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專家大讚:北京一招收拾澳大利亞,太高明了
因澳大利亞指責中國干涉其內政,中澳關係日前變得緊張。俄專家稱,在中澳的爭執中,中國有比外交聲明更為有效的機制。綜合媒體12月11日報道,澳大利亞給中國貼上了通過政治獻金干涉其內政的標籤。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8日在北京的例行吹風會上宣布,中方對澳大利亞領導人的有關言論感到震驚。這種言論毫無原則地迎合澳大利亞一些媒體不負責任的報道,充滿了對中國的偏見,純屬撲風捉影、無中生有,損害了兩國的互信與合作的基礎。
北京發出這樣的聲明,即使在澳方南海問題反華立場導致雙邊關係緊張時期也未曾有過。 俄羅斯專家扎哈里耶夫認為,問題不會就此結束。毫無疑問,澳大利亞希望維持發達和法治國家的形象。
他們將通過各種方法在法律框架下給自己增加分數。將對政治獻金進行綜合調查,既有中國的或者中國人親屬的,同時也包括可能與獲得政治獻金有關的純澳大利亞人。
將有為中國資本利益可能搞院外活動的方法「浮出水面」的信息。是否來自中國或者來自哪個東南亞國家,這不重要。 中國公司將動用所有他們已經熟知了的機制。
專家這樣認為,如果這些方法不奏效,他們將與澳大利亞精英階層啟動其它相互關係的機制,直到找到共識為止。如果還是不能找到共識,那麼還有"挪威方案"。
2010年的時候,因給劉曉波授予諾貝爾獎,中國將與挪威的外交關係凍結了6年時間。在此期間,北京與丹麥就格陵蘭島自然資源開採以及在納米技術領域合作建立起了非常好的對話。 目前,中國知道如何啟用其它夥伴來解決問題。
在澳大利亞,如果鞏固己方影響落空,那麼,可替代將是關鍵性的原則。問題在於,誰來替代。顯然,每種具體情況,都將有不同的措施。中國在任何情況下,都能找到解決方案。
如果澳大利亞完全對中國"說不",在本國領土內或政治圈子中採用極端手段限制中國,那麼北京可在鄰國找到出路。比如在紐西蘭、巴布亞紐幾內亞、斐濟、印尼,只要那裡有資源就可以。
觀察家們認為,中澳醜聞遠遠超出指責中國捲入澳大利亞政治和該國大學生活範疇。澳大利亞不僅非常憂慮,而且對中國的影響規模以及其資本在澳的作用感到恐懼。這已經完全不符合澳大利亞樹立大國、強國形象戰略了。
從2000年代開始,澳大利亞很長時間裡都將自己定位為南太平洋主要國家。前總理艾伯特(Tony Abbott)在位期間,就曾多次試圖把自己看成是東南亞主要玩家。
但東盟國家給出堅決的回應,如果澳方不壓縮自己的霸權主義野心,那麼聯盟將與其凍結相互關係,從而給其經濟造成巨大損失。 澳大利亞傾向於將自己看成是南太平洋地區領袖,但在這裡,中國移民和資本地位雄厚。
這種資本,在澳大利亞表現為子公司、分公司或者其它形式。其實,澳大利亞媒體推波助瀾的"中國威脅"論調,與該國統治精英宣揚更加獨立的新理念有關。與此同時,他們與中國糾葛中的強硬政治聲明,將給澳大利亞經濟造成重大損失。
中國外交部新聞發言人耿爽8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對澳大利亞領導人關於中澳關係的言論感到震驚。
