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取代人類

未來機器人或取代人類智能?  在大西洋的一座島嶼上,有一家製造和生產生物機器人的洛蘇姆萬能機器人公司。大量機器人從這裡源源不斷地生產出來,滲透到世界各地的各行各業。機器人的大量出現,導致人口停止增長,有人預言人類將有滅絕之災.....。文 / Maggie Yu在大西洋的島嶼上,洛蘇姆萬能機器人公司生產出的機器人滲透到世界各地。於是有人預言人類將有滅絕之災。然而洛蘇姆公司的負責人一意孤行,不但繼續擴大生產規模,還不斷改進機器人,使它們具有思想。結果機器人擁有了反抗意識,越來越不聽命令,甚至發動了暴亂。面對危機,工程師毅然燒毀了所有製造機器人的資料,但這樣一來,人類也失去了對抗機器人的王牌。這場戰爭最後兩敗俱傷, 除了這位掌握機器人秘密的工程師以外,其他人全被殺死;無法生育的機器人也在不斷老化,數量逐漸減少。故事的結尾,是工程師聽到世界上最後兩個機器人的笑聲,他們已經獲得了人類的思想和情感,甚至有了性別之分——他們成了新的亞當和夏娃。

這是1920年捷克劇作家卡雷爾·恰佩克創作的科幻戲劇——《洛蘇姆萬能機器人公司》中的情節,也是機器人一詞的初次登場亮相。恰佩克根據robota(捷克文:「勞役、苦工」)和robotnik(波蘭文:「工人」)創造出了robot,用來稱呼劇中的機器人。後來這個單詞被各語種吸收採納,成為世界性辭彙,並為科幻文學發揚光大。如今,機器人研究製造水平的發展早已不僅僅停留在科幻戲劇中,科學家們已經製造出了各種各樣獨具功能性的機器人,一些國際性賽事也定期舉辦。2008中國機器人大賽暨RoboCup公開賽2008中國機器人大賽暨RoboCup公開賽於12月5日在廣東中山拉開帷幕,來自國內外數百支參賽隊伍在這裡顛峰對決。RoboCup公開賽是國際RoboCup機器人世界盃賽全球五大賽事之一,RoboCup機器人世界盃賽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水平最高、影響最廣泛的機器人科技賽和學術大會,自1997年開始舉辦以來每年一度的機器人世界盃賽。本次大賽的比賽項目將分為機器人足球賽、機器人武術擂台賽、舞蹈機器人賽、水中機器人賽、空中機器人賽、機器人救援賽、機器人模擬賽等,其中最受關注和最精彩的當屬機器人足球賽和機器人武術擂台賽。本次賽事中除了各種機器人比賽以外,最引人關注的是可以為家庭提供服務的機器人。目前,已經有機器人進入家庭,市場價格在5萬元左右,5年後家庭機器人價格有望降到2萬元左右,一般家庭可以普及。在家庭組現場,上海交通大學的機器人交龍正在自我介紹:「大家好,我叫交龍,身高120厘米,體重20公斤,我會漢語和英語兩種語言.....。」 做完自我介紹,機器人隨後跟在緩慢行走的「主人」身後,在「廚房」和「客廳」穿梭,在機器人背後的屏幕上,清晰地打出「主人」的影像。此時,一位陌生人故意與機器人的主人交錯,機器人能夠繼續跟著自己的「主人」,並沒有跟丟,讓現場觀眾十分驚訝。除了跟隨主人之外,家庭組比賽項目主要還包括:自我介紹、自定位與導航、操縱物體、特定人識別、遺失與尋找以及技術挑戰賽等七個方面。研究者對這類機器人做了縝密的計算與設計,使其在一個特定的陌生的環境里,由人引導走一次,機器人就會知道怎樣走了,這是運用了機器人的自定位與導航技術。這一項技術以後可以運用到超市的導購,以及街上的機器人帶路。不僅僅在中國,世界各國的機器人研發技術更是層出不窮。日本科學家製造機器人替身代自己上班公務纏身,每一個上班族都不得不奔波在上下班的路上,常感身心疲憊。如果能舒舒服服待在家裡,遙控機器人代替自己上班,那該多好!西羅思-石黑浩就是這麼一位忙忙碌碌的人,他有兩份工作,有無數的會議和演示,緊湊的時間表把他的時間安排得滿滿的,沒有一點清閑。為了讓自己得到片刻休閑,他給自己製造了一位機器真人,代替自己去現場工作,甚至讓它代自己到大學去上課,而他只需在家中遙控就可以遠程與學生交流,從而免去趕路的辛苦。 日本大阪大學教授兼智能機器人安定主任的西羅思-石黑浩向公眾展示了他的「機器替身」——「傑米諾德HI-1」號。其相貌、神態、動作、聲音都酷似石黑浩本人,以至於很多人都把它當成了一個真人,就像它的製造者。這個名叫「傑米諾德HI-1」號的機器人是由石黑浩領導的ATR實驗室的研究小組研製的。「傑米諾德」是「好似雙胞胎」的意思,HI則是石黑浩英文名字的首寫字母。為力求逼真,石黑浩的分身是由按他自己的身體量身定製的。研究小組先製作了石黑浩的面部模型,並以核磁共振技術獲取了他頭骨的形狀數據。製成的機器人和石黑浩一樣身高1.75米,它的骨骼是鋼和鋁,皮膚是硅樹脂,前半部的頭髮則是石黑浩本人的真發。這個機器替身用壓縮空氣和小型傳動器驅動,全身有46處可以自由運動。機器替身的內部程序也是根據石黑浩的個人習慣設計的,不論是眨眼還是轉動眼球的方式,都與石黑浩本人如出一轍。當它坐在椅子上時,像真人似地掃視房間,它還會像正常人一樣「眨眼睛」, 做出一幅坐立不安的樣子,不安地上下擺動它的腳,或挪動它的屁股。當它呼吸時,還可稍稍地聳一下肩膀。這些細微動作令人嘆服,使人很難相信它是一個機器,看起來更像是一個戴著橡皮面具的人。當這個機器替身和石黑浩坐在一起時,不明真相的人會以為他們是一對雙胞胎,絕對可以以假亂真。英國機器人酷似人類 面部表情豐富能夠對話英國科學家成功研製出第一款極為人性化的機器人「朱爾斯」,它可以像人類一樣表達面部表情、蠕動嘴唇,看起來十分逼真自然。這款由布里斯托爾機器人實驗室設計發明的機器人沒有軀體,只有頭部,而且它的臉看上去既像男人也像女人,皮膚手感逼真富有彈性,頭部內置視頻攝像儀和34個微型電子發動機,使它可以自動模擬人類的多種表情,露齒微笑、扮出各種鬼臉,隨之變化的或深或淺的額頭皺紋很是逼真,也能進行簡單的會話。朱爾斯的眼睛是一架視頻攝影儀,看到人的表情後,將視頻圖像轉化成數字指令,然後通過其相應的系統和微型電子發動機形成表情運動。每秒25幀的速度使機器人表情模擬即時發生。該機器人實驗室是由英格蘭西部大學和布里斯托爾大學共同創建,試驗室機器人工程師克里斯 梅爾赫什、奧尼爾 坎貝爾和彼得 傑克爾三人歷時三年半的時間才研發出這種新型機器人,實現了人工智慧機器人與人互動完美地模擬人類的面部表情,能模擬出人類十餘種面部表情,如快樂、悲傷、擔憂等。克里斯 梅爾赫什說:「朱爾斯的表情富於變化,當他的表情動起來的時候,看起來非常的自然,就像人的表情一樣。」彼得 傑克爾在布里斯托爾機器人實驗室里負責機器人面部表情的研究工作,他說:「栩栩如生的機器人表情對進行面對面的人機交互是最為重要的。 有一天,機器人可以成為宇航員的好幫手、老年人的夥伴,在保健和教育領域為人類提供幫助。這要求機器人外表和行為要相匹配以滿足人們的期望,才能最終實現機器人在這些領域的應用。我們對這款機器人的研究重點放在了面部表情的逼真程度上,這不同於以往的機器人研究,它可以說是面部表情最像人的一款機器人了。」對此,來自赫里福郡大學的機器人研究專家科爾斯廷也對太過逼真的機器人表示擔憂,表情、動作、手感都太過像真人,未來的機器人可能會讓人難以辨分真假、人機混淆。韓科學家在數月內賦予機器人性慾科學家們已經製造出了能夠行走、講話甚至奔跑的機器人,但一位來自韓國的科學家決定要將機器人的研究更向前推進一大步——賦予機器人性慾!這位科學家名叫金正勛,來自韓國ITRC職能機器人研究中心,他已經發明了一系列的人造染色體。據稱這些人造染色體可以讓機器人「好色」,並最終能夠「生育」,實現自我繁殖。在未來的幾個月中,這些染色體將被安裝到一個機器人身上,而這個機器人將能夠擁有感知、邏輯推理和慾望等人類才擁有的能力。雖然金正勛承認他的想法有些瘋狂,但他並不是一個怪人。在20世紀90年代,金教授發起了機器人足球世界盃,現在這項賽事已經成為最受機器人研究者歡迎的檢測機器人進步狀況的盛大賽事。

