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豬必讀:精細養豬,精細在哪?
符開星老師 提出精細養豬豬理論,是把科學養豬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不論是宏觀調控還是微觀處理,都必須嚴格按科學規律辦事,不放過每一個細節,下面是我對這一理論的理解。
一、宏觀的精細
宏觀的精細體現在豬場設計、品種選擇、人才培養、經營管理模式等,這些都是在建場伊始就必須考慮到的,每一項的不到位、失誤都會對以後的生產管理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宏觀精細是圍棋上的布局(或戰場上的布陣),每個棋子都經過精確計算,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一) 豬場設計
豬場設計是一次性的工作,它需要設計人員從地理環境、豬場規模、管理模式、發展思路多方面著想,如寒冷地區必須考慮冬季保溫,炎熱地區必須考慮夏季降溫,大規模豬場必須考慮布局合理,周轉便利,分期建設則要考慮一期工程的方位,以後建築時對生產的影響,豬場密集地區則必須考慮嚴格的防禦設施。
以上這些每一個專業設地人員都能考慮到,但一些細節卻是人們容易忽略的,我認為有以下幾處:
1、嚴寒地區冬季舍內通風換氣
現在許多豬場都存在冬季通風換氣不良現象,舍內經常保持高濕度、嚴重污濁的空氣,對豬生長(主要是仔培豬)產生了十分不利的影響,仔豬生長緩慢,疾病不斷,甚至大批死亡,給生產帶來嚴重損失,追根到底是因為設計不合理。生產過程中也曾採用多種手段加以彌補,但收效甚微,重新改建又困難重重。如果在設計時就考慮到了通風換氣問題,就不會有這麼多麻煩了。
2、嚴寒地區冬季入場消毒問題
進場車輛通過消毒池對輪胎消毒是入場必經手續,但在零下30多度地區,這一辦法無法實現。有的豬場採用機器噴霧消毒輪胎,由於每種消毒藥都不可能殺滅所有病原,消毒區域往往變成了人為的傳染源。但如果我們在場區設計時將購豬車輛限制在場區牆外,飼料原料庫或成品庫的設計避免了這些消毒手續,那麼這些問題就簡單多了。
3、炎熱地區夏季防暑
現在許多地區夏季防暑都主要用水,頻繁用水給水處理、存放帶來了壓力。如果在建場時沒有考慮到這一點,夏季的污水處理會讓許多經營者焦頭爛額,今天農戶找來,明天環保找來,經營者的精力無法集中在生產中來,對生產的影響是可想而知的。
4、單元化飼養與全進全出
單元化飼養全進全出對豬場防病,提高生產水平的好處,已為絕大多數養豬人士接受,但許多豬場由於設計的因素卻無法辦到,改建卻又費時費力,增加成本,如在建場時考慮到這一點就不會有這此麻煩了。
5、豬場擴建
豬場擴建時,施工人員和飼養人員混雜在一起,進出車輛人員繁雜,給疾病預防帶來了許多不便,甚至造成大面積發病,這需要在設計時有計劃將各種問題考慮到,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煩。2000年河北省一豬場在擴建時帶進了五號病;2002年夏,遠方豬場擴建後發生園環病毒病,都給生產帶來了相當大的損失。
其它影響因素還有交通信息、城市擴建區域等。所以在豬場設計時更要精細。
(二)品種選擇
品種選擇是僅次於豬場設計的大問題,影響長遠,一旦感到不適,要改變則需傷筋動骨。在我國品種引進時也曾經歷了許多的不順利,如迪卡豬引進後,由於嚴重的萎縮性鼻炎導致以後無法推廣。皮特蘭豬有很高的瘦肉率,但卻由於應激太大讓一些養豬者望而卻步。PIC是優秀的配套系豬種,但由於要求條件高,一些豬場引入後遭遇了大面積呼吸道病的傳播,損失慘重。也曾在前幾年,人們在引入高瘦肉率國外品種後,出現大批後備豬不發情,淘汰率曾高達30%以上。
我們提倡精細養豬,在品種選擇上,我們應注意什麼?我認為,在考慮高生產性能,高瘦肉率,高飼料報酬的同時還要考慮到:
1、適應性所選品種應能適應當地氣候,豬舍條件,飼養人員素質,豬場管理水平等。丹麥長白豬曾因不適應堅硬的水泥地面和粗放的飼養方式易患肢蹄病而無法推廣。高瘦肉率品種沒有高蛋白全價飼料,其生長速度比不上一般品種,廣東豬種到北方,因氣候冷,患風濕病而淘汰的豬不在少數。
2、必須了解原豬場的疾病情況現在流傳一句話:「引種過程就是引病的過程」。如果不了解該場疫病情況,盲目引種,帶進疾病的危害會遠遠超過種豬帶來的效益。應該提前了解病情,加以防範,把危害降到最低程度,做到引種防病兩不誤。