綜合媒體12月8日報道,有記者表示,澳大利亞領導人7日在澳聯邦會議表示,澳方嚴肅對待媒體有關中國對澳進行滲透的報道,將為澳中關係划出界限。澳方將通過議會和法律來維護國家主權。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耿爽表示,中方對澳大利亞領導人的有關言論感到震驚。這種言論毫無原則地迎合澳大利亞一些媒體不負責任的報道,充滿了對中國的偏見,純屬撲風捉影、無中生有,損害了兩國的互信與合作的基礎。
他指出,中方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已經向澳方提出了嚴正交涉。中方一貫在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內政等原則的基礎上發展同其他國家的關係。中方也始終遵循這些原則發展同澳大利亞的關係。
發言人強調,中方強烈敦促澳方有關人士摒棄冷戰思維和對華偏見,立即停止發表損害中澳政治互信與互利合作的錯誤言論,並採取有效措施消除負面影響,以免對中澳關係發展造成干擾和衝擊。
「狂怒」,多家澳媒6日如此形容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館發表的發言人談話。談話稱,近期,澳大利亞一些媒體不斷炮製所謂中國對澳進行影響滲透的新聞。這些報道捕風捉影,充滿冷戰思維和意識形態偏見,是典型的歇斯底里和偏執症。
談話以中英文形式同時發表,向一些澳大利亞媒體和政府高官發出嚴正警告。談話表示,有關報道不僅對中國政府進行無端指責,而且對在澳中國留學生及華僑華人進行肆無忌憚的中傷,充滿種族歧視色彩,玷污了澳大利亞作為多元文化社會的形象。
澳某些政客和官員也發表了不負責任的言論,損害中澳兩國政治互信,我們對此堅決拒絕。 談話最後稱,中國一貫堅持在相互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干涉內政的基礎上發展同各國的友好關係,這是中國外交政策的重要原則之一。
中方無意干涉澳內政,也無意通過政治獻金影響澳政治進程。我們敦促澳方以客觀公正理性的態度看待中國,看待中澳關係。
12月5日,近來站在反華最前線的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將矛頭直指中國,他宣布將向議會提議推行新的反間諜和外國干預法,禁止一切外國政治捐款,並審視現有立法。
他稱,「來自中共的滲透影響令人不安」。這是澳大利亞政府第一次將外國干預行為定為刑事犯罪。 中國大使館措辭嚴厲的聲明很快就引起澳媒的廣泛關注。
《澳大利亞人報》《悉尼先驅晨報》《布里斯班時報》、澳大利亞廣播公司和澳大利亞國家多元文化電視台等主流媒體均在第一時間進行了報道。
澳媒在報道中大都全文引用了使館的聲明,認為這是對澳反間諜法案的迅速回應,而且不約而同地使用了「狂怒」一詞來形容聲明措辭之嚴厲,認為這次中國政府真的生氣了。
而且,澳媒在報道中大都引用了《環X時報》近期對澳大利亞媒體歪曲報道的回應。
《悉尼先驅晨報》說:「鷹派的《環X時報》稱,特恩布爾政府一系列防範中國的誇張做法,不禁讓人想到上世紀50年代美國的麥卡錫主義。澳大利亞在針對中國的問題上近乎走火入魔。」
澳大利亞對中國態度始終反覆無常,總體一直是對抗姿態,近日,澳大利亞又開始耍流氓,中國當即反擊......