未來機器人或取代人類智能?在科幻小說中,robot除了指鋼鐵機器人(mechanical men)以外,還包括所謂的「生物機器人」,甚至早期的「克隆人」。廣義地說,一切非生育的「人」都屬於robot。而在現實世界中,機器人也並非真要具有人的外形,為了能夠更有效率地工作,它們的長相往往千奇百怪。在現代科技的背景下,robot不過是「自動智能機」的代稱而已。涉及機器人的早期科幻故事,大都表現出一種對科技進步的擔憂:人類創造了高度智能化的機器人,往往會自食惡果,被機器人取而代之。為了扭轉這種技術悲觀論調,1940年年底,著名科幻作家艾薩克·阿西莫夫和科幻編輯約翰·坎貝爾,共同為機器人制定出一套行為規範和道德準則,這就是著名的「機器人學三定律」:一、機器人不得傷害人,或任人受傷害而袖手旁觀;二、除非違背第一定律,機器人必須服從人的命令;三、除非違背第一及第二定律,機器人必須保護自己。從1941年的短篇科幻小說《推理》開始,阿西莫夫就在「三定律」的框架下創作了一系列短篇機器人科幻小說。他熟練運用「三定律」,在機器人有可能違背規則的前提下逐漸展開故事。在阿西莫夫的一篇優秀作品《二百歲人》(1976)中,他的這一思想表露得淋漓盡致。《二百歲人》講述了一個機器人版的匹諾曹奇遇記。這個機器人剛被製造出來,就表現出了非凡的藝術才能。在此後漫長的歲月里,它的才能為它帶來了巨額財富,而它則用這些錢來實現自己的夢想——變成一個真真正正的人。它不斷地打官司,試圖通過法律來認可身份;它將身上的零件逐漸換成生物器官,直到完全變成生理意義上的人;最後,為了讓社會徹底承認自己是人,它主動放棄了永生。在彌留之際,法庭的宣判終於到來——「他」終於實現了夢想,成了一名真正的、有尊嚴的人。科學幻想一直是人類展示夢想的舞台,伴隨著科幻小說和電影的流行,越來越多的人已經普遍接受了這樣一種未來:機器人將與人類和平共處,幫助我們解決生產生活中遇到的種種困難,甚至替代我們去探索和開發未知的領地。有了這樣的共識,再加上現代科技的進步,特別是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機器人的夢想正在走出科幻,走進我們的現實生活。但是也有這樣一種說法,從短期來看,當機器人和我們相比還沒有足夠智慧的時候,我們當然可以對他們做出命令,指手畫腳,這時候是不對我們構成任何威脅的。但是另一方面從長期來看,萬一有一天它們的智慧超過了人類,你再對它們說,我這個地方輸錯了,我再給你改一下,或者說我們成為朋友吧,這時候它們根本不會把人類放在眼裡,會把我們看成蚊子一樣隨時拍死.....。在21世紀末,如果說還會有世界大戰的話,那個時候能夠傷害人類的就不一定是軍事能力,很有可能是一種生物技術、生物武器,所以說機器人也是一個潛在的危險。下個世紀,智能機器人會取代人類嗎?2000年4月,侯世達(哥德爾、艾舍爾、巴赫)在斯坦福大學組織會議,討論這個問題:「2100年智能機器人將取代人類嗎?」與會者有比爾·喬伊、雷·庫茲維爾、漢茶攤·莫拉維克、約翰·霍蘭德和我。這是個嚴肅的問題。我決定通過分析問題中的每個詞來回答這個問題。2100:我發現,尤其是在回顧有關科技的長期歷史時,以人類的世代為標準大有好處。我粗略估算每25年為一代。文明開始於一萬年前——最古老的城市耶利哥誕生於公元前8000年,它創造的文明如今在耶利哥和世界其它地區延續了約400代。那是400個由母親到女兒的生育周期。文明人類的400代並不很長。如果沒有別的事情可做,我們幾乎可以背熟400個周期所有的名字。400代之後,我們已經成為不同於初期的人類。大約在8代之前,我們才有自動裝置和機器人的概念,在兩代之前才製造出第一部電子計算機。整個萬維網的誕生還不到2000天!按同樣的人類壽命計算,距離2100年只有四代。如果我們在2100年轉變為機器人,那麼文明的人類將僅延續400代。那將是生命歷史上一個物種最短的壽命。人類:在即將到來的世紀,核心問題(即主要問題)不是「人工智慧是什麼?」,而是「人類是什麼?」人類有什麼用?我預測,在即將到來的世紀,各種有關「人類是什麼」的問題將成為《今日美國》之類報紙經常用到的標題。電影、小說、會議和網站都將設法解決這個核心問題,「我們是誰?人類是什麼?」在長期繁榮的經濟發展支持下,一切皆有可能,一切皆不確定,我們將遇到更多有關自己身份的問題,而不是這些問題的答案。我們是誰?男性或女性,父親、美國人或人類是什麼意思?下個世紀有可能被形容為大規模、全球範圍的百年身份危機。到2100年,人們會為回溯到今天的我們人類感到驚奇,因為我們竟然知道人類是什麼。取代:取代在自然界很罕見。我們現在之所以擁有二百萬個物種,正是因為大多數新物種並不會取代老物種,它們寧願與現有的生物體交織起來,擠進小生境之間,以其它物種的成就為基礎。創立一個新的小生境遠比取代已被占居的小生境容易得多。大多數物種的滅絕不是因為有篡位者,而是因為其它因素,如氣候變化、彗星或其自身造成的麻煩。取代或淘汰人類似乎不可能。假如我們不知道人類是什麼,我們的角色就可能會改變,我們更有可能重新定義自己,而不是消失。機器人:一般而言,我喜歡漢斯·莫拉維克的確切闡述:這些機器人是我們的孩子。如何養育孩子?我們培養他們必然是為了放手。如果我們的孩子永遠不離開我們的控制,我們不只會失望,而且會變得殘忍。為了創新,為了富有想像力、創造力和自由,孩子需要脫離其製造者的控制。我們心目中的孩子——機器人也一樣。一個家長,有一個得不到關心的孩子,他會一點都不擔心嗎?我們花了很長時間才認識到,科技的力量與其固有的失控及其固有的令人驚喜且具有生產力的能力成比例。事實上,除非我們不能再為科技操心,它的創新就沒有盡頭。強大的科技需要責任心。由於機器人具有繁殖能力,我們需要更強大的責任心。我們應該有目的地培養我們的機器人孩子成為好公民。也就是說,要逐漸為他們灌輸價值觀,以便在我們放開手時,他們能夠作出負責任的決定。智能:我們能夠想像的最智慧的事情是什麼?與一個外星人進行可驗證的接觸將動搖國教的基礎。無論外星人給出的答案是什麼,都將重新提出有關上帝的問題。我認為《接觸》是唯一一部使神學者成為明星的影片。我們不必等待外星智能探索項目與外星人接觸。我們將通過製造外星人,也就是說通過製造機器人來完成這個任務。這樣一來,外星人就有了另一個名字:人工智慧。擔心人工智慧成為人造人類的人大錯而特錯。人工智慧將更接近於人工外星人。你的計算機在演算法上已經比這個房間里任何人都更聰明了。為什麼我們並沒有因此而感到威脅?因為它是「另類」,是一種不同的智能,是比我們高級,而我們並不會特別妒忌的智能。我們創造的智能,包括最聰明的人工智慧,大多數將成為「另類」。實際上,在各種有意識智能的可能空間,可能存在著兩百萬種其它智能物種,而不只是我們所知的一種(人類)——它們每一種都像計算機和海豚一樣,是獨特的、不同的。