時,為研究者與創作者提供全面交流的機會。不僅如此,鑒於兩校「駐校詩人」的身份、影響,我們不難看出他們在成為國內名校「駐校詩人」的同時,同樣也會對本年度海內外詩歌交流產生重要的影響:將海內外詩歌交流的過程、形式適當的「集中」、「規範」,既可以使交流深入、具體,同時也可以使交流本身更為開放、波及面廣。事實上,結合2012年海內外詩歌的交流情況,我們也能從多次座談會、對話會、研討會、朗誦會上看到交流的頻繁、內容與形式的多樣。與之相應地,國內詩人頻繁出訪、參加世界各地舉辦的詩歌節並屢獲國際文學獎(後者如楊煉獲本年度義大利諾尼諾國際文學獎、翟永明獲義大利CEPPO PISTOIA 國際文學獎等),則充分表明了中國詩歌在2012年國際詩壇上產生的影響,而像由北京文藝網發起的「國家華文詩歌獎」(2012年7月)所確立的「華文之根系、全球之視野」的價值坐標,更生動地體現了海內外詩歌交流活動本身的應有之義。

比較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的「駐校詩人」,首都師範大學的「駐校詩人」可謂歷史悠久、別具特色。9月18日,2012年首都師範大學「駐校詩人」入校儀式在首師大舉行,來自遼寧的宋曉傑成為該校第9位駐校詩人。首都師範大學「駐校詩人」在時間上約為1年,在形式上交流、學習並重。「駐校詩人」在駐校期間通過座談、學習和創作,一方面,可以使學生在學校就可接觸到當下的優秀詩人,對校園的詩歌創作及詩社活動有重大的推進;另一方面,由於北京特殊的文化氛圍,來自外省的「駐校詩人」在北京可以感受到相應的文化反差。年輕而又頗具潛力的「駐校詩人」可以更為廣泛地接觸當下詩壇的各個層面,可以充分利用首都師範大學中國詩歌研究中心的資料室,旁聽首都師範大學的相關課程,從而為「駐校詩人」提供新的學習、交流的形式。

與逐漸全面、日趨成熟的「駐校詩人」活動在詩壇產生的重要影響相比,2012年中國詩壇可謂詩歌活動頻繁,各式詩歌節、詩歌評獎此起彼伏。2012年1月,海南省作協等聯合舉辦的「2012·中國詩歌海南年」活動正式于海口啟動。活動具體包括「2010—2011海南島詩歌雙年獎」頒獎典禮、海南十大校園詩歌巡迴朗誦、當代詩歌之「詩歌海軍」研討會、《海南當代詩選》首發式及研討會、海南「70後」詩歌朗誦會、兩岸四地詩畫聯誼會、第二屆海峽兩岸詩歌高端論壇、博鰲中國詩歌論壇等多項活動。此外,「2012·中國詩歌海南年」將採取「一月一個活動」的形式,在持續一年的時間內掀起一個又一個海南詩歌熱潮。2月,首屆廣東佛山詩歌節正式啟動。開幕式當晚,還舉行了《十月》雜誌首屆駱一禾詩歌獎的頒獎典禮,楊鍵、呂約獲獎。佛山詩歌節活動前後持續近四個月,逾三千人參與。3月,由詩刊社、光明日報文藝部、遼寧省委宣傳部、撫順市委、撫順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等聯合舉辦的「雷鋒——道德的豐碑」全國詩歌大獎賽落下帷幕,張篤德、邢海珍、程步濤、黃亞洲、大衛等分獲各個獎項,《詩刊》、《詩潮》、《中國詩人》等刊物對獲獎作品進行了選登。4月13日,香港詩人黃燦然獲第十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2011年度詩人獎。7月23日,詩人胡弦在武漢摘取第三屆「聞一多詩歌獎」。7月30日,「中國首屆海子青年詩歌節」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舉行,在本屆詩歌節中,舉行了海子紀念碑落成儀式、海子詩歌紀念館開館儀式、海子詩歌詠誦大賽、海子詩歌研討會等系列活動。9月,詩刊社第28屆青春詩會在雲南蒙自舉行,陳倉、燈燈、馬占祥、莫卧兒、翩然落梅、泉子、泉溪、沈浩波、三米深、唐果、唐小米、王單單、夭夭等來自全國各地的13位青年詩人參加了本屆詩會。9月底至10月初,「中國先鋒詩歌十大流派研討會」在福建省漳浦縣舊鎮「天讀民居書院」舉行。會議重點討論了新世紀以來仍然活躍在中國詩歌界的十大先鋒詩歌流派的寫作及活動,由於討論對象的特殊性,本次討論會被譽為是五四新文學以來第一次以詩歌流派為主題的專題研討活動……