3、雜交利用 兩品種雜交所產生和雜種,其生產性能往往高於其父母平均數,稱為雜種優勢。雜種優勢利用是提高生產成績的捷徑。但有的品種間雜種優勢明顯,有的則不明顯。如用生長速度快的杜洛克公豬和繁殖性能突出的長大二元母豬交配,產生的雜種優勢很明顯,在許多地區得到了推廣。其它的配套系都是經過嚴格篩選的雜交利用的最佳組合,商品代豬在許多方面有明顯的雜種優勢。選種時單純地選擇純種豬作種,既增加了引種成本,又不能產生明顯的雜種優勢,對生產不利。
(三)人才培養
豬場用人不多但分工很細,干同一工種的人數有限,飼養工作又是技術性相對較強的工作,一旦某一環節人員斷檔,將會給生產造成很大損失,所以培養人才應是豬場始終堅持的方針。
1、培養後備人才現在養豬業,管理人員、技術人員能長期穩定的現象不多,而一旦人員變動,會出現前後銜接不上。據我們了解,一個萬頭豬場,如果更換場長,新場長到位需一個月時間方能進入角色,技術人員理清頭緒也需要很長時間,在這期間,生產水平降低是顯而易見的;而如果人們場內有後備力量接替,緩衝一下新舊人員交替,就可以大減少這方面的損失,所以培養後備人才是一個場必不可少的程序。
2、培養多面手每一個豬場都應有幾名多面手,他們不必要在各環節都精通,但卻可適應各種工作。因為豬場職工經常會出現事假、病假、辭職等現象,多面手會在任何崗位人員斷檔時及時補上,穩定場內生產。這部分人需要重點培養,也可能他們將是場內生產管理的中堅力量。
3、培養新式人才時代在前進,豬場管理也在進步,新的經營理念、管理模式,將代替陳舊的管理,如果我們的管理人員、技術人員還滿足於現狀,不再進取,就會落後於社會。所以把新理念、新思維引入豬場,培養出適於現代管理的人才,是保證豬場不斷發展壯大所必需的。飼養人員要進步,技術人員要進步,管理人員也要進步,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事業長盛不衰。
(四)管理模式
現在養豬企業多為私有或公有私營,管理模式為老闆——場長——技術員——飼養員。老闆多是手中有錢,但不懂技術和管理,他們把人權、財權控制在手,場長經理只是他們意圖的具體執行者。這樣的模式往往是失敗的。經營不善時,老闆會把責任推到場長身上,頻繁更換管理人員,使管理沒有連續性。如果我們制定出一套合理的管理體制,達到責權利三結合,更有利於生產。
管理的精細之處在於,讓每一個人明白自己的位置、具有的權力和生產目標,讓每一個人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專長,用制度管人而不是用人管人。發現每一個人的長處,讓他們干適合於他們的工作,在他們順利的時候,應提出更高的要求,在不順利時應給以精神上的鼓勵和行動上的指導,也就是精細之處是通過看他們做事,琢磨他們的心。宏觀的管理是給每一個人一個可以唱戲的平台,讓他們自己去發揮,給他們一塊天地,讓他們去開拓。
二、微觀的精細
微觀的精細是砍價時的斤斤計較,是工作時的一絲不苟,是決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是不允許任何一處的疏忽。荀子說過:「千量之堤,潰於蟻穴。」「流水不腐,戶樞不堵。」「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不積眭步,無以至千里。」每一項工作都有易被忽視的細節,注意他們,防範他們,我們的事業必定會成功。
下面就養豬過程中的具體細節舉出來
(一) 飼料
飼料成本占養豬成本的70%以上,飼料忽視的地方很多,拋開經營方面的砍價,就技術角度列舉出來。
1、 原料質量
(1)玉米中的水份 含水14%的玉米和含水20%的玉米,加工出的飼料不可能一樣,能否以此調整配方。
(2)魚粉為飼料中營養變幅最大的一種,以次充好的現象屢見不鮮。
(3)玉米發霉 玉米發霉後,不可大量用於飼料,但有人把發霉玉米用水洗後涼干出售,你能否發現是優是劣呢?
(4)玉米中的雜質 收購玉米時,你會把玉米中的雜質按比例刨除,但配合飼料時是否也把雜質考慮進去呢?
(5)預混料、濃縮料中的部分營養,隨時間延長在不斷損失,我們在用快到失效期的料時,是否考慮到這些成分不足而加以補充。
(6)現在人用食鹽都必須用含碘食鹽,同樣地區,對人缺乏的是否也對豬缺呢?有幾家飼料廠給豬使用含碘食鹽呢?
(7)石粉、氫鈣用作飼料是有相關標準的現在很少看見石粉包裝有明確的廠址及聯繫方式、成分含量。
(8)豆粕蛋白含量變動幅度大,再加上一些人為摻假,變化更大,又有幾家對每次的進貨進行化驗分析呢?
