剃髮易服,華夏淪亡——漢民族傳統服飾消亡史

獨秀嘉林 01-23 21:11

剃髮易服,華夏淪亡——漢民族傳統服飾消亡史

漢服消亡的原因、過程及後果

2012年5月20日獨秀嘉林主講

超真實當官遊戲,等你來當官 廣告

1、滿清為何要推行剃髮易服?

2、漢服消亡的過程是怎樣的?

3、漢服消亡的後果有哪些?

4、為什麼要學習漢服消亡史?

1、滿清為何要推行剃髮易服?

1662年,鄭成功病故,鄭經嗣立,向清廷提出仿朝鮮舊例的臣服方式,「不登岸,不辮髮易衣冠」,清廷不許;

1680年,滿清在大陸的統治已經確立,清、鄭雙方還在為包括辮子服裝在內的臣服方式爭執。

最後,鄭經提出,台灣全島皆可剃髮、換裝,只他一人不剃不換,仍不許。台灣軍民最終沒能保住漢式衣冠,

1683年,清軍入台灣,滅鄭氏余部,滿洲貴族剃掉最後一個漢人頭髮的鴻願終於「大功告成」!

滿清政權在招降鄭成功、鄭經父子時,為什麼如此嚴苛地要求剃髮易服?

1.1、以別順逆,打擊漢人民族精神

多爾袞:「因歸順之民,無所分別,故令其剃髮,以別順逆。」

清軍決心將剃髮作為漢人是否接受其統治的重要標誌;通過剃髮易服來打擊、摧垮漢族尤其是精英階層的民族意志;

清廷以剃髮、易服作為屈服、效忠清廷的奴隸標籤,而蓄髮、保衣冠則成為漢人捍衛民族文化千秋祖業和堅守民族大義的象徵!

——《文明的失落與復興——漢民族服飾消亡簡史》

1645年(清順治二年)五月,李自成部下投效於滿清。十月,清軍要求農民軍剃頭,農民軍拒,投向南明。與之類似,曾給予明政權以沉重打擊的各路農民軍在面對滿清殘暴奴役,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非為朱姓一家之政權,在樸素的民族感情作用下紛紛與南明軍聯合抗清。

1.2、避免滿洲因漢化重蹈祖先覆轍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滿清政權推行殘酷的剃髮易服政策,但滿清貴族仍然表現出對漢服文化的嚮往與喜愛。保存至今的故宮藏畫中,有大量滿清皇帝父子衣著漢服的畫像,如《松石流泉圖》《觀畫圖》《行樂圖》等等。這說明:包括皇帝在內的許多滿漢官民,內心裡欣賞、喜愛漢族服飾,表面上卻又嚴令禁斷漢服。

乾隆等著漢服畫像

「言語、風俗、歷史,三者喪一,其植不萌。」(章太炎)

滿清擔心本民族受到漢人風化的熏染,「服漢人衣冠,盡忘本國語言」,

「往者巴克什·達海等屢勸朕易滿洲衣服以從漢制。朕惟寬衣博鮹,必廢騎射,當朕之身,豈有變更。恐後世子孫忘之,廢騎射而效漢人,滋足慮焉。爾等謹識之。」

「昔金熙宗循漢俗,服漢衣冠,盡忘本國言語,(金)太祖、太宗之業遂衰。……諸王貝勒務轉相告誡,使後世無變祖宗之制。」

——《清史稿·太宗本紀二》

借鑒前代北方游牧民族統治中國卻淹沒於漢化浪潮的歷史「經驗教訓」,滿清通過剃髮易服和文字高壓改變、消除中國人數千年的風俗和歷史,以確立滿洲的統治地位,並不被漢族同化。