頻繁的詩歌交流活動,詩歌節、詩歌評獎的此起彼伏使2012年中國詩壇生機勃勃。結合這些活動的具體開展情況,大致可以看到其主題鮮明、內容多樣、風格務實等特點。歷次詩歌交流、詩歌節、詩歌評獎不再簡單、浮躁,不再為製造某種話題而展開,反映詩壇已進入較為良好的發展態勢。自由、豐富、多元、舒展、開放等特點,恰恰為詩歌創作與發展營造了良性的生態環境。

三、關注身邊的生活與寫作的多元化

閱讀2012年詩歌,就寫作的整體態勢來看,可以發現兩個較為突出的特點:其一,是詩人普遍關注當下的現實生活,將寫作和身邊的生活緊密聯繫在一起;其二,是幾代詩人匯聚一堂,雖未呈現所謂眾語喧嘩的態勢,但將其稱之為寫作的多元化卻不失為一種有效的「講述方式」。

出於對世紀初詩歌寫作沉積與定位的焦慮,在新世紀詩歌第一個十年的發展過程中,圍繞各種寫作而產生的「命名」熱、「代際劃分」熱等現象曾一度流行。然而,這些現象隨著人們的耳熟能詳已逐漸沉寂下去,畢竟任何一種命名與概括都不能涵蓋寫作本身的豐富性與個人性。在此背景下,2012年詩歌基本延續了上一年詩歌的發展態勢,更加緊密地貼近現實,從日常生活和內心感悟中發現詩意。也許,作為對一種普遍態勢的闡釋,列舉大量的詩人詩作是毫無意義的;也許,這樣的狀態註定會使2012年詩壇略顯寂寞,但在另一方面,它又使本年度詩歌在具體發展過程中顯得緩慢而沉穩:詩人們可以耐心地將生活中捕捉到的詩意用生動而貼切的語詞呈現出來,從而達到一種親切、真實的閱讀效果;與此同時,詩人們也不必為本已十分成熟的詩歌技巧和形式層面的問題擔心。寫出好詩對於當下的詩歌界來說其實並不困難,然而,內容深度與詩歌精神的匱乏卻表明詩歌一直對現實的生活發現得不夠,還需在寫作與現實之間進行進一步的打磨。值得指出的是,在將寫作和現實捆綁在一起之後,詩人對現實的責任感、直面現實的勇氣和信心並未有所降低,他們只是卸下了「底層」、「道德」等附加於詩歌之上的外在負擔,將對於現實生活的認知、感受凝結在一些細微的變化之中,進而以疊加、沉積及舒緩的方式呈現出來,抵達一種真正意義上的「以人為本」的狀態。

與寫作外部略顯平靜的表象相比,眾多詩人在寫作上的努力從未停止。除鄭敏、牛漢、屠岸等老一輩詩人仍筆耕不輟之外,1950年代以後出生的幾代詩人不甘寂寞,從年度的意義上說,他們雖未寫出公認的名篇佳作,但不少好詩的出現仍反映出詩壇潮流的涌動及希望與前景。以《詩選刊》第7期推出的「2012·中國90年代出生的詩人作品專號」為例,以施瑞濤、吳群冠、馬列福、鬼嘯寒、丁鵬、蘇笑嫣等為代表的40餘位90後詩人的集體登場,便反映了新生代詩人不斷成熟的姿態:他們既寫失敗、讀心術、孤獨等可以稱之為觀念層面上的體驗,又寫葬禮、看電影、買東西等現實生活層面上的題材,然而,其詩質卻並不膚淺、浮泛。正如由「本刊編輯部」撰寫的《「90後」詩歌:宛如天籟——「2012·中國90年代出生的詩人作品專號」主持人語》指出:「編輯完成這期『中國90年代出生的詩人作品專號』之後,一個最直接的感受是:我們曾經以為幼稚單純的那些孩子們長大了,與去年四月份我們推出的90後詩人專號中的作品相比,他們的作品中更多了對社會、對人本身的理性思索,就是說有思想了,而我們知道,詩的成熟與人的成熟是成正比的。這些寫詩的『90後』,不同於我們在媒體、網路上看到的經常飽受詬病的所謂『非主流』90後,他們有著自己獨立而完善的價值觀,不盲從,懂得熱愛,懂得生活,懂得珍惜,對善與惡有著自己的精道感受。這是讓詩壇覺得幸運的。」集中凸顯90後一代詩歌創作的新動向,一方面表明詩壇處於不斷更迭、新人輩出的狀態,另一方面則在相對弱化以往頻繁使用簡單的代際劃分概括群體寫作的同時,以近乎一種歷史化的方式顯現了當下詩壇豐富、多元的特點。除《詩選刊》的「90年代出生的詩人作品專號」外,《詩歌月刊》每期的「本期頭條」、「先鋒時刻」,《揚子江詩刊》的「深水區」,《詩江南》的「首推詩人」,《漢詩》、《中國詩人》的「開卷詩人」等,均是可圈可點的專題欄目,它們對於2012年不同年齡段詩人的集中展示,同樣以個性凸顯的方式證明了本年度詩壇的豐富性與多元性。

