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文化解密儒道釋

核心提示:佛教:茶伴青燈孤寂,明心見性。道家:茗飲尋求空靈虛靜,避世超塵。儒家:以茶勵志,溝通人際關係,積極入世。共同點:和諧,平靜。(以儒家的中庸為提攜)中國茶道追求的「真」:茶應是真茶、真香、真味。

無憂何必去飲酒,清靜常品紫陽茶—賈平凹

禮:以茶敬客

所謂禮,長幼倫序,親和禮讓;和平友好,親善謙虛。以禮相待,正是中國人「以茶表敬意」精神的體現。

北方大戶之家,有所謂「敬三道茶」。客來,延入堂屋,主人出室,先盡賓主之禮。命僕人或子女獻茶,為第一道茶,只是表明禮節,不一定要喝。因主客剛剛接 觸,洽談未深,而茶本身精味未發,或略品一口,或乾脆折盞。第二道茶,便要精品細嘗。主客談興正濃,情誼交流,茶味正好,邊啜邊談,茶助談興,水通心曲, 所以正是以茶交流感情的時刻。待到第三次將水衝下去,再斟上來,客人便可能表示告辭,主人也起身送客了。

禪:茶禪一味

禪,梵語作「禪那」,意為坐禪、靜慮。南天竺僧達摩,自稱為南天竺禪第二十八祖,梁武帝時來中國。當時南朝佛教重義理,達摩在南朝難以立足,促到北方傳播禪學,北方禪教逐漸發展起來。

禪宗在中國傳到第五代弘忍,門徒達五千多人。弘忍想選繼承人,門人推崇神秀,神秀作偈語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佛拭,莫使有塵埃。」弘忍 說:「你到了佛門門口,還沒入門,再去想來。」有一位舂米的行者慧能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無台,佛性常清凈,何處染塵埃。」於是慧能成為第六世中國禪 宗傳人。神秀不讓,慧能逃到南方,從此禪宗分為南北兩派。

中唐以後,士大夫朋黨之爭激烈,禪宗給苦悶的士人指出一條尋求解除苦惱的辦法,又可以不必舉行什麼宗教儀式,作個自由自在的佛教信徒,所以知識階段的文人墨客也推崇起佛教來。而這樣一來,佛與茶終於找到了相通之處。

禪宗主張坐禪修行的方法「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不立文字」「自心是佛」。即心裡清靜,沒有煩惱,此心即佛。禪宗強調自身領悟,即所謂「明心見性」,主張所 謂有即無,無即有,勸人心胸豁達些,從這點說,茶能使人心靜、不亂、不煩,有樂趣,但又有節制,與禪宗變通佛教規戒相適應。皎然所言「三碗便得道,何需苦 心破煩惱」。故意去破除煩惱,便不是佛心了。「靜心」、「自悟」是禪宗主旨。皎然把這一精神貫徹到中國茶道中。茶人希望通過飲茶把自己與山水、自然、宇宙 融為一體,在飲茶中求得美好的韻律、精神開釋,這與禪的思想是一致的。中國化的佛教,主張「頓悟」,把事情都看淡些就是「大徹大悟」。在茶中得以精神寄 托,也是一種「悟」,所以說飲茶可得道,茶中有道,佛與茶便連結起來。禪僧們在追求靜悟方面執著很多,所以中國「茶道」二字首選由禪僧提出。這樣,便把飲 茶從技藝提高到精神的調度。有人認為宋以後《百丈清規》中有了佛教茶儀的具體儀式規定從此才有「茶道」,其實,程式掩蓋了精神,便不是「道」了。

所謂「茶禪一味」也是說茶道精神與禪學相通、相近,也並非說茶理即禪理。

禪宗主張圓通,能與其他中國傳統文化相協調,從而在茶文化發展中相互配合。

「吃茶去"三字,成為禪林法語,就是"直指人心,見心成佛"的"悟道"方式。

《廣群芳譜o茶譜》引《指月錄》中載:有僧到趙州從諗禪師處,師問:「新近曾到此間么?」曰:「曾到。」師曰:吃茶去。」又問僧,僧曰:「不曾到。」師曰:「吃茶去。」後院主問曰:「為甚麼曾到也雲吃茶去,不曾到也雲吃茶去? 」師召院主,主應喏。師曰:「吃茶去。」