我們沒有理由去克隆一個人類智能,因為製造傳統版本的人類非常容易。在即將到來的世紀,我們要做的努力就是利用迄今為止所有的智能(人造的和自然的)創造所有可能的新智能。我認為迎接我想到的這些智能將是我們目前所能想像的最智慧的事情。會:我認為,科技有自己的日程表。我問自己的問題是,科技想要什麼?概括地講,如果說科技是個孩子,甚至是個青少年,能了解青少年想要什麼確實有益。我們稱為科技的這個系統,它的先天慾望、固有偏愛、內在驅動力是什麼?一旦知道科技想要什麼,我們就不必對所有這些需求讓步,不必超過你所放任的青春期孩子的任何慾望,不過,你也不可能完全拒絕這些需求。科技「會」希望這些事情發生嗎?我認為,它們希望其發生。我們所了解的科技是,它想更小(摩爾定律),它想更快(庫茨維爾定理),我猜,科技想做人類所做的任何事情(凱利定律)。我們人類發現了其它生物的巨大價值,並逐漸發現其它智能的巨大價值。我認為,機器人沒有理由發現不了人類也同樣有價值。機器人能夠,或者想要做一切人類所做的事嗎?不,通常我們會讓它們做我們不願做的事。那麼之後,我們人類做什麼呢?機器人將第一次賦予我們力量說:我們想做的任何事。原文標題:下個世紀,機器人會取代人類嗎?原文鏈接:http://www.kk.org/thetechnium/archives/2006/03/will_spiritual.php原文作者:Kevin Kelly機器人終將取代人類成為世界的主宰「可能20年、30年後人工智慧機器就可以和人做朋友了,但50年後,人工智慧將成為人類最大的威脅。世界最終會因人工智慧超過人類而爆發一場戰爭,這場智能戰爭也許會奪去數十億人的生命。」這種聽起來像《駭客帝國》一樣的描述並非科幻小說中的句子,而是被譽為「人工大腦之父」的雨果·德·加里斯教授描述的一個未來「人工智慧的世界」。「人工大腦之父」的悲觀預言雨果被稱為「人工智慧領域的霍金」,世界僅有的4個人工智慧機器均出自雨果之手。雨果認為,「人工大腦」遲早會超過人類。人腦的轉換能力是10的16次方/秒,而人工智慧機器的運算速度高達10的40次方/秒,是人腦水平的10的24次方倍。「那時候他們對待人類可能就像拍死一個蚊子這麼簡單。」雨果預測,人工大腦並不會立即控制人類,此前還會有一段與人類「和平相處」的時期。這一時期它不斷接近但尚未超越人的智力水平,因此「聊天機器人」、「家務機器人」、「伴侶機器人」將使人類的生活充滿樂趣。但這樣的美景並不會持續太久,人工大腦的繼續發展終將使人類面臨前所未有的災難。在災難來臨前,人類將分為三派:宇宙主義者(主張發展人工智慧的人)、地球主義者(反對發展人工智慧的人)和人工智慧控制論者(將自己改造成機器人的人)。也許在人工大腦對付人類之前,這三類人會先展開人類內部的鬥爭。「從內心深處說,我是一個宇宙主義者,因為如果有能力而不去做,對一個科學家來說是痛苦的。但我又非常矛盾,我不希望自己所做的一切最終毀滅人類。」在雨果眼中,人工大腦研究無疑是極具誘惑力的。但雨果對人類的未來卻是悲觀的:「我們是在製造上帝還是在製造我們潛在的終結者?科技前進的腳步是擋不住的,也許我們只能期望,人工大腦最終能放棄地球去更廣闊的宇宙,讓人類在這裡繼續自由生存。」有了情感和智慧的機器人可能會違抗人的指令現在,科學家正嘗試讓機器人在不斷遇到問題、解決問題的學習過程中積累經驗,形成自己的智能。或許新一代的機器人將是一種生物、電子、機械的綜合體,具備繁殖、自我修復和創造能力,能靈活運用各種資源,具有堅強的結構和強大的動力。但這種具有了智慧和情感的機器人會甘於服從人類的驅使嗎?正如著名科幻小說大師阿西莫夫預言的那樣,要讓機器人適用於現實社會,就必須讓它們有自己的選擇,然而一旦它們有了選擇的權力,就有可能違抗人類的指令,機器人的反抗也許會帶給人類巨大的威脅。同時,由於機器人的力量非常強大,設計上的一個小疏漏就有可能造成大麻煩,通過極其複雜的工程製造出的機器人或許會由於一個不經意的計算錯誤迷失「本性」,釀成大禍。機器人一旦被賦予了人類式的情感,具備了完善的情感內部系統和意志內部邏輯系統,就必然會與人一樣,具有行為上的自覺性、決策上的獨立性、思維上的創造性、社交上的世故性、人格上的自尊性等方面的人性特徵,他就會謀求生存與發展的基本權力,謀求政治上的自由和平等,設法嬴得社會的尊重和理解,並要爭取「機器人民族」的和平和解放,反抗人類的社會歧視與民族壓迫。人類進化成機器人是科技高度發達的必然結果想像真的有一天,我們製造出了可以植入人體內幫助人腦記憶的晶元,安裝了這種記憶晶元的人可以過目不忘,所能記憶的數量是一般人的幾百倍的時候,人類就已經開始向機器人進化了。製造出這種能植入腦內的晶元和我們現在能植入體內的某些人造器官的意義是不同的,現在製造出的人造器官,是為了幫助殘疾人恢復人類原有肢體的功能,或者是幫助那些器官惡化的人達到更換器官的目的。人造器官起到的是一種醫療作用,安裝了這些器官的人不可能稱之為具有機器人的傾向,但當人的大腦需要依靠人造的晶元來協助思維時,人類就具有機器人的雛形了。因為,機器人是指可以自己獨立思維的機器。而我們在生產出可以植入大腦內的第一塊晶元開始,就預示著人類終有一天會將自己的大腦大部或者全部換成人造的晶元。將來,人類高度發達的科技一定能揭開人腦的全部奧秘,並且通過不斷的研究,人腦的功能得到大大地提升,然後將這些功能濃縮到一些小小的晶元里,再植入我們的腦內,成為我們腦內進行思維和記憶的主要部分。人造晶元可以大大地提高人類的記憶和思維,使人變得比原來的人類要聰明得多。人類正是由於懂得使用工具才成為世界的主宰,一旦發明了更先進的工具,人類一定會把這種工具使用得淋漓盡致。人造晶元讓人變得更加聰明,這就使得人類無法抗拒地要使用它。人類社會是一個激烈競爭的社會,一個人能否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就看他擁有的知識和聰明的程度了,這些都會讓人為了生存不得不裝上這些能使自己變得更聰明的人造晶元。適者生存的自然法則在人類激烈競爭的社會中同樣適用。國家的競爭也會促使人類安裝可提高思維的晶元。如果一個國家的人比另一個國家的人都聰明的話,那個並不聰明的國家在發展的過程中肯定趕不上擁有眾多聰明才智人才的國家,久而久之,落後的國家肯定會被先進的國家所控制。社會中的矛盾也會使得安裝思維晶元成為必要。犯罪分子或恐怖分子安裝了思維晶元之後,他們會變得更加聰明,為了能對付這些更加危險的犯罪分子,政府必須使自己的保衛機構也變得更加聰明和高效,所以,警察、軍隊、情報部門的人也被要求安裝人造晶元。所以說,由於科技的無限發展,未來人類需要依靠自己製造出來的晶元使自己變得更加聰明,這個過程是無法阻擋的,人類將向機器人演變,機器人最終將成為世界的主宰。人向機器人進化的幾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人類首先發明了比較簡單的能植入腦內的記憶晶元。這個時候,人類只是嘗試著安裝這些晶元,使人的記憶力大大提高。但主要的思維部分還是靠人腦,屬於人的部分還是佔主要的。所以這個階段可稱之為「主人-機器人階段」。第二個階段是能協助人腦思維的晶元被製造出來了,它就像現在計算機的中央處理器,但它還不能完全取代人腦,人在思維時,只是配合著晶元進行思維。人類此時依靠思維晶元進行思維,思維的速度更加快速,思維的程度也更加複雜,這時侯晶元的作用和人腦的作用是相輔相承的。