1.3、製造同類感,保障其長遠統治

滿清決意剃髮易服最要害的原因是,改換衣冠可以造成一種「同類化」假象,避免漢人因「華夷之辯」「夷夏大防」引發「亡國之痛」與「故國之思」,從而保證自己的長久統治。

後來的歷史表明,這一高壓政策基本達到了預期效果。「滿清殺盡了漢人的骨氣廉恥」(魯迅),起初漢人還記得漢族衣冠,知道滿漢之分,但後來漢人逐漸淡忘本民族服飾,習慣了滿洲的髮式和服裝,最終喪失了對滿清政權的仇恨和反抗心理,成為其統治下的順民。

2、漢服消亡的過程是怎樣的?2.1、滿清入關後野蠻推行剃髮易服令

這是滿清侵入中國村莊的典型情景,滿清士兵見人就殺,不論老人嬰孩,見了婦女就強姦,並將婦女綁架到北方作奴隸。村民丈夫扶著老人、妻子搶救幼小的嬰孩,拚命逃脫惡魔的殘害。(《中國陷入虎口——明清交替苦難中的呻吟》)

為了強化其統治,滿洲政權野蠻推行「薙髮令」、「留人法」,叫出「留髮不留頭」的威脅,強迫中國人民剃髮畜辮,易服滿裝。

1644年(清順治元年),清軍進入北京便下令「凡投誠官吏軍民,皆摧發,衣冠悉遵本朝制度」,但因反抗甚劇,不得不收回成命,讓「天下臣民照舊束髮,悉從其便」。

1645年六月,清軍攻佔南京,多爾袞即令「各處文武軍民盡令剃髮,倘有不從,以軍法從事」,再次發出嚴厲的剃髮令:

「若不畫一,終屬二心……自今布告之後,京城內外限旬日,直隸各省地方自部文到日亦限旬日,盡令剃髮。遵依者為我國之民,遲疑者同逆命之寇,必置重罪;若規避惜發,巧辭爭辯,決不輕貸。該地方文武各官,皆當嚴行察驗,若有復為此事讀進章奏,欲將已定地方之民,仍存明制,不隨本朝制度者,殺無赦。」

——《清世祖實錄》卷十七、蔣良騏《東華錄》卷五

「自今後不論新舊,一概剃頭,以遵國制。如有抗命不遵,即系二心,豈是本朝人民?此等頑鈍,許地方捉拿前來,以軍法重處,不論一省一城,(凡)不剃頭者,即開列冊藉,明白詳報,發兵進剿……」

——《明清史料?丙編》第五本

「清軍在街道、路口搭個棚子,旁邊豎一根旗杆,上面懸掛著『薙髮令』聖旨,誰要敢不剃頭,割下頭顱掛在旗杆上;剃髮匠人被命令遊行於市,見蓄髮者,不問青紅皂白,按住腦袋就剃,稍有反抗,即殺之。」

——張成 《魯迅〈吶喊〉中「辮子」意象的文化解讀》

「不剃髮者以違制論斬。令發後,吏詗不剃髮者至軍門,朝至朝斬,夕至夕斬。」(陳確)

漢族民眾被迫接受剃髮易服時的凄慘景象

中國人為反抗剃髮易服令,滿清為建立和保障統治而進行了:

遼東大屠殺,濟南大屠殺,大同大屠殺,揚州十日、嘉定三屠 、江陰屠城 、蘇州大屠殺、南昌大屠殺、贛州大屠殺、崑山大屠殺、嘉興大屠殺、海寧大屠殺、金華大屠殺、廈門大屠殺、潮州大屠殺,沅江大屠殺、舟山大屠殺、湘潭大屠殺、南雄大屠殺、涇縣大屠殺……

滿清為推行剃髮易服殺了多少人?以夏完淳的家族為例——

夏完淳父親夏允彝、老師陳子龍、叔父夏之旭、老師吳易、岳父錢彥林、岳父堂兄錢棅、內兄錢熙、岳母等因抗清死亡,內兄錢默削髮為僧,妻子秦篆所生男孩夭折、削髮為尼,夏家、錢兩家全滅並絕後。