茶意即禪意,舍禪意即無茶意。不知禪味,亦即不知茶味。"(澤庵宗彭《茶禪同一味》)顯然,禪師論禪,是要排斥法執、吾執,以便自悟本性。執,即束縛。因此,禪家是要人們做到"於一切法不取不舍,即見性成佛道"。也就是說要達到"內外不住,來去自由,能除執心,通達無礙"(《壇經》)的精神境界。

佛教認為,茶有三德:一為提神,夜不能寐,有益靜思;二是幫助消化,整日打座,容易積食,打座可以助消化;三是使人不思淫慾。佛教修行之法為"戒、定、慧"。"戒",即不飲酒,戒葷吃素;"定、慧",即坐禪修行,要求坐禪時頭正背直、不動不搖、不委不倚,而進入專註忘我的境界。此種耗費精神、損傷體力的坐禪,正好以飲茶來調整精氣,故飲茶歷古以來受到僧人們的推崇。坐禪是佛教的重要修行內容之一,而坐禪與飲茶是密不可分的。僧人坐禪,又稱"禪定"。唯有鎮定精神、排除雜念、清心靜境,方可自悟禪機。而飲茶不但能"破睡",還能清心寡欲、養氣頤神。故歷古有"茶中有禪、茶禪一體、茶禪一味"之說。意指禪與茶葉同為一味,品茶成為參禪的前奏,參禪成了品茶之目的,二位一體,到了水乳交融的境地。

道:天人合一

中國茶道吸收了儒釋道三家的思想精華。佛教強調「禪茶一味」,以茶助禪,以茶禮佛。在茶中體味苦寂,在茶道中注入佛理禪機,茶人以茶道為修身養性的途徑,達到明心見性的目的。

道教在茶道中注入「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崇尚自然,崇尚樸素,崇尚真的美學理念和重生、貴生、養生的思想。

》人化自然

人對自然的回歸渴望,以人對「道」(自然規律)的體認。即在品茶時樂於親近自然,在思想上能與自然交流,在人格上能與自然相比擬並通過茶事實踐去體悟自然 的規律,即道家「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唯一」思想的典型表現:品茶時追求寄情于山水,忘情于山水,心融于山水的境界。

》自然化的人

「自然化的人」即自然界萬物的人格化、人性化,自然萬物具有人的品格、人的感情,能與人進行精神上的溝通的生命體。(即茶鏡的人格化)

仙山靈雨濕行雲,洗遍香肌粉未勻。明月來投玉川子,清風吹破武林春。

要知冰雪心腸好,不是膏油首面新。戲作小詩君莫笑,從來佳茗似佳人。

――蘇東坡

正因為道家「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融入了茶道精神之中,在中國茶人心裡充滿著對大自然的無比熱愛,中國茶人有著回歸自然、親近自然的強烈渴望,所以中國茶人最能領略到「情來爽朗滿天地」的激情以及「更覺鶴心杳冥」那種與大自然達到「物我玄會」的絕妙感受。

道家自然觀,所謂「自然」,指的是自己而然,道是自己如此的,自然而然的。道無所不在,茶道只是「自然」大道的一部分。及後,老莊的信徒又從自然之道中求得長生不死的「仙道」,玉川子「乘此清風欲飛去」,借茶力羽化成仙。

道家「自然」理念導致道教淡泊超逸的心志,與茶自然屬性極其吻合,從而確立了茶文化虛靜恬淡的本性。道教的「隱逸」即是在老莊虛靜恬淡、順其自然的思想上發展起來的。

1.尊人:茶人們習慣於把有托盤的蓋杯稱為「三才杯」。杯托為「地」、杯蓋為「天」,杯子為「人」。意思是天大、地大、人更大。如果連杯子、托盤、杯蓋一同端起來品茗,這種拿杯手法稱為「三才合一」。

2.貴生:注重「茶之功」,茶的保健養生功能和怡情養性功能。

3.坐忘:達到「至虛極,守靜篤」的境界而提出的致靜法門。品茗時心境達到「一私不留」,一塵不染,一妄不存的空靈境界。忘掉自己的肉身、聰明。提倡人與自然相互溝通,融化物我之間的界限,以及「滌除玄鑒」「澄心味象」的審美觀點,並通過「坐忘」來實現。

4.無己:道家不拘名教,純任自然,曠達逍遙的處世態度。無己,即無我,從精神上泯滅物我的對立,達到契合自然、心納萬物。

5.道 法自然,返璞歸真:中國茶道認為「茶是南方之嘉木」大自然的「珍木靈牙」,種茶、採茶、制茶時須順應自然的規律才能產出好茶;茶事活動一切以自然為美,朴 實為美,動則行雲流水,靜如山嶽磐石,笑則如春花自開,言則如山泉吟訴,一舉手,一投足,一顰一笑都應發自自然,任由心性,好不造作。精神方面,道法自 然,返璞歸真,表現為心性得到完全解放,使心境清靜、恬淡、寂寞、無為,心靈隨茶香瀰漫,彷彿自己與宇宙融合,升華到「悟我」的境界。