所以這個階段可稱之為「半人-半機器人階段」。第三個階段是所有屬於人腦的奧秘已經全部被解開,人類必將很快研發出運算速度更快的晶元來代替人腦,也就是人將全部進化成機器人。到了這個階段,就應該稱做「機器人階段」了。機器人到底是由工廠製造還是全部由人進化而成既然機器人的各個器官已經完完全全的由人造的晶元組成,那麼遙遠的未來,機器人應該可以通過工廠製造出來,而不需要從母體出身的人類轉變而來了。那以後的每一個機器人是由人轉變而來呢,還是由工廠製造的?應該說,兩者都有可能。機器人時代是一個高度文明、制度化和法律化的社會,每一個機器人在社會中都有合法的地位。從工廠生產的也好,從原來一個人的軀體進化出去的也好,只要是法律允許的,都會有合法的身份。但或許也會同我們現在對待克隆人的態度一樣:克隆人也是人,只要形成了就會受到社會和法律的保護,但研製和製造克隆人卻是禁止的。有一種機器人必須由工廠製造,那就是專門製造出來用來從事某種工作的機器人,這種機器人也非常聰明,但在他的晶元里,除了有專門做特定的工作的程序外,沒有其它方面的意識,沒有人類所具有的各種需求。這種機器人只是一種麻木、獃頭獃腦的工作機器,不會成為「人」,我們尚且稱這種機器人為「工人機器人」。但如果給這種機器人加上具有人類意識的晶元,那它也會成為和人類一樣具有豐富感情的機器人了。有沒有人生產出專門用來殺人、用來破壞社會秩序的機器人呢?答案是肯定的。總會有一些對社會不滿的機器人在不停地製造著麻煩,聰明的工人機器人也會被那些危險的機器人利用來威脅社會和國家的安全,機器人的社會中也有內部的矛盾,也有威脅到社會安全和穩定的犯罪分子和恐怖分子。可以相信,擁有千百年來人類知識的機器人會和我們一樣珍惜社會的安定和團結,他們需要和平,需要發展,在他們的發展過程中,和邪惡勢力做鬥爭也是一個永無休止的話題,但整個世界還是有序的發展下去。人類會全部變成機器人而消失嗎未來的時代,應該是人與機器人在社會中和平共處的時代。由於人類社會是一個競爭非常激烈的社會,為了生存或國家的需要,一部分人會給自己植入思維晶元而成為社會分工中的上層階級,但也有一部分人則不願意或沒有能力植入思維晶元,他們和我們現在的人是沒什麼區別的,他們在社會中的地位和生活是怎麼樣的呢?不植入晶元會被社會淘汰而最終不得不消失嗎?植入晶元是為了使自己變得更加聰明,在社會的競爭中取得勝利,但並不是不植入人造晶元就不能生存下去,剛開始可能不植入人造晶元的人會失業,但未來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會使失業的人有高度的生活保障。而且隨著科技的高度發達,特別是工人機器人可以生產出來,它們會以超過現在工人幾百倍的工作效率創造著社會財富,有了豐富的物質保障,人和機器人都可以不用從事像現在這樣繁重的勞動了,而只是做著輕閑的管理工人機器人的工作,大家的主要任務只是如何更好地去認識未知世界、改造世界和保衛自身的安全。巷戰利器——美國軍用機器人近年來,城市戰成為軍事強國的心病。冷戰時期,各國發展的軍事裝備往往以平原野戰為著眼點,所以在這種環境下發展大型軍事裝備,諸如坦克、步兵戰車、遠程火炮等,雖然防護力好,火力強大,但是火力在複雜地形條件下很容易受限,不適合城市巷戰。因此,處於弱勢的軍事組織為了彌補與軍事強國的技術與實力差距,往往在地形複雜的城市中展開巷戰對抗。即使作為在實力與技術均遙遙領先的軍事強國,面對城市中的恐怖組織、反叛者,也不得不把步兵投入城市巷戰中,把步兵與恐怖組織、反叛者放到同一技術層面進行較量,帶來的後果是巨大的難以承受的傷亡。為了降低人員傷亡,適應低強度戰爭,美國、以色列、英國、西班牙、法國、德國、日本和俄羅斯等都在積極研製各種軍用無人自主車輛。目前美國陸軍地面作戰機器人急劇增長,在伊拉克和阿富汗部署了5000多個無人地面機器人,已成為城市巷戰不可忽視的有效裝備。作為將美軍打造成一支適應21世紀作戰要求的軍隊的一部分,美國斥資1270億美元,投入一項名為「未來戰鬥系統」的項目,這是美國歷史上最大的軍火合同。美國國會下令,到2010年,美軍1/3的地面車輛和1/3的縱深轟炸機必須實現自動化。到2015年,機器人將成為美軍中的一支重要的戰鬥部隊,它們有的像人,有的像車輛和坦克,有的如鳥似雀,甚至像蟑螂和蟋蟀;有的將上陣殺敵,有的將運輸軍用物資,有的將偵察情報,有的負責炸毀碉堡。目前,美軍廣泛使用一種叫「PackBot」(意為「背包機器人」)的軍用機器人,該型機器人已經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執行了大量的任務。在激烈異常的巷戰中,士兵只需將隨身攜帶的機器人從窗戶扔進去,房子里是否有狙擊手就「一目了然」了。如果發現了那些已經守候多時的敵人,士兵可以立即呼叫空中支援將房子夷為平地。這種反狙擊機器人安裝有很多鰭狀物,即使你把它扔個四腳朝天也沒關係,它照樣可以翻身。另外,這種鰭狀物還可以幫助它翻越各種障礙。「Packbot」系列還有一種炸彈處理型機器人,像一個小型坦克,運用兩套履帶行動,能爬樓梯、鑽山洞,能穿過各種類型的崎嶇地形。還安裝有一個化學感測器,能讓部隊在進入建築物和洞穴之前,查看裡面是否有化學武器。能對付簡易爆炸裝置的還不止「PackBot」。2004年2月,五角大樓開始在伊拉克部署無人操作機器人。當時,在美軍車隊行經的多條路線上,簡易爆炸裝置層出不窮,令美軍聞之喪膽,被稱為「頭號殺手」。這些機器人的任務是,一旦發現爆炸物,立即進行處理。它們還裝有「干擾器」,遇到威脅時能噴出一股氣流或水,將之清除。目前在伊拉克投入使用的機器人,還有裝備美國海軍陸戰隊的「角鬥士」戰術無人車(TUGV)。「角鬥士」是一個能夠遙控的多面手機器人,高1.2米,重約800千克,成本15萬美元。它可以在任何天氣與地形下,執行偵察、核生化武器探測、突破障礙、反狙擊手和直接射擊等任務。「角鬥士」系統的操縱員控制面板與市場上的遊戲機手柄十分相似,士兵們可以通過它向「角鬥士」下達指令,戰鬥時,「角鬥士」可沖在最前面,為後續士兵掃清前進中的障礙。由於需要執行多種任務,「角鬥士」武裝到了牙齒,上面裝備著日/夜攝像機,能夠24小時對目標進行偵察與監視,此外它還裝備著一套生化武器探測系統。「角鬥士」的武器包括7.62毫米口徑的中型機槍、9毫米口徑的「烏茲」衝鋒槍。陸戰隊還準備在它上面裝備一套「狙擊手發現、還擊系統」,這樣在城市巷戰中,它可充當士兵的保鏢,伴隨士兵打仗。「角鬥士」的防護能力也很強,即使身中數彈仍然能夠照常執行任務。「角鬥士」的亮相反映了美軍無人地面裝置出現了輪式化趨勢,也與世界輕型裝甲車輛輪式化發展新潮相呼應。輪式比履式機動速度快,也利於減低成本和車重。儘管美軍在軍用機器人應用領域保持著世界第一的水準,但與五角大樓最終以「機器人兵團」取代士兵作戰的目標相比還相差甚遠。而美軍正在研製、完善的未來戰鬥系統(FCS)將構成「機器人兵團」的核心。美國陸軍已經多次強調未來戰鬥系統的網路中心戰概念,使用由有人駕駛的指揮控制平台控制的機器人直射、間接火力、感測器和支援平台。未來戰鬥系統中包括3種無人駕駛地面車輛:武裝偵察型無人地面車輛(ARV UGV)、「多用途通用/後勤裝備」(MULE)平台、小型無人地面車輛(SUGV)。ARV UGV是一種5~6噸重的裝甲車,車速為40~90千米/小時,具有行進間射擊和靜默觀察能力,能提供部隊防護和自我部署。