客觀來看,詩歌寫作面向現實、和生活緊密相連,相對於以往的詩歌歷史頗有些反思的意味。走出狹窄的個人世界,不再使寫作懸置於活生生的現實之外,以自己熟悉的方式表現生活日新月異的變化甚或某種偶然,本身就體現了詩歌的時代性追求、使命感以及公信力的建構意識。轉向現實之後,詩歌的整體意識和公共意識相對增強了,詩歌與當下社會生活的對話意識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攀升。這種特點本是新詩的基本屬性,它在2012年形成穩定的趨向充分反映了源自詩歌內部、外部及歷史、當下的共同要求,同時,也彰顯了詩人的現實責任感。

四、女性詩歌及長詩創作

女性詩歌歷來佔據詩壇的半壁江山。從2012年的寫作情況來看,女性詩歌大有擺脫僅停留於感性、表面的傾向。女詩人寫出內心深處的體驗,直面當下的生活狀態,拋棄意象或符號層面的簡單能指,從生命感悟的所指出發,並不乏將理性的思考貫注其間,完成一首首「存在之詩」,讓我們既看到了「我的幻覺有了現實感。從自我抽身/於混沌,於溝壑,於萬仞/觸摸到那些陡峭的事物/以及我沒有書寫過的世界」中的「現實」,又讀到了「還有誰輕言這有形的疑問/和那無形的存在之美?」的疑問(李輕鬆:《存在之詩》,《詩潮》2012年3期),而其思考的深度和廣度也由此得到了擴張。

按照慣例,每年3月各大詩歌刊物都會集中推出女性詩歌作品。但從2012年1期《詩選刊》「2012·中國女詩人作品專號」的編輯情況來看,這場盛會比預期的提前了兩個月。「在21世紀第一個10年,詩歌界發生的一個很重要的現象,即是女性詩歌寫作的全面興起。當我們回溯女性詩歌發展的歷史時,會發現這也是幾代女詩人逐漸從身體覺醒到精神覺醒的過程。當下女詩人創作之所以豐富、多元,且時有佳作出現,還是在於詩人們所擁有的詩歌素養與創新精神。」(本刊編輯部:《女性詩歌寫作的理想和精神——2012·中國女詩人作品專號卷首語》)基於上述判斷,此次女詩人作品專號共收錄44位女詩人的300餘首詩。從年齡構成上,雖為「幾代」,但在整體上卻是以1970年代之後出生的女詩人為主體。除了南子、夏雨、微雨含煙、葉麗雋等在身份上尚屬「老詩人」外,謝小青、張漫清、馮娜、左小詞等80年代出生的女詩人特別是1994年出生的溫程晰的入選,顯然表明此次「女詩人作品專號」的編選,已注意到女性詩歌的中堅群體和新生力量。

與《詩選刊》的「專號」相比,《詩潮》第3期的「中國女詩人作品專號」可謂如期而至,兼具整體和局部的特點。「女詩人方陣」選擇李琦、葉玉琳、路也、林莉、李成恩的近作表明《詩潮》一貫堅持的輻射全國的立場;而接下來的「女詩人方陣——遼瀋作者專輯」則在兼顧地方特色的同時凸顯了遼寧作為女性詩歌大省的整體風貌:薩仁圖婭、林雪、李輕鬆、川美、王妍丁、宋曉傑、李見心、玉上煙、孫擔擔、蘇淺、娜仁琪琪格、蘇蘭朵、夏雨、黑眼睛、水色煙紫、李霞、董燕、賀穎、菁菁、趙坤的組詩,既反映了遼瀋地區女詩人創作的整體實力,又反映了她們創作的個性特點。「對於詩人來說,重要的是一種發現的目光,於庸常的俗物中,發現令人心動的不平凡之美。」(蘇蘭朵:組詩《皺紋》之「創作談」)「發現」對於詩人和編輯來說都是同等重要的,惟有通過「發現」,才能進入詩歌的內部、呈現當下詩歌現場的獨特景觀。