2、 飼料配合
飼料配合是儘可能達到營養物質的均衡供應,至少是主要成分的均衡。豬需要的是有效的營養,而不是營養物質的堆積,考慮到主要營養物質利用過程中的各種影響因素,才能達到真正的均衡。
(1)能量蛋白比 更確切地說是可消化能和可消化蛋白的比例,可消化能可從書上查到,而蛋白的可消化性受許多因素的影響,並不是一個不變的數據。常見錯誤之一是把粗蛋白當可消化蛋白對待,錯誤之二是單純地按資料上介紹的可消化蛋白的累加。最合理比例則需要在實踐中去證實。
(2)鈣、磷比 一般飼料中,鈣磷比多在1—1.5:1,但實際上,二者也不應是恆定的,特別是飼料中植酸磷不易被利用,其含量的多少將直接影響磷的使用價值。飼料中無機磷所佔比例及是否添加植酸酶對鈣磷比例影響很大。
(3)氨基酸中,賴氨酸、蛋胱氨酸及蘇氨酸之間的比例 生長豬,賴氨酸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人們會單純地添加賴氨酸達到很高水平,就認為是優質飼料。其實,如果限制性氨基酸達到一定量時就不再是限制性氨基酸,賴氨酸滿足後,蘇氨酸或蛋胱氨酸就可能變成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正常情況下,賴、蛋胱、蘇氨酸的比例為1:0.6:0.65,在添加賴氨酸的同時不要忘記其它兩種。
(4)飼料配方應和氣候(溫度)結合起來 環境溫度的變化會引起豬對不同營養成分的需要的變化,如高溫季節喂高能飼料或寒冷季節喂低能飼料,都是不適的,它會造成部分營養的不足和部分營養的過剩。在不足20℃氣溫的仔培舍,給仔豬高蛋白飼料(高於18%),後果是仔豬生長緩慢,易鬧病。
(5)飼料配合應隨原料成分而變動 豬營養需要是調節槓桿,原料變了,飼料配方也應變化,用含水30%的玉米代替14%的玉米,只能造成能量嚴重不足。
3、 飼料加工
飼料加工對飼料的影響是很大的,不同的飼養階段對粉碎的粒度要求不一,太細的料喂成年豬易致胃潰瘍,太粗的料喂仔豬不易消化。
飼料攪拌不均勻在許多豬場很明顯,如立式攪拌機需攪拌12分鐘,卧式攪拌機需6-8分鐘。邊粉碎邊出料的現象不只在一個豬場見過,攪拌不均勻的後果是部分甚至全部達不到全價性,會大大降低飼料的利用效果。
真正優秀的飼料加工人員會考慮到不同飼料用不同的籮底,還會考慮到定期更換打錘以保證粉碎效果。
(二) 飼養管理的精細之處
這裡需要精細之處太多,平時已為重視的地方不再重點討論,這裡僅就易被忽視的地方提出來,飼養管理的目的是最大限度發揮豬群潛力,提高設施和人員利用率,在有限的種豬群規模條件下生產出儘可能多的商品豬,挖掘出各種豬的生產潛能。
1、 種公豬
有三種情況將導致公豬性慾下降和精液質量低劣,一是炎熱氣候,二是長期不用,三是在生病或注苗後,精液質量降低。
環境溫度高於32℃,公豬的性慾下降很快,而且精子活力下降。睾丸的溫度保持在34-35℃,如環境溫度太高,睾丸散熱困難,睾丸溫度會高於正常溫度,這樣,精子代謝加快,死亡速度也加快。所以炎熱季節公豬精液中死精子比例很高,配種受胎率降低。
長期不用的公豬,同樣性慾降低,精液品質差,精液中會出現死精子很多,往往造成母豬不受胎,所以合理使用公豬是應注意的事。如用長期不用的公豬配種,應捨棄第一次的精液,或選對母豬受胎影響不大的豬(如第四次配)。
豬患熱性病或注苗後,精子活力降低,特別是睾丸陰襄局部高燒往往會出現所射精子全部為死精的現象,配種時應注意。
在配種利用強度方面,資料上一直提倡限制過渡使用公豬,但在生產中,過渡使用公豬的情況不多,公豬閑置不用的時候卻很多,通過農村公豬配種站的實踐和各豬場的體會,我認為,優良公豬每天使用2次並無大的問題,只要公豬營養能滿足,長期使用更有利於保持公豬性慾,多次配種只是將每次射出的精液稀釋而已。對受胎率影響 不大。
公豬疫苗注射後,一些疫苗會引起豬體溫短時升高,影響精液品質。
所以建議:在加強公豬飼養管理的基礎上,定期檢測精液品質,是保證高配種受胎率的有力輔助手段,特別是在炎夏,病後或注苗後更要加強檢測。