MULE是一種2.5噸重的無人地面車輛,車速為80~90千米/小時,最小有效載荷為908千克。該車具有多種用途,主要任務是為徒步士兵運輸裝備和補給,配備其它載荷後還可執行通信中繼、突擊和掃雷等任務。SUGV也稱「單兵機器人」,由一個或幾個士兵攜帶,重量為9.08~13.02千克,速度為4.82~9.04千米/小時,主要組成部分包括機動平台、操縱人員控制介面以及與各種任務相適應的模塊化載荷,可以執行偵察、監視、破門、發煙、投擲榴彈等任務,以支援步兵。但是,機器人作戰也帶來了一系列複雜的問題。按照國際公約《武裝衝突法》規定,無人操縱系統不能在無人操縱的情況下發射武器。無人操縱的戰鬥車,明顯與這條公約相悖。然而,隨著配備武器的機器人不斷推陳出新並投入使用,要求提高機器人選擇及摧毀目標自動化程度的呼聲已越來越高。機器人在各行各業大顯身手近年來,人類的活動領域不斷擴大,機器人應用也從製造領域向非製造領域發展。像海洋開發、宇宙探測、採掘、建築、醫療、農林業、服務、娛樂等行業都提出了自動化和機器人化的要求,下面這些機器人就是在各行各業的代表。空間機器人:空間機器人一直是先進機器人的重要研究領域。如美國NASA的空間機器人索傑納(Sojanor)等。索傑納是一輛自主移動車,有6個車輪,它在火星上的成功應用,引起了全球的廣泛關注。水下機器人:美國的AUSS、俄羅斯的MT-88、法國的EPAVLARD等水下機器人已應用于海洋石油開採、海底勘查、救撈作業、管道鋪設和檢查、電纜鋪設和維護,以及大壩檢查等方面。醫用機器人:醫用機器人的主要研究內容包括:醫療外科手術的規劃與模擬、機器人輔助外科手術、最小損傷外科、臨場感外科手術等。美國已開展臨場感外科的研究,用於手術培訓、解剖教學等。法、英、意、德等國家聯合開展了圖像引導型矯形外科計劃、袖珍機器人計劃以及用於外科手術的機電手術工具等項目的研究。地下機器人:地下機器人主要包括採掘機器人和地下管道檢修機器人兩類。主要研究內容為:機械結構、行走系統、感測器及定位系統、控制系統、通信及遙控技術。目前日、美、德等發達國家已研製出了地下管道和石油、天然氣等大型管道檢修用的機器人,各種採掘機器人及自動化系統正在研製中。建築機器人:日本已研製出20多種建築機器人,如高層建築抹灰機器人、室內裝修機器人、地面拋光機器人、擦玻璃機器人等,並已實際應用。核工業用機器人:國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機構靈巧、動作準確可靠、反應快、重量輕、剛度好、便於裝卸與維修的高性能伺服手,以及半自主和自主移動機器人。已完成的典型系統,如美國ORML基於機器人的放射性儲罐清理系統、反應堆用雙臂操作器,加拿來大研製成功的輻射監測與故障診斷系統,德國的C7靈巧手等。中國太空探路先鋒——月球車2007年,中國登月計劃跨出了第一步。隨著這一夢想的實現,一大批國內自製的航天探測器也陸續進入了公眾的視野。2012年,「嫦娥工程」將實現「落地」,為了解決月球地面、溫度、輻射等一系列問題,中國各個科研單位的研究人員正絞盡腦汁製造中國版的「月球探測遠程控制機器人」,簡稱「月球車」。集體合作的中國版月球車第六屆珠海航展上,一輛金光閃閃的月球車首次亮相。不同以往哈工大、上海交大的單打獨鬥,此次亮相的月球車稱得上是集體的智慧:中國空間設計院牽頭,哈工大主要負責製作了本次航展所展示月球車的移動系統和底盤,瀋陽自動化研究所負責機械臂的研究製造。「儘管是一個原理樣機,在真正應用時還需做一系列改進,但是展示的原理樣機中集結了各個研究單位的優勢已有體現。」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總體部深空探測室副主任賈陽指出,儘管此前有消息稱,國內各科研機構都在競爭月球車項目,但事實上新一代航天器的研發必須集結眾多研究單位的優勢。其實,國內眾多科研單位聚焦月球車的背後,昭示的是我們的深空探測已啟程。深空探測中,飛過去、環繞、在表面上著陸、巡視行走,或者是撞擊,形式多樣。「而在這些探測形式里,巡視探測是比較重要的形式之一,這與衛星、載人飛船等航天器差別比較明顯。」賈陽表示除了月球車外,新一代的航天探測器還將包括著陸器、採樣裝置等等。中國的科研人員正在這些探測項目的相關領域中,積極開展研究工作。此前,哈爾濱工業大學曾製造過一款「六輪搖臂轉向架式」月球車,可以看到著名的火星表面探測器「索傑納」火星車的影子。上海交通大學也製作過一款外形炫目的「小蛛行人」月球車。相比之下,此次登場的月球車外觀平常----金光閃閃、六個輪子、三對「眼睛」、六台高清晰相機每隔數秒就會拍攝周圍環境照片。賈陽是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月球車」課題組的負責人之一,他解釋說:「這是一類特殊的航天器,能夠在月球表面移動,適應月球環境,完成探測任務。與繞著地球的衛星、載人飛船都有區別。」在他的印象中,中國空間技術設計研究院著手月球車原理樣機研製時,國內月球車的研製早已呈「諸侯紛爭」之勢。哈工大、北航、清華、瀋陽自動化研究所、上海交大等在內的至少14家科研單位都進行了相關的研發工作。許多科研單位在此前的研究中多是從與月球車某個相關角度切入,隨著「嫦娥工程」的開展,各種「月球車」逐漸向其靠攏。他以「移動技術」為例說,各單位獨立研究的「一部分工作會在未來的工程實施中結合起來,但並不是全部。而中國空間技術設計研究院的介入,是從總體上考慮。綜合分析移動系統,還包括導航控制、探測、熱控能力等。」這個團隊在認真吸取了其它科研單位在移動、導航方面做的工作經驗後,已經與多家研究單位形成了聯盟,並製造出了航展上的月球車樣機。賈陽表示,這輛月球車肯定是集結了中國月球車研製工作中的所有優勢。每項技術都打上中國之名在賈陽等看來,月球車的大體形狀是:一個方盒子、六個輪子,通過搖臂懸架連接。車體前端上方有若干個相機,探測周圍地貌起伏情況。後面立起的是一個定向天線。在月球車上有個接臂,接臂末端有一「岩芯取樣器」,就是研磨器,而月球車內部則是測路雷達。「未來真正落月的月球車還需要做一些改進工作,我們現在能看到的月球車體現的是實現功能的技術思路方法與未來相同或相近。」1970年11月17日,前蘇聯的「月球17」號探測器登陸月球,放下了第一輛真正意義上的月球車。隨後,美國的「阿波羅15」號飛船將人類第一輛有人駕駛月球車送上月面。月球車項目負責人曹其新表示,目前國內各個研究團隊的成果,都逃不脫國外月球車的影子。然而,中國的月球車並不是克隆產品。賈陽指出,儘管深空探測的國際合作相對比較容易開展,但是「月球車」的相關核心技術還必須實現自主開發,逐步突破。這裡所說的「關鍵技術」,不僅僅是工程技術,還包括模擬月球環境等研究項目。只有各項技術齊頭並進,才能讓月球車的月面探測工作成為現實。比如,在地球表面模擬月球重力。從原理上說,這有許多方法:用氣球掛起來、用飛機模擬半失重狀態等等。但具體到實踐細節上,各種方法的效果會與月球的真實情況存在差異,探索是否成功還需要中國科研人員的努力。「在此意義上,這台月球車很中國。移動、導航、自主控制……每一項技術都會打上中國的名字。」目前國內月球車水平與國外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但由於各項航天技術的發展,「我們已經在較好的基礎上來做這個工作了,追趕的時間並不會太漫長。」