夏完淳姐夫嘉定侯家全家成年男性全死,女性也幾乎死光:侯峒曾與侯玄演、侯玄潔父子三人,侯峒曾女兒輔義、孫女異來、三兒子侯智含,侯峒曾弟弟即夏完淳姐姐夏淑吉公公侯岐曾,侯岐曾母親、侯岐曾妾劉氏因抗清死亡,夏完淳外甥侯檠也在十七歲病死,夏淑吉出家為尼,夏完淳表妹盛蘊貞因丈夫侯智含死做了尼姑。至此侯氏一門全滅並絕後。

夏、侯、錢,本來是江南頗富盛名的三大家族,人才輩出,在清軍摧殘蹂躪下,到這時候,基本全部死光,只剩下幾個青燈古佛為伴,無盡痛苦與仇恨中煎熬的寡婦尼姑。

僅僅夏完淳背後死於清軍迫害的親友就達二十以上。

整個明末清初(從萬曆四十六年到康熙二十年)死於滿清屠殺的總人數最保守的估計也在兩億以上。(明末人口總量在三億到四億)

——杜車別《明末清初滿清屠殺人口總數之初步考察》

滿清的屠殺場場慘絕人寰,死者無不以十萬百萬記。滿清對中國的統治確立,也因此推遲了37年。也就是說,中國人所進行的反侵略戰爭,為後來8年抗日戰爭的4倍多。其慘烈狀況:

「白骨遍野,民無噍類」,

「縣無完村,村無完家,家無完人,人無完婦」;

「一望極目,田地荒涼」,「民無遺類,地盡拋荒」;

「百里之內,絕無人煙」,「彌望千里,絕無人煙」……

2.2、華人為何如此堅決地反抗剃髮易服?

當時的漢人評價滿洲服裝:「孔雀翎,馬蹄袖,衣冠中禽獸。」魯迅曾尖銳地指出:「老實說:那時中國人的反抗,何嘗因為亡國,只是因為拖辮子。」例如江陰人民據城抗清等反抗運動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發生的:

「滿城殺盡,然後封刀。……城中所存無幾,躲在寺觀塔上隱僻處及僧印白等,共計大小五十三人。是役也,守城八十一日,城內死者九萬七千餘人,城外死者七萬五千餘人。」

常熟:

滿清閏六月告示,限三日之內,軍民人等一律剃髮,改服滿式衣帽,才准歸降。百姓異常憤怒,認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難道剃了光頭在家做和尚不成」?於是以死相爭,決不剃髮。戰至九月,方在清兵屠戮下剃髮當順民。

鎮江:

清鎮江知府運來拒不剃髮者的頭顱,聲言「一人不剃髮全家斬,一家不剃全村斬」。人民這才揭竿而起,焚燒縣堂,殺縣丞,二十日後被鎮壓。

……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顧炎武有亡國與亡天下之辨,他說:

「有亡國,有亡天下。亡國與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於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知保天下然後知保國。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

——顧炎武《日知錄》第十三《正始》

「在此之前,滿清自入關到佔領南京,其間無論是揮戈西征還是舉兵南伐無不勢如破竹所向披靡,許多地方甚至是兵不血刃傳檄而定,沒有受到十分頑強的抵抗。待滿清剃頭令嚴厲重頒之時,民眾如夢大醒,遂怒不可遏。」

原來滿清不僅是要交稅服役,還要變我風俗習慣,毀我文化傳統。按此胡服垂辮,華夏將成胡虜,中國不再是中國。於是,「天下沸然,皆拜祖泣告:『頭可斷,而發決不可剃!』」顧炎武詩云:「華人髡為夷,苟活不如死!」為捍衛中華幾千年的傳統與氣節,各地人民紛紛揭竿斬木,力抗強暴。

因此,面對剃髮的酷令慘景,即使被漢族人民鄙夷的吳三桂也曾垂泣曰:

「清人輕中國矣,前得高麗,亦欲剃髮,麗人以死爭之曰,我國衣冠相傳數千年,若欲去發寧去頭耳!清人亦止。我堂堂天朝,不如屬國耶?我來遲,誤爾等矣。」

——張怡《搜聞續筆》

極力要求罷除剃髮令。連漢奸敗類都反對剃髮易服,更何況華夏士人、平常百姓!