精細的公豬管理,會對價值高的公豬進行更加細緻的管理,最大限度地發揮其種質資源。如定時驅趕運動,合理使用,日光浴,定期體檢(體重,血液等),夏季安裝空調也是必要的。
2、 空懷母豬(含後備)
現代化的科學飼養管理手段已足以讓所有生下的活仔豬都長成肥豬。讓母豬多產仔,縮短產仔間隔會提高每頭母豬年提供商品豬的數量。
配種時機的掌握是人們非常頭痛的事,特別是引入品種後備豬採用人工授精方式,一些人單憑壓背反射鑒定發情及配種時機,往往使不少豬漏過,為此發情鑒定仍應以陰門紅腫、粘液變化、壓背反射為前題,再結合公豬試情四道手續為最佳。
斷奶後能否儘快發情配種是能否增加年產胎次的關鍵因素,在滿足營養與身體健康的前提下,使用激素可縮短斷奶後發情時間,提高受胎率。假如每豬每次縮短一天,受胎率提高5%,則可年增胎數0.02胎。如以100頭母豬計,可增加2胎+11胎=13胎。(2.2 ×100÷114+220×5%)年可多產豬13×10=130頭仔豬,增收7800元。而成本為220×7=1540(孕馬血清),如用PG600為220×25=5500元,仍有2300元以上利潤。再加上飼養130頭豬到出欄的利潤,效益是相當可觀的。
配種時,是否嚴格消毒影響也是具大的,如因消毒不嚴造成的生殖道炎症比例佔2%的話(實際上遠高於此),每年一個規模豬場可少產100×2%×2.2=4.4胎,合44頭仔豬,仔豬成本增加2640元,減少出欄豬利潤1980元,合計經濟損失4620元。
母豬斷奶後,應將膘情不一的豬分開,避免弱豬因受傷淘汰,並對瘦母豬補充營養,以促其儘快發情,如有疏忽,可能導致部分母豬及早淘汰(瘦弱母豬多為產仔多,帶仔多,奶水好的母豬)。
有兩種維生素對配種後母豬懷孕成績影響很大,VA和VE。在配種前幾天,大劑量補充VA和VE可增加受胎率和活仔數,料中加青綠飼料也同樣有這一功能。
配種方式及次數對受胎影響很大,據《養豬學》200頁,三次配比兩次配產仔數多2.3頭,雙重配比單次配受胎率高27%,胎產仔數多3.4頭,混合輸精從產仔數,產仔窩重均優於單次種精液,這些技術的使用將給豬場帶來意想不到的好處。在人工授精時,由於缺乏公豬效應,多次輸精的優勢更加明顯。
配種時應考慮到公母豬體格大小,公豬大母豬小或體弱,配種時壓壞母豬的現象時有發生,實在調整不開,也應有人在旁輔助,將公豬前腿抬起或把母豬擠在牆邊。由於地面太滑,母豬站立不穩受傷的情況也很多,輕者當時配種失敗,錯過一個情期,重者失去使用價值。出現這樣的損失是很可惜的。
後備母豬發情延遲或經產母豬乏情是配種一大難題,可採取倒圈、並圈、舍外運動、增加營養等措施,仍不發情的只能採用激素催情,(催情措施另述)。
3、 妊娠母豬
單純地看,妊娠母豬食慾旺盛,疾病少,管理很簡單,但妊娠母豬的管理水平會影響到懷孕率的高低、活仔數及所佔比例、初生前窩重及產後母豬泌乳性能。妊娠母豬的飼養,還必須保證在儘可能少用料的情況下產出體大健壯的仔豬。妊娠期間流產比例或空懷比例每增加1%將會對一個規模豬場造成2.2胎的損失(價值1300元),而死胎或木乃伊比例每增加1%,則會讓一個規模豬場少產22頭活仔豬,損失是很大的。
懷孕母豬的飼養管理更要講究科學:
(1)最怕高營養的幾個時期:配後3天,8-25天及中期的70-90天是三個嚴防高能時期,高的營養攝入將導致受精卵死亡,附置失敗和乳腺發育不良,前兩段的高營養攝入,使空懷比例升高,產仔數減少,後一段的高營養則使產後乳腺發育不良,泌乳性能下降。
(2)引起死胎、木乃伊數量增多 我認為,除和疾病有關外,還和懷孕期間母豬運動不足,體內血流不暢有關,這在一些定位欄和小群圈養的對比中得到證實。生產中,定位欄便於控制飼料,保持豬體膘情,流產比例少,但卻易出現死胎木乃伊比例大,弱仔比例大,難產率高,淘汰率高;而小圈飼養卻不易控料,因此易造成前期空懷率高,後期流產比例大的弊端。
(3)如何達到上二者的和諧統一,以下方法可供參考:A 前後各20天定位欄飼養,中期小圈混養;B 全期小圈混養,前中期採用隔天飼餵方式,後期自由採食;C 全期定位欄,中期定時放出舍外活動。上面幾種方法,既考慮了豬控料的需要,也考慮了豬活動的需要。