賈陽說。並不止步於探月「月球車上的技術在其它航天技術上也會得到應用。如果我們解決好在月球上的自主控制能力,也可提高在地球周圍的航天器的控制能力。」賈陽表示,屆時一旦發生故障,這些航天器便能自己維護,這對非深空探測領域是一大技術推動。「月球車研究有個延續性。關鍵技術掌握了,除月球外,稍做改裝還可以投入火星探測之用。」曹其新表示,「以後我們還要搞深空探測研究所,如果月球車沒機會了,還有火星車,另外月球建基地,需要各種機器人。」當然,火星車並不僅僅將月球車改個名就行了。考慮到月球與火星星球環境的不同,火星車會做適當改進,不過移動、導航、自主性的大框架還是一致的。其實,早在2004年,北航已嘗試設計了我國第一個火星探測器。這個探測器名叫「火星探路者」,是以美國宇航局的「漫遊者」號為原型設計的。更重要的是,月球車的研究成果不僅只能應用於宇宙探測。在賈陽等研究人員看來,月球車的研究還能對其它地面技術有所推動。輪子在月球表面能走了,也能推動地面力學的發展,此外,月球車上兩個眼睛,體現了雙目視覺技術,將其搬用到地球上的車輛上,採用計算機駕駛,人就可以在夜間駕駛時睡覺。攻克月球車製造難點難點1.重力月球重力是地球的1/6,這意味著,在地球上重量為60千克的東西,到了月球表面則變成10千克,因此,月球表面的土壤非常鬆軟,月球車的行進效率會大大降低。難點2.路況月球表面崎嶇不平的路面,有石塊、有隕石坑,還有坡,在這種情況下,設計的輪子便需要克服重重障礙,既不能打滑,也不能翻車,必須做到前進、後退、轉彎、爬坡,樣樣在行。難點3.溫度在月球的一個自轉周期內,溫度相差可以達到310℃。月面上如此急劇變化的溫度環境會使橡膠迅速老化,因此月球車輪胎要使用特殊材料,克服溫差帶來的損傷。難點4.人工智慧月球車是個智能機器人,需要具備獨立處理各種環境的能力。由於距離太遠,無法通過遙控的方法處理反饋信息,月球車需要配置若干個感測器,在得知周圍環境、自身姿態、位置等信息後,通過地面或車內裝置,形成三維地形圖,進而編輯方向,勾畫出到達目標點的路徑,並導航控制月球車走到目的地。難點5.電力供應月球的自轉引起月面的晝夜變化,月球上一天的時間,大約相當於地球上的27天多一點,因此,月球晝夜間隔大約相當於地球上的14天。也就是說,登上月球以後的月球車,最多可以連續工作14天,進入月夜以後,由於無法通過光能發電,便進入休眠狀態。14天後,又能自動醒來。開啟人工智慧新時代——世界首個鼠腦機器人往人身上植入晶元、換機器手臂、意念控制機器,這些想法早就不是什麼新鮮事了。2008年8月,英國里丁大學的工程系統學院宣布,他們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生物腦控制的機器人:一隻鼠腦機器人!人工智慧這個「人工」要如何實現,以前科學家只想著怎麼讓電路像人一樣思考,這在人腦的運行機制還沒搞懂的時候,簡直就是做夢。回過頭來想一想,能不能直接把人腦接到電路上呢?這樣就能直接看到它們是如何協作的。但是不必真找一個活人的腦子,老鼠的就可以,效果都一樣,只需要6位數的神經元,先看看它們會做什麼再說。鼠腦機器人vs無頭蒼蠅聽到鼠腦機器人的名字,立即就會有人吸一口涼氣:如果鼠腦擁有了機器人的強大力量,會不會向人類討還血債,憑著它在實驗室里犧牲的千萬同胞的名義?但如果你走進凱文·沃維克教授的實驗室看一眼,就不會再有這樣的擔心了。所謂的鼠腦機器人,不過是個紅綠色的小方盒子,在一張餐桌大小的場地上時而前進,時而折返,看起來比街頭賣的電動玩具汽車還要粗糙,走起路來像只沒頭蒼蠅 其實它跟蒼蠅也就一個水平。蒼蠅的大腦中有10萬個神經元,在這一位鼠腦機器人「米特·格登」(Meet Gordon)的「大腦」裡面,大概也只有5~10萬個老鼠胚胎中提取出的神經元,而一隻真正的老鼠有500萬個神經元,人類有1000億個!看上去,「米特·格登」似乎不能完成任何有用的任務,事實上它也的確不能。那麼為什麼要把它製造出來呢?這要從它的設計者沃維克教授說起。瘋狂教授的瘋狂實驗如果世界上真的有科幻電影中那些科學怪人或者瘋狂教授,那麼這位沃維克教授一定就是其中的代表。他最大的一個研究興趣,就是將人和機器連起來,而且用自己的身體做實驗品。2002年他寫了那本著名的《我,半機械人》(I,Cyborg),Cyborg這個名字至今還有許多不同的翻譯,有的譯為改造人、生化人、自動控制人,有的就直接譯成「賽伯格」。它指的是這樣一種人類:他們身體上不可缺少的某些部分,已經換成了機器零件。沃維克教授自己就是如此。按照他的說法,從1998年起,他已經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賽伯格」,因為應他的要求,「人工大腦之父」雨果·德·加里斯教授往他手臂中植入了一塊晶元,從此以後可以用意念直接控制機械手臂,甚至能通過互聯網遙控千里之外的機械手抓握一顆葡萄。這個研究領域被叫做「人-計算機界面」,沃維克教授認為,這是人類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沃維克教授的另一個研究興趣,是製造一種能自己適應環境的機器人,它會自己從挫折中學習。這種機器人的頭腦中沒有多少預設的程序,就像休謨所說的是「一張白紙」。它用計算機模擬神經網路的運作,像真正的生物一樣,為自己的「生存」而奮鬥。他的實驗團隊觀察到了很多有趣的學習和適應行為,據說還有過一個機器人,因為無法適應紛繁複雜的環境,「絕望」以至「自殺身亡」。老鼠的藍牙軀體鼠腦機器人就是這兩個想法的交匯點。之所以要製作「格登」,就是為了研究動物生存的奧秘:生物腦怎樣學習適應環境。活的小白鼠能夠學習走迷宮,沃維克教授的機器人也會學習,但這是不是真的是一回事呢?不如把鼠腦放到機器人上面試一試。準確地說,這一片鼠腦並不是真的放在機器人頭頂上到處亂轉,沒有必要這樣麻煩,遙控就可以了。鼠腦的切片安放在一個巴掌大的培養皿中央,它叫做「多電極矩陣」,有60×60=3600根電極和腦切片相連,像是一塊特別大的CPU。這是鼠腦和機器相交流的關鍵部件,每個電極都可以捕捉神經元的電信號,也能向神經元放出電刺激。神經元和機器的差別就在這裡彌合了。但是在神經生物學實驗用的MEA中,神經元只能存活幾個小時,然後因為缺乏營養而凋亡,但是「格登」的學習歷程需要數十天的時間。在沃維克教授的實驗室里,MEA得到不斷輸入的營養液,就像腦血管一樣不斷地輸送氧氣和養料,能夠讓切片中的腦細胞存活好幾個月。MEA被放置在恆溫箱中保存,電極信號則通過藍牙無線電與機器軀體溝通。為「格登」創造大腦的過程可不簡單。首先,科研人員將神經細胞從老鼠身上分離下來,放置在酶溶液中,讓這些神經細胞彼此分離。然後,他們將這些神經細胞置於營養豐富的培養基中。培養基容器長寬均為8厘米,與一個擁有60個電極的電子矩陣相連接。科研人員可以在「格登」身上放置數個電子矩陣「大腦」,使「格登」具有多重性格。「我們看到這些大腦的不同之處,相當有趣。」沃維克說,「某個大腦會比較活潑,另一個大腦會不大聽我們使喚。」格登的軀體雖然簡陋,卻是實實在在的身體,既有運動器官 一對輪子,也有感覺器官 安裝在四個側面上的感應器,一旦格登撞到了場地四周的牆壁,感應器就產生電信號,並作出相應的反應:「哇呀!疼啊!」如果它會說話的話,也許就是這樣的驚呼。