對於2012年女性詩歌的創作及實績,還可以列舉很多期刊雜誌。其中,像《詩刊》2012年5期推出的「方陣·女詩人作品輯之一」、「每月詩星·女詩人作品輯之二」、「國際詩壇·女詩人作品輯之三」、「長歌短調·女詩人作品輯之四」,同樣也可以作為一次集束式、多樣化的出場。綜觀2012年女性詩歌,創作在穩步前進中逐漸成熟、在實踐與探索中呈現的寫作新姿態,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為女性詩歌的發展積累了豐厚的經驗;除上述提到的女性詩歌創作外,《揚子江詩刊》在「深水區」欄目推出的杜涯、靳曉靜的詩(同期配發評論,下一期在「圓桌」欄目展開對話),均是值得關注的現象。女性中堅詩人持續保持高水準的創作且位置穩固,如甘肅的離離、山東的蘭雪等一大批女詩人日趨成熟,以及新面孔的不斷浮現,為女性詩歌未來的發展帶來了希望。

按照「大事記」的方式審視2012年中國詩歌,在女性詩歌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的同時,長詩的關注也在悄然的進行。有感於「長詩研究幾乎是空白」的現象,2012年2月,《中國詩》、《天下詩歌》、《濕地》三家詩歌民刊與詩歌中國網、中國先鋒藝術論壇聯合推出由詩人白鴉主持的「2012,新世紀長詩大展與評論」。對新世紀以來長詩集中的展覽與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自然會推動長詩的創作。無獨有偶的是,由浙江詩人蘆葦岸醞釀五年、歷時三個月創作的千行長詩《空白帶》,也相繼於《文學港》、《六盤山》、《中國詩人》、《中國詩歌》等刊物上或以全文或以節選的形式與讀者見面。出於「現實的焦慮」,這首起首於「生活註定從低音區開始」、結束於「疾速滑行的留白,戛然而止」的長詩,是「一部觀照生死、美醜、愛恨、善惡的組歌,一支不迴避人性與社會性,不耽於溫婉酬唱的交響」,它在「多聲部」的指揮下「迴環跌宕、敢於擔當」,而生存境遇、現實世界也正在其中得到詩意繁複的展現。