(4)避免環境高溫:高溫對母豬的影響在配後3周和產前3周的影響最大,配後三周高溫會增加受精卵死亡,影響胚胎在子宮的附植,而產前三周,由於仔豬生長過快,豬為對抗熱應激會減少子宮的血液供應,造成仔豬血液供應不足,衰弱甚至死亡。其它時期,母豬對高溫有一定的抵抗能力,但任何時期的長時間高溫都不利於是妊娠,孕期降溫是炎熱季節必不可少的管理措施。
(5) 懷孕檢查是一項細緻而重要的工作,每一個空懷豬的出現,不僅僅是飼料浪費的問題,同時還會打亂產仔計劃及畜群周轉計劃。如果空懷豬後期返情,還會由於發情豬的爬跨、亂拱引起其它母豬流產。孕檢現在仍以返發情及外觀變化為主要手段,在配後70天,母豬是否懷孕在以下幾個地方比較明顯,注意觀察就會很快發現:A 懷孕豬喜睡,空懷豬喜動。B 懷孕豬腰部下陷。C 懷孕豬毛光、順溜。D 懷孕豬尾根夾緊,陰戶緊縮。E 懷孕豬吃料快,空懷豬吃料慢。F 懷孕豬站立時,肷部向內陷,肚下沉。G 懷孕後期豬乳房開始隆起,豬躺卧休息,可以看見胎動。以上幾條,如飼養人員注意觀察,70天前應將所有空懷母豬剔除。有經驗的飼養員可推前到配後50天左右。孕期檢查還有其它方法,如結合上述方法效果更好。
(6)飼料供應 孕期是母豬飼料利用率最高的時期,限制飼養是業內人士公認的方法。但限制到什麼程度,怎樣限制卻眾說不一。豬的營養需要,受懷孕的不同時期,體重大小,母豬體況,胎次季節等因素影響。在嚴格限制飼養的前提下,必須考慮上述各因素。我們不可能對每一頭豬都制訂飼養方案,但至少應制訂出一個範圍,如後備豬給料標準,體弱豬給料標準,不同體重給料標準等,最後綜合幾方案,就可得出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案。既節省飼料,又不影響母仔發育,達到理想的程度。
前中期,降低蛋白供應量是降低成本的途徑,因現在幾乎所有懷孕豬日糧都存在蛋白偏高的現象,前中期如以豆粕為主,則有12-13%的粗蛋白即可滿足,不必太高,而頭胎母豬日糧中粗蛋白應高於這個標準,在14%以上,因其體重仍在增長。如何調整飼料配方,應引起豬場技術人員的足夠重視。
(7)母豬懷孕期還應注意以下幾點:A 並圈。B 劇烈運動。C密度過大。D用藥不當。E 打或摔。本人總結了以下順口溜:「一怕飼料冰冷不化,二怕地面又光又滑,三怕同伴瞎擠亂拱,四怕主人產期記差。」專門針對懷孕後期母豬。
懷孕母豬飼養,如能在原先基礎上由每頭母豬每年產活仔豬22頭提高到25頭,就會產生非常可觀的效益。這需要我們在上述各個細節上下功夫。以細求存,以精取勝,是養豬行業取勝的法寶。
4、 哺乳母豬及仔豬
有人說:「哺乳期飼養靠細心和辛苦」,許多豬場已做到了這一點,相對於前幾年的飼養,現在的哺乳期飼養成績是最讓人滿意的,絕大部分豬場能達到哺乳期成活率90%以上,甚至95%以上,斷奶體重達到7公斤甚至9公斤以上,這成績來自於飼養條件的改善,來自於飼料檔次的提高,來自於先進的飼養模式,更來自於飼養人員的細心勞作。
(1)成功經驗
A 母豬上床前徹底清理消毒產仔舍,並空舍5天以上。空舍消毒做到清-沖-消-薰-空五個環節的連續作業。
B 上床母豬先洗澡,後消毒,洗去身上污物,不讓任何東西帶上產床,特別注意的是蹄部的沖洗消毒。
C 母豬排便後,立即清除,產床上不留糞便。如母豬粘上糞便,應立即用消毒抹布擦凈。
D 創造適合小豬生存的一切有利條件,保溫箱,插板,底部鋪板,上面的蓋,烤燈等,最大限度地滿足仔豬所需環境條件。
E 合理的保健措施:如三天內補鐵,三針保健,補硒,母豬產前後藥物預防等,有效地預防了疾病的侵害。
F 精細的飼養管理:如初生後當天,必須保證每個仔豬都吃上初乳,合理的並窩、寄養。觀察仔豬溫度是否合適不是單純信賴溫度計,而是看小豬敞卧姿勢,熱時喘氣急促,冷時扎堆,適宜時均勻散開,敞姿舒適。
對母豬的飼養有計劃地供料。母豬產前後的護理已列入計劃,如產前後母豬料中添加抗菌藥物,給以優質易消化飼料等,最大限度地滿足母豬健康與產奶及斷奶後配種的需要。一些豬產後出現子宮炎,飼養員會主動用藥水沖洗,乳房發炎時,他們除全身用藥外,多次人工按摩無疑也起到了明顯的效果。