一顆鼠腦的充實生活這可是實實在在的痛覺,不像之前的研究,例如2003年美國亞特蘭大和澳大利亞珀斯的一群研究人員,讓MEA中的腦細胞控制三支彩色鉛筆,模仿藝術家作畫;或者是2004年佛羅里達大學的研究者,用MEA中的鼠腦來進行F-22戰鬥機的模擬飛行。它們都是虛擬世界中的虛空,需要人施加額外的刺激讓神經元保持活躍。如果沒有電信號輸入,即使養料供應充分,神經元也會很快凋亡。這個道理很簡單,就是「思而不學則殆」,沒有環境的信號刺激,腦無法長期運作。就如同阻斷了一個人的觸覺、視覺、聽覺和其它所有感覺,就會讓他迅速精神崩潰。但是格登活得很好很充實,根本用不著額外的電刺激。沃維克教授說:「大約24小時內,神經元彼此伸出突觸,建立連接。一周之內,我們便可以看到一些自發放電,以及與普通老鼠或人類的大腦類似的活動。」這說明感應器真的就像是格登的感官,而它正在分析來自感官的信息,對這個奇怪的環境進行學習研究:怎樣走路才能不碰到牆壁呢?對格登的行走路徑進行分析的結果,也證實格登在慢慢學習一些東西。沃維克教授接下來給自己的任務,就是弄清楚生物學習行為的基本原理。MEA的電極信號擺在面前,研究起來要比天然的動物容易多了。科研人員說,這一開創性研究旨在探索自然智能和人造智能的分界問題,可能有助於人類弄清楚記憶和學習機能的根本構架。「研究目的在於弄清記憶究竟怎樣在生物大腦中存儲。」沃里克說,科研人員藉助觀察神經細胞發出電子脈衝時如何連動,可能找到治療老年痴呆症和帕金森氏病之類神經退化疾病的方法。人腦還不如鼠腦沃維克教授並不是邪惡的瘋狂科學家,接下來的實驗也不會使用人腦,即使有志願者願意為科研獻出自己的大腦。這不僅是考慮到倫理的原因,事實上也根本用不著。在格登的研究中,就算用上人腦也不會有任何區別。因為神經元的工作原理都是一樣的,都是通過突觸傳遞的電信號。電刺激讓神經元突觸之間形成連接,於是格登學會了各種動作。雖然格登的「感官」和「肢體」都簡單到了極點,但是並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一切感覺和運動,在腦里都是同樣的神經元衝動,既沒有一種帶顏色的電信號專門來表示視覺,也沒有什麼帶聲音的電信號來傳遞聽覺。許多實驗早就證實了這一點,威斯康星大學的保羅·巴切·利塔研製的裝置,就能讓盲人通過舌頭感知圖像;而普茨茅斯大學的亞當·蒙塔頓的Eyeborg還能讓色盲者通過耳朵感知顏色。格登和我們的區別,除了神經元的數量差了6個數量級,就是它們的感覺器官非常簡單。誰叫它不幸生在了這個狹窄的小盒子里,一輩子也不可能像普通老鼠一樣見到太陽照常升起。但是神經元能學習適應這樣的感官,掌握生物最本質的能力,就是自己適應環境。2050年,我們和機器人結婚在紐約性博物館裡,人工智慧專家戴維·利維往屏幕上投射了一張虛擬照片:一位身著婚紗、笑盈盈的新娘手牽著一個矮矮的機器人新郎。台下的觀眾低聲輕笑,利維卻對他們說:「幹嗎不嫁個機器人呢?瞧這幸福的小倆口!」當被問及選擇機器人的一方是不是受到愚弄的傻瓜時,利維的臉嚴肅了起來:「當孤獨、悲傷和痛苦成為你除此之外的唯一選擇時,找個執行『愛你』命令的機器人,看著它為愛你忙活,有什麼不好?當你變得更快樂時,其它的事情真有那麼重要嗎?」在戴維·利維2007年出版的《與機器人戀愛、做愛》一書中,他寫道,人類與機器人之間的性、愛情甚至婚姻關係即將實現,這樣的關係甚至會令人嚮往。「我知道有些人認為這樣的想法很荒唐,」他說,「但我確信,這一切必將發生。」這位63歲的倫敦人說出這番話,絕非心血來潮。利維與計算機的情愫始於他大學生活的最後一年,時逢真空管時代。從那時起,他的視野不再囿於對國際象棋的熱愛。他回憶說:「那時的人們編寫了國際象棋的電腦程序,模擬人類的思維過程。」他則迷上了編寫能實現人機對話的程序。隨後,他開始探索能讓人機互動的方法,並以此作為博士選題,於2007年從荷蘭馬斯特里赫特大學獲得了學位。(利維獲得國際象棋大師頭銜之後,曾經暫時放下了博士學業,週遊世界參加賽事,還創辦了幾家與計算機和象棋相關的組織和公司。)利維認為,幾十年來,人類與機器人之間的關係不斷私人化。剛開始,機器人只能進工廠造車,而現在,它們走進家庭當起了清潔工,如羅姆巴;還變成了電子寵物,如電子雞和索尼愛寶狗。機器人的長相可以接近真人。由日本大阪大學智能機器人技術實驗室負責人石黑浩教授研發的機器美女Repliee站在1米開外,能瞞騙過人們的眼睛達10秒之久。利維指出:「只要假以時日,有人就會拆下震動器的零件,裝進娃娃里,或許再加進幾塊基礎的語音電子板,一個機器性伴侶就初步成形了。」科幻迷們已看過了太多電影電視中人類和人造智能生命體之間的較量,如《星際旅行》中的戴塔少校和《太空堡壘卡拉狄加》中的賽隆人,但利維相信,有很多人會愛上這些裝置。程序員可按客戶需求,為其度身定做機器人伴侶,他們還能讓機器人耍點脾氣,製造點情感上的小摩擦。利維認為:「人們戀上的不是程序,而是一個足以亂真的模擬人,這種模擬模擬可以對人產生巨大影響。」事實上,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聖迭戈分校2007年的一項調查發現,剛會走路的孩子在觸碰一個身高61厘米、名叫QRIO的仿人機器人,並看到它的回應之後,會接受它,把它當作是自己的同類,當它電力不足時,孩子們甚至會為它蓋上毯子,會告訴它「晚了,睡吧」。利維說:「從小玩著各式電子產品長大的人,會覺得機器人平常得就像朋友、搭檔或愛人。」他還提到,美國斯坦福大學2005年的研究表明,人們會逐漸喜歡並信任那些會關心他們遊戲輸贏,並支持著他們的電腦模擬玩家,正如他們在得到其他真人關懷之後所作出的回報一樣。基於對人們如何墜入情網的研究發現,人類與機器人的結合或許不會太令人費解。美國羅格斯大學的生物人類學家海倫·費希爾以研究愛情而出名,她認為,愛取決於3個要素:性、浪漫和眷戀,而這些要素可以被一切事物所激發。一本書或一部影片就可以激發起人的性慾,根本無需人類去觸發;你可以對你的土地、房子、想法、書桌、酒精或其它任何東西產生眷戀,所以,很正常,你也可以對機器人產生依戀;要說浪漫的愛情,你甚至可以瘋狂地愛上一個根本不知道你存在的人,這足以說明我們對愛有多麼渴望。然而,費希爾和利維都同意,大多數的人還是會按常規方式去戀愛和交歡。但利維仍然認為,會有人由於種種原因,出現感情和性生活方面的空白,他們會從機器人的陪伴中受益。比如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心理學家雪莉·特克在《第二個自我》(主要探討人與機器的關係)一書中提到的一位化名「安東尼」的學生,安東尼試圖找個人類女朋友,但他更願意和機器交往,跟機器的交往讓他更加安心,甚至幸福。利維說,他要把這本書獻給所有男男女女的「安東尼」們,還有那些由於無法與人交往而失落、絕望的人們,他要告訴他們,與機器人建立某種關係的時代即將到來。不過,這種人與機器之間的關係健康與否仍然值得商榷。正如雪莉·特克所說:「如果你孤單,但又害怕親密關係,那麼和機器交往可以使你既保持獨立又不會寂寞,讓你產生一種錯覺:就算不需要友情,也一樣可以擁有伴侶。這可沒什麼值得慶賀的。在我看來,與機器人的這種關係的誘人之處,正是與人交往中所缺少的。」特克認為,應該由人來解決社會問題,而不是機器人。她解釋說:「安東尼這樣的人需要的是經歷,這樣才能增強他們的人際交往能力,應對種種複雜而又艱巨的挑戰。」