儒:中和思想

唐末劉貞亮倡茶有"十德"之說:

以茶散鬱氣,以茶驅睡氣,以茶養生氣,以茶除病氣,以茶利禮仁,

以茶表敬意,以茶嘗滋味,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

飲茶使人恭敬、有禮、仁愛、志雅,可行大道。「以茶可行道」(劉貞亮),是「以茶利禮仁」之道。

從茶性「潔性不可污」吸取靈感,應用到「以茶可雅志」的人格思想,認為飲茶可自省、可審己,只有清醒的看待自己,才能正確對待別人;所以「以茶表敬意」是對「以茶可雅志」的邏輯延續。

茶道以"和"為最高境界,亦充分說明了茶人對儒家和諧或中和哲學的深切把握。無論是宋徽宗的"致清導和",還是陸羽的諧調五行的"中"道之和,還是斐汶的"其功緻和",還是劉貞亮的"以茶可行道"之和,都無疑是以儒家的"中和"與和諧精神作為中國的"茶道"精神。

趙佶《大觀茶論》說茶"祛襟滌滯,致清導和","沖淡閑潔,韻高致靜","天下之士,勵志清白,竟為閑暇修索之玩。"朱權《茶譜》記:"予故取烹茶之法,米茶之具,崇新改易,自成一家。……乃與客清談欺話,探虛玄而參造化,清心神而出塵表。"趙佶、朱權的帝、王的高貴身份,撰著茶書,力行茶道。由上可知,飲茶能恭敬有禮、仁愛雅志、致清導和、塵心洗盡、得道全真、探虛玄而參造化。總之,飲茶可資修道,中國茶道即是"飲茶修道"。

道法自然,修道在飲茶。大道至簡,燒水煎茶,無非是道。飲茶即道,是修道的結果,是悟道後的智慧,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中國茶道的終極追求。順其自然,無 心而為,要飲則飲,從心所欲。不要拘泥於飲茶的程序、禮法、規則,貴在樸素、簡單,於自然的飲茶之中默契天真,妙合大道。

在中國茶道中,飲茶之道是基礎,飲茶修道是目的,飲茶即道是根本。飲茶之道,重在審美藝術性;飲茶修道,重在道德實踐性;飲茶即道,重在宗教哲理性。

儉:文人茶道

茶道創始人陸羽對茶葉的栽培與摘采;茶具、茶器的製作;烹茶時水源的選擇;烹茶、酌茶時身體的動作進行了規範和總結,並賦予茶道一種特殊的文化內函,即飲茶、賦茶、以茶示儉、以茶示廉,與文人茶道的精神是極為吻合的。

文人茶道在陸羽茶道的基礎上溶入了琴、棋、書、畫,它更注重一種文化氛圍和情趣,注重一種人文精神,提倡節儉、淡泊、寧靜的人生。茶人在飲茶、制茶、烹 茶、點茶時的身體語言和規範動作中,在特定的環境氣氛中,享受著人與大自然的和諧之美:沒有躁雜的喧嘩、沒有人世的紛爭,只有鳥語花香、溪水、流雲和悠揚 的古琴聲,茶人的精神得到一種升華。它充分的反映了文人士大夫們希望社會少一些爭戈,多一些寧靜;少一些虛華,多一些真誠。茶具的樸實也說明了茶人們反對 追求奢華的風氣,希望物盡其用、人盡其才。可以說「文人茶道」是一種「藝」(制茶、烹茶、品茶之術)和「道」(精神)的完美結合。光有「藝」只能說有形而 無神,光有「道」只能說有神而無形。所以說,沒有一定的文化修養和良好品德的人是無法溶入到茶道所提倡的精神之中的。

茶道被文人視為一種陶冶心性、體悟人生、抒發情感的風雅之事,有獨酌自飲的清幽,也有集會聯誼的雅趣。

茶的性格是:清醒,理智,不卑不亢,執著持久,和睦,友好。

佛教:茶伴青燈孤寂,明心見性。

道家:茗飲尋求空靈虛靜,避世超塵。

儒家:以茶勵志,溝通人際關係,積極入世。

共同點:和諧,平靜。(以儒家的中庸為提攜)

