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評論:三大趨勢看互聯網金融發展方向
互聯網金融的業態眾多,產生的主要背景有兩個:
一是企業信貸等商業銀行的傳統業務模式隨著經濟增長階段的變化而式微,個性化和多元化的消費信貸等新的金融需求無法通過傳統的商業銀行做法滿足;
二是互聯網的普及提供了更多的高效率金融創新模式。
但是,互聯網金融的草根特徵非常明顯,良莠不齊,有些所謂的創新明顯背離金融的本質,帶有很強的泡沫和龐氏騙局特點。過去一年出現了幾起在社會上引起較大反響的非法集資案件,讓大家對互聯網金融的未來也有諸多疑慮。我們認為,互聯網金融是大勢所趨,健康的業態應該具備共同特徵。我們從過去幾年中國金融支付產業的變遷可以大致歸納出這些特徵。
今年2月底,蘋果支付(Apple Pay)正式宣布與中國銀聯進行合作,進入中國市場。與蘋果合作的商業銀行積極跟進,鼓勵客戶辦理綁卡,開通蘋果支付業務。這項業務只支持具備支付功能的蘋果手機和平板,佔全部智能終端的比例並不高,但是絕對數量很大,而且蘋果用戶一般都是銀行的高端客戶,具備較強的支付能力。剛開始,這一事件還比較轟動和吸引眼球,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家對其的關注度迅速下降。蘋果支付作為安全性很高的近場支付模式開始進入實際應用階段,消費者和商家都需要逐步培養和形成用蘋果手機支付的習慣。除了蘋果以外,其他智能手機廠家如三星、小米等也相繼推出各自的移動支付功能。
回顧歷史,我們就沒有這麼興奮,因為這是一場遲到的近場支付創新。其實五六年前中國曾經有機會普及手機支付,快速與日本、韓國接軌。但非常遺憾的是,這個創新被標準之爭撲滅。強勢的移動運營商希望推廣異於國際標準的新標準,目的是掌握近場支付的主動權和利益分配權;代表商業銀行利益的銀聯則堅持國際上通用的標準,後者除了在金融領域使用外,還被大量應用於交通等其他生活應用場景。雙方的堅持導致標準難產,這一金融創新也被拖延下來。
在一場雙輸的博弈僵持不下的背景下,產業的趨勢發生了幾個重點變化:
一是大部分手機廠商無力改變遊戲規則,只有蘋果具備這個能力,但是蘋果遲遲沒有把近場支付功能納入到新開發的一代又一代的iPhone中,直到最近才商業化這一功能,並大力推廣。
二是中國的移動互聯網在過去幾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變,阿里的支付寶憑藉強大的網購生活應用場景,迅速滲透到各種互聯網支付領域,並且演化出有金融功能的餘額寶,支付寶越來越具備超級賬戶特點,並且隨著網購移動化趨勢越來越強,對傳統銀行賬戶構成重大衝擊。
沒過多久,騰訊利用微信強大的社交功能,借力節日微信紅包快速切入移動支付領域,不僅對商業銀行形成衝擊,也讓阿里始料不及。經過幾年時間,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已然成為互聯網支付領域的兩大巨頭,並且開始從線上走向線下,利用其強大的生活應用場景生態,蠶食商業銀行銀行卡線下支付的傳統領地。
顯而易見,銀聯和商業銀行對利用蘋果支付等各種手機的近場支付功能守住傳統領域寄予厚望,而且蘋果支付不僅具備近場支付功能,也具備網上支付功能,其安全性和便利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當今移動互聯網普及的互聯網金融年代,這種缺乏生態鏈的偏技術的支付思路是否還有機會,我們有一定的保留看法,因為從移動支付產業變遷可以清晰地看到以下幾大互聯網金融的趨勢特徵:
一、擁有移動互聯網領域強大的生活應用場景是構建移動支付生態鏈的核心競爭力,無論是阿里還是騰訊,都分別圍繞網購支付和微信紅包快速布局各種生活應用場景,從購物、餐飲、出行等方方面面拓展移動支付的應用領域。支付寶本身的崛起就是阿里打通整個網購產業鏈的核心,也鞏固了阿里在網購領域的競爭優勢。相比較而言,傳統的銀行卡支付卻通常被看做替代現金交易的便利方式而已,不具備生態鏈特徵,當然很難產生使用的粘性和更多的附加值。假如時間倒退五六年,消費者還沒有很強的移動互聯網使用習慣,那麼手機近場支付有可能成為主導性支付模式,就跟日本和韓國一樣,但是現在產業的路徑依賴已經無法改變移動支付大格局。
二、決定互聯網金融成敗的首先不是技術而是用戶體驗。從我國移動支付產業變遷可以很容易發現,標準之爭其實就是一場利益之爭,無關乎技術誰更強。兩種技術本質上都可以採用,只是博弈一方要改變主流的國際遊戲規則,以國家利益名義強推新標準,這跟我國移動通訊標準和銀聯本身的銀行卡標準走過的路沒什麼區別,只是我國的移動通訊標準不算特別成功,中國銀聯藉助強大的中國消費者力量成功地走向了國際。近場支付2.4G中國標準則非常遺憾地沒有成功。其實,互聯網金融使用者的用戶體驗是第一位的,這是互聯網完全異於傳統IT之處。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其強大的生活應用場景帶來的良好用戶體驗,這是對傳統商業銀行坐商思維的徹底顛覆。「以客戶為中心」的法則在移動支付產業和其他互聯網金融領域體現得最充分。
三、最後,從移動支付的單一功能到超級賬戶是決定互聯網金融擴張的核心中的核心。支付寶變遷到餘額寶,微信支付的功能越來越強大,我們能夠清晰地看到支付領域傳統的消費功能逐漸跟金融屬性結合在一起的趨勢,把用戶的日常消費和理財兩大功能打通,進一步強化賬戶的使用黏性,而這應該是傳統銀行卡需要思考的未來大趨勢。
用戶需求是決定金融創新的主要驅動力,而特定階段的金融監管只是保證產業秩序的特定手段而已。商業銀行在移動支付領域的暫時落後並不意味著沒有機會,關鍵是思考自己的優劣勢,把握互聯網金融大趨勢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推薦閱讀:
※當下熱點題材主線、分支以及潛在牛股分析
※西點軍校22條軍規,請收藏,每天讀一遍
※銀行為什麼要開展個人貸款業務?
※小故事大智慧: 五塊錢的故事
※中國有外匯管制,那麼個人(貪官、移民富人或其他)是如何把巨額資產轉移到國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