對母仔無微不至的照顧,換來了高成活率和大斷奶體重的優良成績。哺乳期仔豬成活率達98%以上,已不再是新鮮事。
(2) 哺乳期母豬和仔豬飼養,仍存在一些不足,如產後乳房炎比例大,母豬奶水不足,斷奶仔豬體重不均,整齊度差,斷奶後仔豬掉膘嚴重等,需要在管理上更細,技術上更新,以達到更加理想的境界。
A 上床母豬的例行檢查:上床檢查的內容有兩項:一是母豬乳腺發育是否有乳房炎症;二是是否有消化道疾病,如採食量少、糞便乾燥等。這兩項對產後泌乳及乳質有很大的影響。如發現問題並採取措施,可有效避免母豬無奶和仔豬生後腹瀉(多與乳腺炎有關)。
B、及時發現吃奶不足的仔豬。仔豬吃奶不足有如下表現:亂跑亂叫、無固定奶頭、肚癟、遲遲不離母豬身邊等。發現這樣的小豬應給它找個吃奶的機會或人工補奶。這些豬如不採取措施將會是最早死亡的豬。
C、病弱豬的合理護理,現階段仔豬死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A、吃奶不足,缺糖衰竭死亡;B、拉稀脫水死亡;C、體弱豬讓母豬壓死。如果我們採取相應的措施,缺奶豬補奶、拉稀的豬補液,體弱豬人工控制出窩次數,定時吃奶,可大大降低仔豬死亡率。
D、產仔舍溫度控制:這是許多豬場存在的問題,為了給仔豬提溫,卻提高了整個豬舍的溫度,如果母豬處於25℃環境會明顯減少採食量,甚至出現喘氣癥狀,供溫在20~22℃為合理範圍,對母豬健康及產奶有好處。
E、小豬拉稀時,別忘了從大豬身上找原因,小豬拉稀很多時候和大豬奶少有關。如大豬乳房炎時,小豬最易拉稀。
5、斷奶仔豬飼養
近年來,斷奶仔豬飼養成了規模豬場十分頭疼的事,各種疾病接連不斷,死亡率居高不下,損失相當慘重。但通過對一些豬場的調查了解,每個豬場在飼養管理上都存在明顯的漏洞,就是這些漏洞給了疾病趁虛而入的機會,而這些漏洞卻是由於一些細節沒有注意所造成的,精細養豬將有效地避免這些漏洞的出現。
針對仔培豬發病死亡原因分析,我總結了一個簡單的表,表示了發病過程:(表以後再做)
看上面圖我們了解到,一些因素是可以避免的,一些因素無法避免,只能設法將其對仔豬的傷害降到最低點(如母體抗原消失)。只要我們明白一個道理,發病與抗病是一對矛盾,是強弱力量的對比,我強彼弱,病不易發作,彼強我弱則病大面積的流行。
如果我們的防病措施細到一定程度,就會距病於千里之外。
1)、全進全出避免水平傳播。如果斷奶豬群仍保持原有的健康豬群,轉到新的清潔的環境中,無新病原干擾,他們仍會保持一種健康的動態平衡,使仔豬順利渡過危險期,但仍需要注意:
(1)、轉出的豬都是健康無病的豬,一些人誤認為全進全出就是不管好壞、大小、強弱同時轉出,這是錯誤的。因為弱豬、病豬易受感染,發病後會大量排毒造成全群感染,如無這些病豬,少量的病原未必能打動健康狀態的豬。
(2)、加強消毒,殺滅病源
消毒有進豬前的徹底消毒、進舍時的藥水盆消毒、定期的帶豬消毒等。
A、進豬前的消毒,應注意以下幾點:1、先沖洗後消毒,用水將大部分臟物、病原沖走,消毒時就可輕易將暴露在外的病原殺死,如臟物未沖凈,消毒不可能徹底;2、注意一些容易忽視的角落,如料槽、屋頂、水嘴這些最容易被忽視的地方,也是危害最大的地方,決不能放過。3、消毒藥的消毒效果,如消毒藥是否廣譜、消毒藥的質量、藥物稀釋濃度、用量都會影響消毒效果。4、進豬前的空舍是十分必要的,是徹底根除病源的後續手斷。
B、進、出舍時的藥水盆消毒要注意的是藥水必須勤換,如火鹼和空氣中的二氧碳結合就會變成無消毒作用的碳酸鈉。
C、定期帶豬消毒,這是將潛入豬舍的病源及時殺死的有效措施,如果一些病源從空氣中進入豬舍,在其大量繁殖時及時殺死,可有效地防止疾病傳播。因病原致病是毒力、數量、抗藥力的三方因素的綜合體現。
(3)、定期藥物預防,防止病原在體內滋生,在轉群前後等易造成抗病力降低時期,給料中加藥,可有效阻止病原在體內的繁殖,使其不能達到致病的數量,這在用藥時應使用廣譜藥物或幾種藥物的組合,同時應有針對性。如支原體高發區應針對支原體,副嗜血桿菌病高發區針對副嗜血桿病。