中國茶道追求的「真」:

茶應是真茶、真香、真味;環境最好是真山真水;掛的字畫最好是名家名人的真跡;用的器具最好是真竹、真木、真陶、真瓷,還包含了對人要真心,敬客要真情,說話要真誠,心境要真閑。茶是活動的每一個環節都要認真,每一個環節都要求真。

茶道「真」的三重含義:

追求道之真:茶事活動追求「道」的真切體悟,達到修身養性、品味人生的目的。

追求情之真:通過品茗述懷,使茶友間真情得以發展,達到茶人間互見真心的境界。

追求性之真:品茗中,真正放鬆自己,在無我的境界中放飛自己心靈,放牧自己天性,達到「全性葆真」。

中國茶道的怡:怡悅性,和悅,愉快

中國茶道雅俗共賞,日常中不講形式,不拘一格,突出體現道家「自恣以適己」的隨意性。

中國茶道不同地位、不同信仰、不同文化層次的人對茶道有不同的追求:

王公貴族講茶道,重在「茶之珍」,意在炫耀權勢,誇示富貴,附庸風雅。

文人學士講茶道,重在「茶之韻」,意在托物寄懷,激揚文字,交朋結友。

佛家講茶道,重在「茶之德」,意在去困提神,參禪悟道,見性成佛。

道家講茶道,重在「茶之功」,意在品茗養生,保生盡年,羽化成仙。

普通百姓講茶道,重在「茶之味」,意在去腥除膩,滌煩解渴,享受人生。

中國茶道,可撫琴歌舞,可吟詩作畫,可觀月賞花,可論經對弈,可獨對山水,可翠娥捧甌,可潛心讀《易》,可置酒助興。儒生可「怡情悅性」,羽士可「怡情養生」,僧人可「怡然自得」。這種怡悅性使中國茶道有廣泛的群眾基礎。

中國茶道的靜:

中國茶道是修身養性,追尋自我之道,靜是中國茶道修習的必由途徑。如何在茶壺中體悟宇宙奧妙,在茶湯中品味人生,在茶事活動中明心見性,在茶道修習中澡雪精神,鍛煉人格,超越自我:靜。

老子:至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

莊子:水靜則明燭鬚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靜伏明,而況精神。聖人之心,靜,天地之鑒也,萬物之鏡。

老子和莊子所啟示的「虛靜觀復法」是人們明心見性,洞察自然,反觀自我,體悟道德的無上妙法,其在茶道中演化為「茶須靜品」的理論實踐。

宋徽宗趙佶《大觀茶論》:茶之為物,……沖淡閑潔,韻高致靜。

中國茶道通過茶事創造一個寧靜的氛圍和一個空靈虛靜的心境,茶香浸潤心田,心靈在虛靜中顯得空明,精神在虛靜中升華凈化,人在虛靜中與大自然融涵玄會,達到天人合一的「天樂」境界。得一靜字,便可洞察萬物,道銅天地,思如風雲,心中長樂。

千峰待逋客,香茗復叢生。採摘知深處,煙霞羨獨行。

幽期山寺遠,野飯石泉清。寂寂燃燈夜,相思一磐聲。

――唐皇甫曾《陸鴻漸採茶相遇》寫的是境之靜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宋杜小山 寫的是夜之靜

不風不雨正清和,翠竹亭亭好節柯。

最愛晚涼佳客至,一壺新茗泡松蘿。

――清鄭板橋 寫的是心之靜。

靜院涼生冷燭花,風吹翠竹月光華。

悶來無伴傾雲液,銅葉閑嘗字筍茶。

――徐禎卿《秋夜試茶》

白雲南風雨槍新,膩綠長鮮穀雨春。

靜試卻如湖上雪,對嘗兼憶剡中人。

――林逋《嘗茶次寄越僧靈皎》意境卻幽極靜篤

自汲香泉帶落花,漫燒石鼎試新茶。

綠陰天氣閑庭院,卧聽黃蜂報晚衙。

――戴昺的《賞茶》

茶性儉樸,讓人矜守儉德,不慕享樂。

茶道專註,讓人精神與大自然融為一體。

茶水清香,如飲大自然精華,腦清意爽。


推薦閱讀:

我是抹茶,再叫我綠茶粉,我就要發飆了!
關於銀壺看這一篇就夠了:開壺 養壺 常見問題答疑
神秘的藏茶
【歐洲飲食】你不知道的西班牙茶文化

TAG:中國 | 文化 | 茶文化 | 解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