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養生】每天一萬步,走對了是健康,走錯了是損傷

「今天你走夠一萬步了嗎?」

「我佔領了xx個朋友的朋友圈封面!」

朋友圈的小夥伴們不知不覺間都開始通過走路這一最方便、最實惠、最安全的運動,向大家表明自己向健康邁進的態度,但是,走到朋友圈第一就代表我們走向了健康嘛?

「一萬步」≠一萬步

很多朋友都以為只要每日步行達到一萬步,就可以達到健康運動量,殊不知這「一萬步」很有說法!

生活步數並不等於運動步數。生活步數是日常生活中無法避免的步行運動,比如早晨起身去洗手間、從單位門口走到自己的辦公桌前、去吃飯去購物等等。這些步行速度偏慢,強度較低,走路姿勢也往往不正確,所以雖然你動了,但這並不是運動啊喂!

有調查顯示,成年人每天的生活步數平均約有2000~3000步,也就是說我們的一萬步中至少有三分之一是不可避免的生活步數,所以,沒啥卵用啊~

手機計步,精確度根本不高

很多朋友認為微信運動或是其他計步軟體可以精確地記錄步數,於是很在乎手機上數字的大小,甚至將幾百、幾十步的差別看得跟體重計上的數字變化一樣重。但今天我要無情的告訴你,手機是根據重力感應來計數的!一次彎腰撿東西、在車上顛簸一下,都可以讓手機誤以為我們邁出了一步。所以它的精確度並不是很高,可千萬不要單純盲目地相信這一數字。

別為了當第一瞎折騰自己

很多朋友為了自己能排名靠前,會通過儘可能多的運動或者一些其他方法(跳一跳啊、晃晃手機啊,你懂的~)增加數字以提升排名,其實這樣根本沒必要!

為啥?

盲目增加運動強度或運動頻率,不一定會增加運動獲益,反而會增加運動的風險和副作用。尤其對於有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腰椎間盤突出或關節炎的朋友,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決定能耐受的運動量十分重要。舉個例子,一位健康成年人每天走8000步(步頻步數姿勢正確)最為適宜,而對於一位患有冠心病的老年人,3000~5000步已屬不錯。

好了,我現在知道這樣不對了,那我該怎麼走才能正確高效地鍛煉呢?

1走多快?應該慢點還是快點?

美國運動醫學會推薦健康成人進行中等強度體力活動(3~6Met),就是我們說的中速走(90~120步/分),運動時應該是心率加快、身體有熱感或稍稍出汗、還要能交談的狀態哦~

對於患慢性病的朋友,從低運動強度(50~70步/分,慢步走)開始運動比較適宜。

另外,在健步走的過程中測測自己的心率,也能了解自己有木有達標。最佳運動強度心率=170-年齡(僅適用於健康成人哦),如果心率大於上述差值,而且呼吸短促,就意味著運動過量,這個時候你就要緩一緩了~

2走多久?暴走幾小時or看心情?

美國權威指南推薦,要想保持健康、遠離慢病,每天需要進行30分鐘有氧運動;如果想要減重,那麼每次運動60~90分鐘、每周堅持三五次就很必要了。

要說明的是,這裡的30分鐘可不包括運動前的熱身時間和運動後的整理時間啊!

每次健步走之前,至少應該進行5~10分鐘的熱身運動,活動活動胳膊腿兒,拉伸拉伸腰背部肌肉,旋轉旋轉肩、胯、膝、踝關節,順便趕走緊張焦慮,保持一份美麗的心情!同樣的,健走後也要做5分鐘左右的整理運動,防止運動突然停止造成回心血量減少,也避免乳酸堆積(這酸爽,不用我多說了吧~)。

這樣算來,最合適的步行運動時間實際需要40~45分鐘。當然,對於慢性病患者,運動時間要相應縮短,推薦時間為20~30分鐘,其中自然也包括熱身及整理時間。

3如何走?是舒服為上or擺個姿勢?

不正確的步行姿勢會帶來很多運動損傷,如內外八字走步會影響膝蓋方向,最終形成X或O型腿;左右負重不一走步會使身體左右兩側肌群發育不同步,嚴重者會發生脊柱側彎;踢腳尖或踮腳尖走步會使腳部骨骼受力不均,最後小腿肌肉發達而形成蘿蔔腿。No!我不想這樣!

別怕,專家來教你,正確的走路方式就是不給腳、膝蓋帶來負擔,長時間走路也不容易疲倦。

主要包括以下四點:

●一是腰背挺直、肩膀不用力。臉朝前,視線望向前方15~20米。

●二是手肘微彎、膝蓋伸直。走路的時候手肘稍微彎曲,雙臂自然下垂擺動,不需要額外用力擺臂。膝蓋伸直,腳跟先著地,體重從腳的外側移動到腳尖,由腳尖踢出前進。

●三是步伐大小適中,步伐過大或過小都會造成疲勞。大約以身高×0.3為一步。例如身高180cm左右的成年人,其步伐距離約54cm最為適宜。老年人需要相對縮小步伐以穩定重心、把握平衡。

●四是盡量做到腳部輕盈,不要拖地。每走一步都要使腳完全抬離地面,0.1~5cm即可,不必做到高抬腳步,也一定不要腳拖地面。很多老年人由於體力原因常常會拖著腳走路,長此以往會對腳部及踝部關節造成損傷。

所以,想通過健步走來鍛煉身體或預防緩解慢性病的朋友們要注意了,步行雖說是最為簡單的運動,但其速度、時間、姿勢等方面都有很多需要關注的問題。只有通過正確的方式方法進行鍛煉,才能獲得相應的運動效益。小夥伴們get健走技能了嗎?

專家名片

潘慧,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教授。擅長:矮小症、垂體下丘腦疾病、特納綜合征、肥胖症、代謝綜合征、性早熟、小於胎齡兒、甲狀腺等疾病。

【如果有相關問題,請到好大夫在線網站搜索潘慧大夫,並點擊諮詢哦】


推薦閱讀:

春天養生喝什麼茶好?
太極養生動靜相兼
養生提示:10大類可當葯吃的健康食品
養肝必看 | 林妹妹和鳳姐的肝都不好,小心你的「肝」!
【養生有道】景錄先教授談「為何甲狀腺疾病居高不下」

TAG:健康 | 運動 | 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