澳大利亞最近很活躍,準確地說是在反華方面很活躍,其活躍度就像2016年剛剛進行完南海非法仲裁的新加坡一樣,到處煽風點火、唧唧歪歪,說中國壞話,意識形態上敵視中國。其政界的那些政客們,甚至因為壓力而不敢和中國走近。試想,一個議員僅僅說了幾句與中國相關的話,就能被澳大利亞媒體和澳大利亞總理炮轟。很顯然,這個國家是一個被意識形態左右的民粹國家,已經不是一個友好的合作夥伴。
最近,澳洲法院更更是判中信就中澳鐵礦案賠償2億澳元(約10億人民幣),同時在未來30年,需每年向Mineralogy公司繳付2億澳元的特許經營費用,這意味著中國如果開採以後每年要被敲詐10億,如果中國放棄該項目前面的投資就打了水漂。
該項目是2006年中信泰富以4.15億美元從Mineralogy公司全資購得西澳Sino-Iron和BalmoralIron兩個分別擁有10億噸磁鐵礦開採權的公司,被稱作中澳SINO鐵礦項目。然而,由於2007年金融危機和中國的節能減排削減產能,中澳鐵礦項目就像一個黑洞,該項目截止到2013年已經投入了99億美元。
鐵礦項目不僅吸走了中信巨額資金,還與澳大利亞商人克萊夫·帕爾默(Clive Palmer)捲入一場日趨激烈的糾紛中,也就是這次法院判決的巨額賠償。
根據媒體的報道,Mineralogy公司實際控制人為澳大利亞富豪Clive Palmer,自由國家黨發言人,經常瘋言瘋語,臭名昭著,他靠房地產行業發家,後轉投資源業,他的暴富緣於源於中國,源於中心購買的Balmoral鐵礦以及2010年重點公司購買的Waratah煤礦的交易。2006年,中澳SINO鐵礦項目使他成為澳洲第五大富翁。
2009年,他收購了布里斯班的Waratah煤礦,當時評估價不到1億美元。2010年,他與中電公司達成協議,中方20年內每年購買Waratah煤礦3000萬噸煤炭(價值達600億美元,合694億澳元),這一交易,使他榮登澳洲首富。
很顯然,這個傢伙是從中國這裡敲詐習慣了,對待這種惡徒,中國應該拿出辦法。事實上,整個澳大利亞的經濟都是依靠中國這個最大貿易夥伴,然而澳大利亞人竟然可以對中國這麼不友好,這是不應該發生的事情。那麼,對待這樣的人、國家,中國就該拿出大棒好好教訓一下,在其矯情的時候對上去就扇幾個耳光,非得如此而不能讓這種瘋子清醒。
現在,澳大利亞還在推動美日澳印四國聯盟針對中國,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真的應該對澳大利亞出口中國的商品加稅,應該讓澳大利亞人知道誰才是他們的金主。特別是對那些算計中國人的所謂富豪,中國更應採取反制措施,讓其在生意上大大損失一把!說白了,當他們真的感覺到痛了,當他們感受到離開中國原來這麼痛苦的時候,他們會學乖的。
看看新加坡,被中國教訓之後,自己花錢給特朗普送項目跑白宮說中國好話。有些人皮痒痒了,就得給他疏疏皮!
澳大利亞政府發布白皮書引發外界關注。這份白皮書中有多處針對中國的言論,甚至還呼籲美國留在亞太遏制中國。
綜合媒體11月23日報道,澳大利亞政府23日發表外界等待已久的《外交政策白皮書》。報道稱,這份白皮書強調澳大利亞願加強同美國的戰略聯盟,以抗衡中國影響力的上升。
白皮書由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外長畢曉普和貿易部長喬博共同發布。 據《西澳大利亞人》報道,這將是10年來澳大利亞首次發布外交白皮書。
該白皮書警告稱,在亞洲地區政治平衡發生變化的大背景下,澳大利亞所面臨的「風險已不能再高」。而倘若美國不能以更強勁的方式參與到地區事務中,「其安全和穩定都將面臨威脅。」