華夏衣冠寬衣大袖、峨冠博帶特點,加上蓄髮、束髮的傳統,共同構成華夏文明延續三千年的外在特徵、外觀象徵、外在軀體!人民反抗剃髮易服,非為一家一族的皇權,非為一派一系的學說,而是為捍衛華夏文明、抵禦野蠻入侵而戰,為捍衛華夏民族的民族尊嚴和民族福祉而戰!

2.3、滿清剃髮樣式及其發展

後金士兵

乾隆帝

「剃髮,只留一頂如錢大,作辮,謂之金錢鼠尾。」

——清初《榕城紀聞》

①、後金以剃髮為漢人歸降的標準,稱金錢鼠尾式。配合這樣的髮式,鬍鬚只留上唇左右十餘根。

金錢鼠尾:將頭顱四周頭髮都剃掉,只在頭頂留一頂如銅錢大,結辮下垂形如鼠尾,被稱為「金錢鼠尾」式。幾乎成光頭,髮辮要比小拇指還細,能穿過銅錢中的方孔才算合格。清兵在廣州頒剃髮易服令時說:「金錢鼠尾,乃新朝之雅政;峨冠博帶,實亡國之陋規。」規定:「剃髮不如式者亦斬」。

浙江省博物館藏乾隆時期羅聘冬心先生像

故宮博物院藏乾隆時期金農自畫像

1793年英國畫師威廉?亞歷山大(William Alexander)隨訪清使團紀實畫稿

……表明乾隆時期中國男人的髮式仍是金錢鼠尾。

1647年(順治四年),滸墅關民丁泉「周環僅剃少許,留頂甚大」,被地方官拿獲,上奏「本犯即無姦宄之心,甘違同風之化,法無可貸」,奉硃批:「著就彼處斬」,縣官也以失察「從重議處,家長、地鄰即應擬罪」。

約乾隆時期西方傳教士的寫實繪畫

相關畫作

②、滿清髮式約自嘉慶初年起有所變化。頭頂著發麵積已有四、五個金錢大,蓄髮數量明顯增加。鬍鬚亦從只留上唇左右幾根變成包括下巴在內的全部。

③、清代後期,即嘉慶以後男子的髮式逐步演變為將頂發四周邊緣只剃去寸許,而中間保留長發、分三綹編成辮子一條垂在腦後,名為辮子或稱髮辮。

④、清代末期,覺悟了的知識青年和學生把剪辮子作為革命內容。剪辮逐漸成為全國範圍的革命運動。

我們不禁要問:既然清代男子髮型存在上述演變過程,為何影視劇中任何時期的清代人物一律都按清代末期的髮式打扮?是對歷史的無知,還是為了美化滿清政權?

由於漢民族的強烈反抗及其對滿清統治的打擊和阻滯,而且「覺得處於從屬地位的女性,其舊時衣冠並不成為重要的歷史記憶,也不會成為反抗現政權的族群象徵」,清廷在向中國人強推落後習俗「剃髮留辮」時,採取了「男從女不從」等「十從十不從」的軟硬兼施策略。

由於失去了的漢文化根基,失去了民族認同的精神內核,殘存下來的漢族女裝,在統治階級的誘導下,向滿裝變質的趨勢已無可逆轉。

清代末期髮式

3、漢服消亡的後果有哪些?3.1、中國人逐漸遺忘華夏衣冠制度

①清初,漢人尚且懷念大明衣冠:

「市肆行人見使行服著,有感於漢朝(漢族朝代——引者注)衣冠,至有垂淚者,此必漢人,誠可慘憐」;「華人見東方衣冠,無不含淚,其情甚戚,相對慘憐」。

——朝鮮李?《燕途紀行》

「每念剃頭之痛,直欲無生雲矣!」「老爺們所著衣冠,不勝欽羨,吾之所著,即與牛馬何異?」

——朝鮮閔鎮遠《燕行錄》

②康熙初期,遼東一顏姓漢人知縣在見到朝鮮使者時,很坦率地說自己穿了清代衣服,

「不敢戴紗帽」,但仍然「羨貴國尚存漢官威儀」。

——朝鮮閔鼎重《老峰燕行記》

③乾隆中期,漢人對漢衣冠的記憶已經模糊:

時人潘庭箔看見朝鮮人「以方冠,著廣袖常衣」,稱讚它「制度古雅」,但朝鮮人反過來告訴他,「我們衣服皆是明朝遺制」。

——朝鮮洪大容《湛軒燕記·千凈筆談》

更多的中國人開始為自己穿的清式髮型服裝辯護,認為滿清衣冠也有很多好處:

「頭髮盡剃,無梳櫛之勞,上下均服,無名分之別,制度簡易,執事服役無所相礙。」

——朝鮮李坤《燕行紀事》

3.2、自辛亥革命至今未能恢復漢服應有地位

恩格斯指出:「一個民族的服飾,是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外部特徵。」民族服飾的真正意義在於,她是一種民族認同的標誌,沒有統一的認同標誌,就沒有統一的穩定的民族認同心理。

辛亥革命中雖然有「剪辮令」,但由於無人系統研究漢服,對華夏衣冠的認同沒有恢復,沒有足夠的社會基礎,最終淹沒於強大的西化浪潮中。

民國初年服飾制度的混亂,使得孫中山先生也有「又急切不能得以適當之服飾以需應之」的感嘆與焦慮。激進的革命黨人根據日本學生服制定了中山裝;而一些保守的知識分子穿起滿清遺留的馬褂;中間派選擇改良主義,其中改良最成功的就是旗袍。

旗裝是滿族旗人所穿的袍服。旗袍是帶有中國滿族特色、體現西式審美、並採用西式剪裁的時裝。旗袍於1920年代以後興起,是在滿式女旗裝的基礎上,吸取西式裁剪方法,使其更緊身合體、更加外露,以充分顯示女性的身體曲線。1929年旗袍被民國政府確定為國家禮服之一,到三、四十年代,旗袍進入全盛期,成為中國女性的標準服裝。

旗袍沒有漢族服裝特徵,既不符合中國傳統的審美觀,更沒有華夏民族的文化蘊涵,但旗袍與馬褂卻鳩佔鵲巢,成為中國的「國服」,甚至獲得了洋人的鼓噪、吹捧。

與之對應的,是今天的中國人普遍對漢服很陌生,甚至將漢服誤認為是日本和服、韓國韓服等,即使在看到漢服復興者所著漢服後,仍將其當成與傳統割裂的「古裝」。漢族成為了中國56個民族中唯一沒有民族服裝的民族,在2008年奧運會開幕式上,漢族代表穿著的仍是具有滿族服飾特徵的旗袍馬褂。

3.3、中國人的審美觀嚴重倒退

鴉片戰爭之際,滿清忠臣林則徐經過澳門,見到西洋人的髮式裝束,鄙夷地說:「真乃夷俗也!」

鴉片戰爭之後,被英軍俘獲的兩廣總督葉銘琛因其裝束特異,被英國殖民政府當作「野蠻人的標本」,放置在籠子里示眾,英國TIMES報對其裝束打扮進行了詳細描述,尤其對他的豬尾巴辮子進行了盡情的揶揄、嘲弄。

「這辮子,是砍了我們古人的許多頭,這才種定了的,到得我有知識的時候,大家早忘卻了血史,反以為全留乃是長毛,全剃好像和尚,必須剃一點,留一點,才可以算是一個正經人了。……住在偏僻之區還好,一到上海,可就不免有時會聽到一句洋話:pigtail——豬尾巴。」