利維聲稱,社會缺乏足夠的人力來解決孤獨、贍養老人等社會問題。對此,特克並不同意,她認為:「如果我們像投資其它事業那樣,賣力地去僱人來照顧老人,這些困難就根本不成問題了。」費希爾和特克都認為,人類和機器人的婚姻實屬無稽之談。但利維卻反駁說:「倒退100年,如果你提議男人娶男人的話,你肯定會被扔進瘋人院的。美國12個州的跨種族婚姻禁令,也是直到20世紀下半葉才由美國政府宣布廢除的。這些都印證了婚姻本質所發生的變化。」機器人發展史1920年 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卡雷爾·恰佩克在科幻小說《羅薩姆的機器人萬能公司》中,根據Robota(捷克文,原意為「勞役、苦工」)和Robotnik(波蘭文,原意為「工人」),創造出「機器人」這個詞。1939年 美國紐約世博會上展出了西屋電氣公司製造的家用機器人Elektro。它由電纜控制,可以行走,會說77個字,甚至可以抽煙,不過離真正幹家務活還差得遠,但它讓人們對家用機器人的憧憬變得更加具體。1942年 美國科幻巨匠阿西莫夫提出「機器人三定律」。雖然這只是科幻小說里的創造,但後來成為學術界默認的研發原則。1954年 美國人喬治·德沃爾製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可編程的機器人,並註冊了專利。這種機械手能按照不同的程序從事不同的工作,因此具有通用性和靈活性。1956年 在達特茅斯會議上,「人工智慧之父」馬文·明斯基提出了他對智能機器的看法:智能機器「能夠創建周圍環境的抽象模型,如果遇到問題,能夠從抽象模型中尋找解決方法」。這個定義影響到以後30年智能機器人的研究方向。1959年 德沃爾與美國發明家約瑟夫·英格伯格聯手製造出第一台工業機器人。隨後,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機器人製造工廠——Unimation公司。由於英格伯格對工業機器人的研發和宣傳,他也被稱為「工業機器人之父」。1962年 美國AMF公司生產出「VERSTRAN」(意思是萬能搬運),與Unimation公司生產的Unimate一樣成為真正商業化的工業機器人,並出口到世界各國,掀起了全世界對機器人和機器人研究的熱潮。1965年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研製出Beast機器人。Beast已經能通過聲納系統、光電管等裝置,根據環境校正自己的位置。20世紀60年代中期開始,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斯坦福大學、英國愛丁堡大學等陸續成立了機器人實驗室。美國興起研究第二代帶感測器、「有感覺」的機器人,並向人工智慧進發。1968年 美國斯坦福研究所公布他們研發成功的機器人Shakey。它帶有視覺感測器,能根據人的指令發現並抓取積木,不過控制它的計算機有一個房間那麼大。Shakey可以算是世界第一台智能機器人,拉開了第三代機器人研發的序幕。1973年 世界上第一次機器人和小型計算機攜手合作,誕生了美國Cincinnati Milacron公司的機器人T3。1978年 美國Unimation公司推出通用工業機器人PUMA,這標誌著工業機器人技術已經完全成熟。PUMA至今仍然工作在工廠第一線。2002年 美國iRobot公司推出了吸塵器機器人Roomba,它能避開障礙,自動設計行進路線,還能在電量不足時,自動駛向充電座。Roomba是目前世界上銷量最大、最商業化的家用機器人。2006年 微軟公司推出Microsoft Robotics Studio,機器人模塊化、平台統一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比爾·蓋茨預言:家用機器人很快將席捲全球。世界人工智慧之最最大的人工智慧1993年,美國史蒂芬·斯皮爾伯格的安布林娛樂公司製造出一台長14米、高5.5米、重4082公斤的機械恐龍,名叫霸王龍國王,大小和真的恐龍相仿,是為拍攝《侏羅紀公園》而製造的。最小的人工智慧1992年,日本精工愛普生公司開發研製出一台光敏微型機器人「先生」,體積不到3立方厘米,重1.5克,由97種不同的手錶零件製成。最先進的人工智慧形式「深藍」——美國國際商用機器公司RS/600/SP國際象棋超超級計算機,於1997年以312:212的成績擊敗了國際象棋史上最偉大的冠軍加里·卡斯帕羅夫。因為擁有象棋步驟的副計算器,「深藍」在1秒內能檢測兩億步,這使它在3分鐘內可轉換500億步。最高級的玩具機器人1998年1月,丹麥玩具公司首次製成了智能塑料積木「風暴」。該積木能擺成各種「智能」機器人,通過家庭計算機的控制,這種機器人就會開始「思考」。該機器人是美國馬薩諸塞州的麻省理工學院的帕佩雷特教授歷經10餘載研製而成的,積木裡面裝有微晶元和感測器。使用最廣泛的工業機器人在流水線上和大學實驗室里使用最廣泛的機器人名叫「普馬」(可為流水線編程的通用機器),它是在20世紀70年代時,由威克·席恩曼設計,由瑞士施托布利·烏尼梅森公司生產的。最先進的機械手臂1997年,美國的巴雷特技術公司開發出價格為25萬美元的機械手臂,它有類似於腱的作用的導線,能在任何位置抓取5公斤重的物體。這隻手共有7個無齒輪關節,可以拋球、做清掃工作,也可以幫助人進出浴室、開門和準備一日三餐。最耐用的機器人1957年,在英國坎布里亞郡,發生了世界上最嚴重的核事故。為了清除掉現場的污染物,英國的核燃料有限公司成功地研製了一名叫「指揮官」的機器人。該機器人能抵禦極強的輻射作用,它的5節液壓傳動臂能移動重達127公斤的物體。移動速度最快的機器人2005年3月15日,日本日立公司推出了首款人形機器人「Emiew」,並宣稱,「Emiew」是目前世界上移動速度最快的機器人。該款機器人身長130厘米,重約70公斤,最大時速為6公里,既可以以快步行走的速度移動,還有繞開障礙物行進的功能。安裝在機器人頭部的探知器可以判斷人的臉部和聲音,即使在1米遠的地方,機器人也可以與人進行對話。機器人進行的最遠的旅行1997年7月4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旅居者」機器人完成了它到火星長達1290萬公里的旅行,在早期的「探路者」登陸艙的著陸點附近著陸。這個重量僅17.55公斤的機器人是在地球上遙控、在火星表面進行科學實驗的,由於離地球上的遙控器太遠,操作指令幾乎得用20分鐘才能傳達到該機器人那裡。參考文獻http://tech.sina.com.cn/d/2009-02-25/10142856725.shtmlhttp://dongxi.net/b03jY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60be6a0100hbwv.html
推薦閱讀:

美國留學:未來矽谷最緊俏的5大高薪技能!
RoboCup比賽系列(零):總綱
獵豹的人工智慧產品:當做瀏覽器的做起了機器人
五款掃地機器人產品對比誰更強勁?
狂熱的實踐派機器人工程師谷逍馳

TAG:人類 | 機器人 | 機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