《澳大利亞金融評論報》稱,這是澳大利亞「在向北京的行為發出強硬的聲音」。 白皮書稱,中國在該區的力量正在與日俱增,如果沒有美國的強力參與,權力可能將更快地轉移,這將使澳大利亞更難完成其所尋求的安全與穩定目標。
此外,白皮書也提及南海問題,稱在南海地區的競爭正在加劇,而海陸邊界的爭端將會繼續引發摩擦,澳大利亞特別關注中國(在該地區)前所未有的活動速度與規模。
白皮書也警告,如果美國不積极參与印太地區,力量平衡可能迅速改變,因此損害澳大利亞的利益。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在發布白皮書的時候說,「我們永遠不會贊成這樣的情況。」
此外白皮書也強調澳大利亞將提升與日本、印度和韓國等國的關係,畢曉普稱,澳方希望和志同道合的民主國家合作來影響中國。儘管包含一系列的對華強硬言論,這份白皮書仍指出,澳大利亞願意同中國發展「更強、更具建設性的關係」。
在承認中國承擔地區和全球安全責任的能力越來越強的同時,該文件稱,希望中國「以一種有利於增強穩定、強化國際法和尊重小國利益的方式來行使權力」。
對於澳大利亞發布的這封白皮書,中國官媒《環球時報》回應稱,對中國人來說,這是一份來自堪培拉很官方的、大老遠找上門來的不友好。
文章說,澳近年來變得像是一個設在遠處鼓動提防中國的宣傳站,呼籲美國多過來平衡,攛掇周邊國家對華強硬,而直到今天,中國沒幹任何對不起澳大利亞的事情。
文章還說,澳自詡「文明」,但它的許多表現著實讓人困惑。它的對華態度很像是「端起碗吃肉,放下筷子罵娘」,這大概是西方陣營「郊區心態」的寫照,自以為是,總是忍不住想代表西方對亞洲說點什麼。
中國外交部也對澳大利亞白皮書作出回應。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稱,白皮書總體積極評價中國發展和中澳關係,但在南海問題上發表了不負責任的言論,中方對此表示嚴重關切。
澳大利亞《澳大利亞金融評論》9月24日文章,原題:對華危言聳聽論調令我們損失慘重目前澳大利亞大學有超過10.8萬中國留學生,給澳帶來學費收入220億美元,這筆收入對當地大學十分重要。
然而,有輿論稱中國留學生對澳國家安全構成威脅。事實上,早在這種威脅論出來前,中國留學生已覺得在澳留學花錢不值,正出現留學生數量減少的情況。
費爾法克斯傳媒上周報道稱,對15萬中國畢業生的調查發現,外國學歷平均每月只給他們增加100元的薪資,根本不足以彌補攻讀澳大學學位花的錢。澳大利亞駐上海的教育專員稱。
如今,中國國內優質大學增多,意味著僱主不太願意再出高薪僱用有外國學位的人。
中國留學生對學位價值的不滿,只能怪澳大利亞大學自己。大學是澳大利亞經濟中唯一對他們的最大客戶表示不屑的機構。當地媒體時常渲染中國政府干涉校園的例子,還有人擔心中國留學生過於民族主義對大學的教學質量不利。
在當地,提到中國留學生「攻擊」所謂的不尊重中國的講師,通常會聯想到4個例子。然而,仔細推敲這些例子就會發現,中國學生的行為有一定的合理性。
例如,紐卡索大學的一個中國留學生在課堂上因不滿講師稱台灣為國家而提出質疑。該講師似乎對此不以為然,認為那只是該學生一人之見。
但是,每一個大國都認可台灣屬於中國。另一名悉尼大學的講師放棄了教職,原因是該講師辱罵中國學生是「豬」,嘲諷他們「因為智商低」而作弊。他因此遭到中國留學生投訴。
事實上,不僅那些給我們帶來收入的中國學生受到攻擊。一些澳大利亞國防智庫的人員也總是從國家安全的視角看待所有的中國出資的研究。他們的共同觀點是認為,這些研究具有軍民兩用的性質。
這個借口堪稱荒唐,畢竟任何研究都可軍民兩用,包括一個螺絲釘。此前中國公司向新南威爾士大學的科研出資1億元尤其受到關切,該項目受到總理特恩布爾的支持。