(4)、減輕應激
任何一個大的應激都將導致抗病能力的降低,斷奶、轉群、換料、環境改變、並圈、注苗等。
A、斷奶,斷奶是不可避免的,但在斷奶時不改變其它條件,應激也並不是太大,幾天後仔豬就會適應,這也就是斷奶後在原圈多養一周的道理。
B、轉群,轉群時如能由原飼養員操作,減少因生人造成的影響,也會有效地降低應激。
C、換料,換料要緩不能急,突然改變豬消化道環境會出現消化不良等現象。
D、並圈,轉群儘可能保持原圈。
E、注苗,在其它應激比較集中的時期,盡可以減少注苗次數或不注苗,因注苗本身是一種應激,同時應激高時免疫力下降會影響注苗效果。
F、環境應激,這是所有應激中最大的一種,也是最容易被忽視或誤解,其中最主要的是溫度的變化。
1、認為斷奶後溫度應降低,這是一種錯誤,仔豬斷奶後各種因素造成抗病能力降低,特別是能量供應不足,需要較斷奶前更高的一些的溫度。
2、周圍環境影響體溫,仔豬在產仔舍的生活環境有保溫箱、墊板、烤燈,在舍內溫度20℃左右仍生長正常,而到了仔培舍仍以這個溫度給仔豬則不行了,有無保溫箱、墊板、烤燈為仔豬提供的溫度是不同的,如暴露在網上給25℃溫度,可能不如散在木板上給23℃的溫度更適宜。
3、在避免環境應激方面,我建議仍保持產房的各種條件,如保溫箱、鋪板、烤燈。隨日齡的加大,逐漸撤走這些條件,如一周後先撤走烤燈;二周後撤保溫箱;三周後撤鋪板;五周後室溫降到20℃左右,以適應轉出後的低溫環境,這一方法我們在一些養豬場試用得到十分滿意的效果。
G、時刻注意疾病動態,將病消失在萌芽狀態
任何一種病都有一個輕到重的過程,也都有一些發病前的徵兆。如傳染病來臨前都會出現採食量下降,呼吸道病的傳播首先發生呼吸道癥狀,如咳嗽。大批的傳染首先是從部分開始。我們曾對一群患呼吸道病的豬群採用重症隔離、輕症就地治療、全群用藥的辦法,一周時間將豬群恢復正常。我們當時是每人負責一個單元,在晚上堅守豬舍2個小時,發現有咳嗽癥狀,立即記錄並進行治療,三天後咳嗽豬越來越少,並逐漸的恢復正常。
這樣做需要我們飼養人員要細心觀察,以下幾處是我們注意的重點:1、採食量:所有傳染病發生都會使豬採食量減少;2、活動狀態,豬患病並不馬上顯示出典型特徵,而先是體溫升高,精神萎頓、活動減少;3、眼神,健康豬的眼神發亮,水靈靈的,給人一種機靈的活潑的感覺,而病豬則會見人後眼無神,半睜半閉或稍睜後又閉上,無精打採的;4、其它,如在不冷的時候扎堆,個別豬睡時獨處等都是患病徵兆,應引起注意。
當然養好仔培豬還有許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如果我們的把每件事都想在前邊,避免每一種不利於仔豬的因素出現,仔培舍就會再次變成輕鬆愉快的「養生堂」。
6、育肥豬飼養
育肥豬是從體重25-90kg階段的豬,增重為65kg,飼料消耗為全群飼料消耗的67%,該期死亡率相對較低,降低料肉比是該階段的重點。
不少人認為育肥豬好養,只要按時加料,清糞,病豬治療就行了。都是力氣活,不需花太多心思,不需多高技術。這就容易忽視技術的重要性。下面是對育肥影響大的因素。
〈1〉溫度, 育肥豬最適環境溫度為16-21℃,該階段生長速度最快,料肉比最合理,溫度過高過低都不利於快速生長和飼料利用。以前我曾做過多次飼料方面試驗,但每次試驗不同欄位的試驗結果,有時差異很大,發現一些試驗中靠近門口的豬欄豬生長速度,飼料報酬都比其它欄高,我當時把這一起名為「邊界效應」,後來我把做過的十幾次試驗全部拿出來分析發現只有在氣溫較高的夏、秋季節有此現象,而冬季邊上的豬反而生長的慢而費料。分析原因是因為靠近門的豬空氣流通用好,減輕了豬對炎熱的感受,而中間位置的豬通風不良,熱量不易散發,豬長期生活在比較高的溫度環境中,不利於生長;同樣道理冬季天氣溫太低也不利於豬生長和飼料利用,2002年秋冬,我們在一個豬場內實行了每天關門沖圈的方法,保證豬舍溫度全部保持在16-25℃範圍內,豬生長正常患病少。