——魯迅《病後雜談之餘》

1903年,留日的湖北學生在《論發辨原由》中,痛陳發辨之罪——「凡我國人所到之初,就有半邊和尚之稱,有拖尾奴才之稱,或辱之,或侮之,甚或以槍斃轟之,含冤茹苦,無可告訴。」可謂受盡屈辱!並且認為,發辨之俗,極其醜陋「頭剃其半,拖曳以辮如繩索,如鎖鏈,如獸尾,自顧亦覺形穢矣,何況外人?」

……

3.4、禮失求諸野,日韓不再認同中華

清代,一位日本人關齡修,拿日本保存的深衣幅巾及東坡巾告訴中國人說這是「我邦上古深衣之式,一以禮經為正。近世以來,或從司馬溫公、朱文公之說,乃是此物」。而且故意問道,你們那裡一定也有這樣的衣服吧?中國人只好尷尬地承認,這是「大明朝秀才之服式。今滿清衣冠俱以改制。前朝服式,既不敢留藏,是以我等見於演戲列朝服飾耳」。

日本人本田四明則說:「貴幫之俗,剃頭髮,衣冠異古,此何得謂周公之禮?而新制未有之。足下之言,似有徑庭,如何?」在這種看上去義正辭嚴的話面前,中國人只好以退為進,勉強遮掩應答說:「仆粗以見識,自幼出外為商,其詩書禮樂無識矣,恕罪恕罪。」

疑問漸漸地形成了這樣的後果:在一些日本文人學者心目中,原本的一個中國變成了兩個,一個是存在於他們記憶和想像中的、以漢唐中華為基礎的「歷史和文化的中國」,一個是在他們面前客觀存在、大清帝國所呈現的「現實和政治的中國」。在那個時代,他們雖然還對「歷史和文化的中國」懷有敬意,然而卻已經開始蔑視這個「現實和政治的中國」。

——葛兆光《再談十七世紀以來中國、朝鮮與日本的相互認識》

「今也,先王禮文冠裳之風悉就掃蕩,辮髮腥膻之俗已極淪溺。則彼土之風俗尚實之不可問也」。

終生拖著辮子,以滿清忠臣自居的辜弘銘,見到日本的典章制度、文物衣冠之後,竟然流著眼淚感嘆:日本人才是真正的唐代中國人,日本文化才是真正的唐文化。

——《文明的失落與復興——漢民族服飾消亡簡史》

朝鮮方面,由於作為清政權的屬國,朝鮮風俗、服飾並未受到滿清的強制變更,但在滿清統治中國的200多年中,朝鮮一直懷有思明意識,甚至以保存了中華衣冠文物而擁有了相對於滿清中國的優越感。

「即便崇禎後二百四十餘年,依然可『喚我作大明人』。」朝鮮王朝除對滿清的公文賀表之外,一切內部公文、祭享祝文仍用明崇禎年號。直到清末仍有人書寫大明崇禎年號,以至有「大明崇禎二百六十五年」的紀年。

滿清入關後數百年間,韓國設立大報壇、萬東廟、大統廟等,對明朝皇帝和英烈進行崇祀,中國第一代明清史專家孟森曾注意過:

「朝鮮之思明,所有『大報壇』『萬東廟』皆見於傳文中,則為吾國紀載所無,士夫之所未道及。今自《朝鮮實錄》行世,乃知朝鮮之於明歷久而不渝其忠愛,於清則始終以胡目之。排滿之說,吾國中自遺民以後,歇絕者幾二百年,清綱解紐,而後復作。朝鮮則當清全盛時,無日不望其速亡。」

——孟森《明清史論著集刊》

「明朝滅亡前,朝鮮稱小中華,講求的是慕華;明亡後以『小中華』自任,講求的是如『魯存周禮』,保存中華禮樂文物。」

——孫衛國《大明旗號與小中華意識》

朝鮮學者成海應

「批評清朝破壞了幾千年來的中華衣冠制度,因為……『辮髮左衽,服巴頓蹄馬蹄袖,戴絨帽,為犬羊之服』,『不寧惟是,且壞堯舜以來上衣下裳之制,使天下泯然皆為?羯,莫克自異,天下之變極矣。』」