但是,軍民兩用技術的擔心導致了所有項目不得不接受國防許可,包括研究輸電成本比銅低很多的石墨的科研。如果該項目取得成功,無疑將造福澳大利亞、中國和全世界。
中國擁有活躍的私營經濟,佔到其龐大經濟總量的70%。繼續與中國貿易和投資往來,澳大利亞將受益良多。有關部門和媒體有正常的謹慎是沒錯的,但那些妨礙一切接觸、危言聳聽的言論就顯然過分了。
美澳為期近一個月的「護身軍刀」聯合軍演正在澳大利亞海域舉行,澳媒近日紛紛報道,一艘高科技中國偵察船出現在澳昆士蘭海岸附近,監視美澳的演習。
澳大利亞國防部7月22日在給媒體的聲明中表示,中國船隻「一直位於澳大利亞領海外、專屬經濟區內的珊瑚海水域」,同時認為該偵察船的出現「並未損害演習完成目標」,澳方「尊重所有國家在國際水域自由航行的權利」。
不過,澳大利亞媒體普遍態度激烈,宣稱中國船隻的行為「具有挑釁性」「令人擔憂」。
官媒7月24日在《中國偵察船自由航行,澳媒驚訝什麼》的社評文章中稱,澳媒一直為美國軍艦在南海宣示「航行自由」鼓掌,對中國偵察船「突然」出現在澳大利亞附近水域,則表現出始料不及的錯愕。極度不願意幾乎是它們的天然反應。
近日中國三艘軍艦組成的編隊穿越英吉利海峽等水道,進入波羅的海,參加中俄海軍聯合軍演,也讓歐洲一些輿論很不適應,北約盟國的警惕油然而生。
澳大利亞等國不開心的表情真是充滿了戲劇性。過去總是美國和盟國的軍艦單方面去南海「巡航」,如今中國軍艦和偵察船也出現在了它們很重視的水域。而且這顯然只是開始。
這種變化有可能讓雙方都對認識「航行自由」擁有更多視角。比如澳大利亞人可能會因此進一步了解南海問題的嚴重性,體會中國人的那份警惕。而中國人則可能面對美國軍艦的巡航產生更多自信感,對如何應對美方的挑釁有新的想像力。
其實中國偵察船低調前往澳大利亞附近海域,與美國軍艦高調闖中國南沙和西沙島礁12海里,性質還是完全不同的。
中國軍艦去波羅的海參加演習,與美國軍艦在南海軍演,軍事觸動效應也不一樣。澳大利亞和歐洲輿論大呼小叫的樣子蠻令中國人意外的。
這對中國人構成了某種提醒:今後誰再鼓動外部勢力插手南海事務,派中國的軍艦去他們的水域走一走應該是不錯的回應。中國需要加快藍水海軍建設,即使為了幫助澳大利亞這樣的美國盟友反思,中國也應只爭朝夕。
大約10天前,有報道稱中國一艘偵察船靠近了美國的阿拉斯加「監測薩德」,被懷疑美方是在為增加軍費製造輿論。
今後中國的軍艦一定要有能力去關島、夏威夷,甚至去美國西海岸的聖迭戈基地和加勒比海,那樣做將比譴責美國軍艦來南海炫耀武力要管用得多。
中國保持戰略上的總體溫和,不去任何水域爭奪霸權,但是中國不能在咄咄逼人的美國及其盟友面前做「乖孩子」,任憑它們把地緣政治前沿使勁往中國這一邊推。
中國不僅要造更多軍艦,還要把所有軍艦都真正「用起來」。中國過去力量弱,加上老實巴交,幾乎沒有什麼地緣政治鬥爭的經驗。中國必須對別人強加的那些遊戲熟悉起來,成為有能力踐行「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這一道理的玩家。
澳大利亞只有那麼一點力量,而且中國從未惹過它,它就能在南海等問題上蠻橫地朝中國咆哮。中國崛起就應當是對這種國家「再教育」的過程,它們應當知道自己一直在對中國做什麼,雙重標準又是多麼不
推薦閱讀:
※如果讓耿彥波任北京市長,會發生什麼?
※北京工裝公司排名?哪家裝修公司更靠譜?
※「我也只不過是個普通人啊。」
※朝陽區在北京市一種什麼樣的存在?
※會獎旅遊之會議酒店推薦:北京國貿大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