為此,夏季的防暑,與冬天的升溫是提高生長速度及飼料報酬的必然途徑。
生產中不可能達到理想的環境條件,靈活運用也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如夏季噴水降溫只能將溫度降到28℃時,如加大空氣流動,可能會使豬有22℃的感覺,而冬天減少風流量,也同樣起到適溫時的效果。
<2>、疾病
育肥期間病少,能致豬死亡的病更少,所以不少人忽視這個問題,只是在病重時才重視,以不死豬為原則。所以豬群中有咳嗽豬沒有管,生長慢沒人管,卻不知這些豬卻在影響著整群的利潤。
同樣的豬正常情況下,生長速度相差不大,如到出欄時體重差異很大,就說明一部分豬吃了該吃的料卻沒有長肉,如果相差20斤,那麼這20斤就是因疾病或其它原因帶來的損失。剔除僵豬、消滅慢性病是育肥豬管理的重中之重,育肥豬的精細管理不僅是要治活重病豬而更重要的是消除慢性病對豬生長發育的影響,將疾病帶來的影響降低到最低程度。
消除慢性病可採用以下步驟:
1、 全群用藥一周,同時將無治療價值的豬淘汰;2、一周後再從中挑出病弱豬進行治療使全群豬健康正常3、定期或不定期對豬群進行藥物預防。
〈3〉按性別分群飼養
已有許多資料介紹,育肥時期,公豬、母豬、去勢豬的蛋白沉積和脂肪沉積是有差別的,相同飼養條件下,小公豬生長速度更快,瘦肉比例更高,其次是小母豬,再次是去勢肥豬,它們對飼料的要求也就產生了差別,給小公豬以高蛋白飼料,會最大限度地發揮其生長潛能,生長速度加快,飼料報酬增高。而如給去勢肥豬高蛋白飼料,多餘的蛋白並不能轉化為瘦肉,而是變成脂肪沉積下來,所以針對性地給小公豬、小母豬、去勢肥豬不同的營養水平,將更有利於生產水平的提高和飼料成本的降低。
小公豬在穩定環境下,體重100公斤內其肉質肉味與其它豬相差不大,國外一些豬場並不給公豬去勢。如果我們市場上公豬銷售價比其它豬低0.1元/市斤的話,那公豬飼料方面節約的成本足以彌補價格低的損失。
6、 蒼蠅與老鼠
沒有人報道過豬場的一個蒼蠅或一個老鼠一年能消耗多少飼料,但可以證實的一點是它們都是以吃豬飼料為生的。當我們發現自由採食槽頂部飼料經一個晚上變平的時候,當我們看到潮拌料放置半天后,上部飼料大部分變成纖維含量高的麩皮時,我們知道是老鼠和蒼蠅已經吃掉了我們的利潤。
蒼蠅和老鼠的危害遠不及此,疾病的傳播會給豬場造成更加嚴重的損失。當我們嚴格控制人員進出豬舍的時候,卻沒能阻止蒼蠅和老鼠的進入。蒼蠅的危害還在於使豬不能安定地休息,老鼠卻會破壞房屋建築,如採用石棉瓦、泡沫板材料做房頂的,老鼠會在一年內將屋頂的泡沫材料咬得支離破碎,失去有效的保溫性能。滅蠅滅鼠勢在必行。
(1)滅蠅 蒼蠅是在豬糞中產卵孵化的,阻止了蒼蠅的繁殖也就大大減少了蒼蠅的數量。我們曾採用定期舍內藥物滅蠅 的同時,用塑料布將新鮮豬糞蓋嚴,使有蠅卵的豬糞斷絕空氣的供應,無數蠅蛆會很快死亡。這個方法的滅蠅效果十分顯著。當然,有條件的豬場專設封閉的貯糞池效果更好。
(2)滅鼠 老鼠不同於蒼蠅,它的生存、繁殖需要一定空間,至少需要一個鼠洞。規模豬場的場內空地面積很少,每周一次檢查空地鼠洞並及時採用水灌等辦法消滅洞內老鼠,並定期投藥,可有效地控制老鼠的數量。我們曾用過懸賞抓老鼠的辦法,每個職工動員起來,抓住老鼠有獎,會有短時間內消滅大批老鼠。
豬場的精細管理遠不止上面提到的這些,只要我們善於觀察,善於思考,我們會發現更多的給我們創造效益的細節,果真如此,豬場的生產水平會再上一個台階,經濟效益會大幅度增長。希望我們養豬行業的老闆、場長、技術員、飼養員共同行動,人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精細每一個環節,精細每一次簡單勞動。(資料來源:養豬與豬病防治服務熱線)
推薦閱讀:
※把豬價當股價研究 中國下一代誰來養豬
※養豬與炒股
※養豬莫濫用磺胺類藥物
※【行情】850元/頭的仔豬能不能抓?一位養豬人算了一筆賬
※養豬做好這五點,你不賺錢就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