五、經典回溯、現狀考察及其他

如果說當下的詩歌創作、詩歌活動最終都可以在沉積與裁剪的過程中成為詩歌的歷史,那麼,這種帶有回溯性的行為或曰事件在2012年中國詩壇同樣得以呈現。2012年3月10至11日,由江蘇省作家協會主辦,《揚子江詩刊》、太倉市文聯、太倉詩歌學會和太倉市沙溪鎮人民政府承辦的首屆「中國新詩論壇」在蘇州太倉沙溪鎮舉行。「中國新詩論壇(2012』中國沙溪)」是江蘇省作家協會組織的「『新詩百年』系列活動」的第一項重大活動。本次論壇以「新詩的經典化問題」為主題,另一主要議程是評選「新詩十九首」。「新詩十九首」的構想來源於對「古詩十九首」的詩學應和。與會者在具體評選過程中,本著「去蔽存真、只重文本、惟好詩入選」的評選尺度,投票選出了《死水》(聞一多)、《雨巷》(戴望舒)、《再別康橋》(徐志摩)、《斷章》(卞之琳)、《我愛這片土地》(艾青)、《金黃的稻束》(鄭敏)、《紅玉米》(瘂弦)、《鄉愁》(余光中)、《回答》(北島)、《致橡樹》(舒婷)、《相信未來》(食指)、《懸崖邊的樹》(曾卓)、《邊界望鄉》(洛夫)、《陽光中的向日葵》(芒克)、《斯人》(昌耀)、《阿姆斯特丹的河流》(多多)、《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海子)、《帕斯捷爾納克》(王家新)、《鏡中》(張棗)「專家評出的新詩十九首篇目」(見《揚子江詩刊》,2012年3期)。「新詩十九首」名單公布後在屆內有所爭議,這一點從2012年《揚子江詩刊》6期依次的由陳超、林莽、韓作榮、宗仁發、李少君、張清華推薦的篇目也可以得到確證。由於「新詩十九首」的篇目推薦和「新詩經典化」一樣,取決於歷史、現實、美學訴求、個性審美、讀者喜好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故此,存在自然的差異並不涉及推薦本身的探索意識,而像謝冕在《認同與致敬——「新詩十九首」評選感言》中指出的「我認同通過評選新詩十九首的活動以促進新詩經典化的舉措」、「我要向那些獲得廣泛認同的新詩經典致敬」(見《揚子江詩刊》,2012年6期)恰恰道出了這次推薦活動本身的意義和價值。 與探討「新詩的經典化問題」、「新詩十九首」推薦活動主題相一致地,還包括由《中國詩人》和「當代漢詩研究員」自2012年初聯合推出的「百年新詩大型紀念專題《世紀訪談》」欄目,和2012年7月啟動的旨在通過電影鏡頭再現經典詩歌、開創並引領中國詩歌影像化潮流的「詩電影計劃」。相對於新詩經典的回溯,「現狀考察」同樣是值得關注的現象。2012年4月,《詩潮》刊發了以「新世紀以來中國詩歌現狀考察」為主題的「世紀論壇」專欄。此欄後持續多期,圍繞「如何看待新世紀以來中國詩歌的語言表達方式」、「新世紀以來中國詩歌的美學變化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詩歌創作如何應對網路時代」、「一個詩人如何實現在社會發展中的價值」、「新世紀以來國際詩歌交流頻繁,中國詩歌如何借鑒國外詩藝,體現民族性與世界性」共五個主要話題展開問答。通過眾多知名詩歌評論家、知名詩人的回答,人們可以在其中看到新世紀以來中國詩歌在語言表達、美學變化、網路寫作、詩人自我認識等諸多方面的特點。這種「現狀考察」有助於以動態的方式把握新世紀以來中國詩歌的發展、變化,並對當下的詩歌創作、詩歌建設以及詩人的自我認識產生積極的影響。談及對詩壇的「現狀考察」,有針對性的詩藝探索自然也是重要的一環。2012年的《散文詩》,曾持續開展「散文詩藝術技巧」的專欄,刊發多篇文章,對散文詩創作提供一定的借鑒、予以相應的指導。 在跋涉中,2012年中國詩歌在整體上以沉穩前行的態勢走完了自己的詩歌之旅。年末,《特區文學》、《都市》、《西湖》等繼續推出「詩歌版主聯席閱讀」、「對抗與碰撞」、「漢詩」等特色詩歌欄目;《漢詩》、《詩建設》、《大河詩歌》、《國酒詩刊》等依舊延續著自己的風格,《滇池》、《文學界》等對詩歌的推動亦各有新意,其他如《山西文學》、《廣西文學》等綜合文學雜誌均持續對詩歌保持關注和努力,「詩生活網站」仍在日復一日的更新……上述欄目的推出及編輯活動,又為新一年詩歌的發展帶來了希望。 在這篇綜述結束之前,筆者還想做如下幾點說明:其一,由於客觀條件的限制,本文主要參考了2012年各詩歌刊物、詩歌讀本及綜合類文學期刊,對於本年度出版的詩集特別是收錄大量2012年作品的詩集難免有所遺漏;其二,總括而言,20行以內的短詩仍然是本年度成就最大的詩歌形式,它濃縮了詩人的智慧和駕馭語言的能力,同樣也似乎更適合表達對現實生活的瞬間感受;其三,「在沉穩中前行」是2012年詩歌的整體印象,但其並不能反映每個詩人、每次詩歌活動的主觀意願;同時,就長遠的眼光看來,一味的「沉穩」也會使未來的詩歌史留有大量的「空白」,無論是詩人、研究者,還是讀者,我們都希望詩壇能夠風生水起、佳作頻傳,而這正是詩歌的希望與未來之所在!


推薦閱讀:

最好的心境,是靜心和沉穩!
心態沉穩、厚積薄發,成就大富貴的生肖
緊身褲迷人的造型,增添了一種沉穩的氣質
什麼面相的人不僅福祿厚重,而且沉穩有壽

TAG:詩歌 | 沉穩 | 2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