朝鮮學者金鐘厚認為「明朝後無中國」,強調所謂「中國」只是文明的意思,與地理和人種無關。

「所思者在乎明朝後無中國耳,仆非責彼(指中國人)之不思明朝,而責其不思中國耳」,「所貴乎中華者,為其居耶?為其世耶?」

——葛兆光《「明朝後無中國」——再談十七世紀以來中國、朝鮮與日本的相互認識》

出使滿清的朝鮮人穿著漢族的明朝衣冠,在心理上對滿清帝國的漢族人就有一種居高臨下的感覺。其被迫朝貢的心理被很多漢族士人的自慚形穢所補償。

朝鮮人覺得,清帝國的風俗已經不再是「華夏」,因為正統儒家禮儀遭到破壞,其保存不如朝鮮純粹。因此朝鮮使者存了對清國的輕蔑之心。例如1803年出使北京的徐長輔就說:「清人立國之規,大抵導風俗以禽獸之,率天下之民而愚之……」

在日本與朝鮮人看來,中國或許土地、名稱還存在,但文化實質和文明核心已從其土地上消失了,或者說即便中國文化還存在,那他們自己也比這塊土地上的人更有資格作繼承人。

「大明遺民後裔崇禎明朝皇帝的聖地朝宗岩雖然日本殖民時期被迫撤毀(1936年),但大韓民國光復不久,1948年再得恢復,至今依然有祭祀活動,成為20世紀末葉韓國文化中的某種特定象徵。」

——孫衛國《大明旗號與小中華意識》

韓國成人禮

韓國成人禮·女子加笄

日本成人禮現場

日本成人禮·男子加冠

4、為什麼要學習漢服消亡史?

4.1、漢服並非自然消亡,而是非正常、被人為地消亡,正是「剃髮易服」這一歷史高壓政策的結果,因此,當代復興漢服具備歷史合理性。

4.2、了解祖先為保護華夏衣冠制度和民族尊嚴而進行的艱苦卓絕而慘絕人寰的抗爭歷史,感受先人們的錚錚鐵骨和民族氣節,更能體會漢服衣冠所承載厚重意義,通過漢服復興這一形式,對當下凝聚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4.3、通過了解學習漢服消亡史,能重新認識明清歷史,理解批判滿清的歷史觀,對中國古代歷史和文明有更準確、更樂觀、更從容的判斷。

4.4、通過漢服消亡史能夠管窺日韓對中華文化產生離心的原因,通過復興漢服來摸索重新找回華夏風範、大國尊嚴的可能性。

參考資料、延伸閱讀

水濱少炎、萬壑聽松、溟之幽思、吳楚隱俠、曲達《文明的失落與復興——漢民族服飾消亡簡史》;

杜車別《嚴厲批判滿清統治之必要性及民族理論問題之綜合論述》;

杜車別《明末清初滿清屠殺人口總數之初步考察》;

葛兆光《大明衣冠今何在》,http://www.gzhf.org/0711109.html;

葛兆光《「明朝後無中國」——再談十七世紀以來中國、朝鮮與日本的相互認識》;

孫衛國《大明旗號與小中華意識》;

葛兆光《從「朝天」到「燕行」——17世紀中葉後東亞文化共同體的解體》;

馮爾康《清初的剃髮與易衣冠——兼論民族關係史研究內容》;

獨秀嘉林《批判滿清是中華全面復興之必要條件》。


推薦閱讀:

日本傳統服飾和服的穿法 (圖)
中國傳統服飾文化,傳統服飾有哪些,中國的傳統服飾特點
中國傳統服飾文化概述

TAG:民族 | 服飾 | 傳統 | 華夏 | 剃髮易服 | 傳統服飾 |